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化常识知识竞赛
全国高中语文知识竞赛

全国高中语文知识竞赛篇一:高中语文知识竞赛题高一上期语文知识竞赛题1、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配对错误的是(D)。
A、举案齐眉—孟光b、卧薪尝胆—勾践c、闻鸡起舞—祖逖D、完璧归赵—刘琨2、“入木三分”这个典故原意用来形容(c)A、雕刻技术高b、文章深刻c、书法笔力强劲D、射箭本领高3、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b)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4、“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D)A、衣服穿得太多b、劳动太卖力气c、打仗拼死厮杀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5、“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A)A、口吃b、好说谎c、喜欢骂人D、喜欢无病呻吟6、“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c)A、刘邦b、项羽c、韩信D、张良7、“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的宋朝的杨时,为了见名士程颐而在他家门前冒雪等待的故事,那么杨时等待的目的是(A)A、拜访b、请罪c、道谢D、辞别8、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b)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二、中国古代文学(文化)部分。
37小题,148分。
9、下列哪一部作品属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五经”?(D)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10、下列地支与其十二生肖配对正确的是(b)A、子——兔b、巳——蛇c、酉——猴D、申——鸡11、“变脸”是哪个剧种的绝活?(b)A、越剧b、川剧c、京剧D、评剧12、“耳顺”代指什么年纪?(c)A、四十岁b、五十岁c、六十岁D、七十岁13、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通常指哪四种植物?(A)A、梅兰竹菊b、梅松竹兰c、梅荷兰菊D、梅荷竹菊14、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我国古代哪部著作?(c)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资治通鉴》15、“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c)A、赤壁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官渡之战16、被称为“乐府双璧”的作品是(A)A、《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b、《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c、《敕勒歌》和《木兰诗》D、《敕勒歌》和《陌上桑》17、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c)A、王昭君b、杨玉环c、貂蝉D、西施18、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A)A、东林书院b、岳麓书院c、石鼓书院D、白鹿书院19、中国古代小说源远流长,小说在唐代叫做(A)A、传奇b、话本c、拟话本D、小说20、下列诗人中,哪个是“初唐四杰”中的诗人?(b)A、王绩b、王勃c、王维D、王之焕21、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原意是指(b)A、元宵节b、重阳节c、中秋节D、端午节2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A)A、李商隐b、韩愈c、骆宾王D、李白2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b)A、蓬莱阁b、腾王阁c、崂山D、百花洲24、咏花是自古以来文人的一大爱好。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知识竞赛

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征,是中央官署 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 推荐。辟,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 职。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童生试、乡 试、会试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 元”。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 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 “江左”指江北。古人以北为左,以西为右
第一轮 必答题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字和名 有意义上的联系。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 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 的称号叫庙号。 古代帝王的自谦之词有孤(小国之君)、寡人(没 德之人)、不谷(不善)。 秦始皇时设三公九卿制,始称太师、太傅、太保为 “三公”。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 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
黄昏:19时至21时 人定:21时至23时
8书法方面,宋四家指谁?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第三轮 风险题30
1
2 345678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进士登第”是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 排列的等第。古代科举考试,要通过层层选拔,通过第 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B.“孝廉”是“孝顺亲长、办事廉正”的意思,汉武 帝时将它设立为检查考试科目,以后“举孝廉”就成为 朝廷任用官员的重要来源。 C.“夷狄”是先秦时期我国的华夏统治者对于周边其 他民族的称谓。从分布区域看,又称之为东夷、北狄。 D.嗣位指继承君位,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 或传业给嫡长子,位即君位。
三牲一指是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把 鸡、鱼、猪称为三牲。二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 总称。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 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 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牛、豕,没有羊。
高中语文课件-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
A白鹿书院
•
B石鼓书院
•
C应天府书院
•
D岳麓书院
• 2、古代地理中划分阴阳有一套理论,其中 表述山川河流的“阴”是指
•
A山南水北
•
B山北水南
•
C山南水南
•
D山北水北
• 3.“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指的是 _____(人物)
• 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 下列哪部著作
2.有10s作答时间,答案不可修改。答对得 一分,答错扣一分。
3.累分最高的两个队伍进入下一局。
A组 开始答题
• 1.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 字?
