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
什么是细胞生物学?

什么是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的科学领域。
它关注细胞的组成、特性及其如何相互作用。
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的基本单位 - 细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涉及多个层次,包括分子、细胞器、细胞和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研究细胞如何进行生物化学反应、如何处理遗传信息、如何进行细胞分裂和细胞死亡等基本过程。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过程,细胞生物学为其他许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例如发育生物学、免疫学、神经科学和癌症研究等。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利用显微镜和其他成像技术,以及研究细胞内的分子和基因表达。
科学家还使用细胞培养和基因编辑技术来探索细胞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细胞生物学对我们了解生命的本质非常重要。
通过研究细胞,我们可以了解生命的起源、发展和运作方式。
此外,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和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生物学是一个充满活力和不断发展的领域。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我们对细胞的认识将不断深化,这将推动我们在健康、医学和生物科学等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参考文献:
- Alberts B, Johnson A, Lewis J, et al.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th edition. New York: Garland Science; 2002.
- Lodish H, Berk A, Zipursky SL, et al. Molecular Cell Biology. 4th edition. New York: W. H. Freeman; 2000.。
细胞生物学

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开展研究的学科。
2.生物膜系统:是指以生物膜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系列膜性结构或细胞器,包括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及核膜等。
1.膜周蛋白(peripheral protein):与膜脂的极性头部或内在蛋白亲水区以非共价键相互作用间接与膜结合。
2.脂锚定蛋白(lipid-anchored protein):位于质膜两侧,以共价键与脂双层内的脂分子结合。
3.脂筏(lipid raft):脂双层不是一个完全均匀的二维流体,内部存在富含胆固醇和鞘脂以及特定种类膜蛋白组成的微区称为脂筏。
4.网格蛋白:由3条重链和3条轻链组成三腿蛋白复合物。
36个三腿蛋白复合物聚合成六角形或五角形的篮网状结构,覆盖于有被小窝(或有被小泡)的细胞质侧表面。
具有牵拉质膜内陷形成有被小泡的作用。
5.衔接蛋白:介于网格蛋白与配体-受体复合物之间,参与包被的形成并起连接作用。
从而形成和维系了网格蛋白-囊泡的一体化结构体系。
具有特异性地结合不同种类受体的作用。
6.发动蛋白:是可结合并水解GTP的特殊蛋白质,在膜芽生形成时与GTP结合,在膜囊的颈部聚合使膜缢缩并断离形成囊泡。
7.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进行,所需要的能量来自高浓度本身所包含的势能,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8.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小分子的热运动可使分子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从膜的一侧通过质膜进入另一侧9.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在载体蛋白的介导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顺物质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转运。
10.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是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逆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一测向高浓度一侧进行的穿膜运输方式11.协同运输:由Na+-K+泵(或H+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间接消耗ATP所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细胞和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它研究了细胞的结构、形态、功能、发育和进化。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有很大的不同。
一、细胞结构细胞结构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壳,它把细胞与外界隔离开来,保护细胞免受外界的伤害;细胞质是细胞的内部组织,它是细胞内的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它负责细胞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调节和控制细胞的活动。
二、细胞功能细胞功能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点。
细胞的主要功能包括新陈代谢、运动、感知和繁殖。
新陈代谢是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和物质;运动是细胞内的运动活动,它保证细胞的正常运转;感知是细胞对外界信息的反应,它使细胞能够从外界接收信息;繁殖是细胞的繁殖活动,它使细胞能够不断繁衍,保证细胞的繁衍和维持细胞的数量。
三、细胞发育细胞发育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细胞发育指的是细胞从受精卵到成熟的发育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包括受精、分裂、分化、成熟等。
