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污染的危害

合集下载

镉对环境的危害与防治

镉对环境的危害与防治

镉对环境的危害及防治(一)镉的危害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副作用,污染就是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而重金属污染,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污染更为严重。

镉(Cd)是一种镉是一种灰白色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重金属,在自然界中多以硫化镉、碳酸镉的形式存在于锌矿中,但含量很低,一般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镉大多以不溶于水,密度8.64g/cm3,熔点331.03℃,沸点。

其化合物中,碳酸镉、氢氧化镉、硫化镉等均不溶于水,但硫酸镉、氯化镉和硝酸镉等都溶于水。

镉在加热后易挥发,在空气中迅速氧化变为氧化镉。

但自然环境受到镉污染后,可通过在生物体内的富集作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进而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那么,镉污染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发现镉的是德国哥廷根大学化学和医药学教授斯特罗迈尔。

1817年,他从不纯的氧化锌中分离出褐色粉,使它与木炭共热,制得镉。

现代工业的发展,导致镉产量的逐年增加。

工业生产上的镉释放到环境中的主要途径是: 铅锌矿的开采、选矿和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合金钢的生产和加工过程;电镀镉的生产废水,染料、农药、油漆、玻璃、陶瓷、照像材料等生产和加工过程。

植物吸收富集于土壤中的镉,可使农作物中镉含量增高。

水生动物吸收富集于水中的镉,可使动物体中镉含量升高。

镉污染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两种:气型污染以及水型污染,前者主要来自工业废气,镉随着废气飘散到工厂周围并沉降,导致该地区土壤中镉含量严重超标,即为镉污染;后者主要是铅锌矿的选矿以及相关工业(镀镉,碱性电池等)的废水排入附近地面水系或者地下水中,同样造成镉污染。

存在于土壤中以及各水系中的重金属镉元素的大部分,最终会汇集流入海洋中,造成对海洋的污染。

镉对自然环境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例如:重金属镉可以改变渔业资源生物对其捕食者的回避行为,影响渔业资源生物的健康状况,降低其产卵率、受精卵的孵化率以及早期生命阶段的存活率,导致渔业资源生物种群增长率的降低,进而引起渔业字眼的衰退。

镉对食品的污染及危害

镉对食品的污染及危害

镉对食品的污染及危害(1)污染来源镉对食品的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水的排放造成的。

含镉工业废水污染水体,经水生生物浓集,使水产品中镉含量明显增高。

含镉污水灌溉农田亦可污染土壤,经作物吸收而使食品中镉残留量增高。

用含镉金属作容器存放酸性食品或饮料时,可使大量的镉溶出,造成对食品的严重污染。

日本某镉污染严重的地区,稻米平均含量为1.41mg/kg(非污染区为0.08mg/kg),贝类含镉量高达420mg /kg(非污染区为0.05mg/kg)。

食品被镉污染后,含镉量有很大差别,海产品和动物食品(尤其是肾脏)高于植物性食品,而植物性食品中以谷类、根茎类、豆类含量较高。

(2)对人体的危害进人人体的镉以消化道摄人为主,镉在消化道的吸收率为l%~12%,一般为5%,低蛋白、低钙和低铁的膳食有利于镉的吸收,维生素 D 也可促进镉的吸收。

吸收的镉经血液运至全身。

血液中的镉一部分与红细胞结合,一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

红细胞中的镉部分与血红蛋白结合,部分可能以金属硫蛋白的形式与低分子蛋白质结合。

这些结合的镉主要分布于肾和肝。

肾脏含镉量约占全身蓄积量的1/3,而肾皮质镉浓度是全肾脏镉浓度的1.5 倍。

这是因为含镉的金属硫蛋白可经肾小球过滤进入肾小管,或者排出体外,或重吸收,从而造成了镉在肾近小曲管的选择性蓄积。

因此,肾脏是慢性镉中毒的靶器官。

体内的镉可通过粪、尿、毛发等途径排出,半衰期为15~30 年。

正常人血镉50μg /L,尿镉3μg/L。

如血镉>250μg/L 或尿镉>15μg/L,则表示有过量镉接触和镉中毒的可能。

镉对体内巯基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长期摄人镉后可引起镉中毒,主要损害肾脏、骨骼和消化系统,特别是损害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影响重吸收功能,临床上出现蛋白尿、氨基酸尿、高钙尿和糖尿,使体内呈负钙平衡而导致骨质疏松症。

