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母细胞瘤复发的手术治疗
肿瘤复发后的治疗策略与护理

肿瘤复发后的治疗策略与护理肿瘤复发是指在治疗后,原先完全消除或缩小的肿瘤再次出现或增大。
复发的原因可能是初始治疗时没有完全清除所有癌细胞,也可能是因为某些癌细胞在治疗过程中产生了耐药性。
无论复发原因如何,对于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来说,这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因此,制定出有效的治疗策略并提供合适的护理非常重要,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肿瘤复发后的治疗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这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肿瘤类型、复发部位和患者的一般身体状况。
通常,治疗策略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切除、放疗和靶向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复发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通过静脉注射、口服或其他途径应用。
常用的药物包括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等。
手术切除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尤其是对于局部复发的病例。
放疗可以用于减轻症状、控制疾病的进展,并提高生存率。
靶向治疗是一种基于肿瘤的分子特征进行针对性治疗的方法,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除了治疗策略外,提供合适的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愈率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护理策略:1. 提供心理支持:肿瘤复发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医护人员应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
2. 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因为治疗过程可能会导致食欲不振、呕吐等情况,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对于康复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分餐进食,选择富含营养的食物,并根据个人情况添加营养补充剂。
3. 减轻症状管理:在肿瘤复发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经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例如疼痛、恶心、脱发等。
护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症状。
4.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肿瘤复发的情况对于调整治疗方案和疾病管理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监测计划,包括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等。
5. 定期随访:定期的随访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黄李法四级胶质瘤治愈案例

黄李法四级胶质瘤治愈案例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可分为四个级别,黄李法四级胶质瘤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种。
然而,近年来有一些令人鼓舞的治愈案例表明,黄李法四级胶质瘤的治疗前景正在逐渐改善。
下面列举了十个治愈案例,展示了不同治疗方法对黄李法四级胶质瘤的有效性。
1.手术切除:一名35岁的患者被诊断患有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他接受了手术切除肿瘤的治疗,并成功地摘除了肿瘤。
术后,他进行了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最终成功治愈。
2.放射治疗:一名45岁的患者接受了放射治疗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经过数个疗程的放射治疗后,肿瘤的大小显著减小,并且在随访期间没有复发的迹象。
3.化学治疗:一名50岁的患者接受了化学治疗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肿瘤的增长速度明显减慢,最终完全消失,患者病情得到了稳定。
4.免疫疗法:一名60岁的患者接受了免疫疗法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通过增强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疗法有效地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并最终使患者达到了治愈状态。
5.靶向治疗:一名40岁的患者接受了靶向治疗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靶向治疗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特定信号通路,成功地阻止了肿瘤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康复良好。
6.热疗法:一名55岁的患者接受了热疗法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通过将热能引入患者体内,热疗法有效地杀死了肿瘤细胞,最终使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
7.中药治疗:一名30岁的患者接受了中药治疗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中药通过调理患者的气血平衡,增强患者体内的抵抗力,最终使患者康复。
