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一)人物形象PPT
合集下载
(2024年)古诗词赏析PPT课件

24
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心得体会
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 自对所选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2024/3/26
讨论内容可以包括诗词的意境 、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
小组内可以互相交流、提问、 探讨,促进对诗词的深入理解 和感受。
25
教师点评和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赏析和讨论进行点评, 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建议。
教师总结本次课堂互动环节,强调古 诗词赏析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 继续加强对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
2024/3/26
教师可以从专业角度对诗词进行深入 解读和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 探索。
26
THANKS。
2024/3/26
27
2024/3/26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东流。”一句则常用来形容人内心的 愁绪之多、之深,也用来表达对逝去 时光的感慨。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一句 则常用来形容孤独、寂寞的心境,也 用来表达对自然的热词作品推荐
2024/3/26
19
同时期其他诗人作品介绍
2024/3/26
22
06
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分享
2024/3/26
23
学生自选一首古诗词进行赏析
学生可以从课本或课外读物中自 选一首古诗词,提前做好准备。
赏析内容应包括诗词的背景、主 题、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
。
学生可以通过PPT、朗诵、表演 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赏析成果
。
2024/3/26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
诗人通过描绘众鸟飞尽、孤云独去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孤独的心境。 同时,“相看两不厌”一句又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古诗词鉴赏(一)人物形象

❖1.本曲刻画了一位因独守闺中,思念 情人而爱怨交加、形容憔悴的女子 形象。女子因情人远在天涯而孤独 寂寞,思念之情难以排遣,因相思 而无心画妆甚至身体瘦弱。
❖2.本曲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流畅, 生活气息浓厚,用词精练妥帖。 “俏冤家”“想念他”“瘦岩岩” 等语通俗自然,口语化。 “偏”“羞”等字精炼传神,很好 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
问: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 如何刻画的?
❖ 刻画了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 哀思的词人的形象。既有直接描写,也 有景物描写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风” 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伤感的基调,继而 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 将坠落的“残阳”与之相呼应,渲染了 怀念之苦。
考点集训
❖关汉卿《大德歌 夏》
分,1条2分。)
❖ 8、第二联将视觉与听觉结合(1分),生 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 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分) “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 间光影的变化;(1分)(如果这一联答成了衬托 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只能得1分)“叶声轻逐篆 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1分)形 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参考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 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 逸士形象。(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 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 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 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 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 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和追求。
(2)心忧天下、忧ຫໍສະໝຸດ 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 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2.本曲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流畅, 生活气息浓厚,用词精练妥帖。 “俏冤家”“想念他”“瘦岩岩” 等语通俗自然,口语化。 “偏”“羞”等字精炼传神,很好 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
问: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 如何刻画的?
❖ 刻画了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 哀思的词人的形象。既有直接描写,也 有景物描写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风” 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伤感的基调,继而 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 将坠落的“残阳”与之相呼应,渲染了 怀念之苦。
考点集训
❖关汉卿《大德歌 夏》
分,1条2分。)
❖ 8、第二联将视觉与听觉结合(1分),生 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 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分) “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 间光影的变化;(1分)(如果这一联答成了衬托 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只能得1分)“叶声轻逐篆 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1分)形 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参考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 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 逸士形象。(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 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 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 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 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 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和追求。
(2)心忧天下、忧ຫໍສະໝຸດ 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 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古诗词鉴赏精品PPT课件

总之,诗歌语言上有何特色,答案在下列词语中选择:
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三)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 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正侧 面描写、白描、工笔、渲染、直接抒情、间接 抒情) 2、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设问、 反问、借代等) 3、表现手法(衬托或烘托、动静结合、侧面描 写、象征、抑扬、悬念、伏笔、铺垫用典、联 想、想象、渲染、、对比对照、、照应、直抒 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古诗词鉴赏专题
