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解析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6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6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学案含答案

选修四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德清三中王月英整理第一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考纲:本课为阅读课文第二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考纲:本课为阅读课文第三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考纲:李四光的主要事迹,科学成就及社会贡献。

★考点: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留学归来报效祖国、创建地质力学、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

认识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阅读内容:★基础知识一.留学归来报效祖国1.早年留学__________,选择_________专业,立志增强祖国的海军事业。

2.辛亥革命后,再次离开祖国,赴______________________留学,选择了_______学专业,希望中国人能自己开发自己的矿藏,不受外国人摆布。

回国到北京大学,一面从事科研,一面培养地质人才。

二.科学成就及贡献(一)地质力学创立过程及运用1.萌芽:1926年,他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对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提出假说。

2.正式提出:1945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书中正式提出“___________”名词。

3.载入史册:1948年在伦敦国际地质学大会上作《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报告,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他被公认为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4.系统总结:20世纪60年代初,《________________》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和里程碑。

5.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油田,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

6.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寻找___________资源,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作出贡献。

7.运用地质力学理论,对_______的生成和预测作了大量研究,有效加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

(二)古生物学研究及运用1.创立___________科化石鉴定化石10条标准。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文档: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文档: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

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预习导引一、早期科学发明与创造1.学习生涯(1)中学时代:开始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学习成绩优异。

(2)大学时代:开始接触到大量的自然科学著作,除了师从著名学者巴罗教授学习外,还自学笛卡尔等人的数学著作。

提出了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2.早期成就(1)光学成就①自制折射望远镜,对太阳光进行反射实验,证明日光即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②进一步说明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奠定了光谱学的基础。

③在《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中提出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与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

(2)天文学成就:制成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考察行星运动,分析潮汐现象,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深化认知]牛顿关于光的理论学说继承和发展了已有的光学研究成果,开启了光学研究的新时代,为近代光学研究和其他物理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万有引力定律(1)理论基础:在大学,牛顿就已了解了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在天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2)主要内容:宇宙间一切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作用,这种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就是万有引力。

2.牛顿力学(1)三大定律:1687年,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中,确定了解决万有引力问题的物体运动三定律,阐明万有引力的概念并把它应用到天文学中。

(2)体系形成:把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提出的理论加以科学整理,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3)地位:牛顿力学成为经典力学理论,居于物理学的统治地位,直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才打破了这种绝对权威。

[知识点拨]牛顿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万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统一起来,为近代天文学奠定了基础,对以后的天体研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人们把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当作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精选】_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8

【精选】_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8
一、听要点。
一般来说,一节课的要点就是老师们在备课中准备的讲课大纲。许多老师在讲课正式开始之前会告诉大家,同学们对此要格外注意。例如在学习物理 课“力的三要素”这一节时,老师会先列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就是一堂课的要点。把这三点认真听好了,这节课就基本掌握了。
二、听思路。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1.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人物同样的 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能做出不同的评价。 2.确立评价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 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3.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人物的评价要一分 为二,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要考虑他的阶段性和时代性。 4.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是时势造就出来的,同时 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征对事物有一定影响力。
优等生经验谈:听课时应注意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同学们如果理解了老师的思路和过程,那么后面的结论自然就出现了,学习起来才能够举 一反三,事半功倍。
2019/8/4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6
谢谢欣赏!
2019/8/4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7
思路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步骤。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然后在思考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进行解 答。听课时关键应该弄清楚老师讲解问题的思路。
三、听问题。
对于自己预习中不懂的内容,上课时要重点把握。在听讲中要特别注意老师和课本中是怎么解释的。如果老师在讲课中一带而过,并没有详细解答, 大家要及时地把它们记下来,下课再向老师请教。
单元整合

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知识梳理(人教版选修四)

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知识梳理(人教版选修四)

人教版选修四知识整理(六)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主题】1.杰出科学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力推动了人类摆脱愚昧。

走向更高文明时代。

2.杰出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为社会正义事业奋斗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值得学习。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一、时代背景1.解放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甲午海战);矿产等资源遭到帝国主义掠夺。

2.解放后,中国要发展工业化,需要工业血液石油,需要工业建设和内地开发,厂址选择成为必要。

3.科学领域出现交叉科学。

二、事迹和贡献(一)留学报国——事业心与爱国心高度统一1.到日本留学:1904年留学日本,立志为祖国造出第一流的兵舰和轮船,建设强大的海军,使中国不再受外国侮辱,因而选择学习造船专业。

