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及利用考点总结~

合集下载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知识点总结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知识点总结

检索原理:用户将信息需求转变成检索系统能识别的检索标识与信息检索系统中存储的信息逐一对比,当内容一致或完全一致的即检索命中,然后按用户需求从检索系统中输出。

信息检索:将信息按一定方式组织并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需要找出相关信息的过程。

网络信息检索:是通过网络信息检索工具检索存在于Internet中各种类型的网络资源。

网络检索中存在的问题:1)信息泛滥;2)信息污染;3)计算机病毒的破坏和危害;4)网络用户自身素质的影响5)网络硬件设施不完善,未连接宽带网的计算机上网速度慢,尤其在上网高峰期,上网网速很慢,甚至很难与服务器连接上;6)检索效率低;7)大量隐性信息的存在。

CALIS 联合目录公共检索系统—>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即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World cat联合数目数据库NSTL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PQDD(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即数字化博硕士论文文摘数据库NSTL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网络期刊的服务方式:1)提供期刊书目检索2)提供期刊目次服务3)提供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服务4)提供期刊全文服务。

万方数据知识平台检索入口:1)快速检索2)专题检索3)单库检索网络期刊使用方式:专利格局起保护对象的不同分为: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号专利(10年),外观设计专利(10年)。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1)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为准;2)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明确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所确定的范围为准,也包括与该必要技术特征相等同的特征所确定的范围;3)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信息检索和利用第讲信息基础知识

信息检索和利用第讲信息基础知识
文献类型标识符【M 】 :monograph,专著(书)
没有文献标识代码的看出版社、出版地或ISBN
39
例1 图书(无文献类型标识符)
40
例2 期刊(有文献类型标识符)
D. Hill and P. J. Moylan. The stability of nonlinear dissipative systems [J]. IEEE Trans. Automat. Contr., vol. AC-21,pp. 708-711,1976
• 二次文献(Secondary Document):报道和 查找一次文献的检索文献,如目录、文摘、索 引、各种书目数据库……是在原始文献的基础 上,经过分析、归纳、重组后得到的产物。因 其具有检索功能而称之为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
12
1.2.2 按加工层次划分
• 三次文献(Tertiary Document):利用二次 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内容, 经综合、分析和评述再度出版的文献,如各 种述评、进展报告、动态综述、手册、年鉴 和百科全书……
• GB/T 推荐性国家标准 如GB/T 3287-2000
• GB/Z 国家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 如GB/Z 20177-2006
• GJB 国家军用标准 如GJB 390A-2008
33
5) 标准文献
• 中国行业标准代号
• HB/T 航空行业标准 如HB 9102-2008
34
Master Thesis
• 定义;标准是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要求有关 从业人员共同遵守的统一规定。
• 特点:有法律约束力,适用范围明确,是从事 生产、设计、管理、产品检验、商品流通、科 学研究的共同依据。
• 识别标准文献的主要依据有藏地:民用航空文献阅览室、期刊库 • 电子资源:万方(中外标准数据库)、IEL等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考点整理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考点整理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考点整理●2.1 信息检索的概念与原理●2.1.1 信息检索的概念(重要)●2.1.2 信息检索的原理●信息检索原理就是将特定的信息需求与存储在检索系统中的信息标识进行异同的比较与匹配,选取两者相符或部分相符的信息予以输出●信息检索的类型●1.文献检索●2.数据检索●3.事实检索●2.1.3 信息检索的意义/作用(重要)●1.信息检索是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实现其最大价值的科学方法●2.信息检索是再学习的工具,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3.信息检索能有效地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节省人力、物力及时间●2.1.4 信息检索的历程●1.手工检索●2.计算机检索●2.2 信息检索系统(重要)●2.2.1 信息检索系统的概念●1.信息检索系统的含义●2.信息检索系统的工作原理●2.2.2 信息检索系统的构成●1.信息选择子系统●2.信息索引子系统●3.词表管理子系统●4.用户接口子系统●5.匹配子系统●2.2.3 信息检索系统的分类●1.手工检索系统●1.书本式的手工检索系统●2.卡片式的手工检索系统●2.计算机检索系统●1.硬件●2.软件●3.数据库●1.参考数据库●1.书目数据库●2.指南数据库●2.源数据库●1.数值数据库●2.文本—数值数据库●3.全文数据库●4.术语数据库●5.图像数据库●6.多媒体数据库●2.3 信息检索方法(重要)●1.直接浏览法●直接查找法●2.常用法●顺查●倒查●抽查●3.追溯法●4.综合法(分段查找法、循环法、交替法)●2.4 信息检索效果(重要)●2.4.1 信息检索效果评价●信息检索效果的概念●1.检索结果有效性评价●2.检索系统实用性的评价●3.检索费用—效率评价●信息检索效果评价对于信息检索系统的建设和发展的意义●信息检索效果评价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1.查全率和查准率●2.误检率和漏检率●3.响应时间●其他与检索效果相关的指标●2.4.2影响信息检索效果的因素●1.标引的质量●2.检索途径的数量●3.检索策略的优劣●4.检索人员的素质。

