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学古文字的起源PPT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汉字起源与发展(完美版)ppt课件

少年阶段
• 甲骨文 最早距今3300多年 • 金文 商代中后期到汉代铁器兴起 • 大篆 西周晚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书同文”
该阶段的特点是随着早期国家的发展,初期的 像形文字开始由稚嫩变的成熟,字形复杂程度和文 字数量与之前相比都有较大的飞跃,形成了系统。
16
公元前1318年,商朝第10代君王盘庚将都城迁至殷,已知的甲骨文与金文最早年代都从此算起。
• 甲骨文
发现并第一个进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清代学者王 懿(yì)荣(1845-1900年)。
迄今发现有甲骨文的甲骨共15万多片,包含单字 具备书法的三个 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 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 汉字的“六书”原则(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 注、假借),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原始图画文 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29
与汉字叔叔齐名的还有被称为汉字阿姨的瑞典人塞西丽娅·林德奎斯特(中文名叫林西莉),她著有《给孩子的汉字王国》。
与汉字相关的中国古代发明
古代中国人为寻找比竹简更方便又廉价的书 写材料,最初用废旧麻绳、破布、织丝遗留的残 絮等材料制做原始纸张。公元105年(东汉年间), 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了现代意义的纸张。
1
汉字演化过程
幼童阶段(甲骨文之前的高度抽象符号) 少年阶段(甲骨文至秦始皇统一文字前) 青年阶段(秦始皇统一文字至近代结束) 成年阶段(现代、未来)
2
本PPT只从考古实证的角度介绍汉字起源,不谈结绳记事、八卦、河图洛书等缺乏科学根据的说法。
幼童阶段
最早和字数最多的古文字刻符:
• 贾湖刻符,距今8000多年 • 双墩刻符,距今7000多年
由于汉朝时文化的空前统一与发展,“汉人”、“汉字”的称法深 入人心,并沿用至今。
《汉字的起源》课件

篆书在铭文和刻石上广泛应用, 记录了许多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信 息。
隶书的标准化
官方文件的常用字体
隶书是秦朝官方文件和碑铭的标准字体,具有规范和统一的特点。
笔画的简洁与工整
隶书的笔画结构简洁而工整,容易辨认和书写。
后来者如狂
隶书的标准化对后来的楷书和行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楷书的发展
书法发展的巅峰
楷书是中国书法发展的巅峰,被 视为最美的字体之一,代表了中 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汉字的起源》
在这个系列的PPT课件中,我们将探索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从甲骨文的出现 到楷书的发展,并探讨使用汉字的好处以及汉字的未来发展方向。
甲骨文的出现
1
牛骨上的线条
甲骨文最早出现在商朝时期,人们将文字刻在牛骨上,这些线条逐渐演变成了汉 字。2Fra bibliotek象形和指事文字
甲骨文使用了象形和指事文字,通过描绘实物或表示概念来表达含义。
3 加深文化认同感
学习和使用汉字可以增加 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使 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历 史和文化。
汉字的未来发展方向
数字化时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汉字将在数 字化时代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如电子屏幕、智能手机和虚拟 现实技术。
字形变体和新字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词汇的出 现,汉字可能会出现字形变体 和新的字形来适应现代社会的 需求。
现代书写的标准字体
著名书法家的作品
楷书现在是现代书写的标准字体, 广泛应用于印刷、书写和字体设 计。
许多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使用了楷 书字体,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 和独特性。
使用汉字的好处
1 传承千年的文化
2 表达丰富而精确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 使用汉字可以更好地理解 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
隶书的标准化
官方文件的常用字体
隶书是秦朝官方文件和碑铭的标准字体,具有规范和统一的特点。
笔画的简洁与工整
隶书的笔画结构简洁而工整,容易辨认和书写。
后来者如狂
隶书的标准化对后来的楷书和行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楷书的发展
书法发展的巅峰
楷书是中国书法发展的巅峰,被 视为最美的字体之一,代表了中 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汉字的起源》
在这个系列的PPT课件中,我们将探索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从甲骨文的出现 到楷书的发展,并探讨使用汉字的好处以及汉字的未来发展方向。
甲骨文的出现
1
牛骨上的线条
甲骨文最早出现在商朝时期,人们将文字刻在牛骨上,这些线条逐渐演变成了汉 字。2Fra bibliotek象形和指事文字
甲骨文使用了象形和指事文字,通过描绘实物或表示概念来表达含义。
3 加深文化认同感
