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汉字简史

合集下载

第二讲汉字的起源与演变ppt课件

第二讲汉字的起源与演变ppt课件
甲骨文的特点: 1、数量多,结构复杂(各种造字法齐备,包括最复杂 的形声),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甲骨文的特点: 2、图画特征比较明显,笔画具有细而长、平直、方折
汉字的最早起源: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
今天在西安半坡村等地的仰韶文化遗址里发现的刻在陶器上 的一些记号,是至今见到的最早的原始汉字材料。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在字形上更匀称。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小篆的特点: 字形统一; 结构定型; 字体竖长方形; 图画性进一步减弱,符号
性增强。
小篆的诞生标志了汉字的统一(此前六国有自己的字 体),汉字的形式从此开始定型。
楷书书法家:
魏晋时期的钟繇和王羲之 初唐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 中唐的颜真卿 晚唐的柳公权 元代的赵孟頫。
(六)、草书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章 草 : 与 汉 隶 相 应 的 草 书
今 草 : 与 楷 书 相 应 的 草 书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PPT课件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PPT课件
楷书,是汉朝未年开始出现,盛行于魏晋南 北朝,一直通行到今天的一种字体。楷书点画形态 丰富,彻底摆脱了篆书的影响,构形单一。由于它 的形体端正,笔画平直,足为楷模,所以被称为“ 楷书”,又叫“正书”、“真书”。历代许多书法 家都是以楷书闻名于世的。
.
10
汉字的演变 ⑦
由繁趋简
行书,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 字体,三国和晋朝以来流行。这种字体写起来 比楷书便捷,又比草书易于辨认,所以很受群 众喜爱,行书中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 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但是很难有一个 截然分开的界限。
.
11
汉字的构造
汉字的构造单位:笔画 偏旁、

笔画是书写楷体字时不停顿不提笔一次写 完的连续不断的线段。
偏旁是合体字中常见的组成部分,也称部 件、部首。汉字的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周围 、中间都可以称偏旁。
汉字的构造方式:六书 。
.
12
“六书”是前人分析汉字的结 构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其中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的方法,转 注、假借是用字的方法。
.
34
2.你认为汉字将会被“拼音文字”所替代吗?
为什么?
参考内容:
我们的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三者于 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 、也是无可替代的。即使是汉语拼音,可 以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但是决不可 能代替汉字本身,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具 有汉字那种独一无二的魅力。
.
35
3.你认为现在的书刊中常常有汉字夹字母的情况
便把“田”、“力”二字合成新字,表示男性的意思。由此我
们也可以见到中国已进入农耕社会,耕种是当时男性的主要工
作。
“女”字不是会意字,但从“妇女”的“妇”字,我

汉语文字学简史

汉语文字学简史

(五)许慎与《说文解字》
1、编排:“其建首也,立一为端,方以类聚,物 以群分,同牵条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 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源,毕终于亥。” 2、字体:小篆为正。兼收古文、籀文、奇字、或 体、俗体。 3、说形 4、释义 5、注音 6、说文价值:1,备列古籀篆文,是古文字资料 的宝库。2,阐发条例,奠定了文字学的理论基 础。3,构造系统,为历代字书编纂的楷模。4, 穷根析源,是统一规范文字的典要。
(三)古文字书
三、隋唐五代时期
(一)辨正文字之字书 适应纠正文字使用混乱这一需要而出现的。 最早的是颜师古的《字样》,是作为校勘 楷书正误的根据而作的. 《干禄字书》一卷,唐· 颜元孙 以平上去入 四声为纲,按206韵为次编列单字,每字之下所 列异体,分别以“俗、通、正”标明。 《五经文字》三卷 唐· 张参 对说文部首有 重要改动,部首归为160部 《新加九经字样》一卷唐· 玄度,是补《五 经文字》之不足。
(六)文字学创立的历史文化原因
关于古文经的补充 汉武帝立五经博士,讫宣帝、元帝之时,经学博士增至 14家。博士所传经书,都是用隶书抄录的,隶书为汉代 通行文字,故称“今文”。 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刘歆受诏与父刘向领校秘书, 发现不同于“今文”经书的“古文经”。所谓“古文 经”,即以先秦古文抄写的经书。这些古文经一部分来 自民间所献,如北平侯张苍所献《春秋左氏传》;另一 部分来自“鲁恭王坏孔子宅”时所得图书。
《上古今字表》:皇魏承百王之季,绍五运之绪,世 易风移,文字改变。篆形谬错,隶体失真。俗学鄙习, 复加虚造。巧谈辩士,以意为疑。炫惑于时,难以厘 改。传曰:以众非非行正言。信哉得之于斯情矣。乃 曰:追来为归,巧言为辩,神虫为蚕,如斯甚众,皆 不合孔氏古书、史籀大篆、许氏《说文》、《石经》 三字也。

