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组合定律总结
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说白了就是大自然在搞“拆迁”!你知道吧,孟德尔那哥们,虽然活在上个世纪,但他做的事情简直是为现代生物学奠定了基础,简直是个“神操作”。
他把基因这玩意儿拆解得像做数学题一样清清楚楚。
你可以想象一下,孟德尔一边研究豌豆,一边捋着胡子,心里想着:“哎,这些小家伙的遗传规律肯定很有意思。
”他就是靠这些小小的“豌豆”搞明白了遗传的奥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连那些高高在上的学者都瞪大了眼睛,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瞧,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基因在遗传的时候,不是按部就班的一个接一个传下去,而是有点“随机”感的。
就好像我们买彩票似的,基因的组合也是随便挑的,不管是“父母”的基因,还是“子女”的基因,都能随机拼凑。
就拿他研究的豌豆为例吧,这家伙看豌豆是不是有黄色的种子,还是绿色的种子,结果发现,这些豌豆种子的颜色并不是完全按照父母的样子来,而是有一定的“自由度”。
你看,一个豌豆的基因,和另一个豌豆的基因根本不一定完全一样,甚至连它的父母亲给它传下来的基因,配对起来也没有固定的规则。
所以孟德尔总结出了“自由组合”这个定律。
简单来说,基因的组合就像是一场“大乱炖”,没那么多固定的规矩。
哎,别小看这个自由组合定律,咱们生活中见得多的事,原来都是跟这个定律有关系的。
你想啊,为什么你可能和你妈一个模样,可你爸却长得像隔壁老王?这就是基因组合的“自由”所在。
你爸给你的基因可能是蓝色的,你妈给你的基因可能是绿色的,结果你长得就是一种“混搭款”,可能蓝绿配起来,别人还以为你是个小明星呢。
哈哈!这种情况就像是放了一堆调色板,随便沾点颜色,最终结果完全不是你想的那样。
有趣的是,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真是完全看“运气”。
他的豌豆实验告诉我们,基因是自由搭配的,基因的分布完全是“随便的”,就好比你一抽签,根本没法控制这个“基因池”到底给你抽出啥东西来。
就算你妈每天吃的是十全大补的营养餐,结果你还是可能遗传到她那副懒散的性格——这就是真实的自由组合呀!就像我们以前打游戏一样,盲盒开出来的是什么,谁能知道呢?也许是一次超级大礼,可能也是个普通的水瓶。
必修二生物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整理

必修二生物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整理必修二生物分别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学问点学习生物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学问点进行归纳整理,必修二生物分别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学问点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的必修二生物分别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学问点,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必修二生物分别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学问点梳理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别:在杂种后代中消失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掌握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掌握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掌握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打算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别):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别)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二、孟德尔试验胜利的缘由:1、正确选用试验材料: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2、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3、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讨论(从简洁到简单)4、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5、严谨的科学设计试验程序:假说-----演绎法三、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看过必修二生物分别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学问点的还看了:1.高中生物必修二考点总结之遗传的基本规律2.高中生物必修二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二必背考点3.高中生物必修二学问点汇总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自由组合定律

y y 3绿圆 yyRR 1
rr
yyRr 2
1绿皱 yyrr 1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黄色
P
圆粒
×
绿色 皱粒
YYRR
yyrr
F1
黄色圆粒
YyRr
作出假说(解释)
3. 受精时雌雄配子是随机结合的。雌雄配子的结合 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性状 表现为4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 色皱粒,数量比为9:3:3:1。
假说-演绎法
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对相对性状杂交)
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
黄圆豌豆与绿皱豌豆杂交,F1全为黄圆;F1自交 后代黄圆、黄皱、绿圆、绿皱的比例近似9:3:3:1
1.F1全是黄圆; 2.F2出现了黄皱、绿圆 重组类型(非亲本型); 3.F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的比例近似9:3:3:1;
1.假设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 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
作出假说 (解释)
作出假说(解释)
YY RR yy rr Yy Rr
假说-演绎法
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对相对性状杂交)
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
黄圆豌豆与绿皱豌豆杂交,F1全为黄圆;F1自交 后代黄圆、黄皱、绿圆、绿皱的比例近似9:3:3:1
1.F1全是黄圆; 2.F2出现了黄皱、绿圆 重组类型(非亲本型); 3.F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的比例近似9:3:3:1;
设计测交,F1黄圆X绿皱。预期结果:测交后代应出现黄 圆、黄皱、绿圆、绿皱,比例为1:1:1:1。
进行测交。实验结果: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 与预期结果相同。
假说成立。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1(YyRr)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分别产生YR、Yr、yR、yr配子,比 例为1:1:1:1。
简述自由组合定律的要点

