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05参考答案
法律硕士法理提高练习习题及答案05

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当代中国作为法律渊源的法律,仅包括宪法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B.国务院发布的具有规范性内容的决定和命令也是法律渊源,与行政法规具有同等效力C.国际条约不属于国内法范畴,因此不可能具有与国内法一样的约束力D.国际惯例是国际实践中反复使用而形成的具有固定内容的规则,也构成了我国的一种法律渊源,因此一旦存在相应的国际惯例,应当优先适用2.下列有关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国际法包括国际条约B.国内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在领陆范围内适用的法律C.国内法的一切规范性文件并不均在全国范围内适用D.我国缔结、加入或者承认的国际条约是我国的法律渊源3.下列关于表述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
”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4条规定:“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
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
”该条款所体现的是哪一原则?( )A.属人主义原则B.属地主义原则C.保护主义原则D.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之折中原则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的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B.地方性法规C.军事规章D.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2.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C.根据“条约必守”的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均构成我国法的渊源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以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依据3.法律效力与法律实效有联系,但不是同一概念,下列哪一或哪些选项体现了两者的区别?( )A.法律效力强调秩序,而法律实效则突出公平B.法律具有统一的效力,而法律实施却不一定具有同样的实效C.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拘束力,法律实效表示法律的实际实施状况D.法律效力着重讨论静止状态的法律的“应然”要求,法律实效则重点关注实施中的法律的“实然”结果三、分析题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往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公报》中列举的典型案件作为审判的参考,在事实上已经作为一种“样本”来使用,因此有人认为在现代中国判例的作用已与英美法系国家无本质上的区分。
国开作业实用卫生统计学-第四章 统计图 自测练习05参考(含答案)

题目:为表示某地近15年来婴儿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宜绘制哪种图形?()
选项A:直条图
选项B:散点图
选项C:线图
选项D:直方图
答案:线图
题目:为表示某医院住院病人的病种构成情况,宜绘制哪种图形?()
选项A:圆图
选项B:直方图
选项C:直条图
选项D:散点图
答案:圆图
题目:为表示某地某校18岁男生体重与肺活量的相关关系,宜绘制哪种图形?()选项A:直方图
选项B:直条图
选项C:散点图
选项D:线图
答案:散点图
1
题目:为了了解数值变量资料的分布类型,宜绘制哪种图形?()选项A:线图
选项B:直条图
选项C:散点图
选项D:直方图
答案:直方图
题目:直条图适用于以下哪种统计资料?()
选项A:各自独立的分类资料
选项B:连续性资料
选项C:双变量资料
选项D:构成比资料
答案:各自独立的分类资料
题目:线图适用于以下哪种统计资料?()
选项A:连续性资料
选项B:构成比资料
选项C:各自独立的分类资料
选项D: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
答案: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
题目:要求纵轴必须从零开始,中间不能有折断的图是?()
2。
文学诗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试题与答案05_杜甫

