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营养支持和重要原则

合集下载

外科病人营养支持

外科病人营养支持

详细描述
胃肠道手术患者需要在术前进行营养评估和干预,术 后根据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 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需要采用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提供充足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等营养素。同时,需要注意控制输注速度和剂量,以 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血红蛋白监测
总结词
血红蛋白是反映外科病人营养状况的重 要指标之一。通过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 平,可以了解病人的贫血状况,及时发 现并纠正贫血。
VS
详细描述
血红蛋白监测通常每月进行一次,如果病 人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 则提示可能存在贫血。此时,应根据病人 的具体情况调整营养支持方案,增加铁、 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物质的摄入。同 时,应密切关注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如头 晕、乏力、心慌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术后营养支持
术后病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谢应激和营养不良,给予 适当的营养支持有助于促进病人的康复,减少并发症。
长期禁食或肠外营养
对于需要长期禁食或肠外营养支持的病人,如严重创伤、 大面积烧伤、重症胰腺炎等,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有助于 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和器官功能。
营养支持的禁忌症
01
严重胃肠道功能障碍
评估病人
制定营养支持方案
实施营养支持
监测和调整
了解病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 BMI等基本信息,以及疾病状况、手术史 等,为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提供依据 。
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特点,制定合 理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营养素的比例、 能量的摄入量等。
根据方案,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途径和营 养制剂,进行营养支持。
详细描述
重症胰腺炎患者需要采用深静脉置管进行肠外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代谢状态和营养需求,提供适量的能量、 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同时,需要 注意控制输注速度和剂量,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外科营养支持知识点总结

外科营养支持知识点总结

外科营养支持知识点总结一、外科营养支持的基础知识1. 外科病人的营养风险评估外科病人在手术前通常会经历长期的不适饮食,身体虚弱,消耗过大等问题,这些都会增加手术的风险。

因此,在外科营养支持过程中,首先要对病人进行营养风险评估。

营养风险评估可以通过具体的评估工具进行,包括NRS2002、MUST等,可以全面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为营养支持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营养支持的不同途径在外科营养支持中,通常采用口服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两种途径。

口服营养支持主要依靠病人口服营养制剂来满足病人的营养需求;而肠外营养支持则是通过胃管、空肠管或中心静脉营养等方式来进行。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病人的情况和手术类型,可以选择不同的营养支持途径。

3. 营养支持的原则在外科营养支持中,有一些基本的营养支持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是个体化原则,根据病人的营养风险评估结果和手术特点制订营养支持方案;其次是适量原则,根据病人的需要和机体的代谢情况确定营养素的摄入量;再次是渐进性原则,通过逐渐增加病人的能量摄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4. 营养支持的监测和调整在营养支持的过程中,监测和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监测病人的营养指标和临床症状,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外科营养支持的术前准备1. 术前营养调理术前的营养调理是为了提前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减少手术的风险。

在术前,可以通过口服高能高蛋白营养制剂或者静脉注射氨基酸等方式来进行营养补充,以增加病人的体力储备和免疫功能。

2. 术前的胃肠道准备在外科手术前,通常需要对病人的胃肠道进行准备,以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风险。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考虑采用胃管或者肠内营养制剂来进行胃肠道营养支持,或者采用清肠剂来清洁肠道,以减少手术后的感染和并发症风险。

三、外科营养支持的术中营养支持1. 术中的能量代谢和肠道屏障功能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机体的代谢和肠道屏障功能会发生改变。

护理工作中的营养支持原则

护理工作中的营养支持原则

护理工作中的营养支持原则在护理工作中,营养支持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促进患者康复,缓解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护理工作中的营养支持原则。

1、了解患者病情在进行营养支持前,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不同的疾病和症状需要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案。

因此,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营养支持计划。

2、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护士需要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包括体重、身高、BMI指数、营养摄入情况等。

通过科学的评估,可以确定患者的营养支持需求,为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计划提供依据。

3、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态,护士需要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计划。

这包括确定合适的饮食种类、饮食量和饮食频次,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4、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在营养支持过程中,护士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

通过测量体重、观察精神状态、评估皮肤状况等方式,及时发现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等问题,并调整营养支持计划。

5、遵循“先口服,后非口服”的原则在进行营养支持时,护士应该遵循“先口服,后非口服”的原则。

尽量鼓励患者通过口服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只有在无法口服的情况下才考虑其他途径。

