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窗口实验报告

滑动窗口实验报告
滑动窗口实验报告

滑动窗口实验报告(含源码)

一、实验目的

1.实现一个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数据传送部分。

2.更好地理解数据链路层协议中的“滑动窗口”技术的基本工作

原理。

3.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基本实现技术。

二、实验要求

在一个数据链路层的模拟实现环境中,用C语言实现下两个数据链路层协议。

1.1比特滑动窗口协议

2.回退N帧滑动窗口协议

三、实验内容

充分理解滑动窗口协议,根据滑动窗口协议,模拟滑动窗口协议中发送端的功能,对系统发送的帧进行缓存并加入窗口等待确认,并在超时或者错误时对部分帧进行重传。

编写停等及退回N滑动窗口协议函数,响应系统的发送请求、接收帧消息以及超时消息,并根据滑动窗口协议进行相应处理。四、源代码及注释

#include ""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extern void SendFRAMEPacket(unsigned char* pData, unsigned int len);

ead = *p;

buffer[last_buffered_frame % BUFFER_SIZE].size = bufferSize;

ize);

continue;

SendFRAMEPacket((unsigned char*)(&buffer[i %

BUFFER_SIZE]), buffer[i % BUFFER_SIZE].size);

}

return 0;

}

default : break;

}

return -1;

}

/*

* 回退n帧测试函数

*/

int stud_slide_window_back_n_frame(char *pBuffer, int bufferSize, UINT8 messageType)

{

Frame_head* p = (Frame_head*)pBuffer;

unsigned int timeoutNum = *(unsigned int*)pBuffer;

switch (messageType)

{

ead = *p;

buffer[last_buffered_frame % BUFFER_SIZE].size = bufferSize;

++ last_buffered_frame;

cout << "exp_ack : " << exp_ack << endl;

if (ack >= exp_ack)

{

++ expect_frame;

if (next_frame < last_buffered_frame)

{

SendFRAMEPacket((unsigned

char*)(&buffer[next_frame % BUFFER_SIZE]), buffer[next_frame % BUFFER_SIZE].size);

++ next_frame;

}

}

else break;

}

return 0;

}

ize);

}

return 0;

}

default : break;

}

return -1;

}

/*

* 选择性重传测试函数

*/

int stud_slide_window_choice_frame_resend(char *pBuffer, int bufferSize, UINT8 messageType)

{

return 0;

}

五、思考题

1.退回 N 帧协议不必像 1bit 滑动窗口协议一样,允许发送完

一帧后不等确认帧而继续发送,提高了发送效率。

2.缺点是在重传时可能重新传送已经正确发送的数据帧。

JAVA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JA V A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班级: 实验、Java课程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Java基本语法 2.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特点 3.理解Java I/O编程 4.掌握Java图形界面编程 5.掌握Java与不同数据库进行连接 二、预习内容 Java的基本语法知识、类和对象、Java Swing图形界面编程、Java I/O处理以及Java与数据库连接操作 三、实验设备与环境 通过局域网互联,安装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环境的JDK 1.6,my eclipse 或者EditPlus编程工具。并安装MySQL数据库 四、实验内容 编写并调试运行Java程序,进行设计,掌握Java开发的基础。 五、实验任务 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包括 1. 登陆模块:设立超级管理员权限,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权限登陆系统,超级管理员可以对学生信息进行增、删、改、查操作。而普通用户只可以查找学生信息。 2. 包括学生添加信息模块、学生信息删除模块、学生信息修改模块和学生信息查询模块 3.对于管理员,可以对管理员进行添加、删除以及修改密码等操作。 六、实验报告(要求独立完成参考程序的代码、编译、调试与运行) 1、程序清单: 1.1程序模块清单 package Pan; import java.awt.event.ItemListener; import javax.swing.*; import https://www.360docs.net/doc/2116754768.html,ponent;

import java.awt.BorderLayout; import java.awt.FlowLayout; import java.awt.event.InputEvent; import java.awt.event.ItemListener; import java.awt.event.KeyEvent; import java.awt.event.ActionListener; import java.awt.event.ActionEvent;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awt.Color; import java.text.DecimalFormat; import java.sql.*; import java.sql.Date;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util.Vector; public class Res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实验三 动压滑动轴承实验

实验三动压滑动轴承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动压滑动轴承油膜压力分布规律,了解影响油膜压力分布规律的因素,并根据油膜压力分布曲线确定端泄影响系数K b; 2.测定动压滑动轴承的摩擦特征曲线,并考察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1.HZS-1型动压滑动轴承试验台 图1 HZS-1型动压滑动轴承实验台 图1为试验台总体布置,图中件号1为试验的轴承箱,通过联轴器与变速箱7相联,6为液压箱,装于底座9的内部,12为调速电动机,通过三角带与变速箱输入轴相联,8为调速电机控制旋钮,5为加载油腔压力表,由減压阀4控制油腔压力,2为轴承供油压力表,由减压阀控制其压力,油泵电机开关为10,主电机开关为11,试验台的总开关在其正面下方。 图2为试验轴承箱,件号31为主轴,由一对D级滚动轴承支承,32为试验轴承,空套在主轴上,轴承内径d=60mm,有效宽度=60mm。在轴承中间横剖面上,沿周向开7个测压孔,在120°范围内的均匀分布,测压表21~27通过管路分别与测压孔相联。距轴承中间剖面L/4(15mm)处,轴承上端有一个测压孔,表头28与其相联,件号33为加载盖板,固定在箱体上,加载油腔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为60cm2在轴承外圆左侧装有测杆35,环34装在测杆上以供测量摩擦力矩用,环34与轴承中心的距离为150mm,轴承外圆上装有两个平衡锤36,用以在轴承安装前做静平衡。

