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1.13-寄生虫镜检(蠕形螨)检查记录
人体蠕虫螨虫实验报告

人体蠕虫螨虫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人体蠕虫螨虫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研究人体中的蠕虫螨虫,了解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对人体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1. 人体蠕虫螨虫标本2. 显微镜3. 盖片和载玻片4. 目镜和物镜5. 显微镜光源三、实验步骤1. 将人体蠕虫螨虫标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加入一滴清水,将盖玻片盖在上方。
2. 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物镜下方,调节目镜和物镜的距离,使其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蠕虫螨虫。
3. 打开显微镜光源,调节光线亮度和聚焦,观察蠕虫螨虫的形态特征。
四、实验结果1. 蠕虫螨虫呈椭圆形状,体长约为0.2-0.5毫米。
2. 蠕虫螨虫体色呈淡黄色或淡白色,表面光滑。
3. 蠕虫螨虫的头部呈锥形,有一对长触须。
4. 蠕虫螨虫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胸部由多个环节组成,腹部末端有纤毛。
5. 蠕虫螨虫在觅食时会用触须感知食物,然后用口器摄取食物。
6. 蠕虫螨虫以人体表皮屑、毛发等细碎的有机物为食,寄生于人体的毛囊和皮脂腺中。
7. 蠕虫螨虫的寄生会导致人体出现瘙痒、红肿、发痒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皮肤感染。
五、实验结论通过观察和研究人体蠕虫螨虫,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人体蠕虫螨虫是一种以人体表皮屑、毛发等细碎的有机物为食的寄生虫。
2. 人体蠕虫螨虫的寄生会引起皮肤感染,导致瘙痒、红肿等症状。
六、实验感想通过这次实验,我更加了解了人体蠕虫螨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同时,也加深了我对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技巧的理解。
这次实验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实践机会,帮助我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生物学知识。
螨虫检查实验报告

螨虫检查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室内灰尘中螨虫的检查,了解螨虫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为控制螨虫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实验材料:室内灰尘样本、显微镜、玻璃片、盖玻片、涂片染剂。
2.实验方法:①采集灰尘样本:将干净的玻璃片放在室内各个角落、家具表面、地面等灰尘较多的地方,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手轻轻敲打玻璃片,使灰尘落在玻璃片上。
②制作涂片:将采集到的灰尘样本取一小部分均匀涂抹在玻璃片上,再将另一片玻璃片倒扣在上面,使灰尘均匀分布在两片玻璃片之间。
用手轻轻压紧,使两片玻璃片紧密贴合。
③染色:将制作好的涂片放在盛有涂片染剂的盒子中浸泡数秒钟,然后用水洗净,晾干备用。
④观察:将染好色的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螨虫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三、实验结果经过对灰尘样本的检查,我们发现灰尘中有多种螨虫存在,主要包括尘螨、鳞螨、鸟螨、猫螨等。
其中,尘螨数量最多,分布较广,其形态为椭圆形或圆形,大小约为0.2-0.5毫米,身上有许多细小的毛发,通常生活在床上、地毯、家具、书籍等处。
鳞螨数量较少,形态为扁平长条形,大小约为0.1-0.3毫米,身上有许多鳞片,常在厨房、卫生间等处出没。
鸟螨和猫螨数量较少,分别生活在宠物鸟和猫的毛发上,大小约为0.1-0.4毫米。
四、实验结论通过对室内灰尘中螨虫的检查,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室内灰尘中存在多种螨虫,主要包括尘螨、鳞螨、鸟螨、猫螨等。
2.尘螨数量最多,分布较广,其生活在床上、地毯、家具、书籍等处。
3.鳞螨数量较少,常在厨房、卫生间等处出没。
4.鸟螨和猫螨数量较少,分别生活在宠物鸟和猫的毛发上。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控制螨虫的滋生和繁殖:1.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定期打扫、清理灰尘和积累。
2.定期更换床上用品、地毯、窗帘等易积累灰尘的物品。
3.注意宠物的清洁和护理,及时清理宠物身上的螨虫和脱落物。
对室内灰尘中螨虫的检查可以为我们制定科学有效的螨虫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有助于减少螨虫对我们的危害和影响。
螨虫镜检实验报告

