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思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文及翻译赏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文及翻译赏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文及翻译赏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文及翻译赏析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古诗简介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
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体现了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已成千古传诵的名句。
翻译/译文韵译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干涸。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晚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注释1.东风:春风。
2.残:凋零。
3.丝方尽:这里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4.蜡炬:蜡烛。
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油称烛泪。
5.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
6.镜:照镜,用作动词。
7.但::只。
8.云鬓:青年女子的头发,代指青春年华。
9.夜吟:夜晚吟诗10.蓬山:指海上仙山蓬莱山。
此指想念对象的住处。
11.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有意为情人传递消息。
12.殷勤:情谊深厚。
13.看:探望赏析/鉴赏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
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
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意思

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意思一、意思是: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现在多指鞠躬尽瘁,至死方休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出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作者:李商隐朝代: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三、注释: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含相思之意。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四、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五、扩展资料:“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
“东风无力百花残”,写的是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赏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赏析
1.双关
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2.比喻
“春蚕”
这一形象具有多种比喻的意义,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以蜡烛为喻,并非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
要想不相思,要想止住伤心,除非自己死去。
诗人为了这份爱情,宁愿把自己的一生交付给无尽的的思念和伤心,这是何等执著的爱情!
两句诗以春蚕和蜡烛为喻,表现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和无穷无尽的思念,并且在动人的形象中隐含着象征的意义,使得它已经超越了爱情,具有了歌颂执著人生的永恒意义。
也正因为如此,这一联成为李商隐诗中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句。
人们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对爱情的坚贞态度。
同时,春蚕和蜡烛的至死不渝的执著精神,引发了人们对这两句诗的多角度联想,现在也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无限忠诚的奉献精神。
焟炬成灰泪始干的意思

焟炬成灰泪始干的意思
1、焟炬成灰泪始干的意思: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2、“蜡炬成灰泪始干”比喻崇高的奉献精神。
意思是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表达了作者对佳人深深的思念,无法磨灭,就像那蜡烛一般。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全诗为: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译文:
相见机会本已难得,别离时苦分舍更难;何况正当暮春时节,百花凋残。
春蚕直到死时,缠绵的丝儿才吐完;蜡烛烧成灰烬后,不断的泪方流干。
早晨梳妆对镜,只愁云鬓易改色;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应感到月色清寒。
蓬莱山离这儿也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青鸟啊,请为我殷
勤地去探看。
青年奉献的诗句

青年奉献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关于青年奉献的诗句: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这句诗意味着像春蚕一样,无私地奉献自己,直到生命的尽头。
它表达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为了追求理想而不惜付出一切的决心。
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
这句诗意味着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奉献,不惜消瘦憔悴。
它表达了一种为了追求目标而甘愿付出的坚定信念。
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这句诗意味着落花并非无情之物,它化为泥土,滋养花朵,使它们更加茂盛。
它表达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即使自己已经消逝,也要为他人创造更好的未来。
这些诗句都表达了青年奉献的精神,鼓励年轻人为了追求理想和正义,勇敢地奉献自己,为社会做出贡献。
它们提醒我们,青春是宝贵的,应该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无题写对爱情至死不渝的诗句

无题写对爱情至死不渝的诗句
李商隐《无题》中表现爱情的坚贞、至死不渝的千古名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
李商隐写赞美老师的诗句

