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期中试题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期中试题卷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期中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科。

下列各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运动会 B.电闪雷鸣 C.火山爆发 D.种子长成幼苗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3.小科同学用刻度尺正确测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60厘米,这本书共有320页。

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A.0.1毫米 B.0.005厘米 C.0.1厘米 D.0.05毫米4.用金属框拉出一个肥皂泡,小科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于是,他做了几个不同形状的金属框,逐一进行拉肥皂泡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

就“逐一进行拉肥皂泡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5.以下四种植物,从生物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角度来看,排列顺序正确是的()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④①②③6.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丙7.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操作的顺序是()①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地盖在洋葱表皮上面②用吸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上一滴清水③把载玻片、盖玻片用纱布擦干净④用镊子从洋葱鳞片上撕下一小块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针展平A.③②④①B.②①④③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8.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A、蜘蛛B、蜈蚣C、蚂蚁D、螃蟹9.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某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实验结果如下黄瓜汁青椒汁芹菜汁白菜汁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14滴8滴15滴11滴据表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A.黄瓜 B.青椒 C.芹菜 D.白菜10.两支内径相同,玻璃泡容积不同,但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看到()A.玻璃泡容积大的水银柱上升得高,且示数也高B.玻璃泡容积小的水银柱上升得高,但示数相同C.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高度相同,示数相同D.玻璃泡容积大的水银柱上升得低,但示数要低点11.地球由外到内可分为()A.岩石圈、地幔、地心 B.岩石圈、软流层、地核C.地壳、地幔、地核 D.地核、地幔、地壳12.我国天安门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由何种岩石雕刻而成的 ( )A.玄武岩 B.砂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13.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①蝙蝠;②青蛙;③丹顶鹤;④家兔;⑤鲫鱼;⑥扬子鳄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1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

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集(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集(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集(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欧几里得几何的原理?- A. 同一性公理- B. 全等公理- C. 并行公理- D. 相等公理- 答案:D2. 骑自行车过程中,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A. 空气阻力- B. 摩擦力- C. 弹力- D. 重力- 答案:B3. 下图中标记的是哪一种动物的骨架?- A. 鱼类- B. 鸟类- C. 哺乳类- D. 两栖类- 答案:B...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用电流表可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电流表可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2. 苹果树通过传粉的方式进行繁殖。

传粉的方式进行繁殖。

3. 动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细胞。

...第三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物质的三态及其转换过程。

- 答案:物质的三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时,分子排列紧密;液态时,分子间有较多的间隙;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隙达到最大。

物质的三态之间可以通过升温和降温来相互转换。

2. 举例说明重力的影响。

- 答案:重力的影响有很多,比如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时被地球的重力所吸引;人站立时身体受到地球的重力作用而不会飞走。

...第四部分:应用题(共40分)请根据给出的实验步骤,回答以下问题:实验步骤:1. 将一个蜡烛点燃。

2. 将一个空玻璃瓶套在蜡烛上,使蜡烛完全封闭在瓶内。

3. 观察一段时间后,玻璃瓶内的气体发生改变。

问题:1. 实验中玻璃瓶内的气体发生了什么改变?- 答案:玻璃瓶内的气体氧气被蜡烛燃烧消耗掉,导致瓶内的氧气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

2.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改变?- 答案:蜡烛在燃烧时需要氧气,而瓶内的氧气被蜡烛燃烧消耗掉,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瓶内的气体组成发生改变。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集的部分题目和答案。

如需完整试卷集,请参考相关教材或向学校老师咨询。

祝您顺利完成考试!。

七年级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蜥蜴C. 老虎D. 鲨鱼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A. 根B. 叶C. 花D. 果实3.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A. 一天B. 一年C. 一个月D. 一小时4. 下列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最大?A. 糖B. 盐C. 沙子D. 油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结冰D. 锈蚀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是冷血动物。

