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物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们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名人及其成就

初中生物名人及其成就

初中生物名人及其成就
1. 李约瑟:中国科学家,毕业于哈佛大学,是细胞生物学家和
分子生物学家,为细胞分裂的机制和控制提供了重要贡献。

2. 富兰克林:英国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参与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和进化论之父,提出了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
的理论,开辟了现代生物学的新纪元。

4. 科赫:德国生物学家,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对于研
究植物的能量转换过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5. 梅特尼科夫:苏联生物学家,为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的发展做出了杰
出贡献,首次提出了基因工程的概念。

6. 高济仁:中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和生物技术专家,成功研制出第一支
由重组人胰岛素生产的胰岛素,对中国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到
了重要推动作用。

7. 普里贝谢夫:俄罗斯科学家,开创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他的工作为我们深入了解脑部功能和神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基础。

8. 山齐:中国数学家和生物学家,研究发现了反向遗传编码的可能性,为理解新的生物基因编码方式提供了重要线索。

以上是部分在生物学领域有重要贡献的名人,他们的研究使我们
对生命和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深入。

中国历史上知名生物学家的探索

中国历史上知名生物学家的探索

中国历史上知名生物学家的探索摘要本文档旨在回顾和总结中国历史上在生物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们的生平、成就以及他们的重要探索。

通过了解这些生物学家的贡献,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学的发展历程,还可以激励新一代的科研人员继续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

引言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许多杰出的学者对生物学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他们在动植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为世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知名生物学家的探索1.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 - 公元前286年)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也是最早提出生物进化学说的中国学者之一。

在《庄子》一书中,他提出了“逍遥游”的理念,并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的观察,推测生物是通过自然选择和演变逐渐发展起来的。

2. 贾思勰(约公元533年 - 公元602年)贾思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他所著的《齐民要术》是中国乃至世界农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

书中详细记载了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以及家畜、家禽的饲养技术,对后世的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苏颂(1020年 - 1101年)苏颂是中国北宋时期的科学家和政治家,他在生物学方面的重要贡献体现在对植物学和动物学的系统研究。

他所著的《新编古今医宗》中包含了大量的动植物药物学知识,为后世的医学和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4. 宋应星(1587年 - 1661年)宋应星是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其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书中详细记载了各种植物和动物的形态、习性以及用途,是当时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文献。

5. 陈世骧(1896年 - 1981年)陈世骧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生物学家,主要研究昆虫学和生态学。

他对中国昆虫种类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分类,为昆虫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他还提出了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对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深远影响。

6. 童第周(1902年 - 1979年)童第周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生物学家,被誉为“中国细胞生物学之父”。

中国科学家大全

中国科学家大全

中国科学家大全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杰出科学家的国家。

他们通过不懈努力和创新精神,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以下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展示他们的研究领域和对科学发展的贡献。

1. 屠呦呦(生物学药学家)屠呦呦是中国现代生物学药学领域的杰出代表。

她通过对中草药的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这一有效抗疟疾药物。

这项发现使得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为全球抗击疟疾做出了巨大贡献。

2. 邓稼先(核科学家)邓稼先是中国核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

邓稼先的突破使中国成为拥有核武器和太空技术的国家,为国家安全和科技进步树立了榜样。

3. 陈景润(数学家)陈景润是中国现代数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拓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著名的陈-格罗蒙迪猜想,并在数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景润的成就使得中国数学走上了世界舞台,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杰出的数学家。

4. 袁隆平(农业专家)袁隆平被誉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

他通过跨品种杂交育种方法,成功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袁隆平的成果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5. 钱学森(航天科学家)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他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设计师,为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钱学森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航天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中国航天的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

6. 任仲夷(物理学家)任仲夷是中国现代物理学事业的先驱者之一。

他在凝聚态物理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发展了多体格林函数方法,并提出了“任氏技巧”,被誉为“任工技巧”。

任仲夷的工作为中国物理学研究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方法。

7. 张衡(天文学家)张衡是中国古代科学家中的璀璨明星。

他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浑仪,具有测量天文数据和地理位置的功能。

张衡的贡献被后人广泛应用于天文学、地理学等领域,奠定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基础。

中国科学家在生物学方面的近代贡献

中国科学家在生物学方面的近代贡献

一、导言近代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对世界生物学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们通过不懈努力和精湛技艺,推动了我国生物学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植物学领域的贡献1. 黄大年教授黄大年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他长期从事研究工作,在我国植物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他主持了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对我国植物资源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积极推动了植物学领域的发展。

