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儒林外史》试题及答案

25.在《儒林外史》中,具体描写的四位“奇人”中,下得一手好棋的是?() A李退年
B王太(正确答案) C盖宽 D荆元
26. 王太守到了南昌府之后,衙门里出现的三种声音分别是?() A. 星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正确答案) B打人声、骂人声、撞人声 C.玩乐声、唱歌声、饮酒声 D吟诗声、下棋声、唱曲声
12. 《儒林外史》中经典的吝啬人物是?() A. 严监生(正确答案) B. 严贡生 C. 权勿用 D. 洪憨仙
13. 杜少卿是个具有个性理想的人物,下面选项中写杜少卿的是?() A. 他强调“礼乐兵农”,幻想用古礼古乐来挽救世道人心。 B.他无心仕途,专门闭户著书,参与修建和祭祀吴泰伯祠。 C. 在杭州城开头巾店,喜欢吟诗、写诗,被朝廷征辟进京,不久返回,朝廷把南 京玄武湖赐给他住。 D.巡抚举荐他入京做官,他装病不去。 县令罢官无处安身,他请到自家住。他 无视礼教,与妻子携手游山饮酒。(正确答案)
3. 下列人物中属于八股迷典型的是?() A. 周进、范进 B.汤奉、王惠 C.马静、鲁编修(正确答案) D.王冕、杜少卿
4.在《儒林外史》中,具体描写的四位“奇人”中,写得一手好字的是?()
A李退年(正确答案) B王太 C盖宽 D荆元
5.科举考试是()以后一千多年来士人求取功名的主要途径? A清朝 B明朝 C隋唐(正确答案) D宋朝
9吴泰伯祠落成大典主祭是?() A迟均 B.虞育德(正确答案) C萧柏泉 C. 余夔
10在《儒林外史》中,具体描写的四位“奇人”中,写得一幅好画的是?() A盖宽(正确答案) B李退年 C王太 D荆元
11. 同意女儿为死去的丈夫殉节的是?() A. 王玉辉(正确答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专项练习题1.学校开展《儒林外史》名著阅读成果交流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品人物形象,赏讽刺笔法《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的故事连缀而成。
作品中既有不慕功名富贵,成为全书的理想人物典型的_____;也有迂腐愚昧、恪守礼教、支持女儿为死去的丈夫殉节的_____和因中举而疯的_____等深受科举毒害的反面人物形象。
要求:在横线处填写相关人物名字。
(2)任务二:理故事情节,悟批判精神鲁迅这样评价《儒林外史》“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儒林外史》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地叙述中,针砭时弊,揭露某种社会现象背后的荒谬本质。
请你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具体情节....分析。
A.严监生B.周进2.在A、B两处横线上写出你的旁批;并将事例三中的C空格填充完整。
3.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题目。
【选文一】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
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
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
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
故此周客人中了邪。
”金有余道:“贤东!我扶著他,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
”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著,灌了下去。
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
众人道:“好了。
”扶著立了起来。
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选文二】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去。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专项练习题1.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
作品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师说》等。
2.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讽刺)小说,全书共(56)回。
3. 整书开首以(王冕)“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把历史上王冕追求功名的事一概不提,塑造了一个高人的形象。
4. 《儒林外史》塑造了(周进)(范进)等一批醉心于功名的八股学士。
5. 临死时还因为灯盏里多了一根灯草,迟迟不肯断气的人是(严监生)。
6. 年过六十的徽州府穷秀才(王玉辉),年年科举,屡试不中,但他却恪守礼教纲常。
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儿要殉夫,婆婆不肯,他反而劝亲家让女儿殉节。
7. 《儒林外史》以作者为原型塑造的正面人物是(杜少卿),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
8. 宋神宗下诏表彰的贤人中,唯一的女子是(沈琼枝)。
9. 在《儒林外史》中,足以和范进媲美,被科举制度弄得神魂颠倒的可悲可怜可笑的人是(周进)。
10、(成老爹)五河乡人,是一个秀才,当了兴贩行的行头,因说假话,在虞华轩家饿了一顿肚子。
10. 在《儒林外史》中,(严监生)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一点,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云片糕事件)。
11. 张铁臂,曾在娄家(人头会)事件中骗取娄氏兄弟钱财。
此后,他以(张俊民)的身份,出入天长杜府,后被(蓬公孙)“看破了相”。
13.(牛浦)原本与祖父相依为命,后隔壁开米店的卜老做主把自己的外孙女嫁与她做妻。
但后来却恩将仇报,撇下妻子。
为了结交官府,追求名利,他竟冒名顶替、到处招摇撞骗。
14.高腰汤知县沽名钓誉,枷死无辜的回民师傅15,杜慎卿的假名士的嘴脸16.“名士”形象在功名上不得志,但也不打算像周进、范进那样苦熬苦挣,而是投机取巧,以刻诗集、结诗社或品评艺人的“色艺”等形式,混充名士,互相勾结,互相标榜,过着无聊的寄生生活。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阅读练习及答案【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
