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检测供血者与受血者之间的输血相容性,包括主侧配血与次侧配血,确保输血安全。
2职责血库工作人员负责执行3适用范围适用于盐水介质法、手工凝聚胺法和手工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全过程。
4操作规程4.1原理4.1.1盐水介质法IgM类抗体可以在室温盐水介质中发生凝集反应,使用手工试管法可以判断供、受者间血液的相容性。
4.1.2凝聚胺法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就是利用多聚季胺盐类—凝聚胺携带很多正电荷,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距离减少,引起正常红细胞可逆性凝集。
无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凝聚胺凝集,当加入中和液后,则凝集解散,而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凝聚胺凝集,则不能解散,以此来判断供、受者间血液的相容性。
4.1.3手工微柱凝胶法微柱凝胶卡的微管中装填有葡聚糖凝胶颗粒和抗人球蛋白试剂,红细胞表面抗原与其对应的IgG抗体结合以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断向管底沉降,并与抗人球蛋白结合形成红细胞凝集,凝胶颗粒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可以阻滞凝集的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凝胶颗粒,使其悬浮在凝胶上端,未凝集的红细胞则可以通过凝胶颗粒到达微管底部。
4.2 试剂与器材4.2.1试剂凝聚胺配套试剂、生理盐水、微柱凝胶卡。
4.2.2 器材血清学离心机、卡式专用离心机、光学显微镜、塑料软试管、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玻片、移液器、一次性移液枪头。
4.3 标本要求4.3.1.患者样本 EDTA抗凝全血或血清,全血量3~5ml,在1760g条件下离心5分钟,离心后无溶血、无凝块、无明显乳糜。
4.3.2.供者标本枸橼酸盐抗凝全血,全血量3~5ml,在1760g条件下离心5分钟,离心后无溶血、无凝块、无明显乳糜。
4.4 操作步骤4.4.1盐水介质法4.4.1.1取两支试管,1支标明“主侧”;另一支标明“次侧”。
4.4.1.2按标记“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浆1滴和供血者2%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加供血者血浆1滴和受血者2%红细胞悬液1滴。
血库凝聚按法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及血库收发标本制度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法)[原理]凝聚胺试验是利用低离子溶液促进红细胞抗原与血清(浆)中的抗体反应,再利用凝聚胺引起红细胞间非免疫性的凝集,让已有抗体(IgG)反应的红细胞间的距离缩短。
距离缩短后更能引起已反应的抗体和别的红细胞产生反应形成免疫性的凝集。
而由凝聚胺所引起的非免疫性红细胞凝集反应可被后来加入的复悬液所中和而散开,如有免疫反应,凝集就不会散开,为阳性反应。
如没有免疫反应,凝集就会散开,为阴性反应。
交叉配血试验是在盐水介质的基础上加入凝聚胺,检测供患之间是否相合,患者血清(浆)中是否含有具临床意义的红细胞异体抗体。
[试剂组成]1,洁净试管,离心机,显微镜。
2,0.85% 氯化钠溶液:准确称取氯化钠(AR)8.5 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试剂启用后,有效期为:二周。
3,凝聚胺试剂*1 低离子介质溶液:含葡萄糖,乙二胺四醋酸-2钠及稳定剂。
*2 凝聚胺溶液:含凝聚胺,氯化钠及稳定剂。
*3 复悬液:含柠檬酸钠,葡萄糖及稳定剂。
*4 阳性对照血清:含抗D血清,氯化钠及稳定剂。
4,抗人IgG 血清。
[试剂保存和稳定性]1.凝聚胺试剂须保存在2-25℃。
2.有效期内可使用。
3.抗人IgG血清低温冰箱保存。
复溶后放2—4℃冰箱保存。
[标本收集和准备]1.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ml(操作中小心防止红细胞破损),放入一已贴标签干燥洁净的试管中为血清管(也可用EDTA-K2抗凝血液),并将注射器中余下的少量血液配成2%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放入另一已贴标签干燥洁净的试管中为红细胞悬液管。
以上标本有效期为三天;若受血者抽取标本后,输用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且输用时间超过12 小时的,必须重新采集标本。
2.2% 红细胞悬液: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次。
根据下表进行红细胞悬液的配制。
悬液浓度(%)压积红细胞(滴)盐水(滴)----------------------------------------------------------------2 1 2ml(40)5 1 0.8ml(16)----------------------------------------------------------------[操作步骤]1.取出3支试管分别标记主,次及对照测试:主测管:加入病人血清(浆)2滴,再加入供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次测管:加入供血者血清(浆)2滴,再加入病人3-5%红细胞悬液1滴,对照管:加入2滴*4阳性对照血清,再加入供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方法)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方法)一、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未开封试剂应贮存于2~25℃、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已开封试剂应贮存于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温环境,试剂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保存;未开封试剂的有效期为二年,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试剂应在开封后的6个月内使用完。