学习和使用汉字可以增加 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使 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历 史和文化。
汉字的未来发展方向
数字化时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汉字将在数 字化时代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如电子屏幕、智能手机和虚拟 现实技术。
字形变体和新字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词汇的出 现,汉字可能会出现字形变体 和新的字形来适应现代社会的 需求。
现代书写的标准字体
著名书法家的作品
楷书现在是现代书写的标准字体, 广泛应用于印刷、书写和字体设 计。
许多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使用了楷 书字体,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 和独特性。
使用汉字的好处
1 传承千年的文化
2 表达丰富而精确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 使用汉字可以更好地理解 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
文字的起源ppt课件

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文字的起源与语言的发展紧密相关。语言提供了文字的基 本元素和结构,而文字则能够记录和传承语言中的信息和 智慧。
中世纪文字的发展
01
宗教与文化传承
在中世纪时期,宗教和文化传承成为文字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例如,基
督教教堂的建立促进了圣经抄写和宗教文学的发展。
02 03
手写和印刷术
在中世纪时期,手写和印刷术的发明为文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手 写可以个性化地表达文字的美感和情感,而印刷术则能够大规模地传播 知识和信息。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字的数字化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 电子书、网络文学、数字报纸等,使得文字的传播更加便捷和高效 。
人工智能的运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字处理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可以实现智能排 版、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功能,提高文字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定制化需求
随着人们对文字需求的多样化,数字化文字的定制化也越来越受到重 视,如个性化字体、排版设计等,满足不同领域和人群的需求。
在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500年 期间,许多古代文明逐渐形成 了完整的字母系统,如希腊字 母、罗马字母等,这些字母系 统成为了现代字母的基础。
在中世纪,随着基督教和伊斯 兰教的传播,字母系统逐渐普 及到欧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 。同时,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 籍的生产速度大大加快,促进 了知识的传播。
现在,文字已经成为了全球性 的交流工具。随着互联网和社 交媒体的发展,文字的传播速 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
文字的起源
目录
• 文字的起源概述 • 文字的起源历史 • 文字的种类与特点 • 文字对社会的影响 • 文字的未来发展 • 总结与展望
01
文字的起源概述
文字的定义
文字的起源与语言的发展紧密相关。语言提供了文字的基 本元素和结构,而文字则能够记录和传承语言中的信息和 智慧。
中世纪文字的发展
01
宗教与文化传承
在中世纪时期,宗教和文化传承成为文字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例如,基
督教教堂的建立促进了圣经抄写和宗教文学的发展。
02 03
手写和印刷术
在中世纪时期,手写和印刷术的发明为文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手 写可以个性化地表达文字的美感和情感,而印刷术则能够大规模地传播 知识和信息。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字的数字化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 电子书、网络文学、数字报纸等,使得文字的传播更加便捷和高效 。
人工智能的运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字处理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可以实现智能排 版、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功能,提高文字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定制化需求
随着人们对文字需求的多样化,数字化文字的定制化也越来越受到重 视,如个性化字体、排版设计等,满足不同领域和人群的需求。
在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500年 期间,许多古代文明逐渐形成 了完整的字母系统,如希腊字 母、罗马字母等,这些字母系 统成为了现代字母的基础。
在中世纪,随着基督教和伊斯 兰教的传播,字母系统逐渐普 及到欧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 。同时,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 籍的生产速度大大加快,促进 了知识的传播。