螨虫镜检实验报告1. 引言螨虫是一种微小的节肢动物,属于蛛形纲。
它们广泛分布于地球上各个角落,包括陆地、水域和空气中。
螨虫对人类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如引发过敏、疾病传播等。
因此,了解螨虫的特征和数量在环境科学、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螨虫镜检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检测和鉴定螨虫。
本实验旨在通过螨虫镜检技术,对收集到的样本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了解螨虫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2. 实验材料和方法2.1 实验材料- 螨虫样本(来自不同环境的尘埃样本)- 显微镜- 镜片- 盖玻片- 涂片- 溶液:甲苯和酒精2.2 实验方法1. 收集螨虫样本,并将样本放入尘埃收集袋中。
2. 将收集到的尘埃样本放入显微镜下。
3. 使用镜片和涂片制作显微镜载玻片,以便观察和分析样本。
4. 在载玻片上滴上甲苯和酒精溶液,使样本湿润。
5. 将载玻片覆盖盖玻片,并用夹子固定。
6. 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台上,通过调节镜头观察样本。
7. 观察和记录螨虫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3. 实验结果和讨论经过实验观察,我们收集到了不同来源的尘埃样本,并进行了螨虫镜检。
以下是我们的观察结果和讨论:3.1 螨虫种类和数量我们在样本中观察到了多种螨虫的存在。
根据形态特征和大小,我们初步鉴定出了几种常见的螨虫种类,如家居尘螨、仓库尘螨和花粉螨等。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不常见或未知的螨虫种类。
在每个样本中,螨虫的数量也不尽相同。
家庭住宅和办公室的尘埃样本中螨虫数量较多,而户外环境的尘埃样本中螨虫数量相对较少。
这可能是因为家庭住宅和办公室中存在更多的灰尘和温暖湿润的环境,提供了适合螨虫生存和繁殖的条件。
3.2 螨虫的分布情况通过观察样本中的螨虫分布情况,我们发现螨虫主要集中在各种纤维和灰尘的组织中。
例如,我们在家居尘螨样本中发现了大量的螨虫存在于床上用品、地毯和家具等纤维结构中。
而在仓库尘和办公室尘的样本中,螨虫主要分布在纸张、文档和书籍等储存的纤维材料中。
这说明螨虫对纤维结构具有特定的选择性。
一例犬蠕形螨皮肤病的诊断

关键词 蠕形螨 犬 皮肤病 DOI:10 3969/J.ISSN 1671-6027 2019 01.015
蠕形螨俗称毛囊虫 属蠕形螨科 蠕形螨属 常寄生于人 和家畜的毛囊和皮脂腺内 引起皮肤病 临床上表现为脱毛 皮屑增多 毛囊炎和皮肤溃烂 在动物中 犬对蠕形螨易感 一项调查发现 犬蠕形螨发病率为 23.6% 其中幼犬感染率 较高 占总发病数的 66.4% 蠕形螨可通过接触感染 治疗不 及时或治愈不彻底可造成慢性感染和病原扩散 并易继发化
. Al脓l性细Ri菌g感h染ts 20R1e8s年e6r月ve某d宠.物诊所接诊 1 例皮肤病病
犬 经皮屑寄生虫检查 PCR 诊断和病理学观察 确诊为蠕形 螨病 1 材料和方法
病犬品种为柯基犬 雌性 3 月龄 体重 2.36kg 主述患犬 皮肤瘙痒 脱毛 临床检查发现 病犬体瘦 烦躁不安 可视粘 膜苍白 鼻腔有脓性分泌物 面部和四肢有大量苔藓样脂溢 性增生 图 1 使用手术刀和皮肤采样器取病变皮肤组织及 皮屑 送实验室检查
摘 要 门诊收治 1 例犬皮肤病病例 疑似蠕形螨感染 采集皮肤刮屑 镜下观察寄生虫形态 取病变皮肤组织进行病 理学观察 提取病变皮肤 DNA 扩增犬蠕形螨几丁质合成酶基因序列并进行产物测序 结果 皮肤刮屑中可观察到具 有典型特征的蠕形螨 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蠕形螨寄生于感染皮肤毛囊中 从皮肤样品中成功扩增出一条长度为 773 bp 的基因片段 该片段基因序列与 GenBank 上发表的犬蠕形螨几丁质序列相似性达 99% 结论 皮屑寄生虫检查 病 理学组织诊断和 PCR 诊断结果证实该病例为蠕形螨皮肤病
在病变皮肤毛囊中发现虫体 以寄生 5~8 条居多 发干 断裂 毛囊扩张 固有结构消失 内有炎性分泌物并通过毛囊 口排出到体表 图 3A 部分感染毛囊周围可见严重的炎性 细胞浸润 表皮有溃疡形成 图 3B
临床技能比赛蠕形螨、疥螨及阴虱的检查

