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品生正确的姿势
上海教科版品生一上第二单元《第二课好好走路》说课稿

上海教科版品生一上第二单元《第二课好好走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好好走路》是上海教科版品生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会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教材内容丰富,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交通规则意识,但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成熟,需要在课堂上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提高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遵守规则的良好品质,增强安全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2.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安全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为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谈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交通情况,引出本课主题《好好走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观察教材图片,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交通规则,互相学习。
4.实践体验:模拟交通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本课的主题《好好走路》和基本的交通规则。
通过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本课的重点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
沈阳市小学生品行培养手册

沈阳市小学生品行培养手册目录爱 党 爱 国 1 - 4勤 奋 好 学 5 - 7文 明 有 礼 8 -10自 理 自 立 11-12孝 敬 父 母 13-15尊 敬 师 长 16-18诚 实 守 信 19-22友 善 互 助 23-24身 心 健 康 25-27防 灾 自 护 28-31勤 劳 节 俭 32-34爱 护 环 境 35-37爱 党 爱 国(一年级)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自己的祖国是中国,知道中国的全称,能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所在位置。
2.知道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3.在学校或公共场所升国旗,听到国歌声响起时,肃立、脱帽,面向国旗方向行注目礼。
少先队员在佩戴红领巾时行队礼。
能跟唱国歌。
4.少先队员学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能正确佩戴红领巾。
5.知道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56个民族是一家,知道海外华人是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一部分。
6.知道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知道“七月一日”是党的生日。
“十月一日”是国庆节。
(二年级)7.知道中国的首都,知道天安门、长城、北京故宫等是中国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的人文古迹。
8.知道台湾、南海诸岛、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
9.认识国徽,知道国旗、国歌和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10.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并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
11.了解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史、建队日、红领巾、队旗等)的基本知识。
12.了解祖国的传统美食,如饺子、元宵、粽子、月饼等。
(三年级)13.了解沈阳的历史(如沈阳是新中国著名的重工业城市)、人文古迹(新乐遗址、一宫两陵、大帅府等)、风俗习惯(满族、锡伯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优秀人物(如雷锋、郭明义、魏凤英、罗阳、蒋新松等)。
14.了解并知道为祖国繁荣富强做出贡献的杰出人物的事迹(如钱学森、华罗庚、袁隆平、屠呦呦、杨利伟、黄大年等),会讲他们的故事。
15.认识党旗和军旗,了解图案的意义,知道解放军的全称及他们是祖国的保卫者,会讲飞夺泸定桥22勇士、杨靖宇、赵尚志、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一些战斗英雄的故事。
一年级品生(上册)

1.我上学了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来到新的学校,对他来说什么都是新鲜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当然,他们也会有很多的担忧。
入学第一周,他们有各种情绪需要表达,他们也有问题需要老师的帮助。
上学第一课对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上好这一课,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而且能协助班主任老师更快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从而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针对上述学情分析,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活的习惯和规范,知道怎样才是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教学难点是对学习用品有正确的认识和使用,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在集体生活中有安全感,并为自己成为一名小学生感到自豪。
行为与习惯:懂得书包文具的重要,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小学生活的特点,懂得课堂常规要求。
会根据课表,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己准备课本、整理书包。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师生交流、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活的习惯和规范,知道怎样才是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学会整理小书包。
