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语动词和习惯用法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成语中的词类活用,与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情况是一致的,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数词的活用。
一、成语中名词的活用。
第一类:名词活用作动词。
一是名词的使动用法,即成语中的名词具有使它后面的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报仇雪耻(“使……昭雪”)、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汗牛充栋(“使……出汗)等。
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即成语中的名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什么看成(当成)什么的意思。
如:草菅人命(把……看作野草)。
三是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1)名词放在副词(主要是“不”)的后面而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如:不胫而走(长腿),不翼而飞(长翅膀),不稂不莠(长狼尾草、长狗尾草),密云不雨(下雨),不毛之地(长草木),不情之请(近人情),莫名其妙(说出),华而不实(结果实),不衫不履(穿上衣、穿鞋子),先礼后兵(讲礼貌、用兵)等。
(2)两个名词形成主谓或动宾结构时,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车水马龙(车如流水、马如游龙),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尽力实行),心猿意马(心如猿猴跳跃、意如快马奔驰),一诺千金(一个许诺下来就价值千金);洞烛其(照亮),计日程功(计量、考核),韩信将兵(带领),平步青云(行走,这里指走上)等。
第二类:名词活用作状语。
1、时间名词作状语。
A、日、月、年等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
可译为“日日(每日)”、“月月(每月)”、“年年(每年)”。
例如:日理万机、日新月异。
B、日、月放在表变化的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可译为“一天天地”。
如:日积月累、蒸蒸日上。
C、“朝”“暮”“晨”“夕”等时间名词用在动词前,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如:朝不虑夕、朝闻夕改。
2、普通名词作状语。
A、表示方位和处所。
如: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在外面);筑室道(在路上)谋;虎口余生(虎口里);金榜题名(金榜上);风餐露宿;风雨飘摇;管窥蠡测(从竹管孔里);道不拾遗等。
B、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
公务员考试常用成语

公务员考试常用成语公务员考试中,成语的运用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掌握一些常用成语,不仅能提升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得分,对于写作也大有裨益。
下面就为大家梳理一些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成语。
“一蹴而就”,这个成语指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在考试中,常常用于形容某些工作或目标不能轻易达成,需要长期努力。
比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非一蹴而就,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不懈奋斗。
”“按部就班”,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
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在公务员考试中,有时会出现在关于工作方法或态度的题目中,比如:“新的工作环境需要我们灵活应变,不能按部就班地遵循过去的经验。
”“持之以恒”,意思是长久地坚持下去。
此成语强调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常用于形容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情况。
例如:“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有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
在涉及工作规划、问题解决等方面的题目中经常出现,比如:“我们在制定工作计划时要有的放矢,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循序渐进”,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它体现了一种稳重、逐步推进的工作或学习方式。
例如:“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确保改革的平稳进行。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常用来形容某种观念、习惯等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中。
比如:“一些陈旧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需要通过宣传教育来改变。
”“未雨绸缪”,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
这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思维方式,在论述关于应对危机、规划未来等内容时会用到。
比如:“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有未雨绸缪的意识,提前做好应对各种可能情况的准备。
”“脍炙人口”,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
容易理解出错的成语

容易出错的成语容易出错的成语(1)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例如“洛阳纸贵”本来是比喻著作风行一时;“感同身受”应该是指心里感激得就像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这些词容易望文生义。
其他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火中取栗、从长计议、耳提面命、不足为训、可圈可点、三人成虎、不刊之论、文不加点、海外奇谈、曾几何时、首当其冲、屡试不爽、不忍卒读、危言危行、如履薄冰、胸无城府、要言不烦、不赞一词、妙语解颐、明日黄花、持之有故、罪不容诛、久假不归、坐地分赃、登堂入室、如坐春风、不名一钱、目无全牛、差强人意、万人空巷、振聋发聩、涣然冰释、细大不捐、不绝如缕”等。
(2)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
例如“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与“不以为意”(不当一回事,满不在乎的意思)、“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与“不孚众望”(不能让大家信服)。