二、样本要求1、新鲜血清、含EDTA抗凝血浆、3%-5%的红细胞悬液。
2、不能使用溶血标本及含枸橼酸钠、肝素抗凝血浆标本。
三、检验方法1、取试管二支,标主次侧,主侧管加病人血清(血浆)2滴,加供血者 3-5%红细胞悬液(洗涤或不洗涤均可)1 滴,次侧管反之。
2、各加 LIM0.7ml,混合均匀后,再各加 Polybrene2 滴,并混合均匀。
3、用血库离心机 3400 转/分离心 10 秒,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 液体。
4、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重做。
5、最后加入 Resuspending2 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涂片,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在 30 秒-1 分钟内凝集散开,代表是由 Polybrene 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
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四、注意事项1、可以用含EDTA之血浆代替血清使用。
2、若病人血清(血浆)含肝素,如洗肾患者,须多加4-6滴Polybrene溶液以中和肝素。
3、本试剂盒的操作方法也适用于抗体鉴定。
4、若试剂使用前为低温贮存,请恢复室温再行操作。
5、加做辅助性抗球蛋白试验,目的是增加检测抗-K的敏感性,对检测其他红细胞抗体无帮助。
6、在冬天室温极低的情况下,操作交叉配血试验,某些病人血清中可能含有寒冷凝集素等因素,面导致假阳性的结果出现。
若有此怀疑,建议在最后滴入Resuspending时,将试管立即置入37摄氏度水浴中,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在60秒内观察结果。
输血科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类另小操作规程部n :输血科名称:输血科交叉配血试验标准作规程 新 增: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目的】检测供血者与受血者之间的输血相容性,包括主侧配血与次侧配 血,确保受血者输血安全。
【范围】所有输血前需要进行交叉配血的血制品。
【职责】配血岗位负责交叉配血试验。
【原理】交叉配血试验是指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及受血者红细胞 与供血者血清之间的混合凝集试验,分为主管(或称主侧)及次管(或称次侧)。
主管是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次管是受血者红细胞 与供血者血清。
凝聚胺法利用多聚季胺盐类一一凝聚胺携带很多正电荷,中和 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距离减少,引起正常红细胞可逆 性凝集。
无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凝聚胺凝集,当加入中和液后,则凝 集消散,而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凝聚胺凝集,则不能消散,以此来判 断供、受者间血液的相容性。
生效日期:2014. 10 修改日期:2014. 09【标本采集和处理】1、标本采集:EDTA抗凝静脉血2ml。
2、标本保存:室温放置不超过6小时,4℃保存不超过72小时,无溶血及明显乳糜。
【设备与试剂】1、凝胶胺介质试剂盒①包装规格:150Tests∕盒。
②试剂组成:低离子溶液,凝聚胺溶液,悬浮液。
③储存条件及有效期:未开封试剂应贮存于2℃-25℃、相对湿度不大于80%;已开封试剂应贮存于相对湿度不大于80%室温环境,试剂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保存;未开封试剂有效期为二年,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试剂应在开封后6个月内使用完。
2、红细胞悬液:取标本离心后压积红细胞与生理盐水配制3%-5%红细胞悬液。
3、BaSo2005-2> BaSo2002-2型医用低速离心机: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方法】1、盐水介质法a)取小试管(内径10 mm×60 mπι)2支,分别标明“Ps+Dc”和“Pc+Ds”,前者为主管,后者为次管。
其中Ps=受血者血清,Pc=受血者红细胞,Ds=供血者血清,De二供血者红细胞。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4.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部分溶血时, 可溶性血型物质中和了相应的抗体。
交叉配血(卡式配血)
原理
凝胶具有分子筛效应和亲合效应,在微柱凝胶介质中红细 胞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经低速离心,凝集的红细胞悬浮 在凝胶上层,而未和抗体结合的红细胞则沉于凝胶底部, 试验结果可用肉眼观察。
合;反之,依照不同强度的凝块,试验结果判为阳性, 供受者血液不配合。实验结果必须在3分钟内判读。
异常结果处理:
1. 细胞自凝: 在冬天气温较低时,某些病人血清中含有冷凝 集素而导致交叉配血假阳性;遇此现象可用37℃-40℃生 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并置37℃水溶中轻轻摇动,观察结果。
