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高考断句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试卷断句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试卷断句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昔者楚昭王与鲁哀公会于淖陵,昭王问于哀公曰:“吾闻夫子圣人也,善言义,敢问义何谓也?”哀公曰:“义者,天下之公义也。

凡天下之事,各有其义,吾所以为之者,必合乎义也。

夫义者,所以正天下之乱,平天下之危,安天下之民,定天下之治也。

是以圣人为天下之主,必以义为本,而以仁为末,以礼为节,以法为度。

如此,则天下大治,百姓安宁,国家富强,社稷长久矣。

”昭王曰:“善哉!吾闻夫子言义,吾亦闻夫子言仁。

敢问仁义二者,孰为天下之公义也?”哀公曰:“仁者,天下之公德也。

凡天下之人,各有其德,吾所以待之者,必合乎仁也。

夫仁者,所以养天下之民,安天下之心,利天下之生,乐天下之乐也。

是以圣人为天下之主,必以仁为本,而以义为末,以礼为节,以法为度。

如此,则天下大治,百姓安宁,国家富强,社稷长久矣。

”昭王曰:“善哉!吾闻夫子言礼,敢问礼何谓也?”哀公曰:“礼者,天下之公序也。

凡天下之事,各有其序,吾所以为之者,必合乎礼也。

夫礼者,所以正天下之乱,平天下之危,安天下之民,定天下之治也。

是以圣人为天下之主,必以礼为本,而以义为末,以仁为节,以法为度。

如此,则天下大治,百姓安宁,国家富强,社稷长久矣。

”昭王曰:“善哉!吾闻夫子言法,敢问法何谓也?”哀公曰:“法者,天下之公法也。

凡天下之事,各有其法,吾所以为之者,必合乎法也。

夫法者,所以正天下之乱,平天下之危,安天下之民,定天下之治也。

是以圣人为天下之主,必以法为本,而以礼为末,以义为节,以仁为度。

如此,则天下大治,百姓安宁,国家富强,社稷长久矣。

”昭王曰:“善哉!吾闻夫子言德,敢问德何谓也?”哀公曰:“德者,天下之公德也。

凡天下之人,各有其德,吾所以待之者,必合乎德也。

夫德者,所以养天下之民,安天下之心,利天下之生,乐天下之乐也。

是以圣人为天下之主,必以德为本,而以法为末,以礼为节,以义为度。

如此,则天下大治,百姓安宁,国家富强,社稷长久矣。

”昭王曰:“善哉!夫子之言,天下之公理也。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最新题型练习(共15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最新题型练习(共15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文言文断句最新题型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

1.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夫A为人主B者C非欲养D祸于E内而疏F忠臣G硕士H于外I盖其渐J积而势K使之L然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陈夷行曰:“此所谓借寇兵资盗粮也,不如击之。

”德裕曰:“彼吐谷浑等各有部落,见利则锐敏争进,不利则鸟惊鱼散,各走巢穴,安肯守死为国家用!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纵使侵暴边境,亦须征诸道大兵讨之,岂可独使天德击之乎!”2.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今天A德城兵才B千余C若D战E不利城F陷G必矣H不若I以恩J义抚K而安之L必M不为N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德裕曰:“彼吐谷浑等各有部落,见利则锐敏争进,不利则鸟惊鱼散,各走巢穴,安肯守死为国家用!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纵使侵暴边境,亦须征诸道大兵讨之,岂可独使天德击之乎!”3.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今天A 德城兵才B 千余C 若D 战E 不利城F 陷G 必矣H 不若I 以恩J 义抚K 而安之L 必M 不为N 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悲名岂不痛哉!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4.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士A君子B之有勇C而果D于行者E不F以G立H节I行J谊K而L以M妄N死O悲P名Q 岂R不S痛T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今者复来怀州田猎,忠谏不复至洛阳矣。

四时范田,既是帝王常礼,今日怀州,秋毫不干于百姓。

凡上书谏正自有常准臣贵有词主肯能改。

如斯诋毁,有似咒诅。

5.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备战2024高考语文:断句新题高考真题4套

备战2024高考语文:断句新题高考真题4套

备战2024高考语文断句新题高考真题(新高考和老高考地区均可用)1.【2023届新高考1卷】原文节选: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

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

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

”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

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

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

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武臣曰:“诺。

”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

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

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

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

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

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

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

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韩非子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2.【2023届新高考2卷】原文节选: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

