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和第几》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和第几》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和第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和第几》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数字1-10的认识,以及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认识数字,并能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字的认识还处于初步阶段。
他们对于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有一定的感知,但是还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认识数字1-10。
2.让学生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认识数字1-10,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以及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认识数字和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来加深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生活实例,如水果图片,引导学生数一数水果的个数,引出数字的认识。
2.新课导入: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10,并通过观察和思考,让学生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3.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数一数教室里的物品,或者通过游戏来加深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4.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数字的认识和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的重要性。
5.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数一数家里的物品,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成数字1-10的排列,以及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的示意图。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和鼓励。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识几和第几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识几和第几一、认识几1. 数字0的认识在一年级学习数学,首先要认识数字0。
数字0是一个很特殊的数字,它代表着空集合,表示“没有东西”。
在数字0的前面可以是任意数字,例如:0、10、20、-30等等。
但在数字0的后面为0的数就没有意义了。
2. 认识1~9除了数字0以外,还有数字1~9。
它们都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数字,例如:1个苹果、4只鸟、6颗糖等等。
认识这些数字是一个学习数学的基础,需要反复练习。
3. 数字的顺序数字除了有自己的名称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数字的大小和顺序。
数字从小到大分别是:0、1、2、3、4、5、6、7、8、9,我们称为数的大小顺序。
二、第几在一年级学习数学时,不仅要学会数的大小和顺序,还要学习特殊的数词“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个词,例如:第一名、第二个等等。
1. 第几名第几名是说在一组人中谁排在前面的意思。
例如:小明在班级中考了第一名,这意味着小明是班级中考分最高的人。
2. 第几个第几个是指在一系列的事物中是第几个。
例如:这是第二个苹果,这意味着这是在一个苹果序列中排在第二个的苹果。
3. 认识数的序数认识数的序数就是认识第几个、第几名这类用于排列的数词。
把数字和序数词相对应起来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表达序列和顺序。
•1的序数是第一,读作dì yī•2的序数是第二,读作dì èr•3的序数是第三,读作dì sān•4的序数是第四,读作dì sì•5的序数是第五,读作dì wǔ•6的序数是第六,读作dì liù•7的序数是第七,读作dì qī•8的序数是第八,读作dì bā•9的序数是第九,读作dì jiǔ三、练习题1. 几和数的对应练习•请你分别写出数字“5”和“第五个”的标志。
•请你在1~10中找出一个数字和第三个的对应关系。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识几和第几_2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认识几和第几一、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是一本基础教材,是幼儿园阶段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教材之一。
本册教材共分为三个大部分,分别为“先认识数”,“数的比较”和“简单的加减法”。
其中,在“先认识数”章节中,除了介绍与数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外,还有重点探讨了“认识几和第几”的问题。
本文将以“认识几和第几”这个课题为主题,详细分析该部分教材的要点,并对相应的教学方式进行总结和归纳。
二、教学内容分析1. 认识几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让学生认识“几”这个概念。
在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中,“几”被定义为“某一数量的数目,以数码表示出来的符号”。
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出示一些物品来帮助他们对“几”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从而引导学生学习认识“几”的方式,以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教学内容。
2. 认识第几当学生初步掌握了“几”的概念后,就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认识“第几”。
在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第几”被定义为“有顺序地排在一定位置的个别成分”。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卡片或者牌子来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理解“第几”的概念。
例如,在一群小动物中,找出第一只狗,第二只狼等等。
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对于任何一组物品,它们都有自己的顺序、位置和数量。
而“第几”正是用来描述物品在这一序列中的位置和次序。
3. “几”与“第几”的关系通过以上的学习,让学生基本掌握了“几”和“第几”的概念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给出了“第几个就是几”的定义。
这也是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理解的关键。
例如,在一组物品中,如果第一个是苹果,那么第一个就是“1”;如果第二个是梨子,那么第二个就是“2”,以此类推。
如果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这一概念,那么他们就能很好地应用它来解决有关“认识几和第几”的问题。
三、教学方式和方法1. 以身作则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尽量把各个概念的关系与孩子身边的环境联系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数学教案 认识”几“和”第几“-“江南联赛”一等奖

一、情景导入,感知新知。
1出示排队图片
情景:小羊们在游乐园售票处排队买票。
2谈话
(1)图上有几只羊,它们在干什么
(2)请同学们数一数喜羊羊排在第几沸羊羊排在第几
说明:排队的时候第5的是谁这里的第2指的是几只羊第5指的是几只羊
指出:这里的第2、第5不是2只羊和5只羊,而是指排在第2只或第5只的那只羊。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学时,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使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和教具,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2.从左起,第二行图第四个
三、小结
“几”指一共有多少;
“第几”指所有中的一个
“第几”要与“上、下、左、右、前、后”这些词语相结合才能准确地描述物体具体位置
四、作业
想一想:自己的座位是几排几座,红花榜的排名,自家住房是几楼几室等等
