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常见楼层数
楼层密码解读

楼层密码解读在现代建筑中,楼层的数字往往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编号,它们往往有着特定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在选择居住或办公楼层时,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
下面是1~18楼层数字的含义和楼层选择的注意事项。
1楼:大门1楼往往是大门所在的楼层,它象征着进入的起点。
在商业建筑中,1楼往往是商铺的位置,具有良好的商业机会。
在居住建筑中,1楼往往有较高的安全风险,因为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入侵。
2楼:财富2楼往往与财富有关,因为“二”和“发”谐音,寓意着财富的增长。
在商业建筑中,2楼往往是商业办公的位置,具有较好的商业机会。
在居住建筑中,2楼往往是较为理想的居住楼层,既不会受到太多的干扰,又不会太过高层。
3楼:发展3楼往往与发展有关,因为“三”和“生”谐音,寓意着事业的发展。
在商业建筑中,3楼往往是办公楼层,具有较好的商业机会。
在居住建筑中,3楼往往是居住的理想楼层,既不会太过高层,又不会太过拥挤。
4楼:不吉利在中国文化中,4被视为不吉利的数字,因为它的发音与“死”相似。
很多楼层中没有4楼,或者将4楼标记为其他数字。
在选择楼层时,应尽量避免选择4楼,以免带来不好的运势。
5楼:平安5楼往往与平安有关,因为“五”和“无”谐音,寓意着没有事故和灾害。
在居住建筑中,5楼往往是较为理想的居住楼层,既不会太过高层,又不会太过拥挤。
在商业建筑中,5楼往往是商业办公的位置,具有较好的商业机会。
6楼:顺利6楼往往与顺利有关,因为“六”和“顺”谐音。
在商业建筑中,6楼往往是商业办公的位置,具有较好的商业机会。
在居住建筑中,6楼往往是较为理想的居住楼层,既不会太过高层,又不会太过拥挤。
7楼:好运7楼往往与好运有关,因为“七”和“齐”谐音,寓意着一切顺利。
在商业建筑中,7楼往往是商业办公的位置,具有较好的商业机会。
在居住建筑中,7楼往往是较为理想的居住楼层,既不会太过高层,又不会太过拥挤。
8楼:发财8楼往往与发财有关,因为“八”和“发”谐音,寓意着财富的增长。
多少层算高层建筑

多少层算高层建筑在现代城市化的进程中,高楼大厦已经成为了城市景观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但是对于什么样的建筑物能被称为高层建筑,却一直存在着争议。
有人认为超过10层的建筑就可以算作高层建筑,而也有人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标准,认为只有超过50层的建筑才能被称为高层建筑。
那么,到底多少层算作高层建筑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高层建筑的定义。
根据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大多数情况下,高层建筑是指建筑物高度超过一定标准的建筑。
在国内,住宅高楼的高度标准一般为超过24层或100米,而写字楼等商业类建筑物的标准则更高,常常要求超过40层或150米。
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于高楼的定义标准是有所区别的。
除了高度标准,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来理解高层建筑。
有人认为高层建筑应该是能够给人带来强烈垂直感觉的建筑。
在这个理解下,除了楼层数的多少,建筑的造型、外观设计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考量也变得非常重要。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一座10层以外型设计得威严大气、流线型十足、采用现代化建筑材料的建筑,很可能会被认为是一座高层建筑,尽管它的楼层数不算特别高。
还有一种常见的理解是,高层建筑是指能够成为城市地标的建筑。
这类建筑多半位于市中心或重要地段,其巨大的体量和独特的设计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
在这个角度下,楼层数没有非常苛刻的要求,重要的是建筑能够引领城市的发展和变革,为城市增添一份独特的文化氛围。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高层建筑对城市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高楼大厦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方面,高层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工作、居住需求,缓解城市人口的压力。
另一方面,高层建筑也成为了城市繁荣和经济发展的象征,吸引着大量的商业机构和投资者。
因此,高楼大厦的建设对于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不过,高层建筑的建设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城市容量的承载能力。
