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松香甘油酯合成过程中酯化率的测定(修改1)

聚合松香甘油酯合成过程中酯化率的测定(修改1)
聚合松香甘油酯合成过程中酯化率的测定(修改1)

聚合松香甘油酯合成过程中酯化率的测定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化学本科(S)

20070701xx xxxxx 指导老师:xxxxx

摘要:本文以聚合松香和甘油为原料,以ZnO为催化剂合成聚合松香甘油酯,对聚合松香的酸值和酯化后聚合松香多元醇酯的酸值测定进行研究。探讨了催化剂用量、甘油用量、反应温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通过测定聚合松香甘油酯的酸值,进而计算酯化率,得到了合成聚合松香多元醇酯的适宜条件。对于聚合松香甘油酯,在催化剂用量为0.15g(即聚合松香用量的0.3%)和甘油用量为4.8mL的条件下,酯化率最高。

关键词:聚合松香甘油聚合松香甘油酯酯化率合成

1 引言

1.1 聚合松香概况

聚合松香是松香重要的改性产品之一,既可直接应用,又可进一步与多元醇反应酯化合成为聚合松香酯。与松香相比,聚合松香酯具有更耐氧化、热稳定性更好、内聚力更高,与更多溶剂存在广泛的相溶性,还具有高软化点,低酸值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造纸、涂料、油墨、日用化工、食品、粘胶剂、橡胶、油田及电气等行业。聚合松香的开发和利用,对增强我国的松香深加工能力,提高松香产品的附加值以及稳定松香原料价格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我国聚合香产品质量尚不能与国外优质产品相比,存在着成本高、产率低、色泽深、Zn2+ 含量高等问题限制了其深加工品的利用和出口创汇,仍需要攻关解决。聚合松香的制备一般采催工艺,催化剂有H2SO4、ZnCl2、AlCl3、BF3等[1~6],但现有工艺存在着二聚体的含量低( 30 % ~65% ) 化点低(110 ℃~150 ℃)和产品收率低(60 %~80 % )等缺陷。聚合松香中二聚体的含量测定,主要采用色谱法,并假定松香中树脂酸和二聚体的校正因子同,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进行定量计算。事实上,检测器对同系物的响应值是与同系物的碳原子数有关的二聚体分子的碳原子数比树脂酸的多一倍,如果假定这两种物质的校正因子相同,将会在定量计算时产生较大的误差。为了提高聚合松香的质量和更准确地测定聚合松香中二聚体的含量,有人研究采用GC-MS测定树脂酸与二聚体的相对校正因子,用GC分析聚合松香中二聚体的含量。通过改进聚合松香合成条件,大幅度改善了二聚体的含量、产品的软化点和酸值等质量指标。

1.2聚合松香甘油酯

松香是我国优势资源,年产50 万t ,占世界产量的40 %以上,年出口35 万t ,占世界贸易的60 %以上。聚合松香多元酯是其中的重要深加工产品之一,由于它具有良好的耐氧性,热稳定好,内聚力更高等特性,具有适宜的溶液粘度和广泛的相溶性、溶解性等特性,部分树脂还具有高软化点的特点。聚合松香多元醇酯广泛用于油墨、胶粘剂及涂料等行业。从市场来看,产品的色泽越浅,软化点越高,产品的价格就越高。在20 世纪末,我国高等级公路的高速发展,传统使用的溶剂型马路线漆已经基本上被热熔性马路线漆所取代。而热熔性马路线漆所用树脂便是浅色松香酯,而树脂在马路线漆中占50 %左右。可见,在交通领域,浅色松香酯使用量也十分可观。

本文以聚合松香为原料,开展聚合松香甘油酯的合成技术研究,通过考察原料、通氮气时间、反应温度、升温方式、甘油的用量、加多元醇方式、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寻找低成本制备色泽浅、软化点高的聚合松香甘油酯的方法,以便对产品质量,产率提高等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1.2.1聚合甘油酯的性质

聚合松香甘油酯具有耐氧化、热稳定性好、高内聚力、适宜的溶液粘度和广泛的相容性、溶解性等特性,部分聚合松香多元酯还具有高软化点的特点。

1.2.2聚合松香甘油酯的用途

聚合松香甘油酯具有比聚合松香更耐氧化、热稳定性更好、内聚力更高,适宜更多的溶剂粘度和广泛的相溶性、溶解性等特性,还具有更高软化点,更低的酸值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胶粘剂、接着剂、双面胶带、溶剂型胶水、书本装订版、色装、胶布、烯烃胶布、牛皮纸卡胶布、胶带标签、木工胶、压敏胶、热溶胶、密封胶、油漆和油墨及其它聚合物改质剂等方面。

1.3 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石油等一次性资源的渐渐枯竭,对松香及松香再加工产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利用松香这种可再生资源来代替一部分一次性资源成为研究的热点。全世界松香年总产量为110-120万t,其中脂松香约为80万t。中国是世界上第一脂松香生产大国,松香年产量约50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而且松香是我国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年出口量已达35万t,年创汇1.7亿美元以上,占世界松香贸易的50%以上[7]。

但目前我国松香生产存在着“二少三低”的现象[8],即产品深加工量少产品品种少,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和经济效益低。这与我国这个“松香大国”很不相称。我国松香深加工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发展缓慢,产品层次低下的现象得不到改变原因虽多,但生产工艺水平落后,而导致产品质量不高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发展中国松香这一优势产业,关键在于努力发展深加工产品,聚合松香和用聚合松香与醇类酯化制成的树脂是松香的一大类主要深加工产品,由于其抗氧化性好、软化点高、固化快、粘性大等特点,它们广泛用于油墨、粘胶剂及涂料等行业,特别是在高级油墨,如彩色打印油墨、激光打印油墨、复印油墨等用作粘结料,其性能优于其它树脂,国外在此领域的专利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聚合松香的开发和利用,对增强我区的松香深加工能力,提高松香产品的附加值以及稳定松香原料价格,促进松香工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拓宽松香应用途径的各种方法中,酯化改性是最基本和最重要手段之一,其改性产品松香酯不但酸值降低,稳定性得到改善,而且增强了耐酸、耐碱的能力,目前各种松香酯产品占松香改性产品的60%以上,具有广泛的化工应用。但原松香的酯化改性产物分子中仍存在共扼双键,为了同时克服羧基和双键所带来的产品的缺陷,松香经改性再酯化更为理想[9],即先将松香改性为氢化松香、歧化松香、马来松香、聚合松香等再进行酯化改性。

改性后的聚会松香酯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酸值。从目前文献来看,酯化产物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产物的酸值逐渐降低。因此,本实验采用聚合松香和甘油为原料,进行聚合松香酯合成反应,并通过测定其酸值大小,得出酯化反应的酯化率。再进行分析、对比,为聚合松香催化酯化反应过程找出最佳条件。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及主要仪器设备

实验所用药品及主要仪器设备见表2-1和表2-2。

表2-1 实验药品

Table 2-1 chemical reagents of experiment

主要药品规格规格/生产厂家

聚合松香B-140 新洲(武平)林化有限公司

丙三醇(甘油)分析纯广东光平化学厂有限公司

氧化锌分析纯广东汕头西陇化工厂

甲苯分析纯福建三明市三圆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丙酮分析纯广东汕头西陇化工厂

无水乙醇分析纯福建三明市三圆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邻苯二甲酸氢钾分析纯广东汕头西陇化工厂