用学生喜爱的动画片人物导入课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紧密结合排队买票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到几和第几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板书:“几”指一共有多少;“第几”指所有中的一个。
二、巩固深化
(一)情景:小羊们来到图形阵
羊爷爷考考大家
问题1:这里有几个图形
问题2:从左边数,第二是什么图形
问题3:从右边数,第二是什么图形
思考:都是第二个图形,结果为什么不是同一个图形呢
小结:数的时候要按顺序数,数的方向不同,结果也不同。
(二)情景:搭小火车
综合练习,检验学生能不能区分“几”和“第几”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认识几和第几》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认识几和第几》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第3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几和第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几和第几的概念,掌握它们的书写和读法,并能运用几和第几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可能对几和第几的概念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几和第几的概念,能够正确书写和读几和第几。
2.培养学生用几和第几表示物体位置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几和第几的概念,能够正确书写和读几和第几。
2.难点:培养学生用几和第几表示物体位置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游戏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几和第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实物、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场景,如教室、图书馆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场景中的物体。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第几个,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数能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几和第几的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说几和第几的含义。
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理解几和第几的关系,如教师拿起第3个苹果,引导学生说“第3个苹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每组找一个代表,其他成员用几和第几来描述代表的位置。
学生互相练习,加深对几和第几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用几和第几来表示图片中物体的位置。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几和第几,如在超市购物时,如何用几和第几来表示商品的位置。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认识几和第几丨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认识几和第几丨苏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认识几和第几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第三节“认识几和第几”。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110的读写,以及理解和运用“第几”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110,并能熟练地读写。
2. 学生能够理解“第几”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第几”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110,并能熟练地读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小动物图片、练习题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座位,引导学生发现座位的排列顺序,引出“第几”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数字110的读写,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练习。
3. 练习:让学生用数字卡片进行练习,巩固对数字110的认识。
4. 应用:通过小动物图片,让学生练习运用“第几”的概念,如“小白兔是第三只”。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字110第几的概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数字卡片练习数字110的读写。
2. 作业答案:数字110的读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110的读写和“第几”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观察和思考,通过练习和应用,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对“第几”的运用有所忽视,需要在课后进行补充讲解和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记录事物的排列顺序,如回家的路线、书桌上的书籍等,运用“第几”的概念进行描述。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实践情景引入的方法,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座位排列顺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第几”的概念。
这是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第几”的概念,如坐在第几排、第几个位置等。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几和第几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几和第几_苏教版第3课时认识几和第几【教学内容】教材第15~16页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对具体情境中排列情况的观察、讨论和交流等过程,认识几和第几,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说明相关物体有几个和某个物体是第几个。
2.让学生在结合实际情境认识几和第几的过程中,体会一个数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感受几表示物体一共的个数,第几指的是按顺序排列的位置;初步体会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辨析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实际生活里几和第几的现实背景;在自己观察、表达并获得新认识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几和第几。
【教学难点】区分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5个数,你能从小到大数一数这5个数吗?大家一起数一数。
(再从大到小数一数这5个数)二、精讲点拨,学习新知1.学习例题。
(1)出示教材例题图。
提问:图上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做什么?这里有几人排队买票?从前往后数,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请小朋友们数一数,互相说一说。
追问:反过来说,排在第二的是谁?一共有几个人?戴帽子的排在第2,那谁排在第1?(2)大家说一说女孩排在第几。
想一想:这第5的“5”是指一共5个人吗?那是指什么呢?(3)提问:你还能看着买票的队伍,用第几说说排队情况吗?2.联系实际。
生活里经常会用到几和第几。
请小朋友先从前往后数数看,你们这一排有几个座位?你坐的座位在第几个?数完了再说给大家听一听。
教师选择一排学生,提问一共有几人,第几个是谁,谁在第几个。
三、互动探究,深化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题目里都是“4”,为什么两行涂的个数不一样?提出:“4个”是一共涂的个数,“第4个”是这一行里数到第4这个位置的那一个。
板书:“4个”是一共涂的个数,“第4个”是这一行里数到第4这个位置的那一个。
认识几和第几_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几和第几
(二)认识几和第几
一、教学目标:
观察、活动、交流,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
能区别几个和第几个。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1、出示排队买票图,谈话,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
2、数一数有帽子的小男还孩排在第几?无帽子排第几?
