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

合集下载

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

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

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巩梅张鹏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现代社会不仅需要大批具有较高技术理论的研究型、设计型的科技人才,而且更加需要大量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勤奋敬业、技艺高超的高技能型人才。

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分析(一)准确定位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高技能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范畴,其与知识型、学科型、研发型、创新型人才有本质区别,也与一般技艺型人才有明显不同。

高技能人才是指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规格特征为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即具有明确的高层次性;其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活动不是机械地模仿和简单地劳动,而是在“应知”基础上“应会”的智能性行为。

高技能人才在人才范畴中层级较高,是在生产性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主要分布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已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采取措施培养占技能者25%以上的高技能人才,以适应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

因此,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是: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二)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随着产业的升级和调整,对高技能人才要求更加全面,其内涵不单是体现在岗位能力这一个方面,也体现在迁移能力和再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

高端技能型人才内涵浅析

高端技能型人才内涵浅析

第16卷第1期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V ol.16,No.12013年3月Journal of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rch,2013收稿日期:2013-03-05课题来源: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B-b/2011/03/054)作者简介:易顺明(1966-),男,沙洲职业工学院副教授。

高端技能型人才内涵浅析易顺明(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张家港215600)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但高端技能型人才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厘清高端技能型人才与各种人才类型之间的关系,分析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内涵,可以更好地定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端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429(2013)01-0030-04Study on the C onnotations of High-end YI Shun-ming(Sha 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 ,Zhangjia gang 215600,China )Abstract:The objective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the high-end skilled talents.However,there is no clear definition for high-end skilled talents yet.It is ess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end skilled talents and various types of talents.T 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igh-end skilled talents and a variety types of talents,and analyze the connotation of the high-end skilled talent helps position the cultivating objective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etterSkilled TalentsKey wor ds:high-end skilled talent;technical talent;highly skilled talent;technical &skilled talent0引言近十年来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日新月异,仅人才培养目标而言,就先后提出了“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技能人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等好几种。

高技能人才内涵探析

高技能人才内涵探析

高技能人才内涵探析吴梁洲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摘要】在我国“人才强国战略”总体规划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水平,已经形成共识,因此对于何谓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和特征的解读和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内涵技能一、探析高技能人才内涵的意义2003年12月26日,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了“高技能人才”的概念。

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总体规划。

重庆市2007年2月16日发布的《重庆市“十一五”高技能人才规划》中提出:“十一五”期间,重庆市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都对高技能人才队伍提出了新挑战。

一是经济发展、产业优化升级、企业提高竞争力,迫切需要提高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整体素质。

当前,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仅12.51%,远低于全国21%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比例一般为30%的情况相比,更存在较大差距。

可见,高技能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

二、高技能人才的概念阐述200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对高技能人才的定义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

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

他们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

还有一种定义更简单,即“高技能人才”就是高级工水平以上的技能劳动者。

上述两种说法,仁者见仁,笔者认为理解什么是高技能人才可以从其定义上理解,即,从_______“高”和“技能”、“人才”三方面着手来定义,所谓“高”应注意把握高技能人才的特质。

