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 注意

合集下载

认知心理学-注意过程

认知心理学-注意过程


为双通道或多通道模型。
• 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是有限或通道容

量有限,须过滤器予以调解;

• 过滤器的位置都处于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 分析之间;
点 • 过滤器的作用都是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
的知觉分析水平,注意选择都是知觉性质的。
反应选择模型与知觉选择模型
反应选择模型(Deutsch & Deutsch ,1963)
材料限制过程:作业受到 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 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而 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 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
注意的能量理论
Posner和Boies(1971)的实验
主任务是字母匹配,次要任务是听觉觉察 。
警告 信号
第一个 字母
第二个 字母
500ms
1000ms
判断两个 字母是否 相同
多阶段注意选择模型
对刺激信息的选择过程可以发生在信息加工的 多个阶段。
第三节 注意的能量理论
双作业操作
边开车边交谈,但当道路拥挤时,交谈可能中 止
熟练的打字员边看稿打字,边追随听到的话 双作业操作的情况如何,依赖于两种作业是否
相似、作业本身的难易程度以及个人的熟练程 度等。
中枢能量理论
客体知觉过程分为早期的前注意和特征整 合两个阶段。
早期的前注意阶段(特征登记阶段)
以自动的平行方式对一些基本特征以及某 些复杂的特征进行加工,加工过程迅速而 无须注意;
注意的能量理论
模型的特点与局限:
1. 中枢能量理论可较好地解释双作业操作所产生的复杂 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 模型的对立;
2. 该模型所主张的资源分配着眼于过程的整体的,而没 有深入到过程的内部;

第三章 注意 认知心理学(课件)

第三章  注意 认知心理学(课件)
是人的嗓音还是噪音,他们也能报告声音 是男性还是女性。但是,他们似乎不具有 关于非注意信息意义方面的知识。如,呈 现了35次的单词。
*选择性注意研究(4)
• 蒙布莱(Mowbray,1953)进一步研究发 现: 让被试同时注意两种信息。被试收听一个 故事,与此同时安静地阅读另一则故事, 其内容与录音呈现的故事毫无关系。然后 让被试做一项测验,了解其对两个故事理 解的情况。几乎所有的被试对第一个故事 的理解比对另一个故事的理解要好的多。
大量刺激 中一次一 个方式进 行。
输入
感觉登记
选择性过滤
觉察器
短时记忆
记忆时间很短,但内容是最
初刺激的精确表象;在感觉
登记中刺激受到前注意分析, 它决定刺激物理特征;
过滤器决定哪
些刺激接受进 一步加工。
只有通过选择
性过滤器的刺
激,我们才能 “知晓”
反应
演示
实验依据
实验技术:双耳同时分听技术(不附加追随 程序)
2、中枢能量及其分配
Kahneman的容量分配模型
支持性实验一
Johnson & Heinz(1979)设计双耳同时分听 的追随靶子词实验。
在实验中设置了4个条件: a.感觉可辨度低条件:两类词都由男生读 出; b.感觉可辨度高条件:靶子词由男生读出, 非靶子词由女生读出; c.语义可辨度低条件:两类词同属一个范 畴; d.语义可辨度高条件:两类词分属不同范 畴。
inhibitionposner与cohen采用典型的返回抑制研究范式如图在屏幕中央并排出现三个大小相同的小框中间小框内有注视点要求被试始终盯住注视点接着外侧某一小框迅速闪烁一下通常是变亮叫线索化以吸引注意此即对外侧小框的线索化该线索常被称为外周线索主要是为了和后面出现的中间线索相区分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对中间小框线索化该线索被称为中间线索centralcue使注意脱离外侧小框而被吸引到中间小框最后靶子出现在某个外侧小框要求被试迅速做出反应按键或眼睛扫视