在受精阶段,受精卵会分裂成多个细胞,这些细胞会经历分化,也就是说,它们会发展出不同的细胞类型,从而形成复杂的组织结构;在成熟阶段,细胞会发展出完整的功能,它们可以完成特定的任务。
四、细胞进化细胞进化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细胞进化指的是细胞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通过遗传变异和突变,不断进化变化的过程。
细胞的进化可以通过种群遗传学的方法来研究,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胞的发展、进化和衰老等过程。
总结细胞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细胞和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研究了细胞的结构、形态、功能、发育和进化。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有很大的不同。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的功能包括新陈代谢、运动、感知和繁殖;细胞的发育可以分为受精、分裂、分化和成熟等几个阶段;细胞的进化是指细胞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通过遗传变异和突变,不断进化变化的过程。
细胞生物学

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2、分子细胞生物学:是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是指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主要应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技术,分析研究细胞各种结构中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构造、组成的复杂结构、这些结构之间分子的相互作用及遗传性状的表现的控制等。
3、细胞连接:细胞连接是多细胞有机体中相邻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膜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重要组织方式,在结构上常包括质膜下、质膜及质膜外细胞间几个部分,对于维持组织的完整性非常重要,有的还具有细胞通讯作用。
4、信号通路:细胞接受外界信号,通过一整套的特定机制,将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信号,最终调节特定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这种反应系列称为细胞信号通路。
5、异染色质: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深的染色质组分。
6、核小体: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由组蛋白和200个碱基对的DNA双螺旋组成的球形小体,其核心由四种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分子共8分子组成的八聚体,核心的外面缠绕了1.75圈的DNA双螺旋,其进出端结合有H1组蛋白分子。
7、核纤层:是位于细胞核内膜与染色质之间的纤维蛋白片层或纤维网络,与核内膜紧密结合。
它普遍存在于高等真核细胞间期细胞核中。
8、细胞骨架: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指存在于真核细胞质内的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
包括狭义和广义的细胞骨架两种概念。
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细胞核骨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
狭义的细胞骨架指细胞质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9、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有丝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遗传物质复制,各组分加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细胞生物学重点

细胞生物学重点1、细胞生物学概念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主要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
2、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大致归纳为以下领域:(一)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二)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三)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四)细胞增殖及其调控(五)细胞分化及其调控(六)细胞的衰老与凋亡(七)细胞的起源与进化(八)细胞工程 3、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4、原核细胞核真核细胞的区别:1原核细胞没有核膜真核有核膜2原核除了有核糖体没有其他细胞器3原核的细胞膜和真核的不一样4细胞分裂方式不一样5、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比较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液泡、叶绿体6、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目前对生物膜结构的认识可归纳为:(1)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的膜系统的性质。
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形成脂分子层,它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尚未发现在生物膜结构中起组织作用的蛋白。
但在脂筏中存在某些有助于其结构相对稳定的功能蛋白(2)蛋白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脂层分子中或结合在其表面,蛋白的类型、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菜其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各自的特性与功能。