班级: 姓名: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文学诗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试题05_杜甫(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1、关于杜甫及其诗歌,说法错误的一项是什么?( ) 2、杜甫安史之乱期间的诗歌风格,最适合用哪个词语来概括?( ) 3、(多选)以下哪些诗篇属于“三吏三别”?( ) 4、杜甫的号是什么?( ) 二、杜甫《望岳》赏析 1、以下哪一项不是《望岳》中的“岳”所指代的山?( ) 2、以下哪个诗句能够突出泰山的高?( ) 3、“岱宗夫如何”中的“夫”是什么意思?( ) 4、关于《望岳》一诗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三、杜甫《房兵曹胡马》赏析 1、关于《房兵曹胡马》一诗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2、《房兵曹胡马》中的“兵曹”是什么意思?( ) 3、以下哪一项对“锋棱瘦骨成”的理解是正确的?( ) 4、(多选)以下哪些诗句能够作为这是一匹名贵宝马的依据?( ) 四、杜甫《春望》赏析 1、关于《春望》一诗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2、以下关于《春望》的词语解释,哪一项是错误的?( ) 3、以下哪首诗歌最能体现杜甫作为“诗圣”的创作特点?( ) 4、“春望”的“望”与以下哪一项的“望”字意思相同?(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五、杜甫《石壕吏》赏析1、诗题“shíháolì”的正确写法是什么?( )2、《石壕吏》的诗歌正文,共有多少字?( )3、对比《春望》和《石壕吏》两首诗的异同,哪一项是错误的?( )4、关于《石壕吏》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是哪项?( ) 六、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1、关于《春夜喜雨》一诗,以下哪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 2、诗题“春夜喜雨”的意思是什么?( ) 3、关于《春夜喜雨》诗中的词义,哪一项是正确的?( ) 4、(多选)《春夜喜雨》一诗,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七、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赏析 1、诗题“江畔独步寻花”,指的是“什么江?( ) 2、猜猜以下哪项诗句不是《江畔独步寻花》组诗中的句子?( ) 3、为什么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很多诗歌都写在成都?( ) 4、关于《江畔独步寻花》诗中的词义,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八、杜甫《赠花卿》赏析 1、这首诗的妙处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 ) 2、以下哪项诗句不是在赞美乐曲悠扬?( ) 3、对于这首诗的词义解释,哪一项是错误的?( ) 4、以下哪项不是成都的别称?( ) 九、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赏析 1、以下哪首诗作不是杜甫在成都所作?( ) 2、关于“绝句”这首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3、杜甫经常写诗不命名,后人只能以“绝句”命名,以下哪首诗不能命名为“绝句”?( ) 4、有人曾经用杜甫这首《绝句》为自己的菜命名,猜猜“窗含西岭千秋雪”应该是哪道菜?( ) 十、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赏析 1、关于《绝句·迟日江山丽》这首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 2、(多选)诗中的哪些景象能够凸显春天的特点?( ) 3、以下哪项不是《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与《绝句·迟日江山丽》的共同特点?( ) 4、与杜甫其他格律诗一样,这首诗同样在对仗方面用心良苦,其中与“沙暖”相对的是什么?( ) 十一、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1、与诗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闻”,不同义的是哪一项的“闻”字?( ) 2、以下哪首杜诗,流泪的心情与其他项最为不同?( ) 3、(多选)以下哪几项的诗句包含古今异义词?( ) 4、以下哪一项的诗句最能表现杜甫归心似箭的心情?