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天然矿泉水 氯化物测定
饮用水中氯化物标准

饮用水中氯化物标准
《饮用水中氯化物标准》
饮用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水质的安全和健康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在饮用水中,氯化物是一种重要的指标物质,它的含量直接关系到饮用水的安全性。
根据国家标准,饮用水中氯化物的标准是250mg/L。
这个标准是根据饮用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水质安全性的要求所确定的。
当饮用水中的氯化物含量超过这个标准时,就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氯化物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盐类化合物,它可以被人体吸收。
但是当饮用水中的氯化物含量过高时,就可能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引起胃肠道疾病以及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监测和控制饮用水中氯化物的含量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相关部门需要对水源进行定期监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降低氯化物的含量。
同时,广大市民也应该注意节约用水,减少对水质的污染,共同保护饮用水资源,确保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总之,饮用水中氯化物标准的设定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并遵守相关规定,共同守护好我们的饮用水资源。
饮用水中氯乙烯测定

Application饮用水中氯乙烯测定1.前言:氯乙烯也称乙烯基氯,化学式为CH2CHCl,是卤代烃的一种,工业上大量用作生产聚氯乙烯(PVC)的单体。
它在室温下是无色有毒的气体,微溶于水,有醚样的气味。
单体氯乙烯是聚氯乙烯树脂(PVC)及其复合物中含有的一种成分,氯乙烯是有毒物质,肝癌与长期吸入和接触氯乙烯有关。
近年来PVC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生产企业越来越多,时有发生地下水源氯乙烯超标、污染的报道。
我国也有针对氯乙烯含量检测的相关标准:GB/T4651-2013聚氯乙烯残留氯乙烯单体的测定、GB/T 5750.8-201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
本文参考GC/T5750.8-2013标准方法对地下水源中氯乙烯进行检测。
2.仪器配置、试剂2.1仪器配置仪器配置及主要部件名称数量GC79001台毛细管分流/不分流进样器(S/SL)1套氢火焰检测器(FID)1套顶空进样器1套TM-624色谱柱1根2.2试剂:甲醇(色谱纯)氯乙烯标样3.实验过程:3.1定性分析:通过顶空瓶内空气空白运行、甲醇溶剂分析运行、氯乙烯标样运行,优化分析方法,保证氧气、氯乙烯、甲醇各组分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不同,将这些组分进行分离。
图1:氯乙烯标液色谱图氯乙烯峰保留时间5.29min,与空气峰和甲醇峰完全分离。
3.2定量分析:氯乙烯定量分析标准曲线的建立:以氯乙烯标准品用甲醇进行稀释配置标准使用液,取不同体积的标准品使用溶液加入顶空瓶中,配置成5、10、20、30、40µg/L的标准溶液,测定各浓度的峰面积,绘制标准曲线。
图2:氯乙烯不同浓度标准溶液色谱图重叠对比图3:氯乙烯标准曲线氯乙烯线性相关系数:0.99924,保证水质中氯乙烯检测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定量分析结果。
4.结论:目前市售的氯乙烯标准品以甲醇作为溶剂,很难购买到DMA作为溶剂的标准品,采用GB/T5750.8-2016标准用指定的毛细管色谱柱很难将溶剂甲醇和氯乙烯峰分开,无法对氯乙烯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检验报告

(mg/L)
锰
(mg/L)
铜
(mg/L)
锌
(mg/L)
挥发酚类(以苯酚计)
(mg/L)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mg/L)
硫酸盐
250(mg/L)
氯化物
250(mg/L)
溶解性总固体
1000(mg/L)
耗氧量(以O2计)
3(mg/L),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mg/L②
毒理学指标
砷
(mg/L)
镉
(nlg/L)
铬(六价)
氯丁二烯
水合肼
四乙基铅
石油(包括煤油、汽油)
吡啶
松节油
苦味酸
丁基黄原酸
活性氯
硫化物
黄磷
钼
钴
铍
硼
锑
镍
钡
