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业概论复习题
《石油工业概论》综合复习资料

石油工业概论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最初的世界石油三大产地为(美国)、(巴库)和(印度尼西亚)。
2、石油七姊妹指(埃克森公司(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莫比尔公司(纽约标准石油公司))、(德士古公司)、(英国石油公司)、(雪佛龙石油公司(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海湾石油公司)。
3、根据化学结构,石油中的烃可分为(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三大类。
4、三大合成材料指(合成树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5、石油地质学家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油气田形成要具备(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和(圈闭)4大要素,要经历(运移)、(聚集)、(保存)等过程。
6、油气勘探的程序包括(区域普查)、(区带详查)、(圈闭预探)、(油气藏评价勘探)。
7、油气田开发的程序包括(油气田开发前的准备阶段)、(油气田开发方案的编制)、(油气田开发调整)、(三次采油)。
8、人类钻井的历史可分为(人工挖井方法)、(冲击钻井方法)和(旋转钻井方法)三种钻井方法。
按照钻井的顺序,钻井工程工艺可包括(钻前准备)、(钻进)、(固井和完井)等三个主要阶段。
9、采油方法包括(自喷采油)和(人工举升)两种。
油井自喷生产,一般要经过(油层渗流)、(井筒流动)、(油嘴节流)、(地面管线流动)四种流动过程。
10、油气集输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油气计量)、(集油集气)、(油气水分离)、(原油脱水)、(原油稳定)、(原油储存)、(天然气脱水)、(天然气轻烃回收)、(液烃储存)、(输油输气)等。
11、原油的初加工包括(原油的预处理)、(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原油的深加工包括(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减粘裂化)、(氧化沥青)等。
12、石油成本包括(矿区取得成本)、(勘探成本)、(开发成本)、(生产成本)等四部分;天然气成本包括(井口成本)、(管道输送成本)、(地方燃气公司的输配成本)和(营销成本)。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完整版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石油工业概论》大作业注意事项:1、补考学员、08秋及以后重修学员要通过网络在线提交的方式上交大作业,不接收和批阅书面材料;2、08春及以前重修学员要以书面(纸张大小为A4纸)形式上交大作业;3、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一、名词解释(共24分,每题6分)1、欠平衡压力钻井在钻井过程中允许地层流体进入井内,循环出井,并在地面得到控制。
2、酸化是指利用地面高压泵把酸液通过井筒挤入油气层,酸液与油气层的空隙壁面发生化学变化溶蚀作用,扩大油气的通道,提高油气层渗透率;或者依靠酸液溶解井壁附近的堵塞物,如泥浆,泥饼及其它沉淀物,以提高油气井的产量。
3、矿场油气集输把各分散油井所生产的石油及其产品集中起来,经过必要的初加工处理,使之成为合格原油和天然气,分别送往长距离输油管线的首站(或矿场原油库)或输气管线首站外输的全部工艺过程。
4、油气藏油气经过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在储集层运移的途中遇到地质圈闭就会聚集起来,长将聚集了一定规模的油气圈闭称为油气藏。
二、简答题(共56分,每题7分)1、油气藏的驱油能量和开采方式有哪几种类型?答:驱油能量和开采方式主要有以下 5 种:(1)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能,称为弹性驱动。
(2)溶解气体的弹性能,称为溶解气驱动。
(3)边水、底水及注入水的压能,称为水压驱动,又可细分为刚性水压驱动、弹性水压驱动。
(4)气顶气、注入气的压能,称为气压驱动,又可细分为刚性气压驱动、弹性气压驱动。
(5)原油本身的重力势能,称为重力驱动。
2、简述游梁式抽油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1)抽油机的组成:游梁-连杆-曲柄机构;减速箱;动力设备;辅助设备。
(2)抽油机工作原理:工作时,动力机将高速旋转运动通过皮带和减速箱传给曲柄轴,带动曲柄作低速旋转;曲柄通过连杆经横梁带动游梁作上下摆动,挂在驴头上的悬绳器便带动抽油杆柱作往复运动。
石油工业概论

石油工业概论名词解释2X10 单项2X10 正误1X10 问答题50分 8个题第一章绪论1.石油:储藏在地下岩石空隙内的不可再生的天然矿产资源,主要是以气相、液相烃类为主的并含有少量非烃类物质的混合物,具有可燃性。
原油:将从地下直接开采出来、没有经过加工提炼的液体或半固体石油称为原油。
天然气:以气体形式存在的石油一般称为天然气。
2.石油工业的上游:上游从事的业务包括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
石油工业的中游:中游主要是油气的储存与运输。