高层建筑的兴建会引起土地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给城市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带来巨大压力。
房屋建筑楼层名词解释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按房屋建筑楼层名词解释房屋层数:房屋层数是指房屋的自然层数,一般按室内地坪±0以上计算;采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室内层高在2.20m以上(不含2.20m)的,计算自然层数。
房屋总层数为房屋地上层数与地下层数之和。
假层、附层(夹层)、插层、阁楼(暗楼)、装饰性塔楼,以及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不计层数。
地下室:是指房屋全部或部分在室外地坪以下的部分(包括层高在2.2m以下的半地下室),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
半地下室: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
假层:是指建房时建造的,一般比较低矮的楼层。
其前后沿的高度大于1.7m,面积不足底层的二分之一的部分。
附层(夹层)是房屋内部空间的局部层次。
搁楼(暗楼):一般是房屋建成后,因各种需要,利用房间内部空间上部搭建的楼层。
低层住宅:指一层至三层的住宅。
多层住宅:指四层至六层的住宅。
高层住宅:指七层至九层的住宅。
高层住宅: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
塔式高层住宅:以共用楼梯、电梯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层住宅。
单元式高层住宅:由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每单元均设有楼梯、电梯的高层住宅。
通廊式高层住宅:由共用楼梯、电梯通过内、外廊进入各套住宅的高层住宅。
高层住宅常见层数为啥是11层

高层住宅常见层数为啥是11层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高层住宅的层数各不相同,但我们常常会发现 11 层的高层住宅较为常见。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呢?首先,从建筑成本的角度来看,11 层是一个较为经济合理的选择。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楼层越高,对建筑结构的要求就越高,相应的成本也就越大。
超过 11 层,需要设置消防电梯和封闭楼梯间,这会增加建筑的成本投入。
而 11 层及以下的住宅,只需要设置一部普通电梯和敞开楼梯间,就能满足居民的日常出行和消防安全需求,从而有效控制了建筑成本。
其次,11 层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居民对采光和通风的需求。
一般来说,11 层的住宅不会被周边建筑物遮挡太多阳光,能够保证室内有较为充足的自然采光。
同时,在通风方面,也能够较好地形成空气对流,提供相对舒适的居住环境。
再者,从土地利用效率的角度考虑,11 层的住宅能够在有限的土地上容纳一定数量的居民,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既不会因为层数过低而浪费土地资源,也不会因为层数过高而导致人口密度过大,给周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带来过大的压力。
从消防安全的角度来说,11 层以下的住宅在火灾发生时,居民可以通过楼梯较为迅速地疏散。
而超过 11 层的住宅,由于高度增加,疏散难度也会相应增大,对消防设施和救援措施的要求也更高。
因此,11 层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火灾风险和救援难度。
此外,11 层的住宅在供水和供电方面也相对较为稳定和便捷。
由于楼层不是特别高,水压和电压的损耗相对较小,不需要额外增加增压和变电设备,降低了后期维护和管理的成本。
在居住体验方面,11 层的住宅不会像更高层那样受到强风的影响,减少了窗户的风声和建筑物的摇晃感。
同时,对于一些恐高的居民来说,11 层的高度也相对更容易接受。
从规划审批的角度来看,不同地区对于建筑高度和层数可能有不同的规定和限制。
在一些地区,11 层的住宅可能更符合当地的规划要求和城市风貌,更容易获得审批通过。
在民用建筑中,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高层、低层及多层的划分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在民用建筑中,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高层、低层及多层的划分标准。
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民用建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居住、工作和娱乐的场所。