其他容易混淆的词语还有:“鱼龙混杂”与“鱼目混珠”、“颇有微言”与“颇有微词”;“一蹴而就”与“一挥而就”、“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不胜其烦”与“不厌其烦”、“应接不暇”与“目不暇接”、“无可非议”与“无可厚非”、“一泻千里”与“一日千里”、“不容置疑”与“不容置喙”等。
(3)感情色彩鲜明的成语。
常见的褒义成语有“凤毛麟角、有口皆碑、蔚然成风、耳提面命、无微不至、自食其力、深思熟虑、争先恐后、重整旗鼓、同心同德、叹为观止”等。
常见的贬义成语有“无所不为、半斤八两、自食其果、夸夸其谈、处心积虑、倾巢而出、罄竹难书、趋之若鹜、弹冠相庆、八面玲珑、变本加厉、抱残守缺、闭门造车、不可一世、暴虎冯河、捕风捉影、别有用心、蠢蠢欲动、大放厥词、翻云覆雨、飞扬跋扈、粉墨登场”等。
中性成语有“侃侃而谈、名噪一时、耿耿于怀”等。
尤其要注意褒贬两可的成语如“登峰造极、按部就班、标新立异、粉墨登场、左右逢源”等的辨别和使用。
(4)有固定陈述对象的成语。
例如“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它的陈述对象是“技艺”;“妙手回春”是称赞医生医道高明。
成语中的十种活用情况

成语中的十种活用情况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别的词类。
汉语成语,源远流长。
因其结构具有稳固性和定型性,因而现在一部分成语仍保留着古代汉语的痕迹,体现出“词类活用”这种古代语法现象。
具体地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十种活用情况。
一、名词作状语在汉语成语里,有些名词(包括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直接用在动词前作状语,对动词起修饰限制的作用。
如“风流云散”中的“风”、“云”就分别作“流”、“散”的状语,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像风一样飘流,像云一样消散”。
又如“狼吞虎咽”、“草得露宿”、“左顾右盼”、“大江东去”、“世风日下”等成语中的加点名词,也都属于这种活用情况。
二、名词用如一般动词在某些成语中,也即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名词或名词短语失去了它本身的语法特点而具有一般动词的语法特点。
如“不毛之地”中的“毛”,就是“长毛”、“长树木、庄稼”。
另外,像“未雨绸缪”、“观望不前”、“大言不渐”、“纨绔子弟”、“轻车熟路”中的“雨”、“前”、“大言”、“纨绔”、“轻车”和“熟路”等词,都是用如动词。
三、动词作状语在汉语成语中,有些动词或动词短语可以单独用在另一动词前面作状语,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如“哀梨蒸食”中的“蒸”,就直接用在动词“食”的前面作状语,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把有名的哀家梨蒸着吃”。
又如“坐以待毙”、“伫候佳音”、“抱头鼠窜”、“侧目而视”、“揭竿而起”等成语中的加点动词,也都用在动词的前面作其状语。
四、动词用如名词在成语中,有些动词失去其自身的语法特点,具有名词的语法特点。
它不再表示某一动作行为的发生,而是表示这一动作行为本身的存在,或者表示与这一动词有关的人或事。
如“道不拾遗”中的“遗”,已不再表示“丢失”这个动作行为的发生,而表示与其有关的物品,“丢失的东西”。
又如“见多识广”、“围城打援”、“救死扶伤”、“混淆视听”、“网漏吞舟”中的加点动词,也都是用如名词。
熟悉常见的成语和俚语的意义和用法

熟悉常见的成语和俚语的意义和用法成语和俚语是汉语言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它们凝练、形象地表达一定的含义,给语言增添了色彩和魅力。
熟练掌握常见的成语和俚语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一、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们通常由四个汉字组成,以形象、凝练的方式表达一定的含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意义和用法:1. 亡羊补牢:意味着事情发生差错后及时进行补救。
比如我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2. 三心二意:指一个人意志不坚定,思想犹豫不决。
例如我们会说“他经常三心二意,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3. 狐假虎威:含义是指利用他人的势力来吓唬别人。
比如我们会说“他只是狐假虎威,我根本不怕他”。
4. 知法犯法:表示明知故犯,故意违反法律法规。
例如我们常说“不要知法犯法,要守法奉公”。
5. 纸上谈兵:指只在纸上谈论,没有实际行动。
比如我们会说“不要光纸上谈兵,要多实践”。
通过学习常见的成语,我们可以更加生动地描述事物、进行言简意赅的表达。
二、俚语的意义和用法俚语是指在特定社交群体中流行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们常常具有凝练、生动、形象的特点,表达出了群体独特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俚语及其意义和用法:1. 脚踏实地:表示做事要稳重、实际,不做空谈。
比如我们会说“你要脚踏实地,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2. 吃一堑,长一智:指通过一次失败或挫折而学到教训,从而增长智慧。
例如我们常说“吃一堑,长一智,下次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3. 一箭双雕:意味着一举两得,一次行动可达到两个目的。
比如我们常说“他的计划一箭双雕,既解决了经济问题,也增加了影响力”。
4. 热锅上的蚂蚁:形容人非常焦虑、不安。
例如我们会说“他坐立不安,像热锅上的蚂蚁”。
5. 看人下菜碟:指判断一个人的实力、水平或品行等。
比如我们会说“他眼光独到,能够准确看人下菜碟”。
掌握常见的俚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同时也使我们的语言更具感染力和幽默感。
成语中的词性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形容词 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和数词的活用四种。
一、名词的活用
成语中名词活用的现象比较多,可 分为两大类: 一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一是名词作状语。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一个名词,在某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如果它出现在动词应当出现的位置上,在意 义上又不能用这个词本身所固有的意义把句 子解释通,而应当换成一个与这个名词直接 有关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的意义来解时,就 可以说这个名词活用成动词了。共分三种情 况:①名词的使动用法;②名词的意动用法; ③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鱼肉百姓 草菅人命
幕天席地
3、吾从而师之 4、孔子师郯子
3. 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所谓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就是 指名词活用为动词后没有使动用法和 意动用法的现象。
(1)副词+名词 (2)名词+名词 (3)几种特例