2、排第2是谁?第5是谁?
3、游戏:寻找宝物
教师将一个金苹果藏在8个盒子里的第1个,叫学生寻找
教师将一个金雪梨藏在8个盒子里的第4个,叫学生寻找
教师将一个金钥匙藏在8个盒子里的第7个,叫学生寻找
4、游戏:表演“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将孙悟空及各种妖怪的头饰摆成一行,让学生选。
5、游戏(买东西)
将各种要买的东西排成一行,选一选你要买什么东西。
(一)想一想做一做:1—5题。
(二)你能说一句带有几和第几的话吗?在我们身边找一找。
(三)本节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学生互相说一说,再交流。
教后记:1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几和第几的定义
2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用几和第几说活
3通过三个游戏使学生巩固掌握几和第几的定义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认识几和第几
一课时
教学内容
几和第几
教材第15、第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并会区分几和第几。
2.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
重点难点
会区分几和第几。
教具学具
投影,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教师说数,同学们表示。
如教师说“3”,同学们伸出3个手指或拿出3张图片或拿数字3的卡片。
2.按数的顺序填数。
1 2
4 3
1 3
3
二探究新知
1.谈话引入。
站队做操时,你排在第几?你看看戴帽子的小男孩儿排第几?
2.投影出示书上的主题图。
(挂图,课件)
(1)学生自己看图,说一句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2)集体交流。
引导说出:一共有(5)人在排队买票。
戴帽子的小男孩儿排在第2;小女孩儿排在第5。
他们都非常遵守公共秩序,排队买票。
(3)强化区分几和第几。
教师指着两个“5”问:这两个“5”表示什么?
第一个“5”表示有5个人;第二个“5”表示第5个小朋友排队的位置。
(4)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在小组里坐在第几,前、后的同学各是第几。
(5)游戏。
教师说:第二组的第二个同学站起来……其他同学进行评定。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5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给灯笼涂色。
先出示两排灯笼,教师说要求:从左边起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看第一排:从左起涂4个。
看第二排:从左起涂第4个。
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订正。
2.教材第15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小男孩儿住在第几层?
先出示楼房,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提问:这个楼房一共有几层?(五层)
小男孩儿住在第几层?说给同桌听听。
集体交流:可能出现说住在第1层的,也有可能说住在第4层的,都要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理由。
小男孩儿站的阳台是第5个,所以他住在第5层。
出示小猴子图,让学生说说一共有几只小猴子,再说说戴帽子的小猴子是第几只。
3.教材第16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观察小动物爬山,有上山的,有下山的。
教师问: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
在第一和第二旁边分别画一面小旗子和一个△。
同桌交流。
再问:下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分别画上记号。
4.教材第16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
小动物们举行了赛车比赛,你们看。
(出示图画)
先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
在小组里说说发现了什么。
然后教师组织交流。
(1)组长代表小组发言。
(比如发现了2号在第一,3号在第五……)
(2)引导学生说:4号车前面有()辆车。
5号车前面是()号车。
4号车后面是()号车。
课后反思
1.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几和第几的定义。
2.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用几和第几说话。
3.通过三个游戏使学生巩固掌握几和第几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