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非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课文非攻的教案设计

课文非攻的教案设计

课文《非攻》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非攻》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文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写作和演讲,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非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非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释文中的论据和论证过程。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文中的逻辑思维和论证方法。

学生能够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价文章的论点和论据。

三、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非攻》原文文本。

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

阅读和讨论问题。

写作和演讲的评价标准。

3.2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安静、舒适,适合阅读和讨论。

教学设备齐全,如投影仪、白板等。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引入对非攻的概念和墨子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平与战争的关系。

4.2 阅读与理解分组阅读《非攻》原文,让学生自主理解和感知文章内容。

学生回答阅读问题,检查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4.3 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解释文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4.4 写作和表达学生进行口头演讲,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

五、教学评价5.1 评价标准阅读理解:学生能够准确回答阅读问题,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观点。

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逻辑清晰地分析和解释文中的论据,提出有深度的观点。

写作和表达: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用合理的论证支持自己的观点。

5.2 评价方法阅读理解:通过学生回答阅读问题来进行评价。

分析和讨论:通过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和口头演讲来进行评价。

写作和表达:通过学生的书面作业和口头演讲来进行评价。

六、教学拓展6.1 相关阅读材料提供一些与《非攻》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其他墨子著作、相关历史背景的书籍或者文章,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2024年《非攻》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非攻》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非攻》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非攻》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2)能够分析并运用文中的论证方法,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非攻》的内涵;(2)学会如何针对具体问题,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分析和论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和平、和谐的重要性;(2)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做到遵纪守法,与人为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非攻》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2)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能够运用《非攻》的思想分析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并把握《非攻》中的道德观念;(2)如何将《非攻》的思想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非攻》的背景及作者墨子;(2)引导学生关注《非攻》的核心观点,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非攻》,理解文章内容;(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如举例、对比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非攻》的理解和感悟;(2)组织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更好地运用《非攻》的思想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合作意识等方面,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学生对《非攻》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能力,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 单元测试评价:在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非攻》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课后作业1. 请结合《非攻》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非正义行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 请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如何在生活中践行《非攻》的思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非正义行为案例,让学生运用《非攻》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课文非攻的教案设计

课文非攻的教案设计

课文《非攻》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非攻》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能够概括和描述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事件。

(3)能够分析并评价墨子的思想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思想和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多元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倡导和谐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非攻》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 墨子的思想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对课文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分析。

2. 运用课文中的思想和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非攻》的文本材料。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墨子的生平和思想。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非攻》,引发对攻与非攻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事件。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阐述墨子的思想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5. 批判性思维训练:(1)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2)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进行课堂辩论。

6. 实际应用:(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墨子的思想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2)分享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全班交流。

7.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墨子的思想观点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内容,巩固知识点。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运用墨子的思想观点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写作练习。

2024年《非攻》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非攻》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非攻》教学案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非攻》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非攻》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素养。

1.2 教学内容1. 《非攻》的背景介绍。

2. 《非攻》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

3. 《非攻》的道德思想和现实意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非攻》的背景、观点和论证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非攻》的理解和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非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应用非攻思想。

2.2 教学手段1. 投影仪:展示《非攻》的相关文本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关于《非攻》的相关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导入1. 引入话题:通过引入墨子的生平和思想,引起学生对《非攻》的兴趣。

2. 展示问题:提问学生对非攻的理解,引导他们思考非攻的意义和价值。

3.2 讲解1. 讲解背景:介绍墨子的时代背景和《非攻》的写作背景。

2. 讲解观点:阐述《非攻》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3. 讲解实例: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非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应用非攻思想。

3.3 讨论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非攻》的观点进行讨论和交流。

2. 分享讨论: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对《非攻》的理解和看法。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评估方式1. 口头提问:在课堂上随机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非攻》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3. 作文写作:布置相关作文题目,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非攻思想的运用。

