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同步测试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酸水的反应7

第一课时金属与非金属、酸、水的反应课后提能·层级练层级一学业达标练1.(2019·河南封丘一中高一月考)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B.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C.在氧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或用干燥的沙土灭火解析:选C 钠的硬度很小,可用小刀切割,选项A错误;钠和氧气反应产物由反应条件决定,常温下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钠点燃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选项B错误;钠的性质很活泼,钠元素的焰色反应是黄色,加热时,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的固体过氧化钠,选项C正确;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都反应产生氧气,且钠能和水反应产生氢气,则不能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水灭火,可用干燥的沙土灭火,选项D错误。
故选C。
2.(双选)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过氧化钠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NaOH吸收空气中的H2O在表面形成了溶液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D.该过程中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解析:选BC 钠露置在空气中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Na与O2反应生成了Na2O,A项错误;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又吸收空气中的H2O和CO2,生成Na2CO3·10H2O,Na2CO3·10H2O逐渐风化脱水,最后变成Na2CO3粉末,B、C正确;该过程中只有钠的氧化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3.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5 mL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气体产生B.有沉淀产生C.有银白色金属产生D.金属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液面上游动解析:选C 该反应中除Na与H2O反应现象A、D外,还会产生Ca(OH)2沉淀,B项所述现象也会出现。
311金属的化学性质课时训练(人教版必修1).doc

课时训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 |双选题]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B.金属一般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C.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化合价一定升高,作还原剂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解析:A项不正确,大多数金属在常温下为固体,个别金属如汞为液态;B项正确,金属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C项正确,金属单质只能失电子,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D 项不正确,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极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以游离态存在,如Au等。
答案:BC2.下列关于钠的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切下一小块钠,投入水中,钠熔成小球,说明钠与水反应有热量放出B.从钠能与水反应可推知钠也能与盐酸反应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空气中极易锈蚀B.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C.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D.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铝并不滴落解析:尽管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稳定的致密氧化膜,故不易被锈蚀,A项错;B项正确;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但形成的氧化膜使得铝与氧气不再反应,因而也就不会燃烧,C项错;D项正确。
答案:AC4・取金属Na、Mg、Al各0・1 mol,分别投入到均盛有100 mL 0.5 mol/L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放出H2的体积()A.—样多B. Na最多C. Mg最多D.无法判断解析:n(HCl)=0.1 Lx0.5 mol/L = 0.05 mol,对于0.1 mol 的Mg 和Al 来说,金属过量, 产生的氢气:H I(H2)=|W(HC1)=|X0.05 mol=0.025 mol,而Na与酸反应后还可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i2(H2)=|/i(Na)=|xO.l mol=0.05 moL 故选B。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提优练习: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word版有答案)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与氧气、盐酸、稀硫酸的反应1.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1)“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2)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铁()(4)利用稀盐酸可以区分黄铜和铜()2.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在括号内打“√”或“×”),并将错误的化学方程式更正,不能反应的写出错因。
(1)4Fe+3O22Fe2O3()(2)2Cu+O22CuO()(3)Cu+2HCl CuCl2+H2↑()(4)2Fe+6HCl2FeCl3+3H2↑()(5)Al+H2SO4AlSO4+H2()[核心知识]1.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金不与氧气反应。
2.镁、锌、铁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且镁反应最剧烈,锌次之,铁反应较为缓慢;铜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易错点拨]1.铝的化学性质较活泼,由于其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故其抗腐蚀性能很好。
2.铁与盐酸或稀硫酸等发生反应时,一般只能生成亚铁离子(铁元素由0价变为+2价),反应后的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
1.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
下列关于黄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比纯铜耐腐蚀B.加热不与空气反应C.硬度小于纯铜D.可以完全溶解在稀盐酸中2.“真金不怕火炼”主要是指金()A.熔点高B.延展性好C.有金属光泽D.化学性质稳定3.国产大飞机壳使用了先进的铝锂合金材料。
已知金属锂(Li)的活动性比铝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铝锂合金硬度大、密度小B.铝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C.锂能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生成氢气D.锂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的Li2O中Li显+2价4.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化合物是()A.ZnSO4B.Al2(SO4)3C.FeCl3D.MgCl25.[2020·台州]铁在海水中容易被锈蚀,通常在轮船的吃水线以下焊接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块,用于保护铁质船壳。
