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香甘油酯配方及制作工艺
松香甘油酯的化学结构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松香甘油酯的化学结构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松香甘油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具有多种用途和应用。
它是由松香和甘油经过化学反应合成而成的化合物。
松香是一种天然树脂,常见于松树等针叶树种中,而甘油则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甜味物质,常用作食品添加剂和药物成分。
松香甘油酯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可以在不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在工业上常用作涂料、油墨、胶粘剂和树脂等材料的添加剂,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此外,松香甘油酯还被广泛用于医药行业,如制备药物载体、缓释剂等。
本文将介绍松香甘油酯的化学结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种重要化合物的特性和用途。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松香甘油酯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重点介绍松香甘油酯的化学结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松香甘油酯的未来发展方向,最后陈述一些结束语。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松香甘油酯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1.3 目的目的部分旨在探讨松香甘油酯这一化合物在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和潜在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松香甘油酯的化学结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启发,促进对该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此外,通过了解松香甘油酯的特性和性能,可以为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指导和支持,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本部分旨在全面阐述松香甘油酯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一化合物的机会。
2.正文2.1 松香甘油酯的化学结构松香甘油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如下图所示:plaintextOCH2-C-C-O-CH2-CH-O-CCH3 CH3 CH3 CH3从结构上看,松香甘油酯是由一个甘油分子和多个松香酸分子通过酯键连接而成。
松香生产工艺流程

松香生产工艺流程
松香是一种从松树中提取出来的树胶,广泛用于制作油漆、胶黏剂等。
以下是松香的生产工艺流程。
1. 材料准备:选择成熟的松树作为原料,将松树去皮,切碎成小块。
在松树切碎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松树的原汁液不被流失。
2. 榨汁提取:将切碎的松树放入榨汁机中,通过榨汁机的挤压作用,将松树中的汁液提取出来。
这一步骤是将树脂与松香分离的关键。
3. 精炼过程:将提取出来的原汁液进行过滤和精炼处理,去除杂质和不纯物质。
经过精炼处理后的原汁液质量更纯净,更适合后续加工。
4. 加热蒸馏:将精炼后的原汁液放入蒸馏设备中进行加热处理。
通过加热,原汁液中的挥发性成分会逐渐蒸发,最终得到松香的基础物质。
5. 结晶分离:将加热后的物质冷却,使其逐渐结晶。
结晶后的物质质地坚硬,形成松香固体。
6. 精细加工:将结晶的松香固体进行研磨和提纯,使其质量更加纯净、均匀。
精细加工后的松香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不同规格的包装和销售。
7. 质检和包装:对精细加工后的松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达到国家标准。
符合标准的松香进行包装,通常以塑料袋或桶装为主,以确保产品的保存和运输安全。
8. 销售和应用:将包装完好的松香产品出售给市场,供制作油漆、胶黏剂等行业使用。
松香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化工、医药等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松香的生产工艺流程。
通过以上的几个步骤,从松树到最终的松香产品,需要经过多次加工和精细处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松香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很多行业都有重要的应用,对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松香甘油酯配方及制作工艺

松香甘油酯配方及生产工艺
一、概述
俗名酯胶,是一种多元醇(甘油)和一元酸(松香酸)所反应生成的酯,分子量大,分子结构复杂,具有树脂的特性,涂布后,可形成快干,耐用光亮的漆膜。
二、主要通途
主要用于油漆和造纸工业。
三、生产原理
松香与甘油进行酯化后制得。
四、原材料
原料规格用量(kg原材料/t产品)
松香甘油氧化锌
工业品
工业品(98%)
工业品
1000.0
105.6
0.50
五、工艺流程图
松香
甘油
氧化锌
六、操作工艺
将粉碎成小块的松香全部加入反应釜内,开始加热,将甘油和氧化锌一次全部加入反应釜内。
关闭阀门,继续加热,约在1小时内升至220℃,开动搅拌,如松香未融化,则停止搅拌,如融化,则继续搅拌,并继续在30分钟内升温至270℃,再在2h内缓慢升至290℃。
这一阶段前1h为酯化反应阶段,后1h反应逐渐减慢,当达到290℃后,继续升温,同时打开阀门,以蒸去过剩的水分及甘油、挥发物。
然后再0.5h内升至305℃,取样检验,酸值在20以下,软化点在80℃以上,色泽浅而透明者为合格。
用真空泵减压,将产品抽出,冷却后,包装。
要点:温度的控制,温度控制的速率,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15℃,超过这个温度,产品就会分解,色泽变深至黑色,如果温度过高,可按1/100份的比例加甘油。
酯化脱水冷却成品。
【转】关于松香的一些基本知识二