(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文学诗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答案05_杜甫一、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1、(B ) 2、(A ) 3、(ACD ) 4、(A ) 二、杜甫《望岳》赏析 1、(D ) 2、(B ) 3、(D ) 4、(D ) 三、杜甫《房兵曹胡马》赏析 1、(D ) 2、(C ) 3、(C ) 4、(ABCD ) 四、杜甫《春望》赏析 1、(A ) 2、(C ) 3、(C ) 4、(A ) 五、杜甫《石壕吏》赏析 1、(D ) 2、(B ) 3、(B ) 4、(C ) 六、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1、(D ) 2、(A ) 3、(B ) 4、(AB ) 七、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赏析 1、(C ) 2、(C ) 3、(B ) 4、(A ) 八、杜甫《赠花卿》赏析 1、(D ) 2、(D ) 3、(A ) 4、(D ) 九、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赏析 1、(A ) 2、(D ) 3、(D ) 4、(C ) 十、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赏析 1、(A ) 2、(ABCD ) 3、(C ) 4、(B ) 十一、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1、(D ) 2、(A ) 3、(ABC ) 4、(D )。
法律硕士刑法提高练习习题及答案05

【提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甲与乙有仇,意图杀乙,某日,甲携带杀人凶器,前往乙住处,准备杀乙。
途中,甲忽然肚子疼痛难忍,只得返回躺下休息。
第二天因人告发被抓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行为是犯罪未遂。
因为甲有杀人意图,且开始实施杀人行为,只是由于其肚子痛才使其被迫停止,这是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犯罪未得逞B.甲的行为是犯罪中止。
因为甲是在去杀人途中自动返回的,是自己主动放弃犯罪C.甲的行为是犯罪预备。
因为甲有杀人故意且已开始准备犯罪,但甲前往杀人的途中只是行为的预备阶段,尚未着手实行,甲停止犯罪是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非自动放弃,故不是中止D.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因为甲只有主观杀乙的意图,而无客观杀乙的行为2.甲、乙、丙三人系某厂工人,由于赌博被厂长开除。
三人遂预谋确定某日杀害共同仇人厂长。
甲提供菜刀、砍刀各一把,届时甲因腹痛未去,由乙、丙用甲提供的凶器将厂长杀死。
在此案中,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A.杀人预备B.杀人中止C.杀人既遂D.杀人未遂3.李某以给吃麻醉糖的方法将小玲(女,7岁)骗走,意图贩卖营利,后因行情不好,多次未能成交,一直将其用来供自己使唤、奴役,后来在一次交易尚未达成之前,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则其行为属于哪种犯罪形态?( )A.拐卖儿童罪既遂B.拐卖儿童罪未遂C.拐骗儿童罪既遂D.拐骗儿童罪既遂与拐卖儿童罪未遂4.关于犯罪停止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犯罪停止形态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B.间接故意不可能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C.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D.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5.某甲在一胡同口抢劫一女青年钱包。
抢到钱包后,突然发现该女青年是自己的邻居,于是将钱包当面送还给女青年,声称刚才的行为是开玩笑。
某甲的行为是( )。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6.甲因父仇欲重伤乙,将乙推倒在地举刀便砍,乙慌忙抵挡喊着说:“是丙逼我把你家老汉推下粪池的,不信去问丁。
法律硕士宪法提高练习习题及答案05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机构中,属于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的是( )。
A.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B.国家外汇管理局C.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D.新华社2.对于罢免案,全国人大有权依照法定程序,在主席团提请大会审议并经全体代表( )的同意后,予以罢免。
A.1/2B.2/3C.3/4D.过半数3.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非经过( )的许可,全国人大代表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主席团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D.全国人大主席团主席4.宪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 )追究。