(完整版)信息检索考试重点

(完整版)信息检索考试重点
2、利用从《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查出 10 篇以上专业文章,写出 1500 字以上的综述。 答: 新经济学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与传统经济理论的缺陷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这就是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新时代。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二)
1、什么是检索工具?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检索工具是用来存储、报道和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属于二次文献。 主要作用:报导作用、累计作用、查询作用、选择作用。 2、目录、题录、索引、文摘、文献指南各有那种类型? 答:目录可以分为国家目录、馆藏目录、联合目录、出版社与书商目录和专题目录。 题录的类型一般都是用代号表示。 索引类型可分为篇目索引和内容索引 文摘按其内容的详简程度可以分为指示性文摘和报道性文摘;按其适用对象可以分为一 般性文摘和倾向性文摘;按内容性质可以分为综合性文摘和专业性文摘。 文献指南主要介绍该科学和专题的主要文献类型。 3、什么是参考工具书?它有哪些主要作用? 答:参考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广泛汇集某一范围的知识材料,按一定方式加以 编排,专供人们解释疑惑的特定类型的出版物。 作用:查字词、查事项、查人物、查机构、查产品、查物名、查地名、查年代、查数据。 4、字典和词典、百科全书、年鉴、名录、图录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字典类型一般分为两种:○1 详解词典○2 专门词典。 词典从语种文别角度分为:○1 单语言辞典○2 多语言辞典。 从词量规模角度:○1 大型词典○2 中型词典○3 小型词典。 从收录内容角度:○1 百科全书○2 语文词典○3 专门词典。 百科全书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概括人类一切门类知识,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和应用科学等所有门类知识的综合性百科全书。另一类是指内容只收内容某一学科或某个 门类、某个专业的知识信息的专科性百科全书。 年鉴类型分为综合性年鉴、专业性年鉴、统计性年鉴。 名录类型分为人名录、地名录、物名录、机构名录。 图录类型分为地图录、科学技术用图集、历史图谱、文物图谱及人物图录。 (三)

信息检索知识点

信息检索知识点

信息检索知识点信息检索考点整理 1 、信息检索的概念广义的信息检索就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包括信息的存储与检索两个过程; 而狭义的信息检索仅指有序化信息的检索查找。

2. 信息检索的原理就就是将检索者的检索提问标识与存储在检索工具中的信息特征标识进行相符性比较,凡就是信息特征标识与检索提问标识相一致或者信息特征标识包含着检索提问的标识,则具有该特征的信息就从检索工具中输出,输出的信息就就是初步命中检索所需的信息。

3 、为什么说信息存储与检索就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检索的全过程包括存储与检索两个过程,存储与检索就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存储过程主要就是利用检索语言对文献进行标引,形成文献特征标识并输入检索工具,为检索提供有规律的检索途径;检索过程主要就是利用检索语言对检索提问进行标引,形成检索提问标识,再按照存储所提供的检索途径,将检索提问标识与文献特征标识进行比较。