2.若病人血清(血浆)含有肝素,如洗肾患者能影响配血,须 多加4-6滴polybrene溶液以中和肝素。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血型鉴定
原理
根据红细胞膜表面有无A抗原和(或)B抗原,将血型分为 A型、B型、AB型和O型4种。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 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所谓正定型,是指用 标准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 原和(或)B抗原;所谓反定型,是指用标准A型细胞和 B型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和(或)抗B。
结果判定(同血型鉴定)
- 100﹪的红细胞沉在微管的底部 ﹢/ 100﹪的红细胞沉在微管的下端1/3之内 1+ 80﹪的红细胞沉在微管的下端2/3之内 2+ 80﹪的红细胞沉在微管的上端2/3之内 3+ 80﹪的红细胞沉在微管的上端1/3之内 4+ 凝集的细胞全部处于微管的顶部 d.p. 双群 Hemo.. 溶血
结果判定(同血型鉴定)
血液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血液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程序交叉配血主要是检查受血者血清中有无破坏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故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相配的一管称为“主侧”;供血者血清加受血者红细胞相配的一管称为“次侧”,两者合称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试验又称不配合性试验,是确保患者安全输血必不可少的试验,完整的操作规程应包括:?查阅受血者以前的血型检查记录,如与这次检查结果有所不同,应及时分析原因;?对收到的受血者血样应作ABO正反定型,Rh血型和其他血型检查以及血型抗体检测和鉴定;?选择预先进行血型检查的合格供血者作交叉配血试验。
一、配血要求1(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样(血型复查)必须是输血前三天之内的;2(核对病人资料: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血样、病历三者,其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原始血常规血型和血型复查中血型)、用血品种、用血量等,必须正确无误;3(核对血液:血液完整性、血液标签、血液质量;4(核对取血凭证:按临床(取血凭证)实际用血品种、量进行配发血;5(配血前,先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Rh(D)血型和抗筛,并报告其结果;6(在电子病历或急诊医生工作站中,检查临床输血五项的执行情况;7(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浓缩白细胞等患者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其方法:采用盐水配血试验、凝聚胺法。
二、盐水配血试验标准操作程序【方法原理】本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配血方法,可以发现临床上最重要的ABO不配合性。
当受血者血清(浆)和供血者红细胞经混合并离心后,如有ABO不配合问题,就会很快显示出来。
【标本采集和处理】1(标本采集:常规静脉采血3ml于EDTA.K2。
2(标本采取时间:要求受检者血样一定要在输血前48h(抗筛是48h)内采集,血样必须是新近的,无溶血现象。
【试剂】1(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长春博德)2(Anti-D (IgM) Biotest。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型鉴定、交叉配⾎操作规程ABO、Rh-D⾎型鉴定操作规程1.⽬的:规范ABO、Rh-D检测的操作过程2. 标本采集:静脉采⾎2ml抗凝⾎,避免溶⾎试剂3. 试剂:长春博讯⽣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4.⽅法原理【原理】:标准⾎清中的完全抗体(lgM)抗A、抗B、和抗D能和红细胞表⾯相应的抗原在盐⽔介质中发⽣特异性的凝集反应。
根据红细胞凝聚类型可鉴别出A、B、O、AB四型和RHD阴性或阳性。
5. 操作:⼀、玻⽚法(⼀般只能做正定型)【正定型】:1、取⼀张玻⽚,⽤蜡笔或记号笔将其分为三等份,从左到右每⼀等份左上⾓标明A、B、D,2、对应加⼊抗A和抗B抗D标准⾎清⼀滴;3、分别加PC(患者10—15%红细胞悬液);4、⽤洁净⽵签将试剂和红细胞充分混匀,混合物约2cm2⼤⼩;5、轻轻地连续倾斜转动玻⽚2—5分钟,观察并记录; 【解释】:A端凝集为A型⾎;B端凝集为B型⾎;A、B 端均凝集则为AB型;A、B端均不凝集则为O型;D端凝集则为RH阳性者,⽆凝集则为RH阴性。
备注:玻⽚法可作为ABO⾎型初筛或复检;不适⽤于抗体鉴定和交叉配⾎;不适合检测ABO亚型。
⼆、试管法(盐⽔介质)【原理】:标准的A型和B型红细胞能和受检者⾎清(⾎浆)中相应的抗体发⽣特异性结合,形成⾁眼可见的凝集反应,从⽽可推断出受检者的⾎型。
【材料】:1、标准A型和B型红细胞悬液(浓度4%,商品有售,亦可⾃⾏新鲜配制);2、受试者⾎清或⾎清;3、洁净康⽒试管。
【正定型】:1、取⼆⽀洁净试管分别记上抗A和抗B;2、对应加⼊抗A和抗B⾎清1滴;3、分别加⼊病⼈红细胞悬液1滴(浓度为2%-5%);4、混匀,室温放置5分钟,1000rpm离⼼1分钟,取出观察结果【解释】:轻摇试管,检查是否凝集,抗A、抗B管均凝集,受试者为AB型⾎;抗A、抗B管均不凝集,则为O 型⾎;抗A管凝集则为A型⾎;抗B管凝集则为B型⾎。
【反定型】:1、取⼆⽀试管分别记上AC和BC;2、分别加⼊病⼈⾎清;3、对应加⼊A和B型试剂红细胞;4、混匀室温放置5分钟,1000rpm离⼼1分钟,取出观察结果;【解释】:⾸先检查上清液有⽆溶⾎,然后轻摇试管,检查是否凝集,A、B管均凝集受试者为O型⾎;A、B管均不凝集则为AB型⾎;A管凝集则为B型⾎;B管凝集则为A型⾎。
