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技术标书

合集下载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1矿井监控系统1.1矿井安全监控系统1.1.1安全监控系统设备的选择一、矿井安全生产条件1、开采技术条件和安全条件1) 开采技术条件区内出露地层有第四系;三叠系下统夜郎组;二叠系上统长兴组、龙潭组,二叠系中统茅口组。

地层呈单斜产出,产状较稳定,走向220-230°,倾向40-50°,倾角一般4-11°。

地质构造复杂类型属简单类型。

C4号煤层上距长兴组9.57~30.54(一般17m>,厚度1.51~2.71m(平均2.53m>;C9煤层上距C4煤层23m(平均>,厚度1.00~2.66m(平均2.57m>;C15煤层上距C9煤层40m(平均>,厚度0.80~2.22m(平均2.13m>,下距茅口组灰岩顶界3.44~17.80m(一般4.5m>。

顶底板多为炭质页岩、粉砂岩、泥质粉砂、钙质页岩,其抗压强度约20~40Mpa,为不稳定~较稳定顶底板。

2) 安全技术条件(1) 瓦斯06年鉴定结果相对瓦斯涌出量36.47m3/t,本设计按AQ1018-2006标准进行了瓦斯涌出量的预测,预测结果为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40.822m3/t。

(2) 煤尘爆炸性根据业主提供的鉴定报告(见附件>,鉴定结果C4、C9、C15均为爆炸无爆炸性,本设计三煤层均按无煤尘爆炸性设计。

(3) 煤的自燃性根据业主提供的鉴定报告(见附件>,鉴定结果C4、C9、C15均为III类,属不易自燃煤层,本设计三煤层均按III类(不易自燃煤层>设计。

(4) 煤与瓦斯突出情况C9煤层中开采已多次发生突出,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经鉴定C4煤层+1091m标高以上且埋深小于283m的开采范围内不具有突出危险性。

未鉴定区域均按突出煤层设计。

(5) 水文地质条件煤系顶板长兴组为含水层,距C4煤层一般17m,底板茅口灰岩为强含水层,距离C15煤层一般4.5m,煤系地层为隔水层。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方案设计书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方案设计书

名目第一节概述2一、设置安全监测系统的必要性2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置的条件和要求2三、开采技术条件和安全条件3其次节安全监测、监控设备选择4一、监测、监控设备选型原则4二、监测监控系统选择及简介5第三节地面中心站及主要设备7井下监测点布置7一、地面中心站的设置7二、主要设备9第四节井下监测监控分站设置9一、分站设置的原则9二、功能10三、分站设置及型号、数量10第五节井下监测点布置11一、瓦斯传感器〔GJ4/100〕11二、风速传感器的设置〔KG3088〕14三、风压传感器的设置(KG3033)15四、温度传感器的设置15五、开关量传感器的设置15六、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风筒末端宜设置风筒传感器。

〔GY15型〕15七、馈电状态传感器的设置(GKT127V~660V)15第六节传输设备及器材选型17一、传输设备及器材选型的原则17二、传输设备及器材型号和数量18第七节治理制度18一、治理机构和人员培训18二、监测系统治理制度18第一节概述一、设置安全监测系统的必要性XX 煤矿矿井设计生产力量6 万t/a,按低瓦斯矿井设计,煤尘无爆炸性危急;煤层无自燃倾向性水文地质条件简洁。

但井下采掘工作面多,巷道远,运输、通风、排水、供配电系统简单,因此矿井设置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矿井安全实施全方位的监控是格外必要的。

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置的条件和要求1、监测监控系统设置的条件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全部矿井必需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维护必需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标准》、《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治理标准》和相关规定的要求。

2、监测监控系统设置的要求(1)监测监控系统设置的要求系统具有模拟量、开关量、累计量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声光报警、掌握等功能,用来监测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风速〔风量〕、负压、风门状态、馈电状态、设备开停、主要通风机开停、局部通风机开停、通风机总负压、水泵开停、烟雾、温度等,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掌握等。

20190123山西晋煤集团沟底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规格书 (1)21页word文档

20190123山西晋煤集团沟底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规格书 (1)21页word文档