钒
钛
铊
马拉硫磷(4049)
内吸磷(E059)
甲基对硫磷(甲基E605)
对硫磷(E605)
乐果
林丹
百菌清
甲荼威
溴氰菊酯
叶枯唑
分析单位盖章: 审核人盖章: 分析者盖章:
(mg/L)
氰化物
(mg/L)
氟化物
(mg/L)
铅
(mg/L)
汞
(mg/L)
硝酸盐(以N计)
20(mg/L)
硒
(mg/L)
四氯化碳
(mg/L)
氯仿
(mg/L)
细菌学指标
细菌总数
100(CFU/mL)③
总大肠菌群
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粪大肠菌群
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游离余氯
在与水接触30分钟后应不低于/L,
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检验报告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作者:来源:《品牌与标准化》2017年第06期标准编号:GB 8538-2016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饮用天然矿泉水的色度、臭和味、可见物、浑浊度、pH、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总碱度、总酸度、多元素测定、钾和钠、钙、镁、铁、锰、铜、锌、总铬、铅、镉、总汞、银、锶、锂、钡、钒、锑、钴、镍、铝、硒、砷、硼酸盐、偏硅酸、氟化物、氯化物、碘化物、二氧化碳、硝酸盐、亚硝酸盐、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硫酸盐、耗氧量、氰化物、挥发性酚类化合物、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矿物油、溴酸盐、硫化物、磷酸盐、总β放射性、氚、226Ra放射性、大肠菌群、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荚膜梭菌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饮用天然矿泉水指标的测定。
发布/实施日期:2016-12-23/2017-06-23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标准修订情况:本标准代替GB/T 8538-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T 5009.167-2003《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氟、氯、溴离子和硝酸根、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标准内容:本标准与GB/T 8538-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T 8538-2008中附录A饮用天然矿泉水中多种元素的检验方法列入第11项;——GB/T 8538-2008中附录B硫化物的检验方法列入第50项;——GB/T 8538-2008中附录B磷酸盐的检验方法列入第51项;——GB/T 8538-2008中附录B氚的检验方法列入第53项;——GB/T 8538-2008中4.2采集和保存列入附录B;——删除了GB/T 8538-2008中附录B菌落总数的检验方法;——删除了GB/T 8538-2008中4.18.2锌试剂一环已酮分光光度法;——删除了GB/T 8538-2008中4.20.3催化示波极谱法涉及镉的检测,以及4.21.3镉的催化示波极谱法;——删除了GB/T 5009.167-2003中高效液相色谱法。
生活饮用水氯化物的测定方法验证报告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5750.5-2006 2.1硝酸银容量法验证报告1、目的通过对实验人员、设备、物料、方法,环境的能力确认,验证实验室均已达到各种要求,具备开展此实验的能力。
2、方法简介硝酸银与氯化物生成氯化银沉淀,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指示剂反应生成红色铬酸银沉淀,指示反应到达终点。
3、仪器设备及药品验证情况3.1使用仪器设备:25ml滴定管、锥形瓶250ml 、容量瓶100ml/250ml 、蒸发皿、分析天平、移液管50ml/1ml/25ml、烧杯50ml。
3.2设备验证情况设备验收合格。
4、环境条件验证情况4.1本方法对环境无特殊要求。
4.2目前对环境的设施和监控情况天平室环境指标:温度:22℃;湿度44%。
4.3环境验证条件符合要要求5、人员能力验证5.1该项目人员配备情况有二名以上符合条件的实验人员。
5.2人员培训及考核情况通过培训,考核合格,相关记录见人员技术档案。
6、标准物质及试剂验证情况6.1方法所需标准(物质)溶液及试剂情况6.1表6.2配备情况6.2表7、方法验证情况7.1方法要求7.11检出限:方法检出限无要求。
7.12 精密度:方法无要求。
7.13准确度:测量有证标准物质含量为99.5±4.9mg/l。
