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盐水法

合集下载

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一、前期准备1.需准备的仪器和材料有:试剂盘、试剂套装、试管、离心机、试剂架、操作台、试剂粉末、负压孔盖垫、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人IgG)、标注笔等。

2.确保实验室实验台面整洁干净,并消毒工作区。

3.检查试剂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试剂。

4.根据需求确定所需血浆标本和酶抗全血标本。

二、实验步骤1.将所需血浆标本加入试管中,用离心机离心10分钟,以获得澄清的血浆。

2.将澄清的血浆转移到试剂盘中的相应位置,每个孔位加1mL。

3.将离心后的红细胞沉淀与抗人IgG直接接触15分钟,以充分吸附不特异抗体。

4.加入2mL盐水,搅拌均匀,离心5分钟,去除清液。

5.加入4mL盐水,振荡均匀,1分钟后离心5分钟,去除清液。

6.加入2mL盐水,振荡均匀,1分钟后离心5分钟,去除清液。

7.加入1mL试剂套装中所配的抗人IgG,共悬浮混合24次,再加入5mL盐水,振荡均匀。

8.加入2mL盐水,振荡均匀,1分钟后离心5分钟,去除清液。

9.加入2mL试剂套装中所配的抗人IgG,共悬浮混合24次,再加入5mL盐水,振荡均匀。

10.重复步骤9,使红细胞悬浮,在离心后去除清液。

三、结果判断1.观察试剂盘中悬浮混合的红细胞沉淀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凝集现象。

2.凝集现象表明供血者和受血者之间存在血型抗原-抗体反应。

四、安全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保证操作者和实验样品的安全。

2.在操作前检查仪器和试剂的完好性,并遵循试剂的保存和使用说明。

3.严禁口饮、抽烟和进食,确保操作环境清洁。

4.实验后及时清洗仪器和工作区域,妥善处理废弃物。

5.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和防护物质的浓度超标。

6.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实验操作规程和实验室安全规定。

以上是交叉配血试验的操作规程,包括前期准备、实验步骤、结果判断和安全注意事项。

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检测供血者与受血者之间的输血相容性,包括主侧配血与次侧配血,确保输血安全。

2职责血库工作人员负责执行3适用范围适用于盐水介质法、手工凝聚胺法和手工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全过程。

4操作规程4.1原理4.1.1盐水介质法IgM类抗体可以在室温盐水介质中发生凝集反应,使用手工试管法可以判断供、受者间血液的相容性。

4.1.2凝聚胺法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就是利用多聚季胺盐类—凝聚胺携带很多正电荷,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距离减少,引起正常红细胞可逆性凝集。

无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凝聚胺凝集,当加入中和液后,则凝集解散,而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凝聚胺凝集,则不能解散,以此来判断供、受者间血液的相容性。

4.1.3手工微柱凝胶法微柱凝胶卡的微管中装填有葡聚糖凝胶颗粒和抗人球蛋白试剂,红细胞表面抗原与其对应的IgG抗体结合以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断向管底沉降,并与抗人球蛋白结合形成红细胞凝集,凝胶颗粒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可以阻滞凝集的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凝胶颗粒,使其悬浮在凝胶上端,未凝集的红细胞则可以通过凝胶颗粒到达微管底部。

4.2 试剂与器材4.2.1试剂凝聚胺配套试剂、生理盐水、微柱凝胶卡。

4.2.2 器材血清学离心机、卡式专用离心机、光学显微镜、塑料软试管、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玻片、移液器、一次性移液枪头。

4.3 标本要求4.3.1.患者样本 EDTA抗凝全血或血清,全血量3~5ml,在1760g条件下离心5分钟,离心后无溶血、无凝块、无明显乳糜。

4.3.2.供者标本枸橼酸盐抗凝全血,全血量3~5ml,在1760g条件下离心5分钟,离心后无溶血、无凝块、无明显乳糜。

4.4 操作步骤4.4.1盐水介质法4.4.1.1取两支试管,1支标明“主侧”;另一支标明“次侧”。

4.4.1.2按标记“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浆1滴和供血者2%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加供血者血浆1滴和受血者2%红细胞悬液1滴。

