蓝藻暴发的原因与防治
蓝藻的产生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蓝藻一直是养殖户头痛的问题,尤其是到了夏季蓝藻很容易爆发,还有腥臭味,在阳光越大越热的情况下更多
捞是捞不完的,反而是越捞越多,换水感觉效果不怎么好,下面来说说蓝藻产生的原因
1 水温蓝藻的生长速度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只要水温达到25度以上蓝藻生长的
速度比其他藻类的生长速度快的多,蓝藻不可能在常温下大量生长,只有在高温下才会形成优势
种群,形成蓝藻水华,所以高温是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
2 水体的富营养化随着水温的升高养殖水体中的饲料增多,加上高密度养殖,泥鳅大便,水中的残饵增多
死亡的藻类等有机物不能自然分解,形成自身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而爆发蓝藻,所以不经常换水的池塘更容易
爆发蓝藻
3 有机磷是蓝藻生长的必须因素,他主要存在生活的污水中,只要在洗衣服中含有,去除有机磷也是去除蓝藻的好办法
蓝藻的危害
蓝藻大量繁殖时被吹到下风头会感觉有恶臭,蓝藻中的项圈藻可快速产生致死因子,破坏养殖对象的腮组织,干扰其新陈代谢的
正常运行,麻痹神经,使其死亡,蓝藻大量爆发会造成养殖对象的中毒死亡,
蓝藻的处理方法
有的养殖户想种水上空心菜来控制蓝藻的生长,我感觉不怎么显示,养殖泥鳅真正种水上空心菜的寥寥无几吧,所以我们只有定向
的陪藻类来抑制蓝藻的生长,小球藻,和珊藻可以抑制他的生长,定期用芽孢杆菌使水体后产生大量的胞外酶,能大量消耗池塘中的残饵和动物排泄物等有机质,迅速分解水
中不良藻类及有机物质,抑制有害微生物,有害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其分解的小分子物质可促进
有益微生物,优势藻群正常生长,维持藻相,菌相平衡,增加水体中的溶氧
欢迎大家的加入(高效益泥鳅养殖qq群)。
水产养殖池塘蓝藻爆发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0年m月刊|技术水产养殖迪塘蓝勰縱文I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罗志平黄聪灵李勇骆明飞古群红广东粤海饲斜集团公司陈光立珠海市金湾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您曾荣蓝藻又叫蓝细菌、蓝绿菌、蓝绿藻,是单细胞原核生物。
蓝藻在自然水体中分布广泛,多现于盛夏高温期、水质欠佳的水产养殖池塘。
生产上由于管理疏忽、处置不当而导致藻情反复,蓝藻灭而不尽、捞而不绝,甚至大面积爆发,在池塘下风口水表层形成一层厚厚的类似于油漆样带有腥臭味的浮沫物质(被称为“绿潮”“水华”),从而引发养殖品种大量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做好蓝藻综合防控,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养殖生产顺利开展,是养殖生产中的一大关键技术问题。
一、蓝藻产生的原因1.蓝藻喜欢生活在有机质丰富且pH值较高的水体中,夏季水体高温、富营养化、受污染等是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
一般的,蓝藻受其它藻种的生长制约不会大规模爆发,但当水温25~35七时,蓝藻的生长速度比其他藻类快。
2.乱用、滥用杀虫杀菌药物破坏池塘菌相、藻相平衡。
乱用生物制剂,水质管理不到位,造成蓝藻爆发。
3.添加的外源水中富含蓝藻,造成蓝藻爆发。
半封闭、不经常换水的池塘,气温升高后易造成蓝藻爆发。
4.蓝藻的发生和水体的营养元素比例失衡有很大关系。
蓝藻中某些种类具有固氮能力,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合成自身需要的氮肥,从而改变水体中的氮磷比。
二、蓝藻的危害1.造成水体缺氧,从而导致水生动物死亡。
蓝藻大量繁殖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大量消耗水体中氧气使水体缺氧而造成鱼虾等养殖品种死亡;死亡藻体被分解时又消耗氧气,造成恶性循环。
2.蓝藻产生的毒素能直接或间接通过食物链危害水生动物,如微囊藻会产生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简称MCs),会对鱼类、虾类产生毒害,蓝藻毒素量多时可直接造成养殖对象中毒死亡;也可通过食物链积累效应危害养殖对象,乃至危害人体。
3.蓝藻繁殖过盛会抑制其它有益藻类生长,破坏水体菌相、藻相平衡,造成溶氧、pH值等昼夜变化剧烈。
水产养殖如何防止蓝藻爆发

水产养殖物联网技术可以咨询渔管家。
爆发蓝藻是水产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有害藻类,主要包括水花微囊藻和铜绿微囊藻等。