石油工业的下游:下游则涵盖炼油、化工、天然气加工等流程型业务及加油站零售等产品配送、销售型业务。
3.世界上,石油工业上第一口井:1859年,美国,德雷克井。
4.延长油田的:中国陆上第一口井——延一井玉门:中国石油工业的开端是1939年甘肃玉门老君庙油田的发现和开发。
大庆油田的功勋井:松基三井第二章石油地质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碎屑岩(D)A砾岩 B砂岩 C粉砂岩 D泥岩2.岩石顶面的特殊痕迹称为哪类构造(D)A外部构造 B褶皱构造 C层理构造 D层面构造3.储集层:能够储存石油和天然气,并且当开采时石油和天然气能够从里面流出来的岩层断层圈闭:储集层正上方有盖层封盖,侧方有断层遮挡(油层与断层面另一方的非渗透岩石对接)。
断层能否形成圈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断层使岩层位移后,储集层上倾方向相接地层的封闭性。
层盖:为了使储集层的油气不逸散掉,在储集层的上方需要有一套致密的、不渗透的地层把储集层中的油气保护起来,阻止油气向上渗漏或扩散,这种致密、不渗透的保护层就叫做盖层。
构造等高线图:是用某一岩层面的海拔等高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来表示该岩层的空间起伏形态,又称构造平面图。
构造圈闭:构造圈闭是世界上发现最多、最常见的一种圈闭,它是由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形变(褶皱)或变位(断裂)而形成的圈闭。
4.对圈闭形成时间与位置的有效要求是什么?圈闭形成时间不能晚育油气大量运移的时间,否则他就不能捕获油气;圈闭分布位置不能离油源区太远,否则也不利于捕获油气,因此有效圈闭的“有效”是指圈闭形成时间和分布位置能够有利于捕获油气。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案

第一部名词解释1.石油:石油是储蓄在地下岩石空隙内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主要是气相,并含有少量的非烃类物质,具有可燃性。
2.天然气:是以气态存在的石油。
3.石油的凝固点: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遇冷而失去流动能力的最高温度。
4.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和水在低温和高压的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冰样水合物。
5.石油工业:指的是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的生产部门。
6.岩浆岩:岩浆岩是岩浆遇冷而变成的岩石。
7.变质岩:是原来的岩石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新岩石(大理岩,石英岩)。
8.沉积岩:沉积岩就是原来的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遭受风化剥蚀,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9.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岩(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在空间上的搭配而形成。
10. 有效圈闭:地质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有效圈闭的“有效“是指形成时间和分布位置能够有利于捕获有气。
11. 石油勘探:就是根据石油地质学介绍的有关油气田分布的知识规律,才有各种合适的先进的勘探技术和方法寻找油气的全部过程。
12. 地质储量:地下原始条件下,油气层中所有存在的原油和天然气总量。
13. 预测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取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的可能存在的油气藏,估算求的的确定性很低的地质储量。
14. 控制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的工业油气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供开采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大的地质储量。
15. 探明储量:是指在油气藏评估阶段,经评价钻探证实油气藏可供开采,并且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的,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
16. 油气苗:是指地下已经生成的天然气,或在运移过程中,或已经储机后又遭破坏,沿一定通道跑到了地面的产物。
17. 地震勘探技术:就是人工激发地震波,利用弹性震动研究地层中不同岩石的弹性差异,以认识地层的分布情况和地质构造的一种有效的地质探方法。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案

第一部名词解释1.石油:石油是储蓄在地下岩石空隙内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主要是气相,并含有少量的非烃类物质,具有可燃性。
2.天然气:是以气态存在的石油。
3.石油的凝固点: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遇冷而失去流动能力的最高温度。