高技能人才的界定与特征分析

高技能人才的界定与特征分析
维普资讯
中国科技信 息 20 年第 1 期 08 5
c IAS I C a DT 0o Y I O M T N A 。 0 HN CE E, E N N LG FR A I 嘲 2 8 N O 0
辘 太
能人才总是相对于初 、中级技能人才而言 的 。随 着 科 学技 术 的 发 展 ,高技 能 人 才 的 内涵和特征会发生变化 。 l 对于那些人属于 “ 高技 能 人 才 ” 目 , 前在我 国存在两种观点 :其中一种观点认 为 ,高技 能 人 才主 要 包 括取 得 高 级 工 、技 师 、高 级技 师职业资 格及相 应职 级的人 才 ; l9 年 5月 由 中国 劳动 社 会保 障 部 出 99 版 的 《 华 人 民共 和 国职 业分 类 大典 》 中 中 ,对 高 技 能 人 才 的 界 定 是 :“ 技 能 人 高 才是在生产 、运输和服务等领域 岗位一线 的从业者中 ,熟练掌握专 门知 识和技术 , 具 备精湛的操 作技能 ,并在工作 实践中能 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 员。主要包括技 术技能劳动者 中取得高级 技工 、技 师 和高 级 技 师 职业 资格 及 相 应职 级 的 人 员。 I 一 种 观 点 则 认 为 ,我 国 ”川另 国家职业资格系列 中的二级 ( 师)和一 技 级 ( 高级技师)比较符合国际上对高技能
近 年 来 ,高技 能 人 才队 伍 建 设在 我 国
此外,有的学者主张在高技能人才的 划 分 与 使 用 上 ,可 以 根 据 实 际 灵活 操 作 , 不必完全拘泥干职业资格等级。例如 ,对 那些 已经达到高技能人才水平 ,但未取得 技 师 或 高 级技 师资 格 的 人 ,可 以 将 其 当 作 高技 能人 才 来 使 用 并 给 予 其 相 应 的 待 遇 ; 对 于那些 “ 中、初级 技能人 才” 若其 已 足够处理所在单位的相关问题 ,可以将其 作为该单位 的高技能人才,并在待遇上给 予适 当 提 高 【 。 】 综 上 所述 ,高 技 能 人才 是 指具 有 比较 扎实的理 论素养与知识水平 ,又具有比较 高超 的 动 手 能 力 与 操 作 技 艺 ,能 适 应 生 产 、建设、服务和管理 第一线需要的,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改 、技能强的专门 人才。这一人才群体在社会生产中起着不 可 替 代 的 作用 ,是 现 实生 产 力 的 直接 创 造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基本框架研究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基本框架研究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基本框架研究[摘要]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与此同时,也必须认识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文章就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基本框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以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大批示范性高职院校陆续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进入急速发展和快速扩张的阶段。

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富民兴邦,提高国民素质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我国很多学者都对其下过定义。

1998年,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曾对这一概念作出过阐述,他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

龚怡祖在其专著《论人才培养模式》中则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这些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与特征,具有明显的计划性、系统性与范型性。

结合以上阐述,可以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以相对稳定的教学运行方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构建等对学生实施人才教育的一种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高职教育理念指导下,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并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在一定时限内使学生达到一定职业人才规格要求,并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有形范式。

中国高技能人才论文:中国高技能人才供需情况及成因分析

中国高技能人才论文:中国高技能人才供需情况及成因分析

中国高技能人才论文:中国高技能人才供需情况及成因分析摘要: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分析了国内高技能人才供给和需求情况,从政府、企业、学校和观念四个角度分析高技能人才供需情况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供需情况成因分析一、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及特征高技能人才是指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掌握了当代较高水平的应用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具有创造性能力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根据我国建立的技能人才体系,技能人才包括初级技工、中级技工、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

初级技工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训练,中级技工虽然经过培训,但是还不具备较高水平的技能和理论知识,因此二者不能称为高技能人才。

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不但经过了专门的培养和训练,而且掌握了当代较高水平的应用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具有创造性能力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的能力,因此,他们属于高技能人才的范畴。

高技能人才具有一些普通工人或初、中级技能人才所不具备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有:具有高超的生产技艺、掌握较高的操作技术、脑力劳动的比重较大、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较高的自身素质。

正是因为这些突出特征,使得高技能人才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高技能人才供需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1、高技能人才供需的总量矛盾历年我国都会增加大量的失业人数,见表1 所示,近年来每年的失业人数都保持在800 多万人,劳动市场上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情况。

表1历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单位:万人)年份失业人数年份失业人数2003 800.0 2006 847.02004 827.0 2007 830.02005 839.0 2008 886.0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9》统计数据。

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和特征

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和特征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434 September2018(B)总第434期2018年9月(中)摘要高技能人才是我国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中层次较高的群体。

但对于何谓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有什么特征,目前学界少有深入研究,且观点不一。

技术与技能、人才与普通工作者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

高技能人才必定是高技能工作者,但高技能工作者不一定是高技能人才,区分的关键在于其创造性劳动是否推动了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