6、注意患者的饮食偏好和禁忌护士在制定营养支持计划时,需要考虑患者的饮食偏好和禁忌。

合理安排饮食,既要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又要尊重患者的个人喜好,提高患者的饮食欲望。

7、提供专业的营养咨询和指导护士在进行营养支持时,需要提供专业的营养咨询和指导。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营养教育,帮助他们了解营养知识,掌握正确的饮食原则,提高营养意识。

8、合理利用营养辅助产品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额外的营养支持。

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合理利用营养辅助产品,如口服营养补充剂、静脉营养制剂等,帮助患者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

9、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在进行营养支持时,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注意是否有过敏反应、消化不良、呼吸困难等情况发生,及时处理并调整营养支持计划,确保患者安全。

外科病人营养支持-V1

外科病人营养支持-V1

外科病人营养支持-V1
外科病人营养支持
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病人往往需要更多的营养支持来帮助身体恢复。

如果病人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康复时间会延长,病情可能会恶化。

因此,提供合适的营养支持对于外科病人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外科病人营养支持的要点,旨在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如何帮助病人快速有效康复。

1. 确定营养需求
在为病人提供营养支持之前,必须确定病人的营养需求。

这意味着需要在血液、生理特征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营养方案。

2. 选择合适的营养品
病人需要营养支持时,医生通常会使用一些特定的营养品来促进身体状况的改善。

例如,可以使用高能量的饮食、蛋白质粉、氨基酸、维生素等。

3. 预防营养不良
外科手术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这种现象如果经常出现,会严重影响病人康复。

因此,预防营养不良是极其重要的措施。

4. 避免并发症
营养支持有助于加速病人的康复,但有些病人可能存在另一种现象,即蛋白质丢失。

这种情况在营养支持中必须避免。

5. 单独定制营养方案
每个病人的营养需要是不同的。

因此,医生必须根据病人的特定状况定制营养方案,以确保营养支持的有效性和效率。

总的来说,外科病人营养支持是关键的康复措施之一。

医生必须根据病人的状况和需求,制定出合适的营养方案,并进行严格的监控,以确保病人的康复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实现。

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与护理

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与护理

05
营养教育与心理关怀在外科 护理中应用
提高患者对营养知识认知水平
营养知识普及
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基本的营养知识,包括各种营养素的功能、来 源和摄入量等,提高他们对合理膳食的认识。
个性化营养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确 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
营养状况监测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确保患者的营养 状况得到改善。
术前饮食指导
向病人提供术前的饮食指导,建议病人在术前一段时间内 避免高脂、高糖、高盐等不利于手术恢复的食物,增加蛋 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实施与监测
肠内营养支持时机
根据病人的手术类型和恢复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通常在术 后24-48小时内开始。
肠内营养制剂选择
泻等。
代谢并发症处理
密切监测病人的血糖、电解质等 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代谢并发
症,如高血糖、低钾血症等。
感染并发症防控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加强术 后伤口护理和引流管管理,降低
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04
特殊外科疾病患者营养支持 与护理
胃肠道疾病患者营养支持与护理
营养支持重要性
胃肠道疾病患者常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营养不良,营养支持 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康复。
营养支持团队建设
建立专业的营养支持团队,为外科病人提供 全方位的营养护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营养支持方式
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包括肠内 营养和肠外营养。
护理措施
定期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监测营养支持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如误吸、感染等。

外科手术中的围术期营养支持

外科手术中的围术期营养支持

外科手术中的围术期营养支持手术是治疗和改善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外科手术中,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这一整个过程被称为围术期。

围术期的管理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其中,营养支持在围手术期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外科手术中围术期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实施。

一、围术期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在外科手术中,患者的身体将受到一定的创伤,代谢率和能量消耗将大大增加。

因此,围术期的营养支持对于维持患者的营养平衡、促进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至关重要。

1. 保持营养平衡:手术前和围术期的卧床休息会导致肌肉蛋白分解,而手术本身也需要大量能量。

因此,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减少营养不良的风险。

2. 促进伤口愈合:手术后的伤口愈合是成功康复的关键。

营养素如蛋白质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可以增加伤口愈合速度,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3. 减少并发症:围术期的营养支持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适当的营养补充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同时,保持恰当的水电解质平衡也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至关重要。

二、围术期营养支持的具体实施1. 手术前的营养准备:手术前的病患应获得适当的营养支持,以减少手术后营养不良的风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进行营养补充。

