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第3课时

合集下载

第3课时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地球的运动
伸出右手,使大拇指朝上指向北极,那么弯曲的四指指向为地球的自转方向。 如下图所示:
地球的
பைடு நூலகம்
公转
阅读教材,结合图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地球自转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年
旋转中心
太阳
地理现象 四季、昼夜长短变化等
四季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
夏 至
全年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这天过后,白昼渐短,黑夜渐长。
“地心说”与“日心说”
情况又会怎样? 逆时针 顺时针
② 在地球仪上找到家乡的大致位置,看一
看家乡在地球自转过程中产生的昼夜更
替现象。
③ 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纽约的位置,看
一看,当北京是中午时,纽约是白天还
是夜晚。 夜晚
④ 在地球仪上,指出可以“坐地日行八万
里”的纬线。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 自转周期为一天。
巧记地球自转方向——右手法
“地心说”示意图
“日心说”示意图
板书 设计
地球的运动
自转
特点
现象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昼夜更替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公转
特点
现象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四季冷暖差异 昼夜长短变化
随堂 练习
1.(四川巴中中考)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B )
A
B
C
D
2.主要是由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D )
方向 周期 旋转中心 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 自西向东 一天 地轴
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
昼夜交替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 的球体,太阳光线照射在地 球表面上,有半个球面可以 接受阳光照射,形成白昼, 而阳光照不到的半个球面则 为黑夜。地球周而复始的自 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1.2.3 地球和地球仪(第3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

1.2.3 地球和地球仪(第3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

1.认知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

2.经纬网判读四步走①区分经线与纬线②确定南北纬③确定东西经④书写坐标具体方法指导:①区分经线与纬线横纬竖经②确定南北纬1)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2)依据递变规律,向北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③确定东西经1)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2)依据递变规律,向东增加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

④书写坐标1)先写纬度,再写经度2)先写数值(加°),后写符号3.练习经纬网变式1.经线的不同表示方式2.纬线的不同表示方式3.经纬网的不同表示方法4.小练习经纬网的应用为了精确地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们给地球表面假设了一个坐标系,这就是经纬线。

利用经纬线的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上各地点、各地区和各种的地理位置。

它在军事、航空、航海等方面很有用处。

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人们都可以使用仪器精确地测定出它的经纬度,从而确定其位置。

小活动每天世界都会发生一些大事件,这些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点。

可以利用经纬网,通过经纬度在地球仪上确定这些地点的位置。

1.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查找城市,填入表1.6。

生:拓展:了解中国的北斗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拓展:北斗的应用。

2024~2025学年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1.2 地球与地球仪(第3课时)课件

2024~2025学年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1.2 地球与地球仪(第3课时)课件

C.地球是个球体
D.公路上飞驰的车辆
C 2 . 地 球 仪 中 “ 地 轴 ” 与 球 面 交 点 称 为 两 极 , 其 中 北 极 指 向 (

A.太阳
B.北斗七星
C.北极星附近
D.月球
29003
当堂检测
B 3.下列关于赤道,纬度的起始线
B.该纬线在地球仪上有两条
C.该纬线是南北半球分界线
29003
28 ° N 26 ° N 24 ° N 22 ° N


北 , 纬
北 纬



新知讲授
写出A、B、C点的纬度,并判断所属纬度地区及温度带
A

60 °
C
10 °
40 °
20 °
B
20 °
A:0°纬线 (低纬度、热带)
C:北纬50°(50°N)
29B00:3 南纬20°(20°S)(低纬度、热带) (中纬度、温带)
(2)纬线指示
29003
东西
方向。
图1.15 纬线和纬度
新知讲授 3、纬度
(1)赤道的纬度度数是 0 °。
是 纬度 的起始线。由此向
北、向南各分为 90 °。
29003
新知讲授
3、经度 (2)以赤道为起始, 向北度数增加为 北 (北/南)纬,
用 字母 N (W / E)表示 。
向南度数增加为 南 (北/南)纬, 用 字母 S (W / E)表示 。 (3)注意:0°(赤道)只有 一条,后面 没有(有/没有)字母。
29003
向北 向南
图1.15 纬线和纬度
新知讲授
3、纬度 (4)纬度带的划分
低纬:0°--- 30°, 中纬:30°---- 60°, 高纬:60°----90°。 (5)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为 赤道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第3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第3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第3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基本形状和地球仪的基本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学习了地理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地球形状和地球仪使用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掌握地球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基本形状,地球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地球仪的使用方法,地球形状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模型,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仪的形状和构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仪的构造及作用。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球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地球仪的使用方法和地球形状的理解。

