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自助图书借阅系统(与教材代码配套)
图书借阅管理c语言课程设计

图书借阅管理c语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C语言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结构、算法以及文件操作等知识,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关键字。
2.理解并掌握数组、字符串、指针、动态内存分配等数据结构。
3.学会使用结构体和联合体处理复杂数据。
4.掌握基本的算法和排序技巧。
5.学会文件操作,包括文件的打开、读写、关闭等。
6.能够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进行基本的输入输出操作。
7.能够使用C语言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8.能够运用C语言实现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9.能够对程序进行调试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改进意见。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索和学习。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结构、算法和文件操作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C语言基本语法:介绍C语言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包括变量、常量、运算符、表达式等。
2.数据结构:数组、字符串、指针、结构体和联合体等,以及它们在图书借阅管理中的应用。
3.算法:介绍基本的排序和搜索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等,以及在图书借阅管理中的实现。
4.文件操作:文件的打开、读写、关闭等操作,以及在图书借阅管理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结构、算法和文件操作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图书借阅管理案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C语言在实际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让学生动手编写和调试程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代码图书管理系统源代码

#include<stdio。
h>#include 〈stdlib。
h>#include <string.h>#define num 7 //全局定义void showmain() //显示菜单{printf("\n\n 欢迎使用图书借阅管理系统\n\n");printf(" 1、查询所有图书\n\n");printf(" 2、归还现有图书\n\n");printf(" 3、租借现有图书\n\n”);printf(”0、退出借书系统\n\n");printf(”请输入您所需的服务编号:”);}void viewbooks(int score[num],char name[num][100],char writter[num][100],double yajin[num],int free[num],double jiage[num],int flag[num]){int i;int j;for(i=1;i〈7;i++)//设置编号score[i]=i;yajin[1]=26.00;//将原图书的各项值保存yajin[2]=28.50;yajin[3]=98。
00;yajin[4]=79.80;yajin[5]=49。
00;yajin[6]=15.00;for(i=1;i<7;i++)//将原图书的各项值保存{free[i]=30;jiage[i]=0.5;}flag[1]=0; //flag为0代表已借出,为1代表未借出flag[2]=1;flag[3]=1;flag[4]=0;flag[5]=1;flag[6]=1;printf("编号\t|书名\t |作者\t|押金\t|免费天数\t|收费价格\t|出租状态\n"); //制表同时输出printf(”—--——-—---——-------—--——-————-——-———-—-—————--—————-—--——-——————-—-—---——-—\n”);for(i=1;i<7;i++){printf(”%d\t|%s\t|%s\t|%。
c语言图书借阅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c语言图书借阅管理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需求和功能;(2)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结构;(3)熟悉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常用算法和设计模式;(4)了解软件开发的过程和团队协作的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2)能够独立完成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模块设计和实现;(3)具备调试和优化程序的能力;(4)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对编程语言的兴趣和热情;(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C语言基础知识:介绍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
2.数据结构:讲解常用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等。
3.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需求,设计系统的功能模块,如用户管理、图书管理、借阅管理等。
4.算法与编程:讲解实现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所需的算法,如排序、查找、动态规划等。
5.软件开发与团队协作:介绍软件开发的过程和方法,如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以及团队协作的工具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应用场景和设计思路。
3.实验法:学生动手编写程序,实践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讨论法:分组讨论,学生相互交流心得,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
原创c语言图书馆管理系统源代码

原创C语言图书馆管理系统源代码介绍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储备和学习场所,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组织。
使用C语言编写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的借阅、归还和管理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个原创的C语言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源代码。