李商隐写赞美老师的诗句李商隐写赞美老师的诗句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欢迎大家分享。
李商隐的诗赞美老师——《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意思1、释义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干涸。
2、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
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
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
3、出处出自:《无题》晚唐诗人李商隐作品。
拓展阅读:赞美老师的诗句1、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2、《已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集今朝。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4、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5、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6、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7、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程颐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10、《海棠》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化起海红帘底月,西厢花影怒广潮。
11、《辛巳除夕与彭》读之竟夜,遂书卷尾。
亦是三生影,同听一杵钟。
挑灯人海外,拔剑梦魂中。
雪色惮恩怨,诗声破苦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一句古诗词,让人深感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流逝。
下面,我将以1000字来展开阐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代文学家杜甫的《春夜喜雨》,这句诗简洁而含蓄,意蕴深沉,表达了人生短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句诗写出了人生的短暂和脆弱。
春蚕在春天经历了一生的成长、茁壮和死亡,丝线也由此终结。
春蚕生命的短暂和丝线的终止,喻指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终结。
人的一生如春蚕一样短暂,而我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时间的应对也显得尤为重要,正如诗中所说的,世事无常,生命中一切都会悄然消逝。
诗中还蕴含了一种困境和无奈的情感。
蜡炬燃烧到灰尽,眼泪才开始干涸。
蜡炬作为照明工具,是一种短暂的光源,最终会燃烧殆尽。
这里的蜡炬可以理解为人的一生,而眼泪则是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无奈的表达。
人们总是在时光流逝之后才会感到后悔和无可奈何,就如同眼泪始干。
我们常常拖延、错失时机,而没有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和生命的短暂。
这句诗也传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珍惜与对过去的怀念。
春蚕虽然生命短暂,但它并没有虚度光阴,而是根据它的本性完成了它的使命。
蜡炬虽然会燃烧殆尽,但在它燃烧之前给予了人们温暖和光明。
这种精神是在强调人们应该努力珍惜生命,抓住每一刻光阴,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诗中的泪水也表达了对往事的思念和怀念。
时光无情地流逝,过去的岁月转瞬即逝,留给我们的只有回忆。
正如蜡炬燃烧成灰,眼泪如同过去的时光在我们心中湿润。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给人们带来思考和启示,唤醒人们珍惜生命和时间的意识。
生命短暂,但我们可以用有限的时间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和展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不应该浪费时间和悔过错失的机会,而应该抓住每一刻光阴,不断学习、成长,积极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这句诗也呼唤人们要勇敢面对生活,勇敢去追寻自己的理想。
无论生命多么短暂,无论时间如何流逝,我们都应该勇敢地去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怕困难和挫折,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思
篇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千百年来,无数的人们都喜欢用这句话来赞颂我们的人民教师。
那不是空口说来,而是我们的老师真的拥有像春蚕和蜡烛一样无私奉献的精神,所以这个比喻并不过分。
亲爱的老师,在那落叶纷飞的时节,我们这群迷茫的孩子,走进了校园,当我们第一次面对课本,那上面密密麻麻的字眼,带给我们的不是知识,而是无穷的疑惑。
是您!是老师!用那和蔼可亲的笑容、清脆的声音,让我们以快乐的心情学到了知识。
您在课堂上,那么生动、那么形象、那么具体地把书本上死板的知识,叙述给我们听,让课堂充满了乐趣,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
老师,您把希望的羽翼插在我们的身上,想让我们飞得更高、更远。
正是这样,您在无形的小事中,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
当我们感到迷茫时,您便化身为指路明灯,带领我们在大海航行;当我们感到挫折与失败时,您便化身为勤劳的园丁,为我们除去周围的杂草;当我们伤心时,您便化身为天使,为我们分忧,让我们快乐起来,重回活泼少年、、、、、、您的关爱无处不在,那些点点滴滴的回忆,填满我的心海。
老师,因为你们的辛勤劳动,感动了所有的人们,所以有了每年9月10日的教师节,那是你们的节日,它的诞生,是为了让人们在这一
天感谢老师除了奉献别无所求、无怨无悔、认真负责。
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了,我在此要代表全体同学对伟大的老师说一句“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
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赞颂,加减乘除,算不出您的贡献。
您是甘露,用那点滴的水珠滋润我们的心田,您是雨伞,用自己来为我们遮风挡雨,您是方向盘,在前面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们班有一位同学,他在开学的时候就一直学习兴趣不浓,玩心很重,甚至还做一些坏事,认识的同学都很讨厌他。
这个时侯,我们的老师们“挺身而出”主动去帮助那位同学,没想到好心没好报,那位同学还辱骂老师,一点都不领情。
可是老师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那位同学的帮助,反而更加地关心他,还在专家那里去咨询了怎么样帮助学坏的学生,引导他们走向正路。