检索过程就是存储过程的逆过程。

因此,检索者只有在全面了解存储者就是怎样把文献存入到检索工具中去以后,才知道怎样从检索工具中把所需要的信息检索出来。

4 、信息检索的方法 (1)顺查法 (2)倒查法 (3)抽查法(4)追溯法 (5)循环法 5 、信息检索的途径 (1)内部特征途径a) 分类途径 b) 主题途径 (2)外部特征途径 a) 题名途径 b) 著者途径 c) 文献编号途径 d) 检索途径 e) 机构检索法 f) 引文检索途径 6 、布尔模型的优缺点优点:(1)简单,形式简洁,易于理解;(2) 可操作性强,应用广泛;(3) 构成的逻辑提问式可以表达与用户思维习惯相一致的查询要求,提供非常精确的语义概念;(4) 能处理结构化提问。

缺点:(1)表达用户复杂需求效果欠佳(2)准确匹配无法提供定量比较(3)匹配标准不尽合理(4)检索结果不易控制7 、概率排序原则: 如果一个检索系统对用户的每个检索提问的反应就是以文献集合中的文献按相关性递减的顺序排列的,那么系统的总体效果就是最好的。

信息检索初步知识点总结

信息检索初步知识点总结

信息检索初步知识点总结信息检索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来检索和获取文档或者信息资源的技术和方法。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检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信息检索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

在信息检索中,有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 信息检索的概念和发展历史信息检索是指从信息库中按照一定的要求来搜索、检索信息的过程。

它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信息的存储、检索和利用。

信息检索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检索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现代信息检索系统不仅能够实现文档的存储和检索,还可以实现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抽取、信息过滤等功能。

2. 信息检索的基本过程信息检索的基本过程包括信息需求分析、文档表示和查询处理、检索模型和算法、评价和反馈等几个方面。

其中,信息需求分析是整个信息检索过程的第一步,它包括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分析和建模,确定用户的检索目标和检索词,为后续的检索准备工作做好准备。

文档表示和查询处理是指对文档和查询进行适当的表示和处理,以便计算机系统能够理解和利用。

检索模型和算法是指根据文档和查询的表示,计算出相关度得分,以确定文档的相关性。

最后,评价和反馈是指对检索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优化检索系统的性能。

3. 信息检索的技术手段信息检索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文本索引技术、全文搜索技术、信息抽取技术、信息推荐技术等几个方面。

其中,文本索引技术是指将文档中的关键词进行索引,以便计算机系统能够快速地定位到相关的文档。

全文搜索技术是指利用全文索引进行搜索,可以实现对文档中所有内容的搜索。

信息抽取技术是指从文档中抽取出有用的信息,以便为用户提供更精确的搜索结果。

信息推荐技术是指根据用户的行为和偏好,为用户推荐相关的信息资源。

4. 信息检索的评价指标信息检索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召回率、准确率、F值、MAP值等几个方面。

信息检索重点总结及题型

信息检索重点总结及题型

信息检索考试内容:1名词解释(5题,共15分)2填空(40分)3简答(难,拉分题,35分)4著录格式(10分)书本基础知识:第一章:1 信息:是事物属性的再现,是由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等所包含的内容,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

2 知识:人们对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是经过人脑加工处理过的系统化了的信息。

知识是人类经验和智慧的总结,是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力量。

3 情报:指传递着的有特定效用的知识。

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所需的新的知识信息。

基本属性:知识性、传递性和效用性。

信息>知识>情报。

4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的三要素:知识、载体、记录方式。

5科技文献:记录有科学技术信息或知识的一切载体。

科技文献的类型:按照载体形式划分:①印刷型文献②微缩型③声像型④电子型按照出版形式划分:图书/期刊/会议文献/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技术标准/政府出版物/产品样品和说明书/技术档案/报纸。

按照加工层次分:①一次文献: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

包括:期刊论文、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

②二次文献:是指文献情报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所得到的产物,也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献,由文献情报工作人员编辑、出版和积累起来的工具性的文献。

