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合集下载

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论文

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官屯小学辽宁大石桥 115107)摘要:时代的发展呼唤素质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更是如此。

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的效率,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和创新意识,以及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关键词: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心理素质;创新意识语文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更是一门充满无限趣味的学科。

它不应该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而成为简单的应试训练。

语文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就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提出,课堂教学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已根植到每位教育工作者心中。

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就必须在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变革。

现就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一点探索与尝试。

现简要介绍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能动性。

如果说激发兴趣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那么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课堂必要的教学手段。

例如《长城》一课,(播放有关长城的图片,歌曲)激情导入,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万里长城;这就是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建筑年代久远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工程浩大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施工艰难的万里长城;这就是用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万里长城;这就是令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永不低头、永不流泪的万里长城;这就是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使长城像人一样有血有肉,活灵活现似一条巨龙。

通过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的感受长城的雄伟壮丽等特点,还可以讲述有关长城的动人故事。

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与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素质教育是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逐渐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积极向“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独立尝试探索”的自主性学习过渡,并摸索出了一条教师诱导、点拨,学生主动寻究问题、自我释疑的“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论文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论文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论文语文学科作为一个基础学科来讲,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感情,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从某种角度来说,语文素质决定了人才素质的品格,它也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主要因素。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践论文篇一《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摘要:教育领域一改沿袭千百年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那么何为素质呢?在我看来,所谓素质是指平日一点一滴养成的性格,在一定的规律下的行为习惯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潜能。

这种潜能包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当的社会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

所以,我认为素质教育所要解决的首要矛盾,就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亦称习惯教育,或者称为习惯形成。

关键词:素质教育有效途径语文教学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002-02语文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一个要素。

语文学科作为一个基础学科来讲,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感情,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从某种角度来说,语文素质决定了人才素质的品格,它也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主要因素。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从小抓起,注重在小学语文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人的素质结构不是单方面的,它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等等,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一、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融入课堂教学(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新教材的选材,都是经过无数个教研工作者不断地研究、挑选出来的精品,更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美文。

因此,在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情感,这些内容或是作者个人对自然感受的表露,或是个人智慧的结晶,或是爱国情怀的抒发,或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它是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8篇)-素质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8篇)-素质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8篇)-素质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高中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分析一、优化语文课程传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教学内容都仅仅围绕着高考,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学生的思维也比较狭小,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是知识型人才,而不是应用型人才,以后也不能得到社会的赏识。

素质教育提倡终身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培养多层次、多样化人才。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进一步优化教学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

同时,教师应组织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选修,并且定期组织实践、调查、知识讲座、参观等多种课外活动,将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使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有机融合,从多个渠道、途径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个性发展教育以及全面发展教育。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生活中的实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比如有这样一则新闻报道,“2012年1月17日,河南省屈庄村李庄组有一个村民———李国喜在上夜班的途中,看到一名痴呆儿落水,结果英勇搭救而牺牲。

”这则新闻经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教师就可以将这则新闻作为一次辩论课的辩论主题,讨论李国喜救痴呆儿的行为是否值得。

让持有和赞成的同学各自分为两个阵营进行辩论,两队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论据,在课堂上唇枪舌剑,争得面红耳赤,但是在双方辩论的过程中,同学们肯定也势必会懂得双方的观点,学会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

李国喜拿自己的生命换痴呆儿的生命确实会让人们感到惋惜,但是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正是因为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有这样的人存在,有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才使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

因此,这样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引导学生们学会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应试教育很少注意到语文的美育功能,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学生学会审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语文,领会到语文世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论文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XXXXXX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核心内容。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主阵地、主渠道,把素质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

它需要我们去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进行教育和引导,因材施教,不但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共性,更要研究他们的个性,使他们各有所得,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研究”乃至“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要努力夯实课堂教学这个基础。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研究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研究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课堂教学要更好地实现它的素质教育,必须与课外、校外活动进行沟通和配合。

课堂教学着重在研究中研究、生活化活动。

语文课堂有效地延伸至生活,重短时效、重生活体验、重实践积累。

从成语推介,歇后语解析、谚语收集、名言故事,到话说新闻、评论时事、美文推荐、1佳作点评,还有学生们出格感兴趣的班级博客圈、班级日记联播、自写小说联播、当地文化介绍等等,通过多彩的形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起了学生的语言感悟和生活感悟。