()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东向西。

()3. 水在0℃时会结冰。

()4. 食盐的化学式是NaCl。

()5.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2. 地球的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______。

3. 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被称为______。

4. 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______组成。

5. 动物细胞中没有细胞壁,但植物细胞中有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2. 什么是生态平衡?为什么重要?3.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4. 水的三态变化是什么?5. 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其速度如何变化?2.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水和冰共存,当温度升高时,水和冰的量会如何变化?3. 如果将一个电路中的电阻增加,电流会如何变化?4.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为什么需要水和二氧化碳?5. 为什么在夏天,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地区要低?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2. 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卷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卷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科学并不神秘,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

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观察。

观察可以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下列仪器可以用来进行定量观察的是( )A、玻璃棒B、温度计C、放大镜D、显微镜 2(36架直升机低空飞行组成了阅兵史上规模最大的直升机群,阵容也是12个受阅梯队中最大的。

第十、第十一梯队是18架直-9侦察直升机和18架直-9武装直升机,以“楔” 形编队和“品”字形编队队形,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时,机群的飞行高度约为250 ( )A、米B、千米C、厘米D、毫米33(用量筒量取80厘米水的体积时,所选用的量筒的规格最好是 ( )A、 100毫升B、50毫升C、200毫升D、 10毫升 4(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

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C(体小且绿色 D(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5(海南黑冠长臂猿是国家I级保护动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有2000多只,可是到了七十年代末仅剩7只,1980年建立自然保护区后,现在才有22只(造成当年黑冠长臂猿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外来物种入侵C(食物缺乏 D(人类乱捕滥杀和破坏其生存环境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7(将菠菜浸泡在清水中,清水不变色,用开水浸泡菠菜后,水会变成绿色。

这是开水损伤了菠菜细胞的( )A、细胞膜B、细胞壁C、细胞质D、细胞核 8(最近,网上流传一则帖子,说有无良商贩将老鼠肉经腌制、油炸等处理后充当烤乳鸽出售、欺骗消费者的事(处理后的老鼠肉和乳鸽肉从视觉上不易区分,原因之一是两种动物都属于( )A(哺乳动物 B(鸟类动物 C(脊椎动物 D(无脊椎动物 9(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D.首先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10(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1A B C D11(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 ) A(20? B(30? C(40? D(60? 12(小磊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3.52厘米、3.53厘米、3.61厘米、3.53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 )A.3.55厘米B.3.527厘米C.3.5475厘米D.3.53厘米13(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

七年级科学期中精选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期中精选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期中精选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是光源的是()A.闪烁的星星B.道路两旁起警示作用的反光胶带C.发光的电灯D.璀璨的钻石2.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

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沸腾,后凝固C.先液化,后汽化D.先蒸发,后沸腾3.某小组利用天平、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次数质量m/kg重力G/N重力和质量的比值(N/kg)10.10.989.820.2 1.969.830.3 2.949.8A.小红认为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B.小张认为利用原有器材,在月球表面也可以完成本实验C.小亮处理数据时,算出每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上表),可得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D.小明处理数据时,给出重力 G 与质量 m 的关系图(如图),可得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4.“天舟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开展俗称“太空加油”的推进剂补加实验,为“天宫二号”送货,如图为“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时的示意图。