2. 宋子良院士宋子良院士是我国杰出的植物学家和遗传学家,他曾任我国科学院副院长,并在植物遗传育种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致力于推动我国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动物学领域的贡献1. 杨萍教授杨萍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昆虫学家,长期从事昆虫生态学及生物入侵研究工作,在昆虫分类学及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她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生态学、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2. 姜洪波院士姜洪波院士是我国杰出的动物学家,他曾任我国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动物生态学。

在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动物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

四、遗传学领域的贡献1. 朱敏教授朱敏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遗传学家,长期从事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品种改良研究工作,在我国农业遗传育种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农业生产和遗传资源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2. 谭启龙院士谭启龙院士是我国杰出的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在生物多样性和基因资源保护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曾长期从事基因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我国的遗传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五、总结近代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他们的贡献不仅推动了我国生物学事业的发展,也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生物学贡献最大的20位科学家

生物学贡献最大的20位科学家

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涉及到生命的起源、结构、功能、发展和演变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领域里,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为人类的认识和探索生物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生物学领域中,贡献最大的20位科学家。

1.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查尔斯·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创立者,他的著作《物种起源》深刻影响了后世人的思想,开创了生物学的新纪元。

2. 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路易·巴斯德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他发现了发酵和疫苗的原理,为生物制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雷·沃伦伯格(Lynn Margulis)雷·沃伦伯格是一位突出的进化生物学家,提出了内共生理论,对于细胞内共生的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 罗伯特·霍尔(Robert Hooke)罗伯特·霍尔是细胞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使用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的结构,提出了细胞的概念。

5.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托马斯·亨特·摩尔根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发现了遗传物质的存在和遗传规律,为后世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6.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理查德·道金斯是进化生物学的著名学者,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深刻阐述了进化的机制和原理。

7. 安德烈·马拉尔·贝莱里(André-Marie Ampère)安德烈·马拉尔·贝莱里是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电生理学研究为生物电磁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8. 约翰·辛杜尔(John Enders)约翰·辛杜尔是病毒学的著名科学家,他首次成功培养了麻疹病毒,为病毒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

9. 扬·范·侯克(Jan van Helmont)扬·范·侯克是生态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首次提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为生态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生物科学名人事例

生物科学名人事例

生物科学名人事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生物科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起源、演化、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学科,涉及到生物的各个方面,如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在这个广阔的领域里,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研究者,他们为生物科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推动了整个领域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生物科学领域的名人事例。

1. 辛格-罗尔夫·扬森辛格-罗尔夫·扬森(Svante Pääbo)是瑞典籍的生物学家,以其在人类基因组学和古人类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而闻名。

他是著名的帕弗洛夫研究所的成员之一,也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部分。

他的工作围绕着尼安德特人和其他古代人类的基因组学,通过研究这些遗传信息,揭示了人类起源和演化的故事。

2. 艾琳·格里克艾琳·格里克(Erin Brockovich)是一位环保主义者和公共卫生倡导者,她以揭露导致加利福尼亚州黑壤灾难的环境污染事件而闻名。

她的努力最终促使一家大型能源公司对其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赔偿和整改。

她的事迹不仅在于揭露环境污染问题,更在于激励和启发了无数人投身环保事业。

3. 简·古道尔简·古道尔(Jane Goodall)是一位英国的动物行为学家和环保主义者,她长期在非洲进行关于黑猩猩行为的研究。

她的工作揭示了黑猩猩的复杂社会结构和智力,对我们理解人类的进化和行为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她也是全球环保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提倡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 詹姆斯·沃森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是一位美国遗传学家,他与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合作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为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们的发现赢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于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医学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朱莉安娜·华生朱莉安娜·华生(Juliana Huxley)是一位英国生态学家和环保主义者,她致力于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自然杂志最伟大的20位科学家

自然杂志最伟大的20位科学家

自然杂志最伟大的20位科学家自然杂志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科学期刊之一,每年都会评选出最伟大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各个领域的杰出贡献。

以下是自然杂志评选的20位最伟大的科学家:1.伊萨克·牛顿(1643-1727):物理学、天文学和数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经典力学的奠基人。

2.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进化生物学的奠基人,提出了物种演化的观念,写下了《物种起源》。

3.马克思·普朗克(1858-1947):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发现了能量量子化,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相对论的创立者,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新时代,解释了时间、空间和引力的本质。

