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综合测试题新

合集下载

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综合检测卷

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综合检测卷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选择题1.“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

平卢、范阳、河东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强大。

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

”材料反映了唐玄宗后期()A.社会矛盾日益尖锐B.外重内轻局面形成C.外戚宦官专权乱政D.边疆地区经济发展2.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既让人赞美又让人惋惜的朝代,因为它()①实现了国家的局部统一②开通了大运河③创立了科举制④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3.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作为一名朝廷重要官员,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A.从长安去洛阳乘船,经大运河到江南余杭体察民情B.有幸与房玄龄、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C.和太宗皇帝一起讨论发展农业生产的事宜D.见证了唐太宗统治时期开创的“开元盛世”4.有一部电视剧的简介说道:“本剧讲述了‘他’历经磨难、矢志不渝、东渡日本的故事。

六次东渡,五次失败,历尽坎坷,终于在第六次东渡成功……”剧中的“他”指的是()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孙悟空5.下列成为“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因素的是()A.唐太宗用人唯贤 B.唐太宗打败东西突厥C.唐太宗营建东都 D.唐太宗开创科举制6.隋唐最显著的时代特点是()A.繁荣与开放 B.民族政权对立C.君主专制加强 D.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隋朝大运河7.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A.创设科举制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实现南北重新统一 D.创立殿试制度8.“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对这句话解读最正确的是()A.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B.明经科主要测试对儒家经典记诵的能力C.科举考试中人们普遍推重明经科D.进士科比明经科难度大,不易考取9.唐末农民起义前夕,翰林学士刘允章上《直谏书》,指出百姓有“官吏苛刻”“赋税繁多”“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等“八苦”。

这段材料中归纳的起义原因不包括()A.政治腐败 B.赋税沉重 C.民不聊生 D.自然灾害10.唐朝时期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很大。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_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_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学习隋唐历史后,四位同学参加了主题演讲活动。

以下是这四位同学的演讲标题,其中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A. 分裂走向统一B. 繁荣与开放C. 文明初露曙光D. 巩固与危机2.古人曾评价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观察如图,判断下列有关隋朝大运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B. 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C. 大运河的开凿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D. 大运河由北到南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组成3.春秋战国以来,我国经历了秦汉、隋唐、元明清的三次大统一,期间也穿插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分裂。

下列各时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社会逐渐形成B.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民族交融加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C.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封建社会的第一次统一D.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经济重心南移的时期4.自古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如图无字碑因其无字,特别引人注目。

此碑本应留下中国历史上唯一个女皇帝的名字。

她是()A. 武则天B. 黄道婆C. 穆桂英D. 慈禧5.唐太宗在位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百姓安居乐业。

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A. 贞观之治B. 开元盛世C. 贞观遗风D. 康乾盛世6.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A. 设节度使B. 抗击突厥C. 重用人才D. 建立行省制度7.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开唐诗革新先河,对诗歌发展影响深远的遂宁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陈子昂8.位于遂宁市的宋瓷博物馆,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专业宋瓷博物馆。

在馆内展示的1000余件精美瓷器中,以青釉荷叶盖罐称为镇馆之宝。

七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 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事件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A.隋文帝灭掉陈朝B.隋朝创立科举制C.隋朝统一度量衡D.隋朝开通大运河2.当你看到“及第”“进士”“状元”“连中三元”这些词语时,你会想到以下哪种制度()A.分封制B.中央集权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3.621年,魏征归顺唐朝,受到太子李建成的重用。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器重他的才干和耿直,不计前嫌,委任为谏议大夫,这说明唐太宗()A.轻徭薄赋B.减省刑罚C.选贤任能D.恩威并施4.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杜甫的诗句“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描述的工具是()A BC D5.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

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

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A.经济的繁荣B.文学艺术的兴盛C.政治的清明D.社会风气的开放6.在我国历史上,把在某一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人物称为“圣人”。

下列人物与其称号对应正确的是()A.华佗—“医圣”B.顾恺之—“画圣”C.颜真卿—“书圣”D.杜甫—“诗圣”7.唐太宗、唐高宗时,“各国或派使臣来朝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留学,以及民间的自由往来……域外交通,非常发达”。

材料反映的是()A.百家争鸣B.大运河的开通C.中外交流频繁D.都市生活繁华8.归纳法是非常有效的学习历史的方法。

下列对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9.下列各项对隋朝的评价,准确的有()①是一个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朝代②是一个结束分裂、统一全国的王朝③封建经济开始呈现繁荣局面④暴政导致其灭亡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10.唐太宗说:“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选择题1.唐太宗在位二十余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其统治措施中的“轻徭薄赋”所体现的思想是()A.仁政爱民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民主法治2.古代中国是个朝代更换频繁的国度,大部分王朝的灭亡是由于自身的分崩离析。

