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第三单元第九课《声声慢》课件19张PPT语文课件
合集下载
9.3《声声慢》课件(共1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鹊桥仙 秦观
浣溪沙 晏殊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小园香径独徘徊。
抒发个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以动衬静,愁绪漫长,似雨打心头
间接写愁
淡酒
秋风
秋雁
愁
意象
黄花
梧桐
细雨
意境
冷清 萧瑟
情感
孤寂落寞 悲凉愁苦
缘何生愁
1.思考:“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为何心中万般愁绪?
李清照作为乱世词人,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宋室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 南渡以前,词人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国家较为 稳定,早期词作多写悠闲生活。
直接写愁
思考:叠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换成 “寻觅,冷清,凄惨”好不好?
①形式上: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寻寻觅觅
动作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②内容上: 起强调作用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环境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感 受 凄惨愁苦 沉痛凄厉
间 接 写 愁 1.快速浏览词作,找出词作中的意象。
淡酒
急风
愁
意象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间接写愁
2.结合词句分析,词人如何借助意象表现情感?以前后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三分钟完成任务。
意象
怎样表现情感
淡酒 内心愁情太重,觉 梧桐 细雨
秋风来的急,环境的寒衬内心的冷,渲染愁情 雁声凄切,传递信息使者,词人从北方流落南方, 托物寄情,悼亡之悲、怀乡之愁。 堆积的黄花衬愁容,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声声慢》ppt课件19张

--曹操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酒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结论:酒是“愁”的象 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课文小结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 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 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 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 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 价李清照:
作品有《李易安集》 《易安居士文集》《易安 词》,已散佚。后人辑有 《漱玉集》《漱玉词》。今 有《李清照集》辑本。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意象在诗歌中的常用义:
酒:是“愁”的象征。 风:是抒写萧瑟冷凄之感。 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昨夜凉风又飒然,萤飘叶坠卧床前。 —白居易《凉风叹》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酒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结论:酒是“愁”的象 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课文小结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 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 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 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 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 价李清照:
作品有《李易安集》 《易安居士文集》《易安 词》,已散佚。后人辑有 《漱玉集》《漱玉词》。今 有《李清照集》辑本。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意象在诗歌中的常用义:
酒:是“愁”的象征。 风:是抒写萧瑟冷凄之感。 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昨夜凉风又飒然,萤飘叶坠卧床前。 —白居易《凉风叹》
9.3《声声慢》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借鉴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D 读写拓展 U XIE TUO ZHAN
2.“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旧时相识”的雁触动 了词人怎样的情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思?
提示:“雁”是信使,“旧时相识”让作者回想起当年和丈夫 鸿雁传书的日子,更增添了无限的悲凉。如今丈夫已逝,谁再给她捎 信,她又捎信给谁呢?睹物思人,雁是人非,更感绝望和悲哀。
运用方向①谁说女子不如男;②爱国;③如何面对生死。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D读写拓展 U XIE TUO ZHAN
素材开发 美文品读
乱世中的美神(节选)
梁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种凄冷的美,成就了李
清照词作独特的魅力。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走进她满腔愁绪的时候,
佳节又重阳,
之情。人逢佳节倍思亲,况九九重阳又是古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人十分重视的节日,偏偏丈夫不在身边。表
东篱把酒黄昏后,
达了词人的伤感之情。“莫道”三句是全
有暗香盈袖。
篇的精华所在,结尾一个“瘦”字是全篇
莫道不消魂,
的“词眼”,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龙点睛,使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借鉴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D 读写拓展 U XIE TUO ZHAN
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试分析梧桐和细雨 传达的情感。
9.3 《声声慢(寻寻觅觅)》 课件(共5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声
声
【 宋
慢
】
李
清
照
教学任务:
初读诗词
初读诗词 纠正字音
jiāng xī 憔悴 qiáo cuì
04
损sǔn 次第 cì dì
现在请同学们暂停视频三分钟,自己放开声音读两遍词
再 读 诗 词 , 初 悟 词 情
再 读 诗 词 , 初 悟 词 情
整体感知
结论:
“黄花”喻指憔悴的容颜, 孤苦飘零的晚境。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 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
雨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雨滴在梧桐上,更滴在词人心上,敲碎词人心啊。
请大家暂停视频一分钟归纳概括意境的特点,分析情感。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我所描述的画面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结论:”过雁“表达了词人对丈夫的悼念以及物 是人非的悲痛。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无甚可摘 有谁堪与共摘
• “憔悴损”的难道只是菊花吗?更是词人自己。 女人好比一朵花,年轻时鲜丽娇嫩,嫁作他人 妇,爱情的滋润更是娇嫩异常,而后来,世事 变化,国破家亡、良人已去,晚年孤寂,千万 愁绪无人倾诉,再娇嫩的花也憔悴不堪了。
01
愁什么?