8.针灸疗法:一名50岁的患者接受了针灸疗法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患者的气血流动,有效地抑制了肿瘤的生长,患者得到了治愈。
9.光动力疗法:一名35岁的患者接受了光动力疗法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光动力疗法利用特定的光敏剂和光能,杀死了肿瘤细胞,最终使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
10.综合治疗:一名40岁的患者接受了综合治疗来治疗黄李法四级胶质瘤。
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好治疗方案

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好治疗方案
胶质母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为三到四级。
对于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患者来说,最好的治疗方案是多方面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治疗方案的具体内容。
首先是手术治疗。
手术是胶质母瘤治疗的首要选择,通过手术可以尽可能地切除肿瘤组织,减轻患者的症状和压力。
对于三到四级的胶质母瘤,手术难度较大,需要由专业的神经外科医生进行精细的手术操作。
手术后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保证术后恢复顺利。
其次是放疗治疗。
放疗是胶质母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杀灭残留的癌细胞,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对于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患者来说,放疗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式。
放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包括放疗剂量、照射范围和照射方式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最后是化疗治疗。
化疗是通过药物来杀灭癌细胞的治疗方式,对于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患者来说,化疗可以在手术和放疗后起到补充和巩固的作用。
化疗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肿瘤的特点来确定,同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
综合来看,对于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患者来说,最好的治疗方案是多方面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也需要家人和社会的支持和关爱。
希望通过科学的治疗手段,能够帮助更多的胶质母瘤患者战胜疾病,重返健康的生活。
胶质母细胞瘤复发了该怎么办

胶质母细胞瘤复发了该怎么办*导读:胶质母细胞瘤复发了该怎么办?在临床上,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颅脑恶性肿瘤,具有生长速度快,病程短的特点,占颅内肿瘤10.2%,位居第二位,仅次于星形细胞瘤之后。
治疗脚趾母细胞瘤的方法并不多,手术、化疗、放疗最为常见。
病者经过治疗康复后,由于某些原因仍会复发。
胶质母细胞瘤复发了怎么办?……*胶质母细胞瘤*复发了该怎么办?在临床上,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颅脑恶性肿瘤,具有生长速度快,病程短的特点,占颅内肿瘤10.2%,位居第二位,仅次于星形细胞瘤之后。
治疗脚趾母细胞瘤的方法并不多,手术、化疗、放疗最为常见。
病者经过治疗康复后,由于某些原因仍会复发。
胶质母细胞瘤复发了怎么办?*第一手术治疗胶质瘤具有侵润性生长的特点,复发是不可避免的情况。
复发后,治疗方法仍以手术治疗法为主。
手术是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最有效的方法。
完全切除肿瘤是治疗的首要步骤,化疗及放疗是其次步骤。
根据范围,肿瘤切除可以分为全切除和部分切除;根据程度,肿瘤切除可以分为全切除、大部分切除、部分切除和活检。
在手术过程中,注意事项很多,比如在保留正常脑组织的基础上尽可能切除肿瘤;避开中药功能区皮质和大血管;当肿瘤不完全切除时,为降低颅内压,延长寿命,肿瘤周围的非功能区脑组织大块切除。
*第二放疗、化疗放疗、化疗是一种手术后常使用的治疗方法。
放疗、化疗对患者恢复健康有辅助作用,化疗时间为每两个月一次,化疗后患者症状会有所缓解,但由于肿瘤具有耐受性的特点,所以化疗时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的最终目的。
*第三光动力疗法光动力疗法,简称PDT,是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特异性的特点,基本原理是光敏剂存在肿瘤细胞和正常脑细胞储留比达到1:20-40,脑肿瘤组织内光敏剂含量与杀伤力成正比,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杀伤肿瘤细胞。
icd-10中关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描述

icd-10中关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描述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归类于ICD-10的C71.0疾病编码。
该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是一种恶性肿瘤,常常在大脑的星形细胞中形成。
胶质母细胞瘤通常发生在儿童和年轻人身上,尤其是儿童脑部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虽然胶质母细胞瘤可以发生在大脑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的部位是小脑和大脑半球。
胶质母细胞瘤的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取决于肿瘤的类型、位置和大小。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力问题、步态不稳、癫痫发作等。
在儿童中,还可能出现行为和认知方面的问题。