图2 实验轴承箱 箱体左侧装有一个重锤式拉力计如图3所示,测量摩擦力矩时,将拉力计上的吊钩与环34联接,即可测得摩擦力矩。测杆通过环34作用在拉力计上的力F,由重锤予以平衡,其 数值可由 α sin 1 R WL F= 求得。式中R为圆盘半径,W为重锤之重量,L1为重锤重心到轴 心之距离,α为圆盘之转角,圆盘转角α通过齿轮放大,可使表头指针转角放大10倍,表头刻度即为F的实际值,单位为克。 JZT型调速电动机的可靠调速范围为120~1200转/分,为了扩大调速范围,试验台传动系统中有一个两级变速箱,当手柄向右倾斜,主轴与电机转速相同;当手柄向右倾斜,主轴为电机转速的1/6。因此主轴的可靠调速范围为20~1200转/分。 图3 重锤式拉力计工作原理图 2.测速仪表及温度计 三、实验步骤 1. 测定动压滑动轴承的油膜压力分布,确定轴承端泄影响系数K b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 数字图像的基本操作和灰度变换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数字图像的基本数据结构 2. 熟悉Matlab 中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函数和基本使用方法 3. 掌握图像灰度变换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 4. 掌握直方图均衡化增强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图像灰度的线性变换 灰度的线性变换可以突出图像中的重要信息。通常情况下,处理前后的图像灰度级是相同的,即处理前后的图像灰度级都为[0,255]。那么,从原理上讲,我们就只能通过抑制非重要信息的对比度来腾出空间给重要信息进行对比度展宽。 设原图像的灰度为),(j i f ,处理后的图像的灰度为),(j i g ,对比度线性展宽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1所示。假设原图像中我们关心的景物的灰度分布在[a f , b f ]区间内,处理后的图像中,我们关心的景物的灰度分布在[a g ,b g ]区间内。在这里)(a b g g g -=?()b a f f f >?=-,也就是说我们所关心的景物的灰度级得到了展宽。 根据图中所示的映射关系中分段直线的斜率我们可以得出线性对比度展 b g a g a b )j 图1.1 对比度线性变换关系

宽的计算公式: ),(j i f α, a f j i f <≤),(0 =),(j i g a a g f j i f b +-)),((, b a f j i f f <≤).,( (1-1) b b g f j i f c +-)),((, 255),(<≤j i f f b (m i ,3,2,1 =;n j ,3,2,1 =) 其中,a a f g a = ,a b a b f f g g b --=,b b f g c --=255255,图像的大小为m ×n 。 2. 直方图均衡化 直方图均衡化是将原始图像通过某种变换,得到一幅灰度直方图为均匀分布的新图像的方法。 离散图像均衡化处理可通过变换函数: 来实现。 三、实验步骤 1.图像灰度线性变换的实现 (1)读入一幅灰度图像test1.tif ,显示其灰度直方图。 新建M 文件,Untitled1.m ,编辑代码如下。 得到读入图像test1和它的灰度直方图。

油液动压径向轴承设计及计算【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油液动压径向轴承设计及计算 1、选题的背景、意义 流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具有承载能力大、功耗小、耐冲击、抗振性好、运转精度高等突出的优点。所以,在高速、低速以及高速精密的旋转机械中应用十 分普遍,而且成为旋转机械的重要部件。比如在汽轮机组、舰船主动力机组、石油钻井机械、轧机及各类大型机床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而且成为这类机械的关键部件之一。在这些机器中,径向滑动轴承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或决定了整台机器的性能和效率。比如在汽轮发电机组中,性能优良的滑动轴承可以减少停机检修的次数,烧瓦的可能性也低得多。 轴承基本参数(轴径的长径比、半径间隙、偏心距和轴承包角等)的变化,对轴承的静动态特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实际工作中的滑动轴承,由于加工、安装误差等因数,其工况条件与理论分析时所考虑的理想工况有很大差距,这种情况下,轴承的一些性能参数会发生变化。 2、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我国轴承行业发展到现在,已具备相当的生产规模和较高的技术、质量水平。具有一定规模的轴承企业已发展到1 500余家,职工人数壮大到近80万人,轴承年产量从1 949年的1 3.8J5套增加到目前的20多亿套,轴承品种累计从1 00多个增加至7000多个,规格达28000多个。 近1 0年来国外轴承知名公司(如SKF、FAG、NSK、NBM 、 KOYO、T JM KEN、TORRlNGTON等)先后在我国投资办厂,对我国轴承设计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工艺和生产管理的规范、生产装备水平的现代化、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的提高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OO亿元,年出口量逾7.7亿套,出口创汇约达7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java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 指导老师:

进程调度的模拟与存管理 一、实验目的 在采用多道程序设计的系统中,往往有若干个进程同时处于就绪状态。当就续进程个数大于处理器数时,就必须依照某种策略来决定哪些进程优先占用处理器。实验模拟实现处理机调度,以加深了解处理机调度的工作,并体会优先级和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帮助了解在不同的存储管理方式下,应怎样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二、实验要求 1、可随机输入若干进程,并按优先权排序; 2、从就绪队首选进程运行:优先权-1/要求运行时间-1 要求运行时间=0时,撤销该进程 3、重新排序,进行下轮调度。 4、可随时增加进程; 5、规定道数,设置后备队列和挂起状态。若存中进程少于规定道数,可自 动从后备队列调度一作业进入。被挂起进程入挂起队列,设置解挂功能 用于将指定挂起进程解挂入就绪队列。 6、每次调度后,显示各进程状态。 7、自行假设主存空间大小,预设操作系统所占大小并构造未分分区表; 表目容:起址、长度、状态(未分/空表目) 8、结合以上实验,PCB增加为: {PID,要求运行时间,优先权,状态,所需主存大小,主存起始位置,

PCB指针} 9、采用最先适应算法分配主存空间; 10、进程完成后,回收主存,并与相邻空闲分区合并。 11、采用图形界面; 三、实验容 选择一个调度算法,实现处理机调度。 1、设计一个按优先权调度算法实现处理机调度的程序; 2、设计按时间片轮转实现处理机调度的程序。 3、主存储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在可变分区管理方式下,采用最先适应算法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四、实验原理 该模拟系统采用java语言实现,要实现的功能有新建进程、进程调度、挂起进程、解挂进程、删除进程,道数和时间片大小可以由用户自己调整,有两种调度策略:按优先权调度和按时间片轮转调度。每个进程可能有5种状态:新建(new)、就绪(ready)、运行(running)、阻塞(waiting)、挂起(suspend)。每个状态都有一个队列用来存放处于该状态的进程,不同的调度策略采用不同的队列实现。当创建进程时,如果存中的进程数还没达到规定道数,则将新建进程插入就绪队列,如果存中进程数已经达到规定道数,则插到后备队列,后备队列中的进程的状态为new。CPU每次调度时都从就绪队列中取进程,在进程执行过程中如果下一个操作时IO操作,则将进程插入到waiting队列。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执行进程挂起操作,但执行的挂起操作时系统自动暂停运行,在弹出窗口选

gobackn协议实验报告

一个数据帧如图所示: 其中有效数据和校验码可能含有转义字符。 (3) 帧中各个字段的定义和编码,计算CRC校验和的多项式定义 帧的定义编码:帧中的第一比特为开头FLAG,第二比特是帧的类型,共定义了{data,ack,nak} frame_kind三种类型,用枚举常量表述,第三比特是顺序编码,用于确定到达帧的顺序,第四比特是ACK捎带确认讯息,记录了当前已收到帧的确认情况,这是数据帧的头部。若为数据帧,从第五比特开始为网路层的数据,到网路层包裹信息结束后,接上4比特的CRC校验讯息,后有一结束字符FLAG表明该帧结束。 CRC校验数:CRC校验数据由函数crc32()产生,函数crc32()返回一个32位整数为数据生成CRC-32校验和,并且把这 32比特校验和附在数据字节之后。 多项式定义:采用的CRC校验方案为CRC-32,生成多项式为: x32+x26+x23+x22+x16+x12+x11+x10+x8+x7+x5+x4+x2+x1+1 校验和附加在数据帧尾部,接受方用带校验和的数据来逻辑除以生成多项式,余数为零则数据无误码,反之有误码等待发送方重传。 (4) 协议工作时两个站点之间信息交换的过程控制,尤其是发生误码条件下的控制方案 协议工作时,两个站点通过互发数据包交换数据,而控制讯息则稍带在数据讯息中传递,当遇到超时情况时,则主动发送空数据包以提供讯息。 当出现帧丢失时,如收到帧的序号有跳跃,或者出现CRC校验出错丢弃了某帧,会主动发送NAK否定帧,提示重传,接收方丢弃所有的后续帧。若长期未产生放送消息,则出现ACK超时事件,主动发送ACK帧提示确认,对方收到确认后,滑动窗口继续发送,若一直未收到确认讯息,则出现数据帧超时事件,发送方会自动重发未确认帧。 11.3 软件设计 给出程序的数据结构,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和功能,程序流程。 (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整个程序的要点之一,程序维护者充分了解数据结构就可以对主 要算法和处理流程有个基本的理解。描述程序中自定义结构体中各成员的用途,定义的全局变量和主函数中的变量的变量名和变量所起的作用。 采用字符数组结构来存放数据帧:

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验汇总

CQH-A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验台 使用说明书 本实验台用于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验,主要用它来观察滑动轴承的结构,测量其径向油膜压力分布和轴向油膜压力分布,测定其摩擦特征曲线和承载量。 该实验台结构简单、重量轻、体积小、外形美观大方,测量直观准确,运行稳定可靠。 一、实验台结构简介 1. 该实验台主要结构见图1所示: 图1 滑动轴承试验台结构图 1. 操纵面板 2. 电机 3. V带 4. 轴油压表接头 5. 螺旋加载杆 6. 百分表测力计装置 7. 径向油压表(7只) 8. 传感器支承板 9. 主轴10. 主轴瓦11. 主轴箱 2. 结构特点 该实验台主轴9由两个高精度的单列向心球轴承支承。 直流电机2通过V带3驱动主轴9,主轴顺时针旋转,主轴上装有精密加工制造的主轴瓦10,由装在底座里的无级调速器实现主轴的无级变速,轴的转速由装在面板1上的左数码管直接读出。 主轴瓦外圆处被加载装置(未画)压住,旋转加载杆5即可对轴瓦加载,加