愁
孀居之悲
沦落之苦
亡国之痛
思夫 思乡
思国
重 读 诗 词 再 品 诗 韵
谢谢观看
愁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暂停视频一分钟做思考
直接抒情(找词眼,明词情)
间接抒情(找意象,悟词意) 借景抒情
直接抒情:
请同学们暂停视频一分钟在书本上勾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句子
声
【 宋
慢
】
李
清
照
教学任务:
初读诗词
初读诗词 纠正字音
jiāng xī 憔悴 qiáo cuì
04
损sǔn 次第 cì dì
现在请同学们暂停视频三分钟,自己放开声音读两遍词
再 读 诗 词 , 初 悟 词 情
再 读 诗 词 , 初 悟 词 情
整体感知
结论:
“黄花”喻指憔悴的容颜, 孤苦飘零的晚境。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 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
雨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雨滴在梧桐上,更滴在词人心上,敲碎词人心啊。
请大家暂停视频一分钟归纳概括意境的特点,分析情感。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我所描述的画面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结论:”过雁“表达了词人对丈夫的悼念以及物 是人非的悲痛。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无甚可摘 有谁堪与共摘
• “憔悴损”的难道只是菊花吗?更是词人自己。 女人好比一朵花,年轻时鲜丽娇嫩,嫁作他人 妇,爱情的滋润更是娇嫩异常,而后来,世事 变化,国破家亡、良人已去,晚年孤寂,千万 愁绪无人倾诉,再娇嫩的花也憔悴不堪了。
01
愁什么?
愁
孀居之悲
沦落之苦
亡国之痛
思夫 思乡
思国
重 读 诗 词 再 品 诗 韵
谢谢观看
愁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暂停视频一分钟做思考
直接抒情(找词眼,明词情)
间接抒情(找意象,悟词意) 借景抒情
直接抒情:
请同学们暂停视频一分钟在书本上勾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句子
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

谢 谢
链接高考
太湖恬亭
[宋] 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 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释】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问: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作答方式:从素材区拖动有关素材到绘图区组成图画,
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绘图区
素材区
四、阅读探究——“愁从何来”
壹 国愁——亡国之恨 贰 家愁——沦落之苦 叁 情愁——孀居之悲
诗词鉴赏方法
找意象 景物
析意境 画面
悟情感
文字小结
本词通过淡酒、秋风、过雁、梧桐、细雨等意 象,描绘了一幅冷清、雁南飞,菊花枯黄陨落, 落花满地,黄昏时分,细雨滴打梧桐叶的清冷 秋景图,表达了作者因丧夫、亡国、流离而孤 寂、凄凉的情感。
配乐诵读
小组合作探究
1. 找出的全词的词眼。 2. 找出词中出现的意象,说说这些意象构成 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全词的词眼
直 接
愁
间 接
写
写
愁
愁
பைடு நூலகம்
直接写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之深
间接写愁
酒
三杯两盏淡酒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 白
考点分析: 描绘画面是分析景物形象的题型,回答时 要找出诗中的意象,概括意境的特点。
参考答案: 本诗第二联通过落日、断桥、人、溪水、 幽树、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断桥边, 夕阳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 互依偎,诗人独赏美景宁静和谐的画面。
作业
1.背诵全词。 2.阅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找出意象体会作者情感,并写一写作 者前后期作品风格的差别。
9.3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19张_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声声慢
李清照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 1151)南宋著名女词人。号 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 东)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 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 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 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 理。靖康之变,北方沦陷,夫 妇辗转下江南。后赵明诚病死, 她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 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 丧乱、晚景凄凉。