口服摄入通常是首选,但对于无法口服的患者,可考虑经胃管、肠外营养等方式。

2. 手术中的营养管理:在手术中,患者无法口服,因此根据手术的时间长短和患者具体情况,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或肠外营养等方式,维持患者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3. 手术后的营养调理:手术后的围术期是最关键的阶段,患者需要尽早地恢复正常的饮食和活动。

根据手术的性质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合适的能量和营养摄入,并逐渐过渡到正常的饮食模式。

三、围术期营养支持的注意事项1. 个体化营养方案: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和手术的不同类型,制定适合其个体化需求的营养方案。

外科营养支持的基本原则

外科营养支持的基本原则

外科营养支持的基本原则
1. 确认患者的营养风险:患者首先应接受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

该评估可以包括人体成分分析,营养状态指标和评估患者的一般状态和病史。

这将有助于制定最佳的营养治疗计划。

2. 目标是达到足够的营养:外科营养支持的目的是提供足量的营养和能量以支持患者的康复。

通过提供正确类型和量的营养,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

3. 个性化的营养计划:外科营养支持的计划应根据患者的个人需求进行制定。

包括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体质指数、生理状况、病史和饮食选择等。

4. 联合治疗:外科营养支持应与其他相关的治疗一起进行,如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

营养治疗是整体治疗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替代药物治疗的方式。

5. 监测和评估:营养治疗需要监测和跟踪患者的营养状态和反应。

适当的监测将帮助指导营养治疗计划的调整,并在改进和维护患者营养状态上发挥作用。

6. 合理使用:营养支持的方法应当是合理使用。

营养补充剂和特殊食品应在必要时使用。

在设计治疗方案时,应优先考虑食物作为首选营养来源。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护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护理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护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如使用机器人辅助护理、远程护理等新兴技术,提高 护理效率和病人舒适度。
智能化护理系统的应用
通过智能化护理系统,实现病人信息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加精准的护理方案 。
个性化护理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定
术中护理配合
监测病人生命体征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病人的 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确保营养供给
根据手术需要,合理安排营养供给 方式,如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等, 确保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协助医生完成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与医生密切配合, 协助完成手术操作,确保手术顺利 进行。
术后护理与观察
等。
外科营养支持的方式与途径
方式
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方式。肠内营养是指通过口服 或鼻饲的方式给予营养物质;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输注的 方式给予营养物质。
途径
肠内营养的途径包括口服和鼻饲;肠外营养的途径包括中心 静脉和周围静脉。选择合适的途径取决于病人的具体情况和 医生的判断。
02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原则
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护 理服务。
THANK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护理经验总结
01
02
03
04
加强术前评估和术后观察,及 时发现并处理营养风险。
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 支持途径,确保安全、有效。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 能,确保营养液配置和管理的
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脓毒症和MODS
高代谢状态且途径异常;对外源性营 养底物利用率低,对蛋白消耗增幅增 大
创伤
胃肠屏障功能损害严重
肾脏排泄功能的可逆性急剧恶化,发
急性肾功能衰竭
展过程中出现多种代谢改变 (机体容量、

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蛋白质与能量)
者 类
肝功能不全及 肝移植围手术期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逐渐加重