山西高平源野煤业有限公司沟底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规格书设计:审核:审定:项目负责人:二O一五年一月1总则1.1项目名称:山西高平源野煤业有限公司沟底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1.2本技术规格书适用于山西高平源野煤业有限公司沟底煤矿设备。

1.3本期工程主要实现矿井安全监控,满足国家对安全监控系统相关技术要求,同时确保系统可靠运行。

1.4本技术规格书是对本项目相关设备的功能、参数等方面做出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供方所提供的产品的技术规范应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技术偏差表”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5本技术条件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6所有矿用设备要充分考虑满足防尘、抗高温潮湿和电磁干扰的要求,需要提供系统抗干扰报告原件。

1.7安全监控系统具有独立安标证书,软件必须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出具系统独立安标证书原件,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原件,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

1.8提供省部级名牌产品、科技成果奖与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1.9工作在危险场所的设备必须为防爆产品(出具产品防爆合格证书和煤安证书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1.10要求具有山西省内五大矿业集团同类工程项目业绩近三年不小于3份,开标时提供合同原件并提供用户使用证明。

1.11地面设备供电电源可提供380VAC、220VAC、127VAC三个等级,井下设备供电电源提供660VAC、380VAC和127VAC三个等级。

2设计标准与规范投标者提供的产品必须符合下列标准或国际上所接受的不低于下述标准的标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19)》✧《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爆炸及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1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9)》✧《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19)》✧《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19)》✧《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2019)》✧《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要求》✧《煤矿安全规程(2019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19✧《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T1004-2019✧《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要求》MT/T1008-2019✧《矿用分站》MT/T1005-2019✧《矿用信号转换器》MT/T1006-2019✧《矿用信息传输接口》MT/T1007-2019✧《煤矿监控系统线路避雷器》MT/T1032-2019✧《矿用光纤接、分线盒》MT/T1033-2019✧《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3矿井概况山西高平源野煤业有限公司沟底煤矿,其行政区划分属高平市野川镇、原村乡、沁水县柿庄镇、固县乡等行政区管辖。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文档目录1:引言1.1 目的1.2 背景2:系统概述2.1 系统架构2.2 功能需求2.3 技术要求2.4 运行环境2.5 硬件配置3:系统模块3.1 风险预警模块3.1.1 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3.1.2 数据分析模块3.2 监控模块3.2.1 视频监控模块3.2.2 环境监测模块3.3 报警处理模块3.3.1 报警信息接收模块 3.3.2 报警处理流程4:系统部署计划4.1 系统安装要求4.2 数据库部署4.3 系统配置4.4 系统测试5:系统维护与管理5.1 数据备份与恢复5.2 系统更新与升级5.3 监控设备维护6:法律名词及注释7:附件1: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需求和功能,提供系统的架构、模块划分和部署计划,以指导系统的开发、部署和维护。

1.2 背景煤矿是一种高风险工作环境,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减少事故风险,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矿井内的环境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同时配备视频监控设备,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风险预警和报警处理,以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事故应急能力。

2:系统概述2.1 系统架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风险预警模块、监控模块和报警处理模块。

风险预警模块负责采集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监控模块负责视频监控和环境监测,报警处理模块负责接收报警信息并进行处理和记录。

2.2 功能需求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实时采集和分析矿井内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环境数据。

- 实时监控矿井内的视频画面。

- 对异常数据进行风险预警,并发送警报信息。

- 支持矿工的事故求助功能。

- 提供监控设备的远程管理和维护功能。

2.3 技术要求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支持系统的扩展和灵活性。

- 采用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协议,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监控系统项目完整技术标书

监控系统项目完整技术标书

监控系统项⽬完整技术标书监控系统项⽬完整技术标书⽬录⼀、项⽬总体架构及技术解决⽅案 (2)(⼀)项⽬概况 (2)(⼆)项⽬需求 (2)(三)项⽬设计实施依据 (4)(四)系统总体架构 (5)(五)施⼯组织⽅案 (8)⼆、保证供货周期的组织⽅案以及⼈⼒资源安排 (38)(⼀)保证供货周期的组织⽅案 (38)(⼆)⼈⼒资源安排 (39)三、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售后服务的内容和措施 (41)(⼀)系统培训计划 (41)(⼆)售后服务计划 (44)四、产品说明书等 (50)⼀、项⽬总体架构及技术解决⽅案(⼀)项⽬概况本项⽬要求采购包括摄像机、硬盘录像机、视频管理平台等设备在内的视频监控系统,同时要求安装在XX区内关键位置,实现重要位置的全天候实时监控及录像,为XX区⼯作提供安全保障。

