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1.背诵本词。 2.、对比阅读李清照《一剪梅》,
分析两首词情感表达的异同。
这种写愁的手段叫?
小结诗歌
思考:词人为何而愁,她的愁有哪些 ?
情愁 颠沛之悲 独居之苦
家愁 丧夫之哀 孀居之悲
国愁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总结全文,提升感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秋风、淡酒 过雁、黄花 梧桐、细雨
借景抒情
叠 词 运


奠定哀婉凄凉的 感情基调
首尾呼应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中国古典诗词很多是通过意象 来传情达意。那么李清照在写作愁情的时 候主要借助了哪些意象呢?
淡酒 急风 大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为何说是“淡酒”?
风为何用 “急”?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黄花”有何象征意义?
酒-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 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 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赵明诚孤身赴任,身 染重病,八月十八日 去世。
1151 1156
李清照没有子嗣,凄 然一身,悲苦地离开 人世。无人知道死于 何时,葬于何处。
欢乐自由的少女生活
平静悠闲的少妇生活
颠沛流离的孀居生活
南 渡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
愁 感受
心情
表情
凄凉惨淡
1.形式上,具有节奏感、音乐美,增强语气。 2.(本文)内容上,七组叠词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心 情;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研读诗歌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 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 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 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台。
——杜甫
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半世漂泊感生平 一般愁字别样情
主旨
词人通过描写在 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 营造出冷清悲凉的意 境,抒发其饱经国破 家亡夫死后的内心孤 寂落寞、悲凉愁苦的 心绪。
诵读诗作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 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 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二、间接写愁
借景抒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表达上有何特点?作用是什么?
特点:运用叠字 作用:
1、形式上,⑴音乐美、音韵美
⑵增强感情 2、内容上,奠定悲苦愁绝的感情基调
间接抒情
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30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30张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低沉舒缓,低沉中有激情,舒缓中有快慢缓急 。
第贰章
通晓愁意
疏通愁意

悲愁哀伤的处添样子 加 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题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抵挡
忽暖忽冷,形容 气候变换无常
调养、休息
疏通愁意
菊花
枯萎殆尽
此 处 添
《醉花阴加标》 题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比较探究
词名
意象
酒、黄花、秋 《醉花阴》 风、薄雾、浓
云、瑞脑