⑴副词+名词
副词在句子中一般只作动词或形 容词的修饰语,名词放在副词(主要 是“不”)的后面,便具有了动词的 性质,活用为动词。
精兵简政 发扬光大 含糊其辞 高视阔步 光宗耀祖 涸泽而渔 独善其身 正本清源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后面
的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成语》中例子有四: 不耻下问 是古非今 不远千里 文人相轻
3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这主要有两种情况:
1、时间பைடு நூலகம்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时间名词都
可以作状语,但意义有所不同。古汉语 中,时间名词放在动词前,用来表示动 作行为频繁不间断的意思。时间名词作 状语,主要有三种用法:
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成语的用法:成语通常用于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或情感,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词语 搭配使用。
成语的语境:成语的使用需要根据语境和语义来确定,不能随意使用,否则可能会导致误解 或歧义。
成语的演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理解和使用。
成语的意义和用 法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X
目 录
Part One.
成语的含义
Part Two.
成语的来源
Part Three.
成语的用法
Part Four.
成语的学习和传 承
Part Five.
成语在现代汉语 中的地位和作用
Part One
成语的含义
表达特定的概念或含义
添加项标题
了解成语的演变和发展
成语的起源:古代汉语中的固定词组,经过长期使用和传承,逐渐形成成语
成语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成语的传承:通过教育、文学、艺术等多种途径,成语得以传承和发扬
成语的创新:在现代社会中,成语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许多新的成语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贬义成语:表示批评、否 定、讽刺等消极情感
中性成语:表示客观描述、 陈述事实等中性情感
误用成语:可能导致误解、 歧义,影响沟通效果
正确使用成语:根据语境 和情感色彩选择合适的成 语,避免误解和歧义
Part Four
成语的学习和传承
学习成语的意义和价值
成语是汉语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学习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成语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学习成语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提升我们的个人魅力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含解析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成语及惯用语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虽然他那故弄玄虚的手法使人们对他的信任感与日俱增,但是小李对他仍然抱有戒心。
B. 《魅力中国城》节目嘉宾强聒不舍,对参选城市进行精彩点评,获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C. “送温暖”的钱物必须真正送到贫困者手中,李代桃僵的冒领行为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D. 在校园的教师宿舍楼上,人们发现有一群马蜂鸠占鹊巢,将蜂窝做在了教职工家门口。
【答案】 A【解析】【分析】A.与日俱增,用于人的思想感情,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运用正确。
B.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没完。
这是贬义词,与语境不符。
C.李代桃僵,意思是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望文生义。
D.鸠占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
望文生义。
故答案为:A【点评】成语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题型。
解答此题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做好此题离不开平时的积累。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的有效制约。
B. 孩子向家长倾诉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亲情沟通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C. 无数的镜头在追逐、在捕捉,最吸引观众的却是那些浮光掠影般闯入视线的画面。
D. 九九重阳登高时,极目远眺沧海桑田壮丽景色,爱国之情不由地在我心中激荡。
【答案】 A【解析】【分析】A.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变化。
符合语境,正确。
B.洗耳恭听:形容专心、恭敬地听别人讲话。
听人讲话时的客气话。
使用对象错误,不符合语境。
C.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也比喻景物景象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不符合语境,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成语动词和习惯用法下面列出最常用的成语和习惯用法,请大家熟记。
1. A treasurer must account for the money he spends. 说明, 解释2.The factory must aim at increasing production. 致力于,目的在于3.Seven candidates applied for the position. 申请4.I quite approve of the idea. 同意,赞成5.I will attend to it. 处理6.I’ve got to back him up. 支持7.It is up to the government to take action on violence. 该由政府采取行动来对付暴力。