愁
(意境)
间接抒情
(意象)
淡酒 ——浇愁
急风 ——难敌
过雁 ——思旧
黄花 ——憔悴
梧桐 细雨
——凄凉
度日如年 的
凄苦情怀
学习要点:
感受本词凄美的意境
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方法: 1、直接抒情(找词眼,明词情) 2、间接抒情(找意象,悟词意) 3、联系词人生平和写作背景 4、多读、经常读、反复读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 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 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 渡 前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 内容:怀旧悼亡
渡 后
词风:凄婉哀怨
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 词》 《李清照集校注》辑本 传世。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 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 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 鸥鹭。
李清照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 1151)南宋著名女词人。号 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 东)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 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 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 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 理。靖康之变,北方沦陷,夫 妇辗转下江南。后赵明诚病死, 她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 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 丧乱、晚景凄凉。
愁
(意境)
间接抒情
(意象)
淡酒 ——浇愁
急风 ——难敌
过雁 ——思旧
黄花 ——憔悴
梧桐 细雨
——凄凉
度日如年 的
凄苦情怀
学习要点:
感受本词凄美的意境
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方法: 1、直接抒情(找词眼,明词情) 2、间接抒情(找意象,悟词意) 3、联系词人生平和写作背景 4、多读、经常读、反复读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 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 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 渡 前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 内容:怀旧悼亡
渡 后
词风:凄婉哀怨
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 词》 《李清照集校注》辑本 传世。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 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 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 鸥鹭。
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怎样入愁(间接抒情)
围绕“愁”,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急风 淡酒 细雨
北雁 黄花 梧桐
请同学们试着给诗中每幅画面拟个名字,在品读意象中感受意境。
淡酒急风图
秋雁南飞图
黄花憔悴图
雨打梧桐图
意象解读
酒 淡酒急风图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 ”?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 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 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1.答案:C 解析:“词牌与词题是固定搭配”错误。词牌是固定的, 但是词题由内容而定,所以词牌与词题不是固定搭配的。
课后小练
2.李清照的下列词句中,从词的风格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D )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101(18) 1127(44)
嫁
北
