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率对应”问题》分数除法下载-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_分数除法人教新课标ppt(荐)(18张)精品课件

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
把一个小时看作单位“1”,用一条线段表示。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你会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你发现的规律吗?
意义和计算结果都不同。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km>2km 一个数除以假分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求这列火车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就是求这列火车的速度。
怎么计算呢?画个图试试吧。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通过参与整数、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指导过程,理解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小小医生(判断对错并改正。
(公里)
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你会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你发现的规律吗?
在 里填上“>”“<”或“=”。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意义和计算结果都不同。
把一个小时看作单位“1”,用一条线段表示。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怎么计算呢?画个图试试吧。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3)
5
路程÷时间=速度 (千米/小时)
求这列火车1小时行驶多少千 米,就是求这列火车的速度。 答:这列火车1小时行驶81千米。
A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能用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本第32页做一做。 求这列火车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就是求这列火车的速度。
能用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能用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求这列火车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就是求这列火车的速度。 在 里填上“>”“<”或“=”。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在 里填上“>”“<”或“=”。 能用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参与整数、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指导过程,理解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小小医生(判断对错并改正。 意义和计算结果都不同。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_分数除法人教新课标ppt(荐)(20张)精品课件

答:小齿轮有28个齿。
分数除法
第2课时 “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1.使学生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 数”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 思维能力。
【重难点】能够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并进行列式解答。掌握 “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 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这 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指出下题中的单位“1”,并填空。
解:设原来的售价是x元。 这批大米是运往灾区的。
单位“1”
解答完题目,可以把答案代入题目中进行验算。
解:设这桶水有x kg。
另一捆网线 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小明的体重是
。
分析数量关系: 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答:小齿轮每分钟转400周。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做“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 个数”这类应用题,首先要弄清单位“1”,可利用解
方程的方法,设这个数为x,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然后解答。
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
。
解:设这桶水有x ຫໍສະໝຸດ g。指出下题中的单位“1”,并填空。
答:设这桶水有10kg。
小明的体重是
。
西瓜比苹果重( )kg,西瓜重( )kg。
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 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解:设爸爸的体重是x kg。
答:大齿轮每分钟转80周。
答:小齿轮每分钟转400周。
解答完题目,可以把答案代入题目中进行验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_分数除法人教新课标ppt(荐)(60张)精品课件

P36 数比较,你能发现什么?你知道为什么吗?
2
7 ÷3 15
7
÷
3 4
14
÷
1 2
7
10
15
15
23
1
我发现得数等于原来的数。因为 , 的倒数与 的
积正好是1。也就是除以 2
,
3
34 ,再乘
1
2 实际上相当于
34
2
除以或乘1。
P39 1.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200km,东西距离是 南北的 52 。南北相距多少千米? 55 5200 ÷ 52 = 5500(km) 55
6÷ 1 × 2 = 24(分) 2
答:老 爷 爷 每 天 慢 跑 要用24分钟。
11. 小 萍 家 的 地 板 离 地 有 多 高 ?
P35
50÷15×(7-1)= 20(m) 答:小萍家地板离地有20 m。
12.
P36
她们已经装完了多少袋? 13
答: 240 ÷ 4 × 4 = 720(袋)
16 7
的倒数
7 16
小萍家的地板离地有多高?
解:设航模小组有x 人,则美术小组有 x 元人,
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4. 先 计 算 出 每 组 算 式 的 结 果 , 再 在 里
P29 填 上 “ > ” “ < ” 或 “ ﹦ ” 。
1 ÷ 8 ﹦ (1) 6 ÷ 2 ﹦ (3) 8
9 ÷ 4 ﹦ (9 ) 4
车才能运完?