(3)生物膜可看成是双层脂分子中嵌有蛋白质的二维溶液。
然而膜蛋白与膜脂之间,膜蛋白与膜蛋白之间及其与膜两侧其他生物分子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膜蛋白和膜脂的流动性,同时也形成了赖以完成多种膜功能的脂筏等结构。
7、膜脂的成分;膜脂的运动方式膜脂的成分主要包括磷脂、糖脂和胆固醇。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从细胞整体、显微、亚显微和分子等各级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细胞学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万提出的学说。
认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位,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细胞质: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间的透明、黏稠、不断流动并充满各种细胞器的溶胶。
原生质:无色、半透明,具有不同程度弹性的黏稠液体,有极强的亲水性,是一种亲水胶体。
原生质体: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或其他去壁细胞原代细胞:是指从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即第1代细胞与第10代以内的细胞的统称传代细胞:适应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持续传代培养的细胞。
细胞株:具有有限分裂潜能适合于进行培养,并在培养过程中保持其特性和标志的细胞群。
细胞系:可长期连续传代的培养细胞。
单克隆抗体:由单一杂交瘤细胞克隆分泌的只能识别一种表位(抗原决定簇)的高纯度抗体。
细胞膜:现泛指包括细胞质和细胞器的界膜。
由磷脂双层和相关蛋白质以及胆固醇和糖脂组成。
细胞内模:细胞膜内侧与细胞质相接的膜。
单位膜:由脂双层及嵌合蛋白质构成的一层生物膜。
在电镜下呈现出“暗-明-暗”三层式结构。
细胞外被:覆盖在细胞质膜表面的一层黏多糖物质。
以共价键和膜蛋白或膜脂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对膜蛋白有保护作用,并在分子识别中起重要作用。
脂质体:在水溶液环境中人工形成的一种球形脂双层结构。
膜骨架:细胞质膜胞质侧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状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
去垢剂:是一类即具有亲水基又具有疏水基的物质,一般具有乳化、分散、和增溶作用,是分离与研究膜蛋白的常用试剂。
被动运输:离子或小分子在浓度差或电位差的驱动下顺电化学梯度穿膜的运输方式。
简单扩散:小分子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自行穿膜运输。
属于最简单的一种物质运输方式,不需要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也不需要专一的载体。
协助扩散:被选择吸收的物质也是从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到达低浓度的一侧,但需要细胞膜上的一种物质—载体蛋白的协助才能促进扩散,称为协助扩散。
细胞生物学

1.名词解释:原生质;生物大分子;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古核细胞;细胞内共生假说(endosymbiosis hypothesis),Ⅰ⑴原生质:组成细胞的物质。
⑵生物大分子:在细胞中结构复杂,分子量巨大,分子中蕴藏生命活动的信息,在生命机体中执行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细胞的结构成分。
⑶原核细胞:结构简单,其核物质缺乏双层的核膜包裹即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有拟核),缺乏膜相结构的细胞器,细胞体积较小,没有完整的细胞膜。
但质膜外有一层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的坚固的细胞壁。
⑷真核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即核物质被双层膜包围,将细胞分为核与质两部分,在细胞质中,形成了复杂的内膜系统,构建成各种相对稳定的、具有独立生理功能的细胞器。
⑸古核细胞:是一类很特殊的细菌,多生活在极端的生态环境中,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细胞壁不含肽聚糖。
目前普遍的观点是把古核细胞归属于原核细胞。
⑹细胞内共生假说(endosymbiosis hypothesis):真核细胞是由原始厌氧菌的后代吞入了需氧菌逐步演化而来,进而使真核细胞能在氧气充足的地球上生存下来。
2.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异。
Ⅱ①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核仁、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而真核细胞有;②原核细胞DNA分子结构为环状,信息量小,真核细胞DNA分子结构为线状,信息量大;③原核细胞仅有一条DNA,DNA裸露,不与组蛋白结合,真核细胞有两个以上DNA分子,DNA与组蛋白和部分酸性蛋白结合,以核小体及各级高级结构构成染色质与染色质体;④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同时在细胞质内进行,而真核细胞核内转录,胞质内翻译;⑤原核细胞分裂方式仅有无丝分裂,而真核细胞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3.简述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
Ⅲ真核细胞的结构体系主要有四个:①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膜相结构体系——生物膜系统②以核酸-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遗传信息表达体系——遗传信息表达系统③由特异蛋白质分子构成的细胞骨架体系——细胞骨架系统④核酸与细胞质溶胶4.概述Prion与疾病的关系。
细胞生物学全套ppt课件

目 录
• 细胞生物学概述 • 细胞膜与物质运输 • 细胞质与细胞器 • 细胞核与遗传信息 • 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 • 细胞分化与发育 • 细胞凋亡与自噬
01
细胞生物学概述
细胞生物学的定义与发展
细胞生物学的定义
研究细胞结构、功能、生长、分裂、 分化、代谢、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过程