简述自由组合定律的要点
自由组合定律是概率论中的一个基本原理,用于计算多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简而言之,自由组合定律表明,对于两个或多个互不相容的事件,它们共同发生的概率等于各个事件发生概率的乘积。
以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要点:
1.独立事件: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独立事件,即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受其他事件的影响。
2.互不相容事件:定律要求考虑的事件是互不相容的,即它们不能同时发生。
3.概率乘积:如果A 和B 是两个互不相容事件,则它们共同发生的概率等于它们各自发生的概率的乘积。
4.适用于条件概率:自由组合定律同样适用于条件概率,即在给定某些条件下的事件发生概率。
5.不适用于相容事件:如果事件是相容的,即它们可以同时发生,那么自由组合定律不再成立。
自由组合定律在概率计算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特别是当我们面对多个独立事件时,通过乘积计算可以更方便地得到它们共同发生的概率。
七年级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

七年级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
自由组合定律是数学中的一个常用概念,也是初中阶段数学学
习的重点之一。
在七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自由组合
定律的相关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七年级自由组合定律
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掌握这一重要的数学概念。
一、自由组合的定义
自由组合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k个元素,不考虑顺序,且
每个元素只能取一次所组成的集合的数量。
用C(n,k)或者nCk表示。
二、全组合的定义
全组合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0个到n个元素,不考虑顺序,每个元素可以不取或取多次所组成的集合的数量。
用2^n表示。
三、自由组合的性质
1. C(n,0) = 1;
2. C(n,n) = 1;
3. C(n,k) = C(n-1,k-1) + C(n-1,k);
4. C(n,k) = C(n,n-k);
5. C(n,1) = n;
6. C(n,2) = n(n-1)/2。
四、例题解析
例1:从6本书中选3本,问有几种可能?
解:C(6,3) = 20,所以有20种可能。
例2:从5个人中选出一组,问有几种可能?
解:C(5,1) = 5,所以有5种可能。
例3:从4个数中取出两个数,问每个数都不重复地取,问有几种选择方法?
解:C(4,2) = 6,所以有6种选择方法。
综上所述,七年级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点包括自由组合和全组合的定义,自由组合的性质和例题解析等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自由组合定律,为接下来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高中生物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以及受精作用的关键知识总结

分离定律1.对分离定律理解的两个易错点(1)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
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有两种,即A∶a=1∶1或产生的雄配子有两种,即A∶a =1∶1,但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通常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就会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针对完全显性)。
原因如下:①F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若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
②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性状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
2.不要认为子代只要出现不同性状即属“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是指“亲本性状”相同,子代出现“不同类型”的现象,如红花♀×红花♂→子代中有红花与白花(或子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白花”),若亲本有两种类型,子代也出现两种类型,则不属于性状分离,如红花♀×白花♂→子代有红花与白花,此不属于“性状分离”。
1.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易成功的原因:(1)在传粉方面:表现为两性花,自花传粉,闭花受粉→保证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
(2)在性状方面:表现为具有易于区分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的性状。
(3)在操作方面:表现为花大,便于进行人工异花授粉操作。
2.黄瓜果皮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选取绿果皮植株与黄果皮植株进行正交与反交,观察F1的表现型。
这一方案不能判断显隐性,原因是如果显性性状是杂合子,后代也会同时出现黄色和绿色。
3.测交的原理是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带隐性基因的配子,不能掩盖F1配子中显、隐性基因的表现,因此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其分离比能准确反映出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分离比,从而得知F1的基因型。
4.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1.F2出现9∶3∶3∶1的4个条件(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自由组合定律题型

