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富贵不能淫》知识清单

合集下载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新归纳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新归纳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最新归纳整理一: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毕敬毕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二: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三、生字难字(略)四、书下注释:(如有出入,以教材为准)富贵:指有钱有地位。

淫:使……迷惑。

居天之下广居:居住。

居所。

得志,与民由之:实现;实行。

独行其道:固守。

原则,行为准则。

安居:安静。

熄: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是:这。

焉得:怎么能。

威武:威胁暴力。

五、结构第一段:景春提出大丈夫的标准。

第二段:孟子反驳并提出自己关于大丈夫的标准。

总结起来比较重要的内容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成为他们坚守正义的座右铭。

在说理方面孟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妾妇之道谈到为大丈夫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1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2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4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5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新人教版八上语文《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八上语文《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八上语文《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知识点归纳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富贵不能淫》知识点归纳一、文学文化常识(1)XXX(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XXX(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XXX 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XXX 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传XXX是鲁国贵族XXX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XXX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而他继承了XXX“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2)《孟子》一书主要记录了XXX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XXX及其弟子万章,XXX等人共同编著的。

本课所选的两张,分别出自《腾文公下》和《告子下》,《孟子》其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长于论辩。

XXX也终成为仅次于XXX的一代儒家宗师,因XXX是圣人,所以世人尊称其为“亚圣”,将两人的思想合称为“XXX之道”。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3)“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部。

《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XXX。

(4)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援用论证等。

二、重点词语积累:1、重点实词(1)公孙衍、XXX岂不诚大丈夫哉?XXX:真正,确实。

(2)一怒而诸侯惧。

惧:害怕。

(3)安居而天下熄。

熄:指战争平息。

(4)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

《富贵不能淫》2019-2020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知识梳理

《富贵不能淫》2019-2020部编版八年级文言文知识梳理

《富贵不能淫》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1. 选自,记录孟子和纵横家景春之间关于大丈夫标准的一次对话。

2.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字。

战国时期著名,代表人物。

著有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门人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四书指:、、、。

二、内容概括。

课文选自《孟子•滕文公下》,记录孟子和纵横家景春之间关于大丈夫标准的一次对话。

明确提出了孟子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的观点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三、字音字形公孙衍( ) 丈夫之冠( ) 女家( ) 富贵不能淫( )四.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

诚:大丈夫:天下熄:焉:丈夫之冠:命:戒之:女家:夫子:正:由:独行其道: 淫: 移: 屈:(二)通假字往之女家。

(三)词类活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四)一词多义。

(1)戒戒之曰必敬必戒(2)之往之女家妾妇之道与民由之(3)居居.天下之广居.(4)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志(5)道行天下之大道妾妇之道也(五)古今异义(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今义:(2)父命之古义:今义:(3)丈夫之冠也古义:今义:(4)以顺为正者古义:今义:五、译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六、理解默写大丈夫的做法: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大丈夫的操守:七、内容理解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2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讲义 22《富贵不能淫》

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讲义 22《富贵不能淫》

《富贵不能淫》学习要点一、重点1. 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 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二、难点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整体感知1. 走近作者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邹国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两人的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2. 了解《孟子》《孟子》一书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语言和政治观点,是儒家的经典之作。

其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长于论辩。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3. 梳理结构第一段:景春提出大丈夫的标准。

第二段:孟子反驳并提出自己关于大丈夫的标准。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威武不能屈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课文精析一、分段研读,疏通文意第一段: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1. 识记文言词语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2. 参考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讲解:这一段景春提出了大丈夫的标准。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第二段(1):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1. 识记文言词语焉:怎么,哪里。

丈夫之冠(guàn):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冠,行冠礼。

父命之:父亲给以训导。

命,教导、训诲。

戒:告诫。

下文的“戒”是谨慎的意思。

女家:这里指夫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整理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整理 一、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有“亚圣”之称。

本文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3.重点词语解释。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确实)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③安居而天下熄. (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④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⑤往.之女家 (往:去,到)⑥必敬.必戒 (敬:恭敬)⑦无违.夫子 (违:违背)⑧以顺.为正.者 (顺:顺从;正:准则、标准)⑨与民由.之 (由:遵循) ⑩独行.其道. (行:这里是固守,坚持的意思。