古诗词鉴赏
具体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和 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意象及象征意义
象征精神品质的:梅、竹、松,菊花、东篱、 香草(高尚品质) 表现别离的:柳、长亭、短亭 表现思乡怀人的:柳、月亮、大雁、落日、羌 笛 象征边塞生活的:大漠、黄沙、烽火、长烟、 长河、关山、孤城、羌笛、琵琶、号角等 象征爱情的:连理枝、比翼鸟、鸳鸯等 体现节日、时令的:赏菊、登高、插茱萸、踏 青、扫墓
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
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闺怨
唐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先扬后抑,“不知愁”,“悔”等,表达触景伤怀的感伤和 哀怨的情绪,从而表现“闺怨”的主题。
⑵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 歌简要赏析。
A、诗人借物(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 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将旅愁离情融 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
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三)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 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正侧 面描写、白描、工笔、渲染、直接抒情、间接 抒情) 2、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设问、 反问、借代等) 3、表现手法(衬托或烘托、动静结合、侧面描 写、象征、抑扬、悬念、伏笔、铺垫用典、联 想、想象、渲染、、对比对照、、照应、直抒 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古诗词鉴赏专题
古诗词鉴赏
具体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和 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意象及象征意义
象征精神品质的:梅、竹、松,菊花、东篱、 香草(高尚品质) 表现别离的:柳、长亭、短亭 表现思乡怀人的:柳、月亮、大雁、落日、羌 笛 象征边塞生活的:大漠、黄沙、烽火、长烟、 长河、关山、孤城、羌笛、琵琶、号角等 象征爱情的:连理枝、比翼鸟、鸳鸯等 体现节日、时令的:赏菊、登高、插茱萸、踏 青、扫墓
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
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闺怨
唐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先扬后抑,“不知愁”,“悔”等,表达触景伤怀的感伤和 哀怨的情绪,从而表现“闺怨”的主题。
⑵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 歌简要赏析。
A、诗人借物(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 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将旅愁离情融 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
高考古诗词鉴赏(ppt)PPT课件

完整编辑ppt
23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反映离乱的痛苦 表达山河沦丧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完整编辑ppt
24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2.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问: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美好的意象?为我 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此事时认识 个什么样的形象?
完整编辑ppt
7
答题链接高考
• 【2016全国一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
金陵望汉江 李白
•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完整编辑ppt
8
答题链接高考
• 8.(6分) •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汉江江水回旋万里,分成
了很多支流。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 迅疾奔流。 • (2)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远望汉江水势浩瀚无边, 气势宏大的景象。 • (3)借景抒情,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
• “啼”字表面写黄莺鸣叫,深层写黄莺殷
殷挽留、凄凄惜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拟
人手法,赋予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
移位,曲笔手法,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
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完整编辑ppt
37
• 答题公式
公式: 释义+手法(修辞或表现)+表达 诗人的情感
模式: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动的形 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 作者 的感情。
古诗词鉴赏 (共38张PPT)

例:
遣 怀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①诗中“楚腰纤细”典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 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②“掌中轻”典出《飞燕外传》,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 “体轻,能为掌上舞”。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意在说明 自己也曾沉湎酒色,放浪形骸。
③诗中“十年”与“一觉”相对,给人以“很久”与 “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显示出诗人感慨之深。纵观全 诗,可以发现诗人所遣之怀,不仅有忏悔之意,还有前 程恍惚如梦之意。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 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 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 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6、揭示写作时间、地点、背景、事件、 主旨等。
练习: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 一个重要节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乡
《咏素蝶诗》——
1、交代写作对象(素蝶)2、点明诗歌的类别(咏物诗) 3、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满、 缺憾;幽静、美好
杨
柳
离别、留恋、伤感、春 天的美好;
菊 花 高洁、隐逸
梧 桐 凄凉悲伤
浮 云 漂泊
意象与情感
杜 鹃 凄凉、哀伤 鹧 鸪 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寒 蝉 悲凉 鸿 雁 思乡怀亲之情、 羁
人物形象PPT课件

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分析人物形象就要联系 作者的身世来分析。陈 子昂,唐代诗人。官至 右拾遗,参与东征契丹, 多次进谏,未被采纳, 却被斥降职。
答案:(1)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 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2)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 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 的诗人形象。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结合诗中“逢”“伴”“夜深坐”“说着远行 人”等动词,再联想当时作者客居在外的情
境。
可以定格形象为:刻画了佳节之夜客居旅馆、 彻夜难眠、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