(⼆)项⽬需求本项⽬视频监控覆盖范围较⼴,监控内容隐私性较强,同时在建设和谐社会、平安城市的⼤环境下,监控数据不仅要满⾜本单位使⽤需求,还应配合公安单位等预留数据接⼝,合理化利⽤本项⽬采集的监控数据。

针对⽤户⽅的实际情况,可以将项⽬需求总结为以下⼏点:1、系统的稳定性:每个区域只使⽤两台监控摄像机、⼀台硬盘录像机来保障全天候24⼩时监控录像,⼀旦设备故障,将直接导致监控中断,数据丢失。

因此对系统及设备运⾏的稳定性提出很⾼的要求,监控系统及设备必须能⼀直稳定、流畅、⽆故障运⾏,才能保证监控数据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2、系统的隐私性:本项⽬监控设备安装在区域内,采集到的监控数据有⼀定的隐私性,⼀旦泄露将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在选择摄像机的安装位置时要多加考虑,满⾜监控需求的同时尽量避免涉及个⼈隐私。

3、系统的安全性:本项⽬属于公共视频监控,数据的安全性极为重要,监控⽹络架构要有很⾼的安全性,摄像机也要有防破坏、防侵⼊措施,以保证监控数据安全,防⽌泄露。

4、系统的全时性:本项⽬监控要求全天候24⼩时运⾏,从前端来说,要求摄像机要有优秀的夜间或低照度成像能⼒,要有防⾬雪、防雷击设计;从后端来说,系统要有稳定的⽹络架构和电源供应。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2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2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前言为规范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保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安全可靠,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州自动化研究所、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继平、彭霞、王涛、于励民、田子建、刘晓阳。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产品分类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使用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2 术语和定义2.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supervision system 0f coal mine safety具有模拟量、开关量、累计量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

用来监测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风速、负压、温度、烟雾、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窗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等,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等。

2.2传感器 transducer: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臵。

2.3矿用甲烷传感器 methane transducer for mine: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甲烷浓度的装臵,一般具有显示及声光报警功能。

2.4矿用风速传感器 air velocity transducer for mine:连续监测矿井通风巷道中风速大小的装臵。

2.5矿用风压传感器wind pressure transducer for mine:连续监测矿井通风机、风门、密闭巷道、通风巷道等地通风压力的装臵。

2.6矿用一氧化碳传感器 carbon monoxide transducer for mine:连续监测矿井中煤的自然发火区及胶带输送机胶带等着火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的装臵。

2.7矿用温度传感器 temperature transducer for mine: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温度高低的装臵。

煤矿监控系统方案书(2)

煤矿监控系统方案书(2)

煤矿监控系统方案书(2)煤矿监控系统方案书根据线缆技术参数和我方施工经验可以保证现场图像传输的清晰度和控制效果,因此井下摄像机信号通过光纤以及光端机传输,其它井上摄像设备通过光缆及视频光端机结合视频电缆、控制线与系统连接,视频、控制信号的传输都采用屏蔽电缆。

此外,图像监视系统应具有和煤矿内其它监控系统接口的功能,运行值班人员在监控主机上操作时,可直接在监视器观看相应设备的状况。

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运行人员操作设备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布置在井上的摄像设备包括高速智能球机、红外枪机、嵌入式红外半球摄像机、等,布置于井下的摄像机设备为煤矿专用防爆摄像仪,该设备内置超低照度摄像机、视频光端机,可直接通过光缆传输到监控中心。

