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 第七章 矿物质与动物营养
《动物营养学》课程笔记

《动物营养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动物营养学发展1. 动物营养学起源动物营养学起源于人们对动物饲养实践中的观察和思考。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系统地研究动物的营养需求与饲料的营养价值。
(1)早期研究: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饲料的化学组成和动物对饲料的消化能力上。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提出了“呼吸是燃烧的一种形式”,为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李比希的贡献:德国农业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是动物营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动物营养的有机体理论,即动物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的有机物质。
2.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阶段(1)初创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末):在这一阶段,动物营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饲料的化学分析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上。
研究者们开始认识到不同营养物质对动物生长和健康的重要性。
(2)发展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这一时期,动物营养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营养物质的分类、营养生理学、营养代谢等。
同时,饲料工业的发展和饲养标准的建立为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
(3)成熟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动物营养学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开始探讨营养与基因表达的调控、营养与免疫系统的关系等深层次问题。
3. 我国动物营养学发展(1)起步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我国动物营养学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依赖于引进和消化国外的研究成果。
(2)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我国动物营养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如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饲养标准的制定和推广等。
(3)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动物营养学研究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包括营养与基因调控、营养与环境友好型畜牧业、饲料添加剂研究等。
动物营养学 第七章 矿物质与动物营养

一、铁、铜、钴
为三大造血元素,三者间有协同作用。
(一)铁 1.体内分布:
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铁蛋白、运铁 Pro、乳铁Pro、细胞色素酶和多种氧化酶、含铁 血黄素等。
少量为无机铁。
精品文档
2.生理功能及作用
铁是以含Fe有机物起作用。 ⑴作为氧的载体: 运氧、贮氧;保证体组织内氧的正常输送和供给; ⑵参与体内复杂的氧化还原过程中的电子传递。 ⑶铁与动物的免疫机能有关:运铁蛋白、乳铁蛋白
锶(Sr)、锂(Li)、钡(Ba)、溴(Br)、硼(B)等矿 物元素也可能为动物所必需,但有争议。
精品文档
表7-1 动物体内某些必需矿物元素含量
常量元素 钙 磷 钾 钠 氯 硫 镁
体内浓度(%) 1.50 1.00 0.20 0.16 0.11 0.15 0.04
微量元素 铁 锌 铜 锰 碘 钴 钼 硒 铬
精品文档
2.生理功能与缺乏:
(1)对维持细胞内渗透压,保持细胞容积,维 持酸碱平衡起着重要作用。K是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的主要