4.2 反馈与改进1. 及时反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 指导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非攻思想。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资源5.1 教学拓展1. 相关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更多关于《非攻》的相关阅读材料,丰富他们的知识。

江苏省靖江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非攻(节选)》教学反思

江苏省靖江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非攻(节选)》教学反思

《非攻(节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基本文言词义;过程与方法:根据文本内容的理解,结合工具书给文本加标点;掌握断句基本要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非攻(节选)》一文的思想内容及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给文言文加标点的方法与技巧,提高断句能力。

【教学方法】文本研习法、合作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句读”是古文学习的“基本功”,它是诵读的一种起步。

我们知道古书一般都没有句读,读书的人往往边读边断,直到对文章能完全理解,所以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

文言文学习,如果连“句读”都不知的话,又怎么去理解文章呢?今天我们就以《非攻(节选)》一文为例来练习文言文的断句。

二、墨子生平简介(见导学案)三、文本感知1、朗读课文,自主给予文本断句,加上标点符号;(同学之间讨论确定准确答案)(衡量断句正确与否的方法)断句加标点后,还应该作些检查。

那么,如何衡量断句的正确与否呢?下面两条方法可供参考。

(1)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2)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2、请学生总结断句方法。

3、请同学们试着翻译全文四、文本研读作者是否开门见山地谈论侵略战争的问题?生活现象评判原因(1)窃人桃李不义亏人自利(2)攘人犬豕更加不义亏人愈多(3)取人马牛更加不义亏人愈多(4)杀不辜人更加不义亏人愈多攻国最不义亏人最多五、文本总结非攻,就是谴责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也就是反对侵略战争,这是墨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非攻不是一般的非战,对于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作者是赞成的。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就是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并深入指出如果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进行赞誉,那就是不知义与不义之别。

通过《非攻》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不但了解了墨子的“非攻”主张。

更加重点讨论总结了断句的基本要领。

六、拓展延伸(一)【当堂演练】给下面两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然后分别在括号里写上一个成语来概括它的意思虎求百兽而食之。

《非攻(节选)》教学设计(山东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非攻(节选)》教学设计(山东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非攻(节选)》,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体会墨子的思想精神。

2.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的文言文水平。

4.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冲突和矛盾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非攻》的核心观点,体会墨子的思想精神。

2.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3. 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对《非攻》中一些古汉语词语的理解。

2.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墨子的生平和思想,引导学生了解《非攻》的背景。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非攻(节选)》,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感受墨子的思想精神。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 词语解释:对文章中的一些古汉语词语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4. 论证分析: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引导学生学会批判性思考。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文章中的观点,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非攻》的主要观点,强调墨子的思想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非攻》主旨和观点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文章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的分析能力。

3. 评价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

4.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阐述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非攻(节选)》的文本材料,包括原文和注释。

2. 准备与文章相关的背景资料,如墨子的生平和思想。

3. 准备古汉语词语解释的参考资料。

4. 准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用于小组讨论。

八、教学资源1. 文本材料:《非攻(节选)》。

2. 参考资料:墨子的生平和思想介绍。

课文非攻的教案设计

课文非攻的教案设计

课文《非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准确背诵《非攻》全文。

(2)了解《非攻》的背景知识,理解其含义和价值。

(3)分析并掌握《非攻》中的主要论点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非攻》的核心思想。

(2)学会批判性思维,对《非攻》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3)提高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准确地表达其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和平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公正无私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并背诵《非攻》。

(2)掌握《非攻》的主要论点和论证方法。

(3)深入理解《非攻》的核心思想。

2. 教学难点:(1)对《非攻》中的古代礼仪、战争制度等背景知识的理解。

(2)对《非攻》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非攻》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非攻》的价值和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对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互相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2)分析《非攻》的主要论点和论证方法。

5. 练习与巩固:(1)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2)让学生进行课文复述,检验理解程度。

四、课后作业1. 背诵《非攻》。

2. 写一篇关于《非攻》的理解心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非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讲解《非攻》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其思想内涵。