日本神通川流域的“骨痛病”(痛痛病)就是由于镉污染造成的一种典型的公害病。

此病的主要特征是背部和下肢疼痛,行走困难、蛋白尿、骨质疏松和假性骨折。

镉的污染及对动物的危害与防治

镉的污染及对动物的危害与防治

镉的污染及对动物的危害与防治作者:刘灵彩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22期重金属污染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在所有的污染元素中,镉以移动性大、毒性高成为最受关注的对象之一。

镉可以在植物体、动物体、人体内大量积累,危害动物、植物和人类的健康,引起人和动物的一些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1、动物镉中毒的发病原因镉的用途很广,电镀、合金制造、颜料和医药都有应用。

在植物保护上用琥珀酸镉、氯化镉和硫化镉作为草根和果树树皮的杀真菌剂,兽医用氯化镉和硫酸镉作为驱虫药。

因此,使用镉盐驱虫时剂量过大,可引起镉中毒,长期使用镀镉器皿盛装饲料和饮用水,也可引起镉中毒。

2、动物镉中毒的临床表现急性中毒:连续2-3次摄入或吸入高浓度镉盐可发生急性中毒。

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贫血、黄疸和共济失调。

慢性中毒:主要是由于少量镉盐多次进入动物机体后发生的蓄积性中毒。

日粮中镉可导致动物的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降低,影响动物的繁殖性能。

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与接触时间长短有关。

慢性镉中毒,临床上有贫血表现,出现为缺硒、缺锌的病变。

给肉仔鸡饲喂含镉饲料,出现完全厌食,迅速消瘦和腹泻,最后导致死亡。

羊发生镉中毒的特有症状为贫血、肾功能紊乱和脾、淋巴、腎上腺重量增加。

给鳟鱼饲喂含镉的日粮1个月后血相发生变化,血红蛋白降低。

镉能明显降低牲畜的生产性能和动物的生长性能。

过量的镉能影响锌的正常代谢,降低锌的吸收,使动物产生缺锌性生长受阻。

在镉中毒引起的所有病变中,贫血是慢性镉中毒的常见症状。

镉中毒引起的贫血属缺铁性贫血,即是由缺铁引起的红细胞呈小细胞性低色素性的贫血。

动物的生殖系统也是镉作用的主要部位,镉中毒特别会对雄性动物的生殖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主要表现为精子数量减少、活性降低、畸形率上升以及干扰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等。

镉对雌性动物的生殖系统和后代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镉可抑制雌性动物的排卵,引起暂时性不育,镉可通过影响母体内锌的分布而导致胚胎锌缺乏,同时镉可通过干扰胎盘的子宫胎盘血流量,内分泌及各种代谢酶的功能,从而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引起畸胎、死胎,并使生后子代的生长率降低,甚至使生长停滞。

镉的污染及对动物的危害与防治

镉的污染及对动物的危害与防治

X u m u s h o u y i重金属污染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在所有的污染元素中,镉以移动性大、毒性高成为最受关注的对象之一。

镉可以在植物体、动物体、人体内大量积累,危害动物、植物和人类的健康,引起人和动物的一些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1、动物镉中毒的发病原因镉的用途很广,电镀、合金制造、颜料和医药都有应用。

在植物保护上用琥珀酸镉、氯化镉和硫化镉作为草根和果树树皮的杀真菌剂,兽医用氯化镉和硫酸镉作为驱虫药。

因此,使用镉盐驱虫时剂量过大,可引起镉中毒,长期使用镀镉器皿盛装饲料和饮用水,也可引起镉中毒。

2、动物镉中毒的临床表现急性中毒:连续2-3次摄入或吸入高浓度镉盐可发生急性中毒。

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贫血、黄疸和共济失调。

慢性中毒:主要是由于少量镉盐多次进入动物机体后发生的蓄积性中毒。

日粮中镉可导致动物的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降低,影响动物的繁殖性能。

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与接触时间长短有关。

慢性镉中毒,临床上有贫血表现,出现为缺硒、缺锌的病变。

给肉仔鸡饲喂含镉饲料,出现完全厌食,迅速消瘦和腹泻,最后导致死亡。

羊发生镉中毒的特有症状为贫血、肾功能紊乱和脾、淋巴、肾上腺重量增加。

给鳟鱼饲喂含镉的日粮1个月后血相发生变化,血红蛋白降低。

镉能明显降低牲畜的生产性能和动物的生长性能。

过量的镉能影响锌的正常代谢,降低锌的吸收,使动物产生缺锌性生长受阻。

在镉中毒引起的所有病变中,贫血是慢性镉中毒的常见症状。

镉中毒引起的贫血属缺铁性贫血,即是由缺铁引起的红细胞呈小细胞性低色素性的贫血。

动物的生殖系统也是镉作用的主要部位,镉中毒特别会对雄性动物的生殖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主要表现为精子数量减少、活性降低、畸形率上升以及干扰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等。