于
宋
赵
破
明
灭
诚
随
琴
夫
瑟
南
和
渡
鸣
1129(46) 1132(49) 1151—1155
赵 明 诚 亡 丧 夫
再 嫁 张
不 没 74
知 死
有 子
岁
某
于嗣
讼 而 离 之
何, 处孤
独 终 老
婚 变
李清照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
前期
后期
描写少女、少妇时 期的悠闲生活
清新明快,细腻婉转
意象解读
黄花憔悴图
既是憔悴无人怜惜的菊花, 也是作者自喻,比喻自己
。
:反问,强调无人可 摘,怀人伤己,表达作者孤寂之情。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9.3《声声慢》(共34张PPT).ppt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 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 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
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
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
一样愁字万古情,半世漂泊觅平生。
●1.《声声慢》“ 寻寻觅觅 ,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几戚句,首用叠句, 无一愁字,却极言愁绪,不仅描写了诗人寂寞的心情,也奠定了全词 的感情基调。
●2.《声声慢》中,写词人看到大雁可以自如往返而感慨自己滞流南方 不能如愿的句子“雁过也 , 正伤心 , 却是旧时相”识。
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以动衬静,以景衬情 雨有哀伤、愁思的象征意义。
一样愁字万古情,半世漂泊觅平生。
意象 叠加愁情
铺 淡酒——愁 叙 急风——渲染愁情
大雁——离愁、思乡 黄花——忧伤憔悴 梧桐——孤独忧愁 细雨——相思愁丝
融情 情景 于交 景融
动作 凝结愁情
一样愁字万古情,半世漂泊觅平生。
寻寻觅觅 —— 三杯两盏淡酒—— 如今有谁堪摘—— 独自守着窗儿——
一样愁字万古情,半世漂泊觅平生。
一样愁字万古情,半世漂泊觅平生。
艺术手法总结
孤寂的生活
直抒胸臆 环境烘托
孤独的形象 孤苦的灵魂
情景交融——意象叠加——铺叙手法
动作刻画
运用叠词
生活化语言
一样愁字万古情,半世漂泊觅平生。
学习活动三 知人论世,体会词人愁情 的丰富内涵。
一样愁字万古情,半世漂泊觅平生。
风之急可见身之冷、心之凄。 秋风渲染愁情,营造悲凉肃杀的氛围。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
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
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
一样愁字万古情,半世漂泊觅平生。
●1.《声声慢》“ 寻寻觅觅 ,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几戚句,首用叠句, 无一愁字,却极言愁绪,不仅描写了诗人寂寞的心情,也奠定了全词 的感情基调。
●2.《声声慢》中,写词人看到大雁可以自如往返而感慨自己滞流南方 不能如愿的句子“雁过也 , 正伤心 , 却是旧时相”识。
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以动衬静,以景衬情 雨有哀伤、愁思的象征意义。
一样愁字万古情,半世漂泊觅平生。
意象 叠加愁情
铺 淡酒——愁 叙 急风——渲染愁情
大雁——离愁、思乡 黄花——忧伤憔悴 梧桐——孤独忧愁 细雨——相思愁丝
融情 情景 于交 景融
动作 凝结愁情
一样愁字万古情,半世漂泊觅平生。
寻寻觅觅 —— 三杯两盏淡酒—— 如今有谁堪摘—— 独自守着窗儿——
一样愁字万古情,半世漂泊觅平生。
一样愁字万古情,半世漂泊觅平生。
艺术手法总结
孤寂的生活
直抒胸臆 环境烘托
孤独的形象 孤苦的灵魂
情景交融——意象叠加——铺叙手法
动作刻画
运用叠词
生活化语言
一样愁字万古情,半世漂泊觅平生。
学习活动三 知人论世,体会词人愁情 的丰富内涵。
一样愁字万古情,半世漂泊觅平生。
风之急可见身之冷、心之凄。 秋风渲染愁情,营造悲凉肃杀的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127年,靖康之乱 南渡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易安人生之五不幸:
国家飘摇
晚年无子
丈夫病逝
金石遗失
再婚不幸
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声声慢》 我迷惘地东寻寻西找找,可怎么也找不回失去的东西,见到如此冷落凄清 的环境顿觉心里冷冷清清的,心头涌出了凄清、悲惨、忧伤之情。特别是秋 季骤热骤冷的时候,最难以调养生息了。本想借酒御寒、浇愁,但几杯薄酒 下来,根本就抵挡不了晚上的狂风。正在我伤心的时候,只见一群大雁正往 南飞过,(回想起过去曾与丈夫赵明诚雁足传书,互通音信的事来,这大雁 不就是当年给我们俩传书的那只雁么!),雁却是老相识了,(如今却与丈 夫阴阳相隔,家乡的音信也不可复得),真是越想越伤心啊! 地上到处堆满 了零落的黄花,都已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整天守在窗子边, 孤孤单单的,叫我怎么才能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 点点,一滴滴地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 “愁”字怎么能说得尽呢!