《非攻》教案

《非攻》教案

《非攻》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非攻》的主要内容;(2)能够分析并评价墨子的思想观点;(3)能够运用《非攻》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非攻》的内涵;(2)学会批判性思维,对《非攻》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3)运用《非攻》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尊重他人、宽容待人的品质;(3)认识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重要性,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非攻》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分析墨子的思想观点,把握其核心思想;(3)学会运用《非攻》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对《非攻》中某些抽象概念的理解;(2)对墨子思想观点的批判性分析;(3)将《非攻》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非攻》的内容,形成自己的见解;2.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3.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体会《非攻》的道理;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非攻》中的角色,增强课堂互动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墨子的生平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非攻》,理解其主要内容,思考相关问题;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非攻》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评价墨子的思想观点;4. 案例分析: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让学生运用《非攻》的道理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非攻》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五、课后作业1. 背诵《非攻》;2. 写一篇关于《非攻》心得体会,不少于500字;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非攻》的道理解决问题;4. 推荐一篇关于墨子思想的论文或书籍,并简要介绍其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并为《非攻》断句。

2、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能够翻译课文。

3、体会墨子层层推进和类比的说理的方法。

4、理解非攻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战争观。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给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与技巧,提高断句能力。

难点:理解非攻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战争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其中有影响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

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

其中有一个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非攻》。

(板书题目)二、作者介绍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墨翟,宋之大夫(今商丘人)。

墨子是当时的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代言人,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提出认识客观事物应以“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作为判断是非取舍的标准。

《墨子》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三、断句方法(一)断句的解题步骤1、通读。

通读文段,理解大意,把明显的首先断开。

2、细读。

拿不准的,仔细阅读,借助一些断句技巧进行断句。

(二)讨论以下例句,总结断句技巧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文言文中的名词或代词主要有: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2、找对话、引文,定句读常用对话动词:“曰”“云”“言”“谓”等。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qìng显现)于前不可类(虚构)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3、找虚词,定句读句首:惟、夫、盖、凡、故、岂、微、若夫、且夫、今夫、嗟夫、然则、是故、得无、既而、俄而句中:以、于、为、而、则句尾:乎、也、矣、耶、耳、焉、哉、欤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

如:年卅晚,摘槟榔;槟榔香,买子姜;子姜辣,买菩达……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5、据排偶,定句读寻找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利用明显的句式特点来断句。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三)给课文《非攻》断句(四)翻译《非攻》,掌握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重点实词:众闻则非之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拖其衣裘从而誉之特殊句式:以亏人自利也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五)齐读《非攻》四、研习文本1、题目是“非攻”,作者是否开门见山地谈论侵略战争的问题?文中列举了那些行为?这是运用了什么样的说理方式?(板书)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攘人犬豕鸡豚。

入人栏厩,取人牛马。

杀不辜人。

攻国。

大不义。

(论点)层层推进和类比的说理方式2、非攻思想的含义是什么?非攻思想在当今社会还有何现实意义?(同学自由发言)五、课堂小结非攻,就是反对侵略战争,反对不正义战争。

我国现在奉行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其实是与墨子的非攻思想一脉相承的。

我国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最后,让我们一起喊出我们共同的心愿: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六、作业练习断句:给导学案上的例句断句。

学情分析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断句题是高考的必考题型,是考试的一个难点,平时学生失分比较严重。

所以我想利用《非攻》这篇课文教会学生断句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断句能力,达到让断句题的失分率下降的效果。

学生现今生活在和平年代,对战争的体悟不深,所以专门让学生就非攻思想的现实意义展开讨论,写成小练笔。

从而认识到非正义战争的罪恶,激发学生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的情感。

效果分析通过学习《非攻》一文,学生们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了墨子层层推进和类比的说理方式。

掌握了断句的方法并能成功地为《非攻》断句。

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树立正确的战争观。

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做贡献。

教材分析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墨翟,宋之大夫(今商丘人)。

墨子是当时的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代言人,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提出认识客观事物应以“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作为判断是非取舍的标准。