4.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和水在低温和高压的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冰样水合物。
5.石油工业:指的是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的生产部门。
6.岩浆岩:岩浆岩是岩浆遇冷而变成的岩石。
7.变质岩:是原来的岩石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新岩石(大理岩,石英岩)。
8.沉积岩:沉积岩就是原来的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遭受风化剥蚀,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9.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岩(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在空间上的搭配而形成。
10. 有效圈闭:地质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有效圈闭的“有效“是指形成时间和分布位置能够有利于捕获有气。
11. 石油勘探:就是根据石油地质学介绍的有关油气田分布的知识规律,才有各种合适的先进的勘探技术和方法寻找油气的全部过程。
12. 地质储量:地下原始条件下,油气层中所有存在的原油和天然气总量。
13. 预测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取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的可能存在的油气藏,估算求的的确定性很低的地质储量。
14. 控制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的工业油气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供开采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大的地质储量。
15. 探明储量:是指在油气藏评估阶段,经评价钻探证实油气藏可供开采,并且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的,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
16. 油气苗:是指地下已经生成的天然气,或在运移过程中,或已经储机后又遭破坏,沿一定通道跑到了地面的产物。
17. 地震勘探技术:就是人工激发地震波,利用弹性震动研究地层中不同岩石的弹性差异,以认识地层的分布情况和地质构造的一种有效的地质探方法。
石油工业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库

石油工业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库第一章绪论一、根本概念1.石油2.石油的根本性质〔主要化学成分、常温常压下状态、密度、粘度、凝固点、闪点、燃点、自然点、溶解性、原油中的有害物质〕3.自然气〔成分、比重〕4.自然气水合物5.液化自然气〔LNG〕6.自然气分类〔气藏气、油藏气、凝析气藏气、干气、湿气、酸气、净气〕7.石油工业8.对外依存度9.储采比10.油气当量二、问答题1.石油工业的行业特点。
2.请画出石油行业产业链构造图。
3.世界石油工业的快速兴起是在哪个国家,第一口现代石油井的名称是什么?4.一般认为工业的开端是指的那个油田?产量最高的油田?行业精神代表和人物?5.中国原油资源集中分布在哪八大盆地?6.中国自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哪九大盆地?7.中国能源进展的根本原则有哪些?8.中国可行的能源供给路线是什么?阐述其具体缘由。
9.我国目前的石油产量大约是多少,能否满足需要?进口的主要来源通道?10.开采石油对环境有哪些方面的污染?石油行业HSE 治理体系的作用是什么?11.中国的三家国有石油公司是哪些,他们都具有什么特点?12.什么是石油危机?石油危机对国家经济有什么影响?13.世界上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那些国家和地区?至少知道两个以上国家和地区。
其次章石油地质一、根本概念1.岩石2.矿物3.岩浆岩4.变质岩5.沉积岩6.沉积相7.沉积构造8.沉积韵律9.地质构造10.背斜构造11.断层构造12.地质年月13.地质圈闭14.沉积盆地15..坳陷16.隆起17.生油门限18..油气藏二、问答题1.石油主要存在于地壳的哪类岩石中,为什么?2.沉积岩主要都包括哪些类型的岩石?3.依据石油的有机成因学说,石油是如何形成?4.依据有机成因学说,油气的生成条件是什么?5.自然气都有哪些成因类型?6.为什么要争论沉积岩的沉积环境或沉积相?7.为什么要争论地质构造?〔会看根本地质构造图〕8.油气是如何运移、聚拢起来的?油气的二次运移过程中,其运移的方向是什么?9.什么是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地质圈闭及类型〔能生疏主要的地质圈闭图〕?对形成油气藏起什么作用?10.储集层具有什么根本条件才能存储油气?11.形成工业油气藏的根本条件是什么?为什么?12.形成油气藏的六大根本地质要素是什么?13.油气藏主要有哪些根本类型?14.世界上大型油气田主要都是什么类型的油气藏?15.油气藏的主要分布规律?第三章石油勘探一、根本概念1.地质储量2.探明储量3.掌握储量4.