结果还是让大家很欣慰的,那位同学在老师的不懈帮助下终归重新把心放回了学习上。
老师从不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辛苦,但他们默默地培育了一代代的国家栋梁,自己的劳动成果布满天下。
真是应了那句话——“桃李满天下”。
在最后,我和所有的同学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年轻永驻,并提前祝愿老师们节日快乐!
这篇文章来源初中作文,我也要发表作文
篇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014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感恩陈光猛老师
人生从幼到老,从无知到有识,会经历很多事,结识许多的人,扮演许多不同的角色,相信你不会忘记在你生命中曾经有一些人,一度让你永生难忘。
他们曾经教我们描绘走上社会第一笔人生的蓝图;他曾经把我们从无知的荒漠引领到知识的绿洲;他们批评过、表扬过、也鼓励过我们;他们伴我们走过一段容易跌倒,彷徨,迷途的道路;他是我们成长岁月里最可信赖的朋友;他做过我们迷茫时的灯,通向理想彼岸的舵手;他给过我们慈母般的爱,和严父般的教导……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人让我们终生难忘:他用双手耕耘,用汗水浇灌,他是世上最辛勤的电解人,他盼望我们的心田能开出真善美之花。
换极、电解槽异常处理……就是他人生的舞台;他对我们的教诲不是无数语言所能包含的,他对我们的影响乃是一生之久;他常说:“电解槽就像人一样,每台电解槽都有不同的差异和脾气,只有深刻了解每台电解槽的槽况,才能良好把握电解槽的运行态势,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率。
”相信你此刻一定知道了他是谁呢?他就是电解二厂人所熟知的老班长、优秀党员——陈光猛,我们的恩师。
陈光猛同志不仅教我们年轻人异常槽子的处理,也在修直我们年轻人的路;遇到特别棘手的问题时,陈光猛同志总告诉我们“吃一堑长一智”道理,燃亮了我们的希冀;陈光猛同志真挚的话语告诉了我们多少人生的真谛。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蓝天,因为蓝天让它展翅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而我感恩陈老师,因为是他让我们在工作中少了很多挫折;因为是他让我看清了是与非,善与恶;因为是他让我在困难面前有了勇往直前的勇气……没有阳光,就没有万物的生长;没有雨露,就没有百花的芳香;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生命;但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诲,就没有我们的前进与成长。
各位同事,你们可曾想过,因为有了陈老师,我们的电解二厂才变得如此美丽,混沌之中,才有了指路的明灯;迷茫的夜空,才有了永恒的北斗。
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陈老师及老员工的关心下不断成长,在陈老师的凝望中,奔向美好的未来。
伴随着您消逝的青春岁月,每一个与你一同成长的孩子,都是您永远的期盼与骄傲。
您为我们托起一个又一个的梦想,陪伴我们跨过鸿沟、打败挫折,您是我们成长的见证。
我们面对繁重的工作,抱怨声不断。
您说:“如果上天忘了给我们翅膀,那就用梦想飞翔。
”可如果没有您的导航,我们这群年轻的雏鹰怎能不在偌大的天空迷失方向,怎能不在狂风暴雨中失去希望。
拾起一枚落叶,让它写满金色的篇章,送到您的身旁,告诉您我们最真最美的愿望。
唤起一缕微风,让它载满绿色的清凉,抚过您的额头,为您带走所有的烦恼与哀伤。
开启一盏星灯,让它随着每一夜的梦而闪亮,挂在您的窗前,随着您用爱渗润每个员工的心房。
变成一只鸟儿,让它向着阳光吟唱,留在你的肩上,伴着您永远的幸福与安康
多少年季节轮回,多少个春夏秋冬,您是红烛燃烧着亮丽的生命,奉献几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你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的火种。
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异常处理,青丝之间添华发,电解槽旁荡笑声,你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
陈老师我们感谢您。
篇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学习吕榕麟校长事迹的有感
近日,我在网上学习了吕榕麟校长的事迹,他那一心只为教育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震撼着我。
吕榕麟,小学中学高级教师,曾任福州一附小副校长,2000年3月开始任群众路小学校长,2001年3月兼任党支部书记。
是全国一级星星火炬奖章获得者,省特级教师、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省优秀中青年校长。
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校长,吕校长身上闪烁着一种人性的光辉:那就是无私奉献,刻苦钻研的精神。
他提出对学校的管理首先是思想的管理,其次才是行政上的管理,提出“构建具有优质教育体系的学习型学校”等先进的办学思路。
多年以来,吕校长用自己的行动践
行着他的办学理念,他为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上提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让我们感受到他那颗对教育的一片热忱。
在以后的教育职业生涯中,我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感和强烈的责任心。
我将以吕榕麟校长的事迹勉励自己,努力做一名让家长满意,让学生放心的人民教师:刻苦钻研业务,坚持每天一小时的阅读教育教学名著,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水平;课后,多研究名教师的课堂实录,揣摩名师的教学理念,将学到的东西应用到课堂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看着百度上对吕榕麟先生的生平简介,我不禁想起了前几天在CCTV6看到的李林森的事迹。
吕榕麟50岁,李林森42岁,还是年轻的生命,却遭到病魔的摧残。
原本还可以继续为人民服务,继续发光发热的生命因为病魔而骤然停止。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生命,平时在工作的同时也要抽出时间来参加体育锻炼,这样,才不会在生命中留下遗憾。
也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吕校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心系教育工作,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支悲壮的教育之歌,其独特的办学思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习吕榕麟同志的先进事迹,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片丹心,向吕榕麟同志学习树立主人翁意识和奉献精神,通过默默无闻的奉献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