汉字简史讲座

汉字简史讲座

汉字简史讲座
今儿个咱们来摆一摆汉字嘞简史,要晓得,咱汉字可是有几千年嘞历史咯。

早嘞时候,咱祖先们用嘞是甲骨文,刻到龟壳骨头上头,那些字儿弯弯曲曲嘞,像画画儿一样。

后来嘞,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一个一个嘞来咯,字儿也变得越来越规矩,越来越好看咯。

说到四川话嘞汉字,那也是有好多特色嘞。

就比如说“敹”这个字儿,好多地方都不晓得咋个写,但咱四川人、湖北人、安徽人些都晓得,就是缝衣服嘞意思嘛。

你看,咱方言里头好多词儿,都是古汉语嘞影子嘞。

还有嘞,四川话里头嘞词汇,那也是有好多讲究嘞。

就比如说“巴适”,那就是好、舒服嘞意思。

你再比如说“雄起”,那就是加油鼓劲嘞意思。

这些词儿,都是咱四川人嘞精神嘞体现嘛。

咱四川话嘞声调、发音,那也是独有一番风味嘞。

你像“啥子”、“爪子”这些词儿,听起来就亲切得很,一下子就晓得是四川嘞。

还有嘞,四川话嘞儿化音,那也是特色之一嘛,像“花儿”、“鸟儿”,听起来就蛮有味道嘞。

你看嘛,汉字嘞历史,就像咱四川嘞文化一样,悠久得很,丰富多彩得很。

咱要珍惜这份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更多嘞人晓得咱汉字嘞魅力,晓得咱四川话嘞独特之处。

好了,今儿个就摆到这儿咯。

希望大家以后多关注关注咱汉字嘞历史,多了解了解咱四川嘞文化,让咱嘞文化在传承嘞过程中,越来越发扬光大咯。

《文字发展简史》课件

《文字发展简史》课件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文字,使用 龟甲和兽骨记录刻画文字。
古代的文字
古埃及文字
古埃及使用象形文字和表 意文字,记录着神话、历 史、法律和宗教等内容。
古希腊文字
古希腊使用的是字母文字, 为后世的拉丁字母和西欧 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罗马文字
古罗马使用拉丁字母,传 播到欧洲各地并成为现代 欧洲语言的基础。
《文字发展简史》PPT课件
这份PPT课件将带你了解人类文字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图画文字到近代的 印刷术和现代的智能文字识别技术。
人类最初的文字
1
楔形文字
2
楔形文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巴比伦,
在泥板上刻写,使用尖锐的金属或石
头工具。
3
图画文字
人类最早通过图画来表达信息,将物 体的形象画在墙壁和岩石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语音输入文字
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让人们 可以通过语音输入语言文字, 提高书写效率。
总结
1 文字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媒介和载体,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历史和文化。
2 人类对于文字发展的不断探索
人类从最早的图画文字到现代科技的文字处理方法,一直在不断探索文字的可能性。
3 文字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中世纪的文字
纸张的发明
纸张的发明使书写和传播文字 更加便捷,推动了中世纪的文 化繁荣。
清真寺中的书法艺术
中世纪的伊斯兰世界在清真寺 内开展了精美的书法艺术。
捷克国王的书法
捷克国王查理四世是一位热爱 书法艺术的君主,他的作品以 华丽和复杂的装饰闻名。
近现代的文字
1
印刷术的发明
德国的谷特伯格发明了可移动铅字印刷术,这一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文字传播的方 式。

汉字发展简史(讲义)

汉字发展简史(讲义)

汉字发展简史即使只从商代后期算起,汉字也已经有了三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在这段很长的时间里,汉字的形体发生过一些很重要的变化。

一般学者把汉字发展史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古文字阶段和隶、楷文字阶段。

前一阶段起自商代后期(公元前14——前11世纪),终于秦代(公元前3世纪晚期),历时约一千一百多年;后一阶段起自汉代(公元前3世纪晚期),一直延续到现代。

隶书以前的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与小篆有交叉,详下文),虽然象形程度在不断降低,但是还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由古文字变为隶书,是汉字形体上一次最重要的简化,绝大多数汉字完全丧失了象形意味,变成了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组成的符号;而由隶书变为楷书,汉字形体的改变并不大。

(一)古文字阶段历时一千一百多年的古文字阶段(公元前14——前3世纪),按照时代先后和文字形体上的特点,可以分为三小段、四系。

三小段:商代———西周春秋————战国四系: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六国文字和秦系文字1、商代文字(1)甲骨文商代的甲骨文字都已汇集,见《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补编》、《小屯南地甲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