【转】关于松香的一些基本知识二【转】关于松香的一些基本知识(二)000(二)松脂、松节油、松香的组成与性质1.松脂的组成松脂刚从树脂道流出时,其萜烯含量可达36%。
在与空气接触后,萜烯挥发很快,同时树脂酸呈结晶状析出,松脂本身逐渐浓稠,状如蜜糖。
这种松脂即为送往工厂加工的原料。
从林区送入工厂的松脂,常常含有各种机械混合物,如松针、树皮、木片,昆虫和灰尘等,用下降法采脂所得的松脂平均组成为:马尾松湿地松松香 74-77% 70.5%松节油 18-21% 24%水分 2-4% 5%杂质 0.5%左右 0.5%松脂静置时,树脂酸的结晶从松脂中析出下沉。
上层常呈现一层黄色的液体,它是由液体萜烯和一些难于结晶的物质组成。
上层液体中松节油含量可达50%,其他的物质主要是氧化树脂酸。
如果松脂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松节油逐渐挥发、氧化,并将部分氧转给树脂酸,松脂颜色变黄而干涸,这种松脂通常称为“毛松香”。
毛松香加工时得到的松香、松节油产量和等级都要降低。
由于树种、产地、采脂方法和贮存期不同,松脂中含有萜烯和树脂酸的组成和数量也不相同。
即使同一树种,不同部位(叶、干、根)不同采集方法所得的萜烯和树脂酸的组成和数量也存在着某些差异。
2.松节油的组成与性质(1)松节油的组成(脂松节油)松脂的组成除树脂酸外,另一部分就是萜烯的混合物。
这类混合物称为松节油。
萜烯,一般指通式为(C5H8) n的链状或环状烯烃类物质。
松节油的组成因树种、原料品质、采割及加工方法不同而各异。
我国生产的松节油主要是马尾松松节油,虽然产量丰富,但对松脂中松节油的全馏份分析很少,仅对商品松节油(优油)的组成作了比较详细的研究。
1965年中国科学院中南化学研究所对我国马尾松松节油进行了成分分析,其油样为广东禄步初夏产马尾松松节油。
采脂树龄在12—15年以上,松脂每隔13—14天收集一次,松脂经水蒸汽蒸馏即得优级松节油。
该油为无色液体,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其品质为:比重d300.865,折射率n251.4661,旋光度正[a]19.2-12°57',酸值0.28,皂化值0.4,含羰基0.1%,乙酰化后,皂化值6.5。
松 香 酯 合 成 技 术

松香酯合成技术
松香酯合成技术
松香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涂料、胶粘剂、香料、医药等领域。
现在松香酯合成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研究人员都在致力于其研究。
根据研究者的不同方法,可以将松香酯合成技术分为以下几类。
1.酯化法
酯化法是一种常见的合成松香酯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松香和醇类反应生成酯。
适用于醇类较为简单易得的情况。
酯化法合成的松香酯具有优良的化学性质和天然香气。
2.醇解法
醇解法是通过醇参与反应将松脂酸分解成甲基松香酸甲酯等混合物的方法。
该方法不需要使用催化剂,并且反应条件较为简单,因此被广泛应用。
3.腈化法
腈化法是松香合成的另一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将松香和腈反应来制备松香酯。
这种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产量高、杂质少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大规模生产。
4.其它
此外,还有氰酸酯、偶氮酰、磷酯等方法也可以用于合成松香酯。
这些方法在反应原料、摩尔比等方面有特殊要求,但并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总之,松香酯合成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的关注,更加环保和高效的松香酯合成技术也将不断涌现。
DIY液态松香,自创配方

DIY液态松⾹,⾃创配⽅潜⽔⼤叔终于不潜⽔了。
毕业⼲了半年电⼦⼯程师已经累得半死经过实验,成功制成了⽆挥发液态松⾹——绝对廉价,绝对实⽤就是这瓶东东,看起来和其他⽤⼄醇溶解的松⾹⽆异。
但,其实成分完全不同。
就我个⼈⽽⾔,现在要弄到⽆⽔酒精真不容易,化学药品店坑钱不⽤说,买⼯业品脱⽔⼜相当的⿇烦,折算成本也不低。
⽽且溶解在⼄醇⾥的松⾹溶液,⼈们反映并不好⽤。
⽽这种不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挥发性,以及蒸发冷凝。
⼄醇松⾹溶液的缺点很多。
1,⾸先是亲和性差,因为⼄醇⼀碰到⾼温的烙铁就迅速向周围扩散,使松⾹⽆法聚集在焊点上,同时也吸收烙铁的热量。
因此不适合⽤于实时焊接。
2,⼄醇在蒸发过程中由于吸热,会使溶液温度低于室温,从⽽冷凝⽔蒸⽓到溶液⾥,也就是形成半透明膏状物(乳⾊的形成正是由于混进了⽔分使松⾹从⼄醇中析出)。
这种⽔分混合到松⾹⾥,对敏感电路是很危险的,⽽膏状物焊接过程中⼜会产⽣⼤量⽓泡。
3,难清洗,⼄醇松⾹溶液留在电路板上,蒸发之后还是会留下松⾹,还是要⽤洗板⽔去洗(有害环境)。
综合来说,⼄醇溶解的松⾹只适⽤于浸润元件引脚和接线头去除氧化,⽤在焊点的浸润就不太实⽤了。
—————————————————————————————————————————————————我们看⼀下松⾹的化学性质,可以互溶的有机溶剂,经常被⼈忽略的就是——烷烃(即矿物油)为什么被⼈忽略呢?因为固态松⾹很难被烷烃溶解——相⽐于醇类,酮,和芳⾹烃这种⼀丢进去就溶解的。
没错,要把松⾹块丢进矿物油⾥溶解是很困难的,也许是因为烷烃的化学性质太不活泼(也就只能溶油渍),⽆论你怎么搅拌,都⽆济于事,⼤家不需要尝试了。
注意:⼈们说的难溶解是指固态但是——如果松⾹以液态形式和矿物油混合,你猜会发⽣什么?我所做的实验,并⾮混合在固态的松⾹和矿物油,⽽是在全液态环境下——松⾹的熔点180度,⽽沸点⾼于180度在常温下⼜是液态的矿物油,只有⼀种选择——到这⾥⼤家都明⽩了吧,以前⾼中学化学的时候就觉得有机物就是这么神奇,液态下的有机物,⼏乎都可以完美混溶。
食用松香甘油酯是什么?