5.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地理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7.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课时《世界的海陆分布、地形与海陆变迁》课本知识梳理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课时《世界的海陆分布、地形与海陆变迁》课本知识梳理PPT课件

核心考点聚焦
考点三 海陆变迁
(1)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A欧亚板块、B美洲板块、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E太平洋板 块和F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
核心考点聚焦
考点三 海陆变迁
2.地理现象与地形形成
核心考点聚焦
考点三 海陆变迁
2.大陆漂移假说 (1)假说的提出: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2)主要内容: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 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和四大洋。 (3)主要证据:南美洲和非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与动物的相似性;南极洲大陆发现大量的煤田。 【名师点睛】
四大洋面积的大小可记为“太、大、印、北”
核心考点聚焦
考点一 海陆分布
重难突破 1.绘制世界海陆分布简图 (1)从下图中A点出发,沿着图中箭头,按序号顺序,从第一个箭头到第十二个箭头。这样,五个大洲的具体 轮廓一笔画出。然后填充上大洋洲和最南端的南极洲(如图a)。 (2)在作好的轮廓图上填写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如图b)。 (3)找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及0°经线和180°经线,大致确定各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如图b)。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课时《世界的海陆分布、地形与海陆 变迁》课本知识梳理PPT课件
核心考点聚焦
考点一 海陆分布
1.海陆分布 (1)海陆分布比例: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粗略地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 (2)海陆分布特点: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出,世界的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东、西半球的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学习任务单]第3课时-利用经纬网定位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学习任务单]第3课时-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3课时 利用经纬网定位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1.观察地球仪,熟知经纬网的构成,能够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2.运用地球仪,学会利用经纬网辨别两地点的相对位置关系。

准备一个带有经纬网、标注清晰规范的地球仪,复习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任务一】你知道到底在哪里参加夏令营活动吗? 小明收到美国朋友杰克寄来的一封信。

杰克在信中开了一个小玩笑,邀请小明暑假期间到经度30°、纬度30°的地方参加夏令营活动。

信中所写的地点有几个?你知道到底在哪里参加夏令营活动吗?
【任务二】读下图,(39°N ,117°E )、(49°N ,123°W )、(33°S ,151°E )分别代表哪个城市?上海、伦敦、纽约的经纬度分别是多少?
课堂学习任务
课前学习任务
【任务三】读经纬网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下表。

(2)B点位于A点的_________方向,C点位于D点的_______方向,A点位于C点的_______方向。

(3)E点所在阴影区域面积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点所在阴影区域面积。

本课小结
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列出关键词或画出思维导图。

课后任务
根据所学知识,在之前制作的简易地球仪上标出北京(40°N,116°E)、悉尼(33°S,151°E)的位置,并观察北京位于悉尼的什么方向。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1.3 地球运动(第3课时)(24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1.3 地球运动(第3课时)(24页)
夹角
(2)太阳直射南半球,昼 短 夜 长 ;冬至 夜达到最长, 北极圈内出现 极夜 现象。
29003
学以致用
天安门广场升旗
29003
新知探究
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表 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2022)
日期 1.22 2.22 3.22 4.22
5.22
6.22
升旗 07:31 06:58 06:15 05:27 04:54 04:46
29003
新知探究 (2)为什么昼夜长短在一年中会有这样的变化规律?
23.5°N 29003
23.5°S
新知探究 ➢ 昼夜长短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 北半球而言 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29003
23.5°N
夏至
6.22
赤道 23.5°S
秋分
9.23春分ຫໍສະໝຸດ 3.21次年夏至6.22 北回归线 23.5°N
29003
(第3课时)
地球的公转
29003
学习目标
➢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 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9003
新知探究 ➢ 昼夜长短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1)一年中,什么季节/节气白昼最长?
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是夏季/夏至
什么季节/节气白昼最短?
冬季/冬至
(2)为什么昼夜长短在一年中会有这样的变化规律?
29003
寒带,有极昼极夜
23.5°N 赤道 23.5°S
课堂总结
地球公转 太阳直射点
运动
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 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 度的变化
光热的时间差异 ---四季
光热的空间差异 ---五带
29003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3课时》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3课时》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3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结构以及地球仪的构成和作用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是基础性的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地球,理解地球仪的作用,为以后学习地理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初步学习了地球的基本知识,但对地球仪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他们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通过图片、模型等教学手段,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结构,理解地球仪的构成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基本形状、结构。

2.地球仪的构成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操作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地球仪模型。

2.地球图片。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地球的结构是怎样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地球仪的构成和作用。

让学生了解地球仪上的各种符号、标记代表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提供一个地球仪模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地球仪上的各种符号、标记,加深对地球仪的理解。