02认知心理学-注意的认知理论解析

02认知心理学-注意的认知理论解析

衰减器模型和过滤器模型的基本共同点
两者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加以 调节 两者都认为过滤器的位置应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意义分析 之间 注意选择都具有知觉性质 在当前的认知心理学中,倾向于将这两个模型合并,称之 为Broadbent-Treisman 过滤器--衰减器模型,也称为注 意的知觉选择模型。
结果:追随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为76%,而非追随耳对 靶子词的反应率为33%。
此结果仍然支持知觉选择模型。
这一新的实验设计仍然使两耳处于不等的条件。这 不仅因为一耳仍被确定为追随耳,而且就靶子词来看, 两耳也没有保持相同条件,即当追随耳的刺激受到逐个 复述,而听到靶子词时忽然停止复述,这反而会使靶子 词显得突出而变得重要,以致影响最后的反应,使追随 耳的反应率高于非追随耳。
结果:Broadbent原估计能达到95%的准确再现率,但实 际上,以第一种方式再现的准确率为65%,以第 二种方式再现的准确率为20%。
解释:Broadbent认为,每只耳朵相当于刺激输入的一个 通道,而过滤器只允许每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
3、另外的支持证据
Cherry(1953)使用双耳同时分听并注意追随耳程序 的实验,其实验结果支持过滤器模型。
目前,对于这两类模型,心理学界还没有充分依据 来肯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然而,从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具 体问题而言,这两类模型似乎还不至于那么对立。
主张知觉选择模型的研究者,一般都用追随耳程序 的双耳分听的实验方法,这种方法将注意引向一个通道, 然后再来分析和比较两个通道的作业情况。可见,他们研 究的是集中注意。
支持反应选择模型的研究者,一般都用不附加追随 耳程序的靶子词的双耳同时分听的实验方法。这种方法 使注意分配到两只耳朵中,研究的是分散注意。

认知(注意) 认知心理学

认知(注意) 认知心理学

过程
• 将单词与数字混合组成刺激系列,分别呈现给左、右 两耳。其中两耳接受的单词可以构成一个有意义的句 子。

结果
• 被试者报告的顺序并不是“6-老鼠-2”和 “吃-9-奶 酪” ,而是报告成“老鼠-吃-奶酪”和“6-9-2”。

解释 6-老鼠-2
吃-9-奶酪 • 信息通道的物理特性不是信息选择的必要基础。 • 语义联系对信息选择起重要作用。 • 由于被试者根据语义来组合刺激,说明注意的选择不 是发生在信息加工之前,而是发生在信息加工之后。
中枢能量理论的解释

一、认知资源的有限性 认知资源理论把注意看做为对刺激信息进行识别 和加工的认知资源,其容量或能量是有限的。每 一项认知活动都需要占有可消耗一定的认知资源。 认知资源的有限性是指人在对刺激信息进行分类、 识别等加工的认知活动时受到心理能量的限制。 只有当认知任务所需要的资源之和不超过注意的 总资源时,注意协调和分配才能同时进行。否则 在进行某项认知任务时,其活动必然会受到阻碍。
一 过滤器模型(Filter model)

过滤器模型是由英国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根据双 耳分听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的注意模型。它认 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的神经系统高 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极其有限,于是出现瓶颈。为 了避免系统超载,需要过滤器加以调节,选择一 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而其余信息可能暂存 于某种记忆之中,然后迅速衰退。通过过滤器的 信息受到进一步的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这种过 滤器类似波段开关,可以接通一个通道,使该通 道的信息通过,而其余的信息则不能通过。
三 注意的材料限制和资源限制理论

诺曼(Norman)和波布罗(Bobrow)对人 的认知活动进行了区分。他们把人的认知活动或 认知操作分为两类,一种是资源限制 (Resource-limited)的认知活动或认知操作, 另一种是材料限制(data-limited)的认知活 动或认知操作。前者是指人的注意受到所分配的 认知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认知资源,注 意分配便能顺利进行的认知活动过程。后者是指 人的注意受到刺激信息任务(刺激材料)的低劣 质量或不适宜加工的信息的限制,即使分配到了 较多的认知资源,也不能顺利完成的认知活动过 程。