2
2 11
÷4=
×=
7
7 4 14
( 1- 2 ) ÷ 1 = 10 (车)
7
14
1
答:平均每车运走大米的 。
《“量率对应”问题》分数除法-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量率对应”问题1
激趣导入
求: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
一个数
×
几分之几=
实数量
单位 × 对应分 = 对应量
1
率
单位1 × 对应分率=对应量
知识讲解
例4
儿童体内水分占体重的 对应分率
小明体内水分28千克 小明的体重? 千克
单位1
28 ÷
4 5
7
= 28 ×
5 4
=35(千克)
1
答: 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
知识讲解
例4
儿童体内水分占体重的 对应分率
小明体内水分28千克
小明的体重? 千
克
单位1
解: 设小明的体重是 X 千克。
4 5
X
=
28
X = 35
答: 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
知识讲解
?
一个数 × 几分之几 = 实数量
单位1 对应分率
对应量
知识讲解
例5
爸爸:
? kg
是爸爸体重1的-几分之几? 小明:
单位1
南北距离
×
52 55
=
东52西00距离
100
5200
÷
52 55
=
5200
×
55 52
= 5500(km)
1
答: 南北相距5500千米。
练习巩固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200km,东西距离是南北 的 。南北相距多少千米?
南北距离
×
52 55
=
5200
解: 南北相距X千米。
52 55
X
=
5200
X = 5500
“量率对应”问题1
激趣导入
求: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
一个数
×
几分之几=
实数量
单位 × 对应分 = 对应量
1
率
单位1 × 对应分率=对应量
知识讲解
例4
儿童体内水分占体重的 对应分率
小明体内水分28千克 小明的体重? 千克
单位1
28 ÷
4 5
7
= 28 ×
5 4
=35(千克)
1
答: 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
知识讲解
例4
儿童体内水分占体重的 对应分率
小明体内水分28千克
小明的体重? 千
克
单位1
解: 设小明的体重是 X 千克。
4 5
X
=
28
X = 35
答: 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
知识讲解
?
一个数 × 几分之几 = 实数量
单位1 对应分率
对应量
知识讲解
例5
爸爸:
? kg
是爸爸体重1的-几分之几? 小明:
单位1
南北距离
×
52 55
=
东52西00距离
100
5200
÷
52 55
=
5200
×
55 52
= 5500(km)
1
答: 南北相距5500千米。
练习巩固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200km,东西距离是南北 的 。南北相距多少千米?
南北距离
×
52 55
=
5200
解: 南北相距X千米。
52 55
X
=
5200
X = 550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ppt

(二)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6÷8=(6×2)÷(8×2)=12÷16
6÷8=(6÷2)÷(8÷2)=3÷4
6︰8
6︰8
=(6×2)︰(8×2)
=12︰16
=(6÷2)︰(8÷2)
=3︰4
一、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问题:说一说你是怎样快速说出比值的?根据是什么?
(三)质疑辨析,深化认识
1. 根据108︰18=6,说出下面各比的比值。 54︰9 =( ) 648︰108 =( ) 10800︰1800=( )
一、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问题:1. 这三个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 这三个比中有什么规律?这与除法中的商不变的性质有 什么联系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预设:比的前项、后项都不相同,可是比值却相同。
一、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问题:借助商不变的性质你发现比中有什么规律?
小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一、复习导入
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1. 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小明重多少千克?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画图分析,理解数量关系
根据题目的意思,画出线段图。
3. 成人的信息与问题有关系吗?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问题:1. 谁能结合线段图说说对这种解法的理解?
3. 长和宽的比与宽和长的比怎样表示?
4. 这两个比一样吗?都是长与宽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
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问题:1. 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用算式怎样表示?
(二)不同类量的比
6÷8=(6×2)÷(8×2)=12÷16
6÷8=(6÷2)÷(8÷2)=3÷4
6︰8
6︰8
=(6×2)︰(8×2)
=12︰16
=(6÷2)︰(8÷2)
=3︰4
一、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问题:说一说你是怎样快速说出比值的?根据是什么?