氢氧化钾化学纯福建三明市三圆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硅胶化学纯广东汕头西陇化工厂

酚酞分析纯广东汕头西陇化工厂

表2-2 实验主要仪器

Table 2-2 equipment of experiment

主要仪器生产厂家

双层铁片电炉上海武定电器厂丹阳分厂

变压电炉德力西集团电气有限公司

SHB-3循环水多用真空泵郑州杜甫仪器厂

电子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上海光正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机械搅拌器常州华普达教学仪器有限公司

氮气瓶-

斜三颈烧瓶250mL

量筒10mL、50mL、500mL

温度计300℃

分水器-

球形冷凝管-

二管接头-

DZF-O真空干燥箱上海博泰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两用滴定管50mL

移液管25mL

容量瓶250mL、1000mL

试剂瓶500mL

锥形瓶250mL

干燥箱-

带胶头滴管的试剂瓶 - 铁架台 - 研钵 - 抽滤瓶

-

2.2反应的原理和化学方程式

聚合松香甘油酯反应原理是聚合松香的羧基和甘油的多羟基结合并脱水,生成酯化物,,因此,反应需在高温下进行,并需要催化剂的催化才能进行。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是一可逆反应,为了使反应有利于酯化反应方向,反应过程需要除水。实验以ZnO 为催化剂。

反应式:

2.3 实验工艺流程图

聚合松香与甘油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制得聚合松香甘油酯,其加热催化合成工艺流程图如图2-1所示。

图2-1聚合松香与多元醇酯化反应流程示意图

Fig. 2-1 The flow diagram of the reaction

2.4 实验装置图

采用熔融法进行聚合松香与多元醇的酯化反应,实验装置如图 2-2

聚合松香 熔融 酯化 聚合松香酯 溶液

冷却

聚合松香酯

催化剂 多元醇

图2-2 聚合松香和丙三醇进行酯化反应的装置图

2.5 实验步骤

(1)把原料聚合松香经研钵研碎后投入安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分水器和保护气导管的三颈烧瓶中,分水器上接冷凝管。

(2)通入氮气保护,用电炉开始加热,缓慢熔解原料聚合松香,待聚合松香完全熔解。

(3)温度到达180℃时,按确定的比例加入催化剂氧化锌,并立刻滴加多元醇。多元醇加完毕后,在10~15min内升温至要求的反应温度,控制恒温并开始计时。

(4)在达到设定的时间提前15分钟,开始用循环水泵抽气,当反应达设定的时间时停止实验,并出料。

2.6产品分析

2.6.1 酸值的测定

1. 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配制(参照GB 601-77)

在电子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2.8054g分析纯氢氧化钾,用少量不含CO2的水溶解,倒入准备好的容量瓶内,用95%乙醇稀释至1000mL,小心摇匀,静置。本实验采用如下邻苯二甲酸氢钾法进行标定:(l)方法

以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与欲标定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进行中和反应,以酚酞为指示剂,当溶液呈粉红色时为终点。

(2)试剂

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使用前于烘箱中在1051~10℃干燥3~4 h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

酚酞指示剂:称取0.5g酚酞,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l00mL。

(3)标定步骤

准确称取0.2g左右邻苯二甲酸氢钾,置于250 mL锥形瓶内,加50 mL沸腾的水溶液,继续加热至沸,加2滴酚酞指示剂,立即用待标定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溶液呈粉红色时为终点。同时作空白试验。

(4)计算

式中C(KOH)—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m—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V—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用量,mL;

V o —空白试验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用量,mL。

2.酸值测定方法

称取研磨好的样品约0.3g(准确至.0.0001g)于250 mL锥形瓶中,用移液管吸取甲苯-乙醇混合溶剂(体积比2:1)25 mL溶解(必要时可微微加热,使样品全部溶解后冷至室温),加酚酞指示剂3~4滴,然后用已标定好的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不褪为止。作三次平行试验,试验结果允许相差0.2,取算术平均值表示,报告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用相应的混合溶剂进行空白试验,记下消耗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3. 酸值结果的表示和计算

按下式计算酸值A V (mgKOH/g):

A v

(V1-V2)M

W

=56.1×

式中A V—试样的酸值

V1 —滴定时试样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 —滴定时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mol/L;;

W—试样的重量,g。

2.6.2. 酯化率的计算

通过测定产物的酸值来计算产物的酷化率,计算公式如下:

3 结果与讨论:

聚合松香酯产品合格与否主要是用酸值和酯化率的大小来衡量的,其酸值越小,表明酯化率越高,产品质量越好。聚合松香酯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其酸值的因素有很多,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

3.1 实验结果

本实验是在原料聚合松香(通过4.2.5的方法测其酸值为141.2mgKOH/g)为50.0g,反应时间为6 h,催化剂为氧化锌,反应温度为240~280℃的条件下,改变催化剂的用量(即分别为聚合松香用量的0.2%、0.3%、0.4%)和丙三醇的用量(分别为5.0g、6.0g 、7.0g),通过酸值和酯化率的计算公式得出聚合松香酯的酸值和酯化率。实验结果详见表5-1

表3-1 聚合松香甘油酯合成的实验结果

试验序号甘油量mL 催化剂量g 酸值mgKOH/g 酯化率%

1 4.0 0.11 68.13 51.75

2 4.8 0.10 37.82 73.21

3 5.6 0.11 76.60 45.75

4 4.0 0.1

5 38.07 73.30

5 4.8 0.15 26.41 81.29

6 5.6 0.15 57.54 59.25

7 4.0 0.20 32.11 77.26

8 4.8 0.20 44.44 68.53

9 5.6 0.20 76.27 45.98

3.2 丙三醇的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由于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易进行完全。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要提高酯化率,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增加反应物浓度。

表3-2甘油的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实验序号甘油量mL 酯化率(%)

1 4.0 73.30

2 4.8 81.29

3 5.6 59.25

本反应采用加入过量的丙三醇(甘油),由表3-2可知,总体上,随着甘油用量的增加,产物酸值会逐渐降低,说明加入过量的甘油有利于聚合松香酯化反应的进行,从而使酯化率升高。由于增加甘油用量使得聚合松香与甘油在反应过程中有更多的接触机会,从而有利于聚合松香的酯化反应。但当甘油加入量过多时,酸值有较大回升。这说明甘油用量过多,不利于聚合松香的酯化反应,这是由于当甘油用量过多,相当于降低了聚合松香的浓度,不利主反应的进行,另外甘油上的羟基被氧化成羧基的副反应速率也有所增加从而引起酸值的回升,使酯化率降低。

3.8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5.8

5560

65

70

75

80

85

酯化率(%)

丙三醇的用量(ml)

B

图3-1 丙三醇的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由图3-1可以看出,在甘油用量为4.0 mL 时,酯化率数值比较低,反应不够完全;当甘油用量增大至4.8 mL 时酯化率达到最大值。但随着甘油用量继续增大至5.6 mL 时,酯化率不仅不随着多元醇的用量的增加酯化率升高反而降低了酯化率。因此,多元醇的用量为4.8mL 最为适宜,酯化率最佳。

3.3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表3-2 催剂用量对聚合松香多元醇酯的影响

实验序号

催化剂用量(%)