急性重症胰腺炎
营养状况评定
8月5日因“神经性厌食症”住院于 精研所;因鼻饲过程中突发呕吐后, 感全身麻木伴吐字不清,遂转入我 院急诊,神经科以“神经性厌食症; 恶液质;电解质紊乱”留院治疗。
近两年来因精神压力导致饮食减少, 体重由48Kg降至21.5 Kg,曾就诊 于多家医院。消化道造影示:胃下 垂,消化功能减退。2006年起闭经。
肌糖原
机体代谢变化: 胰高血糖素↑ 生长激素↑ 儿茶酚胺↑
糖原分解
血糖上升
蛋白质水解↑
糖异生
脂肪水解↑
四川老中医挑战饥饿极限成功 禁食49 天创造纪录
2004年3月20日下午2时35分, 陈建民被工程车升至15米高、 专为其制造的透明玻璃房内, 他在里边禁食49天,挑战美 国魔术师大卫·布莱恩创造的 “禁食43天吉尼斯世界记 录”。
Heyland DK et al, JPEN 2008; 27(5):355-373.
疾病不同,却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外科重症
创伤 内科重症
营养不良造成的危害
ICU患者
免疫功能损害
营养不良
换气动力损害
机械通气延长
呼吸肌衰弱
发病率死亡率 上升
需要营养支持治疗
Heyland DK et al, JPEN 2008; 27(5):355-373.
外科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可使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出现IR。轻者是术后恢复的有利因素,可以减少外周组织 对糖的利用,维持血糖水平,保证重要器官的能量供应。 重者引起机体代谢紊乱。一方面使机体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另一方面,机体糖氧化功能减低,
IR的机理: 1 循环中对抗RI的物质增多:儿茶酚胺、皮质醇、胰高血糖 素、GH。 2 胰岛素受体下调:GH和胰高血糖素血症使RI受体下调, 皮质醇可迅速降低RI同其受体结合。 3 胰岛素受体后缺陷。
高分解代谢,很快出现严重负氮平衡和 低蛋白血症,糖利用率及糖耐量降低
急慢性呼吸衰竭
代谢率高,体重减轻是营养不良的标志
心功能不全
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体重下降,低蛋 白血症等心脏恶病质表现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
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 IR)
是指胰岛素在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方面受损,即一 定量的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
应激状况下氮的移动
创伤或感染时机体代谢的特点:
机体能量消耗增加
创伤或感染时,能量消耗增加20~40% 大面积烧伤病人能量消耗增加50~100%
糖异生及脂肪动员增加
胰岛抵抗
创伤或感染时机体代谢的特点: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负氮平衡期
称为分解代谢期
正氮平衡期
称为合成期
常见ICU患者的类型及其代谢特点
腹膜长炎骨骨折 5-25 13-31
严2重8-感55染多+人发52工性-7通创2气伤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正常
代谢率变化百分率
烧伤面积 10-20%
20-30%
30-40%
40- 50- 6050% 60%70%
应激时的能量消耗与蛋白丢失
创伤、感染后的代谢变化
IL-1β IL-6 TNFα
儿茶酚胺↑ 胰高血糖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抗利尿激素↑
白三烯 多肽类物 前列腺素 一氧化氮
胰岛素抵抗
糖利用↓
高血糖 高尿糖
水钠潴留
高代谢状态
蛋白分解↑ 脂肪分解↑
氮排出↑
静息能量 消耗↑
创伤/感染后术-4
营养不良在ICU患者中常见
营养不良在ICU患者中的发生率
~ 40%
0%
10%
20%
30%
40%
50%
营养不良在ICU患者中非常常见,曾报道发生率最高可达到 40%,并且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相关。
Malnutrition is prevalent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patients, has been reported as being as high as 40% and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降低并发症率
改善临床结果
缩短住院期
减少相关花费
Heyland DK et al, JPEN 2008; 27(5):355-373.
重点内容
饥饿与感染状态下机体代谢改变 判断营养不良的各种指标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饥饿时的代谢变化
饥饿血糖下降
保护性措施: 胰岛素分泌↓
人的活动↓ 基础代谢率↓
肝糖原
危重病人营养需求和摄入的矛盾
各种原因引起的 应激反应
高分解代谢状态消耗大 量能量和自身蛋白质
机体对能量和 蛋白质的需要增加
消化道结构功能受损 摄食困难
摄入能量和 营养物质不足
营养不良——并发症、死亡率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意义
促进伤口愈合
改善消化道结构
营养支持 治疗的意义
减少损伤的 分解代谢反应
外科营养支持和重要原则
为什么要进行营养支持
50%的住院病人营养不良 禁食最长存活48天,没有营养支持的危重病人 只能存活30天,严重分解状态的危重病人无营 养支持只能够存活14天 严重创伤、严重感染、大手术、MODS等应激 状态下分解加速,底物消耗增加 代谢调节异常 抗感染能力下降 组织的再生和恢复延缓 易发生合并症或并发症,病死率增加
5月7日电 7日下午15时35分, 被媒体誉为“东方超人”的 四川泸州市中医陈建民成功 挑战饥饿极限49天,走出玻 璃屋。至此,他也成功的创 造了禁食的吉尼斯世界记录。
四川老中医挑战饥饿极限成功 禁食49
天创造纪录
经过49天的坚持,陈建 民挑战成功,从而成为 世界上忍耐饥饿时间最 长的人。
这次挑战行动引起了国 内外媒体的关注,英国 天空电视台、中国中央 电视台、新华社等国内 外媒体都对此进行了采 访。本网此前也对此进 行了追踪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