认知心理学-注意

认知心理学-注意

选择性注意
01
02
03
定义
选择性注意是指个体在同 时呈现多种刺激时,有选 择地关注某些刺激而忽略 其他刺激的认知过程。
影响因素
选择性注意受到个体差异、 刺激特征和任务需求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
实验证据
双耳分听实验、视觉分心 任务等实验证明了选择性 注意的存在。
集中性注意
定义
集中性注意是指个体在一段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任务或刺 激上的认知过程。
影响因素
集中性注意受到个体差异、任务难度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 响。
实验证据
持续注意任务、警觉任务等实验证明了集中性注意的存在。
分散性注意
定义
分散性注意是指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将注意力分散到多 个任务或刺激上的认知过程。
影响因素
分散性注意受到个体差异、任务特征和环境因素等多 种因素的影响。
实验证据
多任务处理实验、干扰任务等实验证明了分散性注意 的存在。
注意在工作中的应用
任务管理
在工作过程中,员工需要 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避 免分散注意力,以提高工 作效率。
团队合作
在团队工作中,成员之间 需要相互关注、协调配合, 以确保团队目标的实现。
领导力
在领导工作中,领导者需 要关注团队成员的需求、 关注团队的整体状况,以 发挥领导力。
注意在教育中的应用
课堂学习
04 注意的应用
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交通驾驶
人际交往
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需要集中注意 力观察路况、判断交通状况,以确保 安全行驶。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需要关注他人的 言行举止,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的 影响,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康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关注自己的 身体状况,注意饮食、运动和休息, 以保持身体健康。

认知心理学 第3章 注意

认知心理学 第3章 注意

• 表明当有意义的材料由追随耳转到非追随耳时,被试会将 注意转向另一耳朵,表现出对意义的追随。
二、注意的衰减模型
该模型是Treisman(1964)年根据 追随实验中对非追随耳信息的信息也可 以得到加工的实验结果,对过滤器模型 加以改进的结果。
(一)基本思想

过滤器的作用是减弱信息的信号,受到衰减
(三)支持过滤器模型的实验证据
1. Broadbent 的双耳分听实验 2. Cherry 的双耳分听实验
Broadbent 的双耳分听实验 实验设计: 通过耳麦给被试两 耳同时放音,但每只 耳朵所接受的刺激信 息是不一样的。如右 图所示。通过实验考 察被试反应信息与双 耳接受信息的关系。 从而了解被试注意的 特点。
的信息仍可以进行高级加工。 已经贮存的信息在高级分析水平仍有不同的 兴奋阈限,衰减的信息也有可能激活一些兴 奋阈限很低的信息。

追随耳
非追随耳
物 理 特 征 分 析
选 择 性 过 滤 器
。。 。。 。。 。。 。。
意 义 分 析
反 应
衰减模型简图
(二)衰减模型与过滤模型的不同点:
对刺激信息 的加工方式
Broadbent过滤器模型
感觉
登记
选 择 性 过 滤 器
容量有限的高级 心理加工(知觉)
反应
长 时 记 忆
(二)过滤器模型的特点:
1. “过滤器”位于语义分析之前,即信息 加工的初级阶段; 2. “过滤器”按“全或无”的方式工作; 3. 刺激信息的物理特性决定它能否通过过 滤器,个体的知识经验等对刺激信息的筛选 并不起作用。
左耳
6 2 7
右耳
4 9 3
实验结果发现,被试在这样的实验中通常 采用两种应对策略: 1、 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听到的 信息;再现正确率为65%。 2、以双耳同时接收信息的顺序成对地再现信 息,如6,4;2,9....正确率为20%。

心理学考研认知心理学复习要点:注意

心理学考研认知心理学复习要点:注意

心理学考研认知心理学复习要点:注意一、Stroot效应视觉选择性注意,研究者进行过大量的研究。

Stroop效应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觉任务。

该效应是指,当词的印刷颜色与词的意义相冲突,而任务是命名印刷颜色时,被试的反应要慢。

Stroop(1935)最早证明了这种效应。

他发现,人们命名100个冲突词的墨水颜色,平均要花110称的时间。

相比之下,命名100个实心彩色正方形的墨水颜色,平均只需63秒。

二者之间47秒的差异代表Stroop干扰量或Stroop效应量。

同年青人相比,老年人有较大的Stroop干扰效应。

Stroop干扰量已经被用作估计抑制系统效能的一种指标。

干扰量越大,抑制效能越低。

二、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自动加工主要用在容易的、涉及高度熟悉项目的任务中;控制加工主要用在困难的或涉及不熟悉项目的任务中;在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当任务容易时,人倾向于使用自动加工。

练习和自动加工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过大量练习的任务倾向于主要要求自动加工,而练习得不够的任务主要要求控制加工。