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通常是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脑脊液检查来进行的。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特征,以便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疗法和化疗。
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旨在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
放射疗法可以用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以杀灭残留的癌细胞。
化疗通常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的病例。
尽管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不断进步,但该疾病的预后仍然相对不佳。
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常见的,并且对于某些难以手术切除的肿瘤,预后更加不容乐观。
对于患有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旅程。
他们需要面对许多身体和情绪上的挑战,并需要全面的支持和关怀。
医疗团队、家人和社区的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在面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挑战时,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和坚强。
虽然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合适的治疗和综合支持,许多患者能够战胜疾病并重新获得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研究和宣传,以提高对胶质母细胞瘤的认识,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治疗。
胶质母细胞瘤的新兴治疗(综述)

胶质母细胞瘤的新兴治疗(综述)近期,JAMA Neurology杂志发表综述,回顾了胶质母细胞瘤的基因组、表观遗传、转录、蛋白质组特征以及脑内微环境和免疫系统交互影响,阐述了以肿瘤生长因子受体及下游信号通路、血管新生、干细胞样癌细胞、细胞周期的调节为靶点以及溶瘤病毒、新颖放射技术和免疫治疗等新兴的治疗策略。
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在美国的年发病率为3.19/10万人,目前标准治疗为手术切除后放疗,辅助替莫唑胺的联合方案。
尽管采用此种多模式的治疗方法,但胶质母细胞瘤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6~ 19个月,约25%~ 30%的患者在诊断2年后仍存活。
表现出DNA修复酶O-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表观沉默的患者,结局更佳。
最近一项3期临床试验调查了替莫唑胺的疗效,表达O-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启动子的肿瘤患者接受了21个月的治疗,而无甲基化的肿瘤患者治疗时间为14个月。
但结果表明,全部患者的病情均有进展,在进展期,传统的、具有细胞毒性的化疗(卡莫司汀、洛莫司汀或卡铂)效果不佳。
通过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通路,抑制血管生成的贝伐珠单抗,最近得到美国FDA批准,可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两项2期试验表明,该药具有高反应率(28.3% 和37.8%),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16周)。
近期,两项2期研究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标准放化疗治疗新诊断的患者,发现可改善无进展生存期,但总生存期无改善。
考虑到现行治疗的低生存率,迫切需要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新方法。
本综述关注于临床试验中根据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基因学进展转化而来的新颖治疗。
胶质母细胞瘤分子分型的进展胶质母细胞瘤在组织学和基因上为异质性肿瘤,根据有无低级别的胶质瘤而在组织学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近期基因组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该假说:原发性和继发性反映着不同的肿瘤成因。
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是该病最常见的类型,而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TERT; OMIM 187270)的启动子区,该突变见于54%~ 83%的肿瘤。
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好治疗方案

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好治疗方案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佳治疗方案胶质母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中三到四级的胶质母瘤被认为是高度侵袭性和恶性的类型。
对于这一级别的瘤体,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佳治疗方案。
一、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胶质母瘤治疗的首选。
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可有效减少肿瘤负荷,缓解病人的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手术切除的方式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进行选择,包括完全切除、次全切除和部分切除。