有丝分裂的过程
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主要特点是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形成两个与母细胞相同的子 细胞。
减数分裂的过程
包括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两个阶段,主要特点是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四个与母 细胞不同的子细胞。减数分裂是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基础,对于维持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增殖的意义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 遗传的基础,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 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周期及其调控机制
细胞周期的定义
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 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
细胞周期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细胞周期蛋白、细胞周期 蛋白依赖性激酶、细胞周期检查点等,这些调控机制确保细胞 周期的正常进行。
3
细胞膜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受体的定位与活化、信号分子的识别与传递、信 号通路的整合与调控
03
细胞质与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与细胞骨架
细胞质基质的组成与功能
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
细胞质基质主要由水、无机盐、脂质、 糖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等组成,为细 胞内的各种生化反应提供场所和物质。
细胞骨架通过改变自身形态和结构, 驱动细胞进行定向运动,如阿米巴运 动、纤毛和鞭毛的运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学文简历张学文,男,理学博士,1965年6月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现任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生物技术系教授。
学历及工作简历:1982年9月—1986年7月:湖南农学院(今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本科学习,毕业获学士学位;1986年9月—1989年7月:湖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主攻分子遗传学研究方向,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1989年7月—1991年4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从事遗传育种研究工作,任研究实习员;1991年4月—1995年7月:湖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系,任助教、讲师;1995年9月—1999年7月: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主攻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方向。
1999年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6年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并被聘为生物技术系副教授。
1997年7月—1998年8月: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UniversityofCaliforniaatDavis)植物生物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2002年9月—2003年7月:挪威王国卑尔根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肿瘤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2001年8月获教授任职资格。
为湖南农业大学细胞生物学硕士点领衔导师。
1993年被湖南省教育厅确认为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999年被确认为湖南农业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
主讲课程:博士生“基因工程专题”硕士生“基因工程原理”、“分子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实验技术”、“遗传工程原理”、“生物技术概论”。
本科生“基因工程”、“现代生物技术”。
近五年研究工作简介:1998—2000,参与国家“863”项目“草鱼抗病基因工程研究”,为项目技术负责人。
2000—2003,参与国家“863”项目“草鱼抗病基因工程中试研究”。
2000—2002,主持国家教育部研究课题“分离克隆水稻胚胎发生调控基因cDNA”。
2001—2003,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因项目“水稻胚胎发生调控基因的研究”。
2002—2005,主持湖南省优秀中青年基金项目“α-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分离克隆及突变研究”2003—2005,主持湖南省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发酵生产α-半乳糖苷酶”。