酯化率(%) 产品外观 1 0.2 73.23 棕褐色半透明 2 0.3 81.29 浅褐色半透明 3

0.4

68.53

深褐色半透明

注:化剂的用量为聚合松香质量的(0.2% 、0.3%.0.4%),甘油用量体积相同,反应时间为6 h 。 由表3-2可知,催化剂的用量为0.3%时,得到的聚合松香甘油酯的性能是最好的,其酯化率最佳。

但是聚合松香甘油酯的酯化率并不是随着催化剂的增加而无限升高,而是随着催化剂量的继续增加,产物的酯化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产物的色泽也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加深。这可能是因为增加催化剂的用量在增大反应速度的同时也会导致产物副反应程度加大,一些副反应(如脱羧反应)对羧基消耗得比较严重,降低了反应物中羧基的比例,使得聚合松香甘油酯的酯化下降、色泽加深。因此0.3%的催化剂用量被确定为酯化率最佳值。

3.4 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

温度参数是浅色树脂正常生产的重要保证。聚合松香甘油酯在生产过程是一个醇与酸反应生成酯的过程,度升高,反应加快,缩短反应时间,但温度超过280 ℃以后,聚合松香自身的分解反应开始明显,不仅造成收率下降,而且对聚合松香多元醇酯的品质有不良影响。温太高、多元醇挥发严重,影响聚合松香多元醇酯的酸价,甚至反应无法进行。再有温度太高时,聚合松香多元醇酯被氧化的速率大大加快,使得它的颜色达不到要求。但当反应温度过低反应速度慢,操作时间过长,生产费用增加,同样也会对树脂颜色及其它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在生产过程中,升温过程也是影响生产工艺的因素。一般而言,升

温过程要求愈快愈好,但当加完多元醇,温度升210 ℃以后,适当控制温度上升速度,将反应稳定温度控制在240℃~260℃,既保证反应顺利进行,又尽可能减少多元醇损失,提高产率。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考察丙三醇的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聚合松香甘油酯酯化率的影响,寻找低成本制备色泽浅、软化点高的聚合松香甘油酯酯化率的最佳方法。得出以下结论:

1. 升温过程要求愈快愈好,但当加完丙三醇,温度升210 ℃以后,适当控制温度上升速度,将反应稳定温度控制在240℃~260℃,既保证反应顺利进行,又尽可能减少丙三醇损失,提高酯化率。

2. 催化剂的用量为0.3%时,得到的聚合松香甘油酯的酯化率较好。

3. 在丙三醇用量为

4.8 mLl时,酯化率最高。

参考文献

[1] 杨如春,曾祥元. 氯仿- 硫酸法聚合松香生产工艺[J]. 林产化工通讯, 1995, 29 (1): 15 ~19.

[2] 粟子安,韩康. 树脂酸聚合反应过程的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 1985, 5 (3): 1~22.

[3] 贺近恪,李启基. 林产化学工业全书第2卷[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0. 1273.

[4] 蒋家俊,叶恺荣,冯克,等. 松香树脂酸的氯化氢2氯化锌的催化异构2二聚[J]. 林产化学与工业, 1989, 2:

17~27.

[5] 钟志君,黎彦才,朱红斌,等. 硫酸2氯化锌法聚合松香的研制[J]. 林产化工通讯, 1997, 31 (4) : 3~6.

[6] Robert C P, Carlisle H B. Method of polymerizing rosin and p roductmade thereby [P]. U S Pat, 2 247 399.

1938 ~09 - 28.

[7] 叶德胜,张玉华. 松香工业的现状、应用和发展[J]. 江西化工,2003,3: 65~66

[8] 刘祖法. 广西松香松节油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林产化工通讯,1996,30(4): 34~39

[9] 贺近烙,李启基. 林产化学工业全书(第二卷)[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12:68~269,1290,1098~1099

Polymerization process of rosin esterification rate synthetic

crosslinker

College of Chemistry Mchem Science, Longyan University

2007070148 zhuang dong-xian Instructor WU Lin-hua

Abstract:based on polymerization rosin and glycerol to ZnO catalyst synthesis polymerization rosin for crosslinker, on polymerization rosin acid value and rosin esterification post-polymerization polyols ester of acid value determination for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catalyst dosage, glycerin dosage, reaction temperature, reaction to affect the results of rosin through measuring and discuss polymerization polyols esters of acid value, and then calculating esterification rate, obtained the synthetic waxes rosin polyols ester best conditions. For polymerization rosin in catalyst for crosslinker 0.1508 g (namely polymerization rosin dosage of 0.3%) and glycerin dosage is 4.8 m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sterification rate best.

Key words : rosin esterification rate synthetic ester of polymerization

焰色反应实验改进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焰色反应实验改进研究 作者:张蕾, 刘芳 作者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205 刊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10,27(2) 参考文献(13条) 1.杨玉峰;白玫梅焰色反应实验的改进 1998(10) 2.朱兵金属焰色反应新技术 1990(06) 3.周永文焰色反应实验的改进 2000(01) 4.Dragojlovit V Flame tests using improvised alcohol bumers 1999(07) 5.詹汉英焰色反应的新方法 2001(8-9) 6.李生英;白林无机化学实验 2000 7.郭银荣焰色反应实验的新方法[期刊论文]-化学教学 2003(11) 8.Bamer Z.K Alternative.flame test procedures 1991(02) 9.白洪海"焰色反应"实验的改进[期刊论文]-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5(04) 10.李莺焰色反应实验改进[期刊论文]-卫生职业教育 2007(04) 11.Kristin A Johnson;Rodney Schreiner.A.Dramatic Flame Test Demonstration 2001(05) 12.马宏佳具有观赏性的焰色反应演示实验 2004(03) 13.岳晓明焰色反应小史及其局限性[期刊论文]-化学教育 2003(03)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3218240996.html,/Periodical_pxyyj-hbjyxyxb201002015.aspx

酯化力的测定

酯化力的测定方法 (整理后的方法) 1 原理 酯化酶是脂肪酶和酯酶的统称,它与短碳链香酯的生物合成有关。酯化过程是一个可逆反应,酯酶既能产酯,也能使酯分解殆尽。因此,对大曲而言,酯化能力和酯分解能力的测定同样重要,以己酸乙酯计,酯化力是1g 干曲在30-32℃反应100h 所产生的的己酸乙酯的mg 数。 2 试剂和溶液 2.1 20%乙醇溶液 2.2 1%己酸的20%乙醇溶液 准确吸取1ml 己酸(AR 级)于100ml 容量瓶中,用20%乙醇稀释至刻度。 2.3 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称取4.2g 氢氧化钠用煮沸冷却的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 标定:准确称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邻苯二甲酸氢钾0.4-0.5g (精确至0.0002g ),放入250ml 三角瓶中,加入50ml 蒸馏水,溶解后加入两滴1%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 不退色,记下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根据公式计算其浓度。 2.4 1%酚酞指示剂 称取1.0g 酚酞溶解于100ml95%乙醇中。 3 测定方法 3.1 气相色谱法 (1) 酯化液制备 取100ml1%己酸乙醇溶液于250ml 蒸馏烧瓶中,加入相当于5g 干曲的曲量(曲粉量=% 1001005水分-?g ),在30-32℃保温酯化100h 。然后加水50ml,加热蒸馏,接受馏出液100ml 。 (2) 吸取馏出液适量,气相色谱测定。 3.2 传统滴定法 (1) 取100ml 1%己酸乙醇溶液于250ml 蒸馏烧瓶中,加入相当于5g 干曲的曲量(曲 粉量=% 1001005水分-?g ),加盖摇匀后,放置10分钟初测。 (3) 初测 吸取上述放置的上清液1ml 于250ml 三角瓶中,加入20ml 蒸馏水,2 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 不退色,记下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V1。 (4) 酯化 将上述已吸取了上清液的蒸馏瓶,用防水纸包好,在30-32℃保温酯 化100h 。 (5) 滴定 吸取酯化液1ml 于250ml 三角瓶中,加入20ml 蒸馏水,2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 不退色,记下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V2。 (6)计算 酯化力(mg/g.100h )=()5 10010014421???-?v v N 式中,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1-----酯化初始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水性马林酸改性松香树脂说明书

