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儒林外史测试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儒林外史》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儒林外史》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儒林外史》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长篇讽刺小说,共五十六回。

作者吴敬梓,字敏轩,安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

2 《儒林外史》中提到最多的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制度是科举,其考试的主要形式是八股。

3 临终前,因为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而迟迟不肯断气的人是严监生。

4 王冕屈不过秦老的情,回家用心用意为本县老爷画了二十四幅花卉,都题了诗在上面。

5 周进六十多岁了,还是一个老童生,经夏总甲推荐到薛家集去教村塾,受尽了王举人的鄙视。

6 五个侄子在严监生身体健康的时候从来没有出现过,而严监生的病越来越重的时候却出现得如此频繁,可见他们对严监生财产的觊觎是蓄谋已久的。

7 清朝科举制度等级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廷试。

二选择题1 下列哪组人物是作者心中理想贤士的形象?( B )A 马纯上、鲍廷玺、王冕B 杜少卿、王冕、庄绍光C 王仁、王德、庄绍光D 杜少卿、马纯上、迟衡山2 范进中举后为什么发疯?( C )A 装疯的B 被人打疯了C 喜极而疯D 被债主逼疯了3《儒林外史》中以( D )作为“隐括全文”的“名流”。

A 范进B 杜少卿C 周进D 王冕4 《儒林外史》中( A )是作者吴敬梓的自况。

A杜少卿 B 严监生 C 匡超人 D 王冕5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等级与考中获得的称号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B )A 院试——考童生B 乡试——考举人C 会试——考秀才D 殿试——考举人6 严贡生和严监生两兄弟对官司的态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 两兄弟都胆小怕事,用钱解决问题。

B 两兄弟对待官司都是溜之大吉,不顾后果。

C 严贡生对待官司是溜之大吉,不顾后果;严监生则胆小怕事,用钱解决问题。

D严监生对待官司是溜之大吉,不顾后果;严贡生则胆小怕事,用钱解决问题。

7 洪憨仙要与马二认作表兄弟的目的是什么( B )A 两人合得来,为了将来一番交际B 洪憨仙想利用马二骗胡三公子C 为了合伙作生意D 洪憨仙重情义,想认马二为兄弟8 马二先生送给了匡超人些什么东西让他回家?A 两人合得来,为了将来一番交际B 洪憨仙想利用马二骗胡三公子C 为了合伙作生意D 洪憨仙重情义,想认马二为兄弟三名词解释1 童生: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儒林外史》测试卷精编版(附答案)

《儒林外史》测试卷精编版(附答案)

《儒林外史》测试卷(一)(附答案)一、基础知识运用1.阅读《儒林外史》片段,完成各题。

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zào。

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

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

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

湖边山上,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

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

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者写汉字。

烦zào(________)须臾.(________)(2)“照耀”中“耀”的意思是:()A.光线强烈地照射 B.张扬;显示出来 C.光荣 D.光芒(3)请把文段中画线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4)文段选自《儒林外史》。

请结合原著回答:①请概述王冕的性格特点。

②作者塑造王冕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用意?二、选择题2.活动中,同学们对下列一段话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和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A.这段话对严监生的描写既是动作描写,又是细节描写。

B.这段话写出了严监生因不能说出他的意思而焦急的心理。

C.这段话通过严监生临死前了不忘一茎灯草刻画了他吝啬的形象。

D.这段话运用夸张与对比的写法,达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3.《儒林外史》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儒林群丑图。

儒林众生丑相毕现,下列关于人物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严贡生以掌舵人吃了自己昂贵的药为由,讹船家的船钱。

B.匡超人恬不知耻自夸,误用“先儒”,酿成笑话。

C.王冕贪慕他人之功名,冒名顶替,招摇撞骗。

D.王惠被任命为南昌知府,南赣道台,后投降宁王叛军。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练习题附带答案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练习题附带答案

