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断句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试卷断句

高考语文试卷断句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断句说明】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自古逢秋悲寂寥: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 我言秋日胜春朝:我却认为秋天比春天更胜一筹。

(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晴空一鹤排云上:晴朗的天空中,一只鹤排开云层飞上天空。

- 便引诗情到碧霄:便引发了诗人的情感,使诗情飞向碧蓝的天空。

【解答】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自古逢秋悲寂寥: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 我言秋日胜春朝:我却认为秋天比春天更胜一筹。

(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晴空一鹤排云上:晴朗的天空中,一只鹤排开云层飞上天空。

- 便引诗情到碧霄:便引发了诗人的情感,使诗情飞向碧蓝的天空。

【总结】
通过对文段进行断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断句是阅读古诗文的重要技巧,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考语文考试中,掌握断句技巧对于正确解答题目、提高得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课件
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 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 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
王夷甫雅尚玄远/(夷甫)常嫉其妇贪浊/口 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妇)令婢以钱绕床/ 不得行/夷甫晨起/(夷甫)见钱阂行/ (夷 甫)呼婢曰/举却阿堵物
基命性宽厚,每事持大体。御史李长春、给事中杜齐芳坐私书事,将置 重典。基命力救,不听,长跪会极门,言:“祖宗立法,真死罪犹三覆奏, 岂有诏狱一讯遽置极刑。”自辰至酉未起。帝意解,得遣戍。逢申初劾基 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 延儒遂为其党所逐。
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 好地断句。
探究六: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 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 者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 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所以,有五种情况可以预见胜利:知道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能胜利; 懂得兵多兵少用法的,能胜利;全军上下同心协力的,能胜利;以自 己有准备对付忽视懈怠的敌人的,就能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国君 不加以干涉的,能胜利。这五条,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探究三: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 呼入吾得兄事之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 呼入∕吾得兄事之
知识梳理
叁 找对话标志,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 、引文 常常用 “曰”“云”“问”“言”“道” 等(注意省略) 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 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曰”,而把主 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 明辨句读。
D.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 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

语文高考试卷文言文断句

语文高考试卷文言文断句

一、断句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断句。

(一)甲子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二)上,朝廷之尊也;下,朝廷之所卑也。

尊其上,则忠;卑其下,则顺。

忠顺之道,礼也。

故忠顺之礼,天下之达道也。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知所以修身,则能安家;知所以安家,则能治国;知所以治国,则能平天下。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天下平者,天下之达道也。

(三)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子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四)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盂子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夫国之所以存者,无他,善政而已矣。

”王曰:“吾知所以利吾国,未暇及子。

”对曰:“王知夫水与民乎?水信无分于东西南北,然而东西南北,各得其所流;水由地中行,江海所以能至焉。

王者,水也;百姓者,水之流也。

今吾王无乃若是乎?百姓之于王,亦水之于下海也。

今吾王塞其下海之道,而勿使自得其所,则海内扰乱,虽有智者,亦无所措手足。

”(五)子路曰:“吾闻君子之学也,亲其亲,仁也;教民予之,善也。

不忍见人之所忍,忍见人所不忍,狂徒也。

夫狂徒,不可与居也。

”孔子曰:“吾见狂徒,未尝不敬也。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断句》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断句》

句式类型
句式标志
判断句 “……者,……也”“为”“乃”“即”“则”。
被动句 “为……所……”“受……于……”“见……于……”。
反问句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
固定句式 “如……何”“况……乎”“何(以)……为”。
〔典例剖析〕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典例剖析〕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与
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词 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 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
2.内容要符合情理。 错例:太祖在江州,遣诸将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 利。(《明通鉴》) 分析:按以上标点,“陈德华、高费聚”只有两个人,与下文所说 “三路兵”相矛盾,且史载无此二人,应该是“陈德、华高、费聚”三 人。故此句标点应为:……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 不利。
3.要兼顾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修辞以及古文知识。 错例:夫唯禽兽无礼。……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 自别于禽兽。(《礼记》) 分析:“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令人费解,这里把两个相邻的意义 不同的单音词当作双音词或词组,致使该断的地方没有断开。应断为“是 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作”在这里是“兴起、出现”的意思。 错例:古今英才贵位,其所生往往出自卑贱非第,无损于其子之贤, 而愈形其母之贵。(金埴《不下带编》)