雍正诸生。
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
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
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
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吴敬梓出身望族。
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
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
吴敬梓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
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
1729(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
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
1736年(乾隆元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
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
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
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
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故事背景】《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写的是“儒林”之“外史”。
换句话说,《儒林外史》不是正史,不体现官方意志,也不是稗官野史,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砭时弊,讽喻世人。
作者吴敬梓生活在清政权已趋稳固的时代,而科举制度已经过兴盛之期,显露出它的弊端。
文士们醉心举业,道德沦丧。
《儒林外史》主要描写对象为儒林文士,正如鲁迅所说“机锋所向,尤在士林”。
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做影子。
为避免清代统治阶级的迫害,吴敬梓故意把故事背景说成明代。
作者托明写清,目的是要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动描绘吃人的科举制度、礼教制度和腐败的政治体制,展现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中考练习(含答案)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中考练习(满分:50分时间:3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15分)1.《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6回。
作者_________(填人名),字敏轩,安徽省全椒县人,晚号__________、秦淮寓客,________(填朝代)小说家。
2.在《儒林外史》中,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
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众人劝着不住。
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哭似的?”中的“他”是。
3.在《儒林外史》中,年过六十的徽州府穷秀才__________,年年科举,屡试不中,但他却恪守礼教纲常。
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儿要殉夫,公婆不肯。
他反而劝亲家让女儿殉节。
4.在《儒林外史》中,金东崖的儿子想考学,但没有学问,想出银五百两找人替考。
经过潘三爷仔细筹划,由__________替考,并顺利考中。
5.《儒林外史》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其中有冒名顶替他人、寡廉鲜耻的__________,他是无德的典型;有嫌贫爱富、圆滑势利的胡屠户,他是市井小人的典型;有欺压百姓、滥用职权活活枷死回民老师傅的__________,他是贪官污吏的典型。
6.在《儒林外史》中,__________一到任,衙门里就满是“戥子声,算盘声,银子声,衙役百姓一个个饭他打得魂飞魄散。
7.在《儒林外史》中,__________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云片糕事件。
8.《儒林外史》中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的正面人物是__________,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
9.《儒林外史》最后刻画了四个奇人。
他们分别是:写得一手好字的__________,卖火纸简子、围棋技艺很高的__________,开茶馆乐善好施的__________,做裁缝且能弹琴写字的__________。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阅读测试及答案

精心整理名着导读《儒林外史》阅读练习及答案【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
雍正诸生。
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
乾隆初""也不是稗官野史,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砭时弊,讽喻世人。
作者吴敬梓生活在清政权已趋稳固的时代,而科举制度已经过兴盛之期,显露出它的弊端。
文士们醉心举业,道德沦丧。
《儒林外史》主要描写对象为儒林文士,正如鲁迅所说“机锋所向,尤在士林”。
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做影子。
为避免清代统治阶级的迫害,吴敬梓故意把故事背景说成明代。