7.2目前该项目本实验的精密度、检出限、准确度的实际水平。
7.21精密度表7.21测得相对标准偏差为1.03%。
7.22准确度取有证标准物质。
编号为B1810060,标准值为99.5±4.9mg/l。
7.22有证标准物质测定结果表测得质控样的值为98.40mg/L,在99.5±4.9mg/l范围内,合格。
7.23检出限7.23空白测定结果表一般根据所用滴定管产生的最小液滴的体积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1010V M M V k MDL ρλ=式中:————被测组分与滴定液的摩尔比;————滴定液的质量浓度,g/ml ;V0————滴定管所产生的最小液滴体积,ml ; M0————滴定液的摩尔质量,g/mol ; V1————被测组分的取样体积,ml ; M1————被测组分的摩尔质量,g/mol ;K ————当为一次滴定时K=1;当为反滴定或间接滴定时,K=2。
基于离子色谱法的饮用水中氯化物检测能力验证

基于离子色谱法的饮用水中氯化物检测能力验证摘要:离子色谱法具有高效、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灵敏度高、能够多组同时测定等优势,在饮用水水质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019年,本中心为了评价饮用水中氯含量的一致性,利用离子色谱法开展了氯化物含量检测的实验。
本文就本次实验的过程进行了相关技术分析,同时对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检测仪器和实验室检测人员方面提出了一些浅显的建议。
关键词:饮用水、氯化物、检测0.引言在饮用水中加氯是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手段,饮用水中必须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保证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指标。
但是,当氯化物含量超过一定量时,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
如果氯含量过高,会加重肾脏负担,对胃黏膜造成直接损害。
但对肾病、高血压、心脏病、老年人和弱者、婴幼儿的健康可能有较大影响,部分人可能出现腹泻等不适。
因此,氯离子含量的检测对保障饮用水安全至关重要。
对于水中痕量氯化物,一般采用常规理化法和离子色谱法进行测定。
然而,传统的理化分析方法存在诸多干扰因素,测量结果与实际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离子色谱法具有快速、高效、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灵敏度高等优点,可实现多组同时测定,在饮用水水质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评估测试和客观评价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和管理状况,有必要组织相关的能力验证活动,能力测试是比对不同的实验室,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来评估参与者能力的活动。
实验室能力验证作为证明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实验室资质有效性跟踪监督的重要手段。
2019年,本中心利用离子色谱法开展饮用水氯化物含量检测实验,实验活动的目的是用于评价水中氯含量的一致性。
实验室通过参与能力验证活动,满足监管机构和认证机构的要求,确认实验室的管理能力,识别检测过程中的问题,比较检测方法和程序,教育人员,增加人员、管理人员和外部的信心服务实验室客户,比较实验室外部服务商的能力,获取标准物质。
1.实验部分1.1样品制备将氯离子溶液标准物质溶于超纯水制备能力验证样品。
饮用水氯化物含量标准

饮用水氯化物含量标准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氯化物是饮用水中的一种重要指标,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水质的好坏。
因此,对于饮用水中氯化物含量的标准,我们必须严格把控。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定,饮用水中氯化物的含量标准应该符合以下要求,氯化物的含量不应超过30mg/L。
这个标准是根据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水质的综合考量而确定的,超过这个标准的饮用水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那么,为什么要对饮用水中的氯化物含量进行严格控制呢?首先,氯化物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污染物,其过高的含量会对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引起水质污染。