回国后被赐以“工科进士”。

2.在日本参加同盟会,成为同盟会最小会员,受孙中山勉励。

3.到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最初学采矿,后改学地质,希望回国后让中国人也能开发自己矿藏,而不受外国人摆布。

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4.学成回国,到北大从事科学研究和培养祖国地质人才。

(二)地质力学与应用1.创立地质力学①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对大陆运动方向性提出假说,成为地质力学萌芽时期的代表作。

②抗战期间,虽然颠沛流离,从未中断地址科学研究,1945年发表《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一书,正式提出“地质力学”名词。

③1948年出席在伦敦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就地质力学理论作了题为《新华夏海的起源》报告,从此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

他被公认为地质力学奠基人。

④20世纪60年代,完成《地质力学概论》。

对自己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是地质力学代表作,也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里程碑。

2.地质力学的应用①寻找石油:建国初,国民经济的恢复和随后的工业建设,使国家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相继找到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不仅使李四光的理论和科学预见得到最有力的证明,还使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人物评说课时练习 6杰出的科学家 含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人物评说课时练习 6杰出的科学家 含答案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姓名1.“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

”此中人物是指A.牛顿 B.詹天佑 C.李四光D.爱因斯坦2.鸦片战争后,不少仁人志士远涉重洋,奔赴欧美、日本等地寻求新知,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近代第一次大规模的出国留学运动开始于A.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B. 洋务运动期间C. 19世纪末20世纪初D. 俄国十月革命后3.1872年,詹天佑随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

留美期间,他深感中西方发展的差距,决心学好西方科技,报效祖国。

詹天佑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成功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B. 设计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C. 创造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设计修建京张铁路D. 支持保路运动和推动铁路建设4.滦河大桥的桥墩采用的建造法是A. 打桩法B. 气压沉箱法C. 直井施工法D. 混凝土沉箱法5.英、俄未能插手京张铁路修建的主要原因是A. 中国政府的抗议B. 詹天佑的才华出众C. 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D. 英、俄两国相互争斗6.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面临的困难局面有①沿线重峦叠嶂,面临许多技术难题②修路工具简陋,缺乏现代化的施工设备③清政府严令按时通车,且处处掣肘④外国人冷眼旁观,且不断进行舆论攻击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7.为解决八达岭隧道的施工困难,加快施工进度,詹天佑①设计了“人”字形路线②改进了施工机械③采用了直井施工法④购置了现代通风设备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詹天佑在担任协约国“联合监管远东铁路委员会”辖下的技术部委员期间,为争取实现中国对中东铁路的全权管理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仅争回了极微小的权利。

主要原因在于A. 北洋政府软弱无能B. 中国筑路技术太差C. 中国铁路里程太短D. 西方人歧视中国9.詹天佑事业未竟的根本原因在于A. 时间紧迫,身体不佳B. 帝国主义的刁难C. 当时社会动荡D. 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0.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途径的成就是A. 进化论的提出B. 相对论的提出C. 量子理论的提出D. 光电效应的提出11.有人说“牛顿在实验中得出结论后,还要在进一步的实验中证明自己所得出结论的正确性”。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材料四: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欧洲社会变革 的伟大时代,正当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时 期,资本主义取得重大发展时期,自然科学 有所突破,思想文化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 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为理性主义。
牛顿名言
我的成就当归于精力的思索。
你该将名誉作为你最高人格的标志。
胜利者往往是从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时间中得来成功。 聪明人之所以不会成功,是由于他们缺乏坚韧的毅力。
另外,牛顿力学理论能够预见新的物理现象,并 能以天文观测或试验论证其正确性,如:
海王星
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
领域 成就
数学 提出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的新计算方法
1)制作折射望远镜,对太阳光进行反射实验,证明日光 物 光 由七色光组成,说明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 理 学 2)在《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中提出了光的 “微粒说”。
往领带不结,袜带不系好,马裤也不扣纽扣,就
走进了大学餐厅。
有一次,他在向一位姑娘求婚时思想又开了
小差,他脑海了只剩下了无穷量的二项式定理。
他抓住姑娘的手指,错误的把它当成通烟斗的通 条,硬往烟斗里塞,痛得姑娘大叫,离他而去。 牛顿终生未娶。
材料二: 牛顿说 “我之所以能比别人看得 远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材料三:在他生活的时代,英国皇家学会还 在倡导以观察来验证科学概念的方法,而牛 顿则将实验作为得出科学概念的主要途径, 牛顿是第一个充分使用这种方法的人。