意境
处 添


轻烟袅袅、天题气初凉
和菊花吐蕊的清新寂
静的意境
愁情
表达的只是离别
此 处 添 加 标 题


大雁
黄花
梧桐

意象 酒 风 雁 黄花 梧桐 雨
抒情意象
特点 寡淡 劲急 南飞 憔悴 凄凄 绵密
作用

处 象征浓重的愁情
添 加
标题用清冷的秋风渲染愁情
象征离愁、怀乡之思、物是 人非之痛
象征女子憔悴的容颜、孤苦 飘零的晚境
象征悲凉孤寂
象征愁思绵密
抒情手法
将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升到最高潮。
文章主旨
这首词从早晨写到黄昏,通过描此处写秋日清晨的咋暖还寒 添 加
和秋日黄昏的丝丝细雨,天上的标题大雁、地上的的黄花等 景物,再现了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 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 之思。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
1、1旧.丧时夫相之识痛。:北“雁雁南”归是,信词使人,也它是让从词北人方回流想落起当年和丈夫鸿雁传书 的南日方子,而如今,丈夫已逝,谁再给她捎信?她又捎信给谁呢?睹物思 人2,、雁传是信人使非者,。更大感雁绝曾望为和她悲和哀丈,夫增传添递了相词思人,心如中的无限凄凉。
今大2.雁故依国旧之而思收:信“人雁却过不也人”世中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 方常常见到的,之所以说是“旧时相识”,是因为词人想借此表达自己 浓重的相思之情。
中期
1.世事反复难得知,回黄转绿无定期
刚回汴京第二年,大观元年(1107年)赵家在党争中 败下阵来。赵家败阵却是李清照幸福生活的开始李清 照和赵明诚屏居青州10年
2.归来堂中读书乐,赌书消得泼茶香
夫妻俩在青州的“归来堂”猜书、斗茶。赵明诚撰写 《金石录》,李清照则陪伴身旁,心情舒畅,甘心终 老。在这期间 她完成了一件在词坛上有“补天”之 功的大事。为诗词之别首创界碑,写出了“别是一家” 的《词论》。
《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时所见 所闻所感,抒发了“我”(作者李清照)因 国破家亡、沦落天涯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 凉愁苦的心情。
词如生命 你的文字若不渗透你这个个体生命的个性、 思想、情感和灵魂,那么,文字就如同你的头皮 屑,没有带上你生命的温度与活力,它是死的, 只是一种代谢物。而好的文字,应当是作者生命 的延伸。 王国维《人间词语》云:“尼采谓以血书者 也”。李清照的词也同样是“以血书”的。她将 生命个性、生活情趣、身世之感、家国之恨融入 词中,她的文字生动地表现了她的人生,集喜怒 哀乐、悲欢离合、国破家亡、民族之悲、身世之 感于一体,意境深远。她的作品都是她生命历程 的真实记录,也是时代的见证。
结论:“黄花” 孤独愁情的寄托。
二 找出词中的意象,并谈谈该意象有何特点。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9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9张
• 目标回顾:1.背过作者生平,读三遍写作背景。 • 2.翻译本诗并找到意象,分析出他们表达的内容情感。 • 3.分析叠词的作用并学会迁移运用。 • 4.总结出本词艺术特色及中心思想。 • 总结: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叠词作用: • 1、富有韵律,具有音乐美。 • 2、起强调作用,增强感情。(1)全词语言通俗自然,
• 学习方法:借助学习资料,个人朗读分析后小组 讨论交流
• 学习时间:5分钟 • 学习的检测与评价:抢答,按号抽叫。点评,奖
励积分1分。声音大声,大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词作用: 1、富有韵律,具有音乐美。 2、起强调作用,增强感情。
作用:统纳全篇,并突出了诗人百无聊赖, 心神不定的神态,表现诗人悲深愁绝的痛苦心 情, “凄凄惨惨戚戚”更看出痛之深。
乡愁、离愁 怀乡之愁、悼亡之悲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 损,如今有谁堪摘?
花憔悴 人憔悴 以花衬人
隐含生命逝 去的悲哀
帘卷西风,人比 黄花瘦。
花衰 人瘦 以花衬人
少女闺思的 淡淡哀怨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窗 词人对个人空间与心理空间的坚守,
无论是秋天的景致,还是渲染天地 的生息寒暖,秋雁悲鸣,都是透过 窗户看到的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行为 引发
环境
感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注意这句话的内在逻辑顺序
词人在寻觅什么?
哪里冷清?
流亡前安定闲适的生活? 丈夫在世时的情意? 心爱的金石拓片?
环境冷清 内心冷清
似有所寻,不知所寻 无处可寻,无所依托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1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1张
(男女殉情而死后)两家求 合葬,合葬华山旁。东西植 松柏,左右种梧桐。
离情别绪 孤独忧愁 愁思纷乱
忠贞爱情
赏析诗歌
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诗歌鉴赏方法:通过把握意象内涵来把 握诗歌情感
寻寻觅觅
动作
若有所失
环境
冷冷清清
冷清凄凉
感情
凄凄惨惨戚戚
郁郁寡欢 惨然不乐
• 1.奠定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 2.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梁衡评价: “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 ,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天气无常,心绪难平
声声慢
酒、风、雁、黄花、 窗儿、梧桐细雨
《 寄一锦书剪寻来梅寻?》雁:觅字“觅回云,时中冷,谁 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 月时满西候楼,。最” 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索然无味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惶然无助
声凄厉,象征哀思;传书信,思念亡夫;北人南渡,漂泊异乡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窗儿 梧桐细雨
间接抒情
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
意境?
凄婉
愁苦
哀怨
赏析诗歌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赏析
知人论世析愁情:
痛 家人离散
悲 夫死无子
伤 半壁江山
恨 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隅
苦 形影相吊
愁 漫漫余生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2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2张