盐水介质法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

盐水介质法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

盐水介质法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一.【原理】红细胞上携带有ABO抗原,当和相应的抗体结合(如A型红细胞遇到含有抗A的B型血清)之后,就会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

所以当受血者和供血者细胞经混合并离心后,如有ABO不配合问题,就会很快显示出来,所以常称为“立即离心”(immediate spin,IS)配血试验。

用来检测供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之间的ABO相容性。

二.【器材】0.9%生理盐水,离心机,塑料小试管三.【操作】1.用生理盐水将受血者红细胞制备2%~5%盐水悬液。

(如取分离血清后受血者底层红细胞50ul与生理盐水1mL配成5%受血者盐水悬液)2.从供血者血液保存袋上的辫子中获取少量血样,分离血清,生理盐水三洗红细胞(取红细胞以后,往红细胞内加入无菌生理盐水混匀,离心去除残余白细胞,反复洗涤3次,去除上面的血浆和其他细胞,但是使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时,不能用力摇晃试管,以免引起红细胞破裂,导致溶血等情况,溶血会影响红细胞的使用。

),并用生理盐将供血者红细胞制备2%-5%盐水悬液。

(如取分离血清后供血者底层红细胞50ul 与生理盐水1mL 配成5%供血者盐水悬液)3.取洁净塑料小试管2支,1支标明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或主侧:另1支标明供血者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或“次侧”。

4.按标记“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2滴(100uL),加供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50uL)。

“次侧”管放供血者血清2滴(100uL),加受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50uL)。

混匀,离心机离心1分钟,轻轻晃动试管,肉眼观察结果。

四.【结果判定】1.肉眼观察,如果试管中出现任何红细胞凝集或溶血,则判读为阳性,无凝集为阴性。

2.对于不能明显判定为阴性而并未达到阳性凝集的反应,可通过显微镜进一步判读,镜下有红细胞凝集的为阳性反应,无凝集的为阴性。

3.如果试验在室温进行,若有凝集产生,可置37℃放置2分钟后观察凝块是否散开,以排除冷凝集素造成的凝集影响测定结果。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盐水法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盐水法

落石出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盐水法)一、目的为保证临床输血的相容性,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对全血、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浓缩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机采浓缩白细胞悬液等血液成分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二、方法采用盐水介质试管法; 三、原理交叉配血试验也称配合性试验,只是检查不配合性,使受、供者血液间没有可测的不相配合的抗原、抗体成分。

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常称立即离心配血试验,将人红细胞血型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的凝集反应在盐水介质中进行,只有在任何步骤中不产生溶液血或凝集时方可将供血者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给受血者输注。

试验通常包括:主侧交叉配血试验:受血者血清对供血者红细胞,是检测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与供血者红细胞发生反应的抗体;次侧交叉配血试验:受血者红细胞对供血者血清,是检测供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与受血者红细胞发生反应的抗体;自身对照试验:受血者红细胞对受血者血清,是检测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自身红细胞抗体、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及红细胞缗钱状假阳性的存在。

四、适用范围适用于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液及血液成分。

五、仪器设备普通离心机;血型专用离心机;六、试剂1、试剂名称:0.9%氯化钠注射液2、试剂生产厂家: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3、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061;4、包装规格:500ml/瓶;5、贮藏条件;18-25℃避光保存。

6、有效期:自检定合格之日起二年;七、检测样本要求1、标本类型:静脉血(EDTA抗凝剂:血液=1:10)。

2、标本采集:见输血科标本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

3、标本储存和运输:新鲜血2~8℃贮存时间不超过72小时。

4、标本拒收状态:标识不准确、标本稀释、细菌污染,严重溶血等不能测定。

八、操作步骤1、将受血者与献血者的红细胞血清分离;2、分别配制受血者与献血者红细胞配成2%盐水悬液;3、取洁净小试管(10mmx60mm)2支,1支标明主侧: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另1支标明次侧:供血者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