系统核心设备是网络视频服务器DH-NVS1604C,图像信号的接收、编码、发送;云台镜头控制信号的发送;报警信号的接收;以及系统数据管理都由它完成。

网络视频服务器可接入内部传输网,送到煤矿企业MIS上,通过在监控主机上安装客户端软件就可实现对前端设备的管理监控。

系统结构整个系统有井上视频采集、井下视频采集、监控中心控制室和远程视频监看指挥系统三部份组成,远程指挥终端可通过网络访问监控中心的数字视频服务器监看井上、井下视频,还可以使用双向对讲向煤矿企业进行远程指挥。

由于煤矿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井下检测设备,我公司的数字视频网络视频服务器具有友好的'程序接口,可以和煤矿企业自有设备完美结合起来。

银源煤矿工业电视分为井上和井下监控。

井下的防爆摄像仪通过光纤传输到地面控制中心的网络视频服务器上,井上的摄像机信号直接通过视频同轴电缆连接到网路视频服务器。

通过中心视频服务器对网络视频服务器进行配置。

局域网内用户可以通过授权察看或者录像。

企业相关领导具有最高权限,通过最高权限可以对相关人员进行网内授权。

监控客户端以及中心视频服务器通过交换机和网络视频服务器连接,煤矿系统用户输入系统分配地用户名和密码就可进入安全监视系统进行系统操作。

安全监控系统投标书(范本)

安全监控系统投标书(范本)

安全监控系统投标书(范本)1. 项目背景为了提高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加强对关键区域的监控,我们计划引入一套先进的安全监控系统。

通过该系统,我们将能够实时监测关键区域的安全情况,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

2. 投标要求2.1 技术要求:- 系统需支持高清视频监控,能够清晰地捕捉目标的影像信息。

- 系统需具备智能分析功能,能够实现目标检测、人脸识别等功能。

- 系统需支持远程监控和管理,能够实时传输监控画面和数据。

- 系统需具有可靠的数据存储和备份功能,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 系统需具备可扩展性,能够支持后续的升级和扩展。

2.2 服务要求:- 提供全面的系统设计和布局方案。

- 提供系统的安装、调试和培训服务。

- 提供系统的售后维护和技术支持。

- 提供合理的价格和优质的售后服务。

3. 投标文件请按以下要求准备投标文件:- 公司概况:包括公司的注册信息、经验与资质、人员组成等。

- 技术方案:包括系统的设计方案、硬件设备选型、软件功能描述等。

- 项目实施计划:包括系统的安装调试计划、培训计划和交付计划等。

- 服务承诺:包括售后维护服务、技术支持服务等。

- 其他要求:如必要的报价单、合同范本等。

4. 投标时间和地点- 投标截止时间:YYYY年MM月DD日HH时MM分(须在北京时间前提交)。

- 投标地点:公司办公室(详细地址在招标文件中注明)。

5. 联系方式如果您对本次招标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 联系人:XXX- XXX-XXXXXXX请在指定的投标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提交至公司办公室,并以挂号邮件方式将投标文件副本寄送至以上邮箱地址。

我们期待与您的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科煤矿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招标文件(技术部分)主管领导:分管领导:部门审核:编制:二〇一一年九月(共16页)目录1.总则2.井田概况及设备运行环境条件3.必须遵循的设计标准4.设计原则要求5.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组成要求6.系统功能要求7.主要技术指标具体要求8.安全监测系统主要设备清单1.1 总则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最新颁发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规X》(AQ6201)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用管理规X》(AQ1092)的标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必须符合能够实现对煤矿井下各类环境与生产参数的实时监测、实现监测参数超限断电(报警)、开关设备停运等功能;能够为上级部门主动调阅各矿数据及综合自动化系统数据预留接口(OPC)。

1)、系统具备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硫化氢浓度、矿尘浓度、风速、风压、温度、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瓦斯抽放在线监测(抽放状态)、瓦斯发电站在线监测监控,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等环境参数及主风机在线监控,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功能。

另外也可完成水仓水位,煤仓煤位,机电设备的开停等生产参数。

2)、系统具备甲烷断电仪或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

系统在监控主机或系统电缆发生故障时,监测分站必须保证甲烷断电仪或甲烷风电闭锁装置全部功能。

1.2 井田概况及设备运行环境条件一、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德科煤矿构造位置处于NE~SW向展布的区域褶皱―加戛背斜SE起伏端次级隆起同向延伸的短轴背斜的SW翼。