现在,文字已经成为了全球性 的交流工具。随着互联网和社 交媒体的发展,文字的传播速 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
文字的起源
目录
• 文字的起源概述 • 文字的起源历史 • 文字的种类与特点 • 文字对社会的影响 • 文字的未来发展 • 总结与展望
01
文字的起源概述
文字的定义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6
据此:结绳是神农或神农 以前上古时期的一种记 事方法,以绳结的大小 约定事的大小,以绳结 的多少约定物的多少。
(结绳记事图)
精选课件PPT
7
2、八卦说
《周易·系辞下》:“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观 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 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
精选课件PPT
27
掠
波磔
精选课件PPT
东汉《史晨碑》(局部)
28
隶书体态扁平,字形“八”字分散,呈现出一种动态 美:
秦代的隶书叫“秦隶”,也称“古隶”。 汉代的隶书叫“汉隶”,也称“今隶”。 隶变: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隶变是汉字发 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 岭,使汉字的象形意味大部分丧失,变成了表意的书写符号。
31
2、省并。对一些繁复的笔画乃至部件加以省并、简 化。
3、省略。隶书有时直接省 去篆文字形的一部分。
精选课件PPT
32
4、将篆文相同的偏旁分解为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
精选课件PPT
33
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的作用: 隶书完全抛弃了古汉字的象形因素,使汉字变
成抽象的记号,实行全面的符号化,这无疑是汉字 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隶变结束了几千年的古文字 阶段,形成了近两千年的今文字格局,并为楷书的 产生奠定了基础。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课程:古代汉语 院系:中国语言文学系
精选课件PPT
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关于汉字起源的传
说,掌握汉字来源、通过汉字形体的演 变 ,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线索,掌握 “隶变”。
教学重点、难点:形体演变的过程;“隶变”。
中国文字发展史(PPT42页)全

特点
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 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代表人物
夏朝伯益
影响
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
大篆
大篆
石鼓文
大篆
小篆
起源
战国时期,在语言文字方面,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这虽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但对思想交流带来了不便。
发展
宋体字便于书写和刻写,字体美观端庄,适应了印刷出版业的行业操作要求,成为宋代文化造极的见证者。
特点
横平竖直,横细竖粗,起落笔有棱有角,字形方正,笔画硬挺。
代表人物
秦桧
影响
改变楷体印刷困难,加强书籍的印刷和文化的传播,宋体字不但有中国书法的魅力,还具有雕版印刷及木版刀刻的韵味,是对传统书法的继承和发展。
隶书
草书
起源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在魏晋之际最为盛行
发展
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 后发展出章草、今草、狂草.
特点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其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是草书的特点。
代表人物
崔瑗、张旭、王羲之
毛笔的发明
隶书
毛笔的书写形式把篆书的图画性进行了方正平直化的变革,使图画性质的汉字转向抽象化,并初步形成了构成汉字基本要素的点、横、撇、捺、竖、提、钩、折的笔划特点及方块字形的外形特征。
秦隶与汉隶
汉隶《张迁碑》
秦隶
仍存小篆的形体,起笔重而露锋顿笔,收笔出锋。结体偏方,字体厚重。
取横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具有波、磔(zhe)之美。
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 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代表人物
夏朝伯益
影响
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
大篆
大篆
石鼓文
大篆
小篆
起源
战国时期,在语言文字方面,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这虽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但对思想交流带来了不便。
发展
宋体字便于书写和刻写,字体美观端庄,适应了印刷出版业的行业操作要求,成为宋代文化造极的见证者。
特点
横平竖直,横细竖粗,起落笔有棱有角,字形方正,笔画硬挺。
代表人物
秦桧
影响
改变楷体印刷困难,加强书籍的印刷和文化的传播,宋体字不但有中国书法的魅力,还具有雕版印刷及木版刀刻的韵味,是对传统书法的继承和发展。
隶书
草书
起源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在魏晋之际最为盛行
发展
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 后发展出章草、今草、狂草.