根据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分析出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概念特征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ighly Skilled Talents //Liu LihongAbstract Highly skilled talents are the group with higher level of technical skills in our country.However,there are few in-depth studies and opinions on what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highly skilled talents and highly skilled talents.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be-tween technology and skills,talent and ordinary workers.Highly skilled workers must be highly skilled workers,but highly skilled workers are not necessarily highly skilled,and the key to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m is whether their creative work promotes human progress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highly skilled talents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ly skilled talents.Key words high skilled talents;concept;characteristics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略论“高技能人才”与“高职高技能人才”

略论“高技能人才”与“高职高技能人才”
高 的理解 , 人认 为 我 有 度高 工作 的高 级技术 工 人和技 师 。他 们在 工 作 中 对 比社 会上 对 “ 技 能人 才 ” 高 , 既要 动脑 又要 动手 ,既 要具有 较 高 的知识 层 次和 国高 职培养 的人 才不 能称 之为 “ 技能 人才 ”或 准 。周济部 长提 出 , 高 创新 能 力 , 又要 掌 握 熟 练 的操 作 技 能 。 t0 7年 者 只能称 之 为“ 高技能 人才” 2 0 r 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 《 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职 的高技能 人才 培养 主要 指 向制造业 、现代服 务 建设 “ 十一 五 ” 规划 纲要 》简 称 《 ( 纲要 》 中对 “ ) 高技 业 和 现代农 业 。特别 是在 培养 现代 服务 业需要 的 要根 据现代 服 务业 的特 征 , 更加 注 能 人才 ”进行 了特 别 的注解 :高 技 能人才 是 在生 高技能 人才 时 , 职业 道 德 、 务 意识 、 信 意 服 诚 产、 运输 和服 务 等领域 岗位 一线 的从业 者 中 , 备 重学 生 的心 理 素 质 、 具 精湛 专业 技 能 , 键环 节发挥 作 用 , 关 能够解 决 生产 识 的教育 ,更 加注重 学 生实践 能力 和创 业能 力 的 王前新 学者认 为 , 高职应 培养学 生职 业道 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 培养 。嘲 职业适应能力和善于合作精神 ; 通 级技工 、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 德与敬业精神 、
型 三类 。更 多 的学 者 主要从 西方 劳动 经济 理论 视
( ) 高技 能人 才” 一 “ 内涵

般认为, 高技能人才是生产 、 运输和服务第 角 、 人才 学视 角 、 心理学 视角 等对 “ 高技 能 人才 ” 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河南科技学院郎群秀)[摘要]高技能人才的概念经历了从“匠人”、“技师”到“知识工人”的历史演变。

高技能人才属于人才基础层次中的技能型人才类型,其工作是工程技术人才工作的后续,具有一般技能人才所不具备的精湛技艺以及解决复杂性、关键性和超常规实际操作难题的能力。

其人才特征可概括为:应用性;手脑并用;技能强、素养高。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应用性;手脑并用;技术;技能一、高技能人才概念的历史演变社会实践是高技能人才产生的本源,不同时期,高技能人才的概念有着不同内涵。

(一)农业社会——匠人农业社会的经济是自然经济,个体手工业者等成为中国社会的第一批技能工作者。

这些被称之为“艺人”、“匠人”、“师傅”,其后被称为能工巧匠的人就是“高技能人才”的雏形。

这里的能工巧匠泛指工艺精湛,能做出特色产品或有“绝活儿”的技能人才。

(二)工业社会——技师自中世纪工厂出现以来,高技能人才的概念更趋职业化。

最初,人们把这类人叫做师傅。

师傅不仅要带徒弟,还要负责管理工作。

我国明清时代称之为“技手”、“技士”,台湾地区称之为“工艺师”或“技术师”。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把高技能人才分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等。

(三)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工人知识经济社会,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计算机、无线通讯、国际互联网等知识密集的高技能产业迅速发展,猛烈冲击着传统产业,并向各个方面渗透。

比尔•盖茨提出了“知识工人”的理念,标志着对高技能人才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逐步提升。

二、学术界对高技能人才概念的不同理解当前,社会上对高技能人才的认识较模糊,原因在于一些基本问题尚未搞清楚:其一,技能型人力资源是否是人才;其二,如果技能型人力资源是人才,那么其本质是什么?对于第一个问题,学者们的意见基本一致。