然而,在民用建筑中存在着对于高层、低层和多层建筑的划分标准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在高层、低层及多层方面的划分标准,并概述解释这些标准的定义和特点。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以便全面而系统地论述在民用建筑中高层、低层与多层建筑的划分标准。
首先是引言部分,介绍文章背景、目的和结构。
其次,我们将详细解释高层、低层与多层建筑的定义和特点。
然后,我们会探讨在居住建筑中高度划分的标准,包括一般住宅楼、公寓楼和别墅楼等。
接下来,我们会研究公共建筑如商业综合体、办公楼和政府机构等方面高度划分时的具体标准。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收集和整理讨论的要点,并提出结论。
1.3 目的本文的目标是全面介绍在民用建筑中关于高层、低层和多层建筑的划分标准,并解释这些标准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深入研究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高度划分标准,我们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规范,并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同时,通过对比不同类型建筑的高度划分标准,我们还可以探讨不同类型建筑在安全性能、功能需求以及环境意识等方面的差异与挑战。
最终,我们希望本文能够促进对于民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高层、低层与多层划分标准问题更深入、全面地思考与研究。
2. 高层、低层和多层建筑的定义和特点:2.1 高层建筑的划分标准:高层建筑通常被定义为在一定高度范围内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需求的建筑物。
根据不同地区和法规,高层建筑的划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以楼层数或建筑高度作为划分标准是最常见的方法。
例如,在某些国家或地区,一栋建筑超过30米(或100英尺)就被视为高层建筑,而在其他地方可能需要更高的标准。
高层建筑与其他类型的建筑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建筑内部空间利用率较高,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或提供更多功能;- 必须考虑垂直交通工具(如电梯)来满足人们上下楼层的需求;- 高楼结构需经过严格设计以确保安全性及抗震能力;- 室内外景观设计以及外立面材料选择等方面受到更多关注。
最常见的建筑规范(2021修订版)

★楼梯一、楼梯1.楼梯:角度在20。
~45。
之间,舒适坡度为26。
34′,即高宽比为1/2;二、楼梯数量确实定1.公共楼梯和走廊式住宅一般应取二部楼梯,单位式住宅可例外;2.2~3层的建筑〔病院、疗养院、托儿所、幼儿园除外〕符合以下要求,可设一个疏散楼梯:3.九层和九层以下,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 m2,且人数不超过30人的单位式住宅可设一个楼梯;4.九层和九层以下建筑面积不超过500 m2的塔式住宅,可设一个楼梯。
三、楼梯位置确实定1.楼梯应放在明显和易于找到的部位;2.楼梯不宜放在建筑物的角部和边部,以便于荷载的传递;3.楼梯应有直接的采光和自然通风;4.五层及以上建筑物的楼梯间,底层应设出入口;在四层及以下的建筑物,楼梯间可以放在距出入口不大于15m处。
四、楼梯细部尺寸1.踏步宽〔b〕、高〔h〕应符合以下关系之一:b+h=450mm b+2h=600~620mm2.梯井宽度以不小于150mm为宜;3.楼梯段最少踏步数为3步,最多为18步;梯段宽度取决于通行人数和消防要求;⑴每股人流宽度=平均肩宽〔550mm〕+少许提物尺寸〔0~150mm〕⑵消防要求每个楼梯必需包管二人同时上下,梯段最小宽度1100~1400mm;⑶室外疏散楼梯梯段最小宽度800~900mm。
4.楼梯雕栏和扶手⑴人流密集场合梯段高度超过1000mm时,宜设雕栏。
扶手外表的高度与楼梯坡度有关〔15。
~30。
取900, 30。
~45。
取850, 45。
~60。
取800。
60。
~75。
取750〕;⑵靠楼梯井一侧程度护身雕栏超过500mm长时,应不小于1000mm;室外楼梯雕栏高度不该小于1050mm。
高层建筑的雕栏高度应再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1200mm。
⑶梯段净宽在1100~1400mm〔两股人流〕以下的一侧设扶手;楼梯段的宽度大于1650m m(三股人流)时,应增设靠墙扶手;楼梯段的宽度超过2200mm(四股人流)时,还应增设中间扶手。
多高的楼层算是高层

