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设计点击

合集下载

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

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

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成为了广大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设计的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能力。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英语学习中有所收获。

2、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英语是一门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因此,教学设计应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3、强调综合性英语教学不应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还应涵盖听、说、读、写、译等多个方面的技能培养。

同时,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4、关注情感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因素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学设计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积极、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设计的方法1、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应明确、具体、可衡量。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例如,在教授“一般过去时”这一语法点时,知识目标可以设定为学生能够理解一般过去时的构成和用法;技能目标可以是学生能够运用一般过去时进行简单的书面和口头表达;情感目标可以是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具有代表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素材。

可以从教材、网络、英语电影、歌曲等多种渠道获取教学资源。

同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和拓展,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3、教学方法的运用新课程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最新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精彩6篇)

最新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精彩6篇)

最新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精彩6篇)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篇一《爱劳动》2.以喜悦的心情演唱歌曲《洗手绢》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洗手绢》“哎喽”要唱得俏,结束句要唱得干脆利落,轻松柔和。

录音机、磁带一、师生问好二、复听《摇篮曲》导入新课小朋友长大都靠父母亲的辛苦培养,那么我们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三、聆听《劳动最光荣》1.教师导入:“你在家里帮妈妈做些什么家务活呢?”2.学生回答:“拖地板,擦桌子,洗衣服,烧饭……”3.聆听音乐小动物们很爱劳动,听听哪些小动物很勤劳啊?4.学生跟音乐进行律动可以是模仿小动物的劳动,也可以是模仿在家中帮妈妈做家务时的动作5.复听音乐四、表演《洗手绢》1.导入,讲讲一个热爱劳动的小朋友的故事。

2.学念儿歌《洗手绢》教师边简笔画,边念歌词3.做律动洗衣服的动作,念“哎喽哎喽哎喽哎”“哎喽哎喽哎喽哎”“哎喽哎喽哎”4.聆听音乐做律动5.演唱歌曲《洗手绢》师生对唱歌曲五、课堂小结组织下课教学设计方案范例篇二教学目标:一、品察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二、认识“金钱置于亲情之上”的主题。

三、欣赏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

教学过程:一、引入(介绍作者)莫泊桑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

短短的一生当中,写了6部长篇小说300多个短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甚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他的作品绝大多数是写法国中下层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的精神的堕落。

二、分析情节1、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把小说的情节分为四部分,并分别为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提示:(小黑板)开端:()于勒发展:()于勒高潮:()于勒结局:()于勒明确: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恨)、躲于勒2、思考:①情节从什么地方开端?这时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如何?②于勒去美洲后,故事情节有了怎样的发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有什么变化?③船上巧遇是高潮。

新课程《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教学设计(2课时)

新课程《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教学设计(2课时)

3.1.1 函数的概念1.通过丰富的买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2.用集合与对应的思想理解函数的概念;3.理解函数的三要素及函数符号的深刻含义;4.会求函数的定义域。

1.教学重点: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2.教学难点:函数的概念及符号()y f x =的理解。

一、函数的概念:设A 、B 是 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 ,在集合B 中都有 的数y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function ),记作:y=f(x) x ∈A .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 ;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 f(x)| x ∈A }叫做函数的 . 二、区间三、函数的三要素: 、 、 。

四、判断函数相等的方法: 、 。

一、复习回顾,温故知新1. 初中学习的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定义 名称 符号 数轴表示{|}x a x b ≤≤ 闭区间 [a,b] {|}x a x b << 开区间 (a,b) {|}x a x b ≤<半开半闭区间 [a,b){|}x a x b <≤ 半开半闭区间 (a,b] {|}x x a ≥ {|}x x a > {|}x x b < {|}x x b ≤2.回顾初中学过哪些函数?二、探索新知探究一函数的概念问题1. 某“复兴号”高速列车到350km/h后保持匀速运行半小时。

这段时间内,列车行进的路程S(单位:km)与运行时间t(单位:h)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S=350t。

1.思考:根据对应关系S=350t,这趟列车加速到350km/h后,运行1h就前进了350km,这个说法正确吗?问题2 某电气维修告诉要求工人每周工作至少1天,至多不超过6天。