近五年主要论文著作目录1.张学文,罗慧敏拟南芥homeobox基因A21的研究.《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1999.12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交流.2.张学文,罗泽民拟南芥同源转换盒基因A21反义RNA基因重组体构建及转化.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27(1):79-83.3.张学文ArabidopsishomeoboxgeneA21isactiveindividingcells.10th InternationalCongres sonGenes,GeneFamiliesandIsozyme.1999.10Beijing.4.张学文生物技术跨越发展的战略研究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01年年会优秀论文奖,2001.9.长沙.5.张学文,洪亚辉,赵燕植物开花时期的分子控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9(6):523-528.6.唐香山,张学文饲料酶制剂研究进展广西农业科学.2004,4.7.唐香山,张学文,章怀云α-半乳糖苷酶基因克隆及在酵母中的表达.生物工程杂志.2004,4.8.唐香山,张学文酵母表达载体研究进展生命科学研究.2004,6.9.陈开健,章怀云,张学文等转人α-干扰素基因草鱼饲喂大鼠的安全性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28(2):149-151.10.苏建明,章怀云,张学文等转Hu-IFN-α基因草鱼的分子验证.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9(5):412-414.11.苏建明,肖调义,张学文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重组子的构建及在金鱼受精卵中的表达.水产学报.2003,5.12.洪亚辉,朱兆海,张学文等运用RAPD分析菊花辐射变异后代的遗传差异.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9(6):462-467.13.胡雄贵,洪亚辉,张学文等不同黄花菜品种同工酶分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9(6):506-508.14.洪亚辉,肖浪涛,张学文花卉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9(6):513-517.15.陈金军张学文植物胚胎发生调节控制研究进展.西北植物学报.已接受.16.洪亚辉主编.董延瑜,易自力,张学文等《植物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2000.4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7.张学文,章怀云,陈韬等可在鱼体内表达hu-IFN-α基因的重组构建及转化.高技术通讯.2001.4:1-5.18.张学文,章怀云干扰素诱导细胞抗病毒的分子机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7(1):79-83.19.章怀云,张学文,陈韬等基因工程方法培育草鱼抗病新品系.1999.6海口:海峡两岸高校农业科技合作研讨会.20.陈立祥,张学文,肖调义等人α-干扰素基因在转基因草鱼中的表达.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7(3):21.章怀云,刘荣宗,张学文等草鱼和鲤群体遗传变异的RAPD指纹分析.水生生物学报.1998,22(2):168-173.22.章怀云,张学文等GeneticEngineeringisaRightMethodtoImproveDiseaseResistanceinFishFarming.ThirdWorldFisheriesCongress.2000.10.Beijing.23.章怀云,张学文,符少辉“通过转入抗病相关基因进行草鱼、对虾抗病育种”2001年获中国专利。
24.张学文,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现状及思考。
湖南省生物技术发展论坛征文,已接受。
洪亚辉简介.洪亚辉,女,1955年11月出生,湖南益阳人,中共党员。
1978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后留校工作。
2000年晋升为研究员。
.洪亚辉同志一直从事生物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
事业心强,作风朴实,重于实干。
从2000年起开始,着手在“运用生物技术改良花卉品种”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获得矮发盆栽、常年开的白兰花新品种;在菊花的品种改良中,由黄色变成白色中夹带紫色和黄色的双色花,花形变小,花瓣由卷曲变直;尤其是花期改变了,在自然光照的条件下,5月份开花的菊花新材料。
并对新材料从遗传、生理生化、形态结构等方面做了详细的研究。
2001年开始招收细胞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主讲遗传学、细胞遗传学专题、分子育种、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分子细胞遗传学,外源DNA的导入技术等课程。
指导多名硕士生的论文设计和研究工作。
现在主要从事遗传工程、细胞生物学的教学与科研。
研究方向为植物遗传工程与分子细胞遗传学。
在科学研究方面,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和省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就。
特别是在外源DNA的导入技术研究中获得了一系列非常有价值的水稻新品系。
其中,高蛋白优质早稻在全国反响很大。
近年来主持的“高粱DNA导入水稻的研究”获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外源DNA的导入技术”获省教委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水稻专用调节剂的研制”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培育审定命名品种2个。
并根据多年的研究总结主编了《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一书,由湖南省科技出版社出版。
先后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
并有29篇文章被中国期刊网收录,数篇论文被权威刊物收录。