特点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其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是草书的特点。
代表人物
崔瑗、张旭、王羲之
毛笔的发明
隶书
毛笔的书写形式把篆书的图画性进行了方正平直化的变革,使图画性质的汉字转向抽象化,并初步形成了构成汉字基本要素的点、横、撇、捺、竖、提、钩、折的笔划特点及方块字形的外形特征。
秦隶与汉隶
汉隶《张迁碑》
秦隶
仍存小篆的形体,起笔重而露锋顿笔,收笔出锋。结体偏方,字体厚重。
取横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具有波、磔(zhe)之美。
《汉字的起源图文》PPT课件

鲁迅先生说过,汉字具“三美”:
意美以感心,一也; 音美以感耳,二也; 形美以感目,三也。
汉字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我们往往
可以从汉字的构造中窥视到古代人的生活方式、风 俗习惯、思想观念等。
例:古时有所谓“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这种思想远至
汉字形成的年代便已出现。有甚么证据呢?“男”字便是证据 。“男”字由“田”字和“力”字组成,由于在“田”地耕种 这类极耗体“力”的工作,在古代由“男”性负责,因此古人 便把“田”、“力”二字合成新字,表示男性的意思。由此我 们也可以见到中国已进入农耕社会,耕种是当时男性的主要工 作。
象指会形转假形事意声注借者,画视比以建本成而类事无其可 合 为 一物识谊名首字,随察以取同依体而见譬意声诘见指相托诎意撝成授事。日上武江考令、月下 信 河 老 长是也。 (文字就借字的由是用描由整“互已摹象体训有形实征意,的”物性 义 意 文、的由义字“形符部上表声状号分相示”)构的同语两成合或言部)成相中分)近同合的音成字而,彼不形此同旁互义和 全相的字解词的释)意)义有关,声旁和全字的读音有关)
秋 流江
水楚
浅
雁
洲宿
沙Hale Waihona Puke 傻瓜保 至尊无上例:汉字与楹联
楹联以春联为最古。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应 用文体。因为大多左右分悬于楹柱之上,所以习称楹 联。它的特征是上下联相对,即字数相等、内容相称 、平仄相反。楹联的内容凝练含蓄,表现手法灵活多 样,它充满生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与 民俗紧密结合,也是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学形式之一。
谐音联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汉字的构造
汉字的构造单位:笔画 、偏旁 。
笔画是书写楷体字时不停顿不提笔一次写完的连 续不断的线段。 偏旁是合体字中常见的组成部分,也称部件、部 首。汉字的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周围、中 间都可以称偏旁。
汉字文化讲稿4(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精品PPT课件

卦名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卦画 卦象 天 地 雷 风 水 火 山 泽 韩国国旗:西北火、东北天、西南 地、东南水,中间阴阳鱼。
八卦位置上下叠加变化成六十四卦
乘以六得384爻
伏羲画卦
文王作辞(卦辞、爻辞)
孔子作传(十翼:彖上下〈每卦经文 后〉;象上下〈每卦经文后〉;文言 〈仅乾、坤两卦经文后有〉;系辞上 下;说卦、序卦、杂卦〈以上附于全 书之后〉)
汉字与古籍阅读
诸葛亮吟诗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 日迟迟。”
睡: ,坐寐也。目垂者、目 睑垂而下。
《战国策》“读书欲睡”(耷拉 下眼皮打瞌睡)。
其时睡觉为寝:卧也,又作 。
第四讲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一 汉字的起源 语言起源于劳动、文字起源于图 画 1 传说 每一种传说的出现、都有着特定 的文化背景。
结绳还可记数
甲金文中:十、廿、卅sa(去 声)、 xi(去声)。
人类在使用符号方面的依次成功 尝试。
从结绳到文字、虽无直接渊源、 但在用符号帮助记忆的思想上是 相似的。
3)刻契说 契:金文作 ,从 从刀。 表示所 刻道道。中间一竖表示一分为二。 刻木:傈僳族→中央调查团。 刻契可记数、也可记事、但记事性差。 汉字一到八的数目字来源于原始刻契。 甲骨文一二三 ,明显是积画而成。 结绳属实物记事、刻契已有书写性质。
乾卦
卦辞:乾,元亨利贞。
爻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 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夕惕若砺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 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以上为经文(卦辞、爻辞)。
下面为传:彖上、下;象上、下;文 言。
卦画的定型不超过西周中期 商代甲骨文已成体系 卦画不是文字的起源 ◎相关的《河图洛书》说 《尚书·顾命》: 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 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PPT精选文档

20
小篆
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 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 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 图为秦丞相李斯书写的《峄 山刻石》。
21
古今汉字的分水岭——隶书
在小篆通行不久,民间又创造一种比小篆更为简 便、更为定型的新书体。
“隶书”始为秦朝程邈所作。隶书的出现是汉字 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自隶书出现后,汉字的 结构基本上固定了下来,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基本上 没有太大的变化。
毛公鼎
17
大篆
据传为周朝史籀所创,故又称籀文、籀 篆、籀书等。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大 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 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 石鼓文最为著名。大篆是古字向小篆过 渡的一种汉字字体。