推测储量5.油气苗6..二维地震7.物探8.化探9.三维地震10 预探井二、问答题1.油气勘探的目的是什么?2.石油勘探过程的主要挨次或根本思路是什么?勘探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争论对象和得到的储量有什么不同?3..石油勘探主要包括钻前间接手段和钻探直接手段,具体都有包括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的根本原理是什么?4.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为什么主要使用地震勘探技术,而其他技术承受相对较少?5.油气测试的目的是什么?6.地球物理测井的目的是什么?各主要测井方法的原理是什么?7.什么是地质录井技术?主要包括那些方面的录井?8.为什么石油勘探较一般固体矿藏勘探难度更大、更简单?第四章钻井完井一、根本概念1.钻机2.水平井〔能够画出示意图〕3.定向井〔能够画出示意图〕4.丛式井〔能够画出示意图〕5.分支井〔能够画出示意图〕6.直井〔能够画出示意图〕7.固井〔能够画出示意图〕8.完井9.井下动力钻具钻井10.转盘钻井11.套管二、问答题1.钻井的目的是什么?2.旋转钻井系统由哪几局部构成?3.整个钻井设备有哪几个系统?这些系统的作用目的是什么?4.什么是钻井事故?主要有哪些钻井事故,井喷是怎么发生的?5.旋转钻井中钻头的作用?最常用的钻头有哪些?6.井筒中钻具从上到下是如何组合成的,画出示意图。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案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答案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第一部名词解释1.石油:石油是储蓄在地下岩石空隙内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主要是气相,并含有少量的非烃类物质,具有可燃性。
2.天然气:是以气态存在的石油。
3.石油的凝固点: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遇冷而失去流动能力的最高温度。
4.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和水在低温和高压的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冰样水合物。
5.石油工业:指的是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的生产部门。
6.岩浆岩:岩浆岩是岩浆遇冷而变成的岩石。
7.变质岩:是原来的岩石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新岩石(大理岩,石英岩)。
8.沉积岩:沉积岩就是原来的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遭受风化剥蚀,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9.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岩(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在空间上的搭配而形成。
10. 有效圈闭:地质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有效圈闭的“有效“是指形成时间和分布位置能够有利于捕获有气。
11. 石油勘探:就是根据石油地质学介绍的有关油气田分布的知识规律,才有各种合适的先进的勘探技术和方法寻找油气的全部过程。
12. 地质储量:地下原始条件下,油气层中所有存在的原油和天然气总量。
13. 预测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取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的可能存在的油气藏,估算求的的确定性很低的地质储量。
14. 控制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的工业油气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供开采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大的地质储量。
15. 探明储量:是指在油气藏评估阶段,经评价钻探证实油气藏可供开采,并且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的,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
16. 油气苗:是指地下已经生成的天然气,或在运移过程中,或已经储机后又遭破坏,沿一定通道跑到了地面的产物。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及答案教材

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1.石油:石油是储藏在地下岩石空隙内的不可再生的天然矿产资源,它主要是以气相、液相和固相烃类为主的,并且含有少量非烃类物质的混合物,具可燃性。
2.石油基本性质:①主要化学成分:C和H,其中C占84%~87%,H占11%~14%。
烃类化合物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②非烃类化合物有: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