• 3.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 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 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 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 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
特征。
2.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
感知形象。
3.知人论世,结合背景,题目、注释、人物经
历等,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 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参考答案] (1)本词中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
形象。(步骤一) (2)词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
• 2.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诗人对 诗中人物的描写,通过其语言、动作、肖 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运用联想,体悟感 情,定格形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分析人物形象就要联系 作者的身世来分析。陈 子昂,唐代诗人。官至 右拾遗,参与东征契丹, 多次进谏,未被采纳, 却被斥降职。
答案:(1)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 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2)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 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 的诗人形象。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结合诗中“逢”“伴”“夜深坐”“说着远行 人”等动词,再联想当时作者客居在外的情
境。
可以定格形象为:刻画了佳节之夜客居旅馆、 彻夜难眠、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
• 3.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 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 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 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 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
特征。
2.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
感知形象。
3.知人论世,结合背景,题目、注释、人物经
历等,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 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参考答案] (1)本词中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
形象。(步骤一) (2)词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
• 2.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诗人对 诗中人物的描写,通过其语言、动作、肖 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运用联想,体悟感 情,定格形象。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考点阐释: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陈子昂的《登幽州 台歌》中的人物形象。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咏怀古迹 (群山万壑赴荆门)》。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 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 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 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 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实战演练: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什么形象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 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 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①细致解读题目所选诗歌,分析每首诗各自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表达了 什么思想情感。 ②求同析异,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 ③整理思路,组织答案。
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 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 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考点阐释: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陈子昂的《登幽州 台歌》中的人物形象。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咏怀古迹 (群山万壑赴荆门)》。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 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 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 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 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实战演练: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什么形象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 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 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①细致解读题目所选诗歌,分析每首诗各自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表达了 什么思想情感。 ②求同析异,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 ③整理思路,组织答案。
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 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 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公开课优秀课件(经典、完美、好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春色固然美好,祠庙却如此
,传达英雄不再的伤感。然后抒
发感慨,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
,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
用典、对比相结合。昔日的浩气壮举与今日的年迈衰颓对比。
诸葛亮的积极进取和当今权臣的苟且误国对比。
4.作品风格:
杜甫
(一三两联景仰、二四两联叹惋)
陆游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白居易陆游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陆游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赠汪伦》、 《送友人》 《别董大》 《送杜少府》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王昌龄高适 岑参 8.爱恨情长、迷惘惆怅的形象。如柳永李清照秦观 李商隐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幽州台:燕国遗迹,燕昭王曾在上面招纳贤士
简析诗中所塑造的形象:
①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 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 ②“前贤”已远,“后贤”未来,其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愁怅 跃然纸上;想那天地宇宙是这样久远阔大,而一个人的生命又是 如此短暂,不能建功立业,这怎么能不悲伤叫人落泪呢? ③诗歌通过抒发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深 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 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 的典型社会意义。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诗歌形象诗歌形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蜀相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吹开了。轩的前面,是刚刚开辟不久的小
径,径边栽上了许多篁竹。当轩静坐,竹
梢的影子,都好像通过茗碗细细地落在轩
中似的。篆烟飞起了,竹叶的音响,宛如
随着篆烟轻轻地飘来。暑天,这里宜于乘
凉倦卧,可以看到星从修竹的上面穿过;
冬天,坐在这吟诗,可以看到素雪压在竹
枝的清景设想到了冬季,这儿的清景,一
定格外宜人。不要移去墙下的那株梅花,
2
走进高考
❖
镃】
竹轩诗兴 【张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3
❖ 竹轩面对柴门,清风卷来,柴门被自然地
12
❖【参考答案】(步骤1)诗歌塑造了
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
孤傲的老人形象。(步骤2)首句既
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
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
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
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
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步骤3)
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
傲视和嘲弄。
(1分)
6
江 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大意:漂泊江汉,我这思归故乡的天涯游子,
在茫茫天地之间,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像飘荡
在远天的片云一样远客异乡;与明月一起,孤独
地面对漫漫长夜。我虽已到暮年,就像日将落西
山,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
秋风,我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逐渐好
转。自古以来存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必
取其体力,跋涉长途。
7
❖首联表达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
有自嘲意。“思归客”是杜甫自谓,
因为身在江汉,时刻思归故乡,但
思归而不得,饱含天涯沦落的无限
辛酸。“乾坤”,即天地。“腐
儒”,迂腐的读书人,这里实际是
诗人自指不会迎合世俗。如果说前
❖关汉卿《大德歌 夏》 ❖1.本曲刻画了一位因独守闺中,思
念情人而爱怨交加、形容憔悴的女 子形象。女子因情人远在天涯而孤 独寂寞,思念之情难以排遣,因相 思而无心画妆甚至身体瘦弱。
17
❖2.本曲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流畅, 生活气息浓厚,用词精练妥帖。 “俏冤家”“想念他”“瘦岩岩” 等语通俗自然,口语化。 “偏”“羞”等字精炼传神,很好 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
❖尾联老马识途的典故,比喻自己身 虽年老多病,但智慧犹可用,还能 有所作为。
10
二、人物形象鉴赏要领
❖ 1.人物形象
分析诗中人物形象的行为、神态、性格、情感、观 点、处境等内容。
❖ 2.命题模式: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 象?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 3.答题步骤:
一、定位人物的基本身份(将军、隐士、老者、游 子、思妇等)
分,1条2分。)
5
❖ 8、第二联将视觉与听觉结合(1分),生 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 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分) “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 间光影的变化;(1分)(如果这一联答成了衬托 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只能得1分)“叶声轻逐篆 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1分)形 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二、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外貌仪表、性 格品质等)
三、分析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或作者借以
表达的感情。
11
❖ 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咏物——咏自己
❖
题葡萄图 (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 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 志于功名。
15
问: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 如何刻画的?
❖ 刻画了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 哀思的词人的形象。既有直接描写,也 有景物描写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风” 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伤感的基调,继而 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 将坠落的“残阳”与之相呼应,渲染了 怀念之苦。
16
考点集训
古诗词鉴赏(一) 人物形象
1
❖ 知识储备-----形象类型
(1)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 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 别》中的形象,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的 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 称的写法。
(2)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 三人称的写法。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 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 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 自己,所以,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 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13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14
❖ 西风乍起,秋意渐凉,又是一年萧瑟的时节。 我孤单地立在窗前,任听片片枯叶敲窗的声 响,胸中几许落寞又几许惆怅。再没有人为 我嘘寒问暖,再没有人为我添加衣裳,世间 没有了你,这本已凄凉的深秋变得更加凄 凉…… 夕阳西下,沉思过往,点点滴滴又如 缕如烟在心头涌上。曾几何时,我们春日饮 酒醉卧雕床;曾几何时,我们饭后赌书泼尽 茶香。这些当时看来平凡的小事,现在回想 起来却无比怀念,无比感伤!真是后悔啊后 悔,当初不曾多一分珍惜,多一分相守。时 至如今,却再也无法回去那段旧时光…
一句还只是强调诗人飘泊在外的思
乡之心,后一句则将自己在天地间
的渺小孤独感吐露无遗。
8
❖颔联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 实际是在写自己。他把自己的感情 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慨叹自己 飘泊无依。不过,在明月的皎洁和 孤清中,我们又体会到了诗人的孤 高自许。
9
❖颈联 以“落日”比喻暮年,而非写 实。“秋风”句是写实。诗的意境 阔大而深沉,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积 极用世、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 神。
到了冬天梅花的寒香冷蕊,配上修竹的疏
枝翠叶,竹轩定会更加清幽美好。
4
❖ 9、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 象。(2分:答全得2分,少1关键词扣1分)通过对 “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 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 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 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 “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 人高雅的人生志趣。(4分:答全得4分,2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