”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

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

’此有以见秦师之乱。

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

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

”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

高考语文断句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断句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断句练习题(含答案)断句是高考语文常考的重要题型,做掌握断句技巧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是很重要的,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断句练习试题,请考生认真学习。

高考语文断句练习一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6分)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

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

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6分)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6分)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也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来之有也”。

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的部分断句(5分)鱼得水而游焉则乐塘决水涸则为蝼蚁所食掌修其堤防补其缺漏则鱼得而利之国有以存人有以生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人之所以生者行善是也。

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参考答案1.(6分)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缮/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为必断处,对1处得1分。

“//”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错误的断句,错一处减1分,减完6分为止。

2.(6分)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为必断处,对1处得1分。

语文高考试卷断句题

语文高考试卷断句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则异于是。

以为至乐,在于山水之间也。

(1)下列对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C.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D.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2)下列对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B.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C.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D.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3)下列对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B.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C.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答案】(1)A(2)A(3)A【解析】(1)根据文段内容,可以判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示日出和云归的景象,因此断句应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同样,根据文段内容,“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描述了山间四季的不同景象,因此断句应为“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3)文段中“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描述了作者登山观景的体验,因此断句应为“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断句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断句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断句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亡。

国初定赋准原额每十亩损为六亩余,其后稍稍增垦,而清丈令下,县官指为欺隐,将以全额上。

先生曰:“我无中人之产,顾里人不胜病矣。

”因诣县官白其事,谓此皆湖岸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百姓不知援例请平。

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

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

华容人蒙其利至今。

先生名召华,字君实。

赞曰:先生在官前后仅四年,然其为利于民者多矣。

(选自刘大櫆《张复斋传》,有删改)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B.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C.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D.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终养,奉养父母,以终其天年,多指辞官归家以终养年老亲人,如《陈情表》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B.贽,本义指古时初次求见人时所送的礼物,即见面礼,引申为持物以求见、赠送,文中指上级向下级索求厚礼。

C.解组,组指旧时官印上系结的丝绳;解组指解下官印,辞官卸任,与“致政”“解褐”同义。

D.季世,季指末了,“季世”即末世;季也可以指兄弟排行中次序最小的,如“季父”,即小叔叔。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张复斋以孝为先,以善为本。

他为终养母亲推辞了上司的引荐;主政晋江、金溪时,多行善政,救济灾荒。

B.张复斋清正廉明,刚正不阿。

在金溪为官时,不愿屈从上级官员的厚礼索求,就辞官回家,百姓挽留哭送。

2023届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及答案

2023届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及答案

2023届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及答案
本文档为2023届高考文言文断句练的完整版,包括练题和答案,旨在帮助考生提高文言文断句能力。

以下是练题及答案:
练题
1. 古人常云:“言念其可,行思其难。

”斯言之谓也。

2. 读书如吃饭,善吃人饭者,必先洗手。

3. 不合时宜,则无所受益。

4. 色白如雪,婷婷者神与之偶。

5.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答案
1. 古人常云:言念其可,行思其难。

斯言之谓也。

2. 读书如吃饭,善吃人饭者,必先洗手。

3. 不合时宜,则无所受益。

4. 色白如雪,婷婷者神与之偶。

5.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以上是本文言文断句练题及答案的完整版。

希望考生们通过练能够提高对文言文句子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而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请注意本文档仅供练参考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
*注意:本文档中的内容均为作者根据2023届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的常见题型和答案所编写,具有独立性和参考性。

请勿引用无法确认的文献内容。

如有任何变动或疑问,请及时与作者联系。

*。

高考文言文断句(含答案)

高考文言文断句(含答案)

高考文言文断句一、断句解读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二、考点解析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

2005~2008全国高考有多个省市考了文言文断句。

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明确规定:在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40分的加试题中,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6分;并回答有关问题,4分。

断句只需用斜线表示,而不用加上具体的标点。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知识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

古书中就有一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理解错误的材料。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一足,一只脚。

笔者注),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

尧曰:“夔一而足矣。

”使为乐正。

故君子曰:“夔有一,足。

非一足也。

”这个小故事,对于人们认识断句的重要性,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三、方法指津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

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

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高考断句练习(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6分)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

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

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6分)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6分)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也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来之有也”。

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的部分断句(5分)鱼得水而游焉则乐塘决水涸则为蝼蚁所食掌修其堤防补其缺漏则鱼得而利之国有以存人有以生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人之所以生者行善是也。