水性马林酸改性松香树脂说明书 马林(来)酸改性松香树脂(maleic resin )又名失水苹果酸树脂、顺丁烯二酸酐松香树脂、马林酸树脂,是由天然松香和多元醇(如甘油、季戊四醇)与顺丁烯二酸酐加成反应后再以多元醇酯化而制得的一种缩聚型二元酸树脂,产品呈不规则透明不规则颗粒状固体。松香与马林酸是狄尔斯-阿尔德(Diels -Alder )加成反应,即一个克分子松香与一个克分子顺丁烯二酸酐反应,生成一个克分子顺丁烯二酸酐松香。马林酸松香树脂具颜色浅、软化点高、溶解性好、溶剂释放性快、干性好、光泽高、保光保色性好、不易泛黄、热稳定性好及附着力强等优点,易溶于醇类(异丙醇、乙二醇、乙醇)溶剂,可用作硝酸纤维和聚酰胺树脂的改性剂,用于水性、醇溶性油墨(凹版油墨、凸版油墨、上光油)、水可洗铅印墨、磁漆、硝基纤维素漆、助焊剂等。 一、技术指标: 二、包装规格: 净重25kg/包或500kg/包纸塑复合袋包装。 三、贮存条件: 储存于阴凉、干燥的条件下,防水、防火。尽量在半年内用完。 编号和品名 色泽(Fe-Co ) 外观 酸值(mgKOH/g ) 软化点 (环球法,℃) 产品特点及用途 4121水性马林 酸松香树脂 ≤9 透明颗粒 115-125 100-120 水可溶、高光泽,用于水性油墨、水性木器涂料、凹印油墨。 4122水性马林 酸松香树脂 ≤9 透明颗粒 190-210 155-170 水可溶、高光泽、高硬度、高耐候性,用于水性油墨、 水性光油。 4125水性马林酸松香树脂 ≤7 透明颗粒 155-175 145-160 水可溶、高光泽、高硬度、 高耐受性,用于水性油墨、 水性光油、线路板油墨、 复膜胶。

酯化反应实验绿色化改进的研究

晋中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酯化反应实验绿色化 改进的研究 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 姓名邢美玲 学号1009111141 学习年限 2010年9月至2014年7月 指导教师张爱华副教授 申请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2014年5月26日

酯化反应实验绿色化改进的研究 学生姓名:邢美玲 指导教师:张爱华 摘 要: 酯化反应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中重要的实验之一,主要是通过研究典型的乙酸乙酯的合成,从实验装置和催化剂两方面进行研究改进,从而达到绿色化改进的目的。传统的实验以浓硫酸为催化剂,酯化率较低,改进后的实验以322O Al SnO 为催化剂,以硫酸镁为吸水剂合成乙酸乙酯,提高了反应产率。从传统装置改为微小的仪器装置,可以有效的实现绿色化的实验理念,同时也可以激发我们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绿色化学的意识。 关键词:酯化反应 乙酸乙酯 绿色化改进

The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experiment greening research Author’s Name:Xing Meiling Tutor: Zhang Aihua ABSTRACT:the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experi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experiment in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synthesis of ethyl acetate, typical from two aspects of experimental apparatus and catalyst study improved,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greening to improve. traditional experiments with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as catalyst, the esterification rate is low, the improved experiment to tin oxide and aluminum oxide as catalyst, synthesis of ethyl acetate, magnesium sulfate as SAP, improve the reaction yield, and, from the traditional device, into a small instrument device,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greening, the experimental idea,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n inspire our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consciousness of green chemistry. KEYWORDS:the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ethyl acetate greening to improve

高中化学:焰色反应实验技巧

高中化学:焰色反应实验技巧 (一). 钠离子: 钠的焰色反应本应不难做,但实际做起来最麻烦。因为钠的焰色为黄色,而酒精灯的火焰因灯头灯芯不干净、酒精不纯而使火焰大多呈黄色。即使是近乎无色(浅淡蓝色)的火焰,一根新的铁丝(或镍丝、铂丝)放在外焰上灼烧,开始时火焰也是黄色的,很难说明焰色是钠离子的还是原来酒精灯的焰色。要明显看到钠的黄色火焰,可用如下方法。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用镊子取一小团棉花(脱脂棉,下同)吸少许酒精(95%乙醇,下同),把棉花上的酒精挤干,用该棉花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研细),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 ①取一条细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再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黄色火焰 ②用该端铁丝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 ③点燃一盏新的酒精灯(灯头灯芯干净、酒精纯) ④把沾有钠盐粉末的铁丝放在外焰尖上灼烧,这时外焰尖上有一个小的黄色火焰,那就是钠焰。以上做法教师演示实验较易做到,但学生实验因大多数酒精灯都不干净而很难看到焰尖,可改为以下做法:沾有钠盐的铁丝放在外焰中任一有蓝色火焰的部位灼烧,黄色火焰覆盖蓝色火焰,就可认为黄色火焰就是钠焰。 (二). 钾离子: ⑴方法一(烧杯-酒精法): 取一小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充分研细)放在一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5~6滴酒精,点燃,可看到明显的浅紫色火焰,如果隔一钴玻璃片观察,则更明显看到紫色火焰。 ⑵方法二(蒸发皿-?酒精法): 取一药匙无水碳酸钠粉末放在一个小发皿内,加入1毫升酒精,点燃,燃烧时用玻棒不断搅动,可看到紫色火焰,透过钴玻璃片观察效果更好,到酒精快烧

完时现象更明显。 ⑶方法三(铁丝-棉花-水法): 取少许碳酸钠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再取一条小铁丝,一端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沾一点水,又把水挤干,把棉花沾满上述糊状碳酸钠,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钴玻璃片可看到明显的紫色火焰。 ⑷方法四(铁丝法): 同钠的方法二中的学生实验方法。该法效果不如方法一、二、三,但接近课本的做法。 观察钾的焰色时,室内光线不要太强,否则浅紫色的钾焰不明显。 (三). 锂离子: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 用镊子取一团棉花,吸饱酒精,又把酒精挤干,把棉花沾满Li2CO3粉末,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跟钠的方法二相同。 (四). 钙离子: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同钠的方法一。 ⑵方法二(烧杯-酒精法): 取一药匙研细的无水氯化钙粉末(要吸少量水,如果的确一点水也没有,则让其在空气吸一会儿潮)放在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7~8滴酒精,点燃。 ⑶方法三(药匙法):用不锈钢药匙盛少许无水氯化钙(同上)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五). 锶离子: 方法一、二:同碳酸锂的方法一、二。 (六). 钡离子:

聚合松香甘油酯合成过程中酯化率的测定(修改1)