成功对接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A.地球B.月球C.太阳D.“天宫二号”5.小明将一玩具鹦鹉(如图甲)从足够远的位置,逐渐靠近凸透镜并最终紧贴的过程中,眼睛通过凸透镜直接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②①③B.③②①C.①②③D.③①②6.下图是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的“拟南芥”幼苗照片,带两片子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拟南芥种子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一定会萌发B.拟南芥种子萌发时胚芽最先发育C.拟南芥种子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D.拟南芥种子萌发初期营养来自于土壤中的有机物7.耳是重要感觉器官,下列有关人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耳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B.耳廓可以收集外界传来的声音C.声波带动鼓膜振动后直接传导到耳蜗D.遇到巨大声响张开嘴可平衡鼓膜内外空气压力8.音调细而高,骨盆宽大的第二性征是在下列哪项激素的作用下产生的()A.雌性激素B.雄性激素C.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9.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不相符的是()A.日食现象能证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B.“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我们看到桃花是红色的,是因为桃花吸收了红光,反射了其他颜色的光C.汽车喷哑光漆,可以减少镜面反射D.透过窗户上的雨滴看远处飞过的飞机,看到的是上下左右全部颠倒的缩小的实像10.“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说的是花生的某些结构,结合概念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麻屋子”指的是①B.“红帐子”指的是果皮C.“白胖子”指的是②中的胚D.花生的果实属于组织11.如图所示凸透镜,F为焦点,将物体分别放在下列a、b、c、d、e、f、g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校园门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成像原理和物体在a点成像规律相同B.a点和b点相比,b点处成正立的较大的虚像C.物体在c、d、e、g点时能够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物体沿主光轴从g点向c点匀速运动时,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移12.若某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其种群数量如图所示,在这四种生物中最有可能是生产者的是()A.甲B.乙C.丙D.丁13.对于某个特定的自然区域而言,下列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范围,从大到小为()A.群落、生态系统、种群、个体B.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C.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种群、群落、个体14.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集气瓶,瓶内都是空气,导管中封有一段红色的水柱,甲瓶涂黑,乙瓶不涂黑,都放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到()A.甲瓶导管中的水柱向A移动得多B.乙瓶导管中的水柱向A移动得多C.甲瓶导管中的水柱向B移动得多D.乙瓶导管中的水柱向B移动得多15.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河流水和湖泊水B.冰川水和地下水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16.如图是家蚕发育的全过程,正确的排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17.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堆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18.如图所示为用玻璃罩罩着的古石碑,由于玻璃反光,石碑上的字很难看清。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试题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姓名、班级和学号。

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

在实验室内吃东西B。

在实验室内奔跑C。

在实验室内玩耍D。

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2.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

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

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提出问题B。

建立猜测和假设C。

制定计划D。

获得事实与证据3.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

3.6千克 = 3.6×1000克 = 3600克B。

15厘米 = 15×0.01米 = 0.15米C。

7分钟 = 7×60秒 = 420秒D。

0.3米 = 0.3×10毫升 = 3.0毫升4.下列关于一个中学生的健康信息描述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①③⑤⑥D。

②③⑤⑥描述:体重约50Kg,正常体温37℃,平静时的脉搏约100次/min,走路时的步幅50cm,身高约1.65m,百米成绩8s。

5.XXX先后4次测量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43cm、1.42cm、1.38cm、1.44cm,则小球的直径应取多少()A。

1.4175cmB。

1.418cmC。

1.42cmD。

1.43cm6.一次国王故意为难XXX,他在众臣面前一定要让XXX说出眼前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XXX略加思索后回答:若桶象池塘一样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只有一桶;若桶象池塘的十分之一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有十桶;若……这则故事说明了()A。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23题某2分/题=46分)1、如下图,哪个标志显示物质有腐蚀性(▲)第1题图2、如右表格,对四种动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A、是否会生长C、是否属于哺乳动物B、有无脊椎D、是否属于食草动物第2题表:甲类大熊猫、老虎乙类扬子鰐、蛇3、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第3题图4、小强在野外采集了4种植物P、Q、R、S,并设计以下的二歧式检1a有叶 (2)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如图所示,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马铃薯,它1b 无叶…………P2a有球果………Q是(▲)2b无球果 (3)A、PB、QC、RD、S3a有花粉………R3b无花粉………S第4题图5、小刚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内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当他将水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时,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柱很快上升。

当某时刻水银面经过35℃这一刻度时,这示数表示(A、此时刻热水的温度C、此时刻玻璃泡内水银温度▲)B、此时刻房间内气温D、不能表示任何物体的温度6、科学实验中,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用天文望远镜观测遥远的星体。