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高三语文断句练习(2)6、用斜线(/)给下面语段断句。

(5分)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7.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5分)孟子曰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8.用斜线“/”给文言文断句(5分)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9、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

(5分)晏子饮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①曰:“财不足,请敛于民。

”晏子曰:“止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

” (选自《说苑》) 【注】①家老:春秋时卿大夫家中的家臣。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飞至孝: 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

母有痼疾,药饵必亲。

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晘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平矣。

”( 取材于《宋史•岳飞传》)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5分)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高三语文断句练习(3)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取材自《战国策》)【注】涓人:太监。

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划线的部分断句。

(5分)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取材于《墨子·尚贤》)14.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

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故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如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

简子曰:“然。

”(取材自《列子·说符》)【注解】简子:即赵简子,当时晋国地位显赫的大臣。

15.用 / 给文中句子断句。

(5分)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为安国侯。

16.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5分)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史记•刺客列传》17.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范仲淹等意欲复古劝学,数言兴学校,本行实,诏近臣议。

于是宋祁、王拱辰、张方平、欧阳修等八人合奏曰:“教不本于学校士不察于乡里则不能核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谨参考众说择其便于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履行学者自皆修饬矣。

”(取材于《续资治通鉴》)断句1答案1.(6分)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缮/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为必断处,对1处得1分。

“//”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错误的断句,错一处减1分,减完6分为止。

2.(6分)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为必断处,对1处得1分。

“//”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错误的断句,错一处减1分,减完6分为止。

3.(6分) 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也/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对2处得1分。

错一处扣1分,不倒扣。

【文言断句参考译文】齐宣王在雪宫里接见孟子。

齐宣王说:“有道德的人也有这样的快乐吗?”孟子回答说:“有。

如果人们得不到这样的快乐,就会抱怨他的君主。

因得不到而抱怨他们的君主,是不对的;作为百姓的君主不与百姓一起分享这种快乐,也是不对的。

君主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百姓就会以君主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君主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百姓就会以君主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做到这样,还不能统治天下的,是不可能有的。

”4.鱼得水而游焉则乐/塘决水涸//则为蝼蚁所食/有掌修其堤防/补其缺漏/则鱼得而利之/国有以存/人有以生/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人之所以生者/行善是也。

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评分标准:错两处扣1分,画双线处可不断。

)5.(5分)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处可断可不断,其它共10个断句处,每断对两处得1分,每断错两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6.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7.孟子曰 /言近而旨远者 /善言也 /守约而施博者/ 善道也/ 君子之言也 /不下带而道存焉 /君子之守 /修其身而天下平/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 /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8.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9. 晏子饮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①曰:“财不足,请敛于民。

”晏子曰:“止/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费/是独乐者也/不可。

”【评分参考】断对两处得1分,断错两处扣1分。

“// ”处可断可不断,不扣分。

10. (5分)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晘/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每对2处得1分,断错2处扣1分,扣满5分为止,不倒扣分)译文:岳飞极孝顺:母亲留在黄河以北,派人去寻找探访,并迎接她回来。

母亲患了经久不愈的病,(岳飞)一定亲自煎药熬汤。

母亲故去,(岳飞)三天水米不进。

(岳飞)家里没有侍妾。

吴玠平常就佩服岳飞,希望同他结好,把有名的美女打扮好送给他。

岳飞说:“皇上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天黑了才吃饭,难道是大将享安乐的时候吗?”推却而不接受。

吴玠更加敬重佩服(岳飞)。

(岳飞)青年时期酒量大,皇帝告诫他说:“你以后到了黄河以北地区才可以饮酒。

”(岳飞)于是戒酒不喝。

皇帝当初要为岳飞建造宅第,岳飞推辞说:“敌人还没有消灭,怎么能安家呢?”有人问:“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贪爱钱财,武臣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

”11.(5分)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评分参考】①答对2处得1分。

②答错2处扣1分。

③“∥”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

断句3答案12.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标记“/”处,每断对2处,得1分;在“/”“//”之外每断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

13.(5分)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可断可不断)1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

客问其故 / 简子曰 / 正旦放生 //示有恩也 / 客曰 / 民知君之欲放之 / 故竞而捕之 / 死者众矣/ 君如欲生之 / 不如禁民勿捕 / 捕而放之 / 恩过不相补矣。

简子曰:“然。

”[评分标准:本题5分。

标记“/”处,每断对2处,得1分;在“/”“//”之外每断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

]15.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为安国侯。

16.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附标点后的文段: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①,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于邑②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