③密度:比水轻,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
④颜色浅的原油一般密度小,粘度低,油中含轻烃成分较多;含胶质和沥青质少,密度小。
⑤粘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随密度的减小而减小。
含烷烃多的原油黏度较小;含胶质、沥青质多的原油粘度较大。
⑥凝固点:原油含蜡越多,凝点越高。
⑦闪点、燃点、自然点:原油和成品油越轻,其闪点和燃点月底,而自燃点却越高。
⑧溶解性: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苯、醇等)。
⑨原油中的有害物质。
3.天然气的成分:主要是气态烃,以甲烷为主,其中还有少量的C2-C5烷烃成分及非烃气体。
气密度一般在0.5-0.7之间,比空气轻。
4.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低温和高压环境下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冰状的水合物。
5.液化天然气(LNG);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经经净化处理后,通过低温冷却而成的液态产物,气体积为原气态体积1/600。
6.天然气分类:按照矿藏特点,可分为气藏气、油藏气、凝析气藏气;按烃类的组成,可分为干气、湿气;按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可分为酸气、净气。
7.石油工业: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等的生产部门统称为石油工业。
8.对外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原油净进口量占本国原油消费量的比例,表现一个国家原油消费数量对国外原油的依赖程度。
常用来描述原油安全的程度。
9.储采比:又称回采率或回采比。
是指年末剩余储量除以当年产量得出剩余储量,按当前生产水平尚可开采的年数。
10油气当量 4?二问答题1.石油工业的行业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石油(又称原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组成的呈液态可燃有机矿产。
(是多种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的混合物,是液态的可燃有机矿产,不可再生。
)2.天然气的定义:(广义上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
包括不同成分组成、不同成因、不同产出状态的气体。
)狭义:即油气地质上是指存在于地壳岩石孔隙中(孔、洞、缝)天然生成的以烃类为主的可燃气体。
3.石油工业:从事石油勘探、石油开发和石油加工的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生产部门,它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密集的行业。
3.1构成:原油勘探与生产(上游)、石油炼制与化工(下游)3.2特点:探索性、综合性、风险性和高利润性3.3我国石油工业构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中国中化集团公司4.我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立足国内、开拓国际、油气并举、厉行节约、发展替代、建立储备"。
第一章石油地质学1.石油地质学:研究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中生成、运移和分布规律的地质学分支,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学的简称。
2.增温层—地温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受地球内部热能影响,深度每增加100米升高的温度称为地温梯度3.地球的内部圈层(2个面3个层):莫霍面:莫霍面之上为地壳、之下为地幔。
古登堡面:古登堡面之上为地幔,之下为地核。
4.地壳运动: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以及洋壳的增生和消亡作用,也叫构造运动。
5.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的踪迹:5.1定义: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受力而发生变位、变形留下的形迹5.2基本类型: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6.褶皱构造: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系列弯曲6.1褶皱的几何要素:核部,翼部,枢纽,轴面。
6.2褶皱的基本形态:背斜,向斜。
7.断裂构造:定义:岩石受到外力作用发生破裂的现象。
基本类型:节理和断层断层类型: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平移断层,断层两侧岩块,沿着断层面走向的水平方向相对移动的断层8.沉积盆地:沉积盆地是指在一定特定时期,沉积物的堆积速率明显大于其周围区域,并具有较厚沉积物的构造单元.9.沉积有机质: 在外力地质作用下,在还原环境中伴随其它矿物一起沉积、保存下来的生物残留物质.10.干酪根的定义:油母质,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沉积有机质。