对隋朝的分崩离析负主要责任的是()A.唐高祖B.隋炀帝C.隋文帝D.唐太宗3.隋朝是一个短暂的朝代,又是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成就斐然,对中国历史有很多重要的贡献,下列各项不属于其贡献的是()A.开通了大运河B.发明造纸术C.创立了科举制D.重新统一了中国4.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反映的内容与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有关()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5.“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重视纳谏B.吸取隋亡教训C.减轻人民劳役负担D.任用姚崇为相6.小明同学在历史作业中介绍某古代帝王:他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建立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在位23年,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

他是()A.李世民B.李渊C.武则天D.李隆基7.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下列各项与之无关的是()A.贞观之治B.文成公主入藏C.建立唐朝D.重用谏臣魏征8.“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

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二文。

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

”材料描述的盛世出现时的统治者是()A.汉武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9.隋朝在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高调登场,却匆忙谢幕,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脆弱短暂的难璨辉煌。

隋朝灭亡的标志()A.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B.618年,隋文帝在长安被叛军杀死C.618年,隋炀帝在洛阳被叛军杀死D.618年,隋文帝在太原被叛军杀死10.胡曾在《汴水》中写道:“千里长河一旦开,亡 ____ 波浪九天来。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测试题(学生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学完中国古代史后,有四位同学对隋唐史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其中概况最为准确的是()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B.中华文明的起源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D.中华帝国的衰落2.“他,结束270多年的分裂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全国安宁,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

材料中的“他”是()A.唐太宗李世民B.隋文帝杨坚C.康熙皇帝D.唐玄宗李隆基3.“通济渠西通河(黄河)洛(洛水),南达江(长江)淮(淮水)……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开凿()A.加强民族融合B.加重人民负担C.加速隋朝灭亡D.促进南北交流4.邹平县青阳镇雕窝峪的“王薄起义遗址”再现历史风云。

《隋书汤帝纪》载“齐人孟让、王薄等众十余万据长白山。

攻剽诸郡”。

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王薄起义B.开凿大运河C.残暴统治D.征伐辽东5.如图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

其中②处建立的是()A.隋朝B.唐朝C.北宋D.明朝6.贞观初年,唐太宗在洛阳修建一座宫殿。

大臣张玄素上书极力反对,说天下刚刚平定,就大修宫殿,劳民伤财,恐怕您还不如亡国之君隋炀帝。

唐太宗问:“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比历史上的暴君桀、纣如何?”张玄素说:“若是这座殿修成,您和桀、纣也差不多了。

”唐太宗终于接纳了张玄素的意见,还奖励了他,此事反映出唐太宗()A.虚心纳谏B.善用人才C.重视生产D.勤于政事7.唐太宗和武则天都注意的问题是()A.重视人才B.善于纳谏C.减轻刑罚D.戒奢从简8.贞观年间,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D.门下﹣﹣﹣﹣﹣中书﹣﹣﹣﹣尚书9.唐朝的骆宾王曾撰写声讨武则天的撤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却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这说明武则天()A.打击敌对官僚贵族B.大力发展科举制度C.不拘一格选拔人才D.重视发展农业生产10.“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众生活安定,国力强大。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这里“唐宗”的统治时期,史称(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 D.“开皇之治”2.如图为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意为功过由后人评说。

下列对其评价最恰当的是( )A.统治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史称“贞观之治”B.重用人才,重视农业生产,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C.打击政敌,任用酷吏,奢侈腐化,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D.统治期间,国力强盛,唐朝进入鼎盛时期3.“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材料中的“上”指的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

如果你生活在当时的唐都长安,可以看到(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5.如图是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它始建于1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派文成公主入藏的是唐玄宗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藏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