1)创立了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力 学 2)《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标志着经典力学理论体 系的建立。 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考察行星运动,解释了 天文学 潮汐现象、地球的圆扁形状等问题。
怎样评价牛顿?
牛顿是英国物理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是 经典力学建立者。是近代科学之父; 他创建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在光学、数 学、天文学研究方面也做出划时代发明和发现; 牛顿是17C科学革命中所涌现出来最伟大的 科学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03讲 杰出的科学家(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03讲 杰出的科学家(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第03讲杰出的科学家(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草纲目》的部分插图。

材料二1953年春,世界著名学府莫斯科大学新校舍落成。

在宽阔的礼堂两侧墙壁上,镶嵌着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的彩色大理石画像。

其中,有哥白尼、伽利略、达尔文等人。

中国两位著名科学家的画像也并列其中,一位是南北朝时期的大数学家祖冲之,另一位就是中国明代伟大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1)上述图片反映出《本草纲目》在内容上的两个突出特点,请你指出并评价这样做的意义。

(2)李时珍的画像为什么能够镶嵌在莫斯科大学新校礼堂两侧的墙壁上?解析:第(1)问以《本草纲目》图片切入,本题的图片从形式上看,插图本身就是一种特点,从图中的内容看,体现了分类的信息,再结合有关分类方面的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第(2)问着重突出了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等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即可。

答案:(1)特点及意义:一是运用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二是图文并茂,《本草纲目》附有1 000多幅图,形象地表明了各种药物的复杂形态,既便于人们学习和辨认,又防止了混用和误用。

(2)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在中国古代医药史上是一座丰碑,是“中国的百科全书”,也成为世界医药学的宝典之一,他的药物分类方法也领先于世界,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故李时珍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因而他的画像能够镶嵌在莫斯科大学新校礼堂两侧的墙壁上。

2.(2014·唐山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很幸运被任命担任现在的工作。

中国已渐觉醒,而且急需铁路,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征聘中国工程师。

中国要用自己的资金来建设自己的路,由于我成了中国第一流的工程师,因此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

如果我失败,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因为中国工程师不会再被人们所信赖,在我受命担任此工作前,甚至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绝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詹天佑给美国老师的信材料二“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

人物评说杰出的科学家复习课件

人物评说杰出的科学家复习课件

启示:只有首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
了解历史

牛顿
牛顿的一生有哪些重大理论发现?这些理论发 现的贡献是什么?
1、数学:提出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2、光学:1)用自制的折射望远镜对太阳光实验,证明 日光由七色光组成,还进一步说明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 2)1672年《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提出光的本质 是微粒学说。与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了关于光的两 大基本理论。 3、天文学:1)用反射望远镜考察行星运动分析潮汐现 象,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2)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推动人们对天体运动研究 4、物理学:《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提出三大运动基 本定律和万有引力,标志牛顿力学体系建立即经典力学 体系建立。
理解历史
牛顿获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1、具有虚怀若谷、谦虚好学精神; 2、勇于探索科学精神; 3、科学的研究方法; 4、甘于寂寞,献身科学的精神等; 5、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 6、有利的社会环境:启蒙运动、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的洗礼
谈谈你是怎样评价牛顿的?在他身上我 们能学到科学家的哪些优秀品质?
牛顿是英国物理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是 经典力学建立者。是近代科学之父。 他创建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在光学、数 学、天文学研究方面也做出划时代发明和发现, 牛顿是17C科学革命中所涌现出来最伟大的 科学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虚怀若谷的谦虚态度;勤奋好学求知态度; 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正确科学研究方法;勤奋探 索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刘铭传、李鸿章修铁路的倡议及洋务派修铁路的行动, 遭到国内封建顽固势力、守旧势力的极力反对。
材料二: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疯狂抢夺铁路修筑权。 到1911年,中国共有铁路9600多千米,其中由帝国主 义直接或间接投资经营的竟达8900多千米,中国自主 的铁路只有600多千米。 (2)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中国近代兴建铁路的特点及其 后果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一、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1.詹天佑的主要生平事迹及其为中国铁路事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1)幼童留学生①清朝为推进洋务事业,招收幼童赴美留学,詹天佑被选中。

②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

③1881年,中国取消了留学事业,将留美学生分批撤回国。

(2)为中国建造第一条铁路。

①崭露头角: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成功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

②修建京张铁路——中国人自己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a.设计“人”字形路线,用直井施工法攻克了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

b.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全线通车,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