阳离子。
(2)参与糖和蛋白的代谢;
(3)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心血管的正常 功能等
K↑,神经、肌肉兴奋性↑。
据研究,K+ 对细胞分裂过程具有特殊
作用。
精品文档
动物缺钾:
骨灰分的0.5~0.7%。占体重约0.04~0.05%。
存在于动物几乎所有的组织中。其中70%左 右在骨中,其余的在细胞内和细胞外液中, 但其浓度细胞内大于外。蛋壳中也含有少量镁。
精品文档
(二)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1.生理功能:
(1)作为结构物质,镁参与骨骼的生长、发育: 以磷酸盐、碳酸盐的形式存在于骨中。
动物营养矿物质营养

动物营养矿物质营养
五、矿物元素缺乏症
动物营养矿物质营养
动物营养矿物质营养
(一) 矿物元素一般缺乏症
元素 Ca P K Na Mg Mn I Fe Cu Zn Se
第八章
矿物质营养
本章主要内容
1.矿物元素的分类及其一般生理功能。 2.矿物元素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 3.电解质平衡的概念与应用。 4.主要矿物元素的一般营养生理功能及其典型
缺乏症。
动物营养矿物质营养
第一节 矿物元素概述
动物体内矿物元素含量约有4%,其中5/6 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1/6分布于身体 的各个部位。体内的矿物元素主要起营养调 节作用。 一、矿物质元素的分类
动物营养矿物质营养
六、矿物元素间的相互关系
矿物元素本身不稳定,易与其它元素相互作用。 (一)协同作用
1、从消化道水平上促进吸收。 2、从体内细胞代谢水平相互促进。 Ca、P 间;Na、Cl 间;Zn、Mo 间;Cu 、Fe 间。
动物营养矿物质营养
(二)拮抗作用
化学结构类似,有双向和单向拮抗作用 1. 单向:一种元素对另一种元素的抑制作用 2. 双向:两种元素相互间有抑制作用
动物营养矿物质营养
必需矿物元素
要证明矿物元素的必需性需通过动物试验, 用一种纯合日粮添加或去除某元素后,观察动 物的反应。 一般认为必需元素应具备下列四个条件:
动物营养矿物质营养
必需元素的条件
1.在动物体内各个组织中均存在; 2.每个动物体内存在的浓度大致相同; 3.若从体内或日粮中撤去该元素,各类动物均产生 生理上或结构上的异常症状,且此症状可重复出现; 添加这种元素后缺乏症即可消失; 4.元素缺乏症与体内一定的生物化学变化和缺乏症 状相关; 防止缺乏或治疗后上述生物化学异常现象 不再发生。
动物营养学习题

绪论1、名词:养分、营养、营养学、饲料、动物营养学。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3、简述动物营养学的地位与发展趋势。
4、动物营养在提高动物生产效率中有何地位和作用?第一章动物与饲料1.名词:CP、CA、EE、CF、ADF、NDF。
2.饲料概略养分分析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各种养分如何测定或计算?3.简述养分一般的营养生理功能。
4.试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5.论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6. 经测定饲喂态玉米含水8%,CP9.6%、EE3.6%、CF1.3%、CA1.1%、Ca0.03%、P0.29%,问饲喂态时NFE含量?绝干状态时CP、Ca?7. 生产猪全价饲料时,每吨配合饲料加入了600g FeSO4·7H2O、200gMnSO4·H2O、700gZnSO4·7H2O、700gCuSO4·5H2O,问此饲料中分别添加了多少ppm的Fe、Cu、Mn、Zn?(纯度85%)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与利用1.名词:消化,吸收,消化率。
2.比较单胃,反刍动物消化方式的异同3.瘤胃消化饲料的基础及其优缺点4.蛋鸡每天采食120g饲料,含CP18%,Ca3.5%,每天随粪排出cp4.32g,Ca1.95g,内源cp1.5g Ca0.9g 问cp,Ca的ADg 和Tdg各是多少?5.影响消化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动物对养分的消化率?第三章水的营养1.简述水的基本营养生理功能。
2. 为什么说动物缺水比缺乏其他营养素更危险?3. 试述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及其对生产的指导意义。
4.动物体水的来源和去路分别有哪些方式?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1.名词:EAA、NEAA、LAA、RDP、UDP、IP。
2.简述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3.解释氨基酸之间的拮抗、平衡、转化及中毒关系。