直接抒情: 1.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 雁过也,正伤心。 3.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 把握意象:酒,风,雁,黄花,窗,梧桐,细雨,黄昏
寻寻觅觅
动作
若有所失寻觅无果
冷冷清清
环境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凄苦孤独沉痛 寂寥
1、形式上: ① 音乐美、音韵美,② 增强感情。 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七组叠字,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使全词顿挫凄绝, 如泣如咽。
声声慢
李清照
一、作家简介
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留有作品集《漱玉词》。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之一。
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前:生活闲适,夫妻志趣相投、感情深厚; ○后:北宋灭亡,漂泊江南,丈夫身亡、书画丢失。 ○前:清新明快、细腻婉转,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 情趣、闺怨离愁; ○后:哀婉凄清、苍凉悲楚,多写其悼亡之悲、故 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意象在诗歌中的常用义:
酒:是“愁”的象征。 风:是抒写萧瑟冷凄之感。 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反衬:用“淡酒”反衬愁浓。“淡酒”“风急”还写出“我”晚年的凄凉惨淡。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托物寄情:托“大雁”寄沦落之愁、故国之思、丧夫之痛、悼亡之悲。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双关:明写菊花,也是暗写自己,是以花写人。凋零的“黄花” 比喻自己衰老憔悴的容颜和孤苦伶仃的晚年。“憔悴损”, 一语双关。既指花枯萎憔 悴,也指自己衰老憔悴。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窗,借代家乡、家室。写出“我”孀居之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以动衬静: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听得到的点滴雨声衬托 出独居的孤清寂静。雨打梧桐,秋雨滴答,缠缠绵绵,暗示词人内心的痛苦郁闷。
破南 诚
灭渡 亡
,。 ,
丧
夫
。
1132
1151—1155
49
岁
身
染
重
疾
。
再讼
嫁而 张离
婚 变
某之
没不
有知
子死
嗣 , 独
于 何 时 何
居处
终。
老
,
欢乐自由的少女生活 平静悠闲的少妇生活 颠沛流离的孀居生活
南 渡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卖花担上,买得一支春欲放……怕郎猜道。奴面不如画面好。云鬓斜簪。徒 要教郎比并看
二、写作背景
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夫死。这 时期她的作品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 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 凄凉的景况。《声声慢·寻寻觅觅》便 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李清照
1084 出 身 名 门
1101
18 岁 嫁 于琴 赵瑟 明和 诚鸣 ,1127 1129 Nhomakorabea44
46
岁
岁
北随 赵
宋夫 明
忽寒忽暖容易致病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天上的过雁, 满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处处生愁,物物助愁,景景牵 愁,作者陷入一个“愁”的世界!
以愁情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 愁: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人老之忧、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26.穿透石头的水滴,它的力量来源于日积月累。 58.不摔的惨烈,如何享受涅磐重生的快乐。 62.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72.人生只有创造才能前进;只有适应才能生存。 45.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 60.带着自己的梦,以一种骄傲的姿态走下去。 29.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52.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89.人生就是场经营,有人经营感情,有人经营利益,有人经营幸福,而有人经营阴谋。 41.望远镜可以望见远的目标,却不能代替你走半步。 98.竹笋虽然柔嫩,但它不怕重压,敢于奋斗、敢于冒尖。 54.只要你不回避与退缩,生命的掌声终会为你响起。 51.如果缺少破土面出并与风雪拚搏的勇气,种子的前途并不比落叶美妙一分。
意象-意境-情感
意象:淡酒、晚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添愁、助愁
意境:冷清、凄惨、哀怨、愁苦之境
情感:国破家亡之悲、丧夫孤独之愁、 颠沛流离之苦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酒力压不 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多 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深
酒: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 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黄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窗: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梧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细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黄昏: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1127年,靖康之乱 南渡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易安人生之五不幸:
国家飘摇
晚年无子
丈夫病逝
金石遗失
再婚不幸
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声声慢》 我迷惘地东寻寻西找找,可怎么也找不回失去的东西,见到如此冷落凄清 的环境顿觉心里冷冷清清的,心头涌出了凄清、悲惨、忧伤之情。特别是秋 季骤热骤冷的时候,最难以调养生息了。本想借酒御寒、浇愁,但几杯薄酒 下来,根本就抵挡不了晚上的狂风。正在我伤心的时候,只见一群大雁正往 南飞过,(回想起过去曾与丈夫赵明诚雁足传书,互通音信的事来,这大雁 不就是当年给我们俩传书的那只雁么!),雁却是老相识了,(如今却与丈 夫阴阳相隔,家乡的音信也不可复得),真是越想越伤心啊! 地上到处堆满 了零落的黄花,都已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整天守在窗子边, 孤孤单单的,叫我怎么才能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 点点,一滴滴地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 “愁”字怎么能说得尽呢!