然而,在胶质母瘤治疗中,单纯的手术切除常常难以完全根除肿瘤,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胶质母瘤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高能射线的照射,可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阻止其进一步增殖和扩散。
这一治疗方法几乎可用于所有胶质母瘤患者,不论是术前、术后还是病情复发的患者。
放射治疗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手术切除或化疗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
三、化疗化疗是胶质母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使用抗肿瘤药物,可以干扰肿瘤细胞的生命周期,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对于胶质母瘤三到四级患者,化疗通常作为综合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可以在手术和放疗前后进行应用。
化疗药物的选择和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肿瘤的分级和分型进行个体化制定。
四、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逐渐应用于胶质母瘤的治疗中。
靶向药物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胶质母细胞中的特殊靶点,干扰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的增长和扩散。
靶向治疗的选择和使用需根据患者的遗传学和分子学特征进行个性化定制。
五、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胶质母瘤治疗领域的一个新兴方法。
通过激活和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免疫治疗可以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的效果。
针对胶质母瘤的免疫治疗目前正在不断研究和发展中,包括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
综上所述,胶质母瘤三到四级的最佳治疗方案并不是单一的方法,而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过程。
肿瘤复发后的治疗方案有哪些

肿瘤复发后的治疗方案有哪些肿瘤是一种令人恐惧的疾病,即使经过初始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仍存在复发的可能。
当肿瘤复发时,患者和家属往往感到焦虑和迷茫,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其实,现代医学为肿瘤复发的患者提供了多种治疗方案,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手术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常见手段之一。
对于复发的肿瘤,如果其位置和大小适合手术切除,且患者的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那么手术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医生会在术前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肿瘤的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患者的心肺功能等。
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切除肿瘤组织,减轻肿瘤负荷,但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术后并发症等。
放疗也是肿瘤复发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放疗通过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可以是外部照射,也可以是内部植入放射性粒子。
对于一些局部复发的肿瘤,如脑瘤、骨转移瘤等,放疗能够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缓解症状。
然而,放疗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皮肤损伤、脱发、疲劳等,而且如果之前已经接受过放疗,再次放疗时需要谨慎评估,以避免对正常组织造成过度损伤。
化疗则是通过使用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等方式进入体内。
对于复发的肿瘤,化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
化疗的副作用相对较多,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减少等,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这些副作用。
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
这种治疗方法针对肿瘤细胞特有的靶点,如某些基因突变或蛋白质,使用特定的药物进行精准打击。
相比于传统的化疗,靶向治疗通常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少的副作用。
但并非所有复发的肿瘤都有适合的靶向药物,需要进行基因检测等相关检查来确定。
免疫治疗则是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
通过药物激活免疫系统,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在一些肿瘤的复发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但其疗效因人而异,而且也可能会引起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如免疫性肺炎、肝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动力学疗法
• 光动力学疗法( PDT) 是一种有较高特 异性的治疗脑恶性肿瘤的方法。其基 本原理是光敏剂存在肿瘤细胞和正常 脑细胞储留比达到1: 20~40, 脑肿瘤 组织内光敏剂含量越高, 越有利于杀伤 肿瘤细胞, 而对于周边正常脑组织几乎 无影响。