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带答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根据你所了解的化学常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降低土壤的酸性B. 加碘食盐中的“碘”通常是指碘单质C. 农药波尔多液可盛放在铁制容器中D. 某雪饼包装中有一小袋干燥剂,其主要成份是CaCO32.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滤渣中有红色固体,则滤渣一定有Cu、AgB. 若滤液是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没有Mg、Zn、CuC.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可能比反应前溶液的质量大D.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只含Mg(NO3)2、Zn(NO3)23.向由CuSO4和H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中一定有气体产生B. 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C. 滤液中含有Cu2+D. 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4.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①“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可以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Fe>Cu②洗洁精除去油污是体现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③金刚石很硬,而石墨柔软,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④通常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于灭火⑤CO能与血红蛋白相结合使有机体缺氧,窒息死亡,所以禁止使用CO⑥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A. 1条B. 2条C. 3条D. 4条5.某同学参加实验操作考试,为验证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镁片、锌片分别放入Cu(NO3)2溶液中B. 将锌片、铜片分别放入Mg(NO3)2溶液中C. 将镁片分别放入Zn(NO3)2溶液、Cu(NO3)2溶液中D. 将镁片、锌片、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 向一定质量的Na2CO3溶液中不断加入水C. 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D. 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铝和镁7.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 Mn+2HCl=MnC12+H2↑B. Mg+MnSO4=MgSO4+MnC. Mn+Cu(NO3)2=Mn(NO3)2+CuD. Fe+MnSO4=FeSO4+Mn8.如图所示,将胶头滴管中的物质X滴入装有物质Y的试管中,两物质充分反应。
8.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MgH2和稀盐酸反应能产生氢气。MgH2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MgH2+2HCl
MgCl2+2H2↑ 。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1课时 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 能力提升
9. 取大小形状相同的Mg、Zn、Fe、Cu 四种金属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
应。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三种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其共同的反应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 ,
(3)取出一镁条发现其表面有一层灰白色物质,这一物质可能
是 MgO 。
(4)将镁条用砂纸打磨至表面变为光亮的银白色,用坩埚钳夹住镁条在酒
精灯上点燃,观察到的现象为 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
白色固体 。
点燃
(5)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Mg+O2
2MgO 。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1课时 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 基础训练
4. 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填写下列溶液颜色: 硫酸亚铁溶液 浅绿色 ;硫酸铜溶液 蓝色 ;氯化锌溶液 无
色。
(2)“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 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1课时 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 基础训练
(1)一些汽车车体采用铝合金制成,是因为铝合金与铁合金相比,其在物 理性质上具有的优点是 B (选填字母)。 A. 抗腐蚀性好 B. 密度小 C. 导电性强 (2)使用氢氧燃料电池的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来源是 化学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基础知识】一、金属的通性1.物理性质:属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像,有、、、等。
2.化学性质写出下列金属与非金属、酸、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Mg与O2反应:;⑵Zn与盐酸反应:;⑶Al与CuSO4溶液反应:;⑷Cu与AgNO3溶液反应:;3.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最外层电子,容易。
金属的这一特点,使得单质往往表现出,因此遇到有氧化性的物质,如氯气、硫时,能发生氧化反应。
练习1下列描述的一定是金属元素的是()A.易失去电子的物质B.能与酸反应的物质C.原子的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D.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的元素练习2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同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固体二、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1.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现象: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切去一端的外皮,可以看到钠具有色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
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钠先熔化为银白色的小球,火焰呈现,最后生成色固体。
实验结论:⑴钠的物理性质是:钠是具有色光泽的金属,硬度,可以用小刀切割,熔点。
⑵保存方法:钠保存在或中,以隔绝空气。
因为常温下钠在空气中就会发生变化,说明钠比铁、铝、镁等活泼的多。
⑶写出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物不同的化学方程式。
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色的固体氧化钠:;加热时,与氧气反应生成色固体:。
2.铝与氧气的反应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有的氧化膜,不能保护,如铁表面的铁锈;有的氧化膜,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例如铝表面的氧化层能够保护铝,构成薄膜的的熔点比铝的熔点,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