直接抒情: 1.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 雁过也,正伤心。 3.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 把握意象:酒,风,雁,黄花,窗,梧桐,细雨,黄昏
寻寻觅觅
动作
若有所失寻觅无果
冷冷清清
环境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凄苦孤独沉痛 寂寥
1、形式上: ① 音乐美、音韵美,② 增强感情。 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七组叠字,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使全词顿挫凄绝, 如泣如咽。
声声慢
李清照
一、作家简介
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留有作品集《漱玉词》。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之一。
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前:生活闲适,夫妻志趣相投、感情深厚; ○后:北宋灭亡,漂泊江南,丈夫身亡、书画丢失。 ○前:清新明快、细腻婉转,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 情趣、闺怨离愁; ○后:哀婉凄清、苍凉悲楚,多写其悼亡之悲、故 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意象在诗歌中的常用义:
酒:是“愁”的象征。 风:是抒写萧瑟冷凄之感。 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反衬:用“淡酒”反衬愁浓。“淡酒”“风急”还写出“我”晚年的凄凉惨淡。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托物寄情:托“大雁”寄沦落之愁、故国之思、丧夫之痛、悼亡之悲。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双关:明写菊花,也是暗写自己,是以花写人。凋零的“黄花” 比喻自己衰老憔悴的容颜和孤苦伶仃的晚年。“憔悴损”, 一语双关。既指花枯萎憔 悴,也指自己衰老憔悴。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窗,借代家乡、家室。写出“我”孀居之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以动衬静: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听得到的点滴雨声衬托 出独居的孤清寂静。雨打梧桐,秋雨滴答,缠缠绵绵,暗示词人内心的痛苦郁闷。
破南 诚
灭渡 亡
,。 ,
丧
夫
。
1132
1151—1155
49
岁
身
染
重
疾
。
再讼
嫁而 张离
婚 变
某之
没不
有知
子死
嗣 , 独
于 何 时 何
居处
终。
老
,
欢乐自由的少女生活 平静悠闲的少妇生活 颠沛流离的孀居生活
南 渡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卖花担上,买得一支春欲放……怕郎猜道。奴面不如画面好。云鬓斜簪。徒 要教郎比并看
二、写作背景
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夫死。这 时期她的作品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 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 凄凉的景况。《声声慢·寻寻觅觅》便 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李清照
1084 出 身 名 门
1101
18 岁 嫁 于琴 赵瑟 明和 诚鸣 ,1127 1129 Nhomakorabea44
46
岁
岁
北随 赵
宋夫 明
忽寒忽暖容易致病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天上的过雁, 满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处处生愁,物物助愁,景景牵 愁,作者陷入一个“愁”的世界!
以愁情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 愁: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人老之忧、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26.穿透石头的水滴,它的力量来源于日积月累。 58.不摔的惨烈,如何享受涅磐重生的快乐。 62.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72.人生只有创造才能前进;只有适应才能生存。 45.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 60.带着自己的梦,以一种骄傲的姿态走下去。 29.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52.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89.人生就是场经营,有人经营感情,有人经营利益,有人经营幸福,而有人经营阴谋。 41.望远镜可以望见远的目标,却不能代替你走半步。 98.竹笋虽然柔嫩,但它不怕重压,敢于奋斗、敢于冒尖。 54.只要你不回避与退缩,生命的掌声终会为你响起。 51.如果缺少破土面出并与风雪拚搏的勇气,种子的前途并不比落叶美妙一分。
意象-意境-情感
意象:淡酒、晚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添愁、助愁
意境:冷清、凄惨、哀怨、愁苦之境
情感:国破家亡之悲、丧夫孤独之愁、 颠沛流离之苦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酒力压不 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多 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深
酒: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 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黄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窗: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梧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细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黄昏: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