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交叉配血试验的技术操作,确保鉴定结果准确及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4.1.7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院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的操作技术的规范化管理。

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本实验的技术操作。

4、试验方法及原理:4.1试验方法:盐水介质配血法4.2原理:天然类血型抗体与对应红细胞抗原相遇,在室温下的盐水介质中出现凝集反应。

通过离心,观察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以及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清之间有无凝集现象,判断供血、受血者之间有无ABO血型不合的情况。

5、样本采集及处理血样本为血浆(EDTA-K2抗凝)。

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ml,3000转/分离心2分钟,分离出血浆,并将红细胞配成2%盐水悬液。

将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血浆),并配制2%红细胞悬液。

配血所用受血者血样必需是输血前3天内的。

6、操作步骤:6.1 取洁净小试管2支,1支标明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另1支标明供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

6.2 按标记主侧管放受血者血清1滴,加供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

次侧管放供血者血清1滴,加受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以1000r/min离心1min,轻轻侧动试管,观察结果。

6.3观察结果:先观察试管上层液有无溶血,再斜持试管轻轻侧动或轻轻弹动,观察管底反应物有无凝集(必要时用显微镜观察)。

冬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冷凝集素引起的凝集反应。

7、结果判断:ABO同型配血,主侧和次侧均无溶血、无凝集表示无输血禁忌,可以输血。

异型配血时,主测无凝集,次测凝集,无溶血,可以输给少量。

输异型血时,如次测不凝集,不可以输血,应重新复查血型或追查其原因。

8、质量控制:每天常规实验前先做室内质控(具体执行《输血科室内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结果在控后方可将常规检查的报告发出。

9、注意事项:9.1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冷凝集素引起的凝集反应。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盐水法)作业指导书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盐水法)作业指导书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盐水法)一、目的为保证临床输血的相容性,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对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浓缩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等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二、方法采用盐水介质试管法;三、原理交叉配血试验也称配合性试验,只是检查不配合性,使受、供者血液间没有可测的不相配合的抗原、抗体成分。

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常称立即离心配血试验,将人红细胞血型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的凝集反应在盐水介质中进行,只有在任何步骤中不产生溶液血或凝集时方可将供血者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给受血者输注。

试验通常包括:(一、)主侧交叉配血试验:受血者血清对供血者红细胞,是检测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与供血者红细胞发生反应的抗体;(二、)次侧交叉配血试验:受血者红细胞对供血者血清,是检测供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与受血者红细胞发生反应的抗体;四、适用范围适用于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液及血液成分。

五、仪器设备普通离心机;血型专用离心机;六、0.9%氯化钠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1158;有效期:自生产日期之日起三年;七、检测样本要求1、标本类型:静脉血(EDTA-K2真空紫头采血管1支+ 普通红头真空采血管1支)。

2、标本储存和运输:新鲜血2~8℃贮存时间不超过72小时。

3、标本拒收状态:标识不准确、标本稀释、细菌污染,严重溶血等不能测定。

八、操作步骤1、将受血者与献血者的红细胞血清分离;2、分别配制受血者与献血者红细胞配成3 % RBC悬液3% RBC悬液配制:1滴压积RBC + 1.6 ml(40滴)生理盐水3、取一次性试管2支,1支标明主侧: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另1支标明次侧:供血者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

4、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5滴和供血者红细胞悬液5滴。

次侧管加供血者血清5滴和受血者红细胞悬液5滴。

混匀,以1000r/min离心2min,轻轻侧动试管,观察结果。

冬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冷凝集素引起凝集反应影响结果判断。

盐水法配血操作规程

盐水法配血操作规程

盐水法配血操作规程盐水法配血是一种常用的配血方法,通过在供者血样与受者红细胞悬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盐水溶液来观察凝集反应,判断供者与受者血型是否相容。