表象为水面出现铜绿色油膜(水花),并发出腥臭味,这是由于蓝藻死亡后发出的味道。
下面介绍些处理蓝藻爆发的方法。
常用杀灭方法的分析1、硫酸铜和络合铜。
铜的化合物是水产养殖中比较常用的药品,利用铜可以让蛋白质变性的原理,在不同浓度时可以杀死水中的各种微生物(藻类、寄生虫、细菌等),但是铜的使用受PH值的影响比较大(在酸性情况下毒性大),所以量不好把握,很容易造成水体藻类大范围死亡,导致缺氧“翻塘”;杀蓝藻需要的硫酸铜浓度比较高,按养殖中的常规用量实践证明效果并不好,如果加量使用容易造成藻类快速大量死亡,对养殖动物的毒性也比较大,和蓝藻快速死亡大量产生的毒素叠加,很容易出现养殖风险。
建议:硫酸铜杀蓝藻有一定效果,但使用量一定要控制,特别是水体PH值较低时更要注意,防治发生大的损失。
2、杀青苔的药品。
主要成分是三嗪类,市场上常用的杀青苔的药品大多是这个成分。
作用机理是抑制光合代谢,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杀池底青苔药品,但是对于生长在表层的蓝藻,效果但并不理想。
3、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制剂可以肥水(低浓度),可以通过改善水体微环境达到抑制蓝藻的目的。
但是在蓝藻已经形成种群优势时,则效果有限。
但是作为调节体微生态环境和预防蓝藻滋生,实践证明有效。
4、针对蓝藻的生物特点的专用杀蓝藻药品。
“中水华峰.蓝藻清”是一种杀蓝藻专用制剂,根据蓝藻生物特点,抑制蓝藻让其3-5天死亡,有效、安全、对水质微环境影响小,是一种杀蓝藻实践证明确实有效的一种产品。
怎样防止蓝藻快速反弹蓝藻杀灭后,如果不能在水体形成新的藻类种群,蓝藻会出现反弹,因此,在杀蓝藻后,应该采用合理的方法肥水,让其它藻类形成新的种群结构相当关键,所以杀蓝藻的后续手段必须跟上,不然可能前功尽弃。
1、用尿素肥水(切记不能使用磷肥肥水,高磷更适合蓝藻的生长)。
如何应对高温天气池塘蓝藻泛滥

如何应对高温天气池塘蓝藻泛滥如何应对高温天气池塘蓝藻泛滥引言:随着气候变暖,高温天气日益常见。
许多地方的池塘也开始出现了蓝藻泛滥的问题。
蓝藻泛滥不仅影响了池塘的美观,还给生态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带来了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高温天气池塘蓝藻泛滥问题。
一、了解蓝藻泛滥的原因蓝藻泛滥主要是由高温天气、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体流动性差等因素综合作用所引起的。
高温天气会使水温升高,加速蓝藻繁殖;水体富营养化会提供蓝藻生长所需的养分;而水体流动性差会导致蓝藻的聚集和泛滥。
因此,要应对蓝藻泛滥问题,首先需要针对这些原因采取措施。
二、加强水体循环和处理为了改善水体流动性,可以采取增加池塘水流的方式,例如安装喷泉、瀑布等水景设施。
这样可以增加水体的氧气含量,提高水质的流动性,减少蓝藻聚集的可能性。
此外,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也能有效改善池塘水质。
三、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蓝藻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控制水体富营养化,首先需要避免过量施肥,特别是化学肥料的使用,因为化学肥料中的氮、磷等元素是蓝藻生长的主要养分。
此外,要加强水体管理,定期检查水质,控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四、引入适量的水生植物适量引入水生植物可以有效控制蓝藻的生长。
水生植物具有吸收有害物质和养分的能力,可以减少水中富营养物质的含量,从而抑制蓝藻的繁殖。
选用适宜生长的水生植物,并进行合理的布局,可以同时美化池塘环境,提高水质。
五、定期监测池塘水质定期监测池塘的水质状况是及时了解池塘蓝藻泛滥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监测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溶解氧含量、叶绿素浓度等指标,可以快速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建立一个完善的监测体系,对于池塘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六、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蓝藻泛滥问题的认识和重视度,是应对池塘蓝藻泛滥的关键之一。
政府、媒体、社区组织等应加强相关宣传,向公众传递防控蓝藻泛滥的知识和方法。
同时,还可以开展生态保护主题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蓝藻过度生长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理?

