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色彩》教学教案
设计色彩教案完整版

设计色彩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色彩学基础》第五章“色彩搭配原理”和第六章“色彩的情感表达”。
具体包括: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彩的情感表达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色彩搭配。
2. 使学生了解色彩的情感表达,能够在实际作品中运用色彩传达情感。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色彩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色彩搭配的实践应用和色彩情感表达的深入理解。
重点: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色彩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彩色笔、画纸、色卡。
学具:彩色笔、画纸、色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具有强烈情感表达的画作,引导学生关注色彩在作品中的作用。
2. 理论讲解:(1)讲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如对比、调和、统一等。
(2)介绍色彩的情感表达,如冷色与暖色、明度与纯度等。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色彩搭配练习。
(2)指导学生完成一幅以情感表达为主题的画作。
4. 例题讲解:(1)以一幅画作为例,分析其色彩搭配原则。
(2)讲解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幅色彩搭配练习。
(2)让学生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完成一幅画作。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思维。
六、板书设计1. 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2. 色彩的情感表达3.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的故事”为主题,运用色彩搭配和情感表达,完成一幅画作。
2. 答案要点:(1)色彩搭配:冷暖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等。
(2)情感表达:春天的生机、温暖、希望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情感表达方面,部分学生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多欣赏优秀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色彩搭配和情感表达的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提升生活品质。
《设计色彩》讲课教案

《设计色彩》《设计色彩》教学教案第一章概述1.设计色彩的定义從古代的遺蹟中我們可以發現,人類從很早以前就有色彩的運用,即使到了今日,色彩仍與我們息息相關。
雖然色彩的運用可以追溯到 20 萬年前,但在歷史上,希臘是最先將色彩問題提出討論的。
希臘的四原色論將火 ( 白色 ) 、水 ( 黑色 ) 、空氣 ( 紅色 ) 、土 ( 綠或黃色 ) 認定為色彩基本的四元素,此時對色彩之研究僅限於哲學性。
真正對色彩的研究,是直到 1666 年牛頓經由三稜鏡得知了光譜,才邁入色彩科學的新紀元。
色彩是經由光線刺激眼睛所產生的視覺現象,沒有光線就沒有色彩。
光照射在物體上,物體吸收了某些色光、反射了其餘的色光,透過視覺器官傳到大腦,由大腦感覺色彩 ? 雖然科學家經過長時間的研究,至今尚無法完全了解當我們觀察色彩時,會在大腦中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2、色彩原理•光是色彩的本原•光与色•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
色彩感觉离不开光。
•( 1 )光与可见光谱。
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
从 0.39 微米到 0.77 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
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
波长大于 0.77 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 0.39 称紫外线。
•( 2 )光的传播。
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
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
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
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
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
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
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