功能概述这个图书馆管理系统具有以下核心功能: - 图书管理:包括添加图书、删除图书、查询图书等操作。
- 借阅管理:可以进行借阅操作,记录借阅者和借阅时间。
- 归还管理:可以进行归还操作,并更新图书的可借状态。
- 用户管理:管理借阅者的信息,包括添加用户、删除用户、查询用户等操作。
数据结构设计该图书馆管理系统使用了以下几种数据结构: 1. 图书(Book)结构体:包含图书的ID、书名、作者、可借状态等字段。
2. 用户(User)结构体:包含用户的ID、姓名、地址等字段。
3. 借阅记录(BorrowRecord)结构体:包含借阅者ID、图书ID、借阅时间等字段。
系统流程整个系统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用户打开系统,进入主菜单。
2. 用户选择不同的功能选项(如图书管理、借阅管理、用户管理等)。
3. 根据用户选择的功能,进入相应的功能界面。
4. 用户可以根据提示,输入相应的信息进行图书管理、借阅管理或用户管理操作。
5. 用户完成操作后,可以选择返回主菜单或退出系统。
代码实现以下是一个简化版的C语言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源代码:```c #include <stdio.h>// 定义结构体 struct Book { int id; char name[50]; char author[50]; int isAvailable; };struct User { int id; char name[50]; char address[100]; };struct BorrowRecord { int userId; int bookId; char borrowDate[20]; };// 函数声明 void addBook(); void deleteBook(); void searchBook(); void borrowBook(); void returnBook(); void addUser(); void deleteUser(); void searchUser();int main() { int choice;do {// 显示主菜单printf(\。
c语言图书借阅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c语言图书借阅管理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能够运用C语言设计并实现一个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数组和指针等概念和用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设计系统架构、编写程序代码、调试程序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以及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具体实现。
具体安排如下:1.C语言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数组和指针等。
2.编程技巧:变量定义与初始化、代码格式规范、注释的使用、模块化编程等。
3.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划分、数据结构设计、程序代码编写与调试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以及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相关概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C语言编程方法和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
3.实验法:安排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编写代码和调试程序,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课程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C语言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C语言编程指南和图书管理方面的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提供计算机实验室,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程序调试。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c语言图书借阅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C语言图书借阅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1. 引言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是一种方便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图书借阅和归还管理的软件系统。
本文档是针对该系统的课程设计报告,将介绍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过程以及测试和运行情况等内容。
2. 需求分析2.1 功能需求本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功能:•图书管理:包括图书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操作。
•借阅管理:包括借阅记录的增加、删除和查询等操作。
•用户管理:包括用户的注册、登录和查看个人信息等操作。
•统计报表:包括借阅排行榜、图书库存统计和用户借阅统计等报表。
2.2 性能需求•系统响应时间应尽可能快,以保证用户的操作流畅性。
•系统应能同时处理多个用户的操作请求,以满足图书馆高并发的需求。
2.3 界面需求系统应该具有简洁、直观的用户界面,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3. 系统设计3.1 系统结构设计本系统采用经典的三层架构,包括表示层、应用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表示层:用户通过该层与系统进行交互,包括输入数据和显示结果。
•应用逻辑层:负责处理用户请求,进行相应的逻辑操作。
•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包括数据的读取、写入和更新等操作。
3.2 数据库设计在本系统中,需要设计以下数据库表:•图书表:包括图书编号、名称、作者、出版社和库存等字段。
•借阅记录表:包括记录编号、借阅日期、归还日期、借阅用户和图书编号等字段。
•用户表:包括用户ID、用户名、密码和联系方式等字段。
3.3 功能模块设计本系统将包括以下功能模块:•图书管理模块:用于图书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操作。
•借阅管理模块:用于借阅记录的增加、删除和查询等操作。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用户的注册、登录和个人信息查看等操作。
•报表统计模块:用于生成借阅排行榜、图书库存统计和用户借阅统计等报表。
4. 实现过程本系统使用C语言进行开发,采用了相关的库函数以实现系统的各种功能。