聚合松香甘油酯合成过程中酯化率的测定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化学本科(S) 20070701xx xxxxx 指导老师:xxxxx 摘要:本文以聚合松香和甘油为原料,以ZnO为催化剂合成聚合松香甘油酯,对聚合松香的酸值和酯化后聚合松香多元醇酯的酸值测定进行研究。探讨了催化剂用量、甘油用量、反应温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通过测定聚合松香甘油酯的酸值,进而计算酯化率,得到了合成聚合松香多元醇酯的适宜条件。对于聚合松香甘油酯,在催化剂用量为0.15g(即聚合松香用量的0.3%)和甘油用量为4.8mL的条件下,酯化率最高。 关键词:聚合松香甘油聚合松香甘油酯酯化率合成 1 引言 1.1 聚合松香概况 聚合松香是松香重要的改性产品之一,既可直接应用,又可进一步与多元醇反应酯化合成为聚合松香酯。与松香相比,聚合松香酯具有更耐氧化、热稳定性更好、内聚力更高,与更多溶剂存在广泛的相溶性,还具有高软化点,低酸值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造纸、涂料、油墨、日用化工、食品、粘胶剂、橡胶、油田及电气等行业。聚合松香的开发和利用,对增强我国的松香深加工能力,提高松香产品的附加值以及稳定松香原料价格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我国聚合香产品质量尚不能与国外优质产品相比,存在着成本高、产率低、色泽深、Zn2+ 含量高等问题限制了其深加工品的利用和出口创汇,仍需要攻关解决。聚合松香的制备一般采催工艺,催化剂有H2SO4、ZnCl2、AlCl3、BF3等[1~6],但现有工艺存在着二聚体的含量低( 30 % ~65% ) 化点低(110 ℃~150 ℃)和产品收率低(60 %~80 % )等缺陷。聚合松香中二聚体的含量测定,主要采用色谱法,并假定松香中树脂酸和二聚体的校正因子同,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进行定量计算。事实上,检测器对同系物的响应值是与同系物的碳原子数有关的二聚体分子的碳原子数比树脂酸的多一倍,如果假定这两种物质的校正因子相同,将会在定量计算时产生较大的误差。为了提高聚合松香的质量和更准确地测定聚合松香中二聚体的含量,有人研究采用GC-MS测定树脂酸与二聚体的相对校正因子,用GC分析聚合松香中二聚体的含量。通过改进聚合松香合成条件,大幅度改善了二聚体的含量、产品的软化点和酸值等质量指标。 1.2聚合松香甘油酯 松香是我国优势资源,年产50 万t ,占世界产量的40 %以上,年出口35 万t ,占世界贸易的60 %以上。聚合松香多元酯是其中的重要深加工产品之一,由于它具有良好的耐氧性,热稳定好,内聚力更高等特性,具有适宜的溶液粘度和广泛的相溶性、溶解性等特性,部分树脂还具有高软化点的特点。聚合松香多元醇酯广泛用于油墨、胶粘剂及涂料等行业。从市场来看,产品的色泽越浅,软化点越高,产品的价格就越高。在20 世纪末,我国高等级公路的高速发展,传统使用的溶剂型马路线漆已经基本上被热熔性马路线漆所取代。而热熔性马路线漆所用树脂便是浅色松香酯,而树脂在马路线漆中占50 %左右。可见,在交通领域,浅色松香酯使用量也十分可观。

红曲霉培养条件对酯化力影响的研究

酿酒科技2009年第1期(总第175期)?LIQUOR—MAKINGSCIENCE&TECHNOLOGY2009No.1(T01.175) 红曲霉培养条件对酯化力影响的研究 彭熙敏1,黄著1,刘超兰1,韩瑞枝1,周荣清1’2 f1.四jl{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西ji{成都610065;2.四j;l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西j11成都610065) 摘要:以A13、As3.554和As3.972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其培养参教米坯的初始水分、培养时间及以葡萄糖和蔗 糖为速效碳源及添加量对底物己酸和乙醇转化为脂肪酸酯的酯化力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袁明,蒸米坯的初始水 分、培养时间对其酯化力均有显著的影响,其最适水分为50%,培养时间为24d,葡萄糖可作为其培养初期的速效 碳源。添加量视其菌株性能而存在一定差异。HS—SPME耦联GC—MS剖析不同红曲菌株制成的曲粉所催化得到的 产物组分表明,其主要产物与总酯化力之间存在相关性,其酯化物的种类取决于菌株的特性。 关键词:微生物;红曲霉;培养条件;酯亿力 中图分类号:093—3;TS261.1;TQ9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286(2009)01—0017-04 StudyOiltheEffectsofMonascusCultureConditions011the EsterifyingCapacityofFattyAcidEster PENGXi—minl,HUANGZhul,LIUChao-lanl,HANRui—zhilandZHOURong-qingL2(1.Textile&FoodScienceCollegeofSichu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5;2.StateLabofTanning&Cleaning TechniquesofSichuan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65,China) Abstract;ThreedifferentstrainsofMonascusspincludingA13,As3。554andAs3.972weremedtoinvestigatetheeffectsoftheirculturecondi—fions(initialmoisturecontentofsteamedrice,culturetime,andadditionlevelofglucoseandsucroseusedasrapidly-efficientcarbonsource)ontheesterifyingcapacityoffattyacidester(convenedbyethanolandhexanoicacid).Theexpefimenmlresultsshowedthattheinitialmoisturecontentofsteamedrice(50%moisturecontentthebest)andculturetime(24dculturethebest)hadremarkableeffectsontheestedfyingcapaci—tyoffattyacidester,andtheadditionlevelofglucose(usedasrapidly—efficientcarbonsourceinearlycultureperiod)wasdependentontheprop-ertiesofMonascusstrains.Theanalysisofthecatalyzedproductsbystarterpowder(madebydifferentMonascusstrains)byHS—SPMEcoupledwithGC-MSindicatedthatthemaincatalyzedproductswerecorrelativewimtheesterifyingcapacityandthevarietiesofesterifyingproductsde—pendeduponthepropertiesofMonascusstrains. Keywords:microbes;Monascus;cultureconditions;esterifyingcapacity 红曲霉属于同宗配合的子囊菌类真菌。形态为不规则的分支菌丝。菌丝多核且具有大型液泡、线粒体和横隔.分生孢子单一或成串地生长于菌丝顶端。菌丝初期为白色,老熟后因菌种不同而变为淡红色、紫红色、烟灰色掣¨。虽然红曲霉在分类学方面的研究,尚存在分歧。如Hawksworth将之分为M.pilos琊、M.purpureus和胍tuber3类,而Iizuka则将之分为12类【2].目前国内倾向于Hawksworth法【3】,但是红曲霉在食品、医药等众多领域的应用已引起高度重视,如用作防腐剂、中药的组分等[41。红曲则是以大米为原料,接种红曲霉后发酵而制成的。白酒酿造过程中,多采用红曲来提高己酸乙酯的含昆嗍,已在白酒酿造中取得显著的效果,成为白酒酿造领域中研究的热点之一【q,这是由于红曲霉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多种生物酶,其中包括可促进己酸和乙醇合成己酸乙酯的酯化酶。本文报道了所选定的3株菌株以糙米为原料,培养过程参数对酯化能力的影响规律的试验结果。 1材料与方法 1.1原料 糙米:购自本地农贸市场。 1.2微生物 As3.972和As3.554,购自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红曲霉A13,本研究室保藏菌株,从本地白酒生产企业周围土壤样中分离。 1.3药品与试剂 基金项目:四川省重点科技项目(07SGlll-009)。 收稿日期:2008-11-17 作者简介:彭熙敏(1984一).男,四川自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发酵技术。通讯作者:周荣清,教授,E-mail:rqzhou@163。corn。 17万方数据

