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合集下载

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论文

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论文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讨【摘要】在如今教育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由于其自身的工作特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辅导员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性、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备素质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探讨教育部等在相关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指出“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由此看出,高校辅导员由于其自身的工作特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起到弥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

[1] 当代大学生具有高智力、思维活跃、有朝气等等特点,同时,大学生心理疾患已经成为高校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作为辅导员已经不能简单的用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问题,应当结合自身以及专业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和提高心理咨询能力,引导他们走向成功之路。

[2]1.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有关部门曾在全国范围内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20.33%的大学生存在心理疾病,各高校退学学生中,有近一半直接原因是心理问题。

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迫在眉睫。

[3]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竞争越发激烈,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作为高职高专的辅导员如何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高职高专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辅导员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时可以以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出现,有足够的时间去与学生相处,应用心理咨询等方法和技巧来解决学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2.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性2.1辅导员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对象相同两者的服务对象都是在校的高职高专大学生,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养,有较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健康视角下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8篇

心理健康视角下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8篇

心理健康视角下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8篇篇1范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心理健康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探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当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学生由于学习压力、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此外,随着网络的发展,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导致社交能力下降、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对学生的学业和未来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1. 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高职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评系统等。

通过这些机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

2. 加强学习和生活指导高职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缓解学习压力。

同时,学校也应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环境。

3.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高职学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高职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四、结论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心理健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加强学习和生活指导、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加强家校合作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高职学校也应继续探索和研究心理健康视角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新途径和新方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职院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究

高职院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究

难的。难怪郑和均教授 (9 6 ) 19 年 在谈到他的心理教育研究工
作时感慨地说 :经过 6年艰苦奋 斗……投入到实验的学 生近 “
量表为测量工具 , 结合开放式 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 , 探讨 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 结果发现 : 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比全国普通人群低 , 心理障碍检 出率为 1.%。昀 7 8
作者简介: 钱少月(93 )女 , 18一 , 江苏常州人 , 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心专职心理教师 , 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 发展 研究
方向: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6 ・ 4
工作者是不可能完成的。由于心理的隐蔽性和接触的便利性 , 班主任更容易追踪他们 的问题 , 更方便开展 , 1 理辅导 。
校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开展 , 取得实效具有根本性作用。心理健康教 育在高职校逐渐受到重视 , 依据高职校心理健康教育 的实际, 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必要性, 而且 也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 班级心理健康教 育; 必要性 ;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 4 4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机和平台。
2高职 生普 遍 对 心理 健 康 教 育缺 乏 正 确认 识 .
收 稿 日期 :0 0 0 — 5 2 1— 7 1

况 ,对 15 0 2名医学 高职高专学生 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 s L c_ 9 0临床症状 自评调查 ,分析发现有 2 5名学生存在不同程度 4
心理问题 ( 发生率为 2 . 。哺 33 %)
所谓班级心理健康教育 , 即以班级 为单位, 以班主任为主 导, 协调各 方面教育力量 , 旨在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形式 。【 ’ l 的说 , 主任作为班级心理健 具体 班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高职院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群体的规模不断增长,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就业挑战、人际关系困扰等多重压力,高职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关爱和帮助。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比较薄弱,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够健全,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导致学生在心理问题处理上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滞后于时代发展,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特点。

建立健全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只有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本研究旨在探讨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高职院校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从而为建立更加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其次,通过明确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必要性,旨在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促进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和实施。

此外,通过探讨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内容、方法和实施路径,旨在为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相关机构提供可行的建议和方案,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和提升,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3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变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影响其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地采取各种方法和技术 , 以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社
会 适应 性为任 务 的教 育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可见 ,重视心理健康教 育工作 ,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 作中的积极作用 , 是破解高职院校学生特殊性给教育管理工 作带来的挑战的有效途径 , 同时也是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在我
类 全体 的健 康 境界 ” 。普 遍 意义 上认 为 ,心 理健 康 教育 就是 根据个体的心理发展规律 , 遵循面 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 体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 , 有 目的、 有计划
方 面 ,随 着 经 济社 会 的转 型 升 级 ,职 业 教育 在 国 民 教 育 中发 挥 着越 来 越 重 要 的作 用 ,它 不仅 是 人 力 资 源优 化 的助 推 器 ,也 是 未 来 经 济 社会 可 持 续 发展 的战 略基 础 。另 方 面 ,高 职 院校 学 生 相 对 于普 通 高 等 院校 学 生来 讲 ,有 其特殊性。一是高职 院校学生来源相对多元化 ,高职院校 在招生时会从普通高 中、中职学校 、中等专业学校进行招 录 ,有些高职院校还会对符合条件 的社会青年进行 单独考 试招生 ;二是高职 院校生源的文化素质相对较差 ,高职院 校的招生和录取都是在本科院校之后 ,这些学生的文化知 识 基 础 较 薄 弱 ,认 知 能 力 参 差不 齐 ;三 是高 职 院校 学 生在 行 为养成方面有待提升 ,他们往往缺乏 自我约束 、自我控 制 的能 力 ,遵规 守 纪 意 识 较 差 。高 职 院 校生 源 的多 元 化 、 学生文化素养和行为养成的现实情况都给高职院校学生教 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 的挑战。 《 教育部 卫生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 步加强和改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 ( 教社政 [ 2 0 0 5]1号 )明确 指出,“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 是促进大学生 健 康 成长 、 培养 高 素质 合格 人 才 的重要 途径 , 是加 强 和改 进