A.审判机关B.检察机关C.公安机关D.法律5.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调查委员会( )。
A.任期五年B.任期三个月C.无一定任期D.任期六个月6.在国家主席、副主席都缺位及补选以前,由( )暂时代理主席职位。
A.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B.国务院总理C.中央军委主席D.全国政协主席7.县、市行政区域界线的重大变更,都要( )。
A.由省级人民政府审批B.由省级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C.由国务院审批D.由民政部审批8.海事法院的审判工作受( )监督。
A.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B.所在地的高级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法院D.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机构中设立专门委员会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B.阿坝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C.济南市人民代表大会D.经济特区所在市的人民代表大会10.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律地位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通过选举产生出来的,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的使者二、多项选择题1.与1954年宪法比较,1975年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体系的主要变化是( )。
A.取消国家主席的设置B.确认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C.取消乡的建置,代之以“人民公社”D.取消人民检察院的设置2.乡、民族乡、镇的国家机构分为( )。
法律硕士宪法基础练习习题及答案05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实行( )的代表机关组成方式。
A.地域代表制B.职业代表制C.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相结合D.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相结合、以地域代表制为主2.专门委员会是由( )设立的。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办公厅D.全国人大主席团3.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 )以上联名,可以向国务院及其各部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书面质询案。
A.20人B.15人C.10人D.5人4.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必须年满( )。
A.23周岁B.35周岁C.40周岁D.45周岁5.国务院的领导体制是( )。
A.集体负责制B.总理负责制C.整体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D.合议制6.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是( )。
A.集体负责制B.主席负责制C.民主集中制D.合议制7.海事法院在审级上相当于( )。
A.高级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C.基层人民法院D.派出法庭8.人民检察院内部的领导关系是( )。
A.检察委员会领导检察院工作B.检察长和副检察长领导检察院工作C.检察长统一领导检察院工作D.检察院党委统一领导检察院工作9.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 )。
A.基本法律B.行政法规C.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D.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0.现行宪法规定,( )处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A.常委会办公厅B.法制工作委员会C.专门委员会D.委员长会议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有( )。
A.宪法和法律委员会B.监察和司法委员会C.民族委员会D.华侨委员会2.下列关于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是我国的专门的违宪审查机构B.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属于临时设立的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C.2018年新增设社会建设委员会D.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相同3.下列( )属于基本法律。