生长猪、禽的必需氨基酸包括哪几种?4.列出猪和家禽常见的EAA名称,常见拮抗氨基酸对、转化氨基酸对。
矿物质营养-动物营养学

• 但有些研究结果不一致,有的认为肉仔鸡雏鸡 阶段的最佳DEB为204meq/kg,3~6周龄为 180 meq/kg,6~7周龄为140meq/kg。
• 有人认为猪最佳生产性能的DEB推荐值为250 meq/kg,而蛋鸡为200~225meq/kg,奶牛 为获得最高的产奶量和干物质摄入量的DEB为 300~500meq/kg。
§8 矿物质营养
动物营养学
1
§8.1 概述
一、基本概念与研究概况
➢常量元素:指动物体内含量在万 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有Ca、P、 S、Cl、K、Na、Mg七种。
➢微量元素:指动物体内含量在万 分之一以下的元素。
动物营养学
2
二、必需矿物质元素
动物营养学
3
(一)作为必需矿物质元素的条件
1. 这个元素普遍存在于各种动物正常组织中, 且在群体内分布均匀,含量稳定。
20
一、电解质的概念及电解质平衡的表示方法
• 电解质的概念 • 电解质平衡的表示方法
动物营养学
21
电解质和电解质平衡的概念
• 一种物质溶于水后可在水中离解成带正 或负电荷的离子,这种物质称为电解质
• 日粮电解质平衡应包含两层含义: (1) 日粮中应有一定数量的电解质,过量或 缺乏会带来不良影响;(2)日粮中各种 电解质的比例应适当。
冲物质,参与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动物营养学
14
(三)钙、磷缺乏与过量
➢钙、磷过多
▪ 高 Ca 可 引 起 P、Mg、Fe、I、Zn、 Mn的利用率下降。
▪ 长期摄入高于正常需要量的2-3倍的磷 会引起钙代谢异常。高磷使血钙降低, 继而刺激副甲状腺分泌增加,引起副甲 状腺机能抗进。
动物营养学第七章矿物质与动物营养

第一节 概述
一、动物的必需矿物元素
目前已确认为动物所必需的矿物元素有22种。 常量矿物元素7种:
钙 ( Ca)、 磷 ( P)、 钾 ( K)、 钠 ( Na)、 氯 ( Cl)、 镁 (Mg)、硫(S)。
其中钙、磷、钠、氯动物常感缺乏; 反刍动物日粮 中还需补充硫;牛在春季大量采食幼嫩青草时需补 充镁。
(4)母鸡产薄壳蛋、软壳蛋,蛋的破损率增加 等。
2
2.钙、磷过多
钙、磷过多对动物的发育不利,并影响动物 对其他物质的利用。(1)钙过多,会阻碍磷、锌、锰、铁、碘等元素的吸收;
(2)Ca与脂肪酸结合成钙皂排出,降低脂肪的吸收率。 (3)磷过多, Ca、Mg等吸收利用率↓。
(五)钙、磷的来源和供给
日粮中氮、硫比以10-14∶1为宜。高产奶牛日 粮含硫量应为干物质的
0.23%-0.26%。
3.高产毛动物反刍动物要注意补硫。有研究表明,在含硫氨基酸不足的单胃动物日
粮中补充无机硫,可改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下节
第三节 微量元素
一、铁、铜、钴 二、锌 三、锰 四、碘 五、硒
返回章
一、铁、铜、钴
(3)动物性饲料中的钙、磷利用率较高。猪、禽对无机磷
的利用率较高,可达70%以上。可溶性的无机物吸收更高。
在配制日粮时,动物性饲料中的磷和无机磷 视为有效磷,其
总磷的含量=有效磷的含量。
例:
有一种大麦含总磷0.33%,植酸磷 0.16%。有一种肉骨粉含总磷4.7%。此大麦 和肉骨粉的有效磷含量各为多少?
为三大造血元素,三者间有协同作用。
(一)铁 1.体内分布:
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铁蛋白、运铁 Pro、乳铁Pro、细胞色素酶和多种氧化酶、含铁 血黄素等。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绪论1.营养: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2.营养学:是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3.动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资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之间关系的科学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饲料:动物的食物2.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3.粗灰分:是饲料样品在550~600°C高温炉中,有机物质全部燃烧氧化后剩余的残渣4.粗蛋白质(CP):是指饲料样品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和5.粗脂肪(EE):是饲料样品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6.粗纤维(CF):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7.无氮浸出物(NFE):饲料有机物中除去脂肪和粗纤维的无氮物质8.酸性洗涤纤维(ADF):植物材料或含有植物材料的饲料中,不溶于酸性洗涤剂的碳水化合物9.中性洗涤纤维(NDF):植物材料或含杠物材料的饲料中不溶于中性洗涤剂的那部分物质10.概略养分分析法: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饲料中的养分分为六大类。