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
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体色的呈现我们所见的各种物体,可以区分为发光体和不发光体两大类。
前者是能够自身发光,因而它的光色可以不受周围光线的影响;后者是自身不能发光,要靠反射外来光线的照射,它们才能反射出不同的颜色。
设计色彩教案1

2016年10月31日第9周第一次课课题:关于色彩授课时数讲课:4课时实训:5课时教学目的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概念,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的三属性,进行色彩认知学习。
能力目标: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以及色彩的三属性,能运用色彩表现出色相环,能运用色彩进行混色调和色彩并置。
德育目标:通过对色彩语言纯理性的系统练习,让学生建立起理性、清晰的色彩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和色彩的三属性及调和色彩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以及色彩的三属性,能运用色彩表现出色相环及运用色彩并置来处理画面。
教具:电脑,投影,色彩相关各类图片,优秀作品,色彩范例图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指导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投影放出一张黑白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接着再放一张有色彩的图片让学生思考,那张图片更能吸引她们?她们更喜欢哪一张呢?为什么?由色彩的图片引入我们的新课——色彩。
色彩是造型艺术的重要要素之一,但是它又不能离开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单独存在。
(2)关于色彩学习要点:色彩是设计艺术的基础。
1.基础是什么?基础就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和起点,它的基本内容:一是气质、精神、意识;二是基本知识和技能。
2.色彩是纯粹的基础的理论和色彩的学习,主要培养对色彩的创造性归纳性运用思维。
3.学习的内容:色彩的类别与属性;色彩的物理原理;色彩的分类与特征、色彩的混色、构成设计色彩、色彩归纳、色彩创作。
二、新课讲解1、色彩的基本原理1.1色彩的产生在完全黑暗中,看不到周围景物的形状和色彩,是因为没有光线,然而光线很暗的情况下,有人却看不清色彩,因为视觉器官不正常,(如色盲)或是眼睛过度疲劳。
在同种光线条件下,可以看到物体呈现不同的颜色,是因为物体表面具有不同的吸收光线与反射光线的能力。
反射光线不同会看到不同的色彩,。
因此,色彩的发生时光对人视觉和大脑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视知觉。
由此看来,需要经过光---眼---神经的过程才能见到色彩。
设计色彩教案

设计色彩教案一、教学目的与任务:色彩教学是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通过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设计色彩概念,现代色彩设计的理论,训练实际色彩设计能力和现代艺术的审美观。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色彩的基本对比规律;色彩的感情;色彩的心理联想。
2、了解色彩设计的意义及特征;掌握色彩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3、通过相关实验,使学生了解设计色彩的设计制作方法、技巧,增强审美能力及构思设计能力。
4、使学生理解归纳色彩的功能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掌握色彩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四、教学难点:理解色彩归纳的功能和意义。
五、教学要求:在教学中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的艺术感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六、教学准备:范画5-8张;色彩幻灯(课件)资料等。
七、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之实践训练与写生为主设计色彩创意运用为辅,结合理论知识的讲解采用直观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绘画特点因材施教。
教学以技法训练为主,采用集体讲课和个别辅导方式相结合,以教师示范方式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通过分析研究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和技法,启发学生发挥个性特点,探索色彩表现的多样性。
八、教学安排:(一)、色彩理论10时,讲评2课时(累计);(二)、实践训练32时,机动4课时,共计36课时。
(三)、教学教具:水果、陶罐、衬布,上课前十分钟布置好写生物品。
九.教学过程(理论授课部分):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2、导入新课:《设计色彩》第一章色彩的基本原理第一节色彩原理1、色彩的来源①对光的认识②有光才有色2、色彩的分类①原色:无法调配出来的三原色。
(红、黄、蓝)②间色:两种原色相混合后产生的色彩称间色。
(橘黄、绿、紫)③复色: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颜色混合产生的色。