其次,氯化物的过高含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长期饮用高氯化物含量的水可能会导致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
因此,对饮用水中氯化物含量的严格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饮用水中的氯化物含量呢?首先,水源的选择非常重要。
应该选择水质优良的水源作为饮用水的来源,避免水源受到污染。
其次,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定期对饮用水中的氯化物含量进行监测,一旦发现超标,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此外,对于饮用水的处理和净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适当的水处理工艺来降低水中氯化物的含量。
除了对饮用水中氯化物含量的严格控制外,我们还应该关注饮用水中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
比如重金属、有机物等,这些物质的过高含量同样会对水质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对于饮用水的安全性,我们必须全面考虑,不能只关注某一种污染物的含量,而忽视其他有害物质的存在。
总的来说,饮用水中氯化物含量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饮用水中氯化物含量进行控制,保障人们的饮水安全。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饮用水中其他有害物质的存在,全面提升饮用水的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饮用天然矿泉水氯化物测定(精)

饮用天然矿泉水氯化物测定GB/T 8538─19951. 硝酸银滴定法1.1 测定范围一般矿泉水中氯离子含量在2~100mg/L之间,本方法适用。
溴化物及碘化物均能起相同反应,但其在矿泉水中一般含量较低。
硫化物,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及超过15mg/L耗氧量可干扰测定。
硫化物等可用过氧化氢氧化除去干扰。
耗氧量较高的水样可用高锰酸钾氧化或蒸干灰化等方法处理。
1.2 方法提要:硝酸银与氯化物作用生成氯化银沉淀,当有多余的硝酸银存在时,则与铬酸钾指示剂反应,生成红色铬酸银沉淀,指示反应达到终点。
1.3 试剂1.3.1 铬酸钾溶液(50g/L):称取5g铬酸钾(K2CrO4)溶于少量纯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红色不褪,混匀,放置过夜,过滤。
将过滤液用纯水稀释至100mL。
此溶液质量浓度为50g/L。
1.3.2 氢氧化铝悬浮液:称取12.5g硫酸铝钾〔KAl(SO4)2·12H2O)〕或硫酸铝铵〔NH4Al(SO4)2·12H2O〕,溶于1000mL纯水中,加热至60℃,慢慢加入55mL浓氨水,使成氢氧化铝沉淀。
充分搅拌后静置,弃去上层清液。
反复用纯水洗涤沉淀,至倾出液无氯化物离子(用硝酸银检定)为止。
最后加入300mL纯水成悬浮液。
使用前振荡摇匀。
1.3.3 酚酞指示剂:称取0.5g酚酞(C20H14O4)溶于50mL95%乙醇中,加入50mL纯水,再滴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微红色。
1.3.4 硫酸溶液(0.025mol/L):吸取1.4mL浓硫酸加放纯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1.3.5 氢氧化钠溶液〔c(NaOH)=0.05mol/L):称取0.2g氢氧化钠,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
1.3.6 过氧化氢(p(H2O2)=30%)。
1.3.7 硝酸银标准溶液:称取2.4g硝酸银(AgNO3),溶于纯水中,并定容至000mL,按1.3.7.1至1.3.7.2 方法标定其准确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用天然矿泉水氯化物测定
GB/T 8538─1995
1. 硝酸银滴定法
1.1 测定范围一般矿泉水中氯离子含量在2~100mg/L之间,本方法适用。
溴化物及碘化物均能起相同反应,但其在矿泉水中一般含量较低。
硫化物,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及超过15mg/L耗氧量可干扰测定。
硫化物等可用过氧化氢氧化除去干扰。
耗氧量较高的水样可用高锰酸钾氧化或蒸干灰化等方法处理。
1.2 方法提要:硝酸银与氯化物作用生成氯化银沉淀,当有多余的硝酸银存在时,则与铬酸钾指示剂反应,生成红色铬酸银沉淀,指示反应达到终点。
1.3 试剂
1.3.1 铬酸钾溶液(50g/L):称取5g铬酸钾(K
2CrO