A 8 B 10 C 12 D 14
• 2、"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 A、21点至23点
• B、23点至凌晨1点
• C、凌晨1点至3点
B《赵氏孤儿》
•
C《窦娥冤》
•
D《广陵散》
12、我国古代的爵位是: 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
• 13、下面对《史记》、《左传》、《战国策》、 《后汉书》编排体例判断正确的是:( )
• A、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通史 • B、通史、国别体、编年体、通史 • C、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断代史 • D、通史、编年体、国别体、通史
7.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 乞巧。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下九, 初九为上九,十九为中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 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 为下九
8.“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 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答案版)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试题此次竞赛共100道题,每题一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一分,共50题,总计50分。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周敦颐称赞什么的名句?A、牡丹B、菊花C、莲花D、梅花2、下列哪首诗歌因音律优美,被叶圣陶称赞“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A、《再别康桥》B、《雨巷》C、《沁园春长沙》D、《大堰河——我的保姆》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句语出自谁?A、魏征B、陆游C、顾炎武D、魏源4、投笔从戎”的故事发生在谁的身上?A、秋瑾B、陆游C、班超D、项羽5、张君瑞和崔莺莺是下列哪部戏曲中的主要人物?A、《西厢记》B、《望江亭》C、《红楼梦》D、《窦娥冤》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其中“逝者”指的是什么?A、失去的人B、消逝的时光C、流淌的水D、消逝的友情7、下列哪一历史人物与“指鹿为马”这一典故有关?A、韩信B、项羽C、赵高D、刘邦8、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其中“黄”指的是什么?A、黄河B、黄土C、黄山D、黄帝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诗的作者是谁?A、杜牧B、李商隐C、李清照D、王安石10、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1/ 9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11、《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A、神话故事B、地理著作C、人物传记D、文人随笔1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谁的词句?A、岳飞B、辛弃疾C、陆游D、李商隐13、“鸿鹄传书”一词,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A、苏武牧羊B、文姬归汉C、楚汉相争D、岳飞抗金14、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系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的词作。
请问该词人是谁?A、辛弃疾B、李煜C、晏殊D、李清照1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不受嗟来之食”。
括号中应填写的内容是A、智者B、廉者C、仁者D、学者16、“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A、钟嵘对陶渊明B、苏轼对王维C、欧阳修对李白D、王国维对苏轼17、成语“差强人意”一词的意思是什么?A、差的让人不能接受B、勉勉强强还说得过去C、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18、成语“趋之若鹜”中的“鹜”是指哪一种动物?A、马B、乌鸦C、野鸭D、老鹰19、成语“无稽之谈”中的“稽”解释为什么?A、准备B、计划C、价值D、查考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写的是什么景色?A、春色B、梨花C、雪景D、雨景2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谁之口?A、荀子B、老子C、孙子D、孟子22、下列哪一部典籍不属于“四书五经”?2/ 9A、《中庸》B、《尚书》C、《春秋》D、《左传》23、“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A、孟郊、李白B、贺知章、杜甫C、贾岛、杜甫D、孟郊、陆游24、我国第一部新诗集是下列哪一部?A、郭沫若的《女神》B、胡适的《尝试集》C、徐志摩的《志摩的诗》D、艾青的《大堰河》2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
高三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竞赛100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竞赛100题(附答案解析)001、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
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
寿联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选用恰切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
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
”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A、60岁B、70岁C、100岁D、141岁002、下列描写古代历史名人名家的对联,说法错误的是:()A、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颂李白B、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颂杜甫C、枫叶四弦秋,棖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颂白居易D、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颂王昭君003、中国古代神话“开天辟地、炼石补天、钻木取火、衔石填海”中涉及的人物形象分别是:()A、女娲、燧人氏、精卫、盘古B、燧人氏、精卫、盘古、女娲C、盘古、女娲、燧人氏、精卫D、精卫、盘古、女娲、燧人氏004、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一种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隋唐到清代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制度中参加县府考试、省级考试、京城考试和皇宫大殿考试及其合格者,分别称为:()A、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院试——秀才B、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C、会试——贡士;殿试——进士;院试——秀才;乡试——举人D、殿试——进士;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005、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
下列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法分别是:()A、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006、“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具有基础性性质的学说。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题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题1、“鸿鹄传书”一词,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A、XXX牧羊B、XXX归汉C、XXX相争D、XXX抗金2、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谁的文章?A、XXXB、XXXC、XXXD、XXX3、成语“半斤八两”中的“斤”和“两”是古代重量单位,其中一斤合现在的多少两?A、六两B、八两C、十两D、十六两4、典故“名落孙山”的“XXX”指的是谁?A、中榜人的名字B、落榜人的名字C、大山的名字D、主考官的名字5、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XXX的故乡是下列哪座城市?A、山东济南B、XXX、山东泰安D、江苏徐州6、子在川上曰:“逝者XXX!不舍昼夜。