如:红灰、黄灰、绿灰、紫灰然等。
3、色彩的三要素①色相:色彩的相貌。
②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
③纯度:色彩的饱和鲜艳度。
设计色彩教案

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学时与学分开课专业:适用艺术设计和广告专科专业;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课程总学时:40学时(理论讲授学时:4学时;课堂讨论学时:2学时;课堂点评学时:4学时;课堂实践学时:30学时)学分:2学分(二)课程性质《设计色彩1》是艺术设计和广告专科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针对艺术设计和广告专科专业学生所开设的基础教育课程,它是为专科学生以后的设计之路打下良好的色彩基础。
本课程以艺术设计为教学目的,通过色彩写生、色彩研究和色彩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于色彩的概括、提炼能力以及形色的塑造能力,它引导学生用观念、视觉思维理性地创造色彩空间、色彩意象,训练学生对组织色彩能力的把握,为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创造能力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设计色彩1》是培养装饰造型能力的基础课程,是对装饰色彩的立体造型方法和规律的研究。
它能够使学生了解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强化绘画写生与艺术设计的相互关系,最终为学生能够达到应用色彩规律设计、整合自然色彩奠定基础。
本学期主要对色彩的立体归纳进行研究,学生借助这个训练过程,体验、掌握设计色彩的内在规律,具备对纷繁复杂的物象进行秩序化、条理化的处理能力;具有对物体立体感和画面空间感的塑造能力;具有对物象丰富微妙的色彩层次关系进行归纳和限定的能力,为后续的课题训练作铺垫。
能够全面提高对于形与色的借鉴、转换及造型能力,使学生建立起在观察表现上的新的造型观念,训练学生对组织色彩能力的把握,激发学生的观念性的视觉思维,提高学生艺术设计的创造和表现能力,为后续的色彩课题训练打下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设计色彩1》属于艺术设计和广告专科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在专业基础课的三类基础课程(理论基础、设计基础1和设计基础2)中,《设计色彩1》属设计基础1的课程。
和《设计色彩2》一起与其它两类基础课程共同地构筑艺术设计本科的专业基础平台。
修读本课程前应先预修《设计素描》课程中结构分析部分的内容,应具备一定的形体与色彩的塑造能力。
设计色彩教案完成版

设计色彩教案主讲教师:***《色彩》授课计划一、授课教学进度计划表课程名称:设计色彩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授课教师:史鹏课程性质: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必修课。
考核形式:考察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和目的: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
它包括色彩基础理论、写实性归纳写生、平面性归纳写生、意象性归纳写生、设计性归纳写生、非写生性色彩归纳练习及各自的表现技法。
通过理论教学及写生练习使学生熟练运用色彩语言掌握色彩表现技法和提高色彩表现力,为今后的专业设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掌握色彩性能,了解色彩规律。
2、了解色彩装饰语言与形式语言。
3、提高鉴赏力和积累创作经验。
4、熟练运用色彩的各种表现技法。
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从艺术设计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和技能诸方面去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创意性思维和各种色彩归纳及应用的能力。
难点:对色彩的理性认识及在专业学习中的具体运用。
课程内容提要第一部分色彩基础理论重点:从形与色的关系去发现设计色彩的个性特征。
难点:设计色彩的象征功能及艺术风格与个人情感的认知关系。
教学目标及要求:让学生认识到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的区别,能够正确分析设计作品形与色的关系。
教学方式:多媒体讲授和课堂辅导第一章绪论人类所占有的全部信息有90%以上是靠视觉获得的,而视觉对于色彩是最敏感的,色彩悦目的艺术作品总能以最快的速度打动人心,它不但影响着人的视觉感受,而且提升着人的精神和审美感受。
借鉴自然色彩、现代色彩科学理论、传统装饰艺术色彩以及其他艺术的色彩形式是设计色彩的来源,它们对色彩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色彩设计的内容首先应从色彩的来源、形与色的关系以及设计色彩的个性特点等方面去研究。
第一节设计色彩之来源五彩缤纷的色彩装扮了整个世界,我们在生活中尽情地享受着色彩的恩惠。
不论是绘画色彩还是设计色彩,探其来源,不外乎三个方面,一个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色彩的启示,一个是现代色彩科学理论体系,还有一个就是对传统艺术和其他艺术色彩形式的借鉴。
《设计色彩》教学教案