下面是盐水法配血的操作规程。

一、实验前准备1. 准备好所需试剂和仪器设备,如盐水溶液、试管、试管架、洗瓶、一次性手套、试管盒等。

2. 校对血型试剂,确保其有效期内,并按照说明书稀释好。

二、操作步骤1. 标记试管用玻璃笔或细标签标记试管,并分别写上供者和受者的信息。

2. 制备供者血样取一滴供者的血液于洗净的试管内,加入一滴净化水,用试管尾轻轻混匀。

3. 制备受者红细胞悬液取一滴受者的血液于洗净的试管内,加入适量的盐水溶液,用试管尾轻轻混匀。

4. 加盐水溶液以1:2、1:4、1:8的比例分别将0.9%的盐水溶液加入供者和受者的试管中,使总体积约为1ml。

轻轻摇动试管,使溶液充分混合。

5. 静置观察把试管放入试管架上,静置5分钟,观察凝集情况。

6. 结果判定观察供者与受者试管中是否出现凝集现象,根据凝集的程度判断血型的相容性。

- 无凝集:相容,可进行输血。

- 片状凝集:相容,可进行输血,但需留意可能存在特殊抗体。

- 线状凝集:不相容,不可进行输血。

7. 清理试管将用过的试管放入洗瓶中,用水冲洗干净,清理试管架。

8. 记录结果根据观察结果,将配血结果记录在相关数据表格中,包括供者和受者的血型信息、凝集情况以及对应的相容性。

三、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失误。

2. 手套和试管架等工具要彻底清洁干净,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结果可靠性。

3. 配血试验要进行双重确认,避免操作失误和结果错误。

4. 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接触到供者的血液,以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5. 根据实际需要,可进行不同浓度溶液的稀释和配制,以满足不同试验的要求。

通过盐水法配血操作规程,可以判断供者与受者的血型相容性,为临床输血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

S013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盐水法)

S013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盐水法)

S013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盐水法).docS013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盐水法)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交叉配血试验(盐水法)的标准化操作规程,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保障患者输血安全。

2. 目的规范交叉配血试验的操作方法。

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临床输血提供科学依据。

3.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中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所有工作人员。

4. 术语和定义交叉配血试验:指在输血前,对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进行相容性测试的过程。

盐水法:一种常用的交叉配血试验方法,通过盐水介质检测红细胞凝集反应。

5. 试验原理简述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的基本原理,包括红细胞凝集反应和抗体检测等。

6. 试验材料和设备6.1 试验材料新鲜抗凝血(EDTA或肝素)生理盐水标准血清学试剂6.2 试验设备离心机显微镜试管和试管架移液器和吸头7. 操作步骤7.1 样本准备收集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样本。

离心分离血浆和红细胞。

7.2 盐水介质制备按照标准比例制备生理盐水介质。

7.3 主侧试验将受血者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混合。

离心观察是否有凝集反应。

7.4 次侧试验将献血者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混合。

离心观察是否有凝集反应。

7.5 结果判断根据凝集反应的有无和强度判断试验结果。

8. 结果记录和报告详细记录试验过程和结果。

按照规定格式编写试验报告。

9. 安全和质量控制9.1 安全措施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

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9.2 质量控制定期进行试验方法的验证和评估。

记录和分析试验误差。

10. 附录10.1 试验操作流程图提供交叉配血试验操作的流程图。

10.2 试验记录表格提供试验记录的示例表格。

10.3 试验报告模板提供试验报告的示例模板。

11. 结论本规程为交叉配血试验(盐水法)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有助于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石出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盐水法)
一、目的
为保证临床输血的相容性,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对全血、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浓缩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机采浓缩白细胞悬液等血液成分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二、方法
采用盐水介质试管法;
三、原理
交叉配血试验也称配合性试验,只是检查不配合性,使受、供者血液间没有可测的不相配合的抗原、抗体成分。