松香的基本常识

脂松香(英文名:gum rosin),是一种天然树脂,原料来自于可再生的松林资源----松树中的松脂。松脂从化学成分来说,它是树脂酸溶解在萜烯中的一种溶液。松脂经生产企业加工生产后得到脂松香,脂松香为微黄至黄红色的透明固体。 松香的分类 (一)松香按树种可分为马尾松松香、湿地松松香、思茅松松香、云南松松香、南亚松松香、加勒比松松香。 (1)马尾松:我国的主要采脂树种,产脂量较高。分布于淮河流域和汉水流域以南,西至四川中部,贵州中部和云南东南部。每株年产松脂4-5公斤,高的可达12-13公斤,个别超过50公斤。 (2)湿地松:是我国引种的国外(以英国为主)采脂树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引种了。引种的面积和目前采脂面积最大的是:江西、湖南两省。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河南、贵州、四川等省也有一定量的采脂。 (3)云南松:分布于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及西南部,云南,贵州西部和广西西北部。每株年产松脂约5-6公斤。 (4)思茅松:分布于云南南部、西部,常组成单纯林。为荒地荒山造林树种。产脂量与云南松差不多。 (5)南亚松:为典型的热带松类,分布于海南岛,并有南亚松天然林。产脂量特别高,每株年产松脂14公斤左右。松脂中含油高达30%以上,油中含。α—蒎烯95%以上。南亚松松香不结晶,酸值高,含有二元酸为其性。 (二)按生产方式可分为蒸汽(间歇法和连续法)松香和土法(滴水法)松香。 松香的技术指标 影响松香利用的主要指标有: 1.松香色泽:松香的色泽直接影响到松香的级别,松香的颜色越浅质量越好。 2.软化点:软化点越低,松香的质量越差。 3.酸价:即中和1克松香中的游离酸所耗用的氢氧化钾毫克数。马尾松松香酸价一般是 145-170mgKOH/g;酸价高的松香用多元醇酯化后,酯值高,在某些胶粘剂上有特殊用途。 4.不皂化物:即松香中不和碱起作用的物质。 5.机械杂质:即将松香溶于酒精中,不能溶解的部分。 6.结晶:松香结晶后,熔点较高,可达110-130℃,这会给使用部门带来不利的影响。

2020高一化学实验15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学案

实验15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OH

2 1.借助下表提供的信息,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所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采用水浴加热 B.使用浓硫酸做催化剂 C.用NaOH(aq)洗涤产物后分液D.边制备边蒸出乙酸丁酯 【答案】B 【解析】A.水浴加热温度较低,不能超过100℃,乙酸丁酯沸点126.3℃,应直接加热,故A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浓硫酸可作为制备乙酸丁酯的催化剂,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且加快反应速率,故 B 正确;C.乙酸丁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一般可用碳酸钠饱和溶液,碳酸钠溶液可以吸收乙酸,降低乙酸丁酯的溶解度,有利于乙酸丁酯析出,故C错误;D.边反应边蒸馏,导致乙酸、1﹣丁醇挥发,产率较低,故D错误; 2.有关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两反应均需使用浓硫酸、乙酸 B.过量乙酸可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C.制备乙酸乙酯时乙醇应过量 D.提纯乙酸丁酯时,需过滤、洗涤等操作 【答案】D 【解析】A.两反应均需使用浓硫酸为催化剂、乙酸为其中一种反应物,选项A正确;B.制备乙酸丁酯时,采用乙酸过量,以提高丁醇的转化率,这是因为正丁醇的价格比冰醋酸高,选项B正确;C.制备乙酸乙酯时,为了提高冰醋酸的转化率,由于乙醇价格比较低廉,会

使乙醇过量,选项C正确;D.提纯乙酸丁酯时,需进行分液操作,选项D错误。答案选D。 3.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于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A.酯化反应是酸和醇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B.酯化反应是中和反应 C.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酯化反应一般需要催化剂 【答案】B 【解析】A.酸与醇生成酯和水的反应是酯化反应,选项A正确;B.酸与碱生成盐与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酯化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选项B错误;C.酯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反应反应到达平衡时到达最大限度,选项C正确;D.羧酸跟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并且一般反应极缓慢,故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浓硫酸吸水,有利于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选项D正确。 4.下列对酯化反应及其产物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加入少量料酒和食醋能生成少量酯增加菜品的香味 B.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C.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D.油脂是一类易溶于水的酯 【答案】D 【解析】A.炒菜时加入少量料酒和食醋能生成少量酯增加菜品的香味,A正确;B.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正确;C.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是有限度的,C正确;D.油脂是一类难溶于水的酯,D错误,答案选D。 5.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推断它不应具有的性质() A.与NaOH溶液反应 B.与金属钠反应 C.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D.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C 【解析】A.分子中含有酯基和羧基,都可与氢氧化钠反应,A不选;B.含有羧基,可与钠反应生成氢气,B不选;C.分子中不含羟基,与乙酸不反应,C选;D.含有羧基,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D不选,答案选C。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与醇在强酸的存在下加热,可得到酯

焰色反应实验改进教学教材

焰色反应实验改进

焰色反应实验改进 课程名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 小组成员:陈焱焱蔡燕洁李美玲 阙如文高吕彬 指导老师:实验时间:2017年4月28日 焰色反应实验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小节盐。该节根据将蘸有某种金属盐溶液的铂丝在酒精灯外焰燃烧会出现特殊的火焰颜色,并且不同的金属盐溶液燃烧所呈现的火焰颜色不同,由此得出一种新的检验金属元素的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按照教材的实验操作很难得到良好的演示效果,主要的问题有: 1.现象观察问题 教材中的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得到明显的现象。一来酒精灯的火焰本身带有黄色,会给实验现象观察带来干扰;二来铂丝上蘸取的金属盐溶液量极少,金属的焰色出现的时间较短,增加现象观察的难度。 2.趣味性问题 教材中的实验采取将蘸有金属盐溶液的铂丝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燃烧,然后观察现象。实验单调,缺乏趣味性,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3.成本问题

铂丝价格昂贵,实验成本高,不适合资源较为匮乏的学校开展实验。 另外,铂丝也不是该实验中必不可少的,完全可以被其他经济适用的材料或实验方法代替。 二、问题解决设想(思路) 基于以上存在的三方面的问题,我们实验小组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解决现象观察问题 实验中的火焰原色对于焰色的观察造成很大影响而且消除干扰的方式不多。实验中避免使用玻璃仪器可防止其中的微量钠干扰火焰颜色。有实验者使用甲醇作为燃料。甲醇在燃烧时火焰颜色可接近无色,是较乙醇更为理想的焰色反应燃料[1]。然而甲醇易挥发且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一般实验中还是更倾向于使用乙醇作为燃料,甲醇需酌情添加。 此外,铂丝蘸取剂量小,所以燃料与待测金属离子溶液燃烧产生焰色的观察时间十分短。可以使用承装容器承载燃料与待测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用作燃烧。所以像瓷坩埚和蒸发皿这类的大口径容器可以用来承装较多试剂,使燃烧持续时间更长,更好地进行观察。 2.解决趣味性问题 趣味性方面,前辈们曾想过许多方法改进实验的所用仪器和表现方式,使得实验更有趣味性和观赏性。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喷雾瓶包装的产品,它有一定的容量而且可以人工控制喷出液体的剂量。焰色反应中可使用喷雾瓶盛装待测金属离子溶液,向燃烧的火焰喷射。这样产生的有色火焰体积大而且会很明显,利于观察。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被喷雾产生各色火焰的操作吸引,从而提升了实验趣味性。 在《具有观赏性的焰色反应演示实验》[2]一文中提出用喷壶盛装金属盐的甲醇溶液进行颜色反应的演示实验。当喷向酒精灯火焰时,可产生壮观的彩色火球,在报告厅这种远距离观赏的情况下仍然十分清晰明显。这种极具表演性的改进使得焰色反应趣味性得到提升,而且也强烈吸引观众的注意,具有良好的展示效果和教育作用。不过由于试剂是喷洒出的而且实验中有火焰,实际教学中应当谨慎操作,并且远离可燃易爆物品,与学生们也必须保持安全距离。