【知能检测】1.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A.Na B.NaCl C.NaOH D.Na2O2.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物质的颜色不同,这种物质是()A.NaOH B.Na2O C.Na2O2D.Na2CO33.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C.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D.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铝并不滴落4.通过你的观察和推理,判断下列实验室中对于少量Na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保存在水中B.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C.用铝箔包裹,密封在广口瓶中D.密封,保存在煤油中5.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A.铝的活泼性差B.铝的还原性差C.铝与氧气不反应D.铝表面有氧化7.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燃烧匙中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有黄色火星四射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⑥不能燃烧A.①②B.①②③C.①④⑤D.④⑤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CuOB.Al2O3C.Fe2O3D.SiO29.等质量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4. 关于Na2O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白色的固体B.都是碱性氧化物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D.都是强氧化剂12.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可能有如下现象发生:①生成白色粉末②光亮的银白色表面变暗③生成白色块状固体④发生潮解变成液体这些现象的先后顺序为:,按照顺序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⑴;⑵;⑶;⑷;⑸;。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 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习题)(带答案)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与氧气、稀酸的反应01知识管理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镁和铝:在__常温__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铝的抗腐蚀性:铝在空气中与__氧气__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__致密的氧化铝薄膜__,从而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
铁和铜:在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铁、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金:在__高温__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即“真金不怕火炼”。
结论:__镁、铝__比较活泼,__铁、铜__次之,__金__最不活泼。
2.结论:(1)__镁、锌、铁__三种金属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但反应的快慢和剧烈程度不同;__铜__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2)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__强__。
3.置换反应定义:由一种__单质__与一种__化合物__反应,生成另一种__单质__和另一种__化合物__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表达式:A+BC―→B+AC。
02基础题考点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它不仅被视为美好和富有的象征,而且还可以其特有的价值造福于人类。
常言道:“真金不怕火炼”主要是指金(D)A.熔点高B.延展性好C.有金属光泽D.化学性质稳定2.小兰家中收藏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
该佛像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D)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化学反应C.铝不易被氧化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3.下列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黑色固体的一组是(D)①Mg②Al③Fe④Au⑤CuA.①和③B.只有③C .③④⑤D .③和⑤考点2 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4.(2020·北京)下列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是(A)A .CuB .ZnC .AlD .Mg5.生铁和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总会有一些残渣剩余,残渣的成分主要是(D) A .铁 B .氯化铁 C .氯化亚铁 D .碳6.将几粒锌粒浸入到稀硫酸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①锌粒表面产生气泡 ②不会发生反应 ③锌粒的质量减轻 ④液体的质量减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 D .①③④ 考点3 置换反应7.(2020·湘西)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B) A .Fe +H 2SO 4===FeSO 4+H 2↑ B .CO +CuO=====△Cu +CO 2C .Cl 2+2NaI===2NaCl +I 2D .Fe +CuSO 4===FeSO 4+Cu8.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有单质参加的是(C)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还原反应03 中档题9.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假金元宝”(铜锌合金)蒙骗人们,下列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错误的是(D) A .加盐酸 B .测密度 C .用火烧 D .看颜色10.(2020·龙东)某兴趣小组在研究Zn -Cu 合金、Zn -Fe 合金、Fe -Al 合金、Fe -Cu 合金时,发现其中一种合金6.5 g 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了0.5 g 气体,该合金可能是(C) A .Zn -Cu 合金 B .Zn -Fe 合金 C .Fe -Al 合金 D .Fe -Cu 合金11.(教材P10图片变式)如图是几种金属与相同盐酸反应情况的形象示意图。
6.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科粤版2012)

Ø 铁、镁、锌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剧烈程度不同。__镁____反应最剧烈 ,
Ø 由其此次推是出__,锌__金__属,活然动后性是顺__铁序____M__g_>__Z_n>__Fe_>_C_u_
金属 镁
现象 稀盐酸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稀硫酸
锌
反应较剧烈,产生大量气泡
铁 反应缓慢,产生少量气泡,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金),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可用稀
有锌,它会与盐酸 放出气体
观察这些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金属与盐酸反应
金属与稀硫酸反应
Mg + 2HCl = Mg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Fe + 2HCl = FeCl2 + H2↑
Mg + H2SO4 = MgSO4 + H2↑ Zn + H2SO4 = ZnSO4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铜
已知:铝的活动性比锌强,也可以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试写出方程式
2Al + 6HCl = 2AlCl3 + 3H2↑ Al + 3H2SO4 = 2Al2(SO4)3 + 3H2↑
未经打磨的铝条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度非常缓慢,你知道 是什么原因吗?