判断技能型人力资源是否是人才必须明确其标准。

胡世明研究表明,人才标准包括4个方面:首先,量的评价标准,国家人事部将“凡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初级专业技术及以上职称”的人算为人才,从经济学角度考察,它是一个小于该国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数量概念,是指从业人员中表现出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并作出较大贡献的人。

第二,质的评价标准,指人才的智能超出普通人,主要表现在体力和智力上,包括文化、业务知识、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以及技能、经验、创新能力等超出一般人。

第三,实践的评价标准,人才最突出的终极表现是对社会贡献较大,这是人才评价的核心标准。

第四,人才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多维、多层次的,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根据上述对人才评价标准的分析,可将人才界定为:为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进行着创造性劳动并作出较大贡献的人。

①能型人力资源应当是进行着创造性劳动并作出较大贡献的人,因此也是人才。

对于第二个问题,研究者的意见可分为两种:第一种,高技能人才即“能工巧匠”。

戴强认为,高技能人才指那些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在现场生产工艺、机电维修、模具制造等现代加工设备还无法解决和保证的领域中,能做到手到病除的优秀技术工人。

②陈宇认为,高技能人才最重要的是执行能力和操作经验。

③李宗尧等认为,高技能人才是指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掌握了当代较高水平的应用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具有创造性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④更多研究者则认为,高技能人才即掌握专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技师和高级技师。

丁大建认为,所谓高技能人才,通常是指生产和服务企业中,在一线从事那些技术含量大、劳动复杂程度高的工作的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

他们在工作中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既要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创新能力,又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

⑤管平等认为,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服务一线中,掌握专门知识和操作技能、解决工作实践中关键性操作技术和工艺难题的从业人员,主要包括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

⑥刘庆唐认为,高技能人才是人力资源中,掌握了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操作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是技术技能的优秀代表,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骨干力量之一,是开发程度较充分的那部分人。

⑦刘春生、马振华认为,高技能人才是一个相对、广义、综合的概念,除具有较高学识之外,还应具备精深的专业技能;不仅依赖技能进行工作,而且需要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更需要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是身怀绝技的一线操作能手,“手脑并用”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具有综合素质的创造技能型人才。

⑧也有学者从分类角度剖析了高技能人才概念。

严雪怡从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人才分类。

大工业出现后的生产发展中存在两类技术,一类是技术工人在工作实践中学到的经验技术;另一类是工程师通过学校教育学到的科学理论所形成的理论技术。

严雪怡认为,不加区分地将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中的高级人才统称为“高技能人才”,易导致人们在选择教育培养模式时产生困惑。

另外,如果仍然按照半个多世纪前“工程师负责设计开发,技术员负责工艺和技术管理,技术工人负责操作和维修”这种观念来指导今天的人才分类,而有些工作岗位,如电气维修,所需要的技术性质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却仍然作为技能型人才,显然不合时宜。

因此,技术型人才也要学习一些经验技术,但以学习理论技术为主;技能型人才的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但仍以掌握生产实践经验,提高经验技术为主。

⑨陈宇认为,现在掌握了高超生产技能的人,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自工业化以来就出现的技术型技能人群,现在他们掌握的技术更加复杂,科技含量更高。

二是掌握了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从事技能型工作的人群,可以叫做知识型技能人群。

他们很可能是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主力军。

三是掌握了多种不同技能的复合型技能人群。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过去的高技能人才往往从蓝领阶层中发展而来,曾被称为高级蓝领。

现在,以上3种类型的高技能人才,不仅仅是从蓝领发展而来,大量原来从事白领工作的人正进入到这种新型高技能人才之中。

现在,人们用灰领人才这一概念来描述和界定这一新的发展中的高技能人才群体。

⑩三、高技能人才的现代诠释目前,我国对高技能人才这一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以下3种:传统派认为,高技能人才概念不成立;知识本位学派认为,高技能人才概念可以成立,但必须是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而且应该由大学来培养;能力本位学派认为,高技能人才概念成立,但必须把使用的专业技能放在首位,至于其他知识和能力不应过分强调。