蓝藻过度生长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理?蓝藻过度生长是水体中蓝藻数量异常增多的现象。
蓝藻过度生长对水质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有效的治理措施。
本文将探讨蓝藻过度生长的原因以及治理方法。
原因分析蓝藻过度生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养分过剩:水体中过多的养分,特别是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过剩,是蓝藻过度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养分过剩可以来自农业、工业废水排放、城市污水等。
2.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过度富营养化是蓝藻过度生长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富营养化使得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供应增加,为蓝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光照条件:蓝藻对光照的需求较高,过多或者过少的光照都会影响蓝藻的生长。
过多的光照可以促进蓝藻的生长,而过少的光照则会抑制蓝藻的生长。
4. 温度条件:蓝藻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但适宜的温度范围是蓝藻生长的重要因素。
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蓝藻的生长。
治理方法蓝藻过度生长的治理方法应该综合考虑原因分析,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理方法:1. 减少养分输入:采取措施减少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水等养分的输入,可以有效地控制蓝藻过度生长。
例如合理使用化肥、控制废水排放等。
2. 改善水质:通过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可以有效控制蓝藻过度生长。
例如使用生物除磷剂、生物修复等方法。
3. 增加水体流动性:增加水体的流动性有助于分散蓝藻,减少其生长。
可以通过增设水流装置、改善水体流速等方法来实现。
4. 控制光照和温度:合理控制水体中的光照和温度条件,可以减少蓝藻的生长。
例如增加水生植被覆盖,控制水体曝光于阳光下的时间等。
综上所述,蓝藻过度生长的原因包括养分过剩、水体富营养化、光照和温度条件等因素。
治理蓝藻过度生长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减少养分输入、改善水质、增加水体流动性、控制光照和温度等方法。
这些措施对于维护水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蓝藻爆发的原因有哪些该如何治理

蓝藻爆发的原因有哪些该如何治理蓝藻也被称为蓝菌门,是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的细菌门,蓝藻的爆发很有可能是预兆着环境污染问题。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析蓝藻爆发的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蓝藻爆发的原因1. 化肥流失,化肥是很多富营养化区域的主要养分来源,例如在密西西比河流域,67%的氮流入水体,随之流入墨西哥湾,波罗的海和太湖中超过50%的氮也来自化肥的流失。
2. 生活污水,包括人类的生活废水和含磷清洁剂。
3. 畜禽养殖,畜禽的粪便含有大量营养废物如氮和磷,这些元素都能导致富营养化。
4. 工业污染,包括化肥厂和废水排放。
5. 燃烧矿物燃料,在波罗的海中约30%的氮,在密西西比河中约13%的氮来源于此。
6.蓝藻使水体缺氧,使动物死亡,分解者分解是又消耗氧气,造成恶性循环。
蓝藻的介绍蓝藻植物体有单细胞的、群体的和丝状体(filament)的,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质,但存在环状DNA——质粒。
蓝藻(Cyanobacteria)和具原核的细菌等一起,单立为原核生物界。
所有的蓝藻都含有一种特殊的蓝色色素,蓝藻就是因此得名。
但是蓝藻也不全是蓝色的,不同的蓝藻含有不同的色素,有的含叶绿素,有的含有蓝藻叶黄素,有的含有胡萝卜素,有的含有蓝藻藻蓝素,也有的含有蓝藻藻红素。
红海就是由于水中含有大量藻红素的蓝藻,使海水呈现出红色。
蓝藻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又叫蓝细菌、蓝绿菌、蓝藻或蓝绿藻,或称为蓝菌门。
虽然传统上归于藻类,但有研究发现因为没有核膜等等,与细菌非常接近,因此现时已被归入细菌域。
蓝藻并不是绿藻。
蓝藻是一类藻类的统称,其标志便是单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
常见的蓝藻有蓝球藻(色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等。
蓝藻都为单细胞生物,以细胞群形式出现时才容易看见,也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水华”。
衣藻属于绿藻,真核生物,不同于蓝藻。
一般来说,我们用肉眼是分辨不清蓝藻细胞的。
但当它们以细胞群形式存在时,如水华(由于淡水水水域污染,富营养化引起),才可看见。
水产养殖遭遇蓝藻暴发,该怎么正确处理?