载大小由负载传感器传出,由面板上右数码管显示。 主轴瓦上装有测力杆,通过测力计装置可由百分表6读出摩擦力值。 主轴瓦前端装有7只测径向压力的油压表7,油的进口在轴瓦长度的1/2处。 在轴瓦全长的1/4处装有一个轴向油压表的接头,需要时可用内六角扳手将堵油塞旋出,再装上备用的轴向油压表。 3. 实验中如需拆下主轴瓦观察,需按下列步骤进行: a. 旋出外加载传感器插头。 b. 用内六角扳手将传感器支承板8上的两个内六角螺钉卸下,拿出传感器支承板即可将主轴瓦卸下。 二、主要技术参数 实验轴瓦:内直径d=60mm 有效长度B=125mm 表面粗糙度?7) 材料ZCuSn5Pb5Zn5(即旧牌号ZQSn6-6-3)加载范围0~1000N(0~100kg?f) 百分表精度0.01 量程0—10mm 油压表精度 2.5% 量程0~0.6Mpa 测力杆上测力点与轴承中心距离L=120mm 测力计标定值k=0.098N/格 电机功率:355W 调速范围:2~400rpm 实验台总量:52kg 三、电气工作原理 5 4 3 图二 1—主轴转速数码管:主轴转速传感器采集的实时数据。

滑动轴承实验指导书(更新并附实验报告)

滑动轴承实验 一、概述 滑动轴承用于支承转动零件,是一种在机械中被广泛应用的重要零部件。根据轴承的工作原理,滑动轴承属于滑动摩擦类型。滑动轴承中的润滑油若能形成一定的油膜厚度而将作相对转动的轴承与轴颈表面分开,则运动副表面就不发生接触,从而降低摩擦、减少磨损,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根据流体润滑形成原理的不同,润滑油膜分为流体静压润滑(外部供压式)及流体动压润滑(内部自生式),本章讨论流体动压轴承实验。 流体动压润滑轴承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韧颈旋转,借助流体粘性将润滑油带人轴颈与轴瓦配合表面的收敛楔形间隙内,由于润滑油由大端人口至小端出口的流动过程中必须满足流体流动连续性条件,从而润滑油在间隙内就自然形成周向油膜压力(见图1),在油膜压力作用下,轴颈由图l(a)所示的位置被推向图1(b)所示的位置。 图1 动压油膜的形成 当动压油膜的压力p 在载荷F 方向分力的合力与载荷F 平衡时,轴颈中心处于某一相应稳定的平衡位置O 1,O 1位置的坐标为O 1(e ,Φ)。其中e =OO 1,称为偏心距;Φ为偏位角(轴承中心O 与轴颈中心O 1连线与外载荷F 作用线间的夹角)。 随着轴承载荷、转速、润滑油种类等参数的变化以及轴承几何参数(如宽径比、相对间隙)的不同.轴颈中心的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对处于工况参数随时间变化下工作的非稳态滑动轴承,轴心的轨迹将形成一条轴心轨迹图。 为了保证形成完全的液体摩擦状态,对于实际的工程表面,最小油膜厚度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21min Z z R R S h += (1) 式中,S 为安全系数,通常取S ≥2;R z1,R Z2分别为轴颈和铀瓦孔表面粗糙度的十点高度。 滑动轴承实验是分析滑动轴承承载机理的基本实验,它是分析与研究轴承的润滑特性以及进行滑动轴承创新性设计的重要实践基础。 根据要求不同,滑动轴承实验分为基本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三种类型。

图像处理实验报告模板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基本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读取、写入、显示、剪切、运算以及快操作 等等。 2、掌握常用的图像变换方法,分析变换结果。 二、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在Matlab下调试运行,并注意观察分析结果。 1、使用imread函数分别读入图象cameraman.tif 、canoe.tif,并使用subplot 和imshow函数进行显示。再使用imcrop对第一幅图片进行剪切,并保存成文件。 2、申明向量X和矩阵A,使用二维傅立叶变换和fftshift函数进行处理,观察向量和矩阵结果。 3、创建一个1000*1000的全0图像,其中选择某矩形区域设置其象素为1(350:649,475:524),对该二值图逆时针旋转45°角,比较旋转前后的图像和傅里叶变换频谱。 三、实验设备、环境 计算机 四、实验原理 1、图像平滑算法 (1) 简单平均法:

设某像素的灰度值为,迭加噪声后,一幅含噪声的图像可表示为 现取以为中心的邻域S ——NN 方形窗口,在S 域内进行局部平均,得 式中,N 的平方为窗口内像素总数。令 ,则 式中,加权函数 (2)中值滤波: 中值滤波是一种非线性的信号处理方法。中值滤波器在1971 年由J.w.Jukey 首先提出并应用在一维信号处理技术(时间序列分析)中,后来被二维图象信号处理技术所引用。中值滤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克服线性滤波器如最小均方滤波、均直滤波等带来的图象细节模糊,而且对滤除脉冲干扰及图象扫描噪声最为有效。由于在实际运算过程中不需要图象的统计特征,因此这也带来不少方便。但是对于一些细节多,特别是点、线、尖顶细节多的图象不宜采用中值滤波。中值滤波一般采用一个含有奇数个点的滑动窗口,将窗口中各点灰度值的中值来替代值定点(一般是窗口的中心点)的灰度值。对于奇数个元素,中值是指按大小排序后,中间的数值;对于偶数个元素,中值是指排序后中间两个元素灰度值的平均值。 一般选用3*3或5*5窗口,形状可分为方形或十字形,如下图所示。 (a) 方形 (b) 十字形 图2-1 二维中值滤波窗口形状 二维中值滤波可表示为

ZCS液体动压轴承实验指导书M

液体动压轴承实验 一、实验目的 该实验台用于机械设计中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验。主要利用它来观察滑动轴承的结构、测量其径向油膜压力分布、测定其摩擦特征曲线。 1、观察滑动轴承的动压油膜形成过程与现象。 2、通过实验,绘出滑动轴承的特性曲线。 3、了解摩擦系数、转速等数据的测量方法。 4、通过实验数据处理,绘制出滑动轴承径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与承载量曲线。 二、实验系统组成 (一)实验系统组成 图1 滑动轴承实验系统框图

轴承实验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它由以下设备组成: 1、ZCS—I液体动压轴承实验台——轴承实验台的机械结构 2、油压表——共7个,用于测量轴瓦上径向油膜压力分布值 3、工作载荷传感器——为应变力传感器、测量外加载荷值 4、摩擦力矩传感器——为应变力传感器、测量在油膜粘力作用下轴与轴瓦间产生的磨擦力矩 5、转速传感器——为霍尔磁电式传感器、测量主轴转速 6、XC—I液体动压轴承实验仪——以单片微机为主体、完成对工作载荷传感器,磨擦力矩传感器及转速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由LED数码管显示出来。 (二)轴承实验台结构特点 实验台结构如图2所示 该试验台主轴7由两高精度的单列向心球轴承支承。直流电机1通过三角带2传动主轴7 ,主轴顺时针转动.主轴上装有精密加工的轴瓦5由装在底座上的无级调速器12实现主轴的无级变速,轴的转速由装在实验台上的霍尔转速传感器测出并显示。 主轴瓦5外圆被加载装置(末画)压住,旋转加载杆即可方便地对轴瓦加载,加载力大小由工作载荷传感器6测出,由测试仪面板上显示。 主轴瓦上还装有测力杆L,在主轴回转过程中,主轴与主轴瓦之间的磨擦力矩由磨擦力矩传感器测出,并在测试仪面板上显示,由此算出磨擦系数。 主轴瓦前端装有7只测径向压力的油压表4,油的进口在轴瓦的1/2处。由油压表可读出轴与轴瓦之间径向平面内相应点的油膜压力,由此可绘制出径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java超市管理系统实训报告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刻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流程。根据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中所学到的数据库理论知识,结合某个具体的实际需求,最终开发出一个较为实用的数据库系统。 1.2 课程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1.2.1课程设计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超市产业飞速发展,其经营模式更为复杂,旧的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超市的发展,这就迫切的需要引进新的管理技术。 超市的数据和业务越来越庞大,而计算机就是一种高效的管理系统,这就需要我们把超市的管理与计算机结合起来,从而超市管理系统应运而生。依靠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来管理超市,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改善了员工的并且能够快速反映出商品的进、销、存等状况和各种反馈信息分析,使管理人员快速对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决策,加快超市经营管理效率。 1.2.2 课程设计的意义 “数据库课程设计”的设计思想旨在强调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的培养与创意灵感的发挥。为此,本课程结合学科特点,除了让学生掌握数据库原理的理论知识,还增加了需求功能让学生完成,并鼓励学生的创作出个性的程序,满足客户需求,与市场的实际项目相结合。学生对此热情高,实际收获大,效果好。通过课堂学习和参与相关项目设计,学生对书本支持有了深刻的理解,实践性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1.3 课程设计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 开发软件: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第2章系统需求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物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超市作为日常生活用品聚集的场所,随着全球各种超市的数目的不断增加,规模不断增大,其管理难度也相应的增加,而为了适应当今信息化发展的时代,一套完整的超市商品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滑动轴承实验报告

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测量轴承的径向和轴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2、观察径向滑动轴承液体动压润滑油膜的形成过程和现象。 3、观察载荷和转速改变时的油膜压力的变化情况。 4、观察径向滑动轴承油膜的轴向压力分布情况。 5、测定和绘制径向滑动轴承径向油膜压力曲线,求轴承的承载能力。 6、了解径向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f 的测量方法和摩擦特性曲线λ的绘制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滑动轴承实验台 三、实验原理 1、油膜压力的测量 轴承实验台结构如图1所示,它主要包括:调速电动机、传动系统、液压系统和实验轴承箱等部分组成。 在轴承承载区的中央平面上,沿径向钻有8个直径为1mm 的小孔。各孔间隔为 22.50,每个小孔分别联接一个压力表。在承载区内的径向压力可通过相应的压力表直接读出。 将轴径直径(d=60mm )按比例绘在纸上,将1~8个压力表读数按比例相应标出。(建议压力以1cm 代表5kgf/cm 2)将压力向量连成一条光滑曲线,即得到轴承中央剖面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同理,读出第4和第8个压力表示数,由于轴向两端端泄影响,两端压力为零。光滑连结0‘,8’,4‘,8’和0‘各点,即得到轴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图1 轴承实验台结构图 1、操纵面板 2、电机 3、三角带 4、轴向油压传感器接头 5、外加载荷传感器 6、螺旋加载杆 7、摩擦力传感器测力装置 8、径向油压传感器(8只) 9、传感器 支撑板 10、主轴 11、主轴瓦 12、主轴箱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电气课件中调试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