A.选举法B.民事诉讼法C.人民法院组织法D.民族区域自治法4.对国家领导人可以提出罢免案的有( )。
法律硕士法制史提高练习习题及答案05

一、单项选择题1.清末为预备立宪而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是()。
A.谘议局B.资政院C.修订法律馆D.宪政编查馆2.()废除了服制定罪。
A.《大清律例》B.《大清现行刑律》C.《大清律集解》D.《大清新刑律》3.清末修律过程中拟定的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是()。
A.《大清现行刑律》B.《钦定大清商律》C.《中华民国民法》D.《大清民律草案》4.清末颁布的一部过渡性的专门刑法典是()。
A.《暂行新刑律》B.《大清律例》C.《大清新刑律》D.《大清现行刑律》5.首次引进假释制度的刑法典是()。
A.《大清新刑律》B.《暂行新刑律》C.《中华民国刑法》D.《大清现行刑律》6.下列关于北洋政府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法律近代化的重要阶段B.北洋政府颁布的刑法典是以《大清现行刑律》为蓝本制定的C.北洋政府实施乱世用重典的法制指导思想D.北洋政府运用的判例和解释例是由大理院汇编而形成的7.清末修律过程中,制定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商事法律是()。
A.《改订大清商律》B.《钦定大清商律》C.《大清商律草案》D.《公司律》8.关于清末修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清末修律活动中,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大清现行刑律》B.清末修律活动中,颁布了我国最早的商事法——《大清商律草案》C.无论是对刑律的修订,还是对民事法律的修订,都有日本法学家的参与D.清末修律活动宣告了中华法系的解体,中国法制走向了近代化9.取消“八议”制度的刑法典是()。
A.《大清律例》B.《大清现行刑律》C.《大清新刑律》D.《暂行新刑律》10.首次承认律师地位的合法性是在()。
A.清末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D.北洋政府时期11.民国时期,标志着军阀专制全面确立的宪法性文件是()。
A.“天坛宪草”B.“袁记约法”C.“贿选宪法”D.“五五宪草”12.北洋政府时期唯一的一部采用三权分立宪法原则的宪法性文件是()。
2013 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练习题.05

A、订本账预留太多则导致浪费,预留太少则影响连续登记B、活页账登账方便,可以根据业务多少添加,因此收付款业务多的单位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可以采用此种格式C、固定资产明细账一般采用卡片账D、总分类账一般使用订本账2、会计账簿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下列属于按用途划分的账簿类别是()。
A、数量金额式明细账B、活页账C、订本账D、序时账3、对全部经济业务事项按照会计要素的具体类别而设置的分类进行登记的账簿称为()。
A、备查账簿B、序时账簿C、分类账簿D、三栏式账簿4、账簿按其外形特征分为()。
A、序时账、分类账和备查账B、三栏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式C、订本式、活页式和卡片式D、分类账、三栏式和订本式5、启用会计账簿时,应在账簿封面上写明单位名称和账簿名称,并在账簿扉页上附启用表。
活页账和卡片账应在()填列。
A、启用账簿时B、装订成册时C、年初D、年末6、下列关于账户及其基本结构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B、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C、每一账户的核算内容是具有独立性和排他性D、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账户应严格区分,不能相互通用7、不需要在会计账簿扉页上的启用表中填列的内容是()。
A、账簿页数B、记账人员C、科目名称D、启用日期8、下列关于会计账簿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A、账簿是积累会计核算资料的工具B、账簿记录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9、会计账簿的更换通常在()进行。