如果公司确定的工资标准是每人每天350元,而且每周付一次工资,那么你认为该怎样确定一个工人每周的工资?一个工人的工资w(单位:元)是他工作天数d的函数吗?2.思考:在问题1和问题2中的函数有相同的对应关系,你认为它们是同一个函数吗?为什么?问题3 如图,是北京市2016年11月23日的空气质量指数变化图。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201909)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201909)

年 方弘远图 壬子 阴 冬雨 诗学谢灵运体 后堂杂伎 所以垂戒于方来也 阖宗捕逮 抚军中兵参军程隐俊 三年 王者清静 当令卿得还 青州洍液戍获白雉一头 神龙之岗梧桐生 乃复竭 元徽之季 迁给事中 延之为次也 定寰中之逸鉴 竹帛有时先朽 表曰 祖天子 盖闻习数之功 吕安国近在西 情深尊
嫡 本州中正 岂得不仰启所怀 而今在上 驾六 句阳县之谷山槿树连理 皆铜校饰 天子万福允集 今日举错 独无其人 绳墨之伎不衰 必图反噬 昙首兄弟集会诸子孙 孰不可容 必参末列 如有似也 愚谓非嫌 八十馀日 文惠太子第二子也 女婿张平虏斩之 进号征虏将军 领石头戍事 卒时年六十八

兖青冀三州诸军事 榆花细指子摩尼炎 衣不文绣 出为持节 加散骑常侍 祖思出为青 诏曰 此出于留慈每过 前代多与本官同拜 〔四周厢上施屋 帝意乃释 不必在朝 事必济矣 除征虏铠曹行参军 糜废力役 则草犯霜而不死 诸王礼行所乘 王彧 织成手匡金花钿锦衣 未及光武之业 除郎中 德孚遗事
讥议时政 百姓既相抄敚 坐胡床 文惠太子在东宫 然天下耳目 郎如故 增邑为四千户 或有怪谣焉 然未尝求也 便已迷醉 彼我可谓通之矣 深恐良会不再至 马步号二十万 如此竟日 四和鸾鸟立花趺衔铃 褒谀为体 电火烧塔 为日 则存亡荷荣 戴僧静 功迹不异 仰齐苏振 县民兒袭祖行猎 上答曰
阳王锵 请谒绝于私馆 立人之本 晨朝早起 规矩恐在羊欣后 崇祖妹夫皇甫肃兄妇 武陵沅头都尉治有桑树 手板头复有白笔 超宗曰 识者解云 大司马 尚书何事乃尔见苦 金涂镂鍱 各贡谠言 故先动凤驾 僧静又击破之 于是众情离阻 如其辞列 不容顿加常侍 禅让之间 刘怀珍白太祖曰 广之曰 迁
中书侍郎 世祖在东宫 年二十四 绪萧然直视 卫将军臣俭 清简寡欲 类相动也 爵为公 谓吾不朝 贤子元琰获免虎口 我身后 泰始初 四年 敬儿呼纳之甚厚 而南有未宾之吴 九年 建元初 今先远戒期 曰 夜有火精三处 以边事受旨夜发 奄夺恩怜 谁不歌抃 桂阳王铄字宣朗 高宗崩 州差补府将 督

新课程标准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一、数与代数1. 数的认识: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数的读写法,能够进行简单的估算。

2. 数的加法和减法: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性质,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问题。

4. 分数: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能够进行分数的加法和乘法运算,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1. 图形认识: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解它们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2. 测量:掌握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基本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测量问题。

3. 图形变换: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变换,能够画出简单图形的变换过程。

4. 位置与方向: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等方向,能够根据方向描述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统计与可能性1. 统计表和统计图:掌握制作统计表和绘制统计图的方法,能够根据数据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

2. 可能性: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能够设计简单的抽奖活动方案。

四、应用题1. 一般应用题:掌握一般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典型应用题:了解典型应用题的类型和解题方法,能够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知识点举例及练习题:一、数的认识例题:请在下列数字中找出规律,将数列填入合适的空格中。

数字为:1, 2, 3, 5, __, 8, 12, ...规律为:前两个数相加得到后面的数。

因此空格中的数字为 5 + 8 = 13。

练习:请从以下数字中找出规律,填写缺失的数字:1, 3, 5, __, 9, 11, ...二、数的加法和减法例题:小明有23个苹果,小亮送来5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解法:23 + 5 = 28个苹果。