5.詹姆斯·瓦特(1736-1819):蒸汽动力机的发明者,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6.门捷列夫(1868-1934):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对元素的周期性和化学反应的规律做出了重要贡献。

7.约翰·冯·诺依曼(1903-1957):计算机科学和数学领域的先驱,提出了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概念,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8.约翰·克里克(1916-2004)和詹姆斯·沃森(1928-):DNA的结构解析者,揭示了基因的组织方式,为遗传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9.弗里茨·哈勃(1889-1953):宇宙学家,发现了星系的红移现象,提出了宇宙的膨胀理论,为宇宙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0.吴健雄(1936-):物理学家,参与了克隆羊“多利”(Dolly)的研究工作,为细胞克隆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1.安德烈·盖姆(1954-):发现了时间晶格材料的概念,为拓扑绝缘体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拓扑物理学之父”。

12.乔治·庞培(1903-1998):分子生物学家,发现了酶的结构和功能,为生物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为科学献身10个科学家的故事

为科学献身10个科学家的故事

为科学献身10个科学家的故事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科学家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下面,我们来看看10位科学家的故事,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理论,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科学成就不仅仅是在理论上,还在实践中,他的研究成果为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2. 达尔文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创始人,他的理论对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研究成果为人类认识自然界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人类的进化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3. 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者,她的研究成果为人类认识原子结构和放射性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她的研究成果也为医学、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4. 牛顿牛顿是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等理论,为人类认识自然界提供了新的视角。

他的研究成果也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5. 卢瑟福卢瑟福是原子核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研究成果为人类认识原子核结构和核反应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他的研究成果也为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6. 波尔波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研究成果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

他的研究成果也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7. 瓦特瓦特是蒸汽机的发明者,他的发明为人类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他的发明也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8. 达芬奇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还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他的研究成果为人类认识自然界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9. 马克思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他的理论为人类认识社会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生物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们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的学识十分广博,他对哲学、逻辑学、心理学、自然科学、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和美学等都有研究,是古代知识的集大成者。

在哲学上,他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但最终却陷入唯心主义。

在对科学的认识活动中,他将归纳法与演绎法的作用、关系作出了说明,提出科学研究的归纳一演绎法,但他更重视的是演绎法。

他将科学分为三类:1.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哲学;2.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修辞学;3.创造的科学即诗学。

在自然科学上,对物理学、生物分类学、解剖学和胚胎学等发表过许多好的见解。

在生物科学中,亚里士多德没有停留在搜集、观察和纯粹的自然描述上,而是进一步作出哲学概括;在解释生命现象时,亚里士多德同他的先辈们一样,认为有机体最初是从有机基质里产生的,无机的质料可以变成有机的生命。

亚里士多德将目的论引入生物学,直到达尔文的进化论创立以后才被社会所逐渐否定。

但是,亚里士多德对生物界的认识、见解和研究,以及对后来生物学发展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维萨里维萨里(Vesalius.A,1514~1564),比利时解剖学家,人体解剖学的奠基人,现代医学的创始人之一。

维萨里出生于布鲁塞尔的医生家庭,年轻时就喜欢自然科学,于1533年到蒙彼利埃和巴黎等地学医。

他对于巴黎大学的解剖课仍操在仆人之手的教学方法深感不满,于是他自己寻觅尸体进行解剖研究。

1537年,维萨里返回意大利担任帕多瓦大学的外科学和解剖学教授。

在那里,他勇敢地推翻了在当时被视为经典的盖仑的解剖学基础理论,指出盖仑的记述只适用于动物,主要是猴子与猪,对于人体的论述不完善或是错误的。

1543年,维萨里发表了划时代的《人体之构造》一书,在该著作中,维萨里第一次详细描述了静脉和人类心脏的解剖,以及纵隔和系膜的结构,纠正了盖仑关于肝、胆管、子宫和颔骨的解剖学上的错误……总之,《人体之构造》一书,纠正盖仑的错误约200余处,给予人们全新的人体解剖知识。

维萨里在《人体之构造》一书的序言中提到医生必须要有解剖学知识,同时他反对由当时的市侩商来掌管医药,并指出医师地位低下是阻碍医学发展的原因;他提倡医师必须亲自操作解剖,亲自了解人体的结构。