(3)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①年过半百为国勘路:主要有张绥铁路、川汉铁路、粤汉铁路、洛潼铁路。

②在清朝末期支持保路运动。

在生命最后阶段,远赴海参崴,为中国收回中东铁路路权进行艰难斗争。

2.詹天佑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一生致力于铁路建设事业,技术创新解决难题,为维护国家铁路权益与列强斗争,体现了强烈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操,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的光荣”。

二、近代科学之父牛顿1.牛顿的成长历程(1)中学时代:开始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学习成绩优异。

(2)大学时代:开始接触到大量的自然科学著作,除了师从著名学者巴罗教授学习外,还自学笛卡儿等人的数学著作。

提出了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2.主要科学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1)数学方面:提出了数学上有名的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2)光学方面:①自制折射望远镜,证明了日光即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奠定了光谱学的基础。

②在论文《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中,提出了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这个学说统领西方物理学界两个世纪。

(3)天文学方面:①1668年设计并制作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使人类对天体的观察进入新阶段。

②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成为天文学上的基础定律,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天体运动的研究。

(4)力学方面:1687年出版科学巨著《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确定了物体运动三定律,形成牛顿力学体系,在以后二百多年间居于物理学的统治地位。

3.牛顿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勤奋的探索精神(1)勤奋的探索精神:牛顿是一个十分专注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位勤奋的探索者。

(2)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实验作为得出科学概念的方法,这种方法被后人总结为“归纳—演绎法”。

(3)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实验中得出结论后,还要在进一步的实验中证明自己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三、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1.成长历程(1)出身:1879年,出生于德国南部小城乌尔姆的一个犹太血统家庭。

(2)童年:善于思考,对自然界的现象总爱寻根问底。

(3)中学:被赶出校门,坚持自学。

(4)大学:进入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主修数学和物理。

迷上了物理学,为以后从事理论物理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2.主要科学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1)提出狭义相对论: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2)提出广义相对论:奠定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

(3)提出光量子假说:推动量子力学的发展。

3.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1)是美国原子弹研究的发起人之一,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贡献。

(2)二战结束后,致力于防止核战争,积极参加世界反战运动,推动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

【拓展一】中国近代科学家能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1.热爱祖国,以救亡图存、振兴民族为科研和创造的强大动力。

中国思想界倡导学习西学的基本出发点是强国御侮。

中国近代科学家投身于科学研究,也是服务于抵御西方侵略的大局。

2.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又不盲目崇洋,坚持自主创新。

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设计出“人”字形路线、运用直井施工法等解决了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3.在十分艰辛的环境下,发扬中华民族不畏困难、勤奋刻苦的优良传统。

詹天佑以饱满的热情跋涉于南北山野河川之间,在深谷和崖间测绘,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而为我国铁路修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拓展二】牛顿与爱因斯坦的成就【基础过关练】1.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

这一切说明A.善于抓住时机是取得成功的关键B.善于写书能促使人取得卓越成就C.坚持不懈是人们通向成功的阶梯D.只要克服重重困难,就能使人达到预期目的【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伟大著作和成就的产生都是作者经过长期努力研究和探索的结果,说明坚持不懈是人们通向成功的阶梯。

故答案为C项。

材料没有涉及“时机”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的侧重点不是“善于写书”,而是坚持不懈的努力,排除B项;D项说法绝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2.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李时珍曾亲自去江河湖泽,终于弄清了、莼、杏三种水生植物的区别。

为了弄清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他不顾危险,亲口尝服曼陀罗酒,亲笔记下感受。

这说明李时珍A.性格比较执拗B.只信自身所见C.治学态度严谨D.轻视前人经验【答案】C【解析】材料“不顾危险,亲口尝服曼陀罗酒,亲笔记下感受”表明亲自了解药物的形状和药效,说明李时珍对待医学研究的态度比较严谨,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

3.詹天佑在担任协约国“联合监管远东铁路委员会”辖下的技术部委员期间,为争取实现中国对中东铁路的全权管理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仅争回了极微小的权利。

主要原因在于A.西方人太歧视中国B.中国筑路技术太差C.中国铁路里程太短D.北洋政府软弱无能【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为争取实现中国对中东铁路的全权管理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仅争回了极微小的权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詹天佑在收回利权的运动失败主要和当时的综合国力有关,D选项符合题意。

西方人歧视中国人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和政府腐败有关,A选项排除。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表明中国的铁路修筑技术并不落后,B选项排除。