多高的楼层算是高层?一般多少米的建筑属于高层建筑?房子1-7层就是多层,可以不带电梯,8-12层为小高层,13层以上为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第一章,总则第1.0.5条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划分:一、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二、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主体建筑)三、建筑物高度超过100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第1.0.3条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试行)第1.0.5条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划分一、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二、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
三、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2、低层/多层/高层/小高层/超高层解释1层~3层为低层住宅;4层~6层为多层住宅;7层~10层为中高层住宅(也称小高层住宅);11层~30层为高层住宅;30层(不包括30层)以上为超高层住宅。
多层住宅主要是借助公共楼梯垂直交通,是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集合住宅。
它与中高层(小高层)和高层住宅相比,有一定的优势:(1)在建设投资上,多层住宅不需要像中高层和高层住宅那样增加电梯、高压水泵、公共走道等方面的投资,得房率比较高。
(2)在户型设计上,多层住宅户型设计空间比较大,居住舒适度较高。
(3)在结构施工上,多层住宅通常采用砖混结构,因而多层住宅的建筑造价一般较低。
但多层住宅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底层和顶层的居住条件不算理想,底层住户的安全性、采光性差,厕所易溢粪返味;顶层住户因不设电梯而上下不便。
居住建筑常见楼层数

居住建筑常见楼层数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居住建筑的层高根据规范设计通常是几个固定的数值,包括6、11、18、34。
建筑层高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包括防火规范、城市规划、日照间距、城市天际线等等要求。
一、6及6+1的由来:根据《住宅设计规范》::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地面设计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
另外,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住宅超过六层需设置封闭楼梯间,如果不设,那么入户门必须为乙级防火门。
有了这两个规范的存在,所以在中小城市,由于地价不高,开发商为了省钱,住宅建筑高度一般被控制在六层,因为电梯和防火门都不便宜,而封闭楼梯间则要损失掉至少4平米,那都是钱。
不过《住宅设计规范》又说: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入层数,也就是16m的高度是不包括跃层层高。
第六层的房子没有电梯当然不太好卖,于是开发商用“复式+屋顶花园”吸引买房者。
另外,根据安全玻璃设置规范,七层高度的住宅的门窗玻璃必须为安全玻璃,安全玻璃!那也是钱。
二、11的由来:根据《高层建筑防火规范》,10层及10层以上居住建筑属于高层建筑,所以11层当然属于高层,为什么不再往上做原因很简单,《高规》中对楼电梯的说明:1.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2.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3.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应设消防电梯。
这里先说三种楼梯间的区别,普通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普通楼梯间意味着除了楼梯什么都没有的房间;封闭楼梯间则多了一扇乙级防火门,并且意味着进入楼梯平台前,还有一块缓冲的入户空间,可以是走廊,也可以是电梯前厅;防烟楼梯间则拥有防烟前室,对于居住建筑,其面积不应小于平米。
从比较可以看出,当然普通楼梯划算,其他两个不仅浪费了楼层面积,而且还多了一面防火墙和防火门。
从一栋楼看,可能这点面积不是很大,但是从整个住宅区规划设计来看,那可能是数千平米的浪费,那都是钱,相当于损失了二、三十套房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建筑的层高根据规范设计通常是几个固泄的数值,包括6、11. 34«建
筑层髙受到很多方而的限制,包括防火规范、城市规划、日照间距、城市天际线等等要求。
—、6及6+1的由来: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6.4.1.1: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而距室外地而设计高息超过16m时必须设宣电梯。