作者托明写清,目的是要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动描绘吃人的科举制度、礼教制度和腐败的政治体制,展现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
【内容简介】《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着名的古典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成功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
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周进、范进;-汤奉、王惠;-马静、鲁编修;正面典型-王冕、杜少卿,这是《儒林外史》中主要写的四类人。
一、儒生形象a.利禄熏心,热衷功名的腐儒:首先集中力量叙述周进与范进这两个穷儒生的科场历,揭示科举制度如何以巨大的力量引诱、摧残读书人的心灵。
周进头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b.沉迷于八股和封建礼教的自害与害人者:马纯上、王玉辉、鲁小姐。
马纯上为举业空耗终生,反而一再热心宣扬“科举”,认为“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
结果成为麻木愚味,精神世界一片荒芜的人。
展示一个被科举制度异化的读书人的迂腐最初热衷科举,碰壁之后,转而清高,毫无真才实学。
类三、类四公子、杜慎卿他们故弄风雅,空虚做作,不学无术。
《儒林外史》练习题(含答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儒林外史》节选目录,完成各题。
(5分)目录(节选)第十六回大柳庄孝子事亲乐清县贤宰爱士第十七回匡秀才重游旧地赵医生高踞诗坛第十八回约诗会名士携匡二访朋友书店会潘三第十九回匡超人幸得良朋潘自业横遭祸事第二十回匡超人高兴长安道牛布衣客死芜湖关(1)下面情节选自上述目录中的第回。
(2 分)潘三送了李四出去,回来向匡超人说道:“二相公,这个事用的着你了。
”匡超人道:“我方才听见的。
用着我,只好替考。
但是我还是坐在外面做了文章传递,还是竟进去替他考?若要进去替他考,我竟没有这样的胆子。
”潘三道:“不妨,有我哩!我怎肯害你?且等他封了银子来,我少不得同你往绍兴去。
”当晚别了回寓。
(2)根据以上五回的具体内容,说说匡超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2.阅读《儒林外史》中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①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板摆得整整齐齐;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醒人事。
……扶著立了起来。
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众人劝也劝不住。
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
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
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②严贡生将钥匙开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来,约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剥着吃了几片将肚于揉着,放了两个大屁,登时好了。
剩下的几片云片糕,严贡生搁在船板上, 半日不来查点。
那船家肚饥,又害馋痨,于是就顺手一片一片拈在了嘴里,严贡生见着,又假裝不见。
……“还说是云片糕!再说云片糕,光打你几个嘴巴!严贡生转骂道:“既然你众人说,我又喜事匆匆,且放着这奴才,再和他慢慢算账!不怕他飞上天去!”骂毕,扬长上了轿,行李和小厮跟着,一哄去了。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题及答案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儒林外史》中,有较多作者本人影子的人物形象是()A 匡超人B 杜少卿C 牛浦郎D 严监生答案:B解析:杜少卿这个人物身上有作者吴敬梓自身的影子。
他淡薄功名,傲视权贵,慷慨仗义,尊重妇女,具有一定的叛逆精神。
2、下列对《儒林外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
B 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C 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 书中没有正面歌颂的人物。
答案:D解析:书中有正面歌颂的人物,如王冕等。
3、在《儒林外史》中,被科举制度扭曲了灵魂的读书人不包括()A 周进B 范进C 匡超人D 杜慎卿答案:D解析:周进、范进、匡超人都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而杜慎卿则更多地是追求名士风度。
4、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儒林”的是()A 蘧公孙B 马二先生C 凤四老爹D 鲁小姐答案:C解析:凤四老爹不属于儒林中人,他是一个侠士。
5、严监生临终前因为()而不肯断气。
A 两个侄子不在跟前B 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C 家人没有安排好后事D 自己的财产没有分配好答案:B解析:严监生临终前因为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而不肯断气,体现了他的极度吝啬。
二、填空题1、《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该书是一部_____小说。
答案:吴敬梓长篇讽刺2、匡超人原本是一个_____的青年,后来在社会的影响下逐渐变得_____。
答案:善良淳朴虚伪狡诈3、周进在贡院里看到号板痛哭不止,后来_____帮助他捐了个监生,得以参加乡试。
答案:商人金有余4、范进中举后,_____(人物)来攀附,送给他银子和房子。
答案:张乡绅5、王冕是《儒林外史》中一个_____的人物形象。
答案:不慕名利、坚守自我三、简答题1、请简要概括《儒林外史》的主题。
答案:《儒林外史》通过对儒林群像的描绘,深刻地批判了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以及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同时也展现了一些文人的正直善良和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艺术高峰是《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作家吴敬梓。
