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研 究的诺贝尔奖2000-2010
2000年至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涉及细胞生物领域汇总

2000年至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涉及细胞生物领域汇总1.奖项:2001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 勒兰德•哈特韦尔〔Leland H. Hartwell,美国〕、蒂莫希•亨特〔R. Timothy Hunt,英国〕和保罗•诺斯〔Paul M. Nurse,英国〕成就: 表彰他们发现了细胞周期的关键分子调节机制——发现了具有调节所有真核有机体中细胞周期的关键分子。
其中,利兰•哈特韦尔发现了大量控制细胞周期的基因,其中一种被称为“START”的基因对控制各个细胞周期的最初阶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保罗•纳斯的奉献是,在哈特韦尔的基础上,通过基因与分子法发现了调节细胞周期的一种关键物质CDK〔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是通过对其他蛋白质的化学作用来驱动细胞周期的。
蒂莫西•亨特的奉献是首次发现了调节CDK功能的物质CYCLIN〔细胞周期蛋白〕。
2.奖项: 200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 悉尼·布伦纳〔Sydney Brenner,英国〕、罗伯特·霍维茨〔H. Robert Horv itz,美国〕和约翰·苏尔斯顿〔John E. Sulston,英国〕成就: 表彰他们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这3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开创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机理研究为其他科学家研究“程序性细胞死亡”提供了重要基础,后来科学家又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绩。
科学家们发现,控制“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基因有两类,一类是抑制细胞死亡的,另一类是启动或促进细胞死亡的。
两类基因相互作用控制细胞正常死亡。
如果能发现所有的调控基因,分析其功能,研究出能发挥或抑制这些基因功能的药物,那么就可加速癌细胞自杀,到达治疗癌症的目的,提高免疫细胞的生命力,到达抵御艾滋病的目的。
3.奖项:2006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安德鲁·法尔〔Andrew Z. Fire,美国〕和克雷格·梅洛〔Craig C. Mello,美国〕获奖者简介:法尔1959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本科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主修数学,仅用3年时间就拿到学位。
Nobel Prizes in Molecular Biology

Nobel Prizes in Molecular Biology诺贝尔奖是当今科学界的最高奖励,是科学研究中最具杰出成就的象征。
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是科学界的精英,他们做出的贡献在人类整个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将与分子生物学有关的诺贝尔奖进行归纳和总结,有助于人们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路程和重要性,并对后人起着激励作用。
SECTION ONE: 与阐明揭示遗传物质结构有关的诺贝尔奖1) 埃米尔·赫尔曼·费歇尔(Emil Hermann Fischer)德国化学家,他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对糖类、嘌呤类化合物以及多肽的研究。
他用不对称碳原子学说确定了全部已知单糖的立体化学构型,并正确预言了其他可能的异构体。
他指出是由一个环和一个环杂合的杂环化合物,是重要的代谢物之一,并用化学方法合成了150 多种嘌呤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他还提出了酶和底物的锁-匙学说,并首次合成了含18 个氨基酸的多肽。
他的成果为糖类、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因此荣获1902 年诺贝尔化学奖.Hermann Emil Fischer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02 was awarded to Emil Fischer "in recognition of the extraordinary services he has rendered by his work on sugar and purine syntheses".2) 阿尔贝雷特·科赛尔(Albrecht kossel)德国生理学家科赛尔因对核酸的化学研究获得1910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他首先分离出胞嘧啶、胸腺嘧啶和腺嘌呤,指出胸腺嘧啶和胞嘧啶是一种由碳和氮原子组成的环状系统,腺嘌呤和鸟嘌呤的化学式是一种双环结构,即所谓嘌呤环。
他还首次提出了“核酸”的概念,并证实核酸分子除含氮部分外,还有 1 个碳水化合物分子和 1 个磷酸分子。
2000以后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得者及其的成就