二次文献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助人们查找一次文献。

包括:目录、题录、文摘、索引、各种数目数据库。

③三次文献:是指利用二次文献,选用一次文献内容,经综合,分析和评述后形成的指南性文献。

如综述、述评、词典、手册、百科全书、年鉴、指南数据库、专著、教科书、论文丛集、文献指南、数目的目录。

6图书的主要外部特征是:书名、著者、出版社名称、出版地点、出版时间、图书总页数、国际标准书号(ISBN)。

国际标准书号具有唯一性。

①ISBN(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由10位数字分成4段组成,各段依次是:地区或语种号-出版商代号-书名号-校验号如:7-302-02372-7,表示中国大陆代号为302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种图书,其书号为02372、该书的校验码为7 。

大一信息检索与利用考试知识点

大一信息检索与利用考试知识点

大一信息检索与利用考试知识点信息检索与利用是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资源进行系统化检索和有效利用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大一信息检索与利用考试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信息检索基础知识1. 信息检索的定义和基本原理信息检索是指从大量信息中查找和获取所需信息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包括信息需求分析、信息储存与组织、信息检索模型、检索评价等。

2. 关键词的选择和搜索策略在信息检索过程中,关键词的选择和搜索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需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关键词,并掌握常用的搜索策略,如布尔逻辑检索、通配符检索和短语检索等。

二、信息资源与检索1. 图书馆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学生需熟悉图书馆资源的分类和编目规则,掌握常用图书馆资源的检索方法,如OPAC检索和图书馆数据库检索等。

2. 学术搜索引擎的使用学生需要了解学术搜索引擎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如Google学术、谷歌学术和百度学术等。

掌握高效的检索技巧,如使用引号搜索、高级搜索和文献引用等。

三、文献检索与阅读1. 文献检索的方法和工具学生需了解文献检索的常用方法和工具,如在线数据库检索、文献溯源和文献导航等。

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检索途径。

2. 文献综述的撰写和细节要求学生需要了解文献综述的撰写规范和细节要求,包括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信息利用与知识管理1. 信息评估和筛选学生需要学会评估信息质量,判断信息的可信度和适用性,并掌握信息筛选和整理的方法,提高信息利用的效果。

2. 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生需了解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知识管理工具的使用。

熟悉知识流程的各个环节,并学会运用相应的工具进行知识管理。

五、信息检索与利用的伦理问题1. 信息隐私和数据保护学生需了解信息检索与利用过程中产生的隐私问题和数据保护的重要性。

遵守信息伦理规范,保护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

2. 信息获取和版权保护学生需要了解信息获取的合法途径和版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在信息检索与利用过程中正确引用他人作品的方法和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考试时,务必带上2B铅笔、橡皮擦,签字笔。

考试题型:填空、简答、单选、多选、判断第一章绪论1、信息素养的概念、具体容(涵)答:概念: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信息,能够有效地获取、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

具体容(涵):信息意识:敏感度信息知识:信息基本知识,检索技术等信息能力:选择能力、收集能力、判断能力、处理能力、利用能力信息道德:抵制不良信息、过滤粗糙信息、选择有利信息2、搜商的概念答:第一:搜商仅指人们运用搜索引擎的智力。

这是狭义的“搜商”概念。

第二:搜商是指运用物质性工具进行搜索的智力。

这是一种广义搜商的概念。

第三,搜商应指人们所有搜索行为的智力。

这是最广义的“搜商”概念,我们不妨叫它“泛搜商”。

3、信息检索的意义答:1)信息检索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2)信息检索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3)信息检索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础4)信息检索是个人终身学习的基本保障4、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的定义、关系;信息的基本特征;情报的属性;构成文献的基本要素。

答:定义:信息:信息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本质属性和客观反映。

知识:知识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情报:人们为解决某一个特定的问题而搜索、传递且有特定效用的知识或信息。

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关系: 1)包含关系:知识包含于信息中,信息包含了情报,文献也包含于信息。