教学难点:对学习用品有正确的认识和使用,养成良好习惯。
课前预习:回家与父母一起读一读课本P2—7页,与父母交流上学感受。
教学准备:视频动画《上学第一天》,PPT,歌曲《上学歌》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P3页内容,话题为‚上学去‛。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4-P5页内容,话题为‚上学就是不一样‛。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6-P7页内容,话题为‚我的新书包‛。
第一课时(上学去)活动一:欢迎你1.师:首先,祝贺你们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老师欢迎你们的到来!看到你们有的活泼大方,有的安静透着灵气,十分可爱,老师打心眼儿里喜欢上了你们。
你们能对老师说说,开学那天你们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你发现学校里哪些地方和哪些人在欢迎你吗?2.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
师:你们的眼睛真的很善于发现。
我们一起来看看学校老师是怎样欢迎大家的吧!3.出示一组照片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们的欢迎和关爱——①‚老师们开学前打扫、整理教室‛②‚一年级分班名单‛③‚学校的欢迎新同学的红色横幅标语‛④‚班主任老师开学前给一年级学生家长发的问候短信‛⑤‚开学当天校长老师们在门口欢迎学生‛⑥‚采访一位一年级老师对新同学们的祝愿‛(如果是班级任课老师的视频更好)4.学生欣赏照片,感受温馨。
一年级品生第一单元教案

一年级品生第一单元教案第一章:认识自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如身高、体重、眼睛、鼻子等。
2. 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如开朗、内向、活泼等。
3.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兴趣爱好,如画画、唱歌、跳舞等。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介绍自己的外貌特点。
2. 组织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
3. 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第二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
2.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言行举止。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基本原则,如不嘲笑、不歧视、不侵犯他人权益等。
2. 让学生学习尊重他人的言行举止,如礼貌待人、倾听他人意见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2. 教师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
3. 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并进行交流讨论。
第三章:关爱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心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2. 培养学生具备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基本方法,如倾听、关心、帮助等。
2. 让学生学习关爱他人的具体行动,如为他人提供帮助、送温暖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关爱他人的经历。
2. 教师讲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
3. 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并进行交流讨论。
第四章:遵守规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认识到规则对社会的保障作用。
2. 培养学生具备遵守规则的习惯和意识。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规则的种类,如学校规则、家庭规则、社会规则等。
2. 让学生学习遵守规则的具体做法,如按时到校、遵守交通规则等。
一年级学生品行要求和安全常识

一年级学生品行要求和安全常识1、在父母的指导下穿衣服、系纽扣鞋带,洗脸刷牙、梳头、剪指甲,洗手帕,整理自己的衣物用品。
2、在老师和父母的指导下,自己整理书包,备齐学习用品。
3、能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上学,有病有事能及时向老师请假。
放学后马上回家,路途中不停留。
4、不挑食、不偏食、不贪食、不喝生水,不向家长乱要钱,不带零食进校园。
5、吐痰入盂,便溺入厕,果皮、纸屑、口香糖、饮料瓶、包装袋等废弃物品入垃圾桶(池)。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6、学习当值日,学习洒水扫地、学习抹桌椅。
不乱倒垃圾,乱泼污水。
7、不摇树,不折花,不在墙上、桌上、树上、地上乱刻、乱涂、乱画、乱贴。
不偷拿他人东西。
拾到钱物能交还失主或老师。
8、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不打架,不骂人,不给同学起绰号;同学学习、生活有困难时能主动提供帮助。
9、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或轻轻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上课静等老师,下课请老师先走,上下课时,向老师致敬。
10、能主动向家长汇报在校情况;外出、回家能主动向父母打招呼。
家中用餐请长辈先就座。
11、见到同学、长辈能主动打招呼,叫尊称。
12、乘坐公共汽车能按顺序上下车,主动给残疾人、老人让座。
13、遵守公共场所秩序,出入时不拥挤,观看演出时不随便走动,保持安静,适时文明鼓掌。
14、喜爱学校。
尊敬国旗,升降国旗时,站整齐、不说闲话、学唱国歌。
15、排队动作快,不乱跑、不吵闹,站整齐。
学做广播操和眼保健操。
16、上课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不开小差;回答问题需先举手,大胆发言,说普通话,声音响亮。
别人发言时,用心听。
17、按时完成作业,书写细心,字迹端正,格式正确,不会就问,不照抄他人作业,能及时订正有错误的作业或试卷。
18、喜欢读书。
注意留心身边事物,学习观察发现事物的区别。
19、课前能准备好学习用品;看书、作业时专心,读书、写字姿势正确,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距离,胸离桌沿一拳距离,握笔手距笔尖一寸)。
一年级上册品生教案

一年级上册品生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尊重他人的习惯。