《非攻》的主旨表现不是开门见山,而是层层铺垫。

先说情节极其轻微的窃人桃李,次说情节不太严重的鸡鸣狗盗,又说情节较为严重的取人牛马,再说情节相当严重的杀人越货,情节越来越严重,不义程度也越来越深。

这些行为的确应当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但是上述行为即使再严重,也不会比“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侵人之国严重吧。

本文墨子采用层层推进说理及类比说理的方法,反复证明了自己“天下之君子”不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的观点。

从而得出了“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的结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天下的君子们在如何看待攻打别人的国家这种事情上,显示了价值判断上的混乱,他们根本不懂得义与不义的区别。

墨子在谴责“天下之君子”的同时,言明了战争是最大的不义的观点,表达了自己“非攻”的思想主张。

墨子反对的是非正义的进攻性战争,并不反对一切战争。

孟子说过:“春秋无义战。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无休止的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统一。

但却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因此也不是正义战争。

墨子反对的是这种战争。

而对于防御性的战争不仅不反对,而且竭力支持。

《公输》篇中墨子不但去说服公输盘和楚王不要进攻宋国,而且派弟子三百人为宋守城。

墨家的非攻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

在今天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这一诉求可以说也代表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与期待。

我们批判霸权主义,制止非义的战争与恐怖主义,仍要如墨家一样,提倡爱心与彼此的沟通理解,推动国家、民族、宗教间的对话,促成和谐中国、和谐世界的建构。

此外,墨家倡导的勤劳节俭,在今天的中国也有重要意义。

曾国藩在遗书中强调“习劳则神钦”,肯定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极勤以救民”,他认为这是士子修身的重要途径。

今天我们提倡廉政,强调政德,反对奢靡之风,对全社会及每位干部来说,墨家的俭德与勤德都是榜样。

评测练习用“/”给下列文言文句子断句。

1.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

”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

”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

”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答案: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2. 管仲隰(xí)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答案:管仲隰(xí)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 /春往冬反/ 迷惑失道 /管仲曰 /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 /遂得道3.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答案: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4.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

答案: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

5.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张公室弃无用之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亟战疾耕答案: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张公室/弃无用之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亟战疾耕6.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答案: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课后反思上完这节课,觉得自己心情很舒畅。

舒畅的心情源自于我所讲的内容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他们非常乐意在我的带领下积极思考,而且也乐意和我分享他们的生活感受。

这些高一的孩子们,他们身上充满锐气,他们敢想敢言,对未来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我很想保护他们的这份锐气和纯真,我很想把我的语文课变成他们思考和说话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能展示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非攻》这篇课文的重点在断句。

虽然整堂课主要是围绕这个内容展开的,但是还存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理论与实际操作并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

比如说断句方法中有一点是看虚词,尤其是句首和句末虚词,可以让学生先从文中找到这样的标志,先断句,再点标点。

其他几种方法也一样,得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让一两个学生站起来把他们的断句展示一下就行的。

这是一个很好的断句实践操作,把方法教给学生后,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这个方法是有实用价值的,也就是得让学生对照课文,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去断句,进行操练,这样掌握了方法,能对课内文章进行断句,拓展到课外的时候,学生也就可以自行断句了。

这样的教学尝试下来自己最大的感受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所以作为教师,我必须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从而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而准备。

另外,在教学设计的精巧上、在对学生的启发上,在课堂节奏的把握上,我也还需要下更多的功夫。

总之,我会和学生共同努力,让语文课变得快乐而有意义!课标分析《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重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我本节课所选的课文《非攻》是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中第四单元“寻觅文言津梁”中的一篇文章。

在讲解这篇文章时,我抓住了新课标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要求,即帮助学生认识古代社会,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学习时要加强诵读,把握其思想观点,了解先秦诸子的论述方式和语言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