一、基础知识:蠕形螨(Demodex)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
寄生于人体的仅两种,即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两者相似。
形态:螨体细长呈蠕虫状,乳白色,半透明。
颚体宽短呈梯形,位于虫体前端,螯肢1对,针状,须肢分3节。
躯体分足体和末体两部分,足体腹面有足4对,粗短呈芽突状。
生活史与习性:发育过程有卵、幼虫、前若虫、若虫和成虫5期。
雌虫产卵于毛囊或皮脂腺内,毛囊蠕形螨卵呈小蘑菇状,皮脂蠕形螨卵呈椭圆形。
蠕形螨主要寄生于人体的鼻、鼻沟、额、下颌、颊部、眼睑周围和外耳道,也可寄生于头皮、颈、肩背、胸部、乳头、大阴唇、阴茎和肛门等处的毛囊和皮脂腺中。
皮脂蠕形螨常单个寄生于皮脂腺和毛囊中。
其颚体朝向腺体基底。
蠕形螨昼夜均可爬出皮肤表面。
毛囊蠕形螨爬出高峰时间为10:00~18:00, 皮脂蠕形螨为20:00~2:00。
75%酒精和3%来苏液15分钟可杀死蠕形螨,日常用的肥皂不能杀死蠕形螨。
致病:蠕形螨具低度致病性。
绝大多数感染者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微痒感或烧灼感。
虫体的机械刺激和其分泌物、排泄物的化学刺激可引起皮肤组织的炎症反应。
人体蠕形螨破坏上皮细胞和腺细胞,引起毛囊扩张,上皮变性。
虫多时可引起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棘细胞增生,真皮层毛细血管增生并扩张。
角化过度可填塞囊口妨碍皮脂外溢。
并发细菌感染时,引起毛囊周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
当蠕形螨穿到毛囊和皮脂腺外时,可引起肉芽肿样反应。
皮损的表现为局部皮肤弥漫性潮红、充血、散在的针尖至粟粒大的红色丘疹、小结节、脓疱、结痂、脱屑、肉芽肿、皮脂异常渗出、毛囊口显著扩大,表面粗糙,甚至凸凹不平。
在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痤疮、酒渣鼻、眼睑缘炎和外耳道瘙痒等疾病中,蠕形螨的寄生是病因或病因之一。
二、检查与诊断:常用的蠕形螨检查方法有3种:①透明胶纸粘贴法用透明胶纸于晚上睡前,粘贴于面部的鼻、鼻沟、额、颧及颏部等处,至次晨取下贴于载玻片上镜检。
检出率与胶纸的粘性,粘贴的部位、面积和时间有关。
虫害检查记录

虫害检查记录一、背景介绍虫害是指各种昆虫、螨虫、蛇虫、蛾子等害虫对农作物、森林、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造成的危害。
虫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及时进行虫害检查和防治是保障农作物生产的重要环节。
二、检查目的本次虫害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三、检查时间和地点检查时间:2022年X月X日检查地点:XXX农田四、检查人员本次虫害检查由以下人员组成:1. 检查组长:XXX2. 检查人员:XXX、XXX、XXX五、检查内容1. 虫害种类及数量:记录各类虫害的种类和数量,包括害虫的名称、数量、分布情况等。
例如:a. 蚜虫:10只,主要分布在田地南侧;b. 螨虫:5只,主要分布在田地北侧;c. 蛇虫:2只,主要分布在田地东侧。
2. 虫害程度评估:根据实地观察和专业知识,对各类虫害的程度进行评估,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
例如:a. 蚜虫:轻度感染,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小;b. 螨虫:中度感染,对农作物生长有一定影响;c. 蛇虫:重度感染,对农作物生长产生较大影响。
3. 虫害分布范围:记录各类虫害的分布范围,包括具体的地点和面积。
例如:a. 蚜虫:分布范围为田地南侧,面积约100平方米;b. 螨虫:分布范围为田地北侧,面积约50平方米;c. 蛇虫:分布范围为田地东侧,面积约20平方米。
4. 虫害损失评估:根据虫害程度和分布范围,评估虫害对农作物产量的损失程度。
例如:a. 蚜虫:预计损失5%的产量;b. 螨虫:预计损失10%的产量;c. 蛇虫:预计损失20%的产量。
5. 防治措施建议:根据虫害检查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
例如:a. 蚜虫:建议采用有机农药进行喷洒;b. 螨虫:建议增加天敌昆虫数量进行生物防治;c. 蛇虫:建议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如人工捕捉。
六、检查结果根据本次虫害检查的内容,得出以下结果:1. 虫害种类及数量:蚜虫10只,螨虫5只,蛇虫2只。
32.11.6-寄生虫(牛、猪肉绦虫检验)检查记录