(三)质疑辨析,深化认识
1. 根据108︰18=6,说出下面各比的比值。 54︰9 =( ) 648︰108 =( ) 10800︰1800=( )
一、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问题:1. 这三个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 这三个比中有什么规律?这与除法中的商不变的性质有 什么联系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预设:比的前项、后项都不相同,可是比值却相同。
一、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问题:借助商不变的性质你发现比中有什么规律?
小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一、复习导入
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1. 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一)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小明重多少千克?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二)画图分析,理解数量关系
根据题目的意思,画出线段图。
3. 成人的信息与问题有关系吗?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问题:1. 谁能结合线段图说说对这种解法的理解?
3. 长和宽的比与宽和长的比怎样表示?
4. 这两个比一样吗?都是长与宽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
一、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问题:1. 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用算式怎样表示?
(二)不同类量的比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人教版) (共38张PPT)

5 8
χ=32
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1. 学校足球队一共有30人,比篮球队的人数多
1 5
,篮球队有多少人?
“1”
篮球队人数: 足球队人数:
?人
多1 5
预设1:
解:设篮球队有x人。 1
x+ 5 x=30 6 x=30 5 x=25
30人
预设2:
解:设篮球队有x人。 (1 + 1 )x=30 5 6 x=30 5 x=25
6
12
3.一种电视机现价2400元,比原价降低了1 ,这种电视机 9
原价多少元?
单位“1”
3
1、科技书的本数占图书总数 的 。
(图书总数) (
3 5
5
)=(科技书的本数)
找出下列分率句中的单位“1”, 并列出等量关系式。
单位“1”
2、汽车的速度相当于
飞机速度
的1 5
。
(飞机速度) (
1 5
)=(汽车的速度 )
找出下列分率句中的单位“1”, 并列出等量关系式。
单位“1”
3、六一班男生人数比 女生人数
)看作单位 “1”,如果黑兔的只数用χ表示,
(1)西瓜的质量比苹果重 1 。 4
这句话是把( 苹果的质量 )看作单位“1”,
西瓜质量是苹果的( 1 +
1 4
=
5 4
)。
课前热热身
学校合唱队有男生20人,女生比男生
多 1 ,合唱队女生有多少人? 5
方法2①020124(人)
5
方法② 20(11)24(人) 5
多
1 6
。
(女生人数) (1+
1 6
)=(男生人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把一个数的分子 和分母交换位置, 就是它的倒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怎样找小数和带分数的倒数呢?
小数可以转化 成分数,带分 数可以转化成 假分数,再找 它们的倒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成假分数,再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练习六2、3、4
3 8 好吧,那就换
一会儿。
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
两个数的乘 积都是1。
看作 5 1
相乘的两个数的 分子、分母正好 颠倒了位置。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互为倒数的两个 数有什么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互为倒数的两个 分数分子和分母 调换了位置。
互为倒数的两个 数的乘积是1。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分数除法
第1课时 倒数的认识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重点】倒数的求法。 【难点】理解互为的意义,明确倒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而不能单独地说某个数是倒数。
数 兄字 弟3俩和组数成字了8一是个一 对 新好 的兄 分弟 数,数 这字 个8分 总 数是 和背 原着 来数 的字 分3数,有 有 什一 么天 关…系呢? 哥哥,总是你背着 我,多累啊!咱们 换个位置吧。
4 把互为倒数的两个数连起来。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7讲 分数除法(三)(38页PPT)人教版

答:一条裤子900元。
(2)300×(1+ 32)=500(元)
答:一条裤子500元。
【解析】
(1)已知上衣比裤子少
32,则上衣是裤子的(1-
2 3 ),已知
上衣的价格,求裤子的价格用除法。
2
2
(2)已知裤子比上衣多
2
3
,则裤子是上衣的(1+
3),即裤
子=上衣×(1+ 3),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5.一根电线,第一次截去60米,第二次截去80米,两次共截去
【答案】
(1)150÷
3 4
=
200
(2)
3 5
÷
3 7
=
7 5
【解析】 解答列式计算时,既可以列方程解,也可以列算式计算。
12 3. 校园里栽了144棵杨树,是雪松棵数的 13,校园里栽了多
少棵雪松?(用方程解)
2020/3/24
【答案】 解:设校园里栽了x棵雪松。
12 13
x
=144
x =156
答:图 书馆共有800本书。
(2)320 ÷ 4 =240(本); 3
答:图书馆有240本故事书。
【解析】
2 ( 据 相分1当)数于由除故图法事可的书知意的:义34学,,校全同有部理科图可普书知读有,物3故3220事0书÷本有,523占2本全0;÷部(图342书)本的科。普5 ,读根物
2.养殖场有鸡360只,鹅的只数是鸡的65 ,又是鸭的 34,鸭有 多少只?