3. 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二、教学内容1. 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通过故事、情景剧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到尊重他人的快乐。
3. 教授基本的礼貌用语,并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一个有关尊重他人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情景剧: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体验尊重他人的感受。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尊重他人,并分享彼此的体验。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是否能够运用基本的礼貌用语。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看是否能够主动提出尊重他人的意见。
第二章:诚实守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诚实守信的习惯。
3. 让学生学会如何面对诱惑,坚守诚信。
二、教学内容1. 讲解诚实守信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通过故事、情景剧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到诚实守信的快乐。
3. 教授如何面对诱惑,坚守诚信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一个有关诚实守信的故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情景剧: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体验诚实守信的感受。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并分享彼此的体验。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是否能够坚守诚信,如在游戏中不作弊等。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看是否能够主动提出诚实守信的观点。
第三章:关爱他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爱他人的习惯。
3. 让学生学会如何关心他人,提供帮助。
二、教学内容1. 讲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2. 通过故事、情景剧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到关爱他人的快乐。
3. 教授如何关心他人,提供帮助的方法。
小学生正确坐姿 (2)

小学生正确坐姿引言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处于关键阶段,正确的坐姿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现如今,由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和不良习惯的养成,很多小学生存在着不正确的坐姿问题。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正确的坐姿,以及一些可以改善坐姿的方法。
正确的坐姿姿势小学生正确的坐姿有以下几个要点:1.坐直:小学生应该保持坐姿端正,背部挺直。
避免驼背,保持背部的自然曲线。
将坐骨用力贴近椅面,让身体负重均匀。
2.双脚着地:双脚应该平放在地面上,脚掌完全着地。
这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平衡,并能够有效减少腰椎受压。
3.膝盖弯曲:小学生的膝盖应该微微弯曲,与椅面呈90度的角度。
这样可以减轻膝盖和骨盆的负担。
4.头部放松:小学生应该保持头部自然放松,不要过度低头或者抬头。
将视线放在书本或者教室前方,避免过度疲劳眼睛。
改善坐姿的方法除了正确的坐姿姿势,下面介绍一些可以帮助小学生改善坐姿的方法:1. 调整座椅高度座椅的高度对于保持正确的坐姿非常重要。
小学生的座椅高度应该能够使他们的双脚完全着地,并且屈膝角度为90度。
如果座椅太高或者太低,都会导致坐姿不正确。
家长和老师应该根据孩子的身高调整座椅高度,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坐姿。
2. 使用腰靠垫腰靠垫是一个可以放置在椅背上的辅助用具,可以提供腰部支撑,保持正常的腰部曲度。
小学生可以在坐下后,将腰靠垫放在腰部正后方,使得脊柱得到充分的支撑。
这样能够减少腰肌劳损和腰椎受压的可能。
3. 定时休息活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导致肌肉和骨骼疲劳。
小学生应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短暂的休息和运动活动。
可以起身走动、做一些拉伸运动,活动一下身体。
这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和骨骼的疲劳,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果。
4. 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除了正确的坐姿,小学生还应该培养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
这包括每天保持适度的运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等。
这些习惯有助于维持骨骼和肌肉的健康,减少不正确坐姿带来的问题。
一年级上册品生教案

一年级上册品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的生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自己: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尊重他人: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不以貌取人,不嘲笑他人。
3. 关爱他人: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关心、帮助身边的人。
4. 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的生命力。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尊重、关爱、热爱生活等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认识。
4. 激励评价法:注重对学生的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趣味小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内容:按照教学目标,逐一讲解、引导学生学习各个方面的内容。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验所学内容。