11.生成油气的地质条件: ①必须具有足够数量和一定质量的原始有机物质.②沉积物必须具有一定的堆积速度。
③必须具有长期稳定下沉的构造环境。
12.油气生成的理化条件:①温度与时间(有机质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时的温度,也称成熟温度).②细菌作用(作用:促进作用,在早期阶段显著)③催化作用④放射性作用13.有机质演化与成烃模式:生物化学生气阶段, 热催化生油气阶段,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 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13.储集层:具有一定储集空间,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层,也称储层.14.储集层的物理性质—具有孔隙性和渗透性。
孔隙:指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所充填的空隙体积空间,孔隙+裂缝+溶洞。
孔隙度:衡量储层孔隙的发育程度。
(两种表示方式: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
15.渗透性:指储集层在一定压差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其连通孔隙的能力。
它是衡量流体在岩石中的流动难易程度或传导性大小重要参数。
16.按岩石类型将储集层分为: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岩储集层和其它岩类储集层17. 盖层: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使其中油气免于向上逸散的岩层。
18. 盖层特征:封隔性19.盖层封闭油气层机理:①物性封闭②异常高压封闭③烃浓度封闭20.生储盖组合:是指在地层剖面中紧密相邻的包括生油层、储集层和盖层的一个有规律的组合,称为一个生储盖组合。
21.油气运移的阶段划分:初次运移:油气自烃源岩层向储集层或运载层(输导层)的运移。
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集层或运载层以后的一切运移。
22.圈闭的概念:指能够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储集、遮挡油气使其聚集的场所。
23.油气藏的概念:油气在单一圈闭中,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水界面的基本聚集。
24.单一圈闭的含义: (1)受单一要素控制的圈闭;(2)受同一面积、同一个储集层的控制;(3)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统一的油气水边界。
25.油气藏的度量: 1)含油气边界2)含油气面积3)油气藏高度26.油气藏富集条件:(简答)(1)充足的油气来源(2)有利的生储盖组合(3)有效的圈闭(4)必要的保存条件27. 油气田:同一构造背景下的一系列油气藏。
即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
28.油气藏分布规律: ①油气藏在层位上的分布(时间上){不均一性}。
②油气在空间上的分布{油气集中分布集中在沉积盆地}。
③油气藏在埋藏深度上的分布{油气在深度上的分布集中在<3000m范围内,占储量95%以上,50%集中在大约1600m左右}④天然气分布具有广泛性第二章油气勘探1.油气勘探的性质和基本特点:(简答)1)油气勘探属于工程范畴。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任务是寻找、发现和探明油气田。
2)油气勘探具有科学研究性质。
作为一项科学研究活动,具有地区性强、探索性强的特点。
3)油气勘探是一种商业行为。
作为一门产业,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风险巨大、利润巨大的特点。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现行油气勘探程序明确地将油气勘探工作划分为区域勘探,圈闭预探、油气田评价勘探三个阶段。
3.油气勘探的基本方法: 地面测量法、油气资源遥感、地球化学勘探、地球物理勘探、钻探法4.可采储量:是指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从油气地质储量中的可采出的油气数量。
5. 什么是地球物理勘探,包括哪些方法?答:利用各种物理仪器,依据地下岩石物理性质的差别,运用物理规律来进行数学推演、推断地下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的方法,叫地球物理勘探法。
包括: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6. 地震勘探基本原理:地震勘探是通过人工手段激发地震波,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征来研究地下构造、地质体,甚至其内流体的一种物探方法。
7.什么是地球物理测井?答:地球物理测井是指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通过专门的测井仪器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