下列结束西晋末年以来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 A.秦始皇 B.隋文帝 C.唐太宗 D.隋炀帝7.唐朝出现的下列社会现象中,与大运河关系最密切的一项是( )A.南北商船云集扬州 B.少数民族聚居长安C.农民用曲辕犁耕作 D.文成公主入藏8.金榜题名源于我国古代科举考试。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勃兴B.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宋元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明清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下列对科举制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完全实现了社会的公平B.实现了选官制度的转变C.实际上增强了皇帝的权力D.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大3.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谐,被少数民族拥立为“天可汗”他是( )A.汉武帝B.隋文帝C.唐玄宗D.唐太宗4.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害,()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A.李渊B.李世民C.武则天D.李隆基5.唐朝灭亡后,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A.文人B.诗人C.武将D.商人6.都江堰与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它们的共同作用是()A.沟通南北交流 B.促进经济发展 C.导致国家灭亡 D.造福成都平原7.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任用奸相 D.宦官专权8.隋灭陈,统一全国是在()A.581年B.589年C.605年D.618年9.记载了玄奘游历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的著作是()A.《春秋》B.《史记》C.《大唐西域记》D.《资治通鉴》10.结束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割据重新统一全国的是()A.西晋 B.东晋 C.隋朝 D.唐朝11.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既让人赞美又让人惋惜的朝代,因为它()①实现了国家的局部统一②开通了大运河③创立了科举制④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B.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C.起到防洪灌溉作用D.促进了民族交融13.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A.光武中兴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14.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选择题1.日本派到唐朝学习的使团称为()A.遣隋使B.遣唐使C.节度使D.市舶司2.2018年9月11日,中国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病逝。

单田芳的评书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继承和发展了传统评书文化。

“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单田芳评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

在其代表作《隋唐演义》中,最有可能收录其中的历史片段是()A.楚汉之争B.八王之乱C.李渊建唐D.澶渊之盟3.农业兴,天下安,民心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4.《新唐书》中记载“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贺平高丽,后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

”上述材料说明了日本国名的来历,材料中的“夏音”的意思是()A.汉语B.地方语C.日本语D.朝鲜语5.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A.武则天当政 B.玄宗即位C.安史之乱D.黄巢起义6.《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对隋文帝评价颇高。

下列事迹可能会载入此书的有()①建立隋朝②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④开创“开皇之治”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7.历史人物是历史的主体。

下列历史人物与事迹搭配正确的是()A.郑成功﹣﹣抗击沙俄侵略B.周恩来﹣﹣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C.狄塞尔﹣﹣发明汽船D.唐玄宗﹣﹣册封云南王8.刘熙载《艺概•书概》里说:“书法无篆圣漾圣,而有草圣。

”唐代的草书大家是()A.颜真卿、柳公权B.苏轼、黄庭坚C.蔡襄、米芾 D.张旭、怀素9.“安史之乱”对唐王朝产生最直接的影响()A.使得唐朝由盛转衰B.使得唐朝进入盛唐时期C.宣告了唐朝的灭亡D.农民起义军大规模兴起10.电视剧《开创盛世》讲述了隋朝覆灭、唐朝兴起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向世人展现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戎马征战、治国安邦的传奇人生的故事。

李世民统治时期开创的太平盛世局面历史上被称为()A.贞观之治B.贞观遗风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11.有项制度起于隋,兴于唐,它打破了原有做官体系,敲开了布衣(平民)家的大门,是项创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名校名师推荐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检测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50 分) 1.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 秦朝 B. 西汉 C. 西晋 D. 东晋2. 隋朝的建立使我国进入继秦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的辉煌时期,那么隋朝完成统一大业时的 皇帝是(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隋恭帝 D. 陈后主3.隋朝大运河沟通了我国五大水系,这五大水系不包括( )A. 黄河B.长江C. 珠江D. 淮河4.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这一制度创立的标志是( )设立进士科A. 李渊B. 李世民C. 武则天D. 李隆基7•毛泽东在其词作《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

这里的“唐宗”统治时期,史称( )A .文景之治B .开皇之治C .贞观之治D .开元之治8•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 子。

”被唐太宗誉为“镜子”的人是( )A. 魏征B.房玄龄 C. 杜如晦 D.姚崇9.唐太宗励精图治,为唐朝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列内容与唐太宗无关的是( )A.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B. 创立殿试制度C. 完善三省六部制D.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10. 虽然她留下了一块任后人评说的无字碑,但人们仍然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请判断她是 ( ) A.唐太宗 B•唐高宗C•武则天 D •唐玄宗11. 开元盛世是唐朝最繁盛的时期。

开创这一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A.唐太宗B.唐高宗 C•武则天 D •唐玄宗12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A.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5.“十年苦读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A.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 C.拥有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D6.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害,”科举制度对于平民百姓最大的意义是(B .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给社会带来了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A. 重用人才B. 戒奢从简C. 重视地方吏治D. 虚心纳谏13.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唐④③②①1............................................. 名校名师推荐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14 •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来形容素雅温润的唐代某种瓷器,这种瓷器可能是()A.青瓷B •白瓷C •唐三彩 D •青花瓷15 •唐都长安是唐朝商业繁荣的典型代表,下列有关长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②长安人口达百万③长安有专门的商业区“坊”A.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16.货币是商业发展的产物。