2)转化关系:文献是记录有信息或知识的载体,当文献中记录的信息或知识传递给用户,并为用户所利用时,就转化为情报。

例:图书馆馆藏图书。

3)交叉关系:情报虽大多来自文献,但也可能来自口头和实物,所以情报与文献存在交叉关系。

信息的基本特征:客观性,时效性,价值型,传递性,共享性,开发性。

情报的属性(3种):知识性(信息性)、传递性和效用性(被用户所利用)。

构成文献的基本要素(4个):1)知识容:信息或知识3)物质载体:材料4)记录手段:即将知识、信息固化到载体上的手段5、一些文献类型的特征(ISBN,ISSN,CN,GB2763-87,GB/T,ISO,IEC)答:ISBN:国际标准书号(唯一性)。

有ISBN号的一定是图书。

ISBN号组成中不包括作者代号。

ISSN:国际标准刊号。

CN:国统一刊号GB2763-87:国家标准GB/T:推荐性国家标准ISO:除电子电工外的国际标准IEC:电子电工领域国际标准6、文献的几种划分类型,按文献的载体形式划分(手写型文献、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声像型文献、机读型文献);按文献的加工深度划分(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按文献的出版形式划分11种、其中特种文献8种 P15-26答:1)手写型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机读型2)零次文献:指未经出版发行或未进入社会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

如私人笔记、工程图样、实验记录、论文草稿、发言稿、会议记录、私人信件、绝密文件、技术档案等。

一次文献:是指以作者本人的生产实践、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撰写并公开发表的文献。

主要包括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技术标准以及部分学位论文等,通常也称之为原始文献、原文。

二次文献:是对一次/三次文献进行整理、加工的产品。

即把大量的、分散的、无序的一次或三次文献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加工、提炼、整理、简化,组织成为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系统。

三次文献:是指围绕某一领域、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利用二次文献检索搜集的大量一次文献,对其容进行分析、综合、提炼、重组、概括而成的文献,如各种述评、综述或进展性出版物,以及百科全书、字(辞)典等参考工具书 3)特种文献包括(8种):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产品资料、技术档案。

常见类型(3种):图书,期刊,报纸。

7、图书、期刊的类型及特点。

P18、P191)阅读用书:教科书、专著、文集等。

2)参考工具书: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

3)检索用书:以图书形式刊行的书目、题录、文摘等。

图书特点:优点:图书的容全面系统,基础理论性强,论点成熟可靠。

缺点:图书的撰写、编辑、出版所需要的时间较长,传递信息速度慢,不能及时反映最新科技动态。

科研人员一般不把它列为首选的使用对象。

期刊类型:期刊按其性质和用途不同,分为:1)学术性与技术性期刊2)检索性期刊:如《社会科学文摘》3)其他期刊:包括快报性刊物、资料性刊物、科普性刊物等。

按出版形式,分为:1)正式期刊: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严格审批,既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也有国统一刊号CN2)非正式期刊:一般只限行业部交流,不公开发行,其出版必须经过行政部门审核,并领取“部报刊准印证”。

期刊特点:期刊反映的多是最新的科技成果,容新颖,信息量大,品种多,通报速度快、出版周期短等特点。

是科研人员的首选信息源。

按期连续出版,便于研究者长期跟踪研究。

8、图书、期刊、报纸等8种文献在数据库中的字段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各种类型文献的二次文献项目(即指具体每种类型在数据库中的字段)、有代表性的(ISBN、ISSN和CN、ISO、GB等)等。

P15-P25答:图书形式特征(即二次文献的项目)期刊的形式特征,即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著者.题(篇)名[J].刊名,年,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报纸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责任者.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示列:傅刚,承,佳路. 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 青年报,2000-04-12(14).科技报告著录的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成果名称),完成(执行)的单位及人员,起止时间,关键词,项目简介。

科技报告的著录容依次是:报告者.报告题名[R].地点:报告机构,完成年。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作者,题名,导师,学位授予单位所在的城市,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予时间。

会议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论文作者.论文标题.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专利文献的著录格式:专利所有者、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

标准文献形式特征:中文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发布单位、实施日期、英文标准名称等。

标准编号(标准号)是由“标准代号+顺序号+发布年号”组成。

第二章检索基础知识1、信息检索的含义 P29答:广义的检索包括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