它属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磁、电、震、测井)之一。
第三章石油钻井1.钻井目的:(1)确切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正确判断储油构造,为油田开发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
(2)开采油气,提高油气采收率2.钻井的分类按性质和用途划分:地质探井、预探井、详探井(评价井)、地质浅井、检查、资料井、生产井、注水(气)井3.钻井方法:(1)人工掘井(2)顿钻钻井(3)转盘钻井(4)井下动力钻具钻井(5)其他方法:熔化法热胀裂法化学反应法机械诱导应力法4.井下钻具(1)钻头(2)钻铤(3)钻杆5. 转盘钻井地面设备:1、传动系统2、旋转系统3、起升系统4、循环系统6. 钻井液(泥浆)称钻井液是钻井的“血液”。
7.完井方法(1)裸眼完井法(2)套管射孔完井法(3)防砂完井法(4)衬管完井法第四章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与开发1.采油原理:当通过钻井、完井射开油层时,由于井中的压力低于油层内部的压力,在井筒与油层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指向井筒方向的压力降。
在原始条件下,油层岩石与孔隙空间内的流体处于压力平衡状态,一旦钻开油层,这种平衡就被破坏。
这时,由于压力降低引起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膨胀,其相应体积的原油就被驱向井中。
如果地层压力足够的话,就可将原油举升到井口以上,形成自喷采油;如果地层压力不能将原油举升到井口,那么就需要借助某些人工举升的办法采油,或者向油层中注入某种流体提高地层压力,使油井生产能量有所改善。
2.油层压力:油层压力是指油层中某一点上流体所承受的压力。
两套压力系统:地静压力、静水柱压力(大量资料证明,油层压力主要来自静水柱压力)3.天然驱动能量:(1)天然水压能量(2)气顶能量(3)原油中溶解气膨胀(4) 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膨胀(5) 原油自身重力4.人工驱动能量: (1)注气(2)注水5.采油方法:①自喷采油②人工举升采油(机械采油)6.注水井投注程序:排液、洗井、预处理、试注、正常注水7. 石油、天然气开发的基本方针:坚持少投入、多产出,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大力采用各项先进而又适用的工艺技术,确保全国油气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各大油、气区和大油、气田应在合理开采速度下,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生产,并争取达到较高的经济极限采收率。
8.石油、天然气开发的主要技术政策:1、充分利用和合理保护油、气资源2、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开发程序3、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保证油气田在经济有效的技参方案指导下开发。
4、要把油气藏研究贯穿于油气田开发的始终。
5、根据开发过程的不同阶投,制订出某一阶段内的实施方案或调整方案。
6、极开发新油气田,努力改造老油气田,保持产量稳定增长,实现良性循环。
7、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努力提高油气田开发技术水平和装备的现代化程度。
9. 陆上油田开发的特征:1、全国原油产量主要来自少数几个大型油田(油区)2、中国油田绝大部分都采用早期人工注水保持压力的开发方式3、油田开采强度大,计划性强4、中国油田在开发过程中显示出严格的水动力规律,给生产计划和监督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5、稠油和高凝油的开采在我国受到重视10.影响采收率的因素(填空题):客观因素—油藏地质因素:①油藏类型②有无天然能量及其可利用程度③储集层的物理性质④储集层内流体的物理性质主观因素—油田开发和采油技术因素:①开发方式、井网密度及开发调整②开采工艺技术水平③提高采收率方法的应用规模及效果11.提高采收率的方法1、热力采油法2、化学驱油法3、混相驱油法: 4、微生物采油12.气田的开发方式(小题):1、衰竭式开发2、保持地层压力下开发石油炼制1. 石油元素组成:主要元素:碳、氢、氧、硫、氮(以碳氢为主)2. 石油化合物组成:烷烃、环烷烃和芳烃3.石油的非烃组成:主要为含硫、氧、氮的化合物以及胶质、沥青质。
4.裂化-热裂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裂化的概念:主要是通过加热升温,使具有长链的烃类(重质油)断链裂成短链的烃类(轻质油)。
热裂化:是在热的作用下(不用催化剂)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炼厂气的一种)、汽油、柴油的过程催化裂化:是在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汽油和柴油等的过程。
加氢裂化:是在高压、氢气存在下进行,需要催化剂,把重质原料转化成汽油、煤油、柴油和润滑油的过程5.润滑油的生产五个工序(填空):制取原料、精制、脱蜡、补充精制或后处理、调和6.人造石油的制造方法(填空):低温干馏法、破坏加氢法、费-托合成法第六章石油化工1.石油化工的概念:用石油和天然气做为起始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学品的石油加工工业,简称石油化工或石化。