课堂教学生活化,要本着生活的需要、课中能练的原则,从课文中提炼生活,到生活中提炼语文,以课堂为基点,向四周辐射,这样课堂教学可得到充实,同时也高效。

另外,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动参与活动、积极自动探究、自动改进、自动进步。

语文活动形式多样,如典范美文诵读、钢笔字比赛、“做新时期的好少年”演讲活动,课本剧表演大赛、“错别字大搜捕”活动、想象作文大赛、“亲近母语”浏览大赛、古诗文诵读等。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论文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论文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论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论文摘要: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毕业论文。

为达到这1目标,必须充分让学生主动发展,诱发、挖掘其潜能。

因此,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从单纯的重视教法,向不但重视教法,同时重视学法的方面转变,以此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熟练掌握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认真考虑如何配合全民素质教育,全面地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建设祖国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农村包围城市教师素质Abstract: The basic goal of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of Chinese is to realize students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In order to reach this goal, must fully let students develop voluntarily, bring out, excavate its latent energy. So, the teaching activity of the gentle teacher of language of middle school should be from the simple attention teaching method, to pay attention to teaching method , is it study respect of law change , so as to lead students positive thinking to pay attention to at the same time, grasp the learning method of Chinese, grasp the tool obtaining information , exchanging the thought, communicating views skillfully. As Chinese educators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consider conscientiously in the course of Chinese teaching of middle school how to cooperate with the whole peoples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 improve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verall qualities in an all-round way , make it become qualified talents who build the motherland.Key words: Middle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语文教学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很好手段,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适时的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很好手段,我觉得应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从小语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大纲规定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方面看,“得法于课堂”对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必须完成“三读”。

一是读懂。

语文课堂教学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准确地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比如《穷人》这一课,学生通过自读、默读等方式,不仅可以了解到课文写的是女主人公桑娜去探望生病的女邻居西蒙的过程,而且懂得善良的桑娜对不幸的西蒙的那种牵挂,那种同情,从而理解人物在特殊心情中的特殊行为。

二是读会。

语文课堂教学要以课堂为学生的“训练场”,让学生“体验”课文内容,从而真实地体会出文章的思维感情。

像进行朗读训练,可以使学生在课文中的激昂处来个激昂,悲伤处来个悲伤,从而促使学生不仅仅感知外在的美,还能进入内心进行激荡情感的品味。

三是会读。

语文课堂教学要带领学生走一个来回。

“来”就是上述的“读懂”、“读会”,即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回”就是指导学生从思想内容又回到语言文字上来,知道课文是怎样表达这些内容的,即达到“会读”的程度,使学生从中学到作者是怎样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表达中心和体现写作意图的。

如教学《观潮》,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通读全文,领会写法。

①作者看海潮,是怎样观察的?课文为什么能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②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把“观潮”写得栩栩如生的?通过诵读欣赏、品味揣摩,使学生明白,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分别从形、影、声三个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从而给我们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下来,学生才能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达到“会读”的境界。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教育论文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教育论文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教育论文第一篇: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教育论文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语文科是基础学科,是中小学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呢?本文不揣浅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树立素质教育思想,彻底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应把语文教学的主要精力,投入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全体学生都能学,都会学,让每个学生都具备基本的语文素质。

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制订好能为全体学生接受的教学目标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明确学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目标的制定要有层次性,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2.要重视教学效果初中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及时了解教学效果。

教师了解、收集教学效果的信息,可用个别谈话、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单元测试等方法。

3.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要设法让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还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

二、应注重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素质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应贯穿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初中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学科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小学开设语文课,目的就是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我们应该教育学生:一个人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就是维护民族尊严、维护民族感情的表现。

高中语文素质教育论文3篇

高中语文素质教育论文3篇

第一篇语文是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具,是人们认识其他事物的重要前提。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行的背景下,本文针对当前高中语文素质教育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

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现状;对策一、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一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所谓高中语文素质教育,指的是高中语文以学生为主体,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发展语文基本素质,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教育。

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在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素质发展上,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好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此外,除了要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还应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从而符合时代要求。

二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特征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性质。

在高中语文素质教育中要注重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师主要起到一个引导和点拨的作用,要帮助学生启发思维,引导其独立思考。