《设计色彩》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的搭配原则。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使其能够运用色彩知识创作出美观、和谐的设计作品。
3. 提高学生对设计色彩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相、明度、纯度。
2. 色彩的搭配原则:对比搭配、类似搭配、冷暖搭配等。
3. 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环境设计等。
4. 色彩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色彩的基本概念和搭配原则,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
2. 难点:色彩搭配的灵活运用,创新设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搭配原则和应用实例。
2. 演示法:展示优秀设计作品,分析其中的色彩运用。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色彩运用能力。
4.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取长补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优秀设计作品为例,引导学生关注色彩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搭配原则和应用实例。
3. 演示:展示优秀设计作品,分析其中的色彩运用。
4. 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创作。
5. 互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取长补短。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色彩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创作,提高色彩运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色彩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色彩搭配原则的运用能力。
3. 评价学生对色彩在设计中应用的掌握程度。
4. 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设计色彩归纳色彩教案

设计色彩归纳色彩教案教案标题:设计色彩归纳色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设计中常用的色彩归纳方法。
3. 能够应用色彩归纳技巧进行设计创作。
教学准备:1. PPT演示文稿或白板和马克笔。
2. 色彩样本或图片。
3. 设计作品范例。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使用PPT演示或白板展示一些色彩样本或图片,引起学生对色彩的注意。
知识讲解:2. 解释色彩的基本概念,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3. 介绍主要的色彩分类,如原色、次要色和中间色。
4. 讲解色彩归纳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示范演示:5. 展示一些设计作品范例,解释设计师如何使用色彩归纳技巧来创作出吸引人的作品。
6. 分析范例中使用的色彩归纳方法,如类似色彩、对比色彩和渐变色彩等。
讨论与练习:7. 分组讨论,要求学生分享自己对色彩归纳的理解和应用经验。
8. 指导学生进行色彩归纳练习,可以提供一些设计任务或图片供学生选择并应用归纳技巧进行创作。
总结与评价:9.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色彩归纳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10. 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评价,提供建议和指导。
拓展活动:1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记录色彩归纳的例子,如广告、海报、服装等。
1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拓展活动中的发现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活动、知识讲解、示范演示、讨论与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色彩归纳的技巧。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色彩归纳的观察和应用能力。
在评价学生作品时,要注重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案课程名称设计色彩教师姓名邓宇沁教师编号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学年 2009-2010学年学期第一学期《设计色彩》教学教案第一章概述1.设计色彩的定义從古代的遺蹟中我們可以發現,人類從很早以前就有色彩的運用,即使到了今日,色彩仍與我們息息相關。
雖然色彩的運用可以追溯到 20 萬年前,但在歷史上,希臘是最先將色彩問題提出討論的。
希臘的四原色論將火 ( 白色 ) 、水 ( 黑色 ) 、空氣 ( 紅色 ) 、土 ( 綠或黃色 ) 認定為色彩基本的四元素,此時對色彩之研究僅限於哲學性。
真正對色彩的研究,是直到 1666 年牛頓經由三稜鏡得知了光譜,才邁入色彩科學的新紀元。
色彩是經由光線刺激眼睛所產生的視覺現象,沒有光線就沒有色彩。