《儒林外史》练习题一、选择题、填空题。

1.《儒林外史》刻画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下面典型归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庄绍光 B.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C.正面人物的典型-----王冕、杜少卿 D.八股迷的典型----马二先生、鲁编修2.《儒林外史》是一部__________篇__________小说。

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

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__________”,是__________(朝代)小说家。

3.《儒林外史》刻画了形形色色的儒生形象,如穷困潦倒、受尽别人的白眼和嘲讽的腐儒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八股迷的典型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贪官污吏的典型__________、__________。

《儒林外史》中不仅有对儒林丑类的揭露和讽刺,而且有对正面人物的肯定和歌颂。

作者肯定的最多的是那些不慕功名利禄的知识分子,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4.《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这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全书用__________文写成,善于通过描写人物言行的讽刺手法揭示其内心世界。

细节描写传神,人物栩栩如生。

5.《儒林外史》是一部以__________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些深受_________________毒害的__________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

6.《儒林外史》中,______________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镜,照出儒林各种人物的灵魂。

阅读书评,完成后面的题目。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儒林外史试题及答案

儒林外史试题及答案

儒林外史试题及答案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著的一部讽刺小说,通过对儒生们的生活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以下是一套关于《儒林外史》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吴敬梓C. 罗贯中D. 施耐庵答案:B2. 《儒林外史》主要讽刺的是哪一个社会阶层?A. 农民B. 商人C. 儒生D. 官员答案:C3. 小说中,以下哪个人物不是儒生?A. 范进B. 严监生C. 贾宝玉D. 王冕答案:C4. 《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他的妻子做了什么?A. 为他庆祝B. 嘲笑他C. 没反应D. 离开他答案:A5. 小说中,王冕是如何成为画家的?A. 通过科举考试B. 通过自学成才C. 通过家族传承D. 通过拜师学艺答案:B二、填空题6. 《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他的妻子_________(答案:为他庆祝)。

7. 小说通过_________(答案:讽刺手法)揭示了儒生们的虚伪和世态的炎凉。

8. 《儒林外史》中,严监生是一个_________(答案:吝啬鬼)的形象。

三、简答题9. 简述《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的生活变化。

答:范进中举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本贫穷的他,因为中举而得到了社会地位的提升和经济上的改善。

他的妻子也为他庆祝,他的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贺,他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

10. 描述《儒林外史》中王冕的形象特点。

答:王冕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正面形象,他是一个自学成才的画家。

他不追求功名,不随波逐流,而是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和生活态度。

他的形象体现了作者对那些不拘泥于世俗,追求真善美的人的赞美。

四、论述题11. 论述《儒林外史》中对儒生阶层的讽刺及其社会意义。

答:《儒林外史》通过对儒生阶层的讽刺,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和世态炎凉。

儒生们追求功名,却往往忽视了道德和学问的真正价值。

小说通过范进、严监生等人物形象,展现了儒生们在功名面前的丑陋嘴脸,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的尴尬地位。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题及答案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题及答案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儒林外史》中,有较多作者本人影子的人物形象是()A 匡超人B 杜少卿C 牛浦郎D 严监生答案:B解析:杜少卿这个人物身上有作者吴敬梓自身的影子。

他淡薄功名,傲视权贵,慷慨仗义,尊重妇女,具有一定的叛逆精神。

2、下列对《儒林外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

B 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C 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 书中没有正面歌颂的人物。

答案:D解析:书中有正面歌颂的人物,如王冕等。

3、在《儒林外史》中,被科举制度扭曲了灵魂的读书人不包括()A 周进B 范进C 匡超人D 杜慎卿答案:D解析:周进、范进、匡超人都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而杜慎卿则更多地是追求名士风度。

4、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儒林”的是()A 蘧公孙B 马二先生C 凤四老爹D 鲁小姐答案:C解析:凤四老爹不属于儒林中人,他是一个侠士。

5、严监生临终前因为()而不肯断气。

A 两个侄子不在跟前B 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C 家人没有安排好后事D 自己的财产没有分配好答案:B解析:严监生临终前因为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而不肯断气,体现了他的极度吝啬。