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借助这两种仪器是为了(▲)A、完成观察任务C、延长观察时间B、得到观察结果D、拓展人们的观察力7、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

一次国王故意为难阿基米德,他在众臣面前一定要让阿基米德说出眼前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阿基米德略加思索后回答:若桶跟池塘一样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只有一桶;若桶跟池塘的十分之一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有十桶;若……这则故事说明了(▲)A、测量总是有误差的B、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C、测量工具的大小决定了物体的大小8、下列所列举的各个细胞中,功能最强的是(▲A、人的一个脑细胞C、猫头鹰眼睛里视网膜上的一个细胞9、下列各项属于果实的是(▲)A、一根白萝卜C、一个内有三粒豌豆的豆荚10、下列体温恒定的动物是(▲)A、鲨鱼B、大鲵C、乌龟D、海豚▲)B、银杏树上长的一个白果D、松树的一个球果D、测量前应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树叶上的一个细胞D、一个衣藻细胞11、某同学想要观察草履虫的运动特点,他所选用的最合适仪器(A、只要用放大镜即可C、用高倍的普通光学显微镜B、用低倍的普通光学显微镜D、需用电子显微镜12、美国及挪威的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了大脑中的GPS——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而获得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被称为网格细胞,它们构成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中的(▲)A、神经组织B、上皮组织C、肌肉组织D、结缔组织13、为了了解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假如宇宙飞船能将火星土壤带回地球,我们可将火星土壤放入一个密闭的箱子内,然后向箱内通入混合气体(气体中无任何生物体)并添加其它所需的营养物质。

七年级上册科学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1.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

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A.长度单位B. 质量单位C. 时间单位D. 温度单位2.某校第一节课是7点40分到8点25分,中间经历的45分钟是()A.时间间隔B.时刻C.既指时间间隔又指时D.上述答案全正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一铜块熔化成铜水,它的质量减少B.将一铜块拉成丝,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C.将一铜块从赤道拿到月球,它的质量变小D.将一粗糙的铜块磨成光滑的正方体,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4.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 1.8米=1.8×1000=1800毫米B. 1.8米=1.8米×1000=1800毫米C. 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D. 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5.剖开西瓜时,通常会流出一些汁液,这些汁液来自于()A.细胞质B.细胞膜C.食物泡D.液泡6.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难确定7.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接近100克()A.一只大公鸡B.某个初中学生C.两只鸡蛋D.一张桌子8.一本书的厚度为13毫米,这本书共有260页。

则每张纸的厚度是()A. 0.05毫米B. 0.005厘米C. 0.1厘米D. 0.1 毫米9.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从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后,所观察到的物象及低倍镜相比()A.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变多B.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变少C.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变少D.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变多10.向日葵能向着太阳转动,这说明()A.生物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B.向日葵能呼吸C.非生物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C.向日葵能生长11.真菌及绿色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A.没有液泡B.无细胞壁C.没有叶绿体D.无成形的细胞核12.鲸、鲫鱼、娃娃鱼、墨鱼分别属于()A.鱼类、鱼类、鱼类、鱼类B.哺乳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C.鱼类、鱼类、两栖类、软体动物D.哺乳类、鱼类、两栖类、软体动物13.显微镜下欲使物像向右下方移动,应将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下方D.右上方14.以下是某同学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A.取用砝码用镊子夹取B.称量完毕后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C.砝码放在右盘D.称量时,先加质量小的砝码,再加质量大的砝码15.为了探究“磁铁受热时磁性如何变化”的问题,小亮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大头针,用酒精灯加热磁铁一段时间后,大头针纷纷落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它的标签上应贴上()A. B. C. D.2.AI(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2017年苍南县首个AI机器人“丽丽”在苍南县农商银行投入使用。