如:(2)金文商代金文也都已汇集,见《殷周金文集成》、《近出殷周金文集录》。

如:商代文字的主要特点:象形程度高、字形方向不固定(如、,、,、、、)。

商代文字的排列方式,大多自上而下、自右而左直行排列。

2、西周春秋文字(1)金文西周春秋金文见《殷周金文集成》、《近出殷周金文集录》。

如:(2)甲骨文见《周原甲骨文》。

如:(3)玉、石文字见《侯马盟书》。

如:(4)“籀文”见《说文解字》所收“籀文”。

西周金文的特点:最初几乎完全沿袭商代晚期金文的作风,中晚期金文形体演变的主要趋势是线条化和平直化。

所谓“线条化”,即是将粗笔变细,将方圆的团块变为线条,如(天)变作,、、(火)变作、;所谓“平直化”,即指将曲折象形的线条拉平拉直,将不相连的线条连成一笔等现象,如、、(马)变作、、、,、、、(自)变作。

中国汉字历史简介

中国汉字历史简介

中国汉字历史简介一、汉字的起源汉字那可是相当古老啦,传说是仓颉造字呢。

在远古时代,人们一开始是用结绳记事,就是在绳子上打结来表示不同的事情,可这种方法太简单啦,能表达的东西有限得很。

后来就有了刻划符号,在陶器或者兽骨上刻一些简单的符号来记录信息。

再后来仓颉这位大神,他根据鸟兽的足迹创造了文字,这可不得了,一下子就开启了文字记录的新时代。

二、汉字的发展历程1. 甲骨文时期这可是汉字发展的早期阶段,甲骨文主要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大多是用来占卜的内容。

那时候的字可象形啦,就像画画一样,比如说“日”字就像个太阳,“月”字就像个弯弯的月亮。

这些甲骨文的发现可不容易呢,大多是在河南安阳的殷墟出土的。

2. 金文时期金文也叫钟鼎文,因为它主要刻在青铜器上,像钟啊鼎啊这些大型的青铜器。

这个时期的文字和甲骨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有发展,笔画更加规整,结构也更加严谨啦。

而且金文的内容就不只是占卜了,还会记录一些大事,像战争啊,祭祀啊之类的。

3. 篆书时期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呢。

大篆的笔画比较复杂,字体也很规整,但是写起来比较麻烦。

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推行小篆啦。

小篆是李斯等人整理的,它比大篆更加简化,线条更加流畅,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文字形式。

4. 隶书时期隶书可是汉字发展的一个大变革。

它把篆书的圆转笔画变成了方折笔画,写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隶书的出现也标志着汉字从象形走向了表意,因为它的象形意味没有篆书那么浓了。

在汉代,隶书可是非常流行的,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广泛使用。

5. 草书、楷书、行书时期草书那可真是龙飞凤舞,写起来速度超级快,不过它比较难辨认。

楷书呢,就规规矩矩的,一笔一划都很清晰,是我们现在印刷体的基础。

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既有草书的流畅,又有楷书的规整,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写行书比较多。

三、汉字的意义汉字可不仅仅是一些符号哦,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通过汉字,我们能读懂古代的书籍,了解古人的思想和生活。

2.1第二章 汉字的产生(1)

2.1第二章 汉字的产生(1)