分别为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1.消化:指饲料在消化道内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作用,把结构复杂、难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可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吸收:饲料中营养物质经过动物消化道的无力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3.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的能力4.消化性:饲料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第三章蛋白质营养原理1.蛋白质周转代谢:蛋白质降解的氨基酸进入体内的氨基酸代谢库,一部分又被重新用于蛋白质的合成,这个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周转代谢。
2.必需氨基酸(EAA):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3.非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能够合成满足需要,不需要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4.限制性氨基酸(LAA):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
《矿物质与动物营养》课件

矿物质缺乏可能导 致动物繁殖能力下 降,影响繁殖率
矿物质缺乏可能导 致动物骨骼发育不 良,影响运动能力
矿物质在动物营养 中的重要性
矿物质在动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骨骼发育:矿物质如钙、磷等对骨骼发育至关重要 肌肉生长:矿物质如镁、钾等对肌肉生长有促进作用 免疫系统:矿物质如铁、锌等对免疫系统有重要作用 代谢调节:矿物质如碘、硒等对代谢调节有重要作用
矿物质可以调节脂肪的储存和 释放
矿物质与碳水化合物的相互作用
矿物质参与碳水化合物的 代谢过程
矿物质影响碳水化合物的 吸收和利用
矿物质与碳水化合物共同 维持能量平衡
矿物质与碳水化合物共同 参与细胞结构和功能
矿物质在动物饲料 中的应用
矿物质在单胃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矿物质是动物生长 和繁殖所必需的营 养素
其他矿物质元素的作用
钙:维持骨骼和牙齿健康,调节神经和肌肉功能 磷:参与能量代谢,维持骨骼和牙齿健康 钾:维持心脏、肌肉和神经功能,调节体内水分平衡 钠:维持体内水分平衡,调节心脏和肌肉功能 镁:参与能量代谢,维持骨骼和牙齿健康,调节神经和肌肉功能 铁:参与血红蛋白合成,维持血液健康,调节免疫功能
矿物质与其他营养 素的相互作用
矿物质与维生素的相互作用
矿物质与维生素A:维生素A有助于矿物 质的吸收和利用
矿物质与维生素D:维生素D有助于矿物 质的吸收和利用
矿物质与维生素B:维生素B有助于矿物 质的吸收和利用
矿物质与维生素E:维生素E有助于矿物 质的吸收和利用
矿物质与维生素C:维生素C有助于矿物 质的吸收和利用
矿物质与维生素K:维生素K有助于矿物 质的吸收和利用
矿物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矿物质是蛋白质合 成的重要原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常感不足,以矿物质饲料补充。
二、镁
(一)体内的分布:
骨灰分的0.5~0.7%。占体重约0.04~0.05%。 除钙、磷外,镁是动物机体内分布广、在骨骼中存在量大的矿物元素。占
存在于动物几乎所有的组织中。其中70%左 右在骨中,其余的在细胞内和细胞外液中, 蛋壳中也含有少量镁。
其中钙、磷、钠、氯动物常感缺乏; 反刍动物日粮 中还需补充硫;牛在春季大量采食幼嫩青草时需补 充镁。
微量元素15种:
即铁(Fe)、铜(Cu)、锌(Zn)、碘(I)、锰(Mn)、 硒(Se)、钴(Co)、钼(Mo)、氟(F)、铬(Cr)、镍 (Ni)、硅(Si)、锡(Sn)、钒(V)、砷(As)等。 其中前6种单胃动物常感缺乏,反刍动物日粮中 还常需要补充钴。
还由唾液排入瘤胃,
③钠为防止瘤胃过酸所必需。