滑动窗口实验

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 滑动窗口实验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2年11月14日

一、实验目的 实现一个滑动窗口协议的数据传送部分,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滑动窗口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基本实现技术。 二、原理简介 (1)窗口机制 滑动窗口协议的基本原理就是在任意时刻,发送方都维持了一个连续的允许发送的帧的序号,称为发送窗口;同时,接收方也维持了一个连续的允许接收的帧的序号,称为接收窗口。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序号的上下界不一定要一样,甚至大小也可以不同。不同的滑动窗口协议窗口大小一般不同。 发送方窗口内的序列号代表了那些已经被发送,但是还没有被确认的帧,或者是那些可以被发送的帧。 (2)1比特滑动窗口协议 当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大小固定为1时,滑动窗口协议退化为停等协议(stop-and-wait)。该协议规定发送方每发送一帧后就要停下来,等待接收方已正确接收的确认(acknowledgement)返回后才能继续发送下一帧。由于接收方需要判断接收到的帧是新发的帧还是重新发送的帧,因此发送方要为每一个帧加一个序号。由于停等协议规定只有一帧完全发送成功后才能发送新的帧,因而只用一比特来编号就够了。

(3)后退n协议 由于停等协议要为每一个帧进行确认后才继续发送下一帧,大大降低了信道利用率,因此又提出了后退n协议。后退n协议中,发送方在发完一个数据帧后,不停下来等待应答帧,而是连续发送若干个数据帧,即使在连续发送过程中收到了接收方发来的应答帧,也可以继续发送,且发送方在每发送完一个数据帧时都要设置超时定时器,只要在所设置的超时时间内仍收到确认帧,就要重发相应的数据帧。如:当发送方发送了N个帧后,若发现该N帧的前一个帧在计时器超时后仍未返回其确认信息,则该帧被判为出错或丢失,此时发送方就不得不重新发送出错帧及其后的N帧。 三、实验步骤 1.编写滑动窗口协议的实现程序; 2.在模拟实现,调试并运行自己编写的协议实现程序; 3.了解协议的工作轨迹,如出现异常情况,在实验报告中写出原因分析。 四、实验过程 1、程序功能及设计思路 功能概述: 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代表A站、B站。先由客户端输入服务器IP地址,然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在服务器中可以自行设置发送窗口的大小(如果需要实现的是停等式协议,那么就将发送窗口设为1),设置完后,服务器开始向客户端根据滑动窗口(停等式)的协议规定发送数据帧,同时启动计时器,客户端收到数据帧后马上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帧,服务器如果没有及时收到客户端的确认帧,就要返回到出错的地方进行重发。 实现滑动窗口协议的算法: 发送端: 1、socket初始化,绑定端口,监听,接受连接; 2、设置发送窗口大小winsize; 3、启动定时器,设置时间为0.2s*winsize; 4、组帧并发送数据,即设置序号SN、数据data、长度msglen,之后发送一个窗口中的帧,每发送一个数据SN++;若发送完毕,则执行第6步; 5、接收确认帧,每收到一个正确的确认帧,则改变滑动窗口上下限,若正确接收所有确认帧,则关闭定时器,返回第3步;若接收超时或有确认帧丢失,则SN=right_number,返回第3步; 6、关闭socket,重新建立新的进程,等待下一个连接,返回第2步。 接收端: 1、socket初始化,连接服务器; 2、接收数据帧,将data存入缓存recvBuf,RN=SN+1; 3、发送确认帧,若接收完毕,则关闭socket,否则返回第二步。 实现停等式协议的算法: 和上述滑动窗口协议的算法类似,只需在发送端的第二步中将发送窗口大小winsize设置为1即可。