2000年:阿尔维德·卡尔森,保罗·格林加德,埃里克·坎德尔—关于神经系统信号传导方面的研究。
阿尔维德·卡尔森(Arvid Carlsson,瑞典)卡尔森是一名饮用水氟化的反对者,最著名的成就是对神经递质多巴胺的研究以及该物质在帕金森氏症中的作用保罗·格林加德(Paul Greengard,美国)发现了多巴胺和其他的一些信号传递物质如何对神经系统发挥作用。
埃里克·坎德尔Eric R. Kandel(美国)在研究中发现了如何改变突触的效能,以及其中涉及了哪些分子机制,2001年:勒兰德·哈特韦尔,蒂莫希·亨特,保罗·诺斯—发现细胞周期中的关键调节因子。
勒兰德·哈特韦尔(Leland H. Hartwell,美国)他发现了一种控制细胞循环的特定类型基因,其中一种名为“start”的基因对于控制每个细胞循环的开始具有重要作用。
蒂莫希·亨特(R. Timothy Hunt,英国)他因发现了控制CDK功能的cyclins和蛋白质保罗·诺斯(Paul M. Nurse,英国)发现了控制细胞周期的关键物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
2002年:悉尼·布伦纳,罗伯特·霍维茨,约翰·苏尔斯顿—发现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程序化凋亡)的遗传调控机理。
悉尼·布伦纳(Sydney Brenner,英国)1961年他与佛朗西斯·克里克通过克里克-布伦纳实验解释了蛋白质翻译的三元码,发现了移码突变这个发现提供了遗传密码前期解释。
2002年12月,他的诺贝尔演讲的题目为《Nature's Gift to Science》,介绍了线虫动物门,他被认为选择了正确研究方向,并选择了正确的生物体。
罗伯特·霍维茨(H. Robert Horvitz,美国)美国生物学家,以研究线虫动物门的秀丽隐杆线虫而著名。
2000-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详解

2000年艾伦-J-黑格 (1936-)艾伦-J-黑格,美国公民,64岁,1936年生于依阿华州苏城。
现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固体聚合物和有机物研究所所长,是一名物理学教授。
获奖理由:他是半导体聚合物和金属聚合物研究领域的先锋,目前主攻能够用作发光材料的半导体聚合物,包括光致发光、发光二极管、发光电气化学电池以及激光等等。
这些产品一旦研制成功,将可以广泛应用在高亮度彩色液晶显示器等许多领域。
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 (1929-)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今年71岁,他出生于新西兰,曾就读于新西兰大学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以及英国的剑桥大学。
1955年,他开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
他是最早从事研究和开发导体塑料的科学家之一。
获奖理由:他从1973年就开始研究能够使聚合材料能够象金属一样导电的技术,并最终研究出了有机聚合导体技术。
这种技术的发明对于使物理学研究和化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他曾发表过六百多篇学术论文,并拥有二十项专利技术。
白川英树 (1936-)白川英树今年64岁,已经退休,现在是日本筑波大学名誉教授。
白川1961年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理工学部化学专业,曾在该校资源化学研究所任助教,1976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1979年回国后到筑波大学任副教授,1982年升为教授。
1983年他的研究论文《关于聚乙炔的研究》获得日本高分子学会奖,他还著有《功能性材料入门》、《物质工学的前沿领域》等书。
获奖理由:白川英树在发现并开发导电聚合物方面作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
这种聚合物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上去。
他因此与其他两位美国同行分享了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1年威廉·诺尔斯(W.S.Knowles) (1917-)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和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雷斯,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三位化学奖获得者的发现则为合成具有新特性的分子和物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2000年至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涉及细胞生物领域汇总