三、特征整合理论特征整合理论把加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分散注意,人利用平行加工,自动地对特征进行登记。

即在分散注意阶段,人自动地加工孤立的特征。

无关项目较多时,被试的目标觉察速度,和刺激显示中只包含3个项目,因此无关项目较少时的一样快。

结果说明,特征登记或编码是自动的。

这样,在特征整合理论中,分散注意是相对低层次的加工,粗略地等同于自动加工。

这种加工几乎不需要努力,以至于我们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发生。

第二个阶段为集中注意,主要进行系列加工,即一次只识别一个客体。

粗略地等同于控制加工。

特征整合理论实质上认为,尽管特征登记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

错觉性结合是指特征的不恰当的结合。

注意超负荷或人们分心时,特别是对注意的要求很高时,会出现这种情况。

记忆依赖于注意。

我们只能记住我们所注意到的东西。

四、有关选择性注意的早期理论Welford(1952)通过实验证明,当相继快速呈现两个信号,而且被试必须对两个信号都作快速反应时,被试对第二个刺激的反应时间,依赖于从第一个刺激开始呈现到第二个刺激开始呈现之间的时间差,即刺激呈现差异,简称SOA。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注意力分配机制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注意力分配机制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注意力分配机制概述: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知觉和注意力等心理过程的学科领域。

其中,注意力作为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注意力分配的机制。

一、注意力的定义与作用注意力是指个体有意识地选择性关注和集中精力于某个特定的感知、思维或行为对象的心理过程。

它在人类认知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意力的主要功能包括:筛选信息、集中资源、提高感知和思维效率、控制行为等。

二、注意力的分配机制1. 自动注意力与控制注意力根据注意力的分配方式,我们可以将注意力分为自动注意力和控制注意力。

自动注意力是指无意识地对特定刺激产生的注意偏向,受到外界刺激的驱动。

而控制注意力则是主动、有意识地对刺激进行选择和调控。

2. 注意力的选择性注意力的选择性是指在多个刺激中,个体选择关注某个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的能力。

这种选择性是基于刺激的特征、任务的要求以及个体的目标等因素来进行的。

例如,当我们在嘈杂的环境中需要集中注意力听讲座时,我们会选择性地忽略周围的噪音,将注意力集中在演讲者的声音上。

3. 注意力的分配机制注意力的分配机制可以通过两个过程来解释:底层特征处理和高层控制。

底层特征处理是指对刺激的感知特征进行初步处理,如颜色、形状等。

而高层控制则是指个体根据任务需求和目标,对注意力进行有意识的调控和分配。

4. 注意力的变化与转移注意力的变化和转移是指个体在不同任务和刺激之间进行注意力的调整和转换。

这种转移可以是外部刺激导致的,也可以是内部因素(如个体的目标、兴趣等)引起的。

例如,在进行学习时,我们可能需要将注意力从手机上的信息转移到书本上的内容。

三、注意力分配的影响因素1. 刺激特征刺激的特征对注意力的分配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亮度、颜色、运动等特征会引起注意力的吸引和转移。