中国铁路里程太短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

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的机械轰鸣中失去了方向,而詹天佑则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的一片天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京张铁路的修建。

詹天佑建造京张铁路的意义主要在于A.开创中国自主修筑铁路的时代B.使中国的铁路建设技术开始领先于世界C.增强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D.削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答案】A【解析】京张铁路是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干线铁路,是世界著名铁路工程之一,詹天佑是这条铁路的总工程师,因此詹天佑建造京张铁路的意义主要在于开创了中国自主修筑铁路的时代。

故答案为A项。

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D项不是主要意义,排除。

5.有人指出李四光作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首先杰出在他是个先进的中国人,近代是先进的,现代也是先进的。

下列最符合该观点的是李四光A.具有救亡和建设中国的精神B.提出了地质力学C.创立了䗴科化石的鉴定标准D.带队寻找到大油田【答案】A【解析】李四光一生为祖国科学和建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称李四光“在近代是先进的,在现代也是先进的”,就是指李四光留学归来,报效祖国,为的是使中国不再遭受外国欺凌;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运用自己的理论寻找油田、铀矿,为祖国经济建设作出杰出贡献。

所以正确答案是A项。

6.《中国现代科学家》系列纪念邮票自1988年发行以来,共有30位科学家入选。

李四光作为此套邮票第一组人物入选的理由是A.中国解析数论创始人和开拓者B.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C.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D.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故D正确;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创始人和开拓者,排除A;吴有训是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排除B;竺可桢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排除C。

7.有人曾这样评价一位科学家的贡献:“至今还没有可能用—个同样无所不包的统一概念,来代替他的关于宇宙的统一概念。

而要是没有他的明晰的体系,我们到现在为止所取得的收获就会成为不可能。

”这位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普朗克D.爱因斯坦【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牛顿系统解释了宇宙天体运动的物理规律,正是在此基础上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才有了巨大进步,选项B正确;伽利略并未提出关于宇宙统一的概念,选项A排除;普朗克研究的是微观世界,排除C;爱因斯坦是对牛顿理论的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

8.毕达哥拉斯希望以数学研究来探索宇宙奥秘,寻找超脱轮回的永生之道。

牛顿花费大量精力以炼金术求窥见上帝的生化创造之功,力图从自然法则中寻找世界末日的根据,甚至甘冒天下之大不讳而坚守自己的信仰。

这说明了A.宗教信仰成为科研的根本动力B.自然科学发展与宗教相互关联C.宗教神学受到自然科学的挑战D.科学素养的提高有待全面加强【答案】B【解析】“毕达哥拉斯希望以数学研究来探索宇宙奥秘,寻找超脱轮回的永生之道”只是宗教力量的个案,不能代表整个科学研究,故A项错误;“毕达哥拉斯希望以数学研究来探索宇宙奥秘,寻找超脱轮回的永生之道。

牛顿花费大量精力以炼金术求窥见上帝的生化创造之功,力图从自然法则中寻找世界末日的根据,甚至甘冒天下之大不讳而坚守自己的信仰”可以说明科研与宗教的信仰是有一定关系的,故B项正确;“毕达哥拉斯希望以数学研究来探索宇宙奥秘,寻找超脱轮回的永生之道”没有说明宗教神学受到自然科学的对立性,故C项错误;牛顿为近代物理学做出巨大贡献,故D项错误。

9.爱因斯坦曾应日本改造社邀请赴日本讲学,来回两次途经上海,受到上海各界和大学生的热烈欢迎。

也就是在上海,1922年11月13日,爱因斯坦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获得了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当时,瑞典驻上海总领事代表瑞典皇家科学院正式通知了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此次获奖的科研成就对于人类的重大贡献在于()A.使人类深刻地了解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B.让人类发现了更远的天体C.提供了新的宇宙起源的解释D.深入改变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

结合相关所学可知,从1906年开始,瑞典皇家科学院众多评委连续十年以“相对论”理论提名爱因斯坦角逐诺贝尔物理学奖,但都被评委加尔斯特兰德以“相对论未经时间验证”为由一票否决,把爱因斯坦挡在诺贝尔奖殿堂的门外。

直到1922年,爱因斯坦才因“光电效应”理论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用光量子理论对光电效应进行了全面的解释。

1916年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精密的定量实验证明了爱因斯坦的理论解释。

光量子理论是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因此爱因斯坦此次获奖的科研成就对于人类的重大贡献在于深入改变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故D选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