8.This report bears out my theory. 证实9.What has become of Jennie? 珍妮怎么了?10.Most of them belong to the Han nationality. 属于11.Beware of the pickpockets! 注意、小心12.They charged him with theft. 指控13.She majors in psychology. 主修14.People packed into the subway car. 挤进、涌入15.He passed away at eighty. 去世16.Two women passed out. 昏倒17.You had better own up. 坦白交代18.She had mixed him up with someone else. 混淆19.Good will prevail over evil in the end. 战胜20.He provided for his family by working in a mill. 养家21.The old house was pulled down. 推倒22.The actor put on a fine performance. 表演23.They put off the picnic because of the rain. 推迟24.Pick me up at the hotel.25.Our flag stands for our country. 代表26.You can’t stand by and allow such a thing. 袖手旁观27.A soldier must stand up to danger. 敢于面对28.She treated me to an ice-cream. 请客29.She has really taken to that child. 喜欢30.The company turned down the suggestion of shorter hours. 拒绝31.The examination turned out to be easy. 结果32.Don’t bother to look for my umbrella; it will turn up some day. 出现,出来33.He warned us of the danger. 警告34.He touched on the theoretical physics in his speech. 谈到35.Thank you for toughing up my poetry. 润色、修改36.We will reckon with you later. 算账37.Can I reckon on your support? 指望38.I suppose I must put up with my loss. 忍受39.I must rub up my French. 复习40.I cannot rule out the possibility of trouble. 排除break down 崩溃,中断,垮掉bring round 扭转过来,苏醒过来break in 破门而入bring up 培养,提出break off 解除break out 爆发break up结束,破碎call for 碰头,迎接,要求I don’t care 无所谓call in 邀请care about 关心call off 取消care for 喜欢,照顾call on 号召take care of 看管,照顾call up 打电话count on 信赖,依靠carry on 继续,坚持ring back 回电话carry on with 持续ring in the new year 以钟声迎接新年carry out 实施,执行ring off 挂上电话carry through 度过难关,艰难完成ring me up 给我打电话run across/into 碰巧碰到put aside 放在一边,存下来run after 追求put down 写下,放下run away 走开,逃离put forth leaves 长出新叶run out 用完put off 推迟run out of petrol 吃完,耗尽put on 穿衣,表演put away 收拾,清理put on airs 摆架子pay back 报复,偿还see about 处理,负责pay sb. 付钱给某人see sb. off 送行pay for 为什么付款see you out 送你到门口pay up 还清钱款see over 参观see to it that 确保,肯定see through 度过难关see to sth处理.take off 起飞,脱衣服set out/set off 出发take to 喜欢set up 建立take up 从事,招聘set in 来临take in 收留,哄骗set down 放下,写下take sth. for granted 想当然set about着手take back my words 收回我的话take him for my brother 把他当成哥哥take on承担,呈现as you wish 随你的便 a wish to do sth. 想做某事的愿望with best wishes 祝好wish for sth. 默默祈祷希望得到give sb. my best wishes代我向某人问好hope for sth. 希望得到某物help sb out 帮某人摆脱困境hope for the best 作最好的打算help yourself to some food 随便吃点东西be past/beyond hope 没有希望can’t help doing sth. 禁不住做某事in the hope of doing sth. 希望做某事help sb (to) do sth. 帮某人做事in the hope that 希望,期待。
help sb. with sth. 在某方面帮人stand by 袖手旁观draw one’s attention to sth 使人注意某事stand by sb. 支持,照顾draw to an end/ a close 即将结束stand by sth. 遵守(诺言)draw a conclusion 得出结论stand for sth. 代表,表示,主张draw sth up 草拟,制定stand up for sb/sth. 替。
说话,支持,维护stand up to sb.sth. 经受住,顶住,对抗as regards (介词) 关于,至于out of orderin/with regard to 关于out of stepin this/that regard 关于这点/那点out of shapewithout regard to 不注意,不顾及out of useout of datego about sth. 开始,着手某事go by 时间过去,流逝beyond belief 不可相信go by sth. 以。
为根据,按照beyond control 无法控制go in for sth. 参加,从事beyond doubt 毫无疑问go on with sth. 继续beyond description 难以描述go on to do sth. 继续某事(有中断)beyond recognition 难以认出go on doing sth. 继续做某事(无中断)beyond one’s means 经济上难以承受go through sth 学习,审查,检查go over 复习,温习go camping/shoping/hiking/hunting/skating/boatingdevote oneself to 致力于have difficulty in doing sth 做某事有困难. have no reason to do 没有理由做某事guard against 防止on the ground that 因为,鉴于cling to 紧紧抓住,依恋,坚持owing to 由于it is no use doing 做某事是徒劳的make a mockery of 对。
的嘲笑,践踏sacrifice sth for 为。
牺牲threaten with 用某种方式或手段威胁waste on 浪费(钱财或时间)be content with 感到满足满意approve of 喜欢,满意,赞赏long for 渴望be fit for 适合embark on 开始,着手come into being 产生,诞生apply to 适用于take sth into account/consideration 考虑到某因素in contrast with 与。
形成鲜明对照feel at home 感到自在随意separate sth from sth 使彼此隔开be bound to do sth. 一定,必定drink to 为。
祝酒wear off 慢慢消失excel at 突出,擅长于in addition to 还有according to 根据refer to 说起,提起be conscious/aware of意识到,觉察到in honor/memory/support/hope of 以纪念/支持/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