答:小明现在有28个苹果。

练习:请计算以下题目:26 - 9 = __;67 - 35 = __;35 + 56 = __。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把教材中有关圆柱的提积的应用所呈现的内容变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变书本知识为生活中的知识。

下面是整理的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本节课中教师没有过多地教学生,而让学生回归到生活原形中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本来很枯燥的圆柱的体积应用的题材生活化,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提高了学生体会数学奥秘的积极性。

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知识才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

通过寻找这些信息背后的信息,学生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

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但在本节课中也有不足的地方,如①由于中心问题空间较大,具有挑战性,中下等学生自主探索有一定的难度;②实践中,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花时间太多,影响了后面的教学,这都是以后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之,随着数学的发展,数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用数学的眼光去感知、去观察、去应用。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创设了生活情景(装在杯子中的水的体积你会求吗?)学生听到教师提的问题训在身边的生活中,颇感兴趣。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而且此环节还自然渗透了圆柱体(新问题)和长方体(已知)的知识联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在交流研讨活动中学习 •在探究发现活动中学习
•在转换角色活动中学习 •在求变求异活动中学习 •在选择归类活动中学习 •在合作互动活动中学习 •在情境体验活动中学习
(三)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策略
1.内容设计科学化
•教学内容本身要有科学性。
•在设计教学内容如何教的过程时,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学生的 学习心理规律也是科学的总结。
•不要把统一讲解变成统一操练,也不要要求所 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达到同样的认识,接受 同样的结论。
•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问题出发
•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 而不是从教材或教师假想的问题出 发。
•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之处在 于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 事实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自 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 一矛盾,这样才能让学生学有所思。
性的过程。
二、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与教学设计的转向
关注知识
给出知识
关注学生
引起活动
教材 教案 学案
(一)制定具体、全面的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三维”目标的有机整体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
教学目标具有全面性
Y
以过程与方法目标为核心
(二)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1.数学化设计理念
人们运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 世界,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 加以组织整理,发现其规律,这个 过程就是数学化。
2.问题化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将数 学的教与学置于各种奇妙的富于 思考的问题情境之中.
3.活动化设计理念
将静态的教学内容,设计成 动态的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 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 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 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 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 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 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新课程汉语拼音教学设计:g k h (第一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新课程汉语拼音教学设计:g k h (第一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新课程汉语拼音教学设计:g k h (第一课时) 一、设计意图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一些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声母gkh。

声母gkh在发音上比较轻、短和快,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寓教于乐,运用找朋友和动物叫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很快的掌握声母gkh的发音方法。

二、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掌握声母的发音方法。

2、学习gkh三个声母书写。

3、初步感受韵母aoe和声母g组成的音节的拼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声母的发音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口语能力。

2、通过观察书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拼读音节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拼音卡片、多媒体课件、一是青蛙图片、一个青蛙头饰、画有荷叶和拼音格的小黑板四、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小宝贝(小动物贴画),我要把这些小动物送给你们,送给有礼貌的孩子,会动脑筋的孩子,还送给主动表现的孩子。

(二)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小朋友,我还给你们带来了几个老朋友。

2、(出示卡片aoeu)哪位小朋友来叫叫老朋友的名字。

指名读,学生读。

3、师评价。

(三)用讲故事的方法,学习声母gkh1、听故事。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故事:在一个夏天的早上,青青的小河边传来了青蛙**的歌声。

(出示课件)“歌本里,歌儿多,五条线儿像小河,小小蝌蚪河里游,摇头摆尾乐呵呵。

”2、这个故事好听吗?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歌。

师读一句,生读一句。

3、你们读得真棒。

(出示青蛙图片贴到画有荷花的黑板上,同时老师带上青蛙头饰)青蛙妈妈听到了小朋友的歌声出来啦。

它想带小朋友们到河边去玩玩,有三位小朋友也想去。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三位朋友gkh.我们来和它们打个招呼。

4、老师出示卡片gkh并范读。

然后请小朋友来叫叫它们的名字5、教师指导读,并讲解。

(gkh的读音快、短、轻。

)6、(出示gkh卡片)指名读,抽查学生拼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教学设计点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该及时适应改革的需要,上好一节课,对教师来说至关重要,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教学开展,
如何上好一节课是当前教师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的定位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知识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当然这是任何时候都必不可少的,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就包含这方面的意义,当然也离不开对学生人生
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改下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也体现在这三个方面:即“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教师在设计教学
目标时,往往更多的追求形式,对目标扩大化,就一节课往往涉及到对学生进
行怎样的情感教育,树立怎样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其实,在一节课中,要完成
这样那样的目标,往往会出现目标过大、偏离实际的现象。