以碳酸氢钠的形式。
(2)氯
氯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在血液中以氯化钠 (NaCl)形式存在,在胃液中以HCl形式存在。 主要生理功能:
①参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
②参与胃酸的形成:
菌作用。氯还参与淀粉酶的激活等。
保证胃蛋白酶所必需的pH值,有助于多种饲料营养物质的溶解与消化。具有杀
一般骨组织中灰分约占25%;
骨骼是动物体钙、磷的贮备库。 钙是蛋壳的主要组成成分。
并调节血液中钙、磷的水平。
2.体液中的钙与许多酶的活性有关:
参与多种反应,如: ①参与凝血过程; ②维持正常的神经与肌肉兴奋性:
血钙↓, 搐;
动物的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严重时发生抽
③参与生物膜的正常功能; ④对产蛋、泌乳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1.单胃动物以补给含硫氨基酸、Vit来满足需 要。 2.反刍动物一般也不易缺乏。
当含硫氨基酸和含硫维生素满足了动物需要时,单胃动物不会表现出缺硫。
∵体内Pro-S代谢→硫酸盐→唾液→再利用。
反刍动物使用非蛋白氮时,硫不足可补充无 机硫。 日粮中氮、硫比以10-14∶1为宜。
满足消化道微生物合成含硫有机物的需要。缺硫还影响微生物对粗纤维的消化和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 高产奶牛日 粮含硫量应为干物质的 0.23%-0.26%。
但其浓度细胞内大于外。
(二)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1.生理功能:
(1)作为结构物质,镁参与骨骼的生长、发育: 以磷酸盐、碳酸盐的形式存在于骨中。 (2)是许多酶的必需辅助因子,起着活化酶的 作用而参与体内多种代谢
(如焦磷酸酶、磷酸转移酶、胆碱脂酶、ATP酶、肽 酶等--糖、蛋白质、脂肪、能量代谢、高能键断裂等)。
(二)钠和氯
1.分布与生理功能: (1)钠
钠约占动物体重的0.15%-0.25%,
大部分在细胞外的体液中。
主要生理功能: ①在维持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调节体液 容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即钠参与水代谢、体温调节。
②参与维持正常的神经肌肉兴奋性和神经冲 动的传递。
钠不足,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3.高产毛动物反刍动物要注意补硫。
粮中补充无机硫,可改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有研究表明,在含硫氨基酸不足的单胃动物日
下节
第三节 微量元素
一、铁、铜、钴 二、锌 三、锰 四、碘 五、硒
返回章
一、铁、铜、钴
为铁 1.体内分布:
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铁蛋白、运铁 Pro、乳铁Pro、细胞色素酶和多种氧化酶、含铁 血黄素等。
1.无定形状态的水合磷酸三钙;
2.结晶羟磷灰石[3Ca3(PO4 )2 · Ca(OH)2];
3.少量碳酸钙、磷酸镁等。
(二)钙、磷的主要生理功能
1.钙、磷是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
维持骨骼、牙齿的硬度和坚实性。
正常的骨骼灰分中钙占36%,磷占18%。钙磷比约为1-2∶1。成年动物一般约2∶1。
表现为食欲不振,皮肤和粘膜苍白,生长发 育不良,体重减轻。仔猪常出现大肠肝菌感 染并发症,引起腹泻、水肿病。
猪应补铁,防止缺铁性贫血。
∴对哺乳幼畜,特别是初生仔
⑵怀孕母畜缺铁,母畜贫血,新生仔畜体弱 多病。
4.来源与供给:
⑴成年健康动物一般不会出现铁缺乏症。
化道疾病(如胃膨胀、寄生虫、长期腹泻、失血过多等)等异常状态时,会导致铁的不足。 动物发生消
四、硫
(一)动物体的分布与生理功能
1.分布:
动物体内含硫约为0.15%,
分布于全身几乎所有细胞。大部分以有机物 态存在于蛋白质中。
特别是构成毛、蹄、角、爪、羽毛的角蛋白中含硫较多。几乎所有的体蛋白
都含有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等),许多激素也含有含硫氨基酸。
此外,硫胺素、生物素、含硫粘多糖、硫酸 软骨素、硫酸粘液素以及谷胱甘肽等含有硫
2
2.钙、磷过多
钙、磷过多对动物的发育不利,并影响动物 对其他物质的利用。
(1)钙过多,会阻碍磷、锌、锰、铁、碘等元素的吸收; (3)磷过多, Ca、Mg等吸收利用率↓。
(2)Ca与脂肪酸结合成钙皂排出,降低脂肪的吸收率。
(五)钙、磷的来源和供给
谷物及其副产品(如糠麸)以及油饼类饲料含 有丰富的磷,而缺钙,但其中1/3~2/3为植酸 磷; 幼嫩茎叶含Ca较高,豆科牧草中Ca较其他牧 草中丰富。