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常称立即离心配血试验,将人红细胞血型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的凝集反应在盐水介质中进行,只有在任何步骤中不产生溶液血或凝集时方可将供血者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给受血者输注。

试验通常包括:主侧交叉配血试验:受血者血清对供血者红细胞,是检测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与供血者红细胞发生反应的抗体;
次侧交叉配血试验:受血者红细胞对供血者血清,是检测供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与受血者红细胞发生反应的抗体;
自身对照试验:受血者红细胞对受血者血清,是检测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自身红细胞抗体、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及红细胞缗钱状假阳性的存在。

四、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液及血液成分。

五、仪器设备
普通离心机;血型专用离心机;
六、试剂
1、试剂名称:0.9%氯化钠注射液
2、试剂生产厂家: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
3、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06143020455;
4、包装规格:500ml/瓶;
5、贮藏条件;18-25℃避光保存。

6、有效期:自检定合格之日起二年;
七、检测样本要求
1、标本类型:静脉血(EDTA抗凝剂:血液=1:10)。

2、标本采集:见输血科标本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

3、标本储存和运输:新鲜血2~8℃贮存时间不超过72小时。

4、标本拒收状态:标识不准确、标本稀释、细菌污染,严重溶血等不能测定。

八、操作步骤
1、将受血者与献血者的红细胞血清分离;
2、分别配制受血者与献血者红细胞配成2%盐水悬液;
3、取洁净小试管(10mmx60mm)2支,1支标明主侧: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另1支标明次侧:供血者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

4、按标记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1滴和供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

次侧
管加供血者血清1滴和受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

混匀,以1000r/min 离心1min,轻轻侧动试管,观察结果。

冬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冷凝集素引起凝集反应影响结果判断。

5、结果判断:
ABO同型配血,主侧和次侧管均无溶血及凝集表示无输血禁忌,可以输血。

反之不能。

九、质量控制
1、此检测项目应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且成绩合格;
2、每日做室内质量控制,且要求在控。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判断结果后应仔细核对、记录,必要时应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

4、交叉配血标本应在2~8℃保存留一周,以备复查。

十、生物参考区间
相合;不相合。

十一、注意事项与干扰因素
1、不能单独应用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进行临床发血,必须结合其他介质方法交叉配血相合后方可发血。

2、交叉配血标本必须正确有标识,其血液量、红细胞或血浆的质量符合实验要求和受血者当前的免疫学状态;
3、交叉配血试验血样,要求是输血前3天内的血样(预防受血者在输血前的3个月之内可能有妊娠或输血等免疫史而可能产生不规则
抗体)。

4、标本血液离体后要求尽快送检,至检测完毕最长不能超过3d,每次检测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标本应在2℃~8℃保存7天;
5、试剂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试剂的贮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变质失效;
6、患者使用的药物影响的处理:如果使用右旋糖酐、PVP等治疗,应注意将红细胞洗涤;如果受者使用肝素治疗,则应用硫酸鱼精蛋白对抗,使样本凝结;
7、交叉配血试验注意红细胞缗钱状的假阳性鉴别,应结合镜下观察或离心去上清液后重悬观察。

8、抗体筛选试验阴性,而交叉配血结果阳性,提示有未检测明的同种抗体存在。

9、交叉配血结果不相合提示有未查明的同种抗体存在。

10、注意交叉配血试验过程中离心力、温度、红细胞浓度、抗原抗体的比例;
11、血清或血浆中如含有溶血性抗体,则相应红细胞被溶解而不凝集,交叉配血结果阳性,如排除标本中补体干扰因素的影响,可来活后重新试验。

12、注意在室温反应中或抗球蛋白试验中显示有自身抗体,应加做自身对照试验或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加以鉴别。

十二、参考文献
1、胡丽华主编,临床输血检验,第1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
2、叶应妩,等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