维萨里的革新精神及先进方法,迅即赢得各国科学家的响应,他的“种子”洒遍了欧洲各国。

从此解剖学得到了深入的发展,近代医学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形成。

哈维哈维(William Harvey. W,1578~1657),英国医生,因发现和创立血液循环理论而著名。

哈维早年致力于古典医学著作的研究,发现先辈的著作中对于心脏及血液运动没有一个明晰的概念。

他在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学习期间,法布里修发现的静脉瓣给他以深刻的影响。

1616年,在哈维的演讲手稿内,已形成了血液循环概念。

但是,哈维未曾发表己见,为了使他的观点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经过12年的努力,采用80余种动物进行实验研究,最后,将他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写成《心血运动论》,于1628年公之于世。

哈维也是近代胚胎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对动物在子宫内的发育进行了研究,并于1651年发表《论动物的生殖》一书。

恩格斯对哈维的发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哈维由于发现了血液循环而把生理学(人体生理学和动物生理学)确立为科学)。

”范·海尔蒙特范·海尔蒙特(Van Helmont,1577~1644),17世纪医师兼化学家,化学医学派的创始人。

范·海尔蒙特是由炼金术过渡到近代化学的代表人物。

他做过不少科学实验,并指出胃液是酸性的,胆汁是碱性的,这两种体液在十二指肠内中和;认为酸碱平衡失调是疾病的原因。

范·海尔蒙特强调每一种疾病都有其特殊的起因、效果和部位,对于不同的疾病必须采用特殊的化学药物治疗。

他相信人体的自然痊愈力,反对用内含多种成份的万灵药和放血疗法,主张用食疗方法。

范·海尔蒙特是气体化学的先驱,他是二氧化碳的发现者,首先创用“gas”一词,他在实验中广泛使用了天平秤,清楚地表述物质不灭定律,指出金属溶解于酸后并没有被消灭,可以用适当方法使之复原。

他曾经测量小便的质量,发现热性病患者的小便密度较正常人大。

他在小便中又发现两种固体盐,并在尿石患者的小便中测得固体物质。

范·海尔蒙特反对阿里士多德的四原素说,认为水是万物的元素。

他对古代的传统思想,曾经进行了猛烈的批评。

但是,他的理论并未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其思想是唯心、唯灵论和经验的自然科学的混杂。

林耐林耐(Carl von Linne,1707~1778),瑞典博物学家,动、植物分类学和双名制命名法的创始人。

在分类学上,林耐采用阶梯等级分类法,将自然界分为“三界”,即动物界、植物界和矿物界。

界以下依次是纲、目、属、种,实现了分类范畴的统一。

对植物界他以种为分类的最小单位,再根据花的数量、形状和位置分成属,并以雌蕊的数目决定某一植物应归的目,以雄蕊的数目确立应归入的纲,另总括隐花植物为一纲,构成所谓“林氏24纲”。

把动物界分为六个纲,即哺乳纲、鸟纲、两栖纲、鱼纲、昆虫纲和蠕虫纲。

林耐早在1753年出版的《植物的种》和1758年出版的《自然系统》第10版中,已初步建立了对生物的“双名制命名法”,即用二个拉丁字(或拉丁化形式)构成生物某一物种的名称。

第一个字是属名,第二个字是种名,两者组成一个学名,后面还附有定名人的姓名。

林耐的分类法和命名法,使已知的各种生物可以排成一个有规则的系统,结束了过去生物学在分类命名上的混乱现象。

这就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在物种起源问题上,最初他是一个神创论者。

但他毕竟是伟大的科学家,在大量生物进化事实的冲击下,晚年他的神创论观点发生了动摇。

在《自然系统》第10版中,他删去了造物主创造的物种数目始终不变以及不能产生新物种的断言。

列文虎克列文虎克(A.V.Leeuwenhoek,1632~1723),微生物学先驱,最早的显微镜制造家。

荷兰人,工人家庭出身的列文虎克,当过布店学徒,开过洋货铺,他的许多研究工作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

列文虎克是当时最杰出的磨镜专家,他的显微镜能放大270倍,因此,他发现了原虫和细菌,他从桶底的积水、胡椒水以及口腔、齿石、有机腐败物中均发现有微生物,并画出了微生物的主要形态:球形、杆形和螺旋形。