(3)在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Mg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2.缺乏症:
镁不足,动物的神经、肌肉兴奋性↑。严 重者发生痉挛、抽搐等症状。
过多:
降低采食量,引起腹泻,内脏痛疯等。
(三)镁的来源与供给:
动物一般不会缺镁。 牛在春季大量采食幼嫩青草可以引起缺镁
痉挛症。
三、钾、钠和氯
都是电解质,在维持细胞内、外液渗透压和 酸碱平衡,控制水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各自又有特殊的作用。
(一)钾
1.分布:
钾约占活体重的0.2%,
主要以K+ 形式存在于细胞内。
2.生理功能与缺乏:
(1)对维持细胞内渗透压,保持细胞容积,维 持酸碱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K是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的主要 阳离子。
(2)参与糖和蛋白的代谢;
(3)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心血管的正常 功能等
K↑,神经、肌肉兴奋性↑。
作用。
据研究,K+ 对细胞分裂过程具有特殊
动物缺钾: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全身肌肉软弱, 步态不稳,心电图异常等。
饲料中含有丰富的钾,实用日粮中一般不会缺乏。
3.来源与供给:
下痢动物,可因钾的损失,引起体内渗透压 和酸碱平衡的失调。
4.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钠、钾离子--↑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钙、镁离子--↓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5.是畜禽产品的组成成分。
矿物元素在体内的动态平衡
肌肉、骨骼
消化道
血 液
软组织器官
尿 体表
产品 (奶蛋等)
第二节 常量元素
一、钙与磷
二、镁
三、钾、钠和氯
四、硫
一、钙与磷
(一)钙、磷在动物体内的分布
2.来源与供给:
饲料中所含钠和氯的量常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
食盐是钠和氯的主要来源。还有调味增进采 食量的作用。
有资料显示,适当的食盐可提高动物的抗病力。
缺乏症:动物活力下降、食欲减退、精神不 振;生长动物生长缓慢、发育停止等;成年 动物体重下降;奶牛出现被毛逆立、体重和 泌乳量下降。
返回节
3.食入食盐量过多: 会引起中毒。
(四)钙、磷缺乏和过多
1.钙、磷缺乏症
轻者,动物产生异嗜癖,严重者,导致动物 骨骼病变。 主要缺乏症有:
(1)软骨症、佝偻病:幼龄动物骨骼发育不良, 钙化不全,骨骼软弱无力、变形(见图)。
骨骺变粗, 关节肿大,骨骼弯曲变形;肋骨与肋软骨结合部位有念珠状突起,动物的四肢畸形,呈“O”形或“X”形,弓背;鸡 龙骨“S”形等。
第七章
矿物元素与动物营养
重点要求掌握矿物元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典 型缺乏症和影响动物对矿物元素需要和利用 率的关键因素。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量元素 第三节 微量元素
第一节
一、动物的必需矿物元素
概述
目前已确认为动物所必需的矿物元素有22种。
常量矿物元素7种:
钙 ( Ca)、 磷 ( P)、 钾 ( K)、 钠 ( Na)、 氯 ( Cl)、 镁 (Mg)、硫(S)。
要活性物中都。
重
2.生理功能与缺乏:
硫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含硫有机物实现。如参
与合成各种含S蛋白质、激素并起作用;硫
胺素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粘多糖参与胶
原和结缔组织代谢等。
硫缺乏:消瘦,角、蹄、爪、毛、羽生长缓
慢,饲料利用率↓,掉毛,毛质量↓
(二)来源与供给:
饲料中的硫往往不能满足动物需要:
少量为无机铁。
2.生理功能及作用
铁是以含Fe有机物起作用。
⑴作为氧的载体: 运氧、贮氧;
保证体组织内氧的正常输送和供给;
⑵参与体内复杂的氧化还原过程中的电子传递。
⑶铁与动物的免疫机能有关:运铁蛋白、乳铁蛋白 有抗菌作用。
⑷特殊作用:去毒作用:Fe++与游离棉酚1:1结合。
3.Fe缺乏症:
⑴贫血,体质下降。
占动物体内矿物元素总量的3/4。
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骨骼和牙齿中; 软骨组织也丰富;体内钙的99%、磷的75%-85%存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