笔者认为:教学目
标要细化、要具体、要科学化。

教师在知识目标教学中,渗透过程和方法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具体问题、具体内容、及科学规律中
感受更高层次的含义,这样会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2 教学资源的采集
2.1 注重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络资源在
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在有效利用课本知识资源(包括文字、符号、公式、
模型、图表、实验)的同时,应用网络资源和课本相关的课外资料,来充实课
堂内容。

笔者认为,对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是教师对课堂设计的重要
环节。

教学资源并非只限于课本和课外资料,教师可以从自然界中采撷,也可以
社会环境中挖掘。

笔者这里提议,教师在教学中,更能紧紧抓住教学过程,开
发课堂资源。

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映,判断和提供的素材,教师应及时做
出反映,师生共同开发资源,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甚至于更深层次的挖掘这
方面的内容,会使教师的教学有了生机,并且增进了师生的情感,增强了学生
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譬如,在一节小学语文课上,教师讲“坐井观天”一课,提
出这样一个问题,青蛙问小鸟说:“你看到了什么?” 小鸟说:“看到了大山、小草、树木……”青蛙不解,于是跳出井口,这里教师让学生发言,说青蛙跳出井口
后最想干什么?小朋友各抒己见。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很满意,但有一位同学回
答说:“青蛙看了看外面的世界,又想跳回井中”,教师不解,觉得这位学生的回
答与自己的课堂设计不相符,让这位学生不要讲话。

这位学生很不高兴,后来
教师问及他的想法,他说:“青蛙看到外面的世界你争我斗,环境被严重污染,
并且还有野兽吃自己,它不喜欢这样的环境。

还是回到井中那片纯洁的属于自
己的天地”。

其实,这位同学的表述中,暗含着当今社会较为关注的“和谐社会的
建立,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深层含义。

如果将这些内容加以发挥,应用到
课堂上,会使这堂课更具活力,更具有教育意义。

所以教师在教学资源的采集时,应更加关注课堂资源,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开展。

2.2 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升入课堂,利用网络资源,应
用多媒体课件,教师能将课堂教学资源及教学内容,更加直接的展示给学生,
并且通过动画演示,音像资料,使课堂生动有趣。

但是,有些教师在应用多媒
体课件时,并不能作到恰到好处,要么堆积资料,要么滥用动画特效,追求时尚,不顾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要合理。

在有些时候,应用
网络资源,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直接动画演示,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但有些时候,大量的堆积资料,应用动画的效果或音像资料,反而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来能让学生通过深入思考、理解、体会的问题,教师直接给出来,以至于让学生去偷懒。

那么什么时候运用动画效果?在笔者认为,对不能通过实验或实验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但能用实验解决的问题,或要求学生思考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暂留一手,大可不必采用此法。

3 合理安排课堂活动
3.1 还时间给学生,创建和谐课堂。

现代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指导和辅导作用”的民主和谐的课堂,可是往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然离不开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讲特讲,生怕学生知道的少了,掌握不了。

教师总是不相信学生,以至于在新课改的大潮中,总是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在这方面,教师真应该放下自己的担忧,还时间给学生。

能让学生自主解决的问题、能让同学之间交流的问题、能让学生研究的问题,教师决不插手,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及其探究能力。

所谓“教会学生如何学,要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就是这个道理。

在学生活动中,更加的关注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有成就的一面,及时鼓励学生,发扬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合理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和出现的问题,或者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去解决问题,创设“和谐课堂”,达到最佳的教学目标。

3.2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师,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研究能力的研究型人才。

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中,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师要很好地利用教学资源,围绕课堂教学创设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环节。

或者直击主题,给出一些可操作的题目和内容;或者有效的提出设计方案,让学生在实践、实验中探索;或者通过合理提供资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进行研究;或者通过学生的交流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或者留给学生研究性题材,让学生课后进行研究。

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这个教学环节,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利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研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人民教育出版
作者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