这些理解显然有失偏颇。

(一)与高技能人才概念有关的几种关系1.技术与技能的关系技术是“为实现生产过程和非生产性需求的经验和科学方法与手段的总和”。

(11)技能是“人们运用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

(12)西方将技术划分为技艺、技能、技术、科技、高科技4个层次。

可见,技术比技能高一个层次。

按照人才的4种类型分类:科学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

技术型人才是人才层次中的中间层次,即在一线从事技术设计、技术改造、技术革新的技术人员。

技能型人才是人才层次中的基础层次,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将最新的理论、最新的设计、最新的技术要求,最终变成最佳的产品、服务、管理和效益。

技术型人才的设计和革新的项目只有通过技能型人才才能完成。

高技能人才属于人才基础层次中的技能型人才类型。

2.高技能人才与其他人才的关系高技能人才与具有某种高级技能的其他人才的关系:高技能人才是实际操作型人才;工程技术人才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特长,专门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的人才。

前者的工作是后者工作的后继工序。

有一些科学技术型人才、工程技术型人才也具有某种高级技能,但这些人属于各行各业的高级专业人才,从事的不是技能性工作,而是理论性很强的专业性工作,不应将他们纳入高技能人才范畴,所以高技能人才与人才的高级技能是有区别的,不应无限扩大高技能人才的外延。

高技能人才与一般技能人才的关系:高技能人才掌握精湛的技艺,具有独立解决复杂性、关键性和超常规实际操作难题的能力。

而一般技能人才不具备这种技能和能力。

(二)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特征1.高技能人才是应用性人才由上述分类可看出,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都属于应用性人才,其工作主要是面向生产企业和服务管理等基层一线,都是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

2.身怀绝技的一线操作能手能够进行高难度生产加工,包括生产精度较高的产品,操作和控制精密复杂的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精密复杂的仪器等;针对生产一线的实际需要,有效带动和组织协调其他技术人员一起进行技术攻关,把精密的设计图纸变成实实在在的高质量产品。

3.“手脑并用”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现代设备的高度机械化、自动化以及中、高端技术问题的解决,需要操作人员具备更加高超的动手能力,这种动手能力不再只是传统的“手艺”、“绝活”,而更多地是利用心智技能的创造性活动,是现代技术和经验技术的整合、动脑和动手能力的整合。

4.技能高、素养高的“双高型”人才行为特征不再是简单的只需经验性技能的熟练操作,而是在“应知”基础上“应会”的智能性行为;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有高超的生产技艺和技巧,担负着技术含量较高的操作任务;不仅要具备运用交叉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能,而且具备一定的技术和工艺研发创新能力,同时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

具体说来,当前我国认定高技能人才的条件是:专业理论要高于中级技能人才;智力技能成分应当占较大比重,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不仅要精通本工种基本业务,而且至少有一个相关工种能达到高级工水平,或者有两个相关工种基本达到中级水平。

(三)高技能人才的定义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和服务一线从业者中,掌握精深专门知识和具备精湛操作技能,能手脑并用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包括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三类。

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企业生产加工一线中从事技术操作,具有较高技能水平,能够解决操作难题的人员。

主要分布在加工、制造、服务等职业领域,如高级钳工、中式烹调师等。

复合技能型人才:企业生产加工一线中掌握一门以上操作技能,能够在生产中从事多工种、多岗位的复杂劳动,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

如数控加工技师、机电一体化人才、综合服务一体化人才,以及新兴的创意和操作一体化人才等。

知识技能型人才: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又具备较高操作技能水平的人员,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创造陛地开展工作。

主要分布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职业领域,如网络管理员、信息安全员、电子仪器制作师、IT件维护技师等。

[注释]①胡世明.论人才观的新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3,(6).②戴强.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若干思考[J]. 中国培训,2003,(4).③⑩陈宇.中国高技能人才开发[J).中国培训,2005,(3).④李宗尧,张明德,王义志等.高级技能人才培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⑤丁大建.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与价值评价错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4,(5).⑥管平,胡家秀.国家职业标准与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⑦刘庆唐.培养高技能人才之我见[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⑧刘春生、马振华.高技能人才界说(J).职教通讯,2006,(3).⑨严雪怡.技术分类、人才分类和教育分类[J].职教通讯,2005,(8).⑩⑩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37.238.(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06/22教科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