2. 任务要求不同的任务对注意力的要求也不同。

一些任务需要集中注意力,而另一些任务则需要分散注意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注意
目录
3
1
注意概述
2
注意的认知理论
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 注意在教育中的作用
4
1
注意概述
定义: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认知心理学把注意选择后的集中和注意分配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注意选择 后的集中,可以理解人在何种程度上,会选择哪些刺激信息而忽略、舍弃另外 一些已输入脑内的刺激信息;研究注意分配,可以了解人在注意时,对刺激信 息加工容量方面的心理机制问题。
注意知觉选择模型和注意反应选择模型并非尖锐对立,他们都 承认注意具有选择功能,这既可以从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中看到, 也可以从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中得到解释。
3
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
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涉及到注意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和注意的分配问题。 注意的协调和分配是指一个人同时执行两个或两个以上任务时的心理特征。 任务的难易程度 影响分配的因素 任务的相似性 个人的技能和练习情况
注意的衰减器模型示意图
物 理 特 征 分 析 选 择 性 过 滤 器 意 义 分 析
反 应
衰减模型和过滤器模型的基本共同点
一:两者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来加以调 节。 二:两者都认为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 之间。
因而,这种注意选择都具有知觉性质。 为此,在当前的认知心理学中,多倾向于将这两个模型合并, 称之为Broadbent-Treisman过滤器--衰减模型,并将之看作注意的知 觉选择模型。
刺激 信息
感觉登记
知觉分析
反 应 选 择
组织与输出
反应
知觉反应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不同)
两类注意模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对注意选择机制(即过滤器)在信息加 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 …………………….
刺激
觉察
识别
复述与反应择定
反应
知觉选择
反应选择
知觉反应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相同)
根据凯尔曼的注意认知资源分配模型来看,一个人同时做两件事时 的困难,并不是由于刺激信息任务的相互干扰而引起的,而是因为刺激 信息任务所需要的认知资源超过了人可得到的认知资源量。 只要不超过可得到认知能量的量,人是可以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
的。
注意的材料限制和资源限制理论
诺曼和波布罗对人的认知活动进行了区分。分为两类:一种是资源限制 ,另一种是材料限制。
注意的认知资源能量分配
凯恩曼认为:人在对刺激信息进行分类与识别的过程中会受到认 知资源有限性的制约,这种有限性是相对的,不是一个固定的数量值 ,它与唤醒连结在一起,在某段时间内,唤醒水平将决定注意的认知 资源数量。 认知资源的分配机制是灵活的,它能够根据人的实际需要来调节 与控制,优先加工自己认为更重要的任务。 注意分配受制于个体的唤醒水平、当时的意愿、对完成任务所需 认知能力的评估以及个体的某些心理倾向。
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
输入到感觉通道的刺激信息都是可以进入到高级分析水平阶段的,也是可 以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处理的,信息的选择依赖于刺激信息的知觉强度以及意 义。 注意选择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即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 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 其选择的标准是刺激对人的重要性。
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示意图
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
一:认知资源的有限性
二:注意的认知资源能量分配 三:注意的材料限制和资源限制理论
认知资源的有限性
定义:人在对刺激信息进行分类、识别等加工的认知活动时受 到的心理能量的限制。
只有当认知任务所需要的资源之和不超过注意的总资源时,注 意协调和分配才能同时进行。否则在进行某项认知任务时,其活动 必然受到阻碍。
注意过滤器模型示意图
选 择 性 过 滤 器
信息

感觉登记
→ → →
知觉 → 工作记忆 → → (容量有限通道)
反应
↑↑↑
长时记忆
↑ ∣ _ _ _ ←
注意的衰减器模型
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不过,这种过滤器不是只 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 允许高级分析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 减弱了,但其中一些信息仍然可以的到高级加工。
前者指:人的注意受到所分配的认知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认 知资源,注意分配便能顺利进行的认知活动过程。
后者指:人的注意受到刺激信息任务(刺激材料)的低劣质量或不适 宜加工的信息的限制,即使分配到了较多的认知资源,也不能顺利完成的 认知活动过程。
他们还认为人类的信息加工系统内部存在着用于加工刺激信息用 于的认知资源,由于用于人的注意这一认知过程来加工与处理刺激信 息的资源是有限的,就会导致在注意分配上的限制,这样就造成了信 息加工系统对有限资源的竞争。
POC曲线:对一个任务的认知操作应用的认知资源增加多少,就会 使另一个任务的认知操作可得到的认知资源相应数量的减少。
4
注意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与学习之间是极其紧密联系的。 二:注意与学习的关系 第一层次,也是最基本的,即注意与辨别、记忆的关系。 第二层次,对刺激信息的注意,必须在选择后把信息保持一定的时间用与加工 和处理。 第三层次,要对刺激信息的关键部分进行有意注意,唯此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 第四层次,提高一个人在从事学习活动中时的注意动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 进学习与记忆效率。
三个基本特征: 1注意的选择性 2注意的持续性 3注意的转移
2
注意的认知理论
一: 注意的过滤器模型 二:注意的衰减器理论认为:从外界进入感觉通道的刺激信息是大量的, 但大脑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布劳德本特认为:过滤器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的, 即某刺激信息在通过一个通道时,另外的一个通道是被阻断的, 这时刺激信息就不能通过。而只有通过了过滤器的那些刺激信息 ,才能被进一步加工成为有意义的刺激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