信息存储是将大量无序的信息集中起来,根据信息源的外部特征和容特征,经过整理、分类、浓缩、标引等处理,使其系统化、有序化,并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建成一个具有检索功能的数据库或检索系统,供人们检索和利用。

而检索是指运用编制好的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查找出满足用户要求的特定信息。

2、信息检索类型(按检索手段划分,按检索对象划分)P30-31答:按检索的手段划分:1)手工检索(Manual retrieval)2)计算机检索(Computer—based retrieval)按照检索的对象(或检索结果)划分:1)文献检索(相关性检索。

如兰思仁的期刊论文,莫言的小说,毕业论文、专利、科技报告等)2)事实检索(确定性检索。

如IBM总部、皖南事变)3)数据检索(确定性检索。

如08年汽车生产量、2014年GDP总量)4)声频与视频检索(确定性检索。

如奥巴马就职演说音频等)3、信息检索系统、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构成 P32 、P34答:信息检索系统的构成:1)检索文档—-例:维普的期刊,馆藏书目,我校学位论文等2)检索设备—-电脑、服务器、网络等3)系统规则---基本检索、高级检索、检索式检索等4)操作人员---用户等计算机检索系统构成:硬件设备,软件部分,数据库。

4、数据库结构P35答:数据库结构组成:字段,记录,文档,帮助文件。

5、信息标引 P37答:标引的概念:标引是指在文献信息的处理过程中,将文献的容特征和外部特征分析转换成检索标识的过程,即对信息资源中具有检索价值的特征信息。

6、检索语言的概念,检索语言的类型(按表达信息的特征划分有哪些类型,按标识的组配方式可分为先组式语言与后组式语言)P39-P40答:检索语言作用:是标引者和检索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常考哦~)检索语言的类型:a)按规化程度分:自然语言/非规化语言;受控语言/规化语言/人工语言b)按标识的组配方法分:先组式语言(如分类号,标题词);后组式语言(如关键词)c)按表述信息的特征分:描述外部特征语言【题名 (书名、刊名等),责任者 (著者、编者、译者等), (ISBN、报告号、专利号、标准号等),引文 (参考文献)】描述容特征语言【分类语言,主题语言】检索语言定义:检索语言是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而创制的,能够唯一地表达各种概括文献信息容的概念,能够显示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便于进行系统排列,便于将标引语言和检索用语进行相符性比较的人工语言。

7、主题检索语言按照选词方式不同,可分为哪3种。

P40答:按选词方式不同分为:1)标题词语言(先组式、规化的检索语言)2)叙词语言(后组式、规化)3)关键词语言(后组式、不规)8、主题检索语言、分类检索语言的特点p42 P44答:主题检索语言特点:直观性强、专指性强、灵活性强。

分类检索语言的特点:1)分类语言是以文献信息容所属的学科性质来划分和集中文献,能够较好的体现学科的系统性,便于人们从某学科或专业的方面来查找文献2)分类语言能够较好的反映各个类目间的纵向层次关系3)分类语言是图书馆图书组织排架的依据。

答:有代表性的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科图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人大法)《杜威十进分类法》(DDC)《国际十进分类法》(UDC)《中国标准分类法》(CCS)《国际标准分类法》(ICS)《国际专利分类法》(IPC)中图法的体系结构:1)5个大部,22个大类(一级类目)2)每一大类下(拼音字母表示),层层划分,逐级展开为二级、三级、四级……类目,3)同位概念(并列关系、平行关系)P424)上位概念、下位概念(隶属关系、从属关系)P42、43《中图法》的标记符号:1)《中图法》的分类号,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2)大类(一级类目)由拼音字母表示,二级、三级…等,由数字表示,同位类基本是十进制。

3)特例:“工业技术”大类(T大类),所属的二级类目仍用字母表示,如TH、TP、TS…4)分类号中,从左往右,每三位数字,用“·”隔开,例S435.111.1 S156.4 S718S571.1 TS272.52第三章计算机检索基础知识1、布尔逻辑算符类型与用法P48答:基本的布尔逻辑算符: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

逻辑与:也叫逻辑乘,常用符号“and”或“*”表示。

作用:增加限制因素,缩小检索围,提高检索的专指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