结论:八卦符号不是文字的源头
三、作图
记事的图画与文字的区别 1.文字一形一义,图画非然; 2.文字有音,图画非然; 3.文字形体较图画为固定。 但图画与文字有着相通之处,古汉 字基本上都来源于图画。
四、仓颉造书
(一)有关仓颉造书的文献材料
1.《吕氏春秋·君守篇》: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 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 ,当矣。 2.《韩非子·五蠹篇》: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 ,背私谓之公。 3.《世本·作篇》:沮诵仓颉作书。 4.李斯《苍颉篇》(居延汉简):苍颉作书,以教后旨。 5.《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 哭。
来区别意义。
印加花裙
(二)锲刻记事 典型的如古代的兵符。 1.文献记载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 圣人易之以书契。 《易经·系辞》郑玄注:书之于木,刻其 侧为契,各持其一,后以相考合。 书:文字的别称。契:竹木札之古称。 书≠契。
《墨子·备城门》:守城之法,必数 城中之木,十人之所举为十挈,五人之 所举为五挈,凡轻重以挈为人数。 《列子·说符》:宋人有游于道得人 遗契者,归藏之,秘数其齿,曰:吾富
郑樵《六书略》:坤卦之☷,必纵写而后成巛字。 认为巛为☷之变。明☷为古坤字,即古地字。
石刻文字中有: 它们写成楷书即巛字,巛=川。
《玉篇》坤字条下无巛,而川字条下有 巛字,文献中假借川作坤。
(二)☵≠水字
古文字中的水经常写作: 水平放置作:
与卦形符号☵相近。但古文字中的水鲜 有作平卧放置的,在《说文》中只有益、频 的小篆字形所从的水作平卧放置。出土的先 秦铜器中卦符是由数字符号组合而成的。
(三)结绳和锲刻与文字产生之关系 唐兰认为结绳和锲刻与文字产生 之关系: 一→一 =→二 三→三 亖→四 ×→五 ∧→六 十→七 八→八 丨→十 用刻划的笔道代替缠绕的绳子来 记事就是契刻记事。出土的仰韶时期 的骨契上发现有刻画成∧、×字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白书亦称“草篆”。 一种书写方法特殊的 字体。蔡邕得到启发 而作飞白书。北宋黄 伯思称“取其若丝发 处谓之白,其势飞举 谓之飞。”今人将书 画的干枯笔触部分泛 称为“飞白”。汉朝 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到 皇家藏书的鸿都门送 文章,他在等待被接 见时,看到门外工匠 在用扫把蘸石灰刷墙, 常常每一刷下去,白 道里有些地方透出墙 皮来。籍此,蔡邕回 到家不断练习,独创 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 笔道,即“飞白书”。
汉字简史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 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 字属之。包含了古隶之方正、 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等。 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 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 爱。楷书有一种稳重而衍生 出宁静之感;文字因个人书 写的方式、性格之异,而有 不同风格的同一字体。还有 的作品与宋徽宗的瘦金体同 样是以细线条勾勒出文字, 但因转折处以圆滑的方式表 现,呈现出与瘦金体截然不 同的视觉感。
汉字简史

隶书 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 显着的变化是从婉曲的钱条变为 平直的笔画,从无角变成有 角。 一般人认为隶书是指有波磔的 (磔:用笔向右下斜 )、一横 一捺都拖着像刻刀一样的长长尾 巴的隶书,这只是其中的一种。 隶书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 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 之成熟字体。通常所说的隶书是 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 曹全 碑 八分隶)。"八分"是在秦隶 之後,渐生波磔(归于整齐、规 范,转化而来的)。隶书发展到 八分,已经是姿致成熟。隶书因 其字较方正、厚实,故带有刚正 不阿的严肃感

汉代,隶书发展到成熟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行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 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 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 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 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宋代,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产生了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 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 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 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 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 格多样,个性各异。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 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
汉字简史

行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 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 用的字体。
汉字简史

印刷体 印刷术发明後,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凼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 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 —宋体。其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 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由于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 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供了丰富的灵


鸟虫书亦称“虫书”、“鸟虫 篆”。 属于金文里的一种特殊美术字 体它是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代 盛行于吴、越、楚、蔡、徐、 宋等南方诸国的一种特殊文字。 这种书体常以错金形式出现, 高贵而华丽,富有装饰效果, 变化莫测、辨识颇难。鸟书亦 称鸟篆,笔画作鸟形,即文字 与鸟形融为一体,或在字旁与 字的上下附加鸟形作装饰,多 见于兵器,少数见于容器、玺 印,至汉代礼器、汉印,乃至 唐代碑额上仍可见。虫书笔画 故作蜿蜒盘曲之状,中部鼓起, 首尾出尖,长脚下垂,犹如虫 类身体之弯曲,故名。
第二章 中文字体设计
汉字简史

甲骨文 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 混乱的。古文广义而言,其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狭 义的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采用狭义的古文 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文;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 的定型文字。
汉字简史
汉字简史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 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 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常 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于简捷。草 书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

怀素(737~799年)的狂草书,不但享誉后 世,在当时亦已倾动朝野,李白曾称赞他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又以“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等诗句,赞美其草书的激扬挥洒。唐代著 名的诗人如苏涣、戴叔伦等都有诗歌推许 他在狂草创作上的卓越成就,尤以任华的 《怀素上人草书歌》最为特出。
汉字字体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的字体设计产生于商代及周初铀器铭文中的图形文字,至今已有 3500多年的历史。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商朝的甲骨文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商代统治者用龟甲兽骨占 卜吉凶,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 文字称甲骨文。 金文是铜器铭文,又称钟鼎文。由于铜器的制作大多有纪念价值,因 此刻写者也较用心,比较起甲骨文,金文就像是装饰体。 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 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 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 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 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 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 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不 方便,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晴耕雨读
湖 边 散 柳 绿 淮 水 环 新 庭
金 文 对 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汉字简史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由大 篆简化而成。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小篆之形体 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 比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 有极重大的意义。


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 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铜器上凹入的阴文为款,击出的阳文为识, 总称铭文)。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 面貌。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 大篆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 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 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大篆 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後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 时所作石鼓文最为着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