18
汉字的统一——小篆
19
汉字的统一——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小 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从古文到大 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 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
“妇” 指已婚的女性,由“女”字与“帚”字组成。而 “帚”的古字字形,是用手持着扫帚的图像。古人以持 着“扫帚”的“女”性,表达妇女的意思,可知当时的 妇女主要负责打扫等家务工作。
36
大 贵
37
汉字与楹联
楹联以春联为最古。经过发展,逐渐形 成一种应用文体。因为大多左右分悬于楹 柱之上,所以习称楹联。它的特征是上下 联相对,即字数相等、内容相称、平仄相 反。楹联的内容凝练含蓄,表现手法灵活 多样,它充满生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并与民俗紧密结合,也是最具民 族特色的文学形式之一。
10
汉字七体:
甲骨文—金文—篆书— 隶书—草书——楷书 ——行书
11
小篆
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 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 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 图为秦丞相李斯书写的《峄 山刻石》。
21
古今汉字的分水岭——隶书
在小篆通行不久,民间又创造一种比小篆更为简 便、更为定型的新书体。
“隶书”始为秦朝程邈所作。隶书的出现是汉字 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自隶书出现后,汉字的 结构基本上固定了下来,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基本上 没有太大的变化。
毛公鼎
17
大篆
据传为周朝史籀所创,故又称籀文、籀 篆、籀书等。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大 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 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 石鼓文最为著名。大篆是古字向小篆过 渡的一种汉字字体。
18
汉字的统一——小篆
19
汉字的统一——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小 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从古文到大 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 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
“妇” 指已婚的女性,由“女”字与“帚”字组成。而 “帚”的古字字形,是用手持着扫帚的图像。古人以持 着“扫帚”的“女”性,表达妇女的意思,可知当时的 妇女主要负责打扫等家务工作。
36
大 贵
37
汉字与楹联
楹联以春联为最古。经过发展,逐渐形 成一种应用文体。因为大多左右分悬于楹 柱之上,所以习称楹联。它的特征是上下 联相对,即字数相等、内容相称、平仄相 反。楹联的内容凝练含蓄,表现手法灵活 多样,它充满生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并与民俗紧密结合,也是最具民 族特色的文学形式之一。
10
汉字七体:
甲骨文—金文—篆书— 隶书—草书——楷书 ——行书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胠箧》:昔者……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 民结绳而用之。
徐中舒《结绳遗俗考》:
金文 十
(守簋)——
(艅尊)
二十 (頌壺)——
(師同鼎)
三十
(大鼎) —— (多友鼎)
卖
(舀鼎)
.
13
结绳记事
.
14
.
15
.
16
结绳记事说评价
• 合理: 帮助人记忆,与文字产生的道理一致。
• 不合理: 有效但区别度不足。
李行远《西方美术史纲》彩图3,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
36
.
37
拉斯科洞竖井左壁岩画,牛长112cm,《原始美术》P46。
拉斯科洞窟岩画的重叠。《原始美术》P29。
.
38
拉斯科洞窟岩画 的重叠。
《原始美术》P44。
.
39
152cm, P33
术拉 》斯
科 洞 中 马 和 矛 , 长
《
原
始》:(高祖)好酒及色。常从王妪、 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 每酤留饮,酒雠数倍。见其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按 :此券注家以为简牍,有可能为契刻。
.
19
刻契
傈僳族传信木刻
.
20
.
21
四、图画记事
.
22
• 绘图作画也是一种古老的记事方法。
• 这种记事方法以描摹事物的形象来记 录事情或表达某种意愿,艺术性并不 重要,关键在于帮助人们记忆和表达 思想。
.
4
• 二、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渐变的过程
•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渐变的,文字作为语 言的书面形式,它的产生也同样经历了漫 长的岁月,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 由简单到复杂的渐变过程。
.
5
• 三、文字是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产物,是 劳动的产物
• 鲁迅《门外文谈》:
• “文字在人民间萌芽”“在社会里,仓颉 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画,有 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 传,文字就多了,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 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 出这例子了。”
.
17
三、契刻记事
.