另外,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住宅超过六层需诛昼封闭楼梯间,如杲不诛,那么入户门必须为乙级防火门。
有了这两个规范的存在,所以在中小城市,由于地价不高,开发商为了筍钱,住■宅建筑高度一般被控制在六层,闵为电梯和防火门都不便宜,而封闭楼梯间则要损失掉至少4平米,那都是钱。
不过《住宅设计規范》又说: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入层數,也就畏16m的高度爱不包括跃层层高。
第六层的房于没有电梯当然不太好卖,于是开发商用“复式+屋顶花冋”吹引买房者。
另外,根据安全玻璃设置規范,七层高度的住宅的门窗玻璃必须为安全玻璃,安全玻璃!那也是钱。
二、11的由来:
根据《高层建筑防火规范》,10层氏10层以上居住建筑属于高层建筑,所以11层当然厲于高层,为什么不再往上做?原闵很简单,《高规》中对楼电梯的说明:1•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尺灌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2•十二层尺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3•十二层尺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应设消防电梯。
这里先说三种楼梯间的区别,普通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普逋楼梯间意味着除了楼梯什么梆没有的房间;封闭楼梯间则多了一扇乙级防火
门,并且意味着进入楼梯平台前,还有一块烫冲的入户空间,可以是龙廊,也可以是电梯前厅;防烟楼梯间则拥有防烟前室,对于居也建筑,其面积不应小于4.50平米。
从比较可以看出,当然普通楼梯划算,其他两个不仅浪费了楼层面积,而且还多了一而防火墙和防火门。
从一栋楼看,可能这点而枳不是很大,但姥从整个住宅区规划诛计来看,那可能爱數千平米的浪费,那都是钱,相当于损失了二、三十套房子。
从电梯上考虑,或许一部消防电梯不算什么,阴为《高规》里继续说: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这意味耆客梯与消防电梯可以合二为一, 先别高兴,一查《住宅设计规范》:十二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袜楼设虽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冒一台可容担架的电梯。
十二层以上设匱两个电梯成了一条强规。
综合考虑,于是11成了住宅设计一道很明显的门槛。
如果有开发商只做了十二层,
必然要亏得一塌糊涂。
三、18的由来:
18同样是住宅设计一道比较难逾越的槛。
这里想强调的是,国家各种建筑規范条丈的规定绝非随意而定,有很多都是参考苏联或者西方其他国家规范定制,美囲上百年的建筑设计经脸与教训,国内绝对望尘集氏,于畏只好拿来用之,其中很多规范,是用血和生命的代价总结的。
《高规》:高层建筑的种类分为一类和二类两种。
在居住建筑方而19层以上为一类, 一类建筑的防火疏散与结构设计,都比二类要严格一些。
《高规》说:
1•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尺塔式住宅,均
应设防烟楼梯间;
2•十九层71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依然是防烟前室的问题。
好像建筑超过50米还有其他规定,不甚记得,包括不能贴而转,只能刷涂料,防止瓷砖脱落导致悲剧事件。
另外保温做法也有规定,不甚记得。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高规》里说: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6.1.1.1十八层71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
这意味着18层以上需要有两座疏散楼梯,故,18, —道坎。
四、34的由来:
首先,层高的控制:2.850X34=96.9,在加上0.300m的室内外高差=97.2m,就差一点到100m, 100m是一道坎,闵为超过l()0m,意味着需要设置避难层,而且每15层必须有一个避难层,这对开发商来说做100m的住宅和做99.99m的住宅,前者无异于把钱宜接往火炉里投。
这里要说一下剪刀梯。
第三个大点里说,高层每个防火分区不得小于两个安全出口,超过18层必须无条件
满足这条强规,并且两个安全出口的间距必须>5m,于是在这条限定条件下,传说中的剪刀梯
诞生了。
查阅《高规》说明,美国在三十年巳经有这种做法,将两个疏散楼梯合在一座楼梯间里并且两座楼梯通过防火培的分隔完全独立。
建筑日照相关规范里有说,超过100m的建筑必须把它300m半径的扇形范围內的建筑纳入容体参考范围,因为它对城市里其他建筑的影响比较大,“冬至日满窗日照时间不得小于1小时”是对住宅人性化的规定。
由此而引发的日照投诉可能会得不偿失,在自己建得高的时候别忘了还有很多建筑可能会被你遮样一辈子。
建筑行业的知识一辈于都学不完,无论施工因还是方裳,而规范只曼考注册建筑师首先必须熟记和理解的第一道坎。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