二、填空题1、《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该书是一部_____小说。

答案:吴敬梓长篇讽刺2、匡超人原本是一个_____的青年,后来在社会的影响下逐渐变得_____。

答案:善良淳朴虚伪狡诈3、周进在贡院里看到号板痛哭不止,后来_____帮助他捐了个监生,得以参加乡试。

答案:商人金有余4、范进中举后,_____(人物)来攀附,送给他银子和房子。

答案:张乡绅5、王冕是《儒林外史》中一个_____的人物形象。

答案:不慕名利、坚守自我三、简答题1、请简要概括《儒林外史》的主题。

答案:《儒林外史》通过对儒林群像的描绘,深刻地批判了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以及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同时也展现了一些文人的正直善良和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2021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真题:儒林外史二

2021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真题:儒林外史二

7.【2021年重庆B卷,6】根据《儒林外史》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

(1)吴敬梓善用讽刺艺术塑造人物,在《儒林外史》中运用夸张、对比、细节描写等艺术手法,刻画了“喜极而疯”的范进、“伸着两根指头难以咽气”的__________、以及标榜自己“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却拦劫别人家猪的__________。

(2)有人说,“好好的一个匡超人,一脚踏进儒林便成了畜生”。

请从下面的回目中,选择一个事件,分析匡超人的这种变化。

相关回目
第十六回大柳庄孝子事亲乐清县贤宰爱士
第十七回匡秀才重游旧地赵医生高踞诗坛
第十八回约诗会名士携匡二访朋友书店会潘三
第十九回匡超人幸得良朋潘自业横遭祸事
第二十回匡超人高兴长安道牛布衣客死芜湖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答案:(1)严监生(或“严致和”);严贡生(或“严致中”)
(2)示例一:杭州诗会上,结识了一群斗方名士,受他们影响,洁名钓誉,逐渐丢掉了淳朴善良的心性。

示例二:在潘三的带领下伪造文书、替人代考,大把敛财,失格失德。

示例三:逼妻回乡,隐瞒婚史,进京别娶,攀附权贵,背信弃义,丧失做人底线。

示例四:潘三入狱。

拒绝探望,薄情寡义,今人不齿。

儒林外史练习题有答案

儒林外史练习题有答案

《儒林外史》练习题一、选择题1.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蒲松龄C. 曹雪芹D. 吴敬梓A. 范进B. 严监生C. 杜少卿D. 王熙凤3. 《儒林外史》主要描写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二、填空题1. 《儒林外史》是一部________的长篇小说。

2. 《儒林外史》中的主人公范进,最初是一个________的人。

3. 《儒林外史》通过描绘一群知识分子形象,揭露了当时________的丑恶现象。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情节。

2. 请列举《儒林外史》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并简要介绍他们的性格特点。

3. 《儒林外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哪些问题?四、论述题1. 论述《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形象及其现实意义。

2. 分析《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

五、阅读理解题选段:“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奶妈等都猜不着是要什么,只有赵氏知道他是为那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1. 请问选段中的严监生为什么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2. 从选段中可以看出严监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六、名词解释题1. 解释“儒林”在《儒林外史》中的含义。

2. 简述“外史”一词在《儒林外史》书名中的意义。

七、判断题1. 《儒林外史》是以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原型创作的。

()2. 《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是一个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物。

()3. 《儒林外史》通过范进的形象,展现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腐蚀作用。

()八、连线题A. 范进B. 严监生C. 杜少卿D. 王惠1. 勤奋好学2. 吝啬贪婪3. 独立自主4. 贪污腐败九、改错题1. 《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承恩所著的长篇小说。

2. 范进在《儒林外史》中最终成为一名富有的商人。

3. 《儒林外史》通过描绘严监生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廉洁自律的赞美。

十、综合分析题1. 结合《儒林外史》中的情节,分析科举制度对当时知识分子的影响。

《儒林外史》练习题(含答案)

《儒林外史》练习题(含答案)