道:道路,文中喻指原则、准则)4.通假字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

) 5.词类活用①富贵不能淫. 本意:惑乱,迷惑。

文中意思:使……迷惑。

②贫贱不能移. 本意:改变、动摇。

文中意思:使……改变(动摇) 。

③威武不能屈.本意:屈服。

文中意思:使……屈服。

6.一词多义。

①戒戒.之曰 (告诫) 必敬必戒.(谨慎) ②之往之.女家 (动词,到) 妾妇之.道 (助词,的) 与民由之.(代词,指正道) ③居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住) (第二个:居所,住宅) ④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能够) 得.志 (实现) ⑤道行天下之大道.(道路,孟子用来比喻“义”) 妾妇之道.也 (原则,行为准则) 7.古今异义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古义:真正,确实;今义:诚实。

②父命.之 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文: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②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
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仁人志士,成 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当我们 再读课文时,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但 在灿若星河的古代文化中,也隐藏着某些封建思想的糟粕, 比如妻妾制度,三从四德等,所以我们要学习辩证地看待 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孟子的这些话,今天依然可以指导我们去探索人生的价值。 首先,富贵是来之不易的,是要求倍加珍惜的。有些人富
贵起了来,就被富贵冲昏了头脑。把当初的凌云壮志忘得一干 二净。结果是什么为富不仁的事情都做出来了。
其次,贫贱的时候要坚定意志,做到这一点应该说是很不 容易得的。贫贱是任何人都不愿意承受的。但是生活中确实有 很多人要经历贫贱的阶段,要通过在贫贱中付出巨大的努力才 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因此,要学会在贫贱中忍耐和寂寞,在 一切诱惑面前能保持住自己一份宁静的心态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这样才有可能在贫贱中崛起。
5.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 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 象?请举例说明。富贵不能淫——关 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 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关羽面对曹操的极尽笼络,不为所动,千里走单骑寻刘备; 文天祥拒绝高官厚禄,决不投降元朝,用自己的头颅,为南宁 王朝划上完美的句号;方志敏不为高官厚禄的利诱所动摇,毅 然选择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
◎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人格 的尊严;杜甫贫穷至极也坚定自己的信念,力行写作,终成就 ‘诗圣’之名;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愿吃美国人的“救济粮”。 ◎颜真卿宁可跳向火堆,也不归附叛军,慷慨走向小人设置的 陷阱;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 不愿屈服;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退缩,宁死不屈, 自己躺向了敌人的铡刀。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新归纳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新归纳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新归纳
1.XXX认为XXX和XXX是大丈夫,因为他们能够一怒
而使诸侯惧怕,安居而使天下平静。

2.XXX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以顺从为正是妾妇
之道。

3.XXX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是指即
使富有和有地位,也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即使贫穷,也不能背离自己的原则;即使面对威胁和暴力,也不能屈服自己的意志。

这样才能称为真正的大丈夫。

变自己的品德和价值观。

这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去面对它们。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坚强的心态,勇敢面对困难,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和缺点,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人生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们应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朋友的帮助和支持,感谢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眼前的一切,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颗谦虚的心。

无论我们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不应该自满和骄傲。

我们应该不断研究、不断进步,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态,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总之,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具备坚强的品质、感恩的心态和谦虚的态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贵不能淫》复习学案整理
一、文学常识
1.作者孟子,名,字。

时期思想家。

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大师,被尊称为“”,与孔子并称“”。

其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大力提倡“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出“性善”论。

2.《孟子》是记录言行的著作,共篇。

宋朝朱熹把《》《》《》《》合称为“四书”。

二、字词解释
(一)重点字词解释
1.岂.不诚.大丈夫哉
2.安居而天下熄.
3.是焉
..得为大丈夫乎是:焉: 4.丈夫之冠.也 5.父命.之
6.子.未学礼乎
7.无违夫子
.. 8.以顺为正.者
9.得.志 10.与民由.之 11.独行其道:
(二)词类活用
1.富贵不能淫.
2.贫贱不能移.
3.威武不能屈.屈:
(三)通假字
往之女.家
(四)一词多义
1.居:居.①天下之广居.②居①:居②:。

2.戒:(1)戒.之曰:(2)必敬必戒.:
3.之:(1)丈夫之.冠也:(2)父命之.;
(3)往送之.门(4)妾妇之.道也;
(5)与民由之.
4.其:(1)独行其.道(2)必先苦其.心志
四、重点句子翻译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文:
2.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译文: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译文:
4.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译文: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
五、内容梳理
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
2.大丈夫的做法: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
大丈夫的操守: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
答:
4.文中哪句话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相同:
6.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答:
六、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11分)
【甲】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

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

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

”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

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①自赞:自我总结。

②庶几:差不多。

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
A.独行其道
B.其真无马邪?
C.河伯始旋其面目
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


2.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2分)
A.贫贱不能移.(移动)
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
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
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
3.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4.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