A、更换会计人员时B、会计主体变更时C、年终结账时D、新会计年度建账时C、账簿资料是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的直接依据D、账簿记录是登记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直接的依据10、下列关于日记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由出纳人员负责登记B、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该定期与会计人员登记的现金总账和银行存款总账核对C、银行存款日记账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与开户银行提供的对账单进行核对,每月至少核对三次D、现金日记账应逐日逐笔登记11、三栏式现金日记账为了清晰地反映与现金业务相关的账户对应关系,应在“摘要”栏后设()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部分题解:1. 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偶数的核I=0,无NMR信号2. 时刻应该记住NMR中,1H核外电子云密度越大,屏蔽常数σ越大,越处于高磁场(扫场模式),低频率(扫频模式),化学位移越小(因为内标物的1H屏蔽常数很大,且定义其化学位移为0)3. C的电负性大于H,可产生诱导效应。
6. 19F的I=1/2且丰度大,可与相邻1H发生自旋耦合产生峰裂分,裂分出的峰数目遵循n+1规则。
(I=1/2的31P也有类似效应;13C、15N因自身天然丰度太低,对1H的自旋耦合效应在1H NMR中体现不出;I>1/2的核对1H无明显的耦合效应)8. 通常认为I=1/2的核(1H、13C、19F、31P)之间(一般相隔2、3个化学键)才发生自旋耦合。
但13C的丰度太低,因此观测不到其对1H等的耦合效应。
1H对13C的耦合则很强。
9. 乙烷的6的H磁等价,故呈现单峰10. 如题要求NMR只能出现两个单峰,说明该化合物中只能有两组H且彼此不能发生自旋耦合作用,只有C符合。
11. 物质A中含H a、H b的CH2与手性C相连,因此H a和H b化学不等价;物质B中H a和H b化学等价,但与任一F的耦合常数不同(夹角不同),因此磁不等价;物质C中存在5个质子,Ha和Hb是化学等价,但是磁不等价(如和Ha相邻的1H与Ha和Hb的耦合常数不同),因此物质D的Ha和Hb才是磁等价。
12.单峰对应的是甲基,二重峰对应的甲基间位的2个H,三重峰对应的是甲基对位的H 14. I M+1/1.1=24/1.1≈22(近似等于该物质含碳数)。
使用该公式时,对应M峰的相对强度为100。
若M峰的相对强度为100,公式应该为I M+1/0.011。
16. 81Br的丰度为0.98(79Br的丰度定义为1),若不考虑其他同位素的影响(实际可能影响的只有Cl、或者较多数目的S、C),可由I M+1/0.98求出化合物含Br的可能数目。
如果化合物不含Br,类似的可由I M+1/0.33求出化合物含Cl的可能数目。
18. 就题论题,本题已经指明为酯,暂定只含C、H、O三种元素,经计算选项C和D的不饱和度Ω=0而脂的Ω=1,因此只剩余选项A和B。
如果为B,酯的分子式为C4H8O2,分子量为88,若形成71的碎片峰,丢掉的质量数为17的中性碎片无法解释,因此只能为A,暂定其为正丁酸甲酯,碎裂机理如下和标准质谱图:CH 3CH 2CH 2COCH 3O +CH 3CH 2CH 2CH 3CH 2CH 2CO ++m/z=43m/z=71左图是正丁酸甲酯的标准质谱图,可以看到存在较强的43和71的碎片峰 (如果物质是异丁酸甲酯也可以产生41和73的碎片峰,碎裂机理相似,不再重复)19. 烷基取代的苯会因为发生苄基碎裂形成91的强而且特征的峰,而此题要求物质也能形成92的峰,这说明发生了rH 过程,只有选项B的物质有能满足麦氏重排的条件,发生rH 后再形成92的碎片离子,其他的只能形成91的峰,机理如下:以上丁苯的标准质谱图,可以看出91和92的碎片峰共存而且都比较强 22. 由公式U /e r B z /m 222 可得二、填空题1. 四甲基硅烷;仅在远离待研究区域的高磁场出现一个尖锐的吸收峰且化学惰性、溶于有机物、易被挥发除去2. 大,乙烯上的氢处于去屏蔽区,而乙炔相反3. 1200 Hz;耦合常数;无关;可以通过加大磁场来增加不同类型质子吸收峰间距,由于磁场的改变对耦合常数没有影响,因此可以观测到自旋耦合后的分裂情况,即提高了分辨率4. 超导磁铁;液氮5. 不含干扰的质子峰且能良好溶解样品即采用合适的氘代试剂6. 13C的天然丰度很小且磁旋比较小(仅为1H的1/4);提供分子的骨架信息,即含有多少不同类型的碳及彼此的关联情况7. 6:1:1(高场到低场,即化学位移由小到大)8. δc>δb>δd>δa(δb、δd易判断错误,因为Ar和CO对化学位移的影响差不多,但b为亚甲基,d为甲基)9. 1H NMR和13C NMR;为有机物中最主要的两种元素10. 36.6%(首先应确定5.52和3.66处1H的归属,然后计算时应注意烯醇式在δ5.52为1个质子,而酮式在δ3.66处为2个质子)11. 处于高能态的核通过非辐射途径释放能量而及时返回到低能态的过程;自旋-晶格和自旋-自旋12. 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减少离子碰撞损失;引起其它分子离子反应,使质谱图复杂化,大量氧会烧坏离子源灯丝,干扰离子源正常调节,用作加速离子的几千伏高压会引起放电13. 2545;不满足14. 间歇式进样;直接探针进样15. 气相源;适于沸点低于500︒C、对热稳定的样品;电子轰击源、化学电离源、场电离源;解吸源;适用于分子量高达105的非挥发性或热不稳定性样品的离子化;场解吸源、快原子轰击源、激光解吸源、离子喷雾源和热喷雾离子源等16. 硬源;软源;质谱串联;空间串联模式;四极杆质量分析器;时间串联模式;离子阱质量分析器17. 可同时实现方向和能量聚焦18. 连续离子化和加速将导致检测器的连续输出而无法获得有用信息19. 伯胺。