新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DCDC/FLⅠ-32.11.6
成都市新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微生物镜检(带绦虫检验)检查原始记录
受理编号:新疾卫检字(2016)第号
一.方法步骤:
1.粪便内节片检查:留24h粪便,观察有无白色、蠕动的节片。
发现节片后,将节片平置于两片载玻片之间,轻压后对光观察子宫分支情况。
2.粪便内成虫链体或头节检查:服驱虫药后,收集粪便,查找成虫链体。
成虫链体成乳白色,扁平带状,分节,常断成几段。
发现头节后,用镊子轻挑于载玻片上,加水1~2滴,低倍镜观察。
3.虫卵检查:
3.1肛门拭子法:将市售透明胶带剪成与载玻片等长或稍短的片段,贴于载玻片上备用,检查时将胶带一端揭开,留一小部分仍粘贴于载玻片上,将撕开部分缠住小匙柄的末端。
用左手分开受检者臀部,使其肛门及附近皮肤皱褶尽量暴露,右手手持胶带缠住的小匙,用匙端胶带压迫肛门周围皱褶皮肤粘取虫卵,再将胶带贴回载玻片镜检虫卵。
3.2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方法见寄生虫(钩蛔鞭蛲虫虫卵)镜检检查原始记录
二.实验记录:
主检:审核:
本报告共页第页。
虫害检查记录

虫害检查记录标题:虫害检查记录引言概述:虫害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严重的虫害会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及时进行虫害检查并记录是农作物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检查时间和地点1.1 确定检查时间:虫害检查应在晨光充足的时候进行,通常选择在早晨或者傍晚时分进行检查。
1.2 确定检查地点:根据农作物种植情况,选择不同地块进行检查,特别是有虫害疑虑的地块。
二、检查方法和工具2.1 目视检查:通过裸眼观察叶片、茎秆等部位是否有虫害迹象,如叶片被啃食、叶片变黄等。
2.2 使用放大镜:对于弱小虫害,可以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致观察,以便更准确地判断虫害类型。
2.3 虫害捕捉:设置虫害捕捉器具,如黄色粘虫板、诱虫灯等,以便吸引和捕捉害虫。
三、记录内容和方式3.1 记录虫害类型:根据检查结果,记录不同虫害类型的名称和特征,以便后续的防治工作。
3.2 记录虫害密度:根据实地观察,记录虫害的密度和分布情况,有助于评估虫害危害程度。
3.3 记录虫害防治措施:记录已经采取的虫害防治措施和效果,为后续农作物管理提供参考。
四、数据整理和分析4.1 数据整理:将虫害检查记录整理成表格或者图表,便于对照和分析不同时间段和地点的虫害情况。
4.2 数据分析:根据虫害检查记录的数据,分析虫害发生的规律和趋势,为下一步的虫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4.3 制定防治计划: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虫害防治计划,包括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和时机。
五、持续改进和总结5.1 持续改进:根据虫害检查记录和防治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虫害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5.2 总结经验:定期总结虫害检查记录和防治效果,积累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农作物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5.3 定期培训:定期组织农作物虫害检查和防治培训,提高农作物管理人员的虫害防治水平,确保农作物生产的顺利进行。
结语:虫害检查记录是农作物生产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通过科学、系统的记录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虫害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DCDC/FLⅠ-32.11.13
成都市新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微生物镜检(蠕形螨)检查原始记录
受理编号:新疾卫检字(2016)第号
客户名称:实验编号
样品名称:样品数量份
收样日期:年月日
检验日期:年月日至月日
检验项目:□蠕形螨
主要仪器:00386尼康NIKON YS2-H双目显微镜
检验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
1.方法:挤压涂片法透明胶纸粘贴法
2.步骤:
挤压涂片法:选取鼻沟、颊部及颧部等皮损区,用刮刀或手挤压,将挤出物置于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并轻轻压平,盖上盖玻片镜检。
透明胶纸粘贴法:用一段透明胶纸 ,分别粘贴额部 ,鼻唇沟两个部位 ,用两个大拇指挤压 1次 ,然后用手指和掌平压 ,连续 6次 ,挤压力度应使毛囊内、皮脂腺内分泌物溢出,挤压部位的组织发红为宜。
取下透明胶带,将胶带上粘着的毛孔分泌物放在显微镜下镜检。
3.实验记录:
样品编号样品名称参考图片蠕形螨检测结果
□检出□未检出
□检出□未检出
□检出□未检出
□检出□未检出
□检出□未检出
□检出□未检出
□检出□未检出
□检出□未检出
□检出□未检出
□检出□未检出
□检出□未检出
□检出□未检出
□检出□未检出
□检出□未检出
□检出□未检出
□检出□未检出
□检出□未检出
□检出□未检出
□检出□未检出
主检:审核:
本报告共页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