自由组合定律常见题型归纳一.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自由组合问题常常要拆分为分离定律来分析,先用分离定律求出每对基因的配子类型(或基因型、表现性),然后再每对相乘。
如:①配子类型问题:AaBbCc 配子有 2×2×2=8 种,则AaBbCC配子有种。
②基因型类型问题:AaBbCc个体自交基因型有3×3×3=27种,则AaBBCc和AaBbCc个体杂交基因型有种。
③表现型类型问题:AaBbCc个体自交,表现性有2×2×2=8 种,则则AaBBCc和AaBbCc个体杂交基因型有种。
二.表现性比例的特例。
以F1双杂合为例,按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自交后代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
近年题型往往出现表现型在9:3:3:1基础上变化。
如出现: 9:7(3+3+1), 15(9+3+3):1, 12(9+3):3:1, 12(9+3):4(3+1),9:6(3+3):1等等的表现型比例。
例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假如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和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侧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A 1:3 ,1:2:1 和3:1B 3:1 ,4:1和1:3C 1:2:1 ,4:1和3:1D 3:1 ,3:1和1:4三种皮、果皮等体细胞在后代中表现出延代现象。
植物的种皮、果皮等性状的基因不是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而是母本的体细胞(珠被、子房壁)发育而来,如:豌豆父本DDGG(灰种皮圆粒)和母本ddgg(白种皮皱粒)杂交,F1代的种子长在母本上,种子的粒型由受精卵决定,即表现为Gg(圆粒),但种子的种皮则表现为母本的性状(白种皮),把F1种子种植下去,F1植株上结的F2种子的种皮颜色才是灰色,即延代现象。
例豌豆种皮的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现有基因型为GG和gg的个体杂交得F1,将F1种植并持续自交得F3,则F3植株所结的种子中种皮的颜色分离比为四.某一基因型个体致死(或无繁殖水平或人为挑选某一表现型(常为显性))现象。
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点总结归纳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点总结。
生物学的知识点多,容易混淆,虽然高考越来越以能力立意为主,但知识永远是基础。
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点总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杂合体)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注意掌握以下两点:(1)同时性: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2)独立性: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间的相互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分配到配子中去.1、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①P:黄色圆粒X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F2:9黄圆:3绿圆:3黄皱:1绿皱。
②解释:1)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分离规律。
2)不同对的性状之间自由组合。
3)黄和绿由等位基因Y和y控制,圆和皱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和r控制。
两亲本基因型为YYRR、yyrr,它们产生的配子分别是YR和yr,F1的基因型为YyRr。
F1(YyRr)形成配子的种类和比例: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四种配子YR、Yr、Yr、yr的数量相同。
4)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试验分析图示解:F1:YyRr黄圆(1YYRR、2YYRr、2YyRR、4YyRr):3绿圆(1yyRR、2yyRr):黄皱(1Yyrr、2Yyrr):1绿皱(yyrr)。
5)黄圆和绿皱为亲本类型,绿圆和黄皱为重组类型。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F1(YyRr)X隐性(yyrr)(1YR、1Yr、1yR、1yr)XyrF2:1YyRr:1Yyrr:1yyRr:1yyrr。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基因重组使后代出现了新的基因型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通过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产生人们需要的具有两个或多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 6、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个体杂交,在 F2中出现的性状中
– 双显性性状的个体占总数的多少? – 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多少? – 与F1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多少? – 与亲本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多少?
5
• 7、假如水稻高杆对矮杆为显性,抗病对易 感病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 个纯合易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 个纯合抗病的高杆品种(易倒伏)杂交, F2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的纯合子比例是 多少
10
• 3、某种蝴蝶紫翅(P)对黄翅(p)是显性,绿眼(G)对白眼 (g)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生 物小组同学用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进行杂交 ,F1出现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 A.亲本的基因型是PpGg×PPgg • B.F1中纯合子占一半 • C.F1紫翅白眼个体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1/2 • D中.F纯1紫合翅子白占眼2/自3 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F2
• P 三角形果实 × 卵圆形果实
• F1 •
三角形果实 ⊗
• F2 三角形果实
•
(301株)
卵圆形果实 (20株)
• (型1)比图例中判亲断本,基荠因菜型果为实_形__状__的__遗__传__遵__循_。__根__据__F_2_表__现__。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6
• 8.人类多指基因(T)是正常基因(t)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显性,白化病(a)是正常基因(A)的隐
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遵循自由组合
定律,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
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
则下一个孩子患一种病和两种病的几率分
别是
;
7
• 9、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 位基因,荠菜的果实形状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 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 图)。
• 另例选与两图种中基结因果型相的同亲,推本断杂亲交本,基F1和因F型2的为性状表现及。比
8
(2)、逆推型
• 1、将高杆无芒小麦与矮杆无芒小麦杂交, 后代中出现高杆无芒、高杆有芒、矮杆无 芒、矮杆有芒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3:1, 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9
• 2、两个亲本杂交,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 定律,其子代的基因型是:1YYRR、2YYRr、 1Yyrr、1YyRR、2YyRr、1Yyrr,那么这两个 亲本的基因型是
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 (1)、正推型 (2)、逆推型
1
(1)、正推型
• 1、假定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DdEEFf, 此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类型为 种
• 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与亲
代相同的基因型占总数的 ,双隐类型占
总数的
。
2
• 3、已知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体 杂交,能产生 种基因型的个体,能产生
•
种表现型的个体。
• 4.已知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体 杂交,求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 占的比例为 ;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 占的比例为 ;
3
• 5、根据如图实验,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P
• F1
• A.亲本中红花个体都是纯合体 • B.F1中白花个体是纯合体 • C.白花是显性性状 • D.F1中的红花中有1/4是纯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