JAVA+SQL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代码及实验报告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1课程设计目的、设计内容与需求分析 1.1 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实践操作,能够让学生懂得Java、SQL的各种相关知识的使用,真正的提高学生独立开发设计Java程序,把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在实践上,一门编程语言只有在不断实践操作和练习上才会有进步。 1.2软件设计内容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可用于学校等机构的学生信息管理,查询,更新与维护,使用方便,易用性强,图形界面清晰明了。该软件用java语言编写,用SQLServer2005数据库作为后台的数据库进行信息的存储,用SQL语句完成添加,查询,修改,删除的操作。用ODBC驱动实现前台Java与后台SQL数据库的连接。Java语言跨平台性强,可以在windows,linux,ubuntu等系统下使用,方便简单,安全性好。 SQLServer2005数据库高效安全,两者结合可相互利用各自的优势。系统可供输入的属性有“学号”,“姓名”,“性别”,“班级”,“学院”,“籍贯”。 该系统实现的大致功能: 1.管理员登陆界面。该界面可以输入管理员号,登陆密码。用户通过验证通过后方可进入管理系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安全性,防止他人未经允许篡改学生信息。 2.查询学生信息。可以选择由用户选择“显示系统中当前的所有学生信息”。也可以选择按照“某一个学号查询该学号的学生信息”。查询到的信息会在窗口中依次显示出来。 3.添加学生信息。可以按照图形的界面的显示依次输入新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班级”,“学院”,“籍贯”。完成新纪录的添加。 4.修改学生信息。可以选择按照“学号”或者“姓名”找到该学生的学生信息并输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2011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日期: 机械设计教研室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机械设计现场认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三、回答问题 1.螺纹的类型有、、、、螺纹联接的类型有、、、。螺纹联接的防松有、、, 2.键联接的类型有、。花键联接的类型有、。 3.普通V带的型号有。V带轮的结构型式有、、、。V带传动的张紧装置有、、。4.链传动的型式有、、。5.齿轮的结构型式有、、。 6.蜗轮的结构型式有、、、。7.滑动轴承按其所承受载荷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向心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有、、、、。8.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及其代号有、、、、、、、、、。滚动轴承的内圈的轴向固定方法有、、、。滚动轴承外圈的轴向固定方法有、、、。滚动轴承的密封形式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密封两种,接触式密封有、两种。非接触式密封有、两种。 9.联轴器可分为、、三大类。 刚性联轴器的型式有、、、、、。 10.离合器的类型有、、、、 、。 11.轴按承载类型有、、。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方式有。 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方式有。12.按照所受载荷的不同,弹簧可分为、、、。

带传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三、带传动实验参数 1. 带的种类(V带、圆带、三角带)。 2. 预紧力:2F01= N;2F02= N。 3. 带轮基准直径:d1= mm ;d2= mm 4.测力杆力臂长:L1=L2= mm 5.测力杆刚性系数:K1=K2= N/格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计算 五、绘制弹性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参数 轴颈直径d=mm;轴承宽度B=mm 润滑油动力粘度η=P a s ;润滑油温度t=C 四、实验数据记录 油膜压力测试 转速n = rpm;负载F = N; 五、绘制径向、轴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1.径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2.轴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滚动轴承实验

滚动轴承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得 1、测定与绘制滑动轴承径向油膜压力曲线,求轴承得承载能力。 2、观察载荷与转速改变时油膜压力得变化情况。 3、观察径向滑动轴承油膜得轴向压力分布情况。 4、了解径向滑动轴承得摩擦系数f 得测量方法与摩擦特性曲线得绘制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左、右滚动轴承座可轴向移动,各装有轴向载荷传感器,可通过电脑或数显测试并计算单个滚动轴承轴向载荷与总轴向载荷得关系; 2.右滚动轴承上装有8 个径向载荷传感器,可通过计算机或操作面板显示测绘滚动轴承在轴向、径向载荷作用下轴承径向载荷分布变化情况; 3.通过电脑直接测量滚子对外圈得压力及变化情况,绘制滚动体受载荷变化曲线。 三、实验设备 1、 ZQGZ滚动轴承实验台 2、滚动轴承:圆锥滚子轴承30310 深沟球轴承 6310 3、可移动得滚动轴承座:1对; 4、滚动轴承、径向加载装置:1套; (作用点位置可在0~180mm内任意调节); 5、滚动轴承径向载荷传感器:精度等级:0、05 量程:10000N,1个/台; 6、轴向载荷传感器:量程:5000N,2个/台; 四、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 1、滚动轴承径向载荷分布及变化实验;测试在总轴向与径向载荷作用下,滚动轴承径向载荷分布及变化情况,并作出载荷分布曲线。 2、注意事项 a)选定一对实验轴承,本实验装置提供向心球轴承与圆锥滚子轴承,每一种 轴承有大小型号各一种出厂已装配好可任选一台、 b)实验前首先调整好左右轴向受力支撑(称重传感器支座)位置,使端盖外伸 与传感器刚好接触、 c)静态实验需调节加载支座,使加载力得方向保持在一定角度,并保持空载。 d)将测力及传感器得检测点一一接至检测系统对应得接口 e)打开电源,使检测系统处于工作状态、 f)将检测系统与PC 机串行口相连,并打开分析界面、

计算机网络抓包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二

学号1040407105 实验项目 名称 利用Wireshark 进行抓包分析 上面的截图是抓取到的包,下面分别针对其中的一个TCP,UDP和ICMP进行分析 1.TCP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一种面向连接(连接导向)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Transport layer)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 说明(specified)。在简化的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它完成第四层传输层所指定的功能。 在因特网协议族(Internet protocol suite)中,TCP层是位于IP层之上,应用层之下的中间层。不同主机的应用层之间经常需要可靠的、像管道一样的连接,但是IP层不提供这样的流机制,而是提供不可靠的包交换。 应用层向TCP层发送用于网间传输的、用8位字节表示的数据流,然后TCP把数据流分割成适当长度的报文段(通常受该计算机连接的网络的数据链路层的最大传送单元(MTU)的限制)。之后TCP把结果包传给IP层,由它来通过网络将包传送给接收端实体的TCP层。TCP为了保证不发生丢包,就给每个字节一个序号,同时序号也保证了传送到接收端实体的包的按序接收。然后接收端实体对已成功收到的字节发回一个相应的确认(ACK);如果发送端实体在合理的往返时延(RTT)内未收到确认,那么对应的数据(假设丢失了)将会被重传。TCP用一个校验和函数来检验数据是否有错误;在发送和接收时都要计算校验和。