2.《儒林外史》是一部以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为中心思想的长篇小说。
书中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象。
3.在《儒林外史》中,严贡生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
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云片糕事件。
4.《儒林外史》中,王冕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点,正如书中第一回目所说“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个“名流”,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
5.匡超人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对父母的一片孝心令人感动,却一步步走向堕落,最终变成了薄情寡义的虚伪小人。
6.宋神宗下诏表彰的贤人中,唯一的女子是沈琼枝。
7.张铁臂曾在娄家人头会事件中骗取钱财。
此后,他以张俊民的身份,出入天长杜府,后被蘧公孙“看破了相”。
8.牛浦郎原本与祖父相依为命,后隔壁开米店的卜老爹做主把自己的外孙女嫁与他为妻,但他后来却撇下妻子。
为了结交官府,追求名利,他冒名顶替、到处招摇撞骗。
9.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
【甲】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
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
”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牙箸来。
【甲】又不肯举。
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
”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
落后看见
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选段中【甲】指的是范进,该选段中的细节描写暴露了【甲】虚伪做作的特点。
10.【乙】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
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众人劝着不住。
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哭是的?”【乙】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
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
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
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选段中的【乙】指的是周进,他痛哭不止的原因是苦读了几十年的书,却连秀才也未考上,路过一处考场,进去观看,触景生情。
二、选择题。
11.马二先生告诉蘧公孙作文时为主的气是(C)
A.注疏气
B.朴实气
C.理法气
D.词赋气
12.匡太公的遗嘱中,要求匡超人以之为重的是(D)
A.出人头地
B.利禄
C.功名
D.德行
13.王太守到了南昌府之后,衙门里出现的三种声音分别是(A)
A.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
B.打人声、骂人声、撞人声
C.玩乐声、唱歌声、饮酒声
D.吟诗声、下棋声、唱曲声
14.《儒林外史》中建立军功,却被连降三级的将军是(D)
A.萧云仙
B.鲍文卿
C.杜慎卿
D.汤镇台
15.太保公要延揽他拜在门下,朋比结党的是(B)
A.虞博士
B.庄绍光
C.蘧公孙
D.杜慎卿
16.《儒林外史》中,有较多作者本人影子的人物形象是(C)
A.匡超人
B.杜慎卿
C.杜少卿
D.牛布衣
17.《儒林外史》中,帮娄家看守祖坟的是(C)
A.杨执中
B.申祥甫
C.邹吉甫
D.杜少卿
18.《儒林外史》中的蘧家和娄家的关系是(B)
A.世交
B.姻亲
C.仇人
D.邻居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
作品有《文木山房诗文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2. 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长篇讽刺小说。
全书56章。
它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假名士的庸俗不堪,贪官污吏的卑鄙刻薄。
3.王冕,元朝末年人,好读书、善画画,虽被赏识,但拒绝入朝为官。
后隐居于会稽山中,以此自终。
4. 在《儒林外史》中,足以和范进媲美,被科举制拨弄得神魂颠倒的可悲可怜可笑的人是周进。
5.成老爹,五河乡下人,是一个秀才,当了兴贩行的行头。
因说假话,在虞华轩家饿了一顿肚子。
二、简答题。
6.在《儒林外史》中,传主具体描写的四位“奇人”是在寺院里安身的李遐年、卖纸火筒的王太、开小茶馆的盖宽、做裁缝的荆元。
他们分别有什么奇本领?
李遐年写得一笔好字,王太下得一手好棋,盖宽画得一幅好画,荆元弹得一手好琴。
7.读完《儒林外史》,你喜欢杜少卿其人吗?为什么?
示例:喜欢:因为他淡泊功名、傲视权贵;慷慨仗义、乐善好施;尊重妇女,讲求地位平等;敢于挑战封建权威和封建礼俗。
不喜欢:他不善识人。
正因为他慷慨仗义。
但凡有人求于他,他都倾囊相助,这样也给很多卑劣小人以可乘之机。
不会持家,把祖宗留下的财产随意挥霍,最后背井离乡,靠卖文墨为生。
8.思考:读完《儒林外史》,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今天,我们又为何读书?
示例(仅供参考):“学而优则壮”这句话泯没了多少读书人的良知!正如鲁迅所说:“机锋所向,尤在士林”。
而现在现实生活中,虽没有人因中了举人而疯疯癫癫,但却有人为了考博士、硕士而不择手段;虽没有人仗着学识换来的权势蛮横乡里,但却有人卖弄自己的知识换取来的财富。
我们学习不该为了名利,而是为了祖国将来的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