开发过程中,需要按照系统设计进行模块的编写和调试,同时进行单元测试以确保模块的正确性。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c课程设计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c 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具备相应的编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需要了解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相关概念、原理和架构,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方法。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需要能够运用C语言独立编写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相关模块,并具备一定的调试和优化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需要培养对编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C语言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等;第二部分是函数和数组,包括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数组的操作等;第三部分是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模块划分和编程实现等。
具体到教材的章节,我们将从第一章C语言基础知识开始,然后依次讲解第二章函数和数组、第三章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每个章节的学习内容都会结合实际的编程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首先,通过讲授法,为学生系统地传授C语言和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相关的理论知识;其次,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编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最后,通过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际编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多种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我们将采用《C程序设计》作为主教材,辅以《图书借阅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等相关参考书。
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将准备一些教学视频和PPT课件,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实验设备方面,我们将为学生提供计算机实验室,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编程操作。
此外,我们还将在课程上提供一些在线资源和练习题,方便学生进行自学和巩固。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C语言)

C语言课程设计指导书学期:2010-2011第二学期课程名称:0BS11007 程序设计实践指导教师:刘梅彦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通过本次程序设计实践,完成用C语言一个小型软件的设计,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程序调试的方法和技巧,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理念,理解程序设计的系统分析、概要设计、编码、调试等过程,培养基本算法的设计能力,培养严密逻辑思考能力,培养程序设计的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等。
二、设计内容简介题目: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在程序中采用结构体数组存储每本书的信息,每本书应包含如下几方面的信息:主编、出版社、出版年、版次、ISBN书号、书名、定价、拥有本数、借出本数、现余本数。
要求将图书信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磁盘上。
软件由主函数(含欢迎界面)+下列4个功能模块组成:(1)借出功能(被借之书“借出本数”增1,“现余本数”减1);(2)归还功能;(3)查找功能(需指定书的某项信息,查找该书目前借出、余存信息);(4)退出程序。
(1)参考数据结构(仅供参考)struct book;{char name[10];//图书名称char isbn[10];char serialNum[15];//本馆图书编号(同一本会有多本,因此只靠书号不能唯一定位每本书。
)int number;//图书数量float price;//图书价格char version[10];// 图书版次char date[10];//图书出版日期,如20090101等char author[10];//图书作者(主编)char print[20];//出版社integer lend_number; //借出本数integer hold_number; // 现有本数};struct reader {har name[10];//姓名char department[20];//所在学院long ID;//读者编号char bookname[10]; //所借图书名称};(2)实现功能✧能够完成对图书和读者信息的录入、修改和删除(图书编号不允许修改);✧✧假定每名读者只能借一本书;✧✧能够根据图书名称、编号、作者或者出版社进行查询;✧✧能够查询某本书现在被哪个/哪些作者借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助图书借阅系统一、系统分析1.图书借阅系统的业务流程A.图书管理员业务①管理读者账户:添加读者信账户,查阅、维护读者信息。
②管理图书:对图书分类、编条码;图书上架、下架;查询维护图书信息。
B.读者业务①借书:通过互联网查看图书、预约借阅,到图书馆取书、借书。
②还书:将书还到借书处。
C.业务流程①图书管理员将新进的图书分类、编码、输入数据库,将图书分类放置到书架上。
②读者通过网络或图书管理员建立读者账号,获得以PIN标识的借书卡。
③读者到书库浏览图书,将图书选到书车上,凭借书卡号码借书。
④还书时只需将图书投入还书窗口,计算机自动扫描条码将图书记录从读者的账户消除。
⑤图书管理员将图书从还书窗口上架,供读者借阅。
2.对象识别对象:图书管理员、读者、书3.对象之间的关系与交互一个读者可以节约多本图书二、系统设计1.object类图书借阅系统的基础类2.图书数据类BookData描述图书的状态以及状态变迁的操作BookData类为图书库的数据类型,BookID为图书条形码,本系统设计为long 类型是为了方便操作,在实际应用中应设计成char[n]类型。
char name[40]为书名,设成定长字符便于作为数据库记录。
PIN为读者借书证号,PIN字段(属性)与state字段共同标识图书在何处。
如果state的值为READER,表示图书在号码为PIN的读者处。
之所以在BookData 中设置冗余的PIN字段,是为了通过图书库快速查找到图书的读者。