食用松香甘油酯是什么?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于市场上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全国各地的相关部门也都陆续展开调查,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
当我们消费者在购买一些熟食的时候,都会发现包装上有食用松香甘油酯这几个字。
那么,食用松香甘油酯到底是什么呢?对身体有危害吗?先是说“松香拔毛危害很大”,因而被明令禁止。
随后又说有了安全的“食用松香”,可以用于拔毛。
鸡、鸭、猪头、猪脚等食物上有许多绒毛,去除起来很麻烦。
如果有一种东西,涂在上面,再撕掉就可以把绒毛去除干净,无疑会大大减轻劳动强度。
这样的东西,可以称为“拔毛剂”。
沥青就可以实现这样的功能。
把鸡鸭或者猪头猪脚放进融化的沥青中,拿出来沥青就会冷却成固体。
因为沥青与毛的结合力远远大于与毛与肉皮的结合力,当把沥青撕下来的时候,肉上的绒毛也就被去除干净了。
不过,沥青是一种工业废料,成分复杂,其中不乏有害物质。
附着在肉皮上的时候,皮上的毛孔扩张,有害物质就可能吸附到肉里了。
再好的功能,如果有安全性的疑虑,也只能忍痛割爱。
所以,沥青拔毛,早就被明令禁止。
而能起到类似作用的松香,也就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常用的松香有两种。
一种是采集松树皮上分泌出来的松脂,然后进行一些提炼和加工,制得的“脂松香”。
在中国,脂松香在松香中占了多数。
还有一种方式是把老松树的树桩砍成碎片,用溶剂萃取松脂,再进行分离、精炼,最后得到“木松香”。
美国,木松香占的比例更大。
松香是来自于松树的“天然产物”,其中主要是各种有机酸,经过精炼的松香中能够占到90%。
剩下的10%是中性成分,包括许多有机酸发生酯化反应后的产物。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松香也被当作药材使用。
这样,“天然产物”加上“传统中药”,就足以让很多人相信松香拔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松香也是组成复杂的混合物,其中同样含有有害成分,比如铅等重金属。
此外,其成分复杂而不可控,用于拔毛时反复加热、重复使用,是否会生成有害物质也未然可知。
与沥青相比,“松香拔毛”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松香甘油酯 标准

松香甘油酯标准
松香甘油酯,英文名glycerol ester of rosin,别名为酯胶、氢化酯胶和甘油三松香酸酯。
在食品工业中可作为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用香料、加工助剂等。
关于松香甘油酯的标准,我国有如下两个标准:
1. GB 10287-88: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
该标准规定了松香甘油酯的质量要求,如外观、酸值、酯值、水分、旋光度等。
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松香甘油酯的检测方法。
2. GB 2760-8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松香甘油酯在食品中的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
在使用松香甘油酯时,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使用,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香甘油酯配方及生产工艺
一、概述
俗名酯胶,是一种多元醇(甘油)和一元酸(松香酸)所反应生成的酯,分子量大,分子结构复杂,具有树脂的特性,涂布后,可形成快干,耐用光亮的漆膜。
二、主要通途
主要用于油漆和造纸工业。
三、生产原理
松香与甘油进行酯化后制得。
四、原材料
五、工艺流程图
松香
甘油
氧化锌
六、操作工艺
将粉碎成小块的松香全部加入反应釜内,
开始加热,将甘油和氧化锌一次全部加入反应釜内。
关闭阀门,继续加热,约在1小时内升至220℃,开动搅拌,如松香未融化,则停止搅拌,如融化,则继续搅拌,并继续在30分钟内升温至270℃,再在2h 内缓慢升至290℃。
这一阶段前1h 为酯化反应阶段,后1h 反应逐渐减慢,当达到290℃后,继续升温,同时打开阀门,以蒸去过剩的水分及甘油、挥发物。
然后再0.5h 内升至305℃,取样检验,酸值在20以下,软化点在80℃以上,色泽浅而透明者为合格。
用真空泵减压,将产品抽出,冷却后,包装。
要点:温度的控制,温度控制的速率,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15℃,超过这个温度,产品就会分解,色泽变深至黑色,如果温度过高,可按1/100份的比例加甘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