光照射在物體上,物體吸收了某些色光、反射了其餘的色光,透過視覺器官傳到大腦,由大腦感覺色彩 ? 雖然科學家經過長時間的研究,至今尚無法完全了解當我們觀察色彩時,會在大腦中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2、色彩原理•光是色彩的本原•光与色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
色彩感觉离不开光。
( 1 )光与可见光谱。
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
从 0.39 微米到0.77 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
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
波长大于 0.77 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 0.39 称紫外线。
( 2 )光的传播。
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
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
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
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
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
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
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
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
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体色的呈现我们所见的各种物体,可以区分为发光体和不发光体两大类。
前者是能够自身发光,因而它的光色可以不受周围光线的影响;后者是自身不能发光,要靠反射外来光线的照射,它们才能反射出不同的颜色。
发光的物体,例如太阳,日光灯,钨丝灯,蜡烛等,它们自身有发射光波的能力,是发光体。
与太阳的光谱相比,其他的发光体的光谱都不平衡,难于像日光那样形成白光,日光灯光偏绿,钨丝灯光偏橙黄色,蜡烛光偏黄红色。
不发光物体,如花草,树木,房屋,桌椅等,它们自身不发光。
由于不发光物体的物理结构不同,对不同波长的太阳光线有选择地吸收和反射,因而分解为不同的色光。
这样物体就能够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色彩,以太阳光照射下的红花为例,太阳光线中的黄,橙,绿,青,紫等波长的色光为红花吸收进去,而红色波长的色光则被反射出来。
这反射光为人的眼睛所接受,人们看到的花就是红颜色的。
所以在不同的光源下观察物体时,不发光物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例如,阳光下的红花,在绿色下看时,就会呈现黑灰色,就是因为绿光中不含有红光的原因;白光下的绿布,在红光下呈绿色,也是因为没有其他色光可供反射的缘故。
总之,由于各种物体不同的内部结构形成对不同波长的光线选择性的吸收和反射,才出现了五颜六色的大千世界。
某些物体的物理结构不能分解光线,只能平均地吸收和发射,这些物体就会呈现白黑灰等色,反射的光线越多越白,反射的光线越少越黑,这都是非选择性吸收的结果。
这些物体称为“消色物体”。
发光物体的光色称为光源色;不发光物体在光源照射下呈现的颜色称为物体色。
物体色又分为表面色和透过色;由物体表面反射光线而形成的色彩是表面色;透明和半透明物体能透过光,所呈现的颜色是透明色,如透明彩色玻璃,薄薄的半透明的花瓣。
绿叶逆光时也能呈现绿莹莹的透过色。
这些物体由于观看的方向不同,因而可以区分分别看到表面色和透过色两种色彩。
第二节设计色彩在设计中的作用与重要性•色彩在设计中的作用包装是商品的外观形象,其中色彩是最能打动人心、吸引顾客的因素。
自古以来,人们就认识到色彩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试想如果包装不用色彩,其艺术审美性必将大大减弱,因为色彩在现代商品包装上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召力和表现力,但并不是说,包装上的色彩是越艳丽越好,不同的色彩对人们产生的心理和生理作用是不同的,不同的商品也有不同的特性,而包装设计本身就特别在乎色彩运用的品味,在乎色彩整体的配置。
色彩之间的配置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格调情趣,反映各种不同商品的特色,色彩的格调繁多。
每一种都有其针对性。
而随着人们对色彩的深入研究,色彩格调越来越微妙多样。
所以包装色彩的运用就应恰到好处,形成特殊的、充满艺术气息的和谐效果。
•色彩在设计中的重要性每当我们步入市场、超市时,面对货架上种类繁多的商品,件件都展现优美造型及鲜艳的色彩,我们更容易被那些具有强烈色彩的包装所吸引,这便是包装色彩的作用。
它使人产生注意力,有助于消费者对商品产生认识、联想,从而激起购买欲,而商品包装设计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色彩的运用,因为色彩对于烘托主题,美化产品,便于消费者识别商品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设计色彩与专业色彩•色彩基础•专业水粉水粉画是一种将水溶性颜料用水调和作为作画手段的画种。
由于在颜料中搀入了一定比例的瓷土,因此具有一定的覆盖力,便于画面上反复修改和塑造。
在表现技法上有着相对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它既可以借鉴油画的造型手段,可以画得很厚,笔触也比较外露,画面效果与油画很相似,与此同时水粉画又可以依据水彩画的表现技术,又分较大,颜色较薄,画面效果是清新润泽的,效果与水彩画很接近。