酯化力的测定 (2)

酯化力的测定方法 (整理后的方法) 1 原理 酯化酶是脂肪酶和酯酶的统称,它与短碳链香酯的生物合成有关.酯化过程是一个可逆反应,酯酶既能产酯,也能使酯分解殆尽。因此,对大曲而言,酯化能力和酯分解能力的测定同样重要,以己酸乙酯计,酯化力是1g干曲在30—32℃反应100h 所产生的的己酸乙酯的m g数. 2 试剂和溶液 2.1 20%乙醇溶液 2.2 1%己酸的20%乙醇溶液 准确吸取1ml 己酸(AR 级)于100ml 容量瓶中,用20%乙醇稀释至刻度. 2.3 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称取4。2g 氢氧化钠用煮沸冷却的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 l。 标定:准确称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邻苯二甲酸氢钾0。4—0.5g(精确至0.0002g),放入250ml 三角瓶中,加入50ml 蒸馏水,溶解后加入两滴1%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 不退色,记下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根据公式计算其浓度。 2.4 1%酚酞指示剂 称取1.0g 酚酞溶解于100ml95%乙醇中。 3 测定方法 3.1 气相色谱法 (1) 酯化液制备 取100ml1%己酸乙醇溶液于250m l蒸馏烧瓶中,加入相当于 5g 干曲的曲量(曲粉量=% 1001005水分-?g ),在30—32℃保温酯化100h 。然后加水50ml ,加热蒸馏,接受馏出液100ml 。 (2) 吸取馏出液适量,气相色谱测定。 3.2 传统滴定法 (1) 取100ml 1%己酸乙醇溶液于250ml 蒸馏烧瓶中,加入相当于5g 干曲的曲量(曲 粉量=% 1001005水分-?g),加盖摇匀后,放置10分钟初测。 (3) 初测 吸取上述放置的上清液1ml 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20ml 蒸馏 水,2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 不退色,记下消耗的 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V1。 (4) 酯化 将上述已吸取了上清液的蒸馏瓶,用防水纸包好,在30—32℃保温酯 化100h 。 (5) 滴定 吸取酯化液1m l于250m l三角瓶中,加入20m l蒸馏水,2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 不退色,记下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V2。 (6)计算 酯化力(mg/g 。100h )=()5 10010014421???-?v v N 式中,N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松香的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

松香的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 松香是我国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年产量达60余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它是由一系列树脂酸组成的,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多个手性中心,结构中的羧基和菲环骨架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化学改性,是一种天然的手性源材料。松香经过化学改性可以得到一系列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深加工产品的价值比原料松香提到2-10倍,甚至数十倍,目前我国主要以出口脂松香创汇。我国是脂松香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占世界贸易量的60%左右,许多发达国家从我国进口原料松香,经过一系列深加工后产品又返销回中国,对我国的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十分不利。我国对松香深加工利用率为35%,相比之下,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松香的深加工利用率接近100%,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开展松香改性研究,开发出符合我国市场需求的深加工松香产品不仅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对我国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及目前工业节能降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松香主要成分的树脂酸是一种具有两个化学反应活性中心——羧酸和双键的化学活性物质,通过这两个反应活性中心就可以引进刻钟原子或基团,从而赋予松香具有所希望的性质,达到改性的目的,从而改变松香的理性性能,大大拓展了松香的应用领域,形成了种类繁多的松香衍生产品。 1松香的组成与结构 松香的组成随着原料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松香是多种树脂酸和少量脂肪酸以及中性物质的混合物,其中树脂酸是主要成分,约占其总量的90%以上。树脂酸是一类分子式为 C19 H29COOH的同分异构体的总称,是具有三环菲骨架的含有两个双键的一元羧酸。常见的树脂酸因烷基和双键位置的不同而分为三类:枞酸型树脂和异海松树脂酸、二环型树脂酸(或称劳丹型酸)。 2松香的深加工研究 为了消除松香的一些缺陷,提高其使用价值,可以利用松香树脂酸结构中的双键和羧基两个化学反应活性中心进行松香改性和制备松香衍生物。松香改性是通过双键以引进适当的基团达到改性的目的。这类产品称为改性松香,如氢化松香、聚合松香、马来松香等。通过羧基反应转化为羧酸衍生物,统称松香衍生物,其中重要的是松香酯类和盐类。 2.1.1松香的Diels-Alder反应 研究最多的是松香与马来酸酐(或富马酸)的反应,加成产物为马来海松酸酐即马来松香。松香中的树脂酸除左旋海松酸外,都不直接与马来酸酐发生加成反应,但枞酸,新枞酸和长叶松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可异构为更稳定的左旋海松酸,就能发生D-A加成。将顺酐加到含有微量左旋海松酸的平衡混合物中,即可发生双烯加成反应,并使平衡不断向生成微量左旋海松酸与顺酐反应的方向移动 马来松香与普通松香相比,因为增加了分子的官能团,因而具有较高的软化点、酸价、皂化价等,从而扩大了其使用范围。 2.1.2松香的歧化反应 松香的歧化反应的实质是氧化还原过程,一种树脂分子间发生氢原子的重排,一部分枞酸失去两个氢原子,形成稳定的苯环结构即脱氢枞酸,另一部分枞酸分子则吸收二个或四个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 油酯》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参与协作单位、简要起草过程、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 作 (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参与协作单位 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下达2008年国家标准补助项目经费第三批通知》要求,2009年3月,卫生部将1项食品添加剂质量标准-“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GB 10287-88)”的修订工作委托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 承担。项目编号为:20081027-Q-469。研究所 (二)修订标准的目的意义和编制工作的简要过程 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是以特、一级的脂松香、氢化松香为原料,经与食用级的甘油酯化反应,再经蒸汽除嗅处理而得到的。可用于果汁(味)型饮料、胶姆糖基础剂、乳化香精,以及畜禽脱毛处理。 1988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和南京市卫生防疫站起草了GB12087-88《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标准发布实施以来,对提高产品质量、规范市场行为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生产的发展、工艺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产品质量已较标准制订时有了较大提高,用户对产品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标准中的部分内容与当前的生产实际也有一定的脱节,如原标准中未对产品的感官指标进行规定,一些技术指标与实际产品指标不符,相关指