4
)溶于少量纯水中,加入硝酸
银溶液至红色不褪,混匀,放置过夜,过滤。
将过滤液用纯水稀释至100mL。
此溶液质量浓度为50g/L。
1.3.2 氢氧化铝悬浮液:称取1
2.5g硫酸铝钾〔KAl(SO
4)
2
·12H
2
O)〕或硫酸铝铵
〔NH
4Al(SO
4
)
2
·12H
2
O〕,溶于1000mL纯水中,加热至60℃,慢慢加入55mL浓
氨水,使成氢氧化铝沉淀。
充分搅拌后静置,弃去上层清液。
反复用纯水洗涤沉淀,至倾出液无氯化物离子(用硝酸银检定)为止。
最后加入300mL纯水成悬浮液。
使用前振荡摇匀。
1.3.3 酚酞指示剂:称取0.5g酚酞(C
20H
14
O
4
)溶于50mL95%乙醇中,加入50mL纯
水,再滴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微红色。
1.3.4 硫酸溶液(0.025mol/L):吸取1.4mL浓硫酸加放纯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1.3.5 氢氧化钠溶液〔c(NaOH)=0.05mol/L):称取0.2g氢氧化钠,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
1.3.6 过氧化氢(p(H
2O
2
)=30%)。
1.3.7 硝酸银标准溶液:称取
2.4g硝酸银(AgNO
3
),溶于纯水中,并定容至000mL,按1.3.7.1至1.3.7.2 方法标定其准确浓度。
1.3.7.1 氯化钠标准溶液〔c(Cl-)=0.5mg/mL〕:将氯化钠(NaCl)置于坩埚内,于140℃烘干。
冷却后称取8.2420g,溶于蒸馏水中,并定容至1000mL。
吸取10.0mL 用纯水准确定容至100 mL,此溶液1.00mL含0.50mg氯化物。
1.3.7.2 吸收25.00mL氯化钠标准溶液(1.3.7.1)置于瓷蒸发皿内,加纯水25mL,另取一瓷蒸发皿,加50mL纯水做空白。
各加入1mL铬酸钾溶液(1.3.1),用硝酸银标准溶液(1.3.7 )滴定。
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产生淡桔色为止,每毫升硝酸银相当氯化物(CL-)的毫克数可用下式表示:
C(Cl)=25×0.500/(V2-V1) (1)
式中: c(Cl-)──每毫升硝酸银相当氯化物的质量,mg;
V
──空白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
1
──氯化钠标准溶液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
V
2
1.3.7.3校正硝酸银标准溶液(1.3.7)浓度,使1.00mL相当于0.50mg氯化物。
1.4仪器
1.4.1滴定管。
1.4.2移液管。
1.4.3三角瓶。
1.5分析步骤
1.5.1水样的预处理
1.5.1.1如水样带有颜色,则取150mL水样,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2mL氢氧化铝悬浮液(1.3.2),振荡均匀过滤,弃去最初滤下的20mL。
1.5.1.2如水样含有亚硫酸盐和硫化物,则加氢氧化钠溶液将水样调节至中性或弱碱性,加入1 mL30%过氧化氢搅拌均匀。
1.5.1.3如水样的耗氧量超过15mg/L,可加入少许高锰酸钾晶体,煮沸。
加入数滴乙醇以除去多余的高锰酸钾,然后过滤。
1.5.2取50mL原水样或经过预处理水样(若氯化物含量高可取适量水样,用纯水稀释至50mL),置于瓷蒸发皿内,另取一瓷蒸发皿,加入50mL纯水。
1.5.3若水样pH值低于5.3或大于10时,应预先用酸或碱调节至中性或弱碱性。
为此分别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0.025mol/L硫酸溶液或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溶液由红色刚变至无色。
再各加1mL铬酸钾溶液,用硝酸银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同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直至产生桔黄色为止。
1.6 计算p(CL-)=(V2-V1)×0.500×1000/V (2)
式中:p(Cl-)──水样中氯化物含量,mg/L;
V
1
──纯水空白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
V
2
──水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
V──水样体积,mL。
1.7精密度和准确度
同一实验室对含101.7mg/L Cl-,4.8mg/L钾,43.2mg/L 钠,106.5mg/
L 钙,48.7mg/L 镁,142.3mg/L SO
42-,3.2mg/L NO
3
-,矿化度686mg/L的水
样,经10 次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11%,相对误差为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