2000年至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涉及细胞生物领域汇总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研究细胞周期的科学家。
他们是美国科学家Leland Hartwell(利兰·哈特韦尔)以及英国科学家R.Timothy(Tim)Hunt(蒂莫西·亨特)和Paul Nurse(保罗·纳斯)。
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现了细胞周期的分子调控机理。
在细胞周期种,CDK含量保持恒定,但是由于cyclin的调控,CDK的活性是变化的。
CDK同cyclin一道调节着细胞周期从一个阶段转向下一个阶段。
CDK可以比拟为一个引擎,而cyclin就像变速箱,控制着引擎是否空转(细胞向下一个阶段进发)。
Leland Hartwell因为发现了调控细胞周期的一族特异性基因而获得诺贝尔奖。
其中一个名为“start”的基因在细胞周期的第一步中发挥中心作用。
Hartwell还引入了“checkpoint”的概念,这对于细胞周期的理解是十分有用的。
R.Timothy(Tim)Hunt克隆并用遗传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细胞周期中的一个关键调控因子CDK(cyclin依赖性激酶)。
他证明了CDK的功能在进化上是极其保守的。
CDK通过磷酸化其它蛋白质而推进细胞周期。
Paul Nurse因为发现cyclin而获奖。
Cyclin是调控CDK功能的蛋白质。
他发现cyclin 在每一次细胞分裂中都会周期性地降解,这种机制对于细胞周期的调控十分重要。
绝大多数生物医学的研究都会得益于这些基础研究的发现,并且应用于许多领域。
这些研究发现对于了解癌细胞中染色体的不稳定性非常重要:染色体是如何重排、丢失或者不平均地分配的。
这些染色体异变很可能是细胞周期的失调导致的。
已经有研究表明CDK和cyclin的编码基因具有癌基因的功能。
CDK和cyclin也可以同抑癌基因(如p53和Rb)合作,在细胞周期中发挥作用。
细胞周期领域的研究可以应用于肿瘤诊断。
与分子生物学有关的诺贝尔奖简介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分子基础的生物学领域,包括研究生命过程中使用的分子机制,如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和信号传导。
以下是一些与分子生物学有关的诺贝尔奖得主:
•1969年,阿尔伯特·舒尔茨和朱利安·韦伯获得生理或医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如何利用细胞内的酶来把DNA复制成RNA。
•1989年,罗伯特·基因、孟德尔和爱德华·摩尔获得生理或医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1993年,罗伯特·霍金斯、埃利奥特·拉扎罗和菲利普·范德比尔特获得生理或医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DNA修饰的分子机
制。
•2006年,罗伯特·费希尔、约翰·科斯塔和爱德华·摩尔获得生理或医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
•2009年,约翰·科斯塔、伊莎贝尔·哈伯和路易斯·托马斯获得生理或医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细胞内的质膜受体的作用。
分子生物学

2006-2010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及化学奖(生物学领域)获得者的贡献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后添加了经济奖)5个奖项,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Mario R.Capecchiand)和奥利弗·史密斯(Oliver Smithies)、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Martin J. Evans),以表彰他们在干细胞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
马里奥·卡佩奇现年70岁,目前是美国犹他州医学院著名教授、人类基因系两位主任之一。
卡佩奇1937年出生于意大利维罗纳,少年时移民美国。
他从俄亥俄州安提亚克学院获得了化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自哈佛大学获得生物物理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是在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詹姆斯·华生的指导下完成的。
卡佩奇在哈佛时就是一位成果丰富的研究者,他发现了导致蛋白合成的分子机制。
当他于1973年在犹他大学建立实验室时,便试图将分子基因学引入到对动物细胞的研究,以便获悉如何掌控这些细胞里的基因。
卡佩奇于1977年开始一系列实验室研究,这些研究展现了对动物细胞进行基因打靶的技术,并在1989年成功对一只老鼠进行基因打靶。
卡佩奇1991年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2002年成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他还获得了众多荣誉和奖项。
奥利弗·史密斯出生在英国,目前是美国公民。
任职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异形基因进行修正,另外一个便是利用人类基因病变构造动物模型,以发现新的疾病治疗方法。
历年与生物有关的诺贝尔奖