m/z30的碎片峰,对应的结构为+NH2=CH2,伯胺通过α碎裂即可形成,通常为基峰;仲胺通过rH形式也可以形成该碎片峰,但强度不是最大20. 正丁酸OHCH2rH2+CH2HOm/z=88m/z=60三、问答及谱图解析题1. 甲醇分子中1H的快速交换作用使得自旋-自旋耦合现象无法观测,可通过降低温度或加入DMSO 抑制这种交换作用,由此可以观测到自旋-自旋耦合现象。
示意图如下:2. 解:()12/1714=+-+=Ωδ11处有一个质子,分子中含有氧原子,含有一个不饱和度,种种迹象说明分子中极可能存在-COOH ;δ4.2处为一个氢,仅于C=O 或Br 相连都难达到这么大的位移,说明含有-CHBrCO 这样的结构,因其分裂成三峰,表明其-CH 2-相连;δ1.0处为三个氢且是三重峰,表明其结构为CH 3并与-CH 2-相连;此时只剩下δ2.0处的两个质子,显然其应该与-CHBrCO 和-CH 3相连,这样其表现出来的δ和多重峰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综上,该化合物的结构为:CH COOHBrCH 2CH 33.答:H c 和H d 易确定,但H a 和H b 相对难归属,需综合考虑取代基的位置、诱导效应(吸电子)和共轭效应(给电子)。
本题中Cl 对H a 、O 对H b 均是邻位,但Cl 的诱导和共轭效应相当,而氧的共轭效应大于诱导,因此δHa >δHb 。
(较专业的书上都会介绍经验公式,可通过计算获得相应的δ值)。
4. 021617=-+=Ω该化合物含16个氢却仅有三种化学位移,说明该物质的对称性很强,根据位移情况及积分面积比,可以初步确定该物质的结构如下: δ3.2 δ4.5 δ1.823223)OCH (CH CH CH )O CH (----;其耦合分裂情况与图谱吻合5. 解:42/)19(17=--+=ΩIR (3027,1650-1450)和NMR (δ=7.2)数据都证明该化合物含有一个苯环;根据NMR 中的积分情况,可以判断苯环为单取代(IR739和698亦可证明这点);IR (3373、3290)表明该物质含-NH ,根据NMR 中的积分情况推断应为-NH 2;最终推断该化合物结构为:C 6H 5CH 2NH 2(NMR 上δ=1.5的位移是-NH 2产生的,虽然感觉好像有点偏小,但是也在其范围(0.4-3.5)内,活泼氢的位移一般波动较大的) 6. 解:12814=-+=Ω;IR (1720)谱证明可能存在羰基;UV 上290 nm 左右弱的吸收峰(ε ≈20)亦证明化合物中存在n →π*跃迁(存在羰基);根据IR (2800-3000,1460、1390)可证明物质中含有甲基和亚甲基(不过一般物质都含有这些基团,因此不算很重要的信息,除非是证明不存在这些基团);根据NMR 中的位移、积分及峰裂分情况,可以基本确定该物质的结构如下:可近一步从质谱图上主要碎片离子裂解过程的描述证明该结构的合理性(如下):H 32CH 3COCH 2CH 3m/z=57H 3CC O2CH 3αCO CH 3m/z=43H 3C2CH 3H 2C CH 3im/z=29最后分别对照各种谱图,均无不合理现象,故该物质结构如上述推测的可能极大。
7.该化合物的结构应为:3223CH CH )NH (CH CH ,相应碎片的碎裂机制如下:注:其它结构的胺也可以获得44/58等碎片离子,但是44不是基峰,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除了可以产生特定的碎片离子,其相对强度也是固定的,这一点在结构解析的时候应该注意;另外写碎裂机制虽然以课上讲的几种基本机制为主,但是也不排除其它的可能途径,因此大家如果想较好的掌握,应该多看一些参考书,我们考试仅要求掌握基本碎裂机制。
8.注:本题的碎裂方式都是基本的碎裂机制,这种都是要掌握的,书写的时候注意单电子和双电子转移时所有的箭头不同。
9.注:13C 对M+2以上的峰影响越来越小,是可以忽略的10.11. 应该为化合物B 。
本题中两化合物均不存在n 、π电子,因此只能发生σ碎裂,σ优先发生在叉链处,因此所得碎片峰通常为基峰。
物质A 、B 的分子量均为140,但是物质A 的基峰应为140-15=125和140-43=97;物质B 的基峰为140-29=111和140-43=9712. Ω=9+1-10/5=5⇒可能含苯环+一个双键;91和77的存在更一进步确定化合物为苄基取代物(C 6H 5CH 2-);150-119=31⇒丢失碎片为OCH 3;只剩下一个CO ;综合以上结论,该化物结构可能为:C 6H 5CH 2COOCH 3碎裂机制:119的峰由分子离子峰直接发生α碎裂获得;118的峰是先rH (5元环机制),再α碎裂;91的峰形成见选择题7的碎裂机制(苄基取代的均会形成91的碎片);77是分子离子发生α碎裂而生的苯环(+) 13.(A )根据质谱图标出的分子离子峰(实际谱图不可能给出,需要自己判断,这点很困难,需要一定经验)的质量及C 、H 的含量可以计算出该物质中含C 6H 4;M/M+2=3/1说明该物质中含有一个Cl ;分子离子峰的质量为157(奇数)表明应该含奇数个N ,根据计算合理的可能应该含有1个N 和2个氧⇒分子组成为C 6H 4ONCl 。
52/)114(16=-+-+=Ω⇒该化合物含苯环,由于苯环用掉了所有的C ,剩余的一个不饱合度可能是-NO 2的几率比较大(-NO 2中一个N-O 属于配位键,不占不饱和度,这点要注意)碎片离子与分子离子间46单位的差异也能证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