高职院校提高就业力新平台——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提高就业力新平台——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一定进步与发展,能够帮助高职大学生积极评估自我,准确自我定位,能切实提高高职大学生元认知就业能力,是健全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量身定做、拓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要寓教于乐,有效提升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上的优势作用。

关键词就业力心理健康教育高职大学生New Platform for Raising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On Psychological Ed-ucation//Liu HuilingAbstrac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made som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which can help positive evaluation of self,accurate self-positioning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and improve the vocational mental quality and meta-cognitive of employment.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which in order to expand the content of career planning;We need to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and must make full us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enhancing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a long time.Key words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mental health educa-tio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510300,Guangzhou,Guangdong, China1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时代持续变革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大学生整体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素质 的提 高 。
这样 的心理健康教 育方 式不利于学生心理 保健工作水平 的提 高。从学生 的心理障碍与心理发展危机 出发 , 才是满足学生心 理发展需求 的心理健康工作。 第三 , 一些高职院校 t 2 , 理健康教育 的内容与方法过于单 一 ,
t 2 , 理健康教育 只局 限在 t k , 理咨询与个 人咨询的层面 , 不利于学 生心理健康意识 的培养 。 二、 高职 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对策分析
关键词 : 高职 院校 ; 学生; 心理健康教 育; 现 状; 对策
随着我 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及教学体制改革 的深入 , 当代 人们 的生活节奏与工作节 奏不 断加快 ,社会竞 争压力也在 提 高, 这就使得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性 问题。 当代 大 学生具有较高 的文化水 平 , 年龄不 大 , 是一个 特殊 的社会 群 体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人生 目标与抱负 , 承受着较重的心理压 力 。大学生是心理健康问题 的高发人群 ,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水平是 当代高职院校的重要 职责 。 高职院校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1 .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工 作 不尽 规 范
也可 以将 t 2 , 理健康教育融 首先 , 高职院校 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健全 。许多高职院 会 。那些受到教育条件 限制 的学校 , 使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中具有 自主性 校都建立起学生 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但是受到经费 的限制 , 入到选修课程 中, 专职工作人员数 量不足 ,学生心理健康辅 导工作不 能正常开 与选 择性 。 展。 其次 ,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随意性较大 。 许多高 3 . 加 强 心 理 健 康教 师 队伍 的建 设 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其 它课程 的辅助教学工作。 比如一 高职 院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师 队伍 的建设 , 使高职院校 的 些 高职院校会在思想 品德课中加入 一些 心理 健康 教育 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得到提高。高职 院校要加 强教师 的培训力 更有一些高职 院校认为没有开展学 生心 理健康教 育的必要性 , 度。 学校要加大人力 、 物力与财力 的投入 , 提高心理健康教师 的 造成学生 的许多心理问题得不 到有效解决 , 影响学生心理 的健 专业知识水平 。学校可 以为教 师创造 交流 的机会 , 就心理健康 康发展 。 除此之外 , 一些高职院校缺少完 整的危机预警系统 , 学 教学的经验进行分享 , 实现共 同提高 。只有教师 的专业素质得 生没有加强在校学生心理预案的建设 , 造成学生潜在 的一些心 到提高 , 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理健康问题得不到抵制 。 综上所述 , 高职院校 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社会各界人 2 . 心 理健 康 教 育存 在 片 面 性 士 的广泛关 注 ,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 平具有 明显的促进作 高职院校 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还具 有一定的片面性 , 用。高职院校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 提高学生 的心理健康教育 许多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 不足 , 认 为只有学生 出 水平 。 现心理健康 问题 , 才有必要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工作 。心理健康 教育具有片面性 , 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点 : 参考文献 : 第一 ,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具有 片面性 。一 些高职 院校 只 [ 1 】 白巧灵. 高职 商务英语 专业学生顶 岗实习期 间的思想工作 研 针对那些心理健康水平不足 的学生进行 心理健康教育 。 这样一 究【 J 1 . 漯河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 , 2 0 1 2 ( 4 ) . 来, 这些学生会受 到其 他学生 的歧视 , 不愿意接受 心理健康教 [ 2 】 惠利娟 研 究生心理危机预警研 究卟 青春岁月 , 2 0 1 2 ( 8 ) . 育 。而其他学生的心理发展得不到有效的引导 , 造成学生心理 [ 3 】 姜 兆萍 , 俞 国 良. 中等职业 学校 学生心理健 康量表的初 步编 健康水平整体下降。 制 【 I 】 . 中国行为 医学科 学, 2 0 0 6 , 1 5 ( 5 ) . 第二 , 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 明显的医学模式 。 4 ] 张旭 , 杨 志红 , 霍素凤 , 韩晓黎 . 职业 学校 学生心理健 康影响 些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 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 正确使用教 育模 1 因素研究 [ I 1 _ 中国卫生统计 , 2 0 1 2 , 2 9 ( 3 ) . 式, 而是利用 医学模式 , 对那些具有 问题 的学生进行心理治疗 。