3.读者数据类ReaderData描述读者的状态以及数据的变化ReaderData类为读者的数据类型,PIN为读者借书证号,char name[20]为读者姓名。
BookList[LIMIT]为读者借阅的书,BorrowDate[LIMIT]为对应的借阅时间。
num为借阅的图书数。
4.模板类Datebase提供对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Datebase类为数据库模板类,以BookData和ReaderData为模板参数对其执行数据库操作。
FileName、File分别为文件名和文件对象。
map<long, T, less<long>>mype为map容器,关键词为long类型,以便存储BookID、PINvoid Insert(T&)插入记录;void Delete(long)删除记录;T*Query(long)按关键词查询记录;void InitMap( )从文件中读数据初始化map;void SaveMap( )将map中修改的数据存到文件中。
5.日期类Date提供读当前日期的功能,以便记录借阅日期,判断读书是否超期6.Reader类Reader类为读者类,当读者登陆成功后产生读者对象。
PIN为登陆成功后的借书证号,BookID[LIMIT]存放书车图书。
login( )为登录方法,其过程为根据输入(扫描)的借阅者号码从ReaderData 库中查询读者,若查询到,登陆成功。
long QueryBook( char *)按输入书名的全部或部分查找出图书,因为读者找书的过程中图书条码对读者毫无意义。
long AddBook(BookID)将图书放到书车中,此时只需要修改BookData库中书的状态。
intCheckOut( )借阅书车中的书,此时需要修改BookData和ReaderData库中的数据。
7.Librarian类Librarian类为图书管理员类,long ID、char name[20]、char passwd[9]分别为管理员号码、姓名、口令。
本系统只设了一个管理员口令,在实际应用中有多个管理员,对应多个口令,并且,管理员的户名与口令以文件形式存储。
char login( )进行登录;long AddReader( )建立读者账户;long AddBook( )添加图书;long QueryReader( )查询读者信息;long PutOnshelf(BookID)为将图书上架,这些图书可能是读者从书架取下来的,也可能是读者还回来的。
8.系统运行流程(main函数)(1)建立读者与图书数据库对象,打开读者数据库与图书数据库。
(2)管理员登录。
若登录成功,建立管理员对象,若无图书,则添加图书数据;若无读者数据,建立读者账户;管理员执行其他功能。
(3)读者登录。
若登录成功建立读者对象,选书到书车;借书;读者执行其他功能。
(4)自动还书。
凭输入(扫描)的图书条形码修改借书记录。
(5)系统退出。
读者与图书数据库对象消失时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
三、系统实现的建议和部分改进1.Date类中,bool IsLeapyear() const //判断是否为闰年{return year%400?(year%100?(year%4?false:true):false):true;}没有必要,删去后不影响程序运行。
2.在管理员入口处,有显示读者信息和书籍信息的操作,但是没有提示输入字符。
cout<<"(A)dd reader, Add (B)ook, (Q)uery Reader, (P)ut book to shelf, (E)xit:";应改为cout<<"(A)dd reader, Add (B)ook, (Q)uery Reader, (P)ut book to shelf, (S)howAllData, (E)xit:";3.该借书系统的提示信息不够清晰,可以设置中英文目录(已补充缺失提示)。
4.读者功能,check out和List my books有交叉且互有补充,可合并经过实验后我发现是我理解失误,check out和list my books是不同的功能,check out是查看书车中的书,即在该次登录中添加到书车中的书,而list my books 是已经借阅了的书。
在退出系统前书车中的书不意味着已借阅。
然而仍可以作出补充的是check out中只有书名,list my books中只有ID,可以做出更改使它们能全部显示。
后来在操作中我又发现即使不退出系统也可以在list my books中查到添加到书车中的书。
我觉得可以把两个功能独立出来,在书车中的不退出系统不会登记到借阅中去。
5.还书入口只能把书还回图书馆,不能将书上架,图书上架功能由管理员实现,所以可以把还书功能放在读者入口(事实上,进入还书窗口时不必输入读者账号,显然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同一本书图书馆内可能有多本,当这本书只有一个人借时这样做没有问题,如果有多人借阅就很麻烦,除非多本同样的书使用不同的ID,这是不现实的。
如果还书操作在读者入口就会省去很多麻烦),这样还书后可直接查看List my books,否则还需要退出后再查看。
课本在运行时,还书后重新进入管理员入口查看读者信息和书籍信息,实际上读者不能进入管理员入口,而管理员也不必即时查看读者和书籍信息。
6.该系统存在一个问题,读者借书还回后,查询书籍信息,借书者的账号仍然在书籍状态的后面,甚至在图书管理员将书上架后仍没有消失。
若有其他读者查询到这本书,则可以知道上一次是谁借了这本书,不利于隐私保护,直到有下一个人借该书时,该书书籍信息后变为新借书者的账号。
读者19771015已归还图书10002,但还未上架:图书10002已上架:下一个读者19731203查询图书10002:下一个读者19731203借阅图书10002:7.读者登陆密码和管理员口令系统中没有设置读者登录密码,管理员也只有一个。
应当将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以文件形式存储。
另外,可以增加修改密码功能。
8.还书后没有归还成功的提示,读者不能确定是否已成功归还;同样的,上架后没有已成功上架的提示,图书管理员不能确定是否已成功上架。
这两个地方只需要增加一个cout输出语句即可。
当然还有其他地方需要加上确认信息,此处不一一指出。
9.多次借书造成的不必要操作。
在本系统中19771015先借了10001,10002和10004三本书,后来归还了10002,图书管理员将10002上架。
后来,19771015再次登入系统,借阅了10002和10005两本书,两本书都显示借阅成功,但事实上,造成的结果是10002的状态由在书架上变成了在图书馆,10005成功借出。
后来我又测试了19771015继续借阅10003的情况,依旧是显示借阅成功,图书状态由在书架上变成在图书馆。
从最终结果上看,书并没有被借阅出去。
可是因为图书的状态改变,图书管理员还需要再次将书上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程序设计时应该直接禁止在超出限额后再次添加图书,直接显示“添加失败,您已超出限额!”10.与第五点提到的相照应,同一本书图书馆内可能有多本,这些书不应使用不同的ID,添加多本图书不能得到体现,而且会造成借阅和归还的混乱。
同一本书添加两次,相当于有两本,当有读者将这本书添加到书车时,提示添加成功,但事实上并没有成功借阅,图书状态也是由在书架上变为在图书馆。
下例中,10006添加了两次。
即便是多本同一本书可以使用不同的book ID,由于系统中的查询功能只能查找满足条件的第一本书的记录,而读者不知道每一本书的ID,一旦这本书被借走,只能显示被借走的这本书的信息,即便同一本书还有余本,其他读者也不能正常借阅。
所以还需要对查询功能做出更改。
四、总结由于时间仓促,可能有考虑不周结论错误的地方,但整个程序我已经理解并经过多次不同情况下的测试,大有收获。
有些地方直接参考课本,更多的是自己的测试发现。
我提出的这些意见,代码测试并没有取得良好成果,所以没有放上来。
经过撰写实验报告,我发现我还有很多不足,仍然需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