4.巩固(5分钟)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地球仪的认识。

问题可以包括:地球仪上的赤道、纬线、经线代表什么?地球仪是如何表示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的?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地球仪,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表示地球的形状和结构?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球仪的作用和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思考题:请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地球仪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山镇中小学集体备课卡科目地理课时 3 年级七
课题
我们怎样学地理(二)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了解图例与注记的含义,并能构测绘学校的平面图。

2、结合地图和实际问题学会比例尺的换算、熟悉和使用图例和注记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交流精神。

重点难点1、掌握比例尺的定义和公式。

2、了解在有指向标或经纬线的地图中,方向如何表示 3.熟悉图例和注记(重点)
比例尺的大小、范围及详略关系的比较(难点)
教学
方法
与手

读图法、讲解法、实践练习法
教学设计
课内探究
备课区修改区
一、引入新课:通过作业,虽然学生画的都是同一所学
校,但是各不相同,为什么?如果一个从未到过我们学
校的人拿着你们的图,能找着北么?
二、讲授新课:
(一)在地图上怎样才能表示出正确的方向?
1、了解八个基本方向。

2、1.在一般的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审查组组长签字备课教师签名:辛卫国使用教师




3、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并不是一概的上北下南,而要具体
情况具体分析,指向标指的方向是北,根据北再确定其他方向
4、在较为特殊的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线纬线确定方向,
学生巩固记忆、充分练习。

(二)思考、讨论:既然知道了在图上怎样表示方向?那么我
们画的学校平面图上怎样表示呢?要使图的方向与实际方向
一致,还必须知道怎样辨认实际中的方向,并学会怎样在地图
中标注方向。

列举讲解在实际中确定方向的一些方法,如:指南针、
北极星、太阳和手表等定方向。

学生当堂练习、当堂巩固。

学生自学课本,归纳总结比例尺的定义公式、比例尺的表示方
法、比例尺大小比较的方法、比例尺与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三
者之间的换算,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域范围和地理事物详略的
关系。

总结:
1、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地距离
2、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2、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分
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练习:掌握比例尺大小比较的方法、三者之间的换算。

课内探究(三)图例和注记
1、学生自学课本,理解图例和注记的含义,利用地图,熟悉识记主要常见的图例。

2、当堂检测:利用书、填充图册检测掌握情况。

三、当堂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你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任选一张旅游地图,设计一条游览路线,沿路线读出方向、图例、比例尺等各要素
有效训练预



下面是某校初一学生画的一幅学校平面图。

这幅图看
上去很工整,但是不容易看懂,原因是缺少了一些基
本要素。

请你在图中和图的旁边帮他添上,把这幅图
补充完整。





1 .下列比例尺大小相同的是()
①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50千米②1﹕35000000 ③
三百五十万分之一④1﹕350000000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最小的是()
A.菏泽市地图
B.山东省地图
C.中国地图
D.亚洲地图
3.如果有人步行做一日往返的野外考察,下列比例尺的地图不
适用的是()
A.1∶5000 B.1∶1000 C.1∶25000 D.1∶
10000000
4.将数字式比例尺1:20000改写成文字式比例尺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千米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2千米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0千




1.在一般的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
右东”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指的方
向是北,根据北再确定其他方向
3、在较为特殊的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
经线纬线确定方向,
4、用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和手表等确
定方向
比例尺
(1)表示方法: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2)
分母比例尺表示实
际范围
内容
越大越小越大越粗略
越小越大越小越详细






1.在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为2厘米,如果该图的比例尺
为1﹕3000000,则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
A.30千米
B.60千米
C.300千米
D.600千米
2.下列说法中,可信的是()
A.站在澳大利亚的草原上看北极星非常美丽 B.自地球上的任何一点,
向正东行都可能回到原地 C.从赤道向北,不改变方向,可以回到原地
D.在野外用手表定向时,时针总是指向北方
3..如果让你在长和宽各为20厘米的纸张上画一幅中国政区图(不留边
框),并要求内容尽可能详细,应选择多大的比例尺最为合适?___。

4.请你帮助光明中学的下列四位同学出出注意,看他们分别应该选用什么
样的地图?
甲同学:我想了解我国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地方在哪里。

__
乙同学:寒假里,我打算到武汉姑妈家探亲,想了解一下乘车路线。

_
丙同学:听说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我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哪里。

丁同学:上海真大啊!我想知道“东方明珠”在哪里。

______




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是一个难点,学生往往容易误判,
宜通过较多的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判断方法。

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
范围及地理事物详略关系,学生容易记反,也应多利用练习题通过比较让
学生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