镉对雌性动物的生殖系统和后代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镉可抑制雌性动物的排卵,引起暂时性不育,镉可通过影响母体内锌的分布而导致胚胎锌缺乏,同时镉可通过干扰胎盘的子宫胎盘血流量,内分泌及各种代谢酶的功能,从而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引起畸胎、死胎,并使生后子代的生长率降低,甚至使生长停滞。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分析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分析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方法。

我们将对镉污染的来源、分布及其在土壤中的行为进行详细解析,以揭示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

接着,我们将对现有的土壤镉污染治理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评估其优缺点及适用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土壤镉污染治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技术创新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土壤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人类健康的保护。

二、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土壤重金属镉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镉在土壤中的积累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进入食物链后会对农作物造成污染,进而影响人类的健康。

长期摄入镉污染的食物可能导致肾脏损伤、骨质疏松等疾病,严重时甚至可能致癌。

镉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危害是对水资源的污染。

镉可以通过土壤渗滤进入地下水,污染饮用水源,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潜在的健康风险。

镉污染还可能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活性,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土壤重金属镉污染不仅会对农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为了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土壤重金属镉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和控制。

三、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来源土壤重金属镉污染主要源于人类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工业生产、农业活动、城市生活以及交通运输等。

工业生产过程中,特别是那些涉及有色金属冶炼、电镀、电池制造、化工和涂料生产等行业的工厂,常常会产生含镉的废水、废气和废渣。

如果这些废弃物处理不当,镉便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农业活动也是镉污染土壤的重要途径。

农药、化肥和有机肥的不合理使用,尤其是磷肥的大量使用,可能导致土壤镉含量上升。

磷肥生产时,原料中的镉元素可能会残留在肥料中,长期大量使用这样的磷肥,就会导致土壤中镉的积累。

镉污染

镉污染

浅析镉在土壤中的污摘要:本文综述了土壤中镉污染的来源与危害,以及其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和迁移转化规律,并着重介绍了镉的污染治理方法。

关键词:镉;土壤;迁移;形态;治理前言:镉是具有强毒性的重金属元素之一,而土壤又是食物链镉的重要来源,当人为因素使土壤镉显著增加时,食物链中的镉就会增加并将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虽然在土壤中镉的本底值比其它重金属低得多,但它是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影响最广的一种微量元素。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镉污染及其环境行为十分关注。

1.镉污染来源(1)自然的镉主要来源于岩石和矿物中的本底值。

镉与铅锌矿、煤矿、磷矿有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能在铅锌矿、含煤岩系、含磷地层周围形成镉元素高值区。

(2)人为来源的镉丰要来源于工业“三废”和含镉肥料大量施用。

工业废气是造成空气镉污染的主要来源,在偏远地区的空气中镉的含量一般低于1.Opg/mL,但在工业区周围的大气中镉的含量较高。

较高含量的镉通过降雨或沉降进入土壤,在土壤中积累。

工业废水灌溉:镉在电镀、颜料、镍镉电池工业、电视显像管制造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采矿、冶炼和电镀工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含镉废水排入河流中,用于灌溉必污染土壤。

大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堆积、农田施用污染的污泥、长期施用一些含镉的农用化肥也必然会造成镉在土壤中的大量沉积,造成土壤中镉的总帚增加。

2.镉污染的危害由于镉不能被土壤中微生物降解,半衰期超过20年,其污染为不可逆的积累过程;镉又是生物迁移性很强的重金属,极易被植物吸收并累积,超过一定限度不仅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品质,而且可食部分极易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积累并危害人体健康。

镉是植物生长的非必需元素,当镉进入植物体内并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植物就会表现出毒害症状,通常会出现生长迟缓、植株矮小、退绿、产量下降、质量下降等。

对人类而言,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污染土壤中的镉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镉被人体吸收后主要分布在肝与肾中,与低分子蛋白质结合成金属蛋白。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现状、危害及治理措施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现状、危害及治理措施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现状、危害及治理措施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镉污染尤为突出。

镉是一种毒性极强的重金属元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现状、危害及治理措施。

我们将探讨镉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污水等。

我们将分析镉污染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的危害,以及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源头控制、土壤修复、农业管理等,以期为我国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现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镉污染尤为引人关注。