高考语文断句评分标准

高考语文断句评分标准

高考语文断句评分标准高考语文断句评分标准是指对高考语文作文中的断句进行评分的一套标准化的评分方法。

断句是指根据语句的结构,将一篇连续的文字分成若干个有意义的独立部分。

准确的断句可以使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表达准确,提升作文的质量和阅读的流畅性。

下面是高考语文断句评分标准的一些要点:1. 主谓结构断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进行断句。

例如:“小明跑步去了学校。

”可以断为“小明/跑步/去了/学校。

”这样的断句能够清晰地表达句子的主谓结构,使句子更加明确。

2. 定语从句断句:将定语从句和主句进行断句,使定语从句和主句分开。

例如:“我喜欢的那本书是《红楼梦》。

”可以断为“我喜欢的/那本书/是/《红楼梦》。

”这样的断句能够使定语从句与主句分离,使句子结构更清晰。

3. 并列结构断句:在并列结构的词语之间进行断句。

例如:“他爱吃苹果、橙子和香蕉。

”可以断为“他爱吃/苹果/、/橙子/和/香蕉。

”这样的断句能够使并列结构的词语清晰地呈现出来,增强句子的表达力。

4. 状语从句断句:将状语从句和主句进行断句,使状语从句和主句分开。

例如:“他去了图书馆,因为要借书。

”可以断为“他去了/图书馆/,/因为/要借书。

”这样的断句能够使状语从句与主句分离,使句子结构更清晰。

5. 句子成分断句:将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进行断句。

例如:“小明喜欢读书,而且他也喜欢写作。

”可以断为“小明/喜欢/读书/,/而且/他/也/喜欢/写作。

”这样的断句能够使句子的各个成分清晰地呈现出来,增强句子的表达力。

6. 简单句断句: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义要求进行断句。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

”可以断为“我/喜欢/吃/水果。

”这样的断句能够使句子结构清晰,表达准确。

7. 复合句断句:将复合句中的主句和从句进行断句,使主句和从句分离。

例如:“他说他明天要来。

”可以断为“他/说/他/明天/要来。

”这样的断句能够使主句和从句分开,增强句子的结构和逻辑性。

8. 句子连贯性断句:根据句子的连贯性要求进行断句。

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断句

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断句

孔子曰:“君子不器。

”何也?器者,各得其宜而已矣。

孔子,圣人也,犹须假器以行道,况于众人乎?夫道者,无所不在也。

善用之者,则无不可为也。

若乃儒者,但知诵法圣人,而不知行其道,是犹读圣人书,而不求其实也。

故曰:“君子不器。

”夫道有行于身,有施于事,有施于物,有施于天下。

行于身,则无恶习;施于事,则无败事;施于物,则无弃物;施于天下,则无弃人。

是以君子之学,必求其实,而不泥其名。

故曰:“君子不器。

”【断句】孔子曰:“君子不器。

”何也?/器者,各得其宜而已矣。

/孔子,圣人也,犹须假器以行道,/况于众人乎?/夫道者,无所不在也。

/善用之者,则无不可为也。

/若乃儒者,但知诵法圣人,/而不知行其道,/是犹读圣人书,而不求其实也。

/故曰:“君子不器。

”/夫道有行于身,/有施于事,/有施于物,/有施于天下。

/行于身,/则无恶习;/施于事,/则无败事;/施于物,/则无弃物;/施于天下,/则无弃人。

/是以君子之学,/必求其实,/而不泥其名。

/故曰:“君子不器。

”二、文言文断句练习【原文】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何也?夫文者,所以载道也。

道者,仁也。

仁者,心之德也。

心之德,莫大于仁。

是以君子必学文,以载道。

道不载,则无以明仁;仁不明,则无以成德。

故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断句】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何也?/夫文者,/所以载道也。