历年与生物有关的诺贝尔奖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贝林(Emil von Behring)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2年,德国科学家费雪(Emil Fischer)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罗斯(Ronald Ross)因发现疟原虫通过疟蚊传入人体的途径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3年,丹麦科学家芬森(Niels Ryberg Finsen)因光辐射疗法治疗皮肤病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4年,俄国科学家巴浦洛夫(Ivan Pavlov)因消化生理学研究的巨大贡献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5年,德国科学家科赫(Robert Koch)因对细菌学的发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6年,意大利科学家戈尔吉(Camillo Golgi)和西班牙科学家拉蒙·卡哈尔(Santiago Ramóny Cajal)因对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7年,德国科学家毕希纳(L.Buchner)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阿方·拉瓦拉(Alphonse Laveran)因发现疟原虫在致病中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8年,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Paul Ehrlich)因发明“606”、俄国科学家梅奇尼科夫(Hya Mechaikov)因对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9年,瑞士科学家柯赫尔(Theodor Kocher)因对甲状腺生理、病理及外科手术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0年,俄国科学家科塞尔(Albrecht Kossel)因研究细胞化学蛋白质及核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1年,瑞典科学家古尔斯特兰(Allvar gullstrand)因研究眼的屈光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2年,法国医生卡雷尔(Alexis Carrel)因血管缝合和器官移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诺贝尔奖2000-2010
2000年诺贝尔奖
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人阿尔维德-卡尔森、美国人保罗-格林加德和美国人埃里克-坎德尔,以表彰他们三人在人类“神经系统信号传输”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
2001年诺贝尔奖
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人勒兰德-哈特韦尔(Leland Hartwell)、英国人保罗-诺斯(Paul Nurse)与他的同事蒂莫希-亨特(Timothy Hunt)共同获得。
三位科学家在有关控制细胞循环的研究中做出重要发现,他们确认了控制包括植物、动物和人类真核细胞在内的主要分子。
2002年诺贝尔奖
化学奖: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获奖的原因是在生物高分子大规模光谱测定分析中发展了软解吸附作用电离方法)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以核电磁共振光谱法确定了溶剂的生物高分子三维结构”),以表彰他们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贡献。
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和约翰-苏尔斯顿。
他们因为发现了器官发育和细胞死亡的基因规则。
2003年诺贝尔奖
化学奖:美国科学家阿格里和麦克农因为对细胞隔膜的研究而获得了2003年度化学奖。
对细胞隔膜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基本的生命进程。
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的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的彼得-曼斯菲尔德共同获得了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74岁的美国科学家保罗和即将70岁的英国科学家彼得两人以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发现而获奖。
2004年诺贝尔奖
化学奖:以色列科学家阿龙-西查诺瓦、阿弗拉姆-赫尔什科和美国科学家伊尔温-罗斯。
三人因在蛋白质控制系统方面的重大发现而共同获得该奖项。
他们突破性地发现了人类细胞如何控制某种蛋白质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人类细胞对无用蛋白质的“废物处理”过程。
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的贡献。
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的贡献。
2005年诺贝尔奖
化学奖:法国科学家是伊夫·肖万(Yves Chauvin) 、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格拉布(Robert H. Grubbs)、美国科学家里理查德·施罗克(Richard R. Schrock)。
他们是因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而获奖的。
这一方法是研究碳原子之间的化学联系是如何建立和分解的,是一种产生化学反应的关键方法。
“他们所发现的复分解方法被广泛应用于
化工业,主要用于研制新型药物和合成先进的塑胶材料。
生理学或医学奖: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细菌———幽门螺杆菌。
2006年诺贝尔奖
化学奖:美国科学家科恩伯格,是第一个成功地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复制过程捕捉下来的科学家,以表彰他对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所作的研究。
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
2007年诺贝尔奖
化学奖:德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
生理学或医学奖: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和奥利弗-史密西斯、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以表彰他们在干细胞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
2008年诺贝尔奖
化学奖:钱永健等三人的发光标记蛋白
1、钱永健的主要贡献是利用水母发出绿光的化学物来追查实验室内进行的生物反应,他被认为是这方面的先驱。
2、马丁·沙尔菲的主要贡献在于向人们展示了绿色荧光蛋白作为发光的遗传标签的作用。
这种蛋白已经成为同时代生物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3、下村修:在1962年从一种水母中发现了荧光蛋白,被誉为生物发光研究第一人。
2008年度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和两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
德国科学家因发现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发子宫颈癌获此殊荣,两名法国科学家因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 V)获此殊荣。
2009年诺贝尔奖
化学奖:美以三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
这三位科学家为美国的
Venkatraman Ramakrishnan、Thomas A. Steitz及以色列的Ada E. Yonath。
他们在原子水平上显示了核糖体的形态和功能。
三位科学家利用X射线结晶学技术标出了构成核糖体的无数个原子每个所在的位置。
核糖体将DNA信息“翻译”成蛋白质,控制着所有活有机体内的化学。
因为核糖体对于生命至关重要,所以它们也是新抗生素的一个主要靶标。
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
他们的研究成果揭示,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长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的老化就被延缓。
2010年:
“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1978年7月25日,随着世界上第一位“试管婴儿”在英国的诞生,这项技术被称为医学史上的一大奇迹,开创了生殖医学领域的新纪元。
主要来源:雅虎知识堂/question/1509100700377.html
2011年诺贝尔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子免疫
美国人布鲁斯·博伊特勒、法国人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人拉尔夫·斯坦曼以免疫系统研究赢得2011年度诺贝尔医学奖。
3名获奖者“发现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我们大家对免疫系统的理解”。
博伊特勒和霍夫曼斯坦曼
尽管3人分享荣誉,3人所获奖金不相同。
博伊特勒和霍夫曼获二分之一奖金,而斯坦曼获另外二分之一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