现在承担的课题1.省科委项目:高蛋白水稻的推广与应用(主持)2.省教委项目:太空胁迫诱变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主持)3.省教委项目:运用生物技术培育菊花新品种(主持)4.省农委项目:应用生物技术选育花卉新品种(主持)5.长沙市科委项目:野生蔬菜的开发与研究(主持)主要参加项目:园艺作物中色氨酸向IAA的转化及应用(国家教育部);湖南早籼稻垩白改良剂及其配套技术研究(国家科技部);基因工程新技术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两系杂交稻内源激素代谢研究(省教委)近年已发表论文1.洪亚辉.董延瑜.赵燕.萧浪涛.密穗高粱总DNA导入水稻的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25(2):87-912.洪亚辉.萧浪涛.董延瑜.玉米DNA导入水稻选育高蛋白品系.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013.洪亚辉.朱兆海.黄璜.赵燕.徐锋.菊花组织培养与辐射诱变的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4.洪亚辉.朱兆海.张学文.萧浪涛.运用RAPD分析菊花辐射变异后代遗传差异.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5.洪亚辉.蒋泓.萧浪涛.黄璜.张文.碧冬茄花特异表达基因启动子Pchs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6.洪亚辉.张文.彭克勤.唐婕.黄花菜不同品种的RAPD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7.洪亚辉.成志伟.李精华.胡超.不同处理方式对鲜黄花菜中秋水仙碱含量变化的影响.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8.洪亚辉.张永和.屠波.兰崎杰.胡超.不同品种的黄花菜鲜干花营养成分比较.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9.洪亚辉.萧浪涛.张学文.花卉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10.刘志祥.洪亚辉.莫爱华.蒋泓观赏植物花色分子遗传学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06(研究生论文)11.胡雄贵.洪亚辉.张学文.黄丽华.不同黄花菜品种同工酶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研究生论文)12.谭泽芳.洪亚辉.胡超.广玉兰的离体培养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研究生论文)13.朱佳文.洪亚辉.萧浪涛.谭泽芳.PP_(333)和B_9对白兰花生长的影响.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研究生论文)14.唐婕.洪亚辉.周钺正.邵东药用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研究生论文)15.向平安.洪亚辉.董延瑜.高粱DNA导入水稻的RAPD分子验证.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0116.赵燕.洪亚辉.任春梅.董延瑜.高粱DNA导入水稻后代维管束与气腔的解剖观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0117.赵燕.洪亚辉.刘清波.张学文.菊花辐射后代部分器官维管束与气孔的解剖观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18.胡超.洪亚辉.黄丽华.赵燕.菊花辐射后代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19.李长荣.洪亚辉.湖南省花卉生产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20.张学文.洪亚辉.赵燕.植物开花时期的分子控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21.彭丽莎.卢向阳.洪亚辉.谷物单宁提取方法的改进及高粱稻单宁含量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0122.任春梅.董延瑜.洪亚辉.赵燕.西瓜组织培养的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0123.刘国华.陈立云.洪亚辉.李国泰.肖应辉.唐文邦.外源DNA导入诱导水稻高蛋白质变异的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0624.任春梅.董延瑜.洪亚辉.赵燕.基因枪介导的西瓜遗传转化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0625.赵燕.易自力.洪亚辉.任春梅.李祥.借助粒子轰击提高农杆菌转化水稻的频率.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0326.胡家金.萧浪涛.洪亚辉.邓秀新.水稻与空心莲子草原生质体电融合条件的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1.0327.任春梅.高必达.洪亚辉.何迎春.赵燕.细菌几丁质酶基因转化烟草的研究.烟草科技.2002.0828.唐世建.刘杰.洪亚辉.李精华.黄花菜组织培养在工厂化繁殖中的应用.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29.龙琳.刘杰.洪亚辉..邵东黄花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分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30.胡家金.肖浪涛.洪亚辉.彭志红.外源DNA导入技术及其RAPD分析的研究进展.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2003.0431.李东晖.萧浪涛.洪彬.洪亚辉.专业化生物学文献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0232.蔺万煌.萧浪涛.彭克勤.洪亚辉.邹冬生.稻米垩白的形成及其调控.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0333.胡家金.肖浪涛.彭志红.洪亚辉.植物钾吸收基因及其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讯.2003.0234.蔺万煌.萧浪涛.黄见良.洪亚辉.李合松.早籼稻米垩白形成与稻株源-库特性关系的研究.核农学报.2003.0635.郭兆武.萧浪涛.邹应斌.洪亚辉.王若仲.不同品种花烛鲜切花保鲜期比较.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36.邓放明.尹华.李精华.洪亚辉.龙琳.黄花菜应用研究现状与产业化开发对策.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37.戴恩舜.刘杰.李精华.洪亚辉.邵东黄花菜的综合开发.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38.刘清.萧浪涛.何长征.洪亚辉.夏石头.计算机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39.萧浪涛.李东晖.蔺万煌.洪彬.洪亚辉.一种测定稻米垩白性状的客观方法. 中国水稻科学.2001.0340.文锦芬.邓明华.李良勇.萧浪涛.彭克勤.洪亚辉.胡家金.商陆DNA导入水稻引起后代性状变异初报. 作物研究.2003.0141.石雪晖.陈海霞.蒋辉.杨灿.何科佳.洪亚辉.生长调节剂对草莓试管苗生根及移栽的影响.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