列文虎克在组织学上也有许多发现,他发现了毛细血管,观察到了红细胞的形态,并看到了红细胞的细胞核。

列文虎克首先把医生哈姆所发现的精子向伦敦皇家学会报告,以后他又报道过鸡,青蛙,苍蝇等昆虫以及各种动物的精虫,并多次描述原虫交媾生殖。

列文虎克对于横纹肌、血管、牙齿、眼球水晶体、皮肤、骨胳的显微结构均作过研究报道。

列文虎克一生向伦敦皇家学会、法兰西学会以及朋友的报告自己发现的信件达375份之多,为生物科学的成熟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巴斯德巴斯德(L.Pasteur,1822~1895),十九世纪法国微生物学家和化学家。

巴斯德年轻时在巴黎学习时,化学家杜马的一次学术演讲,对他产生了极大影响,使他首先涉猎于化学研究领域,尤其对有机化合物旋光性的研究,为后人建立立体化学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巴斯德观察到微生物在发酵及酒类变质中的作用,并提出加温灭菌的防腐方法,为近代消毒防腐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基础。

关于微生物来源的研究,巴斯德在实验中严格控制无菌条件,并以长曲颈瓶净化与无菌肉汁接触的空气,证实了肉汁腐败的原因只能是来自外界的微生物污染,肉汁本身并不能产生细菌而致腐败,因此使根深蒂固的“自然发生说“谬误得到澄清。

在巴斯德细菌学说启发下,外科医生重视手术后感染与细菌的关系,开始了外科消毒法,使术后感染率大大下降。

1865年,巴斯德发现了蚕的病害起因于一种遗传性、寄生性感染——蚕孢子虫病,病原菌存在于蚕食的桑叶上,巴斯德指出必须消灭病蚕及病害桑叶,方能控制疾病蔓延。

1868年,他又发现了另一种致病微生物——炭疽杆菌,并证实它是引起炭疽病的唯一原因。

除此以外,巴斯德发现并命名了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提出了传染病的细菌病原说。

19世纪后期,巴斯德以极大的兴趣研究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制成了炭疽菌苗和狂犬疫苗,开创了人工免疫治疗的先河,为实验免疫学奠定了基础。

1889年,巴斯德研究所在巴黎成立,巴斯德任所长,直到1895年逝世。

施莱登和施旺施莱登(M.J.Schleiden,1804~1881)和施旺(Th.Sch-wann,1810~1882)都是19世纪德国的动、植物学家。

施莱登生于汉堡,是著名医家后裔。

他十分热衷于植物学,在研究中,他发现了细胞核核仁,并提出了细胞增殖是一种以核仁为起点的结晶化的假说。

1838年,他发表报道,确认细胞是所有植物结构的基本生命单位,同时也是所有植物发展的最基本的个体。

施莱登在实验观察及形成假说中,虽然有过谬误,但他对细胞深入的研究,为细胞学说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施旺,德国动植物学家。

1839年发表《动植物构造及生长相似性之显微研究》,论述了细胞结构是一切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性。

他将施莱登与自己的发现概括起来,论证了动植物均由细胞组成。

他将细胞学说修正为:“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他以“细胞质体”一词形容已定名为“原生质”之生命物质,并以“新陈代谢”一词表示细胞内进行的一切化学过程。

施旺认为细胞不但是生物的结构单位,而且是生命单位。

施旺和施莱登的研究、理论,为现代细胞学说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拉马克拉马克(Jean Baptiste Lamarck,1744~1829),法国博物学家。

拉马克在长期的植物园工作中,为动、植物学的分类和生物进化论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

他把昆虫和蠕虫的两类无脊椎动物分为10个不同的纲,他的分类成了现代分类学的基础。

接着,他又将无脊椎动物10个纲按一条直线排列起来,并将脊椎动物4个纲,即鱼类、爬虫类、鸟类和哺乳类,按发展次序排列成一定阶梯。

在他的著作《动物学哲学》中,拉马克提出了科学的进化理论,认为物种不是不变的,而是可变的,明确提出环境条件对有机体物种的变化起主导作用。

他研究了动物习性与器官的相互作用,提出二条规律:一条是“用进废退”,器官常用,就发达,不用,就退化;另一条是“获得性遗传”,就是说,因环境条件影响获得的新性状,可遗传给后代。

拉马克还认为生物进化是有方向的,遵循生物逐渐复杂化的进化路线,不断向上发展。

而这种向上发展的内在倾向是造物主所赋予的。

达尔文称赞拉马克是“第一个进化论者”。

当然,拉马克的进化理论还存在许多值得争论的地方。

如“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以及唯心主义观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