名著导读十一:《儒林外史》【走近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自称秦淮寓客,晚年又号文木老人。

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传世。

【内容主题】《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

作者塑造了一群热衷科举、追求功名利禄的读书人的形象,讽刺了当时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

表达了作者否定功名富贵的立场,并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艺术特色】《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全书用白话文写成。

语言准确、幽默、洗练而形象;婉曲尖锐的讽刺;人物塑造栩栩如生;结构艺术上也有较大成就。

(一)语言艺术:语言准确、幽默、洗练而形象。

作者常以三言两语,使人物“穷形尽相”。

对话中引用谚语、俗语、歇后语,恰切自然。

例如严贡生正在范进和张静斋面前吹嘘:“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

”言犹未了,一个小厮进来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

”通过言行的不一,揭示严贡生欺诈无赖的行径。

(二)讽刺艺术:婉曲尖锐的讽刺。

通过不和谐的人和事进行婉曲而又锋利的讽刺。

如严监生临死之际,看到灯芯里点着两根灯草,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咽气。

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

这些细节对严监生这等悭吝乡绅的揭露讽刺可谓入木三分。

(三)人物艺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以真实为最高原则,小说中许多人物形象和现实生活十分贴切。

如范进、荀玫因地位升迁而变异,匡超人、牛浦郎因受环境污染而变色。

(四)结构艺术:全书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而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的连环套;前面一个故事说完了,引出一些新的人物,这些新的人物便成为后一个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林外史》测试题与答案】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作家与作品填空
《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小说,共回。

作者,字,
安徽省全椒县人,小说家。

二、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才去不到两个时候,只听得一片声的锣响。

两个时候:两个时辰,即四个小时。

岳父见教的是。

见教:指教(我)。

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

拙病:倒霉的病。

胡老爹,这个事须是这般,你没奈何,权变一权变。

权变:使权力发生变化。

三、下列加点的词含有什么意味,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

我原是贺你
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

”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答:。

四、对下面对比的写法理解正确的是()
中举前:范进到城里乡试回来,家里已饿了两三天。

到出榜那日,家里没
有早饭米,母亲已饿得两眼都看不见了,范进慌忙抱了鸡到集市上去卖。

中举后:邻居纷纷送来鸡、蛋、酒、米,张乡绅上门赠银送屋,胡屠户送
来几千钱祝贺。

A)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同情可怜者,扶危济困的社会风气。

B)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尊重知识,崇尚才学的社会风尚。

C)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D)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势利、冷酷的关系。

五、注音释义
作揖(yī)行(háng)事醺(xūn)腆(tiǎn)
啐(cuì)星宿(xiù)讳(huì)绾(wǎn)
带挈(qiè):提携。

文中的意思是“让你沾我的光,得到好运气”。

唯唯连声:连连答应。

唯唯,答应的声音。

体统:规矩。

见教:指教(我)。

“见”字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

舍与:施舍给,赏给。

央:恳求。

局不过:碍于情面,虽然自己不愿意,也只好屈从。

小心:文中是顾虑的意思。

兀自:只管。

桑梓(zǐ):家乡。

轩敞:宽敞。

答案
一、章回体讽刺 55 吴敬梓敏轩清代
二、D
三、讽刺意味贪婪、虚伪
四、D
五、(略)
【资料窗】
作者
吴敬梓(1701年~1754年),字敏轩,号粒民,自称秦淮寓客,晚年又号文木老人。

安徽全椒人,生于豪门巨族,却厌恶科举,不慕荣利。

他的一生,经历了由富裕而贫穷的过程。

他受尽冷遇,体察到炎凉世态,看到官吏徇私舞弊,土豪劣绅横行乡里,膏粱纨绔平庸无能,举子利欲熏心,他便在《儒林外史》中对这些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批判。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这部书由许多故事连缀而成。

贯穿全书的主题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

全书用白话写成,语言准确、生动、幽默、洗练,细节描写传神,人物栩栩如生,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