“三生教育”与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生教育”与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生教育”与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生教育”,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

本文探讨了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推行“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主体性“三生教育”是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在云南省教育界首先倡导的,他主要是有感于当前社会中教育的尊严受到严重挑战,教育的价值正在流失,教育的创造力开始枯竭的严峻现实,因而提出“三生教育”来积极地应对。

“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要求把当代青少年的生命理解、生存技能和生活态度问题鲜明地纳入到各类教育体系,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

这对于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推行“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以及恶意伤害、杀人等校园恶性案件有所上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比如,石家庄学院一大三女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留下十万字的日记,尽显一个来自贫困农村家庭女生的心路轨迹,令人唏嘘不已。

根据本课题组对山东省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有6%的学生经常有自杀的倾向,有20%的学生偶尔有轻生的念头。

而自2004年云南大学马家爵杀人案到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毒死室友案,原来大学已不是单纯宁静的象牙塔,而是也潜伏着隐患。

放眼全国,这些绝不是孤例。

是什么使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或毅然决然地放弃自己的生命,或残忍无情地结束他人的生命?学习困难、情感挫折、人际交往障碍、就业压力等等,都是表面现象,贯穿其中的一个根本因素就是对生命的漠视,就这点上来说,自杀者与杀人者是高度一致的,并且往往漠视自己生命的人也会理所当然地漠视他人的生命。

这也是我国教育体制长期以分数论英雄导致生命教育严重缺失的必然后果。

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和热爱生命,爱自己的同时也善待他人,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理解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有其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而我们每一个人也都负有发现自己生命潜能、发挥自己生命潜能的崇高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竞争日趋激烈,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极其重要。

文章结合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开展方法
近几年,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心理问题引起的出走、休学、退学甚至自杀、凶杀等事件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工作在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还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心理辅导不仅仅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要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角度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就业、择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适时有效的辅导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促使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必须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
性,笔者认为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

高职院校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矛盾,继而会产生困扰和冲突,最终形成多种多样的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同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交织在一起。

所以从根本上讲,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要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前提。

因此,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在理想信念、行为养成、心理健康、思想品德等层面展开,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专门型人才的迫切要求。

高职院校负担着培养高素质、专门性人才的光荣使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优劣决定着高等院校人才教育培养工作的成败。

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既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体素质,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成长和成才的迫切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使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高职院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当代大学
生作为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的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展不够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纷繁复杂,在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的大环境下,他们面临的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需要人帮助他们疏导和调节。

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制订有针对性且定期的心理辅导计划。

高职院校辅导员可以利用观察法、谈话法或者跟其他学生或教师了解等方法,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家庭、品德、性格等方面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进行科学的心理测试,为心理辅导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在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上,对存在个别问题的学生要建立心理档案,进行个别辅导、追踪辅导,并制订有效的班级心理辅导计划,找出共性问题,制订小组辅导计划,进行团体辅导。

(二)认真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

工作在一线的辅导员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还要了解学生在
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不同,对事物的反应速度、强度及灵活性也有差别。

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辅导员应做到因人而异,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

(三)增强自身人格魅力,提高对学生的影响力和亲和力。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从一定意义上说,身教重于言行。

因此,辅导员不仅要把道德讲清、讲深、讲透,以理服人,还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做到“欲正人,先正己”。

(四)正确把握工作类别,做到以学生为本。

首先,要真诚地对待学生,真心实意地与学生交流和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才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被理解和被接纳,才会对辅导员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讲解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更好地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其次,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价值观、性格和兴趣爱好等。

尊重意味着理解、接纳和关怀,是温暖的代名词;尊重意味着平等,即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

三、结语
工作在第一线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只有充分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
的重要性,充分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认真做好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沟通疏导教育工作,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孙楠.浅谈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j].科教文汇,2009.
[2]梁红卫.心理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理论学习,2003.
[3]张译文.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