2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多种人才。

传统应试教育培养的是少数有升学希望的学生,而素质教育与其相反,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全体学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3全方位多途径的教育。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接触的知识面比较广,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素质教育时要多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喜好,多进行一些课外以及校外的多途径教育。

4重视效率和启发性的教育。

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高中语文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这个特点,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能够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此外,教师应重视教学的启发性,注重将学习和思考方法传授给学生。

二、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一以教师作为主导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这种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词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还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

阅读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的过程,而且是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的:
一、精心备课,既重知识,又重学生,以重学生为主
备课应该先备学生,再备教材,最后备教学方法。

备学生就要做到: 1.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

备课时,先考虑学生的认知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来确定教学方法。

2.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

对某一课的重难点确立,应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基础。

对学生已经学过的、掌握的知识不应作为重难点。

学生易于出错的或难以掌握的知识点才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备课时,应该充分地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最合适的重难点。

3.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

备课时,把全班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大脑中进行搜索,使优秀生能有更好的发展,后进生也能收获课堂基本知识。

关注这一点,能使教学目标的确立更有指向性和针对性,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二、教学相长,重学法指导
教法是培养学法的手段和指南,而学法则是教法的目标和归宿。

教法对学法有指导作用,但不等同于学法,更不能替代学法,反过来学法又对教法有反作用,可以促进教法的改进与提高。

教与学必须和谐。

即必须遵循教师善教和学生会学乐学并重,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重的原则。

(一)教师的引导是学生会学的前提,是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基础。

语文教学,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至关重要。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确定上,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上都必须有通盘考虑,真正将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的过程既是教师展现自己理解教材的思维过程,也是与学生共同分析、探讨、发现的过程。

教师的引导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示范,那么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会学了,有了成功感,自然也就乐学了。

(二)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是学生乐学的保证,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

如引导学生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对鲁迅先生说的话:“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一句设疑:仅仅是鲁迅记性好吗?(不只是记性好,暗示鲁迅读书认真。

)鲁迅在夸耀自己吗?(鲁迅不会夸耀,是委婉地批评作者读书不认真?)只是批评作者吗?批评只是手段,包含对作者的关心和爱护。

经过一番寻疑,让学生更深一层体会课文内涵。

教学《赤壁之战》这篇文章,教师可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一巧妙的提问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悬念,兴趣油然而
生。

(三)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是会学的根本,是具有科学思维素质的表现。

学习《弹琴的姑娘》一课时,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学生发现小姑娘家的窗帘一年四季发生了变化,学生通过读中思考明白了窗帘的颜色变化与季节特点相吻合,运用景物衬托的方法体现了小姑娘勤学苦练的精神。

(四)鼓励学生敢想敢说、积极交流。

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有一个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提出诸葛亮是“骗”来的箭,为什么课题中却说是“借”呢?此刻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及原因时,大家却哑口无言。

我首先表扬他勇于质疑的精神,并鼓励学生分析课文探究原因,在学生小组的积极交流中,学生发现正因有“借”才有“还”。

因此,只有让学生时刻在“我能创造,我能成功”的信念中前进和发展,学生才能敢想敢说,并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究。

三、辅导学生,既要重知识,更要重能力
达尔文说:“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学会生存》一书中写到: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知识为方法垫底,为能力铺路,而能力又是学习知识,改进方法的根本。

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的程度要重视,另一方面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有意识地辅导学生把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

例如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常会出现审题不清、思考不周、笔下之误三种问题。


对这三种情况,我给学生提出以下建议:看清题,细思考,慎下笔。

并通过反复训练,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时刻把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才能培养出会学、乐学的优秀学生。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内容,而课外实践活动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堂教学可以说是相辅相成。

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

”仅仅靠课本所列篇目和老师课堂讲授,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及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必须充分利用所授课文,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讲《一夜的工作》建议学生课外阅读介绍周恩来的书籍;讲《草船借箭》建议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讲《齐天大圣》建议学生阅读《西游记》等。

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相辅相成,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

还可以联系生活,布置实践性作业。

如学习《火烧云》,请学生观察晚霞变化,主要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

如教学《新型玻璃》,请学生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玻璃新产品?教《我爱家乡的杨梅》,让学生尝尝杨梅,体验一下杨梅入口的感受和滋味。

如教《爬山虎的脚》,要学生采集爬山虎的脚。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我们
必须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面向全体学生,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