柒 布置作业
作业
1.积累写愁情的名句和相关意象。 2.课外搜集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词,把它们抄写在读书笔记 本上,进行比较探究。
谢谢!
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 《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则是词人后 期生活的写照。
叁 朗读体味,以声传情
朗读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 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 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比较鉴赏
相同之处:
共有意象 酒 风 黄昏 黄花
醉花阴 东篱把酒黄昏后
帘卷西风 东篱把酒黄昏后
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三杯两盏淡酒
晚来风急 到黄昏、点点滴滴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 损,如今有谁堪摘
比较鉴赏
不同之处:
《醉花阴》之“愁”:百无聊赖的闲愁 重阳独酌的清愁 与丈夫 的离愁。
《声声慢》之“愁”:孀居之悲 年迈之叹 飘零之苦 亡国之痛。
陆 课堂小结
小结
作为一个女子,李清照的遭遇是不幸的;作为词人,她 又是幸运的、伟大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 工。”苦难造就了李清照的艺术灵魂,她以女性特有的艺术 感受,使两宋以来的婉约雅词的题材、意境更加深化和细腻, 将婉约词推向了新的高峰。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 慢》,在诵读声中向李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
李格非很有学问,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学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辞章,常相唱和。靖康之变后, 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国破家亡, 李清照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4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4张

这次第,怎一个愁 字了得!
——表面是对愁欲说还休, 实则倾泻无遗
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 落之苦
触景生情,寄情于景
过雁
秋风 情 梧桐
交 愁融
淡酒 景 细雨 凄凉惨淡黄花
思考:你觉得 哪个意象最能 触发词人的 “愁情”?它 在古典诗词中 有什么特殊涵 义?

象 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走进诗风词韵
满却雁怎三最乍凄冷寻声
地是过敌杯难暖凄冷寻声
黄 花
旧 时
也 正
他 晚
两 盏
将 息
还 寒
惨 惨
清 清
觅 觅

堆相伤来淡
时戚

积识心风酒
候戚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 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 起一滩鸥鹭。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
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 纱橱,半夜凉初透。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身世之愁,亡国之恨)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离愁)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离愁)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离愁)
为何说是“淡酒”?
其词自成一家,被 称为“易安体”。
其作品散失很多, 今有词集《漱玉词》传 世。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 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 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 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 滴。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背景
❖ 此词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 亡,丈夫去世,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 亡的难民一样,漂泊在杭州、绍兴、台州、 温州、金华一带,始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 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一连串的打 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 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 作用:七组叠字以情入笔。音韵上婉转哀切, 绵绵不绝;感情上层层递进,一意贯通,如 泣如咽。为全词奠定了凄凉、惨淡和悲戚的 基调,顿挫凄绝,可谓“无一愁字,却字字 含愁,声声是愁。” 委婉细致地表现了抒情 主人公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
写景赏析
❖ 选典型秋景暗用“对比”,化故为新,情景交融
❖ 秋风
❖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 ⑶乍暖还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 ⑷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养息适应。 ❖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 ❖ ⑹损:表示程度极高。 ❖ ⑺有谁堪摘:有谁能与我共摘。谁:何,什么。堪摘:可摘。 ❖ ⑻著:亦写作“着”。 ❖ ⑼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 ⑽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秋风渲染愁情
❖ 秋雁
过雁象征离愁
❖ 黄花
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 梧桐Βιβλιοθήκη 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牵愁惹恨
❖ 细雨
哀伤,愁思的象征
声声慢· 寻寻觅觅
李清照 南宋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 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 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被称 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 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 古第一才女”之美誉。早期生活优裕,与 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 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 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 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 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 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 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 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 清照集校注》。
亡国之痛 孀居之悲 沦落之苦

❖ 整首词的基调定位在“愁”上,词人通过描 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 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含国破、家亡、夫 死的悲痛内心世界,孤寂、落寞、悲凉、愁 苦的心绪。
叠字——抒发凄哀悲凉之情
寻寻觅觅
动作
孤苦无依
冷冷清清
情景
萧杀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凄然寡欢
叠字——抒发凄哀悲凉之情
❖下阕:
地上到处是零 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 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 黑!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 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 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够说尽!
赏析
❖ 上阕: 用清冷环境衬托孤寂清凉的心境
❖ 下阕: 由远及近,转入对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现 作者的凄苦之情
声声慢·
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 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 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 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 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 个愁字了得!
注释
❖ 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 迷茫失落的心态。
❖上阕:
我独处陋室若 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 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 冷冷清清的环境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 以保养将息。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 抵御早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大 雁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诚明的词中, 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 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 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