4. 总结提升: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动力。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自我认知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自我提升的动力。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了解彼此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促进互相学习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的姿势》山东人民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第一课时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名字叫“我来做你来猜”,游戏规则是,老师在前面做动作,你们用一个字来猜老师做的是什么动作。
教师分别摆出“坐立走”的姿势,学生进行自由猜测,并说出理由。
(教师随机板书:坐立走)2.教师过渡:刚才大家猜的都很正确,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什么是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教师补充课题:正确的姿势)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发现坐得最正确、站得最正确、走得最正确的小朋友,为他们颁发“坐之星”、“立之星”、“走之星”小奖花。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正确的坐立走姿势1.探究一:坐的姿势(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调查结果及感受:课前,大家认真观察了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坐的,谁来谈谈你的调查结果和感受?(2)学生谈调查及感受:有的人把腿放在屁股底下坐;有的人翘着二郎腿坐;有的人趴在桌子上坐;有的人斜着身子坐……(3)教师小结:对,不正确的坐姿不仅不美观,还对我们的身体有害有时还会给人一种不尊重的印象,所以大家以后要注意自己的坐姿要正确。
大家看,这里是你们收集的生活中人们的各种坐姿图片(课件展示:学生收集的各种坐姿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评价。
(4)谈话:同学们,这几张是老师收集的坐姿图片(课件展示:军人坐姿图、学生在集会时的坐姿图片),你又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感受,探究正确坐姿:那什么样的坐姿是正确的呢?学生畅谈看法。
(5)教师小结:对,正确的坐姿应该是坐如钟,挺腰板,腿并拢,脚放平。
教师课件出示儿歌并板书:坐如钟坐如钟,挺腰板,腿并拢,脚放平。
(6)学生对照儿歌来校正自己的坐姿,颁发“坐之星”小奖花: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坐是正确的坐姿,那你们快来自己坐一坐,看一看,谁坐的最漂亮,我们要给他颁发“坐之星”小奖花。
2.探究二:立的姿势(1)教师谈话:大人们常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那怎样坐才算是站有站相呢?谁来说说你调查到的站姿有哪些?或者把你收集到的站姿图片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展示收集的图片,并介绍。
(2)教师小结:刚才通过大家的介绍,我们看到了一些不太漂亮的坐姿,那你认为生活中有哪些人站得最漂亮最精神?学生自由回答:军人、警察、空姐、礼仪小姐的站姿。
教师适时用课件展出相应图片。
(3)教师介绍并鼓励:他们漂亮的站姿来自于平时刻苦的训练,相信同学们只要有毅力,努力改变自己的不良姿势,你们也一定会像他们一样有着最漂亮、最优美的站姿。
(4)教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起立,向他们学习,试试怎样站最漂亮。
学生边站,教师边说。
课件出示:军人、警察、空姐、礼仪小姐的站姿图片并飞出相应文字。
(教师板书:站如松)站如松,挺胸膛,昂起头,看前方。
教师相机颁发“站“之星小奖花。
(5)小游戏:读儿歌做动作。
课件出示儿歌:拍手歌拍拍手,拍拍手,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伸伸我的左手,伸伸我的右手,扭扭我的小腰,端端正正坐坐好。
拍拍手,拍拍手,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伸伸我的左手,伸伸我的右手,扭扭我的小腰,昂首挺胸站站直。
3.探究三:走的姿势(1)谈话过渡:刚才我们知道了坐和站的正确姿势,看我们小朋友现在坐得多端正,其实,生活中“走”的学问也挺大的。
看这些同学是怎么走的呢?与你调查的人们走的姿势有什么不同吗?课件播放:学生会操比赛入场视频。
(2)学生自由谈感受。
(3)教师小结:是呀,正确的走的姿势让人感觉很有精神,究竟怎样走才是正确的姿势呢?其实刚才有的同学已经说出来了,老师把它们总结到了一块,看。
课件出示,教师板书:行如风行如风,脚步轻,头不摇,身不晃。
(5)活动体验:我们找几个同学到前面走一走试一试,看谁能得到走之星小奖花。
学生体验正确走姿:找几名学生按正确走姿走一走,并颁发“走”之星小奖花。
4.探究四:不正确姿势的危害(1)引导思考:正确的姿势不光给人美的感受,还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促进“脊柱”的正常生长。
所以,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
那么,不正确的姿势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危害呢?学生回答。
(2)教师讲解,合作体验:不正确的姿势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尤其是对我们的脊柱(教师边说边指给学生看)危害很大。
同桌互相摸一摸脊柱,并将身体向不同方向做不同程度的弯曲,感受脊柱的变化,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学生来谈谈感受。
课件展示:“脊柱的变化”。
课件播放:脊柱的自述:“大家好,我的名字叫脊柱,是你们后背上一条很长的骨头我的特点是弹性强,柔软,但很容易变形。
有些人因为平时不注意保持正确的坐立走姿势,所以他身体的“我”就变成弯曲的了,小主人就变成了驼背。
因此我想告诉小朋友们,你们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阶段,因此在这一个时期注意保持健美的体型极为重要,除了要保证合理的营养,还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正确的姿势。