凝聚胺交叉配血操作流程

凝聚胺交叉配血操作流程
凝聚胺交叉配血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性医学操作,它可以帮助医生和护士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准确地给患者配血,保证患者得到优质的治疗。
本文将结合流程图,着重介绍凝聚胺交叉配血操作的基本流程。
自动交叉配血系统通常由凝聚胺交叉配血设备和血液实验室材
料组成,它可以完成一次全自动的交叉配血操作。
第一步是将血液实验室的样本置于设备上,将凝聚胺置入设备中。
耐普森凝聚胺具有双向交叉作用,能够将血液样本混合、交叉混合,达到所需的组成比例。
第二步是进行配血,将混合的血液样本注入接收者的血液管中,使血液按照所需的比例分配,从而使接收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第三步是处理凝聚胺,经过操作后,凝聚胺被收集,然后经过处理处理,分解凝聚胺质粒,使其保持有效的状态,为下一次的操作做好准备。
第四步是清洗设备,在每次操作完成后,应当及时清洗设备,以确保本次操作在下一次使用时可用。
整个凝聚胺交叉配血操作不仅确保了患者得到优质的治疗,而且操作流程简单、安全,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大量便利。
凝聚胺交叉配血操作提醒我们,要提高护理质量,做到安全、准确、快速,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严谨慎重。
采用凝聚胺交叉配血的护理工作应该被视为一项重要的护理任务,必须认真对待,以保护患
者的生命安全。
总之,凝聚胺交叉配血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它不仅能够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还可以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治疗环境。
通过规范操作,准确按照操作规程,凝聚胺交叉配血操作可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
一.目的
规范交叉配血试验操作;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临床配血标本。
三.职责
血库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
四.所需材料和设备
材料:凝聚胺试剂盒、患者血标本、生理盐水、小试管、滴管、献血者标本。
设备: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37℃恒温水浴箱、显微镜五.操作步骤
1.凝聚胺法
(1)以生理盐水配制供、受者3%~5%红细胞悬液。
(2)取试管3支,标记主、侧和自身对照
主侧加受血者血浆(血清)2滴,献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
次侧加献血者血浆(血清)2滴,受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
自身对照管加患者血浆(血清)2滴和患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
混匀。
(3)以1000r/分钟离心1分钟,观察盐水介质实验结果。
(4)每管各加低离子介质(LIM)溶液0.7ml,混合均匀,室温孵育1min。
(5)每管各加2滴凝聚胺溶液,混匀后静置15s。
(6)1000r/分钟离心1分钟,倾去上清液,不要沥干。
(7)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必须重复步骤(3)-(6)
(8)加入2滴重悬液,并轻轻混合,观察结果。
(9)结果判定
如凝聚散开,则为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判为阴性结果,配血
相合;如凝聚不散开,则为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判为阳性结
果,配血不相合,如肉眼观察凝集强度弱,可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
有无凝集。
结果判定要求在1min内完成,最长不要超过3min,因为
弱凝集的阳性结果,超过1min可能变为阴性。
六.注意事项
1.配血技术
①常规配血技术:选择的技术不仅要能检查出不配合的IgM抗体,还必须能检查出尽可能多的不配合的IgG抗体,最大限度地减少抗体的漏检。
目前认为盐水法交叉配血是输血前检查必不可少的试验,首先采用盐水法进行交叉配血,再采用能够检出IgG类抗体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
②特殊配血技术,如:预温配血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无临床意义的冷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配合。
2.主侧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
①患者或供者ABO血型定型不正确,或二者的ABO血型不配合;②患者
血清中存在同种抗体,与供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起反应;③患者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与供者红细胞中的相应抗原起反应;④供者红细胞上已经包被了抗体,导致抗球蛋白阳性;
⑤患者血清不正常,如白蛋白/球蛋白比例不正常引起缗钱状假凝集,
血清中存在高分子聚合物的血浆扩容剂引起假阳性(用盐水添加试验来解决);
⑥试验系统被污染。
3.次侧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
①供者血清中存在针对患者红细胞抗原的抗体;
②患者与供者的ABO血型不相合;
③患者红细胞已经包被了抗体,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