下列属于唐朝货币的是()Ill ABCD17 •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

密切了汉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 )A.文成公主B. 蔡文姬C. 王昭君D.金城公主这位18.有一件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骆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

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

从该文物可以获得的唐朝信息不包括()A.艺术的繁荣状况B. 农业的发展状况C. 开放的社会风气D. 手工业的发展状况19 •唐朝有一位诗人,其诗歌如实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被誉为“诗史”。

这位诗人是()A.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骆宾王20.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

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

"这说明()A.唐诗影响深远 B •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C.唐诗取材广泛 D •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21 .唐朝擅长人物故事画,通过《步辇图》记述松赞干布向唐朝请求和亲历史的画家是()A.欧阳询B. 颜真卿C. 阎立本D. 吴道子22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艺术原型就是唐朝时期远足印度、寻求佛教经书的()A •玄奘B •鉴真C •法海D •如来23.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体现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 世界领先求同存异C.对外开放双向交流D. 源远流长泽被东西24.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A.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B. 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名校名师推荐...............................C.节度使势力膨胀,内轻外重D. 人民赋役繁重25. 唐朝末年,爆发了著名的()起义,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A.陈胜、吴广B. 绿林C. 黄巾D. 黄巢二、改错题(每小题均有一处错误,指出并改正错误分别得2分,共12分)26 (1)隋文帝时开通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错误:改正: ___________(2 )唐太宗时,玄奘游学天竺,其弟子根据他的亲身见闻写成了一部重要典籍《西游记》错误:改正:(3)鉴真东渡日本,他在日本设计修建的大昭寺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错误:改正:—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27 (1)唐玄宗前期,在贤相和的辅佐下,励精图治,进行一系列--------------------------------- 改革,开创了“开元盛世”局面。

(2)唐朝时,发明并推广了一种农业工具,彻底解放了人力,这种农业工具就是它的作用是。

——(3)唐朝时,被誉为“诗仙”的诗人是,诗歌以通俗易懂闻名于世的诗人四、综合题28.读隋朝大运河图回答问题:(12 分)请回答:(1)统治者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 2 分)(2)此河的最北端是,最南端是,中心是(6分)--------3............................................ 名校名师推荐.....................................(3)如果有一位唐朝商人要把一批货物从江南通过运河运到长安去,他不需要经过的河段叫什么名称?(2分)(4)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京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何,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赞同作者诗中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2分)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一一杜甫《忆昔》材料二:“大唐国者,法式(法度)备定,珍国(文明发达)也,常须达(应该经常去看看)。

——《日本书纪》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一一唐太宗材料四:“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

'‘ 郭沫若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描绘了唐朝开元年间一种怎样的社会情景?(2分)(2)材料二中日本人认为大唐是个“常须达”的国家,那么,日本派到唐朝来的使节叫什么?他们回国后对日本造成了怎样的社会影响?(4分)(3)材料三说明唐太宗执行了一种怎样的民族政策?这种民族政策使唐太宗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民族尊奉为什么?(4分)(4)材料四中说“唐风洋溢奈良城”,你能试举一例来证明这一点吗?(2分)(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唐朝具有一种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4............................................ 名校名师推荐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5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A AB AC C B C CD A C A A A16 24 17 22 18 25 19 23 20 21DDA5B C C B D B四、材料分析题28. 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2) 涿郡(北京)、余杭(杭州)、洛阳 (3) 永济渠 (2分)(4) 同意,因为开大运河虽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大大促 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2分,回答不同意,言之有理也行)29. 阅读文字材料回答问题(14分)⑴ 经济繁荣(2分,意思相同即可)(2)遣唐使(2分)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字、文化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意思相同即可) (3) 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天可汗(2分)(4) (日本都城的建筑规划、文字、货币、服饰、茶道、节日等,列举其中任何一项即可得 2分)(5) 繁荣、开放(2分)二、改错题( 12分)26.(1) 错误 :隋文帝( 2分) 改正: 隋炀帝(2分)(2)错误 《西游记》(2分)改正: 《大唐西域记》( (3)错误大昭寺( 2分)改正: 唐招提寺(2分)三、填空题( 12分)27(1)姚崇(2分)宋璟(2分) (2)筒车( 2分)灌溉田地(2分)..(3)李白( 2分)白居易(2分)2 分) 2 分)(每写对一个得 2分,共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