手术联合化疗 • 抑制核酸合成 • 直接破坏DNA的结构或与DNA结合影 响其功能 • 蛋白质合成抑制 • 有丝分裂的抑制
胶质母细胞瘤复发的手术治疗 曹德茂
(一)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 胶质母细胞瘤是临床上常见的颅脑恶 性肿瘤之一, 占神经上皮性肿瘤22.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亦有报告占颅内肿瘤10.2%,仅次于星 形细胞瘤而居于第二位。
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 • 胶质母细胞瘤为高度恶性,生长快, 病程短,自出现症状到就诊多在三个 月内,约70 %—80 %在半年以内。
• 常用的术中影像技术主要包括: 1, ( B 型)超声影像技术: 虽然术时B超技术简 便, 但其分辨率不高是其弱点 。2,术 中CT 影像技术: 虽然对脑组织有一定 分辨能力, 但是远不及MRI, 而且由于 存在X线辐射损伤, 使其不能广泛应用。 3,术中MRI影像技术是目前纠正神经 导航术中脑移位最精确可靠的解决方 案。
胶质母细胞瘤的复法 • 尽管目前强调采用多手段、个体化, 综合性的方法治疗脑胶质瘤, 由于胶质 瘤本身固有的浸润性生长的病理特点, 即使肉眼和影像学证实全切,最终的 复发似乎仍不可避免。
2.复发胶质瘤仍以手术治疗为主
• 手术是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最直接、 最有效的方法。2008年美国中枢神经 系统肿瘤治疗指南 推荐, 无论是对于低 级别胶质瘤还是高级别胶质瘤, 治疗的 首要步骤是采取手术实现最大范围的安 全切除肿瘤( maxmial safe resection)。。
压术和去大骨瓣减压术。
4.脑脊液分流术: • 为解除脑脊液梗阻而采用终板造瘘术 及三脑室底部造瘘术,侧脑室—腹腔 分流术。
手术的主要目的
• (1) 全切除肿瘤(例如低级别胶质细胞 瘤); (2) 缩小肿瘤体积, 为辅助放化疗 创造有利条件; (3) 明确病理诊断; (4)化 疗药物筛选; (5) 降低颅内压; (6)缓解神 经功能障碍。
细胞瘤治疗研究的新方向。
手术联合伽玛刀治疗 • 伽玛刀治疗的原理是将多束细小的伽玛 射线全方位汇聚于占位病变部位,产生焦 点部位的一次性大剂量照射消除肿瘤, 定位精确, 对正常脑组织影响小、不良 反应少。
手术联合125I粒子间质内放疗治 • 应用手术联合125I粒子间质内放疗治疗 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以同期单纯手 术治疗的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为对照, 其具有近距离持续性杀伤肿瘤细胞的 特点,仍粒子分布不均等技术问题。
4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联合神经导航技术 •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联合神经导航技 术也称为诱发电位监测( evoked potentials monitor, EPM),是脑功能区 (包括: 运动、感觉和语言等)病变手术 标准化的重要技术,神经导航和术中 EPM联合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术后神经 功能保存率。
1常规神经导航
• 借助MRI影像导航手术, 脑肿瘤的切除 率大幅提高。依据不同组织类型肿瘤 的影像学特征, 采用不同的导航参考影 像。一般高级别脑胶质瘤可采用MRI T1W 增强序列影像引导手术切除范围, 而低级别脑胶质瘤可采用MRI T2W 或 FLAIR 序列影像
2功能神经导航( functional neuronavigation)
手术评估标准 • (1)肉眼(或手术显微镜视野下)全切 除; • (2) 影像学全切除; • (3) 组织病理学全切除。
手术切除的辅助技术 • 对于脑胶质瘤复发病例的影像学研究 显示: 75%以上的复发灶位于原发灶 2cm以内,远处复发少见,约占1%~5%。 肿瘤复发多位于原发灶周围, 这与肿瘤 残腔周围瘤细胞密度高, 而远离病灶的 区域瘤细胞密度低相关,确定脑胶质 瘤的组织病理学范围对肿瘤手术计划 的制定至关重要。
5.脑胶质瘤的浸润边界的影像学定量分 析 • 目前神经导航外科手术中,用于确定胶 母细胞瘤影像学边界的成像方法主要 是MRIT1W增强。 • 一些功能MRI技术也在亚临床领域展开 研究, 用以定量分析脑胶质瘤的影像学 边界。 • 光动力诊断和荧光引导手术也有助于 术中脑胶质瘤边界的标示, 提高脑胶质 瘤切除率。
1.1肿瘤切除手术: • 根据肿瘤切除的范围可分作肿瘤全切
除或肿瘤部分切除术。根据切除的程
度又可分为次全(90%以上)切除、大部
(60%以上)切除、部分切除和活检。手 术切除原则是在保留正常脑组织的基 础上,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
1.2肿瘤切除手术 • 在手术中要避开重要功能区皮质和大 血管,选择距肿瘤较近的区域,特别 要避开中央回区、语言区,这样充分 避免了术后的后遗症。由于肿瘤组织 与正常脑组织常常有水肿区,手术时 在高倍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显微镜下 术野放大,照明充足,更有利于分辨 正常组织与肿瘤的边界,便于在显微 镜下区分和全切。
基因药物治疗(gene medicine therapy)
如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可使
抗病毒药物丙氧鸟苷(GCV)转化为细胞毒药物,
藉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导人胶质瘤细胞内,可特异 而不涉及正常或静止的细胞,以达到治疗目的,
性地杀伤分裂期的瘤细胞及诱导周围瘤细胞凋亡, 目前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可能是高恶性胶质母
2.内减压手术: • 当肿瘤不能完全切除时,可将肿瘤周 围的非功能区脑组织大块切除使颅内 留出空间,降低颅内压,延长寿命。
3.外减压手术 去除颅骨骨瓣,敞开硬膜而达到降低颅
内压目的。外减压手术常用于大脑深
部肿瘤,由于不能切除或仅行活检及
脑深部肿瘤放疗前,以达到减压目的。
常用术式有颞肌下减压术、枕肌下减
• 对于功能区脑胶质瘤, 既要提高病灶切 除范围, 又要保存神经功能,功能神经导 航分别采用常规MRI重建颅脑结构模型、 Mf RI定位脑皮层功能区、DT I显示皮 层下神经传导束, 在明确病灶边界的同 时精确定位邻近神经功能区, 有助于提 高病变切除率, 且避免神经功能损伤
3术中实时影像( intraoperative miaging)神经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