另外还可以将两种方法兼容并用,这就形成了水粉画在色彩上所独有的优势。
水粉画是使用水调合粉质颜料绘制而成的一种画。
它的色彩可以在画面上产生艳丽、柔润、明亮、浑厚等艺术效果。
水粉画的性质和技法,与油画和水彩画有着紧密的联系。
它与水彩画一样都使用水溶性颜料,如用不透明的水粉颜料以较多的水分调配时,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水彩效果,但在水色的活动性与透明性方面,则无法与水彩画相比拟。
含粉意味着对水色流畅的活动性产生限制的作用。
因此,水粉画一般并不使用多水分调色的方法,而采用白粉色调节色彩的明度,以厚画的方法来显示自己独特的色彩效果。
这一点近似于油画的绘制方法。
因为不透明的水粉颜料与油画颜料都是具有遮盖力的颜料,所以水粉画是介于水彩画与油画之间的一个画种,它是通过吸取水彩画与油画的某些方法与技巧而发展形成自己的技法体系的。
•设计色彩分析淡的颜色→→使人觉得矛软暗的颜色→→使人觉得强硬暖色有前进感,冷色有后退感明的颜色→→给人轻的感觉暗的颜色→→给人重的感觉红色→→有兴奋.热烈.冲动在深红色的底上加上红色→→有平静.热度熄灭在蓝绿色的底上加上红色→→有炽烈燃烧的火焰在黄绿色的底上加上红色→→有一种冒失.鲁莽的闯入者.激烈而又寻常在橙色的底上加上红色→→有被积郁着.暗淡而无生命.好像焦干橙色→→有十分欢快活泼.一种富足.快乐而幸福。
使我们联想到金色的秋天,丰硕的果实。
有一点黑色或白色渲染→→有稳重.明快的感觉较多的黑色→→烧焦的感觉较多的白色→→甜腻的味道黄色→→亮度最高.灿烂.辉煌。
象征照亮黑暗的智之光。
有金色光芒,象征着财富和权力,是最骄傲的色彩。
黑色或紫色衬托→→达到力量无限扩大的强度,白色是吞没黄色。
淡淡的粉红色与黄色搭配,达到最佳。
绿色→→美丽.优雅.宽容.大度。
黄绿色→→单纯.年青蓝绿色→→青秀.豁达灰绿色→→宁静.平和.像暮色中的森林或晨雾中的田野。
蓝色→→最响亮.最欢快的色彩,也是最冷的色。
有辽宽的感觉。
蔚蓝→→冰川的倒影,冷静.理智.纯净。
弄浑了的蓝色→→令人的情感缩到冷酷悲哀的感觉。
紫色→→神秘.印象深刻.压迫感.象征虔诚,倾向紫色,可以产生恐怖。
蓝紫色→→孤独.献身红紫色→→神圣的爱深化紫色→→蒙昧迷信象征.潜伏的大灾难就常从暗紫色中爆发出来。
紫色渗入少量白色→→优美.动人。
第二章色彩在各项设计中的应用•第一节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在产品激烈竞争的今天,产品的质量固然重要,产品的包装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们的理念是降低成本增加视觉效果。
人们在感受空间环境的时候,首先是注意色彩,然后才会注意物体的形状及其他因素。
色彩的魅力举足轻重,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感觉,只有室内色彩环境符合主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才能使人产生舒适感完全感和美感。
在产品造型设计中,须着重考虑色彩问题。
色彩在整个产品的形象中,最先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受,可以说是"先声夺人”。
产品色彩如果处理得好,可以协调或弥补造型中的某些不足,使之如花似锦,更加完美,很容易博得消费者的青睐,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之,如果产品的色彩处理不当,则不但影响产品功能的发挥,破坏产品造型的整体美,而且很容易破坏人的工作情绪,使人出现一些枯燥、沉闷、冷漠、甚至沮丧的心情,分散了操作者的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
所以,产品的造型中,色彩设计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其色调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色调就是一眼看上去工业产品所具有的总体色彩感觉,它可以表现出生动、活泼,也可以表现出精细、庄重,还可以表现为冷漠、沉闷或是亲切、明快等等。
色调的选择应格外慎重,一般可根据产品的用途、功能、结构、时代性及使用者的好恶等,艺术地加以确定,确定的标准是色形一致,以色助形,形色生辉。
比如:飞机的用途和功能是载客载物在高空高速地飞行,所以它的主调色彩一般都处理为高明高彩的银白色,很容易地使人感觉到飞机的轻盈和精细,这就是形色一致,而且色助于形;如果相反,把飞机涂成黑灰色主调,则很容易地使人怀疑它笨重得是否能够飞得起来,这就是色破坏了形,色调选得不对。
色调的确定一般还要参考以下几点:(1)用暖色调有温暖的效果,用冷色调会使人感到冷清。
(2)以高彩度的暖色为主调能使人感觉剌激兴奋,以低彩度的冷色为主调可以让人平静思索。
(3)高明色调轻爽、明快,低明色调深沉、庄重。
总之,色调是在总体色彩感觉中起支配和统一全局作用的色彩设计要素。
第二节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包装设计的功能是促销,精美的设计有利于销售,包装设计要想获得成功,设计不仅要好,而且要超凡脱俗,简单易行,非常特别。
也许设计的抢眼之处在于传统的典雅高贵,也许成功之处在于五彩缤纷的环境中比较幽静、简洁、素雅一点的东西,也许独特之处在于一种全新的样式,有很多方面需要设计师来考虑。
而包装设计,就在于孜孜不断地尝试与探索,追求人类生活的美好情怀。
色彩是极具价值的,它对我们表达思想、情趣、爱好的影响是最直接、最重要的。
把握色彩感受设计,创造美好包装,丰富了生活,更为时代所需。
无彩色设计的包装犹如尘世喧闹中的一丝宁静,它的高雅、质朴、沉静使人在享受酸、甜、苦、辣、咸后,回味着另一种的清爽、淡雅的幽香,他们不显不争的属性将会在包装设计中散发着永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