学号1040407105 实验项目 名称 利用Wireshark 进行抓包分析 首先,TCP建立连接之后,通信双方都同时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其次,他是全双工的;在保证可靠性上,采用超时重传和捎带确认机制。 在流量控制上,采用滑动窗口协议,协议中规定,对于窗口内未经确认的分组需要重传。 在拥塞控制上,采用慢启动算法。 对于上面的抓包,选取其中的一个TCP进行分析 Source:119.147.91.131 Destination:180.118.215.175 Length:56 Info:http>500001[FIN,ACK] Seq=41,Ack=2877,win=66528 Len=0 1.1抓到的数据链路层中的帧 Frame 211:56bytes 即所抓到的帧的序号为211,大小是56字节 1.2 IP层中的IP数据报 Header Length:20bytes 即首部长度为20个字节;

滑动窗口实验报告

滑动窗口实验报告(含源码) 一、实验目的 1.实现一个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数据传送部分。 2.更好地理解数据链路层协议中的“滑动窗口”技术的基本工作 原理。 3.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基本实现技术。 二、实验要求 在一个数据链路层的模拟实现环境中,用C语言实现下两个数据链路层协议。 1.1比特滑动窗口协议 2.回退N帧滑动窗口协议 三、实验内容 充分理解滑动窗口协议,根据滑动窗口协议,模拟滑动窗口协议中发送端的功能,对系统发送的帧进行缓存并加入窗口等待确认,并在超时或者错误时对部分帧进行重传。 编写停等及退回N滑动窗口协议函数,响应系统的发送请求、接收帧消息以及超时消息,并根据滑动窗口协议进行相应处理。四、源代码及注释 #include ""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extern void SendFRAMEPacket(unsigned char* pData, unsigned int len); ead = *p;

buffer[last_buffered_frame % BUFFER_SIZE].size = bufferSize; ize); continue; SendFRAMEPacket((unsigned char*)(&buffer[i % BUFFER_SIZE]), buffer[i % BUFFER_SIZE].size); } return 0; } default : break; } return -1; } /* * 回退n帧测试函数 */ int stud_slide_window_back_n_frame(char *pBuffer, int bufferSize, UINT8 messageType) { Frame_head* p = (Frame_head*)pBuffer; unsigned int timeoutNum = *(unsigned int*)pBuffer; switch (messageType) { ead = *p; buffer[last_buffered_frame % BUFFER_SIZE].size = bufferSize; ++ last_buffered_frame; cout << "exp_ack : " << exp_ack << endl; if (ack >= exp_ack) { ++ expect_frame; if (next_frame < last_buffered_frame) { SendFRAMEPacket((unsigned char*)(&buffer[next_frame % BUFFER_SIZE]), buffer[next_frame % BUFFER_SIZE].size); ++ next_frame; } } else break; } return 0;

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验指导书

实验四 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实验台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动压润滑的形成,加深对动 压原理的认识。 2、学习动压轴承油膜压力分布的测定方法,绘制油膜压力径向和轴向分布图,验证 理论分布曲线。 3、掌握动压轴承摩擦特征曲线的测定方法,绘制f —n 曲线,加深对润滑状态与各参 数间关系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及装置 1.概述 此项实验是径向加载的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验。其目的是测量轴承与转轴间隙中的 油膜在圆周方向的压力分布值(见图1),并验证径向油膜压力最大值批P MAX 不在外载荷F R 的垂线位置,而是在最小油膜厚度附近,即0=??X P 处。该实验还可以测试下列几项内容。(1)测量轴承与转轴间隙中的油膜在轴线方向的压力分布值,并验证轴向压力分布曲线呈抛物线分布,即轴向油膜最大压力值在轴承宽度的中间位置(见图2)。 图1 周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图2轴向油膜压力分布曲线 (2)测量径向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在不同转速、不同载荷、不同粘度润滑油情况下的摩 擦系数f 值,根据取得的一系列f 值,可以做出滑动轴承的摩擦特性曲线,进而分析液体动压的形成过程,并找出非液体摩擦到液体摩擦的临界点,以便确定一定载荷、一定粘度润滑油情况下形成液体动压的最低转速,或一定转速、一定粘度润滑油情况下保证液体动压状态的最大载荷(见图3)。

图3 轴承摩擦特性曲线 2.实验装置及原理 本实验使用湖南长庆科教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HS-B型液体动压轴承实验台如图4所示,它由传动装置、加载装置、摩擦系数测量装置、油膜压力测量装置和被试验轴承等组成。 图4 滑动轴承试验台 1.操纵面板2.电机3.三角带4.轴向油压传感器接头5.外加载荷传感器6.螺旋加载杆7.摩擦力传感器测力装置8.径向油压传感器(7只)9.传感器支撑板10.主轴11.主轴瓦12.主轴箱 1)传动装置 由直流电机2通过三角带3带动主轴顺时针旋转,由无级调速器实现无级调速。本实验台主轴的转速范围为3~375rpm,主轴的转速由装在面板1上的数码管直接读出。2)加载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