井田境界为:北西起F113断层,沿走向约3.875km至井田南东边界,北东加戛背斜轴部煤层浅部露头处,沿倾向宽约3.8 km至井田深部边界,矿区X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6′45″~105°19′15″,北纬26°34′00″~26°35′30″,井田由10个拐点圈定成一不规则多边形,面积9.1881km2。

德科煤矿位于纳雍县城的南西,平距约21km,行政区划属纳雍县百兴镇所辖。

阳(长)~百(兴)公路从矿井工业场地边缘通过,经该公路至纳雍二电厂约13km,纳雍一电厂及阳长兴镇距离约20km。

阳长镇与毕(节)~水(城)省级公路相连接,至纳雍县城30km,至六盘水市约63km。

公路运输较为方便。

(二)、地形地貌矿区位于XX高原西部,属山原岩溶侵蚀、剥蚀、溶蚀的XX地地貌。

区内地形起伏较大,最高点在矿区北西侧李家坟附近,标高2129.0m,最低点在矿区南西部十字路附近,标高1527.0m,相对高差一般400~450m。

(三)、气象及地震情况该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受南、北气流和高原地貌的双重制约,季节更替不分明,气温变化不大,冬无严寒,夏无酷署。

年平均气温13.6℃,最高气温34.1℃,最低气温-9.6℃。

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243.5mm,降雨多集中在6至8月份,此时段内降雨量累计可达670~680mm。

无霜期265d,最大风速为20.0m/s,平均风速为2.3m/s,风向多为东风。

根据中华人民XX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7月联合发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X》(GB50011—2001)的规定,本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

德科井田X围内,以往小窑的采掘较为兴盛,多集中在井田北端煤层埋藏较浅部位,采掘的煤层多为浅部的M1及M2煤层。

小井及小窑开采方法原始,多为油灯照明,自然通风。

单个小井产量均不高,日产数吨至十余吨。

采深一般在煤层露头线浅部,一般垂深20~30m,个别达50m。

二、设备运行环境条件1、厂址条件本招标文件工程位于XX地区纳雍县约50km的百兴镇德科煤矿。

2、气象特征与环境条件(1)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3.6℃极端最高气温34.1℃极端最低气温-9.6℃(2) 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最小相对湿度8%(3) 气压多年平均气压约800hpa3、电源:三相四线制,380V/220V,50HZ.1.3 必须遵循的设计标准安全监控系统设计和制造应执行最新版国家标准(GB)和行业标准1、《煤矿安全规程》现行版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基础环境试验规程》GB/T24234、《周期检验计算抽样程序及表》GB/T2829-20025、《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 38366、《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42087、《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要求》8、《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GB 12173-909、《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 21010、《电磁兼容实验和测量技术》GB /T1762611、《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T 28612、《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T 772-199813、《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MT/T8991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X》GB50343-200415、《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X》GB50173-9316、《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GB2887-8917、《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1.4 设计原则要求依照该煤矿对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基本需求,在设计过程中始终遵循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先进性、实用性、可扩展性、低成本、低维护量及开放性原则,以满足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对监测、监控等管理信息有效获得的需求。

1)、监测监控系统设计依据《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和新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各项指标;2)、在矿建立监控局域网,矿中心建立中心监控站,各片(采)区建立监控分站,对各片(采)区井下、地面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实施监控和智能化管理;3)、按新版的《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实现工作面、作业点、巷道、硐室等区域和电气设备、通风设备、运输设备、排水设备等地点的瓦斯浓度及温度超限断电报警和程序化智能复电;4)、在局域网内对监测监控数据、资料、图像等进行程序化智能保存、分类、复制、传送等,对外能进行程序化授传输。

1.5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组成要求1.5.1 系统设备配置要求系统在地面中心站由:网络服务器、交换机、监测主机、各工作站、传输接口、地面通用分站、UPS不间断电源(满足4小时供电)、配电箱、防雷设备等组成;井下主要由通用分站、串行扩展器、报警箱、本安电源以及各种传感器组成(现有的临时监控系统设备尽量使用)。