水产养殖遭遇蓝藻暴发,该怎么正确处理?近几年来,广西水产养殖业蓝藻的暴发现象越来越普遍,尤其是淡水养殖塘口,不但暴发的频率高,而且时间也越来越早,往往放苗没多久就暴发蓝藻,严重危害鱼虾幼苗的健康生长。
蓝藻暴发的主要原因:水体富营养化,再加上外在条件,光照、温度等适宜就会导致蓝藻大规模爆发;水体氮磷营养盐本身偏高,雨污水、生活污水汇入都会导致;水体的PH值过高,也有利于蓝藻的生长和繁殖。
蓝藻暴发的危害:蓝藻在高温强光照的天气,它会聚集在水体表层吸收大部分阳光,大量繁殖并抑制其它藻类生长。
同时,在繁殖过程中,蓝藻会不断地向水体分泌有毒代谢物质,引起一些浮游动物的大量死亡,而蓝藻颗粒很难被鱼、虾类消化。
同时,蓝藻死亡分解也会消耗大量的溶氧,释放大量羟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
在严重缺氧和有毒物质存在的条件下,会造成鱼虾生存困难,大量死亡的现象。
很多养殖户因为不了解蓝藻的习性与成因,只是盲目跟从别人的方法。
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杀了蓝藻,但同时把有益藻类杀了,间接将鱼虾也给灭了,造成严重的养殖损失。
所以处理蓝藻要用科学的方法:1、排水:排去30厘米~40厘米的表层水体,蓝藻喜光,在中午太阳大的时候会聚集在表层水体,排水可有效地降低池水中蓝藻的数量。
2、科学放养:根据池塘条件和管理水平,合理放养,最好同时放养一些滤食性鱼类,并培育有益藻类。
3、养殖中后期要经常加注新鲜水。
激活池塘水体活力,常开增氧机,保证好水体溶氧量。
4、定期使用好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交替使用解毒底改、调水底改、生物增氧底改来改善底部环境。
5、针对发生过蓝藻的鱼塘,一定要彻底消毒,灭杀蓝藻孢子。
具体措施:在水质浓绿、蓝藻爆发、异常水色等情况下,使用水产养殖专用二氧化氯泡腾片能快速破坏藻类的叶绿素,杀灭藻类,起到净水、爽水的效果。
且副作用很小,较传统的水产养殖消毒中常见的硫酸铜、红霉素等杀藻药物的安全系数高10倍以上。
而且水产养殖专用二氧化氯能够与水中与氨、硫化物、有机物反应起到去污、去腥、除臭、降解毒素、絮凝沉淀等改善水质的作用,预防蓝藻再次发生。
蓝藻爆发原因分析及其防控措施

蓝藻爆发原因分析及其防控措施蓝藻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很强的藻类,常见蓝藻主要有微囊藻、念珠球藻、颤藻、项圈藻、鱼腥藻、胶鞘藻等。
蓝藻爆发原因蓝藻爆发是由于残饵粪便等有机物过多,水温高、光照强、pH值高、氮磷比例失衡、藻相菌相不平衡、日常管理不当等造成的。
蓝藻的危害1、蓝藻大量繁殖,最终形成优势种群,在此过程中蓝藻会大量产生蓝藻毒素,限制其它藻类繁殖,从而使水体藻相结构不正常,藻相单一,最后只剩蓝藻。
2、pH升高(9.0以上),养殖动物长期生长在这种水体里生长速度会减慢,时间久了还会出现碱中毒的现象,苗种成活率降低。
一旦赶上“暴晴天”水体溶解氧会过饱和,导致气泡病而大量死亡,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3、蓝藻大量死亡,沉积在池塘底部,经过厌氧菌的发酵分解,使池塘底部环境严重恶化,发热、发臭。
蓝藻在死亡以后会产生三大毒素:神经毒素、细胞内毒素和肠毒素,养殖动物摄食后,轻者出现肠炎,重者会中毒而死亡。
对虾池塘蓝藻问题处理高温季节容易出现蓝藻水华,pH居高不下,蓝藻毒素损害虾的肝胰脏及神经,对虾出现肠道弯曲、消化不良、白便等症状。
解决方案:遇到蓝藻要适度降低水位,多开增氧机,形成水流,少量蓝藻可采用以下几个方法控制:方案一:腐植酸钠1-2公斤/亩,“强效EM”1瓶配合红糖2斤发酵2-3天,泼洒2-3亩,抑制蓝藻疯长。
方案二:高浓度“利生素” “强效EM”控制,适度用“鱼虾可乐(氨基酸培藻精)”3亩/瓶“速调107” 2亩/瓶肥水。
当大量蓝藻形成水华时,可局部或全塘杀藻后,再采取以上操作。
河蟹池塘蓝藻问题处理预防方案:(1)定期泼洒“利生素”3亩/袋,配合“强效EM”3亩/瓶,补充水体有益菌,可预防蓝藻爆发。
(2)定期使用“生物底爽”10亩/袋,减少塘底淤泥的蓄积,从根本上切断蓝藻营养来源,调节水体营养比例,使水体有益藻类(如:硅藻、绿藻等单胞藻类)成为优势藻种群,有效抑制蓝藻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