”(3)谈话:说一说我们平时有哪些不正确的姿势?这些姿势有什么害处?学生讨论:上课时趴在桌上听课会驼背;趴着看书写字会得近视;走路时弯着身体;不抬头挺胸会驼背;歪着头看黑板会斜视……(4)教师小结:脊柱就象小树的树干一样,树干直,小树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同学们要坚持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要有精神(板书:有精神),才能姿势优美,健康成长。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观看课件,倾听“脊柱的自述”,使学生更直观形象的了解不正确姿势的危害,初步懂得姿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并通过触摸亲身体验来进一步加深感受。
】三、情景表演,深化认识:小兔采蘑菇。
1. 小游戏:教师准备一个篮子,里面放上蘑菇模型,在蘑菇上写上提示,学生根据提示去表演。
提示内容如下:表演交警指挥交通的姿势;表演参加升旗仪式时的姿势;表演排队去上早操的姿势;表演同学在教室里认真听课的姿势;表演小朋友在看课外书的姿势。
2.根据蘑菇上的提示进行情景表演,其余未上台的同学做评委,选出“最美小蘑菇”,并颁发奖项。
3.教师小结,适时评价:刚才这些同学都能把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坐立走的正确姿势运用到表演中,而且姿势都很正确,真实当之无愧的“最美小蘑菇”。
五、活动总结,提升感知:延伸导行1.教师总结: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并练习了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我们在学习中懂得了,只有保持端正的坐、站、行的姿势,我们的脊椎骨才能长得直,身体才能发育得好,个子才能长得高!2.课外延伸:可是,有的小朋友在课堂上练习时,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可下了课,回了家,就把练习的要求忘得一干二净了!这样是很难练出优美的体形的!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时时刻刻加以练习,这样才能在长期坚持练习中养成正确的姿势,让自己身姿更挺拔!3.欣赏歌曲《中国功夫》:快快检查一下自己的姿势正确吗?相信大家都会努力的!最后我还有一首歌要送给大家《中国功夫》希望同学们喜欢------请欣赏。
(课件播放:《中国功夫》)板书设计: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坐端正有立直立精走轻快神第二课时一、创设活动,激情引趣:探究近视的原因1.出示视力表,现场测视力。
(1)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刚刚进行了体检,其中有一项是视力测试,现在我们就现场测试一下,看一看你的视力怎么样。
(2)出示视力表,找几名同学进行测试。
(3)教师根据测试结果,评价学生视力情况。
(4)教师小结:看来有些同学的视力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弱,如果再不注意的话就会形成近视。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近视或视力减弱的呢,现在我们就来找找原因。
2.探究原因:针对个别近视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引起近视的原因。
学生自由谈原因: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躺着看书、写字离得近、读书姿势不正确、在光线暗或太强的地方读书写字……3.教师引导:是呀,眼睛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不正确的姿势会造成近视,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便。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读书、写字的姿势正确了,对我们学知识、长身体都大有好处。
(板书课题)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交流近视烦恼,模拟体验戴眼镜的不便1.展示调查,交流近视烦恼:课前大家已经做了调查,采访近视眼的人,了解他们近视的烦恼,现在谁来说一说你了解到的近视烦恼?也可以将你收集的图片给大家介绍一下。
2.学生交流调查结果。
3.体验戴眼镜带来的不便,老师找几幅平光镜或不带镜片的眼镜让学生在教室里扫一扫地,在操场上捡一捡废纸或树叶,再在练习本上写几个字:我是一名小学生。
4.集体交流谈感受:戴眼镜扫地或做游戏,眼镜容易掉;吃饭时,热气容易把眼镜熏模糊;下雨时,雨滴落到镜片上,也会变模糊;读书写字时,眼睛老是往下滑……5.教师小结:戴上眼镜的确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多不便,如果不戴眼镜,我们又会看不清,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我们就要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三、归纳梳理,知识建构:正确的读写姿势1.教师引导:课前让大家做了调查,现在请你们说一说调查中你观察到的同学们的读写姿势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回答:有的同学喜欢趴着写字,有的同学喜欢把腿放在屁股底下读书写字,有的同学斜着身子看书,有的同学握笔太往上或太往下,读书时离书太近……2.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会导致近视,为了避免近视,写字时要做到“三个一”。
正确的书写姿势——“一寸、一拳、一尺”:写字时姿势要端正,两臂要平放到桌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大约一尺。
胸部与桌子的距离为6—8厘米,大约一拳距离。
写字时还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在本子一侧,右手握笔。
握笔时,食指较高,拇指较低,大约一寸距离。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要点,“一寸、一拳、一尺”的含义,并让学生亲身体会。
3.过渡:我们刚才学习了正确的书写姿势,那读书的时候眼睛离书本大约有多远呢?谁来说一说?(学生交流想法,教师梳理要点。
)4.教师讲解要点:第一点:身体坐正肩膀放平。
学生坐一坐,试一试。
第二点:读书、写字时眼睛离书本一尺距离,基本是身体坐端正的距离。
老师再拿尺子告诉学生一尺是多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
第三点:身体和课桌的距离是一拳头。
只要你坐端正了,眼睛和书本的距离保持一尺了,那么,身体离开课桌的距离也基本是一拳了。
大家用自己的小拳头放一放,练一练,感受一下。
5.课件出示儿歌: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正确的读写姿势,但是有些同学觉得记起来有点难,所以老师就把刚才讲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小儿歌,帮助大家纠正错误的读写姿势。
请看:写字姿势要注意,手离笔尖要一寸,胸离桌子一拳头,眼离书本一尺远。
头摆正来肩放平,两腿并拢脚放正。
读写姿势要正确,学好知识身体健。
教师边读儿歌边做示范。
师生共读儿歌做动作。
5.小组比赛:比一比谁的读写姿势最正确规则说明:我们小朋友学会了正确的读写姿势。
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组选一名同学参加“读写姿势我最棒”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