但AI机器人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因为它不具有下列哪项生命活动( ) A. 来回自由行走 B. 解答多种问题 C. 能够发出笑声 D. 排出代谢废物3.《走进科学实验室》一节告诉我们很多仪器的正确操作使用方法。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B. 点燃酒精灯C. 读取液体体积D. 加热液体4.小明同学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了三种不同生物的细胞,把观察结果绘制如下,则这里小明采用的科学记录方法是( )A. 文字描述法B. 表格记录法C. 图形记录法D. 以上都不是5.下列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测出圆柱体截面直径的方法是( )A. B. C. D.6.2019 年北京世园会展出的活化石树种一银缕梅(如图),花朵银丝缕缕,吸引了众多游客。

银缕梅属于( )A. 蕨类植物B. 藻类植物C. 苔藓植物D. 被子植物红蛇果的果皮细胞因含花青素而呈红色。

将某品种的红蛇果浸泡在热水中,热水变红色:浸泡在冷水中,冷水不变红。

这一现象说明热水破坏了果皮细胞的()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8.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A. 2.8升=2.8升×1000毫升=2800毫升B. 1.3m3=1.3m2×10000=13000cm2C. 2.4米=2.4×1000=2400毫米D. 2.5m3=2.5cm3×1000000=2500000cm39.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自己身体里一些部位的“尺”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下列所列举的利用身体“尺”估测物体长度事例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 校园的小树有一人高了,所以小树的高约1.65mB. 我的课桌有4柞长,约80cmC. 体育课学生用的跳绳的绳子有两庹半长,约15cmD. 小明同学步行测得学校的小路长50步,约30m10.我们要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下列对探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猜想和假设可以不受限制,随意猜想B. 平时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善于提出问题C. 收集数据要实事求是,不能随意改动数据D. 分析论证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权威11.实验室中有一瓶无色液体,小明说它可能是酒精,于是打开瓶塞闻气味。

对于“打开瓶塞闻气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问题B. 建立假设C. 设计方案D. 收集证据12.甲、乙两位同学使用一支已消毒显示37℃的体温计先后测量甲、乙体温,体温计的读数均为38.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体温一定是38.5℃B. 甲、乙的体温一定都是38.5℃C. 乙的体温一定低于38.5℃D. 乙的体温一定高于38.5℃13.若用下图表示植物细胞的两项生理活动,则图中①②表述正确的是( )A. ①细胞生长②细胞分裂③细胞分化B. ①细胞分裂②细胞分化③细胞生长C. ①细胞分裂②细胞生长③细胞分化D. ①细胞生长②细胞分化③细胞分裂14.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鱗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按照实验操作过程,将①~④实验步骤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④→③→①→②C. ①→②→④→③D.③→④→②→①15.植物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等结构组成的统一的整体。

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是( )A. B. C. D.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展示的“秦岭四宝”——朱鹮、羚牛、大熊猫、金丝猴中,属于卵生的是( ) A. 朱鹮 B. 羚牛C. 大熊猫D. 金丝猴17.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D. D18.小明同学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2.24厘米、2.23厘米、2.63厘米、2.24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 )A. 2.34厘米B. 2.24 厘米C. 2.237 厘米D. 2.2367厘米小明用亚甲基蓝溶液给临时装片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滴在①处,将装片左端略提起B. 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④处C. 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③处D. 滴在①③处,将装片左右晃动20.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从该实验可知:他在研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空气 C. 阳光 D. 温度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4分)21.结合生活经验,请给以下的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本七年级上册科学的厚度为17.3(2).新冠疫情期间,当学生体温为37.3 及以上要上报卫生防疫部门。

(3).饮水机上每桶水的体积约为1922.下列仪器中,用来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 (填序号,下同),溶解食盐时用来搅拌的是,可以用来对物体加热的是,用来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的是。

23.如图甲、乙分别是植物、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青蛙的体细胞图是。

(2).将水稻培养在有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与细胞内具有 (填字母)结构有关系。