未打磨的铝条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等氧化膜被除去之后金属铝才会和盐 酸反应产生气泡
铜
无明显现象
金属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
稀硫酸
镁 Mg + 2HCl = MgCl2 + H2↑ Mg + H2SO4 = MgSO4 + H2↑ 锌 Zn + 2HCl = ZnCl2 + H2↑ Zn + H2SO4 = ZnSO4 + H2↑ 铁 Fe + 2HCl = FeCl2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记内容: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Al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原因:
2、铜与氧气的反应
3、镁与稀硫酸的反应
4、铁与稀盐酸的反应
5、铝与稀硫酸的反应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不能
..在氧气中燃烧的是()
A.金箔B.铁丝C.木炭D.氢气
2.下列对物质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四氧化三铁是黑色的 B .纯铁是黑色的
C.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D.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3.遇稀盐酸不产生气体的是( )
A.铁片B.铜片C.铝片D.石灰片
4.下列对铁的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铁容易传热导电B.纯铁是银白色的金属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D.铁有良好的延展性
5.生铁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往往有少量不溶物出现,该不溶物是()
A. Fe
B. C
C. FeSO4
D.Fe2(SO4)3
6.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含有Mg、Al、Cu、Ag等金属。
为了回收重金属,将旧手机部件浸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含有的金属是
A.Cu、Ag B.Mg、Ag C.Al、Cu D.Mg、Al
7.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艺术品,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被氧化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D.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作用
8.生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A.0.3%~0.6%B.O.5%~2%C.2.0%~4.3%D.1%~2%
9、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合金具有金属特性;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不一定含有金属;④
钢是含杂质较少的铁合金;⑤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⑥生铁可完全溶解于稀盐酸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④⑥
10.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
...是()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11.金属(Ti)是航空、宇航、军工、电子等方面的必须原料。
在生产钛的过程中可用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 Ti+2MgCl2 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无法确定
12.在铁路线上,把两根铁轨接到一起时,工程技术人员常用如下反应来焊接钢轨间的缝隙:2Al+Fe2O3高温Al2O3+2Fe.有关此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
13.硫酸亚铁可以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某贫血患者每天需要补充铁元素1.40 g。
则他每天服用的药物中含有硫酸亚铁的质量至少为()
A.3.80 g B.6.95 g C.10.00 g D.3.18 g
14、向一定量的锌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消耗锌粉的质量
B、溶液的总质量
C、生成硫酸锌的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15、将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金属分别投入到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它们在化合物中均显+2价,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时间为t1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Z>Y
B、金属活动性:X>Z>Y
C、相对原子质量:X>Y>Z
D、X、Y和Z可能分别是常见金属中的Mg、Fe、Zn
二、填空题
16.常见金属的下列用途各利用了金属的哪些性质?
(1)用铁锅炒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人将铜打磨成铜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铝拉成丝作电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人用铁做刀、矛等武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用黄金做项链、耳环、戒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分)百炼成钢(将反复烧红的生铁在空气中不断捶打,转化为钢)的化学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每到冬天,市场上便有一种“热宝”出售,它是一个装有化学药品的小袋。
使用时,撕去它的保护膜贴在身体上,不久便会产生热量。
已知小袋中装有铁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钠。
(1)取小袋内物质,加入稀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袋内物质放在足量O2中燃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19.下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铅笔示意图。
(1)在组成铅笔的各种材料中,能导电的是,燃烧时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的是。
(每空只要求填一种,填序号)
(2)上图中④的主要成分是金属铝。
将一小片该金属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0.某学习小组为探究金属的性质,将一根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
1 5 8 1O 16 15
min
实验现象少量气泡较多气泡大量气泡反应剧烈少量气泡反应停止,
试解释上述实验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现象的原因:
三、计算题
21.黄铜是铜、锌合金,它用于制造机器、电器零件等。
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g该黄铜样品加入到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1g。
试求:
(1)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
(2)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