”其中“逝者”指的是什么?A、失去的人B、消逝的时光C、流淌的水D、消逝的友情7、下列哪一历史人物与“指鹿为马”这一典故有关?A、XXXB、XXXC、XXX、XXX8、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其中“黄”指的是什么?A、黄河B、黄土C、黄山D、XXX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诗的作者是谁?A、XXXB、XXXC、XXXD、XXX10、以下汉字形体演变序次布列正确的选项是哪一项?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11、《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A、神话故事B、地理著作C、人物传记D、文人随笔1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谁的词句?A、XXXB、XXX、XXXD、XXX13、以下地支与其生肖配对正确的选项是哪一项?A、子——兔B、巳——蛇C、酉——猴D、申——鸡14、片子《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系取自我国古代一名词人的词作。
叨教这位词人是谁? A、XXXB、XXXC、宴殊D、XXX1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不受嗟来之食”。
A、智者B、廉者C、仁者D、学者16、“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A、XXX对XXXB、XXX对XXXC、XXX对XXXD、XXX对XXX17、成语“差能人意”一词的意思是甚么?A、差的让人不能接受B、XXX还说得过去C、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18、成语“趋之若鹜”中的“鹜”是指哪种动物?A、马B、乌鸦C、野鸭D、老鹰19、“满江红”被用作词牌名,它在自然界中是什么东西?A、水生蕨类植物B、浮游动物C、乔木D、菌类植物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写的是甚么风景?A、春色B、梨花C、雪景D、雨景2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谁之口?A、XXXB、老子C、孙子D、XXX22、下列哪一部典籍不属于“四书五经”?A、《中庸》B、《尚书》C、《春秋》D、《左传》23、“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墨客的自况?A、XXX、XXXB、XXX、XXXC、XXX、XXXD、XXX、XXX24、我国第一部新诗集是下列哪一部?A、XXX的《女神》B、XXX的《尝试集》C、XXX的《志摩的诗》D、XXX的《大堰河》2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高中语文文学文化知识竞赛答案.doc

高中语文文学文化知识竞赛(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94分〉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刘勰指出它冇“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其中赋义是“六义”附庸,蔚成人国。
2.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它原名《焦仲卿妻/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它与《木兰诗》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3.写出下列著名诗词产生的朝代《伐檀》春秋《九歌》战国《木兰诗》南北朝《桃花源》东晋《蜀道难》唐朝《石壕吏》唐朝4.汉魏无名氏的五言诗被后人泛称古诗,《昭明文选》收入十九首,被誉为“五言Z 冠冕”。
5.“老骥伏枷,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是《龟虽寿》中的名句,作者是6.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
唐代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人物7.杜甫的“三吏”是《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是《新婚别》、《遂8.“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出于《杂四I说/马说》,作者是一韩愈°9.“味摩诘Z诗,诗中冇画,观摩诘Z画,画中冇诗”。
这旬话是一苏轼说的,“摩诘”是10.宋代苦名诗人陆游最后一首诗是《示儿》,全文是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1.写出下列诗句的作者及朝代:(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欲穷千里冃,更上一层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谁知盘屮餐,粒粒皆辛苦。
(6)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十。
(7)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8)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人生H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o(10)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12.屮国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人的四人民间传说是一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13.鲁迅对待文学遗产问题提出有名的拿来主义,要反对徘徊不敢走进门、放一把火烧光和欣然接受一切三种态度;认为经过挑选,可分别采取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三种办法。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知识竞赛题及答案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谁之口?A、荀子B、老子C、孙子D、孟子2、下列哪一部典籍不属于“四书五经”?A、《中庸》B、《尚书》C、《春秋》D、《左传》3、“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A、孟郊、李白B、贺知章、杜甫C、贾岛、杜甫D、孟郊、陆游4、我国第一部新诗集是下列哪一部?A、郭沫若的《女神》B、胡适的《尝试集》C、徐志摩的《志摩的诗》D、艾青的《大堰河》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A、知天命B、耳顺C、不惑D、耄耋6、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配对错误的是哪一项?A、举案齐眉,孟光B、囊萤映雪,孙敬C、击楫中流,祖逖D、枕戈待旦,刘琨A、庄子B、柳宗元C、韩愈D、荀子8、“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这幅对联描写的历史人物是谁?A、岳飞B、辛弃疾C、范仲淹D、陆游A、契诃夫,《套中人》B、卡夫卡,《变形记》C、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D、莫泊桑,《死亡与罗盘》10、“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A、阴山B、边关C、燕山D、华山11、李白诗作《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广陵”是现在的哪里?A、广州B、扬州C、福州D、南京A、白居易、杨贵妃B、李商隐、武则天C、李贺、嫦娥D、杜甫、王昭君13、鲁迅发表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哪一部?A、《阿Q正传》B、《狂人日记》C、《孔乙己》D、《药》1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中的“杜郎”是指谁?A、杜甫B、杜牧C、杜荀鹤D、李白15、“落花流水”一词的本意是形容什么季节的景象?A、深秋B、寒冬C、残春D、盛夏16、我国最早的字典是下列哪一部?A、《康熙字典》B、《说文解字》C、《尔雅》D、《新华字典》17、“五四”初期的白话文中,男人、女人、物品都称“他”,后来谁创造了“她”和“它”?A、鲁迅B、钱玄同C、刘半农D、郁达夫1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