(3).植物能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与图中的 (填字母)结构有关系。

(4).吃橘子时有酸甜的果汁,这些酸甜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图中的 (填字母)结构中。

(5).植物细胞大多具有一定的立面体结构,这与细胞内具有 (填字母)结构有关系。

24.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

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对下列A、B、C、D四种动物进行归类(填字母)。

1a体外长有毛皮,胎生……S类1b体外没有毛皮,卵生 (2)2a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R类2b (3)3a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Y类3b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 (4)(1).补充2b信息:(2).S类: R类: Y类:25.下列为四类植物的特征资料,表中“+”表示有,“-”表示没有。

请回答:上表中表示裸子植物的是。

(填字母)(2).对四类植物构成进行分析,排出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填字母) 。

26.一个受精卵可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或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

下图所示为受精卵发育为人体的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的过程。

(2).在结构层次上A1、A2、A3、A4属于,B属于。

(3).人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结构多了 (填字母)27.(1).如图甲温度计的读数为;(2).如图乙是一种气体温度计,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玻璃管中间有一段有色小液柱。

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温度降低时液柱向 (填"左"或“右”) 移动。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6分)28.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下面是几种细胞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时,上图①②③④为倍数不同的目镜或物镜,要使细胞放大的倍数最大应选择的组合是。

(2).如图所示,丙图为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

在显微镜下,若将丙图转换成丁图,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的明暗变化分别是。

A. 向右移动,视野变暗B. 向右移动,视野变亮C. 向左移动,视野变暗D. 向左移动,视野变亮(3).在做“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时,戊、己两位同学各自制作临时装片,并在低倍镜下观察,观察到的物像如图所示。

己同学的观察效果不好,其原因是操作不当引起的。

29.同学们为了探究提高栽培植物的产量的方法,做了一个实验:同学们选择大白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

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相同数量、生长状况相似的大白菜幼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情况如表所示:如果要研究温度对栽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应选择 (填序号)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种植一段时间后,第①组大白菜比第②组的长得茂盛,可以得出结论:。

(3).栽培植物的产量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还能提出另外一种猜想:。

30.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2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25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1).请指出小明同学的设计方案一处不足:。

(2).本实验主要采用什么科学方法?。

(3).测量25株大豆计算平均高度,而不是“1株”的高度,因为。

(4).请你再提出一个可能影响大豆植株高度的因素。

31.对多名马拉松运动员研究发现,在比赛后,运动员的肠道中Vellolella细菌(以下简称v菌)的数量明显增加,说明运动能影响肠道中的V菌数量,那么V菌是否也会影响运动能力?实验1:将V菌接种到A组小鼠肠道中,结果这些小鼠在特制的跑步机上跑的时间明显延长。

(进一步研究发现,乳酸是V菌唯一的营养来源,代谢转化产物是丙酸盐,乳酸堆积会引起局部肌肉酸痛,影响运动能力,那么V菌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是通过分解消除乳酸起作用,还是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起作用呢?)实验2:在B组小鼠肠道内滴注一定浓度的,重现了实验1的结果。

(这表明肠道内V 菌通过乳酸消除后产生的丙酸盐来改善运动能力,而运动又能使肠道内V菌数量增加,所以要加强训练以提升运动能力。

)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实验2空白处应填。

(3).若要得出长期运动会增加肠道中V菌数的结论,请以长期运动的人和久坐的人为例,写出预测的结果:。

四、解答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0分)32.小明同学分别用两种方案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

方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 V1。

方案二: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后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 V2。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选择方案 (填“一”或“二”)(2).按照方案-操作,实验读数如右图,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3).实验后小明同学对方案一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反思,以下操作会导致偏小的是( ) A. 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 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C. 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D. 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33.如图所示是常见的啤酒瓶。

为了估测出酒瓶的容积,小夏通过向瓶中装满水,再将水全部倒入量筒,测出的水的体积即为瓶的容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