/道者,/仁也。

/仁者,/心之德也。

/心之德,/莫大于仁。

/是以君子必学文,/以载道。

/道不载,/则无以明仁;/仁不明,/则无以成德。

/故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三、文言文断句练习【原文】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高考语文试卷断句选择题

高考语文试卷断句选择题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A.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B.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C.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曰/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D.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曰/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首先,通过理解文意,可以判断出这句话的主语是“孔子”,谓语是“曰”,宾语是“君子有三戒”,所以可以排除A、C两项。

其次,根据文意,可以将“少之时”、“及其壮也”、“及其老也”三个短语分别与后面的“血气未定”、“血气方刚”、“血气既衰”对应,因此可以将这三个短语与后面的内容分别断开,排除D项。

综上所述,选B项。

【解题思路】
1. 理解文意,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

2. 根据句子结构和文意,判断断句的位置。

3. 排除不符合文意和句子结构的选项。

4. 选择符合文意和句子结构的断句选项。

高考语文古文断句口诀

高考语文古文断句口诀

高考语文古文断句口诀
高考语文古文断句口诀有多种版本,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版本: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后晓声律,方法技巧勤练习。

这个口诀主要强调了古文断句的几个关键点:首先要熟读精思,理解文段内容大意;其次要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同时要注意抓住对话标志和常用虚词等规律;还要掌握习惯句式和固定结构等;最后要注意词性词义和语法结构的分析,以及修辞提供的条件等。

当然,具体的古文断句方法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用。

在做题时,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和文段特点,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断句。

同时,也要注意打牢基础和培养语感,多读经典古文,勤加练习,才能提高古文断句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 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 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 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 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 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 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 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 于是高祖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 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 病,赐金五十斤罢之。
初,周鲂之子处,膂力绝人,不修细行,乡里 患之。处尝问父老曰今时和岁丰而人不乐何邪父 老叹曰三害不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父老曰南山 白额虎长桥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所患止此吾能除 之乃入山求虎射杀之因投水搏杀蛟遂从机、云受 学,笃志读书,砥节砺行,比及期年,州府交辟。
初,周鲂之子处,膂力绝人,不修细行,乡里患 之。处尝问父老曰:“今时和岁丰而人不乐,何 邪?”父老叹曰:“三害不除,何乐之有!”处曰: “何谓也?”父老曰:“南山白额虎,长桥蛟,并 子为三矣。”处曰:“若所患止此,吾能除之。” 乃入山求虎,射杀之,因投水,搏杀蛟,遂从机、 云受学,笃志读书,砥节砺行,比及期年,州府交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 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 曰:“病可治。”于是高祖骂之曰:“吾 以布 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 赐金五十斤罢之。
华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 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态颈鸱顾,引挽腰体, 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 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 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 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饮食。’’’ 华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 耳。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态颈鸱顾,引 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吾有一术,名 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 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 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 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饮食。’”
贞观初,太宗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 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 示弓工。 乃曰:‘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工曰: ‘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 弓虽刚劲而遣 箭不直,非良弓也。’朕始悟焉。朕以弓 矢定四方,用弓多矣,而 犹不得其理。况 朕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於 弓,弓犹失之,而况於 理乎?”自是诏京 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 赐坐与语,询访外事, 务知百姓利害,政 教得失焉。
(刘)秀舍中儿犯法军市令颍川祭遵格杀 之秀怒命收遵主簿陈副谏曰明公常欲众军整齐 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也乃赦之以为刺贪将 军谓诸将曰当备祭遵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 私诸卿也
(刘)秀舍中儿犯法,军市令颍川祭遵格杀 之,秀怒,命收遵。主簿陈副谏曰:“明公常 欲众军整齐,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也。” 乃赦之,以为刺贪将军,谓诸将曰:“当备祭 遵。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卿也。”
贞观初太宗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 妙近得良弓十数以 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 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刚劲而遣 箭不直非良弓也朕始悟焉。朕以弧矢定四方, 用弓多矣,而 犹不得其理。况朕有天下之日 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於弓,弓犹失之,而 况於 理乎?”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 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