2020/3/24
温故而知新
1.黄花朵数是红花朵数的 2 ,把_______________看作单位 5
“1”,它们的数量关系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 上半场得28分, 下半场得14分 。
知识讲解
例6
X
1 2
X
上半场得分 + 下半场得分 = 全场得分
解: 设上半场得 X 分。
X
+
1 2
X
=
42
X = 28
42 - 28 = 14(分)
答: 上半场得28分, 下半场得14分
。
知识讲解
例6
2X
X
上半场得分 + 下半场得分 = 全场得分 解: 设下半场得 X 分。
人教版小学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六年级上册
“量率对应”问题2
激趣导入
a + b = 12
a - b= 4
a b 是 的2倍。
已知两个量的和或差, 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 之几, 求这两个数。
知识讲解
例6
全场得42分
上半场
下半场
想: 把下半场得分看做单位1, 就
把全场得分平均分成了3份。
42 ÷ 3 = 14(分) 14 × 2 = 28(分)
X + 2 X = 42
X = 14 42 - 14 = 28(分)
答: 上半场得28分, 下半场得14分 。
练习巩固
b 把 看做单位1。
就把12平均分成了3份。
12 ÷ 3 = 4 4 × 2=8
答: a是8, b是4 。
练习巩固
解: 设a 是 X 。
X
+
1 2
X
=
12
X =8
12 - 8 = 4
解: 设b是 X 。
X + 2 X = 12
X =4 12 - 4 = 8
答: a是8, b是4
。
总结收获
解决 问题
已知两个量的和或差, 其中一个量
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 求这两个
数。
1
2
找等量关系, 找两个未知量及其之 间的关系。 用方程或算数方法解答 。
知识讲解
例6
X
1 2
X
上半场得分 + 下半场得分 = 全场得分
解: 设上半场得 X 分。
X
+
1 2
X
=
42
X = 28
42 - 28 = 14(分)
答: 上半场得28分, 下半场得14分
。
知识讲解
例6
2X
X
上半场得分 + 下半场得分 = 全场得分 解: 设下半场得 X 分。
人教版小学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六年级上册
“量率对应”问题2
激趣导入
a + b = 12
a - b= 4
a b 是 的2倍。
已知两个量的和或差, 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 之几, 求这两个数。
知识讲解
例6
全场得42分
上半场
下半场
想: 把下半场得分看做单位1, 就
把全场得分平均分成了3份。
42 ÷ 3 = 14(分) 14 × 2 = 28(分)
X + 2 X = 42
X = 14 42 - 14 = 28(分)
答: 上半场得28分, 下半场得14分 。
练习巩固
b 把 看做单位1。
就把12平均分成了3份。
12 ÷ 3 = 4 4 × 2=8
答: a是8, b是4 。
练习巩固
解: 设a 是 X 。
X
+
1 2
X
=
12
X =8
12 - 8 = 4
解: 设b是 X 。
X + 2 X = 12
X =4 12 - 4 = 8
答: a是8, b是4
。
总结收获
解决 问题
已知两个量的和或差, 其中一个量
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 求这两个
数。
1
2
找等量关系, 找两个未知量及其之 间的关系。 用方程或算数方法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