1.5.2地面调度室机房地面监控室由以下设备组成:a、数据服务器、工程师站计算机、交换机、网络设备等;b、监测监控主机,采用高性能的工业控制用计算机2台(两个串口),1主1备;c、配置双回路电源配柜(输入电源:AC220V/AC380V)、电源避雷器、交流稳压电源(5KVA 以上)和UPS不间断电源(2KVA以上,满足4小时供电需要),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d、监控室内的办公用品。

1.5.3传输设备要求本次系统传输方式要求采用光端机传输方式。

监控中心站设置地面数据光端机必须提供两路光,两路电,通过通信光缆与井下本安数据光端机相接,再通过井下本安数据光端机提供的RS485信号端口与分站连接。

地面考虑电源避雷器,在通往地面的电缆线路上设置信号防雷器2台,防止雷电串入地面监测系统设备。

2、分站、电源设备性能要求1)、通用监测分站必须具有数据采集、控制输出、键盘、遥控输入、液晶显示、数据传输等功能。

它不仅可以在系统中使用,也可以作为风电瓦斯闭锁设备单独使用。

主要完成对所监测的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分类显示、报警、断电控制、与地面监控中心站的数据通讯、所接传感器的集中供电等。

2)、分站电源必须选用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多路电源,为直流稳压电源,适于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环境向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供电。

该电源要能够提供多路本安电源输出、供电状态信号输出。

多路本安电源输出的电压和电流、蓄电池工作状态、供电状态信号必须能在监测主机显示数据及分站液晶显示板上显示。

1.5.4 传感器设备标准要求根据煤矿目前生产情况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规X》(AQ6201)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用管理规X》(AQ1092)的最新标准。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设备均为防隔爆或本质安全型产品,具有煤矿安全标志,可以运行在有爆炸危险或非危险场地。

1.5.5其它设备正版Windows2000/2003/XP操作系统、监测软件、工作站软件等。

1.6 系统功能要求a)整个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具有三级网络结构形式,是一种先进的集散型微处理机系统。

先进可靠的软件,总线型的分站和传感器使系统应保持领先的技术水平。

局部传感器及其连接线的故障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从而确保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应具有技术先进、结构合理、运行可靠、故障分散、维修方便等优点。

b)系统应提供多种诊断功能,除实时指示各种设备的故障类型、位置并报警外,还提供故障统计功能,包括系统的传输效验、误码率测试、传感器故障统计、分站故障统计等等监测系统的自身诊断,还可以通过Modem或GPRS网络进行远程诊断,并根据情况进行修复或提供更新的软件版本升级。

c)安全监测系统必须具有双机热备功能,热备方式应有网络热备或串口热备多种形式,切换时间必须不能大于2S,当主机的系统配置、图形、声音等更改时,热备机将自动导入主机所修改项,不需要人工拷贝。

d)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具有故障闭锁功能,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实现闭锁断电;设备正常后,自动解锁。

e)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传输速率应不低于1200/2400bps,应采用测点信息不变不送的方式,用于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分站的巡检时间为0.1~0.2秒,这时整个系统的巡检时间应不超过5秒,要求远远小于<<煤矿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规X>>中规定的不超过30秒的规定。

f)主传输采用工业以太网+光耦隔离的RS485传输方式,其中RS485电缆传输距离要求不小于10km(无中继器),传输距离要长。

由于工业以太网全部采用光缆传输,这样使井上、下设备之间有光信号隔离,提高了系统的抗电磁干扰、防雷击能力,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g)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控制分两级: 第一级分站就地控制,如分站根据事先设定的断电或报警限值,实现超限就地控制;第二级是由用户设定通过地面主机实现远距离控制,如实现瓦斯断电等异地控制。

系统还可通过手动操作直接对设备进行断电或复电控制。

h)系统必须具有备用电源。

当电网停电后,系统能对甲烷、风速、负压、一氧化碳、局扇开停等主要监控量继续监控,继续监控时间不小于4小时。

i)传感器以分站为单位(包括该分站)集中供电,这样确保了系统的安全性能,也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