18
2、契刻记事
《释名·释书契》:契,刻也,刻识其数也。
《说文通训定声》泰部:刻之为[丯刀],上古未有 书契,刻齿于竹木以记事,|象竹木,彡象齿形。
《列子·说符》: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藏之, 密数其齿,曰:“吾富可待矣”
《管子·轻重·乙篇》:子大夫有谷菽粟者,勿敢左右, 请以平贾取之。子与之,定其券契之齿。
拉斯科洞鹿头,高100c. m,《原始美术》P32。41
P37
始法 美国 术科 》格
纳 。克
洞 窟 , 奥 瑞 纳 时 期 , 牛 克 诚 《 原
.
6
四、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民族,都有创 造文字的能力。
• 世界上有些民族没有文字,并不是他们没有这 样的能力,而是社会条件未成熟所致。
• 古文字之间往往不是借用的结果,而是由各个 民族在大致相同的社会条件和发展水平之下独 立的产生的。
• 两种萌芽状态的文字或象形表意文字之间有一 定程度的相象事不足为奇的,如 这个符号 古埃及、古代中国均代表月亮,并不能由此归 结为哪一方受另一方的影响。
• 图画记事的产生年代也是较为古老的 ,我国古代有很多圣人作图的传说。
.
23
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29页:
熊妹问狗哥,狗哥几日闲?我家三姊妹,妹屋在西边。
推窗见大湖,招手唤孤帆。小径可通幽,勿误两相欢。
.
24
北美印第安人战歌
.
25
北美印第安人《大湖石画》
.
26
.
27
《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P35。
.
7
• 五、文字起源于图画、契刻。
.
8
• 文字的起源,年代久远,仅依据一个民 族的典籍,往往史料不足征。
• 所以讨论文字起源的问题,多采用考古 学和人类史、民族学、民俗学的材料, 而且用各种文字的材料互相印证。
.
9
二、文字产生以前的原始记事方法
• 文字产生以前,人们曾使用过实物、 结绳、契刻、图画等原始的记事手段 。
西班牙北部和法国南部的洞窟岩画,距 今1.5—4万年。
.
31
1879年西班牙北部发现。阿尔塔米拉洞穴大壁画,长15米,动物
20余只,旧石器晚期马格德林时期,公元前1—1.5万年。朱狄《艺
术的起源》P4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32
阿 洞 野 牛 , 大 百 科 考 古
.
33
画阿
史洞
》受
.
28
• 塔斯马尼亚总督给 土著人的信,建议 和解,同时指出破 坏和约者会产生的 后果。
.
29
三、图画记事和文字的起源
• 文字主要起源于图画,从图画到文 字,大致经过了图画、示意图画、 象形文字三个阶段
.
30
(一)图画
原始人类使用手指、树枝、石块、刀具 等,运用线条和色彩在平面上描摹自然,从 而创造了人类最早的绘画作品。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际日趋频繁 ,而有声语言“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为了突破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人们创制了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这 就是文字。
.
3
•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 就没有文字。
• 语言(即有声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从动 物界最后分化出来的标志;而文字(即书 目语言的产生,则是人类由原始转入文明 的标志。
• 了解这些记事手段,对认识文字的起 源,有很重要的意义。
.
10
(一)实物记事
.
11
(二)结绳记事
.
12
《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孔疏引郑玄注:事大大结其绳, 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 以相治也。 ”
《老子》第80章: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古文字学
第二章 汉字的起源
.
1
• 古文字的起源,是古文字学研究的 起点。
• 文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 文字是怎样产生的?
• 这一直是一个迷人的深远难测的问 题,也是文字学中至今尚未完全解 决的一个问题。
.
2
一、文字起源的一般原理
• (一)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原始社会时 期,人群、部落之间交流较少,有声语言已 能满足需要。
P4
伤
,的
宁野 夏牛 人, 民汝 出信 版《 社全
彩
2002
西
方
绘
.
34
阿洞受伤的野牛, 此图可能更真实。 蒋勋《写给大家看 的西洋美术史》P11,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4。 又牛克诚《原始美 术》P39曰牛长 185cm,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4。
.
35
1940年法国南部发现。法国拉斯科洞窟,公元前1—1.4万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