镉是一种具有显著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它在土壤中的积累不仅会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

在全球范围内,镉污染问题普遍存在。

特别是在一些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土壤镉污染尤为严重。

这些地区的工业活动,如采矿、冶炼、电镀等,会产生大量的含镉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而直接排放,就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在我国,土壤镉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地区长期存在重金属排放超标的问题,导致土壤镉含量严重超标。

这些地区的土壤不仅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而且农产品质量也受到影响,甚至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为了有效应对土壤镉污染问题,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例如,加强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监管和处理,推广环保技术和清洁能源,开展土壤污染修复和生态恢复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改善土壤镉污染现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土壤镉污染问题仍然严峻,需要进一步加强治理力度。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深化对土壤镉污染问题的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理技术和方法,为实现土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土壤重金属镉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和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

镉污染及其治理

镉污染及其治理

镉使人的染色体发生畸变----严重损伤Y因子,使出生 的婴儿多为女性。
镉是生物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在土壤中的 化学活性强、毒性持久,容易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危 害人类健康。土壤重金属镉污染形势十分严峻,2014年 4月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镉的点位 超标率最高,正式被确定为中国土壤的首要污染物,迫 切需要有效的土壤镉污染治理和控制技术。
镉国家标准
中国规定:
• 农田灌溉水中含镉最高容许浓度为 0.005mg/L(GB5084-92) • 生活饮用水中含镉最高容许浓度为 0.005 mg/L(GB5749-85 ) • 地面水中含镉的最高容许浓度为 0.01mg/L • 工业废水中镉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 为0.1mg/L
广西镉污染事件 重金属污染导致村民手脚畸形
李明德等通过人工模拟污染、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海泡石对镉污染 土壤的改良效果, 结果表明海泡石能显著促进空心菜的生长, 抑制空心菜对 镉的吸收, 降低空心菜植株内镉的浓度同时, 由于海泡石具有很大的表面积 和较大的吸附量, 可降低土壤镉的有效性, 海泡石可作为镉污染土壤的改良 剂。 优缺点:化学措施操作简便, 在污染不太严重的地区能获得良好的改良效 果, 但在比较严重的污染地区, 采用化学措施则很难将作物可食部分的镉含 量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生态措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污染土地的安全与高效的农业利用。例 如通过控制土壤水分状况, 使土壤作物有一个较为稳定的滞水期, 可以减 少镉进入植物体内的含量; 使用有机肥, 增加土壤有机质有利于改良土壤 结构, 可以促进土壤中镉形成硫化物; 在镉污染土壤区选择种植耐镉污染 的作物, 以降低镉污染的危害, 或改变耕作制度, 在重度镉污染区种植非 食用植物; 而在治理比较困难的情况下, 改变土地的使用类型, 将其改为 建筑用地, 绿化用地等非农用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入人体的镉,在体内形成镉硫蛋白,通过血液到达全身,并有选择性地蓄积于肾、肝中。

肾脏可蓄积吸收量的1/3,是镉中毒的靶器官。

此外,在脾、胰、甲状腺、睾丸和毛发也有一定的蓄积。

镉的排泄途径主要通过粪便,也有少量从尿中排出。

在正常人的血中,镉含量很低,接触镉后会增高,但停止接触后可迅速恢复正常。

镉与含羟基、氨基、巯基的蛋白质分子结合,能使许多酶系统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肝、肾器官中酶系统的正常功能。

镉还会损伤肾小管,使人出现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等症状,并使尿钙和尿酸的排出量增加。

肾功能不全又会影响维生素D3的活性,使骨骼的生长代谢受阻碍,从而造成骨骼疏松、萎缩、变形等。

慢性镉中毒主要影响肾脏.
慢性镉中毒还可引起。

急性镉中毒,大多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一次吸入或摄入大量镉化物引
起的。

大剂量的镉是一种强的局部刺激剂。

含镉气体通过呼吸道会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出现、肺水肿、呼吸困难等。

镉从消化道进入人体,则会出现呕吐、胃肠痉挛、腹疼、等症状,甚至可因肝肾综合症死亡。

从动物实验和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镉还可使温血动物和人的染色体发生畸变。

镉的致畸作用和致癌作用(主要致前列腺癌),也经动物实验得到证实,但尚未得到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材料的证实。

镉污染主要累及肾小管,并可引起骨质疏松和损害泌尿、生殖系统,锌对镉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