标的检验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部分条款已不适合生产实际,没有规定生产过程的控制,使得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含有硫、酚等有害添加剂的产品,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以及包装形式的规定不适合目前市场要求等,因此原有的标准亟需进行修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接受任务后,立即和协作单位广西梧州日成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以走访生产企业和信函的方式联系了国内主要的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的生产企业,调查了部分企业对标准的修订要求,还收集了部分样品用于检验分析,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结合标准发布实施以来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标准进行了修改,于2010年3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并在全国范围对生产、使用单位、高等院校、质检部门对该标准进行了广泛的征求意见, (发送《征求意见稿》单位数: 21 个,收到回函的单位17个,收到回函并 有建议或意见的单位10个,没有意见的有7个,没有回函的单位4个) 根据专家反馈意见完成了标准的送审稿。 (三)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宏、商士斌、李前、林克忠、饶小平。 标准起草人员承担的工作为: 高宏:项目负责人,主要确定工作思路,组织标准资料及样品的收集,布置实验验证计划及标准的起草工作,起草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 商士斌:协助项目负责人确定工作思路,标准的编写制定与审核; 李前:实验设计、组织验证; 林克忠:标准资料及样品的收集,征求意见; 饶小平:技术参数的验证工作。 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

焰色反应的再改进实验

焰色反应的再改进实验 摘要:焰色反应常被用来检验阳离子,也是高中化学要求必须掌握的实验。但存在众多的问题:(1)、实验过程比较繁琐;(2)、实验用到的仪器(如铂丝)比较昂贵、不利于进行学生实验;(3)、部分阳离子的实验现象也不是很明显,不利于学生观察。网上现有的改进方式也存在着这样活着那样的问题,为此,笔者将待检测的离子溶于酒精,并调节酒精中水和乙醇的含量(为了增加某些离子的溶解度),将其装于小喷壶中,利用小喷壶将其雾化喷于酒精灯上燃烧。改进后的装置简单,易于操作,适合于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也适合学生动手操作,且实验效果良好。 关键词:焰色反应;乙醇含量;铂丝 一、实验改进目的 焰色反应常被用来检验阳离子,也是高中化学要求必须掌握的实验。但存在众多的问题:①实验过程比较繁琐;②实验用到的仪器(如铂丝)比较昂贵、不利于进行学生实验; ③部分阳离子的实验现象也不是很明显,不利于学生观察。 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据悉,有许多学校用镍-铬丝圈代替铂丝圈做焰色反应实验。用铂丝圈或镍-铬丝圈做焰色反应实验,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用铂丝圈(或镍-铬丝圈)做演示课堂实验,由于铂丝圈蘸的金属盐溶液很少,焰色强度低且持续时间短,演示效果差。 (2)蘸盐酸高温灼烧以洗净金属丝,其操作繁琐。例如做完锶的焰色反应,要将金属丝灼烧至近于无色是相当困难的,必需反复多次。 (3)若用一支铂丝圈做两种或多种焰色相近的元素的焰色反应时,由于两次实验之间需在一定的时间灼烧洗净金属丝,对前一元素的焰色印象淡化,不便于比较焰色的区别。 (4)若用镍-铬丝圈做实验,其本身在灼烧时呈淡黄色,影响正确判断。 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进的过程行了探究改进。改进后的装置简单,易于操作,适合于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也适合学生动手操作,而且实验效果良好。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打火机(或酒精灯)、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喷雾器(25ml小喷壶)。 药品:氯化钠、氯化钾、五水合硫酸铜、氯化钡、硝酸锶、氯化钙。 三、实验过程(涉及到溶液体积单位均为ml) 以铜离子检验为例:

红曲在清香类型白酒中的应用(佳成)

红曲在清香类型白酒中的应用 姚继承方跃进 (武汉佳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武汉,430063) 1、关于红曲霉(菌)及红曲酶 红曲霉(菌)属于真菌界(Eumycophyta)、子囊菌门(Ascomycota)、真子囊菌纲(Euascomyeetes)、散子囊茴目(Eurotiales)、红曲菌科(monascaceae)、红曲菌属(Monacus)。目前,酿酒行业俗称的红曲酶,是红曲霉的代谢产物,泛称红曲酶或红曲酯化酶。红曲酶根据其培养方式的不同及产生的代谢产物亦不同,其功能不同、差异较大。 根据功能特性,红曲酶一般可分为: A、酯化型红曲酶,称为酯化红曲,主要利用胞外酶的催化性能,根据底物(有机酸)种类及浓度的不同,催化合成相应的乙酯;被广泛用于浓香型白酒生产,清香型大曲红心曲的强化曲生产。 B、糖化(发酵)型红曲酶,具有较高的糖化、发酵能力,传统上多用于黄酒酿造;酱油、醋的酿造。现在也引入部分白酒生产。 C、色素型红曲酶:以产色素为主,称色素红曲,其颜色呈紫红色,自然亮丽,热稳定性好,酸、碱性环境适应性强,色质稳定,多用于食品、肉制品、酱、卤制品、腐乳类制品的生产加工。 D、功能性红曲酶:俗称功能红曲,其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莫纳可林K(Monacolin-K)或俗称洛伐他汀(Lovastain)能够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酶(HMG—CoA还原酶),具有降胆固醇、低密度血脂以及甘油三酯等作用。还代谢产生麦角固醇、γ一氨基丁酸(GABA)、天然植物激素等,具有显著的降低胆固醇、血脂,降血压、改善睡眠、预防骨质增生等作用。现被广泛用于医药、保健品及保健食品。 E、其他酶类:如淀粉酶、蛋白酶等,由于这些酶类的功能在红曲的代谢中不是很强,在酿酒发酵过程中不是起主导作用,因此,也就没有加以特别区分。

乙酸的酯化反应教学设计

乙酸的酯化反应教学 设计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乙酸的酯化反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乙酸是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其中的一种,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在学生对乙酸初步认识基础上,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同时鼓励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释常见有机物的性质。 酯化反应是高中有机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通过对乙酸的酯化反应这一实验的完成,系统的呈现出有机物制备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使学生不断对固有的思维及实验装置产生质疑,在质疑中进行探究,对化学实验的思路及装置持续进行改进,从而优化出一套理念先进的实验体系。同时,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高。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对乙酸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乙醇的知识以及乙酸的结构和物理性质及乙酸的酸性,初步掌握了学习有机物及其性质的方法。在以上两点的教学基础上,学生通过预习听讲基本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并通过课后习题练习进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而且,在乙醇的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已接触过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科学关系,在此节课上学生可继续加以应用。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乙酸的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2)从结构的角度初步认识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3) 了解酯化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结合相关知识解释。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操作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准确描述、分析的能力。(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的分组与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2)通过学习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联系生活的意识,赞赏化学对人类生活的贡献。四、教学内容(1)通过分组实验的过程与结果,讲解本节课内容,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并解答疑问分析反应方程式,探究酯化反应反应机理。 (2)以科学性为原则,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 (3)本节课的小结。五、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乙酸的酯化反应。 (2)教学难点:酯化反应的实质。 六、教学方法策略 本节课总体上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深入学习知识点,最后再回到生活的实际应用中。具体使用了一下教学策略:情境创设法:引导学生去闻摆在面前水果的香味。 (1)问题引入法:通过“水果的香味”的问题引入到本节的学习内容。通过比较贴近生活的问题引入到比较枯燥的重难点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知识的可接受程度。 分组实验法:①通过分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这个知识点的好奇心,同时亲自动手,使学生感悟实验中必须遵守的原则与细节。②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